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七讲话[第三期]一九八六年第三期 -第四天 |
 
佛七讲话[第三期]一九八六年第三期 -第四天 第四天安住道场与随缘修 圣空记 念佛法门,概括说起来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安住道场,第二种是随缘修。 安住道场,就像我们打佛七,可说是安住道场修行,剋期取证。再如各位在家里,把佛像供起来,供上香花水果,兼做早晚功课,六时念佛,也可算是安住道场。 随缘修,只随生活的方便,可在行住坐卧中时时念佛,处处念佛,只要随顺世缘,不离一声佛号这就叫随缘修。 念佛法门的方便处,是在可以随缘修,我把这两种修行方式,和大家讲一讲应该注意的事项。 先讲随缘修,不管你走也好,住也好,坐也好,卧也好,都要求一声佛号不离心。可是有一个原则,口念佛,心中一定要有佛,不可口念佛,心中没有佛,而把心念想到别处去。这样不叫随缘修,而是随缘打妄想了。如能切实做到随缘修,就能得大利益,而且如此修行最方便。 第二种方式,安住道场。各位在寺里打佛七,一切设备齐全,是没有问题的,假如你们在家里应如法布置道场,要打扫清洁把佛像供起来,香花水果供上。 修行的时候要面对佛像“心存目想”。怎样叫心存目想呢?心中存一种念头,如佛现前,这叫“心存”。怎样叫目想呢?眼睛看着佛像,心里就想实是佛现在前。不要把它看作是纸画的,或者是木雕泥塑的,而是应把它观想作真正的佛。这样你的心就能发起来,念佛才有功德。 或者有人说:“你这完全是迷信,一张纸怎么就可能想像作真佛呢?木雕泥塑那能比做真佛呢?”这只怪你学佛不懂理,那事不够圆满,你要知道,诸法(包括佛像)无非实相,实相就是诸法。 事实上,佛和众生不异,众生和佛也不异,就是一个觉、一个迷的差别就是了。众生一念法,佛变成众生了,法身轮转六道;众生一念觉,众生就是佛,六道常显法身。你如果说他是纸,是木雕泥塑,那是你迷,佛隐而众生显了。你要是诚恳切相信,一念不生,你就转迷成觉,众生隐而佛显了。不但是纸,是木雕泥塑,一切都是佛的真法身了。 尅实而论,因为诸法无性,所以诸法就是诸佛清净妙法身,原来在一真法界中,没有那么多分别。一真法界中,无佛无众生。佛无性不异众生,众生无性不异佛,大家应该知道,众生是迷,佛是觉。迷一真法界性,你就是众生,觉一真法界性,你就是佛。 在佛七期间和大家讲话,理事两方面都要顾到。这是在理的方面说的。 讲到这里,我想到一件事来了。有人问:“我是谁?”你要知道,这是宗门下教授学人所用的方便,古德教你参“我是谁”,是要你悟入诸法无我,一真法界无我无人。你若是悟入无我,就入第一义。入第一义叫做见佛。见佛者名之为见自己本来面目。如果你执着有我,真有谁,那你就迷了,与觉相差十万亿佛土以外去了。 你执着有我,是我相不除;你问是谁,是人相不除。佛说“以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求无上觉者不可得也。”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既然本来无一物,哪有我,哪有人?你怎么还问我是谁?你问我是谁,那一定有我,也一定有人,如是求者,犹如缘木求鱼,抱冰求火,永不能见自己的佛性。要知道古德告诉我们参“我是谁”,是要我们体会“絃外之音”要体会“言外之义”,絃外之音,非音非絃;言久之义,其义非言。假如你不知道求絃外之音,言外之义,只知道死于名下,那是如狗逐块。 我今天仅仅提出来供大家参考,实在说,我不敢骗大家,我也是生死凡夫,我和大家每天说开示不过是生死人怜生死人罢了。 回头我们再讲念佛。 当你随缘修的时候,口念佛心中就要有佛。不论你在道场,在家里,在佛前念佛,必须心存目想,这样久了,你自会有进步。进步有几种现象,我提供大家作参考。 最初,你会具有戒相。不管你受过戒,没受过戒,只要这样念佛久了,一定会出现戒相。很自然地会慈心不杀,见杀生的,就起怜愍心,这是第一个不杀生戒相,行为上自然不敢犯偷盗,这是第二个不偷盗戒相……总而言之,自然而然身口意不再掉散。身不掉散就不喜欢游荡,口不掉散就没有闲杂话,意不掉散就不乱打妄想。这是念佛已经有了进步。反之,如果三业掉散,如果三业掉散,证明你念佛一点功夫都没有。因此,要看修行人是否进步,你就可以从这方面去观察,如果他喜好游荡,那修行功夫是绝对没有;喜欢闲杂话,说不停嘴,这个人修行功夫也绝对没有;至于乱打妄想,当然大家看不出来,只有他自己知道了。修行有进步的,又有几种表现,第一个,个性逐渐变了,气质起了变化了,这没有寄怪,因为他随心而转,缓慢地转凡夫成圣贤了。逐渐地他的声音和容貌也会转变,他的声音自然而然的有一种和蔼、慈悲的音调,他的容貌自然而然的有一种慈祥的表情,再看他的眼神是和平的非常慈悲的、祥和的,你们可以自已考察自己,假使有了这几种现象,那证明你念佛是有进步了,不然的话,就会愈来愈坏,那你念佛恐怕是一点功德都没有的了。 今天借这一点时间,提出这几点来给大家做个参考。 现在开始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