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说念佛(八) |
 
唯说念佛(八) 杂行之失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五三。”舍掉专修念佛而去修行杂业的人,一百个当中稀有难得一两个往生,一千个当中稀有难得三五个往生。 往生是大事,愿求往生净土,当然都愿意行“十即十生”、“百即百生”的专修念佛。 可是现在这个时代,信息传播比较发达,大家结的人缘也很多,往往有很多来劝我们念佛的人说:“你应当学这个法门、学那个法门,单念一句阿弥陀佛是不能往生的。”如果我们不了解教理,心中就会动摇不安。他所说的是不是正确呢?他所说的与善导大师的教导恰恰相反,善导大师在这里说:专念南无阿弥陀佛百即百生,杂行之人千中难得三五往生。所以,往生大事个个要慎重,不能听到人家怎样说,就改变宗旨。 念佛法门,一方面因为简单容易,任何人,不识字的老太婆、老太公,任何时候,行住坐卧、平时、临终都可以念,所以获得了大众的欢喜接受,但是,另一方面,正因为这样,也容易被人破坏说“你就念一句佛怎么就能往生?”我们一听,心中往往就动摇了。 我们知道,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之所以往生决定,善导和尚判为正定之业,是因为“与彼佛愿得相应故”,与佛的誓愿相应。为什么杂行之人反而“百时稀得一二”呢?因为,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总是“我修行的法门越多、读的经越多,往生的把握就越大”,一般人都这样想,这种想法很符合凡夫的情见,但恰恰违背了净土宗的教理,为什么呢?“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这四句与上面四句正相反。上面说专修念佛是“无外杂缘得正念”,这里说杂行之人“杂缘乱动失正念”,专修念佛的正念就丢失了,心中以为“我光念佛,或许往生不定吧?不能那么容易吧?”本来心中就有这样的疑惑,人家来一说,“哎,某某,你就这样单念阿弥陀佛就能往生吗?我这里有更殊胜的法门!”你就很容易被他牵转,这叫“杂缘乱动”,外面的种种缘,让你丢失了内心正念,这是因为内心不了解弥陀誓愿的缘故。如果我们内心正念坚固,就不会被外缘所动乱。 “与佛本愿不相应故”,阿弥陀佛以专修念佛作为他的本愿,而现在行杂行杂修,与阿弥陀佛的本愿不相应,所以难得往生。 “与教相违故”,与释迦牟尼佛的教导相违背。释迦牟尼佛在净土三部经当中教导我们“一向专念无量寿佛”(《无量寿经》)、“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观经》)、“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唯专修念佛,得生净土(《阿弥陀经》),此是释迦牟尼佛大圣慈悲之教导,若专行之人,与佛教导相顺,若杂行之人,与佛教导相背,违背佛的教导,往生困难。 “不顺佛语故”,即是不随顺《阿弥陀经》当中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为我等证诚,“罪恶凡夫,但念弥陀名号,专行不二,决定往生”,如此,专修念佛之人为顺佛语,而杂行之人不顺佛语,十方诸佛不证诚,所以,往生很困难。 第五点,“系念不相续故”,愿往生之人若行杂行,或念佛,或不念佛,中间就有间断,不相续。“相续”就是说:前念念佛,后面接著还是念佛。从信心来说,“相续”就是:今天我接受这个法门,从现在开始不改变,完全仰靠南无阿弥陀佛,在任何状况下都不动摇、不改变,这叫心的相续。那引导到外表行为当中,也一定是专念弥陀名号,有空就念“南无阿弥陀佛”,起念就念“南无阿弥陀佛”,不会改变去念其它的经咒。 第六点,“忆想间断故”,忆想极乐庄严、阿弥陀佛而有所间断。因为杂行的人,心中必然忆持其它的与极乐不是直接相关的修行方法,不然就不叫杂行了。这样忆想极乐就有了间断。 第七点,“回愿不殷重真实故”,“殷”是殷切,“重”是珍重。修杂行一定要回向发愿才能往生,可是,既然修杂行,虽然有回向发愿心,愿生极乐净土,但这回愿之心不殷重真实。或许有人说:“我非常真实地愿往生,我非常恳切地愿往生。虽然修杂行,我也是这样的心。”──或许是这样。但这里善导和尚告诉我们说:杂行之人回愿不殷重真实。为什么呢?因为杂行的行体,比如说种种其它的善法 (散善、定善),种种的修行功德,而这样的修行功德和六字名号相比,凡夫所作的,都是不真实的,都是生灭法、有漏法。因为我们所修行的功德不真实,你靠这种不真实的功德要回向去往生,当然也就不真实。而念佛法门就不一样,这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成就无漏、无生、涅槃、真实的功德名号,是阿弥陀佛因地为法藏菩萨的时候,发出超世的悲愿,为我等所修殷切、珍重的名号,以这个名号的功德回施给我们 (叫回向给众生),愿我们往生极乐净土。那么,从法藏菩萨的角度,就是殷重、真实。我们凡夫虽然没有殷重、真实的心,领受南无阿弥陀佛回向过来殷重、真实的名号功德,而愿生净土,当然就是殷重、真实。 昨天也打过这样的比喻:比如说我们从烟台港到大连港去,一种方法是你自已用木头作一个小船,自已驾驶小船过海,一种方法是乘坐大海轮过海,那么,这二种方法虽然都能运载到对岸去,哪一种方法真实呢?当然坐大船真实,坐小船就很有风险,即使驾船的人再怎样真实想过海,他的结局,可能一千个里面只有一两个能过去,或者船会漏,或者我们没有体力,或者不善驾驶,或者风浪太大,或者不识航向,或者海上起雾等等,使得我们即使再怎样想过海,也不是真实的。那么你真想过海──哪有一个人真愿意过海、很真诚恳切地愿意过海,有大船他不坐呢?那一定会愿意坐大船。如果大船不坐,舍而坐小船,就知道你是在那里开玩笑,你好像不是真愿意过海。 既然有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真实功德可以快速、稳定、万不漏一地往生净土,而你呢,口说愿生净土,却不选择万修万去的六字名号,而选择千中无一的杂行杂修,以此可知,你内心当中并不是殷重、真实愿生净土。 第八点,“贪嗔诸见烦恼来间断故”,“贪”是指贪心,“嗔”是指嗔恨心,“诸见”是种种的见解,我见、身见、边见……总之是邪见,“烦恼”,贪嗔诸见,自然有种种烦恼来间断。若行杂行之人,就一定被贪嗔诸见烦恼来间断,所以,行杂行之人都要强调心中要如何真实、要如何清净,因为他是靠自己的修行功德去往生,如果有贪嗔烦恼的话,就会破坏修行的功德,所以,一定会间断。而念佛之人难道就没有贪嗔烦恼了吗?有。虽然有,但是不能间断──念佛之人虽然有贪嗔烦恼,但是不能间断。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不顾贪嗔烦恼,我们并不是特别在意如何对治贪嗔烦恼去往生,而是仰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去往生。就好像我们乘船过海一样,虽然我们眼力不足,也不善游泳,但是,对我们不构成障碍,为什么?我们乘托船的力量去过海。那如果靠自己过海,就要善于驾驶,善于游水,如果做不到,就不能到达彼岸。所以,行杂行之人是行难行道,一定要熄灭贪嗔烦恼。 第九点,“无有惭愧忏悔心故”,善导和尚告诉我们说,杂行之人是无有惭愧忏悔心,所以,难得往生彼净土。什么是惭愧心呢?就是知道“我某某人,修行的力量非常薄弱,靠自我的力量不能出离三界六道”,所以心发惭愧,“我某某人很差,知道自已修行浅”。什么是忏悔心呢?知道自己罪业深重,无量无边,内心真实忏悔。为什么说杂行之人没有惭愧忏悔心呢?你看杂行之人,他每天也拜佛,拜佛的时候,在佛的面前也说“我某某很惭愧呀,我某某很忏悔呀……”似乎也有惭愧、忏悔心啊,这是比较而言的,比较专修念佛的人,他就是没有惭愧忏悔心。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真有惭愧心,知道靠自己的力量不能解脱生死轮回,那么,一定会仰投佛的愿力,仰投佛愿就一定会专修念佛。你一方面说“我很惭愧不能修行”,另一方面把阿弥陀佛大愿业力六字名号推到旁边,靠自己的力量使劲修,这叫做有惭愧心吗?这叫没有惭愧心;什么叫没有忏悔心呢?如果你真实体会到自己罪业深重,无量无边,靠自己的力量绝对没有办法出离六道轮回,那么你一定会投靠南无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名号,念念称名常忏悔,念念称名消除一切罪障,可是现在,口中说忏悔,而内心里边怀著一颗骄慢的心,并不是仰投佛愿、乘佛愿力,而是妄想靠自己浅显的、薄弱的、微少的、有漏的修行功德欲出离生死,所以,此人是无有惭愧忏悔心。 打个比喻,好像一个人来到大海边,看见大海茫茫无际,他想过海,然后他在海边说:“我很惭愧啊!我没有力量游得过去啊!哎呀,我确实力量很差!”说完这话,他就跳进大海使劲游水,想到彼岸去。那么,这个人是真正懂得自己没有力量游过海吗?他是在那里谦虚一番,然后自己再下去游水。 “大海”代表我们的生死轮回,我们说:“哎,我很惭愧啊!我没有力量出生死轮回,我要靠佛。”话说完之后,又不去专修念佛,然后自己去修行了,妄图靠自己杂行杂善的力量超越无量劫来的生死广海──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大家要了解自己的根性,应该来专修念佛。 如果是专修念佛之人,就会系念相续,忆想不间断,回愿殷重真实,贪嗔诸见烦恼不能间断,是有真实惭愧、忏悔心。这可以翻对而知。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原文后面还有四句,《略要文》中没有录,这里补充来说明。 十、“又不相续念报彼佛恩故”,杂行之人他不是相续念报彼佛之恩,他都没有体会到阿弥陀佛有什么恩德,所以他要杂行杂修,如果知道阿弥陀佛的恩德(“你专称我的名号,如此简单易行,决定往生我的净土,乃是我所成就不可思议六字名号的功德,令汝等罪恶凡夫往生极乐净土” ),他就决定不会舍掉弥陀,去念其他的佛菩萨,或其它的经咒、修行其它的法门。 我再提醒一点,我们不是排斥其他佛菩萨(佛弟子绝对不可以那样),也不是排斥其它法门,绝对不可以。只是说修行净土法门,有诸佛的通规。诸佛都告诉我们要专念弥陀名号。 你想想看,如果某某人对你有恩德的话,你会不会经常想念他?一定的。比如说你落水了,他把你救起来了,他当然是你的救命恩人啦,你过年过节当然都要去了。结果过年过节你不到他家去,然后到隔壁家,那个是局长,官比较大,你这个人就没有味道了──他救了你一条命啊。那么,这样就是不知道对方恩德的深重。 不知道父母恩重的人,他就不会忆念父母。知道父母恩重的人,就会经常忆念父母。不知道阿弥陀佛恩德深重的人,才会杂行杂修。若知彼佛恩德深重,一定会专修专念。彼阿弥陀佛之恩德,亦是十方诸佛之恩德。能往生彼佛之净土,即能够拜见十方一切诸佛,无有不足。 十一、又说“心生轻慢,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故”,既然杂行杂修,必然心中轻视、看不起专修念佛,以为专修念佛没有什么了不起,往生把握也不大。他虽然也在那里修行,但是他的心不是和解脱生死相应,不是和往生极乐、弥陀本愿相应,他是和名利相应。为什么说和名利相应呢?这个不分析大家不一定知道。我们学佛的人,我们都不愿意求名利了,求名利干嘛学佛呢?确实是这样的,但是一分析呢,祖师不会讲错。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分析我们各位自己。比如说你来念佛,念佛是人家瞧不起的法门,为什么呢?老太婆都会修啊,有什么了不起呀?“你会念佛,我也会念佛,我念佛之外还会诵某某经。”噢!那么人家肯定赞叹你啦,“某某居士,你会修行!”你听到之后,就有点名誉感啦,洋洋得意了,结果从此之后,你就更加杂行杂修。人家读一部经,只杂了一部,你呢,为了名誉,你读十部经,就杂了十部,还要读四十部、五十部,幸亏没出家,要出家就成了一个杂行的专家了。所以,杂行之人有这样的缺失。 那我们念佛人,一般来讲,不容易高傲,不容易和名利相应(当然,心不正的人也有)。怎么讲不容易呢?说起来就会念佛,又不会修密,又不会参禅。比如说我们做为出家人,如果能搞一点神通,然后讲讲这个那个,人家就觉得“这个法师很会修行,懂得很多”;“你就只会讲几句念佛,谁不会啊?我也会讲,谁都会讲!”你会讲,你不一定把它落实下来,不会讲而能够把它落实下来的人非常稀有。“念佛往生”谁都会说,但是心中真正相信念佛一定往生而来专修念佛的人还并不多见。嘴上大家都说“念佛往生”,可是心中却挂了一个很大的问号,“念佛一定往生吗?应该这样念佛才可以往生吧,应该加上读经等等才可以往生吧……”每个人心中都这样疑惑著,都这样怀著一颗杂行杂修的心。所以,在往生极乐的道路上,走得是摇摇摆摆、步履蹒跚,并不稳当。如果这个时候将你一拉一拽,马上就改变法门了。 十二、“人我自覆,不亲近同行善知识故。”杂行的人,人我是非特别多,既有高慢心、名利心,以怎么能放下架子亲近请教念佛往生的善知识呢。他眼中也看不到善知识,他自己就是善知识,或者有人比他更杂,他反而认为是善知识,趋之若鹜。所以下面: 十三、“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杂行的人非常喜欢去凑热闹,听说哪里来了一个有神通的人,他马上喊了一大帮人:“嗨!去了,到那里去,去拜某某。”他是不是学净土法门的不管,因为他有神通嘛!大家都羡慕他的神通了,把专修念佛就放到一边了;听说哪里来了某某大师、活佛,可以灌顶,“轰!”一窝峰又跑去灌顶了。如果你是修密宗的,跟他结缘,当然是很好的。那你是学净土法门的,你结这样的缘,杂缘太多,而且不仅自己去,还拉了一帮人,这叫“自障障他往生正行”,障碍了自己和别人的往生正行。你看,五种正行里边,有没有说灌顶、加持作为正行?没有啊!除此五种正行之外,其余一切,在净土门中,通通称为杂行。如果修密宗的,那么,有你相应的善知识、上师来,你去接受他的法,接受他的开示,对你来讲,那不算杂行,你本来学密宗。如果在净土宗,那就算杂行了。 在这一切法门当中,哪一种法门最容易修持、解脱最有把握呢?那还是净土宗。大家既然选择净土宗,就不要再攀那些杂缘,更不要引导人家一道去,佛法非常不容易的,免得你将来要背一些因果。 专杂有异 接下来第三段:“余比日自见闻,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余”就是善导和尚自称。我近来亲自见到,亲自听到,“诸方道俗”,各地出家人、在家人,“解行不同”,他们对于佛法的理解不一样,对于净土门的理解也不一样。因为理解不一样,修行的方法就不一样,叫“解行不同”。比如说,我们依善导和尚理解的,净土宗是阿弥陀佛选择的本愿,净土念佛是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意,专修念佛是正定之业,决定往生。这是我们的解,我们也这样去做、这样去行。可是有人不这样解,他认为专修念佛往生不定,一定要如何如何杂行杂修才更有把握。他有这样错误的理解,就有错误的行持。所以,我们学净土宗这个解,不是我们自己内心随便可以解的,一定要依据佛经、祖师的解释作为我们的领解,依祖师的智慧作为我们的智慧,依佛法的智慧作为我们的智慧。“解行不同,专杂有异”,怎么不同呢?或者是专修念佛,或者是杂行杂修,这是有所不同了,在我们周围也看得到,有人专修念佛,有人杂行杂修,就是理解不同。 我们这次来共同学习,是让大家的思想都能统一到净土法门的正确轨道,不被其它的理解、其它的异见所左右、动摇。 “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虽然说有专有杂,可是所见到的结果呢,只要是专修念佛的人,叫“专意作者”,“十即十生”,十个就有十个往生,百个就有百个往生。 “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杂行杂修的人称为“不至心者”,不是真实心愿往生净土,所以叫“修杂不至心者”(如果你真心愿生净土,一定会专修念佛)。那么这样的人,一千个当中没有一人往生。 大家都愿意往生净土吗?(“愿意。”)是愿意选择千中无一的办法,还是选择百即百生的办法?(“百即百生。”)百即百生是什么办法?(“专念阿弥陀佛。” )那你们今天回去以后应该怎么做知道了吧?如果别人回来告诉你“哎!你跟我后面杂行杂修,功德很大”,你愿意吗?(“不愿意。”)他讲五遍你就愿意了吧,讲一遍可能不愿意。 (“不会。”)讲上十遍也不干!信心坚固,对了,那就是听法得到了利益。有时候讲多了, 你就跟他后面跑了,跑了之后,他奖赏你说:“某某居士,你是大德居士。”结果最后呢,你往生的佛果给他偷掉了,那你就太亏了。我们今生今世不求人家表扬我们,也不求人家说我是一个很有修行的人,我们只求往生极乐世界有把握。把往生的佛果深深地埋在我们的心中,很安定,吃下这颗定心丸才重要。 以上第三、第四文是善导和尚对于净土宗的行(修行)的判别。净土宗很简单:根据道绰禅师的教判,我们从圣道门进入净土门;根据善导大师的行判,在净土门当中,由杂行进入正行,正行当中,由助业进入专称名号正定之业。 第五条 “三经一致”之文 下面第五文。上面是祖师所说的,有没有经典的依据呢?从第五文以下就是经典的依据:第五条文是总说净土三部经的宗旨。第六、七、八文是别依《大经》说明应专修念佛。第九、十、十一文是别依《弥陀经》。十二到十四文是依《观无量寿经》。我们来看: 第五文:善导和尚意,三部经共唯明念佛往生之文。 依善导和尚的思想,净土三部经都是仅仅说明一件事,即是:念佛往生。为什么说“善导和尚意”呢?因为善导是弥陀化身,善导和尚之意即是阿弥陀佛之意。别的法师未必是这样的意思,别的法师对三部经的理解则不如善导和尚那样透彻宗要、把握核心,所以,理解不一样,修行的方法也不一样,解释三部经也不一样,我们跟著学习的结果也不一样。而我们今天是依据弥陀示现的善导和尚的意思为我们的修行准则。 《观经疏》第三云: 《观经疏》第三就是定善义。这一段文是在解释“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其中有问答说:“佛光普照,不是‘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嘛,为什么唯摄念佛之人?”这一段经文是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佛光普照),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没有说打坐众生,也没有说诵经、拜忏众生,专门说“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善导和尚就有了问答:“佛光普照,何故唯摄念佛之人?”为什么只摄受念佛之人?所以来解答,这是后面讲的话。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 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这是第一段,除了念佛之外,所有一切行叫“自余众行”;“虽名是善”,布施、持戒等等,都是善法;虽然是善法,“若比念佛者”,如果这些种种修行善法和念佛相比,“全非比较也”,什么叫“全非比较”?简直都不能相比。这是善导和尚所说。 而我们一般人不这样认为,一般人认为念佛最低,为什么最低呢?因为最容易,所以,念佛不如读经,读经不如打坐,打坐不如修密,后来就越来越杂。 而净土门,善导和尚说:“其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全非比较。” 那我们修行净土法门,是愿意修行功德最大的念佛呢,还是修行那和念佛无法相比的杂行杂善呢?当然,是要选择念佛来修持。 为什么全非比较?或许有人说:“我修种种功德都很大呀!你看经典也赞叹某某经功德很大,某某法门功德很大……”为什么和念佛没法比较呢?这是就往生极乐世界而言,念佛是阿弥陀佛本愿之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被阿弥陀佛的誓愿所摄受,被阿弥陀佛的光明所摄取,决定往生极乐世界。你修别的行,不顺彼佛之本愿,违背释迦之教导,不顺诸佛之证诚,不蒙受阿弥陀佛光明摄取,往生千中无一。所以,其它的修行,无论如何的殊胜,也无法和念佛相比。这道理很显然。但如果就别的修行,依各宗各派各人的观点,那是另外一回事。这里是单就往生极乐,念佛顺彼佛之本愿,杂行不顺彼佛之本愿,所以全非比较。 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底下引证说:所以,很多经典当中,“处处广赞”,不是一处两处,很多地方都来赞叹念佛这个法门不可思议的功能。下面举了三部经: 一、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二、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十方恒河沙诸佛证诚不虚也。 三、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此例非一也。 “此经”是指《观经》,因为这里是解释《观经》的《观经疏》;像这样的例子不是一条两条,经中太多了。但是善导和尚这里只举了三部经,因为这三部经是我们净土宗的正依经典,举出来就够了,别的就不用再举了。 我们看,这是善导大师最简略地解释三部经,就把三部经的精要给我们点示出来。《无量寿经》虽然广泛,四十八愿虽然繁多,但是善导和尚一句话贯总:“《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整个一部《无量寿经》讲的就是这一句。那么,《阿弥陀经》也是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而且十方恒河沙诸佛证诚不虚,那《阿弥陀经》的宗旨也是如此。 《观经》的宗旨呢,《观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以此可知,净土三部经的宗旨都是一样的,“专念弥陀名号得生”。这是善导大师,他解释净土三部经。 别的法师解释的未必如此。比如说这部《观经》,按别宗别派的解释,是以观佛三昧为宗旨,不是以称念弥陀名号为宗旨。古来一部经典往往有很多解释,有四家、五家、十几家,甚至几十家的解释。那我们后来的人依哪一家呢?我们学净土的,专依弥陀示现的善导和尚的解释最为稳当,最为正确。所以,依善导和尚的解释,我们知道:三部经的宗旨完全一致。之所以这三部经能够称为净土宗的正依经典,也正是因为它是有完全一致的宗旨。如果说三部经的宗旨不一样,那我们修学的人心中就没有一个定准了。这部经这样讲专念名号,那部经那样说如何地修,那岂不是左右为难?到底哪一个是真?哪一个是阿弥陀佛的本意呢? 末后,“此例非一也”。说明讲说专念名号得生的远远不止这三部经,不能全部举出来,只能选这最有代表性、最纯粹的三部经。前面说“余行念佛全非比较”,又说“诸经处处广赞念佛”,又说“十方诸佛证诚念佛”,这里说“此例非一”,岂不是一切佛、一切经,统统指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以念佛为最高、最善、唯一、无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