⊙ 使 命 ——“重走唐僧西行路”有感
2014-9-7|217
⊙ 三槐堂铭 并叙
2014-9-7|255
⊙ 寂寞是一首歌
2014-9-7|369
⊙ 发扬“精神佛教”与国际新秩序
2014-9-7|194
⊙ 《红楼梦》中的佛学思想
2014-9-7|880
⊙ 唐诗的繁荣与佛学思想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2014-9-7|446
⊙ 南朝佛教义理的流播与尚形诗风的形成
2014-9-7|200
⊙ 佛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2014-9-7|236
⊙ 佛学与诗学研究的新收获
2014-9-7|319
⊙ 佛理擅变与文风趋新—兼论晋宋间山水文学兴盛的原因
2014-9-7|350
⊙ 携手弘法 梵呗连心——海峡两岸佛教音乐巡演缘起与纪实
2014-9-7|389
⊙ 红楼梦与佛文化
2014-9-7|327
⊙ 唐僧头盖骨如何流传至今
2014-9-7|1338
⊙ 六朝僧侣诗研究
2014-9-7|866
⊙ 续大唐内典录赞序
2014-9-7|210
⊙ 云冈第六窟的佛本行故事雕刻
2014-9-7|568
⊙ 印度梵文对中国声韵学的影响
2014-9-7|1212
⊙ 论翻译文学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2014-9-7|492
⊙ 浅谈李叔同的《送别》歌
2014-9-7|533
⊙ 弘一大师书画金石音乐展弁言
2014-9-7|261
⊙ 中论序疏
2014-9-7|508
⊙ 论声明与修行的关系--佛教音乐之道(下)
2014-9-7|289
⊙ 论声明与修行的关系--佛教音乐之道(上)
2014-9-7|300
⊙ 佛教典籍首创的词语
2014-9-7|487
⊙ 《阿含经》学习笔记(1) 缘起及祈祷文
2014-9-7|641
⊙ 心的金刚歌─无死本来解脱
2014-9-7|320
⊙ 浅析六朝汉译佛典偈颂之文学特色(1)
2014-9-7|266
⊙ 浅析六朝汉译佛典偈颂之文学特色(2)
2014-9-7|303
⊙ 《杂阿含经》出版 序
2014-9-7|263
⊙ 麒伶老和尚塔碑序
2014-9-7|947
⊙ 《兜率龟镜集续篇》序
2014-9-7|229
⊙ 湘西文学概说
2014-9-7|1230
⊙ 诗僧只一老人
2014-9-7|223
⊙ 布袋和弥勒:布袋诗偈
2014-9-7|575
⊙ 弥勒法门《慈宗宝鉴》序
2014-9-7|589
⊙ 五溪诗僧
2014-9-7|1038
⊙ 佛教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创新
2014-9-7|264
⊙ 禅与言:一个禅语言学的问题
2014-9-7|444
⊙ 佛菩萨探访录——乐序
2014-9-7|335
⊙ 佛门经典语言
2014-9-7|221
⊙ 中国当代佛教音乐的概况史文教佛
2014-9-7|287
⊙ 七道修行的检证程序:七觉支
⊙ 敦煌本唐代净士五会赞文与佛教文学
2014-9-7|491
⊙ 唐僧头盖骨何以保留成都
2014-9-7|247
⊙ 漫谈佛教楹联创作
2014-9-7|191
⊙ 关于梵语译音中“阿”字的发音
2014-9-7|2039
⊙ 鱼山声明集研究——中国佛教梵呗的考察
2014-9-7|567
⊙ 苏州佛教音乐述略
2014-9-7|306
⊙ 智化寺音乐
2014-9-7|233
⊙ 世界佛教音乐介绍
2014-9-7|605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www.wmxf.net),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