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一四集) 2012/9/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51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一千零十六页倒数第二行,最后一句看起: 「此智能作不思议事」,这是成所作智,下面举例子给我们说。「谓一念称名,永灭多劫重罪。十念功德,能生界外胜报」。这些是事实,但是确实不是权教二乘、凡夫所能够测度的。我们修净土,在净土五经一论确实也下了很多年的工夫,但是对这桩事情不能说不相信,也不能说全信,这里面总有怀疑。一个人无量劫来造作的这些业报太多太多了,这一句佛号怎么能把它消除?我们不敢相信,也没有见到过这个例子。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不多,这是事实。李老师当年在世的时候常说,他说台中莲社的,莲社是他自己创办的。我认识他老人家的时候,拜他为师,那一年是莲社十周年,他已经在那里教了十年,我才到那个地方,那个时候的莲友有二十万人。老师说,我们莲友天天念佛,真正往生的,一万个人当中只有三、五个而已。照这个比例来说,二十万人也不过是一百人左右,这不成比例。 如果说是一称佛名就能够灭这样的重罪,应该每个人都往生才能讲得通,为什么真正往生的,变成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这么小的一个比例?一直到这些年,我们才算是通过大经,《华严》、《法华》、《楞严》这些经论,我们再回到《无量寿经》,看到了黄念老给我们提供这些参考资料,这个注解提供的参考资料,内容非常丰富。他会集的经论八十三种,祖师大德的注疏一百一十种,总共给我们提出一百九十三种非常珍贵而难得的资料。我们很认真的学习,对于名号功德略略知道了一些,我们愈学愈欢喜,真的,不少同学在一起都能得到法喜充满。对于称名灭罪,我们的信心增长了,真的不是假的。 再细心观察,从前是粗心大意,这个例子就摆在我们面前没有觉察到。锅漏匠的往生,他的称名有没有真的把多劫重罪灭掉了?没有出家之前,锅漏匠从事这个行业,这个行业跟要饭差不多,比要饭稍微好一点,职业里头最卑下的,生活非常可怜,不认识字,一生吃尽了苦头。那是什么?那是罪报,不是轻罪是重罪。从他这一生当中,我们知道他过去生中,这一生当中我们从果就知道因,所做的种种不善得这么一个结果。遇到谛闲法师,这是他们小时候同一个村庄长大的,小时候的玩伴,他找到了,看到他出家,一切生活条件都非常好,很羡慕,就要求出家。谛老看得很清楚,出家什么都不会,住寺庙五堂功课不会,这寺庙你怎么能住?你住在这里,谁瞧得起你!那另外一头,就讲经说法。讲经说法,四十多岁了,要学来不及了,不认识字,来不及了。到最后,他的心意非常坚决,跟他谈条件,他一口承诺,你给我剃度,我什么都听你的,你教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他说好,帮他在宁波乡下找一个废弃掉的小庙,这小庙没人住,破旧,也没人修理,就让他住在那边,一个人住。找附近一个老太太,佛教徒,发心给他烧两顿饭,中午、晚上,给他洗衣服,反正就一个人,照顾他。也有几个比较富有的居士,每个月送一点钱,生活费用,买米买菜,他就在那个地方住下。老和尚只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别的不会,这一句学会了,告诉他,你一直念下去,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着念,不分昼夜。 他真听话,所以他的成功是老实、听话、真干,三年预知时至,站着往生。往生之后还站了三天,等谛闲法师替他办后事。那个时候没有交通工具,都是走路,从乡下走到城里要一整天,第二天老和尚准备一下,赶紧赶回来,一个往来三天,他就站了三天。诸位要知道,站着往生有见过、听说过,往生之后站了三天,没有,没听说过,只听说这么一个人。谛老看到欢喜,赞叹他。很多人在看,没看见过,人怎么是站着死的?老和尚对他赞叹,你的成就不错,出家很有成就,这个成就,天下弘宗演教的大善知识不如你,名山宝刹的方丈住持比不上你。你看这个赞叹,赞叹到极处了,是不是真的?真的。那我们看这是,一念称名,永灭多劫重罪,是不是这个样子?是!他就一句佛号,没有听过经,也不会念经,不认识字。就一句佛号,死心塌地,没有杂念、没有妄想,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着念,没有时间表,日夜不间断。谛老说的话是真的,也就是说他多劫重罪统统消灭了。十念功德,能生界外胜报。从锅漏匠看他三年念佛,他不但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十法界,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无比殊胜的果报,没有人能比。「如是等事,非其所测」,不是一般人能测度的,一般人不知道,二乘不知道,别教三贤也不知道,「是故名为不思议智」,不可思议的智慧,成所作智。 那下面一个,『不可称智』。「不可称者,是妙观察智」,称是没有办法说,这个智慧妙说不出来,妙观察。「此智观察不可称境」,这个不可称也是无量无边。观察虚空法界万事万物,「谓一切法,如幻如梦」,我们在经上常读,但是从来没有作如是观,也就是我们没有把它落实。我们离开经本,还是随我们自己的常识,自己习惯的见解,没有把它换下来。这叫什么?能说不能行,我们学的是佛学,不是学佛。那要是学佛?学佛就是如幻如梦,就应用在生活上,就应用在现前。六根对外面六尘境界,眼耳鼻舌身对外面色声香味触,如幻如梦。每天都作如是观,观久了真是这个样子,《金刚经》的义趣统统现前,金刚般若现前,你真放下了。所有一切境缘当中, 你不再执着,你不再分别了,这就是大菩萨的境界。 不但是如幻如梦,确确实实,「非有非无,离言绝虑」。这个几句话意思很深,离言绝虑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对于一切境界的真相确实通达明了了,包括自己的身体、包括自己的念头。这个境界,「非逐言者所能称量」,言语说不出来,言语说出来的都不是正确的,说了这一边,漏了那一边。这个就是大经上常讲的「离四句,绝百非」,这是个人亲证的境界。为别人说,别人也证得这个境界,那就很容易;别人没有入这个境界,你怎么给他讲也讲不通,他听不明白,他愈想愈想不通。这叫做「不可称智」。真实东西能不能说出来?确实说不出来。能说得出来,一般人听到的全是知识。世尊当年在世讲学亦如是,真有修行的,他能体会到,能懂得里头的意思。所以,如幻如梦,非有非无,这八个字重要!这八个字说的真的是事实真相。 现在科学家晓得,但是科学家得不到受用,原因是什么?他不是证得的,他是用仪器观察到的,用机械帮助看到这个境界。现在量子力学跟大乘经上讲的诸法实相愈来愈相近了,但是佛在大乘经上讲得很清楚,凡夫用意识,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它攀缘的能量非常广大,佛说,对外它能缘到虚空法界,对内它能缘到阿赖耶识,就是缘不到自性,除了自性之外,没有它缘不到的。第六意识是什么?就是思想、分别。科学家用精密的仪器去观察,还是用第六意识。那要怎样才能见性?要把八识五十一心所统统放下,你就见到了。因为那全是假的,如幻如梦,非有非无,统统放下就见到了,就明心见性了。 一定要知道,《华严经》上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不是假的。那为什么现在变成这样?「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佛说,你有妄想、你有执着,当中还有个分别,你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你变成凡夫。妄想,大乘经上所说的无明烦恼;分别,大乘经所说的尘沙烦恼;执着,大乘经上所说的见思烦恼。你有这三大类的烦恼,你变成凡夫,你堕在梦中,完全在作梦,你醒不过来。如幻如梦,真的,他在作梦。这个现实的环境是有吗?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无。你说有,确实,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你要说它无,它明明在现前。明明在现前,确实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个话我们没法子体会,看到现代的科学报告,这个怀疑才落下来了。 我们在《菩萨处胎经》里面看到世尊跟弥勒菩萨的对话,佛问弥勒菩萨,「心有所念,几念几相识耶」,问这么一个问题。我们凡夫起个念头,这个念头多少念?连问的话我们都不懂,这一个念头里头问多少念、多少相、多少识?这一句话问了三桩事情。几,这几念几相识耶,相是物质现象;识就是受想行识,我们讲心理现象;那个念,念是自然现象。今天科学研究的对象就这三样,物质、意念、自然现象。这三种现象,物质现象、心理现象、自然现象,佛问了这三种。弥勒菩萨回答说一弹指,一弹指时间太短了,「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识」,弥勒菩萨把事实真相说出来了。凡夫这个妄念,这里头有三十二亿百千念,三十二亿乘一百千,一百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三百二十兆。我们起一个念头,三百二十兆,时间多长?一弹指。那现在都用秒做单位,一秒钟至少可以弹五次,那再乘五,一千六百兆,一秒钟里头有念头,有一千六百兆个念头生灭。前念灭了,后念又生了,一秒钟多少?一千六百兆。这样微细的念头,我们怎么会知道?这个念头的生灭就是波动现象,这波动现象都不停止的。所有一切万物都是从这个波动产生的,所以这个波动是生灭现象,物质现象从它生的,精神现象也从它生的。所以他说念念成形,每一个念头里头有物质现象,每一个物质现象里面都有受想行识,这合起来就是五蕴。 今天科学家把这桩事情讲清楚了,德国普朗克博士一生就研究这个问题,现在讲量子力学,他专门研究物质,物质到底是什么?追根究柢,用几十年的时间把它找出来。方法跟佛经上用的分析完全相同,佛经上,佛说过把这个最小的物质把它分开,小到什么程度?先找到牛毛尘,牛毛很粗,牛毛的尖端上有一粒尘土,很小很小一粒尘土,它落在这个尖端上,它不会掉下来,这么一个小的物质现象。把牛毛尘分成七分,七分之一叫羊毛尘,羊毛细。羊毛尘再分成七分之一,兔毛尘,兔毛更细。兔毛尘再分七分之一叫水尘,这肉眼看不见了。水有密度,但是它的密度不很大,在显微镜下看这个水的时候,能够看得出来有很多空隙。这一粒微尘在那空隙可以自在的往来,没有障碍。水尘还能分,分成七分之一叫金尘。金是金属,金银铜铁,这个密度虽然很大,还是有空隙,这一粒微尘自由通过,它没有障碍。那金尘还能分,金尘再分七分之一,叫微尘,佛经上讲的微尘,佛说阿罗汉的天眼能看到微尘。佛这个说法,这个微就是佛家讲的微尘,可能是现在我们讲的原子。原子,肉眼看不见,阿罗汉的天眼可以看到,看到这么小的东西,看得清清楚楚。 八十年前发现原子,当时的科学家以为这是物质最小的单位。可是这八十年来,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仪器日新月异,最先进的仪器出现了,原子也能够分裂,把它打碎看看是什么,看到里头有原子核、有电子、有中子,这样组成的。把这个东西统统分开,再各个击破,发现粒子,基本粒子,夸克。这就是佛经上讲的色聚极微,色是物质,物质聚集在一起,但是它很小,叫色聚极微,它能分。再分就分成极微之微,就不能分了。再分什么?物质没有了。这个东西被科学家找到了,佛叫极微之微,科学叫微中子。这最小的,它不能分了,再分没有了,微中子。微中子多大?科学家告诉我们,一百亿个微中子聚集在一起,它的体积等于一个电子,这么小,也就是一个电子的一百亿分之一,这么小的东西发现了。他们还是把它分裂、分开了,统统没有了,跟佛所说的,物质没有了。物质没有,是什么东西?看到什么?看到是意念波动的现象。科学家这就明白了,物质是什么?物质是意念波动产生的现象。所以他们的结论,说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物质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是假的,是意念产生的幻相,它存在的时间,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 我们看到这个现象,实际上就像看电影一样,它单独一个决定看不见,许许多多幻相重叠在一起,让我们产生幻觉,以为它真的存在,殊不知全是假的,没有一个是真的。这个就是什么?非有非无,你不能说它有,不能说它没有。你说它有,根本不存在,它那个时间太短了,我们眼睛看不到,我们眼耳鼻舌身意都没有办法接触到。意是想,你想都想不出来,六根缘不到,它速度太快了。我们举个比喻,譬如我们看电影,现在电影用数码,对我们讲有困难,它太快了,老式的电影对我们很合适,老式电影是用幻灯片。我这个是从前电影的幻灯片,这幻灯片里头每一张都是独立的,没有相同的。在电影放映机里面,镜头打开把这一张照片照到银幕上,再关起来,再打开换第二张。速度多快?一秒钟二十四张。就是说一秒钟二十四张幻灯片重叠在一起,我们看到了。如果单单它一张,我们能感觉到有个光亮一下就没有了,这光里头什么东西不知道,只看到一闪就没有了。 现在佛告诉我们,我们现实的环境里面,一秒钟是一千六百兆,不是二十四,二十四,我们就没有办法了,我们就应付不了。现在事实真相摆在面前,一秒钟是一千六百兆,你怎么会知道它是假的?佛菩萨厉害,他们知道。大乘经上有,什么人知道这个现象?佛说八地以上。那这就是一个铁的证据。八地以上菩萨有多少,他们统统见到了。菩萨,《华严经》上讲的,把佛也算进去,总共五十二个阶级,这五十二个阶级就是禅定浅深不同。十住菩萨,禅定功夫浅;十地,禅定功夫深。你想想修行,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到十地。十地里面第八地,第八地上去,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妙觉,五个位次。五十二个层次,最高的五个层次都看到,甚深定功!他们的眼睛能够捕捉到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他能捕捉到。这是科学!说明大乘经是什么?最高的科学、最高的哲学。他不是用今天这些机械、仪器的方式,他不用这个东西,完全用内证。我们就相信了。 佛怎么知道的?佛那时候没有科学,没有这些仪器。这是科学家所说的,人类古时候有一种本能、有一种智慧,知道过去、现在、未来。现在我们这个本能失掉了。没错,本能就是自性。「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这善是赞美。这个本善里头包括佛经上所说的智慧德相,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圆满的相好,这善!善是这个意思。这就是科学家所谓的人类有一种本能,人本来是成佛,只要你六根对外面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你就全都知道了,你的智慧、德能、相好统统现前。整个宇宙所有现象心现的,真心能现。惠能大师开悟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全是自性所生所现,一点都没错。凡夫因为一念不觉,从真起妄,妄就是阿赖耶,阿赖耶叫妄心。妄不离真,妄是依真而起,但是这个妄,它就能变,所以识能变,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所变。这变就是什么?就变成幻、变成梦境了。真心所现的不是梦也不是幻,那是一真法界,诸佛实报庄严土。这总得要知道、要明白。所以妙观察智能观察到这个境界。八地菩萨的妙观察,对宇宙的源起、万法的出生、我从哪里来的,看得清清楚楚。你怎么迷的,佛菩萨知道如何帮助你慢慢回头、慢慢放下,完全回归自性,那你就成佛了。这不可称,它太深了。 底下,『大乘广智』,「大乘广智者,是平等性智」。转末那识,就是第七识,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此智广度」,广度众生,「不同小乘。谓游无我,故无不我。无不我,故无不等摄」。这个无不等摄的意思,是悉皆平等摄受,这就是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跟自己是一体。末那是执着,不执着了,是一体。一体,这就广大!从一体里面就生慈悲心。这个慈悲心,中国五伦里头讲的父子有亲,这种亲爱是自性的性德,一切众生真心里头本有的。如果明心见性,大慈悲心现前,这个大慈悲心普度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是自己真心所现,就是心性变现的,他全知道了,度众生原来就是度自己,害众生原来就是害自己;害众生永远迷惑,度众生永远觉悟。现在的人迷而不觉,他心目当中分自分他,所以,他做出来的事情,损人利己,不择手段。他错了,完全错了,跟性德一百八十度的相违背。所以,这个智是广度,平等广度,不同小乘。小乘只度自己,不度别人,没有慈悲心、没有菩提心。谓游无我,因为转识成智的菩萨,也就是明心见性的菩萨,在相宗叫转识成智,在性宗叫明心见性。同一个阶级、同一个层次,名词不一样,事实完全相同。明心见性,心量拓开了,知道什么?知道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所以无我,故无不我。无不我,没有一样不是我,遍法界虚空界大到虚空法界小到微尘都是我,是一体。无二无别,故无不等摄。一切法,一切众生平等摄受。 「以此同体智力」,到这个时候真正承认了是一体,真正是入不二法门。宇宙之间没有二只有一,只有同没有异。「普载无边有情」,这个载是比喻,像车一样,普载,没有分别、没有执着,统统都载。无量无边无数的有情众生,「皆令同至无上菩提」。没有一点私心,大公无私,都帮助一切众生个个成就无上菩提。这就是佛度众生一定是圆满的,不会把你带到中途他就不管你了,不是的,一定帮助你成妙觉如来。你做到、你修到等觉菩萨,他还是照顾你。到妙觉就圆满,到妙觉回归自性。自性在哪里?自性看不见,科学仪器也侦测不到,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就在当下。因为它不是物质、它也不是精神,所以科学仪器再灵敏的电脑都侦测不到,它没有这个现象;它也不是自然现象,所以这些仪器对它束手无策。「是故名为大乘广智」,这广大没有边际,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