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说念佛(十七) |
 
唯说念佛(十七) 为说念佛而说诸行 那何必要讲其它的修行法门呢?虽然其它的修行(种种杂行杂善)回向往生不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意,但是由于众生的根机各有不同,有的人喜欢观想,有的人喜欢打坐,有的人喜欢诵经,为了顺应这些众生的根机,所以讲种种的修行。“啊,你们都修得很不错,很有功德,不过,光靠这样的修行解脱生死还很难,现在有一个好办法,你可以原地不用改变,把你修行的功德回向求生极乐世界,一定能往生!”这么一讲,喜欢打坐、喜欢诵经、喜欢参禅、喜欢持咒的人,“哎!好啊,我也在怀疑当中,不能解脱怎么办?原来这样回向可以往生,功德很大!”他就高兴了,他就进入净土门了。所以,用种种的善法,摄受种种众生的根机,然后引导他们进入净土门。 那么,进入净土门之内呢?就好像这个人已经上了一个台阶了(一下子跨两步跨不上来,先跨这一步),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就要对你说了:“既然愿生西方极乐世界,众生自己所修的固然不错,可是如果和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相比,那功德是太小了,那不如乘弥陀誓愿、专念弥陀名号去往生,顺彼佛之本愿,蒙彼佛光明摄取,十方诸佛也赞叹护念,那你看怎么样啊?”这个人一听,“好啊,那我现在愿意专修念佛了。”由这样的次第,慢慢引导进来。 所以,为说念佛而说诸行,说诸行首先是引导各类不同众生的根机。 我们大家专修念佛,也愿意和别人讲念佛,不相信你出去试试看,你先告诉他专修念佛,他不一定能接受,你要赞叹他的修行很有功德,说“你回向到极乐世界,肯定往生”,他就高兴了,笑逐颜开,“那我愿意去!”慢慢地再告诉他专修念佛,是这么一个说法的次第。经文是这样的: 《观无量寿经》云: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一部经典,如果没有祖师解释,我们是看不懂的。那么这一段文也只有一句话,但是,善导大师就是从这段文里边看透整个《观无量寿经》的宗旨。 这一部《观无量寿经》可能一般人比较陌生。有一部录像带,叫《佛典故事》其中讲到《观无量寿经》。 《观经》因缘 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的时候,王舍城里发生了悲剧。有位王子,叫阿阇世,听了提婆达多(提婆达多谤佛、谤法)的教唆,要篡夺王位,提婆达多怎么跟他说呢?“你父王对你并无恩德,如何如何……你把你父王除掉,做新王,我把释尊除掉,做新佛,我们新王新佛共同治理天下,不是很好的吗?”阿阇世王听信了教唆,就把父王关起来,要把他饿死。 这中间也是有因缘的:他的父亲叫频婆娑罗王,年老的时候没有儿子,碰到一位相士(算命看相的),就问他说:“我什么时候可以得子?” 相士说:“在某某山中,有一位大仙人,正在修行,这位仙人三年之后将要死去,死后要投胎王宫,做为大王的儿子。” 频婆娑罗王说:“还要等三年,时间太长了,我也年老了,希望他快来做我的儿子,将来长大,我可以把国家传给他。”于是就派人去和这位仙人商量,说:“某某,你现在在国王境内修行,都是承了国王的福德,现在请你早一点到王宫投胎,做为国王的王子。” 仙人说:“你回去禀报大王,我还有三年,现在不能去。” 使者就回来禀告大王。大王听了,说:“这怎么可以?我告诉他是尊重他,在我的国家之内,所有的人都要听我的命令。你再去请他,马上就来!如果他不答应,你就把他杀掉,他死了,还怕不来做我的儿子吗?” 这样,使者又去了,问仙人。仙人还是不答应。不答应,使者就拔刀把他杀掉了。仙人临死前说:“大王今天以心口杀我,我将来虽做王子,也必然以心口来杀他。” 仙人被杀了以后,就投胎到王宫。韦提希夫人就有孕了。 有孕之后,相士又来了,说:“夫人怀的确实是位王太子,不过这位王子于国王有损,可能要伤害国王。” 频婆娑罗王一听,说:“没有关系,我的国家都是他的,只要他能做王子,继承王位就可以了。”虽然这样讲,但仔细一想,还是有点心神不安,就和韦提希夫人商量:“生孩子的时候,从高楼上对著天井生下来,不要接他,让他掉在地上摔死,这样,外人也不知道,我们也不受恶名。” 韦提希听从了国王的意见,从高楼上把他生下来,结果摔下来没有摔死,只摔断了一个小指头,所以叫阿阇世,阿阇世的意思是“折指”。 是这么一段经历。 提婆达多知道这段经历,就教唆阿阇世太子说:“太子,全国的人都喊你阿阇世王子,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我不知道啊。” 提婆达多就跟他讲:“连这个都不知道,我都为你感到忧愁啊!名声不好听啊!”然后把过去这一段经历讲给他听,挑拨他和父王的关系。 阿阇世太子一听,就很气愤,把父王关了起来,不让任何人进去。 他母亲韦提希夫人当然很眷恋她的丈夫,就洗得干干净净,身上涂上麦麨,璎珞里面装上葡萄浆,用衣服盖起来,就到里边去,给大王送吃的喝的。 过了七天,阿阇世回来说:“我父王现在还在不在啊?” 守门人讲:“先王现在还活著,很健康。” “为什么呢?” “国太夫人每次进来,我们不好阻拦,有得吃,而且先王在牢里,向释迦牟尼佛的方向请求受八戒,请求受法。有富楼那沙门,他们都有神通,从空中而来,我们也禁止不了。先王又有吃的,又有法。法能够让他的心神得到安定,食物又能让他的色身得到营养,不仅没有死,还更健康了。” 阿阇世一听,非常气愤,说:“我母是贼,与贼为伴!”他就怀著一颗非常愤怒的心,提著宝剑就去找他母亲,按剑就要杀她的母亲。这是五逆之罪。 这时,有两位大臣劝谏说:“自古以来,为了争夺王位,有谋害父王的,从来没听说过谋害母亲的,如果你这样做的话,太给我们丢脸了,我们不愿意像你这样的人做我们的国王。”大臣就不拥护他了。 阿阇世心里就害怕了:那怎么办?他们都不拥护我了。这样,他才把剑收起来,他母亲就捡了一条命。 虽然捡了一条命,韦提希夫人还是被关了起来,在深宫之中,没有自由,你说她忧愁不忧愁?一方面,丈夫频婆娑罗王没有人送吃的,一定会饿死;另一方面,儿子这样不孝顺,竟然要杀害她! 她虽然贵为国太夫人,但人世间的一切痛苦都加在她的身上,她觉得心中十分忧郁。所以,在牢房里边泣不成声,向著释迦牟尼佛的方向(因为平时拜见过佛,供养过佛)哭诉:“如来世尊!我罪障深重,怎么生了这样一个儿子?如果我有自由的话,一定去拜见佛陀,请您老人家开示我,安慰我,可现在我被关了起来,失去了自由之身。如果佛能了解我的心意,请派目犍连和阿难来为我讲法,安慰我的心。” 她这样一起心动念,释迦牟尼佛就知道了,就派目犍连和阿难(他们都有神通),从空而来,飞入王宫;释迦牟尼佛从灵鹫山隐没,从王宫里就出来了。 韦提希夫人在王宫里边,正在那里哭泣嗑头,伤心不已。她一抬头,啊,释迦牟尼佛就在眼前,身紫金色,坐著百宝莲花的宝座,阿难、目连,左右各一个,而且王宫当中显现广阔无边的境界,有很多天人都在空中,要来闻法,因为天人都知道:佛来到王宫,一定有殊胜的教法要讲。 韦提希一看见释迦牟尼佛,心中更是悲叹,无以自拔,无法抑止,在佛的面前嚎啕痛哭。“世尊!我怎么这样的命苦!我一辈子没做过什么坏事,怎么生了这样一个儿子!”(韦提希夫人像我们一样,也是凡夫,连因果都忘记了,忘记了当初要把儿子摔死,她说她没干坏事)“佛啊,请告诉我,哪里有净土?我要到净土去,我不愿呆在这个地方,这是恶世界,恶人充满,我不愿将来见到恶人,听到不好听的声音。”你看,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要害自己,何况其他的人呢?所以,她一心要到净土去,愿意去往生,她不愿意呆在这个娑婆世界。 释迦牟尼佛也没有回答韦提希夫人,就用神力从眉间放出光明,遍照无量世界,光明回到头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显现十方诸佛净土景象。韦提希像看电影一样,很清楚,其中特别是西方极乐世界非常的美妙,韦提希夫人就讲:“世尊,这些国土都很清净庄严,都有光明,不过我选中了极乐世界。”这个地方,也不是韦提希夫人自己有智慧选择,是释迦牟尼佛用神力加持她。其它的国土虽然都很好,但特别把极乐世界的美妙精华显示出来。 定 善 韦提希夫人说:“我今愿生极乐世界,愿佛告诉我,如何思惟,如何正受。”经云:“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所谓“思惟”、“正受”都是指观想,“你告诉我,怎样观想去往生?”因为韦提希夫人听闻过佛法,但还不知道称念弥陀名号去往生,以为要通过观想,以为观想的功德殊胜(一般人都这样认为),这样才可以去往生。 释迦牟尼佛就应韦提希夫人的请求,讲了十三定观,因为韦提希夫人问的是定观,所以,讲了日想观、水想观、宝地观、宝树观、宝池观、宝楼观、华座观,华座观后面是像观,观想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宝像;然后是真身观,观六十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那么高的阿弥陀佛真身;然后是观音观、势至观、普观、杂观,一共十三观,这叫定观。 散 善 定观之外,韦提希夫人没有请求散善。释迦牟尼佛亲自开散善,即三福九品。为什以开散善呢?因为能修定观的人很少,不入禅定是观不成就的,所以,不等她来请求,释尊自开三福之门,以摄散动根机。三福大家会不会背? 第一福叫世福,世间的善事,“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四句。第一句“孝养父母”,我们生而为人,当然应该孝养父母,在世间福报中,把这放在第一;我们做人,也是老师教育培养出来的,所以要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四句叫世福。世福是世间不管信不信佛教,都知道是善事,“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当然都是善法了,“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通途的善法。 第二,戒福,即受戒善法,“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三句。“受持三归”,归依佛、法、僧三宝了;“具足众戒”,五戒、八戒、菩萨戒,出家人有比丘戒、比丘尼戒,一切大乘、小乘戒都具足,或受多分戒,或受少分戒,或受全分戒,或受大乘戒,或受小乘戒;“不犯威仪”,佛法里不仅有大的行为要求,也有细小的要求,所谓“八万四千细行”,叫威仪。这叫戒福。戒福是佛教内部特有的善行,那就比世福更高了。 第三,大乘行福,这是大乘佛法的内容,“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四句。“发菩提心”是一般圣道法门各宗各派都要求的,很殊胜的。你不发菩提心、不愿广度众生,怎么成佛呢?所以要发菩提心;“深信因果”,因果有二种:一个是世间因果,一个是出世间因果,要深信。我们很多人讲信因果,都很浅,甚至烦恼一来,稍微有点不如意,就不信因果了,像刚才(所说的)韦提希夫人,她就不信因果,她说:“世尊哪,我没干过坏事啊,怎么生了这样的儿子啊?”(以前所做的事)她忘记了。平时讲得很清楚,“我信因果哎,我信佛教哎”,其实大家连“信因果”这三个字都不容易做到,若果然深信因果,人家打你,你决定不会生气,因果报应嘛!你不仅不会生气,内心还觉得:“对不起,我以前打过你,我本来找著还都还不上,现在劳你大驾,亲自上门让我还,谢谢你,把我这段业债消掉了。”心里边觉得对不起人家。而我们不是的,“我没惹你,你干嘛打我呀!”这叫深信因果吗?做生意亏本了,也在那里发脾气了,“念佛怎么没有感应哪?”这统统不叫深信因果;“读诵大乘”,读诵大乘经典,《金刚经》、《法华经》、《华严经》、《楞严经》等等;“劝进行者”,劝导其他的人,要精进努力地修行。 这叫散善三福。 我们在座各位,定观修不来,释迦牟尼佛也知道,所以讲了散善,孝养父母,你不一定要入定;奉事师长,你也不一定要入定。不用定观,散善比较容易。但是,散善的力量也就比不上定善。 散善九品的前三品:上辈上品、上辈中品、上辈下品,这三品是学大乘佛法之凡夫;中辈上品、中辈中品,这两品是修小乘佛法之人;中辈下品,是学世间善法之人,孝养父母等,他也没学大乘,也没受小乘戒,不知道佛法,在世间行善。这六种人是善人,一个比一个档次低,大乘善法做不到就小乘善,小乘善法做不到就世间善。 念 佛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散善,还有人连世善都做不到。如果连世间善法做不到呢?比如说万年法灭以后的众生,就不能做到散善,五逆不孝的人,像阿阇世,他杀父杀母,他怎么孝养父母呢?他也做不到散善。所以,连散善三福都做不到的人,那又怎么解救他呢?释迦牟尼佛就在散善的最后三品,讲了十恶罪人、破戒罪人、五逆罪人,这三种都是没有善根的罪人,就为这三种众生讲念佛往生。 所以,念佛往生是根机越来越下,而法是越来越上,这样才能有我们的往生。 九品当中,有这样的次第。 付 嘱 到最后,这部经十三定观也讲了,散善三福九品也讲了,然后念佛也讲了。那么,释迦牟尼佛讲了这么多,一般人都认为观想殊胜,肯定要付嘱观佛三昧,“如果说散善不殊胜,那定善很殊胜;定善里边,如果说日想观、水想观、地想观不殊胜,那最起码真身观,观阿弥陀佛很殊胜。这个才是最好的,应该把这个流通下来。”可释迦牟尼佛不是这样的,他是散善不付嘱,不要说散善,定善也不付嘱,定善里边,不要说一般的日想观、水想观、地想观,就连真身观都没有付嘱,而付嘱什么呢?到结尾的时候,做了总结,前面的定善、散善三福九品暂时告一段落,因三福九品到最后是引导到念佛,顺这个形势,底下就专门将念佛付嘱给阿难。 就是这一段文:“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佛对阿难说:你要好好地受持我所讲的话 ──那释迦牟尼佛讲得太多了,到底是哪一句呢?到底是全部受持呢,还是哪一部分呢?阿难必然在心中有所疑惑。阿难没有问,释迦牟尼佛也知道,所以,不等他问,接著就解释说:“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受持我讲的话,它的要点,即是持无量寿佛名。这才是我讲这部《观经》的要点,你要好好地记住。” 我们跟人家讲话,也要有要点。如果对方不能一下子了解你的心,你又不便于一下子把自己的真意说出来,一说出来,有时候不方便,那怎么办呢?就要绕弯子,对不对?有这个讲究吧?“你家里情况怎么样……”套感情,慢慢绕,慢慢引导到我们要讲的话的地方,到最后,把这句话抛出来,这叫方便引入真实,前面绕弯子,就叫方便,因为不便直说,一旦直说,有时候感情啊,面子啊……不太好说。比如说讨债,原来关系也不错,一下子就来开口要钱,不好意思,所以慢慢说,“我家里最近经济有点拮据,儿子要上学……”绕了一大堆,慢慢说,对方就明白了。 释迦牟尼佛也一样。如果一开始就讲称念弥陀名号,这么简单、殊胜,那有的人就不能接受,“太容易了,哪有这么简单?”释迦牟尼佛顺你的心,讲观想,这样观那样观;如果观想做不到呢,做不到没关系,散善,孝养父母,读诵大乘经典,解第一义……我们听了也很高兴;如果能以佛法为镜子照一照自己,这些也做不到怎么办?慢慢到最后,就和盘托出,说:“阿难啊,你要持无量寿佛名!”讲了那么多,最后这一句是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