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三八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三八集) 2012/9/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53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一0五七页,从第五行看起,「丁六、徵释所以」。请看经文:

【何以故。】

这一句话现在叫为什么,是个问话。

【彼无量亿诸菩萨等。皆悉求此微妙法门。尊重听闻。不生违背。】

为什么?十方刹土无量亿的菩萨,这些菩萨不是指普通菩萨,前面我们读到的,都是不退转菩萨,是大乘经上常说的菩萨摩诃萨。摩诃萨是大菩萨,法身菩萨,明心见性的菩萨。十方世界无量亿,这么多菩萨,都求这个『微妙法门』。这个微妙法门就是这一部经,就是净宗念佛成佛的法门。为什么?它成佛快,当中没有障碍,一门就超越了,所以没有不求这个法门的。『尊重听闻,不生违背』,依教奉行。看念老的注解。

「何以故?乃世尊自问之语」,自问自答,用问答的方式让我们容易理解。「其下」,下面所说的话,「从正反两面」,这一段讲的是正面,来说明,「深显其义」,把这个道理显示出来。「正者,如《菩萨往生品》」,三辈往生里头所说的,「彼等无量无数十方世界诸菩萨众,皆求此微妙法门,尊重听闻,信受奉行,悉生极乐」。「菩萨往生品」里头,这几句话说得很清楚,十方世界等觉菩萨都求往生净土,这是何等的殊胜庄严!我们得多想想,为什么?等觉菩萨已经是后补佛了,还要求生极乐世界吗?其他菩萨求往生还能说得通,为什么等觉菩萨要求往生,要学这个法门,怎么个道理?我们这一路学过来,对这个问题应当能解答。

诸佛如来出现于世,只有一个目标,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众生太苦了,特别是六道众生,你要真正帮助他离苦得乐,你就得知道,那苦从哪来的、乐从哪来的。苦从迷失自性来的,乐从觉悟自性来的。这是把根本原因找出来了。果上没有办法帮他脱离,他自己造作的罪业,佛菩萨很慈悲,我代你受苦,不行。为什么?世间的刑罚,有人代替,好,有代替人的,放你一马,可以饶恕你,六道轮回这个事情没人代替。为什么?所有境界都是自己业力变现的,他怎么代替你?佛菩萨没有这个业力,现不出这个境界来;你没有这个业力,你也现不出来。

就像章太炎老先生,当年在世,曾经做过东岳大帝的判官,时间一个月。在我们想,应当是代理,可能判官有事,请假了,不能上班,请他来代理。他是一个佛教徒,听说地狱有炮烙的刑罚。炮烙是铜柱烧红了,让这受罪的人去抱这个柱子,一抱的时候,全身烧烤,就烤焦了。他跟东岳大帝报告,他说这个刑罚太残酷了,不仁道,能不能把它废除?东岳大帝吩咐两个小鬼带他到现场去参观,说「你先去看看,回来再说」。到达刑场,小鬼站在那里,告诉他,到达,你看到没有?他看不见。这才恍然大悟,这个刑罚不是东岳大帝建造的,也不是阎罗王建造的,与什么人都不相干,是他自己业力变现出来的。这就没办法,就明白了。就跟《地藏经》上所说的,地狱只有两种人能看见,一个是受罪的人,他自己业力变现的;第二个是菩萨,菩萨救度他们,不是这两种人,见不到。明白这个道理,任何一个众生,生生世世,你所受的、你所造的,全叫自作自受,谁都不能代替。

佛怎么样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知道,那要破迷开悟,迷破了,苦就离开了;开悟了,乐就来了,就得到了。用什么方法?用教学,落实在教学。所以释迦牟尼佛办学,开始办小学。教人觉悟不是那么简单的,他迷得太深了,迷得太久了,你跟他讲真话,他不懂,诸法实相不能跟一般人讲,只有恒顺众生,随顺你的常识来教你,佛所证得那种真相不跟你讲。像科学家发现的这个道理,道理讲一般人不懂,造成机器,教你怎么操作、怎么运动,这个你懂。造一个车,你懂得开车,你就能用它,这个车什么原理造的不知道。他知道。知道,那是少数人,但是制造出这些机器一般人都会运用,都懂得用,目的就达到了。

所以先办阿含,十二年,佛教的小学。教你什么?教你做人的道理,也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教伦理、教道德、教因果。小乘教落实在三皈、五戒、十善,跟中国老祖宗教学,对一般群众教育,社会教育,落实在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像盖房子一样,这打地基。地基坚固了,可以造一百层的高楼大厦,没有问题,基础打得好。佛法的基础就是三福、六和、三学、六度,你看也是四科。释迦牟尼佛十二年教什么?就教这四个科目,把人全教好了。然后再提升,方等,方等好比是中学,是大学的预备班,准备进大学的,八年,方等讲了八年。方等教学的内容,前面通阿含,后面通般若。八年之后,就正式办大学,大学是般若,完全讲智慧。这就说明,整个佛法,你要问它,它中心课程是什么?是般若,般若是真实智慧。唯有真实智慧才能够证真实之际,才能让一切众生得到真实的利益。这是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学的经过。

最后办研究所,八年,法华。那里面的内容完全是诸佛如来自己亲证的境界,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个境界是什么,这八年的课程圆圆满满给你说出来。说出来,作用在哪里?作用在你契入这个境界之后,跟佛所证的做个比较,如果所证的完全相同,正知正见,证明你成佛了;如果不相同,证明你错误,你有偏差,你所入的境界似是而非,得重新来过。最后研究所的课程是帮助你,是帮助你提升到最高层,也是给你做印证,证明你所证得的跟一切诸佛所证得的完全相同。这种手段高明,诸佛刹土,教学为先;极乐世界,教学为先。不教,那怎么行!

古代,这最明显的,前清,那些帝王都是明君,康熙、雍正、干隆,到嘉庆,都不迷惑,造成清朝一百五十年的太平盛世。靠什么?教学。帝王带头,礼请儒释道的专家学者到宫廷里面上课,皇上带着嫔妃、文武大臣在接受教育。而且非常认真,老师下课离开了,皇上还把这些人留下来,来研究讨论,每个人听了,你听的感想心得,提出来跟大家分享。他干这个!不是说听了就完了,带着大家一起搞分享。这就是太平盛世的来由。上行下效,人民看到皇上都这么认真的学习,所以人民就跟着学了,读书人就被尊重。

读书人没有从事生产事业,所以物质生活条件都很差,读书人都讲究德行,不愿意接受别人供养,无功不受禄,所以生活始终都是很清苦。但是他很欢喜,为什么?他在社会上受一切大众的尊敬,他也很乐意教导大家,教导不收学费的,这是圣贤事业,不是生意买卖。现在教育是生意买卖,学店,名符其实的补习班,不就是学店吗?从前没有,只要真正好学、肯学,老师毫无保留全部教给你。你对老师的供养是随意,表示一点敬意。我们在台中拜老师,拜老师里头有供养老师,不能缺少的,礼不能缺少,一定要有。钱?老师规定,一块钱,那红包里头装一块钱。礼不能废,钱,老师不要,只收一块钱,这他规定的。

太平盛世的由来一定搞清楚、搞明白,我们能如法炮制,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个方法不是清朝这些帝王他们开头的,不是。中国历史上记载,三千八百年前,大禹、商汤、周朝的文武,他们统统做到了,收到非常好的效果。这说明中国文化的底蕴非常深厚。只要你肯学习,你肯真干,你的成就就能达到跟他们完全相同,不相上下,全在人为。圣贤,人人所仰慕,而实际上,圣贤人告诉我们,人人都是圣贤。佛讲得更清楚、更明白。其实佛就是圣人,菩萨就是贤人,声闻、缘觉,小贤,菩萨是大贤。人人本来是佛,这释迦牟尼佛讲的,本来是佛,你想作佛,还有什么困难?你当然可以做得到。

净土宗的理论,就是《观经》上的两句话,「是心是佛」,这就是你本来是佛;现在「是心作佛」,我学佛,我想作佛,你决定做得到,就这么个道理。净宗建立就这两句话。修净土,往生成佛,证明这两句话是真的不是假的。往生的人可多了,菩萨都无量亿,声闻、缘觉、人天那个数量就不必说了,太多太多了,无量亿个无量亿。这个法门微妙,是说它理太深了,它修行的方法太简单、太容易了,这称之微妙。或者我们把微妙分开来讲,微是讲理,妙是讲方法,理难懂,幽微深奥,方法非常简单,男女老少,各行各业,贤愚不肖,只要肯用这种方法,没有一个不成就,妙!信、愿、持名,你看方法这么容易。

学习成败的关键就在底下这四个字,「尊重听闻」。听闻的人多,没有尊重心,所以虽听闻,不得其利。这个地方尊重两个字就是《印光大师文钞》常说的「诚敬」,尊重到极处,诚敬心就生起来了。你不尊重它,不尊它,不重视它,诚敬心怎么会生起来?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们在学校读书,这个老师我们非常尊重他,你跟他学,你得的利益一定很多;那个老师,不尊重他,甚至于瞧不起他,他有再好的学问教你,你一分都得不到。所以佛教人,一切法皆由真实心中作,真实心中作就是尊重。对法不尊重,对老师不尊重,对同学不尊重,这个学习有名无实,学习时间再久,他的成就很有限。而且肯定敌不过名闻利养,名利一诱惑,他就走了。他的东西是飘浮不定的,他没有根。

过去,父母教、老师教,现在父母不教,老师也不敢教,完全看你自己的造化。老师为什么不敢教?他对老师没有尊重的心,老师认真教,他会起反感,会结冤仇。这些是早年李老师教我的。我们同在一个经学班上课,二十几个同学,老师对每个人态度都不一样,引起我的怀疑,我不敢问。老师看出来了,大概有两个月的时间,叫我到他房间里,问我,是不是有这个疑惑?有。感觉到奇怪?是感觉到奇怪。老师才告诉我,那个真正肯学的,打都打不走的,那就得要打、要骂,为什么?他真学,你得真教。那一般的学生,才说几句话,脸上就红了,就觉得难为情,不教了,不说了,说了结冤仇。我们才恍然大悟,老师对那个很尊重的,不说话的,那些人都很爱面子,都喜欢听好听的,赞叹他,他喜欢;批评他,他很不高兴。所以我们就明白,老师把那些人当作旁听生,也不拒绝你,你既然报名参加,也可以来,旁听。我们这才明了。

在我们这个时代,六十年前,方老师在学校教学也不是很认真了,为什么?学生不学,认真有什么意思!我们是真想学一点东西,失学,没有机会读书。真想学,你看看,让我到他家里,单独教,学生就我一个,在他家客厅,小圆桌,一个星期两个小时,给我讲一部「哲学概论」,没书,没有文字,就是聊天这种方式。讲到最后的单元,讲佛经哲学。这一部东西我听了,我才了解,搞明白了,没想到佛经哲学居然是所有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们细细观察方老师,是不是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那这我们观察他了,他有没有落实?他的书房,我们偶尔进去看一下,桌上都摆着佛经,晓得他真干,他不是假的。晚年在学校上课,全讲佛,很有味道。在台湾大学,开的是大单元,「大乘佛学」、「魏晋佛学」、「隋唐佛学」,这一个单元大概都是一个学期到二个学期。从台湾大学退休,辅仁大学请去,在博士班开「华严哲学」,都是大单元。

晚年大概二十多年,学校的课程统统讲佛学,他自己教学相长,渐渐契入境界。非常可惜,刚刚契入境界,他走了,七十九岁走的。他要能多活十年,那在台湾对佛教会做出很大的贡献。我跟他的时候,他没契入,他还有分别,告诉我,佛经里头,十分之二,高等哲学,另外十分之七、八是迷信。我学习最初的三年受他的影响,这幸亏跟章嘉大师,要不跟章嘉大师,我走上学术的佛教了。以后慢慢才知道,他认为十分之八的那个佛教是迷信,没想到那个东西要登堂入室。他原先门口看,宫墙之美,里头没有看到。晚年看到了,晚年完全明白了。但是明白的时候,寿命到了,自己得利益,对佛教没有做出大的贡献,这很可惜的事情。

所以这个尊重听闻,这是关键,只有尊重听闻,后头才有信受奉行,那就真干了。有尊重听闻,没有信受奉行,就变成学术的佛教,佛学。如果有信受奉行,这叫学佛,他能成佛。有尊重听闻,他能得到丰富的佛学常识,现代人所谓他能成为一个名教授,能成为佛学家,能说得天花乱坠,著作等身,一代的名人,但是依旧搞生死轮回。生死轮回很可怕,为什么?这一轮回到第二生再来的时候,前世所学都忘光了,总得要三、四世,才有能力把前面东西跟这一生连续起来。像悟达国师,十世高僧,十次都得人身,都出家学习,这个难得,非常不容易!德行、修持、道业都达到一定程度,为帝王师,烦恼的习气依旧断不了,皇上供养一张沉香宝座,他傲慢的习气就生起来了。感到什么?出家人当中没有比我再高的了。皇上送的这个礼物,沉香雕的太师椅,那沉香多宝贵,那都论两算的,这张太师椅多名贵!起一点傲慢心,护法神走了,冤亲债主上门了,几乎把命送掉。一念之差,谁能保得住?

所以亲近善知识,你说多重要!善知识的加持,他常常挂念你。我们约会是一个星期一次,一个星期有事,没有去了,章嘉大师,他就会让他的副官打电话来问我,是不是生病了?怎么没去?这样的关怀就不好意思不去,不想去也得要去,知道老师挂念。这对我们做学问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不敢远离老师。以后我们亲近李老师,那是天天在一起,老师的讲经教学我们一堂不缺,什么事情都没有听经重要。我们今天自己体会到了,为什么重要?天天讲的不一样,每一天都有悟处。悟处不是自己凭空想出来的,不是。面对着同学,它自然流露出来。这个机会只有一次,过了之后,再就没有了,明天又是明天的流露,后天是后天的流露,不一样。不一定哪一句话对你起了作用,帮助你开悟了。那常常不在,机会就错过了,就失掉了。没有开悟之前,开悟是大事,大事因缘,无过于是,怎么能放弃?

老师接待宾客,就是来访问的人、来问道的人,我们都站在旁边,侍候老师,实际在学习,听老师给来宾的答问。这些里面,真的,有我们意想不到的智慧现前。我会想,这人提的问题我怎么个答覆?老师怎么答覆?老师跟我答覆比较一下,老师长在什么地方?优点在哪里?我们就学到东西了。曾经还碰到一次,是个大学研究生提的问题。这个学生是在前几天问我,我给他解释,还举了例子给他听。过了二、三天,在课堂里面,我也在旁听,同样问题问老师,妙极了,老师答覆跟我讲的一样,举的比喻也一样。这个学生现在是台湾大学教授,他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接受过方老师教的课程,方老师对他不太喜欢,傲慢。凡是有傲慢这个习气,真的,孔子所说的,「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则不足观也」,老师对这个学生不会有太大的希望。人一定要学谦虚。

所以有尊重听闻,要真相信。这个难。相信之后要受,受是接受,接受就是变成自己的,奉行就是落实在生活当中,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真做到了,真做到就是真得受用,就是这个经上讲的真实之利,利益是你做到了。最后悉生极乐,没有一个不生到极乐世界,生到极乐世界就是证得大圆满,真实究竟的果报。

我们再看末后这一段,「菩萨难得欲闻以劝」,菩萨想得到很不容易。我们看经文:

【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是故汝等。应求此法。】

前面从正面说,这个地方从反面说。『多有菩萨』,不止一位,太多太多了。哪一个菩萨不想得到最微妙法?都想得到。每一个菩萨都想自己早一天成就,去教化众生,心目当中所想的、所思的、所念的,是很简单、很容易,度众生又度得很圆满,就想这些,想不到。如来真有此法,就是净宗信愿持名。可是遇到呢?遇到了很难接受,真叫难信之法,这法行吗?真行吗?是不是佛陀的方便法?对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很愚痴的众生,教他用这个方法,种点善根。我们在之前都是这个想法,这老太婆教,没瞧得起它,学经教怎么学这个东西?所以对净土误会很深,一般都轻视,没看重它。

我就是一个很难度的人,烦恼习气很重,李老师劝我很多次,我都不能接受。他教我学印光法师,以印光法师为老师,送了一套《印光大师文钞》。在那个时代,在台湾,《文钞》只有初集、续集,一共四册,送我这一套。这一套书我读过,读了之后,对净土了解一些,不再看轻了,不再毁谤了,也赞叹了,但是不愿意学它。我的目标都在大经,《华严》、《法华》、《楞严》,在这些经典上下的功夫很多。净土的经论有涉猎,有人请我讲《弥陀经疏钞》,请我讲《弥陀经要解》,我都讲过,但是没有真正去念佛,讲给别人听的,自己不得受用。真正自己得净土的受用,是在讲《华严经》的时候。

第一次讲《华严经》,是民国六十年,公元哪一年我搞不清楚了,在台北开始讲《华严》,也讲了十几年。但那个时候常常出国,大概每一年一大半的时间在国外。这个经只有在台湾讲,在国外讲没有人听,经太大了。我记得第一次前后总共讲了十七年,那个时候没有录音带,没有这个设备,《八十华严》讲了一半,《四十》也讲了一半,断断续续的。一九九九年,在新加坡,这是第二次宣讲,我们有设备了,所以有录像。那个时候是录像带,现在也都做成光碟。也讲了十年,讲了四千多个小时,大概全经五分之一。所以照这个估计,全经讲下来要二万个小时,时间太长,一般大众很难得利益。所以我把这个停下来。

12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二四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二三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二二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二一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二0集

 

后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八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五八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三九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九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五九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