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理擅变与文风趋新—兼论晋宋间山水文学兴盛的原因
2014-9-7|378
⊙ 红楼梦与佛文化
2014-9-7|360
⊙ 唐僧头盖骨如何流传至今
2014-9-7|1382
⊙ 六朝僧侣诗研究
2014-9-7|890
⊙ 续大唐内典录赞序
2014-9-7|241
⊙ 云冈第六窟的佛本行故事雕刻
2014-9-7|594
⊙ 论翻译文学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2014-9-7|527
⊙ 浅谈李叔同的《送别》歌
2014-9-7|565
⊙ 中论序疏
2014-9-7|541
⊙ 《阿含经》学习笔记(1) 缘起及祈祷文
2014-9-7|683
⊙ 心的金刚歌─无死本来解脱
2014-9-7|351
⊙ 浅析六朝汉译佛典偈颂之文学特色(1)
2014-9-7|295
⊙ 浅析六朝汉译佛典偈颂之文学特色(2)
⊙ 《杂阿含经》出版 序
2014-9-7|296
⊙ 麒伶老和尚塔碑序
2014-9-7|997
⊙ 《兜率龟镜集续篇》序
2014-9-7|257
⊙ 湘西文学概说
2014-9-7|1274
⊙ 诗僧只一老人
2014-9-7|255
⊙ 布袋和弥勒:布袋诗偈
2014-9-7|603
⊙ 弥勒法门《慈宗宝鉴》序
2014-9-7|634
⊙ 五溪诗僧
2014-9-7|1064
⊙ 佛教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创新
2014-9-7|293
⊙ 佛菩萨探访录——乐序
2014-9-7|363
⊙ 七道修行的检证程序:七觉支
2014-9-7|244
⊙ 敦煌本唐代净士五会赞文与佛教文学
⊙ 唐僧头盖骨何以保留成都
2014-9-7|276
⊙ 漫谈佛教楹联创作
2014-9-7|213
⊙ 《慧净法师讲演集》序
2014-9-7|726
⊙ 得诗人之奥旨的皎然
2014-9-7|485
⊙ 皎然的诗艺观析论-以文章宗旨说为讨论核心
2014-9-7|639
⊙ 空静的诗心与灵幻的境界
⊙ 达摩的事迹与传说
2014-9-7|337
⊙ 普陀山赏联
2014-9-7|419
⊙ 洞山大师语录序
2014-9-7|673
⊙ 房山石经:一个延续千年的故事
2014-9-7|505
⊙ 清净居士墓志铭
2014-9-7|323
⊙ 僧璨及其《信心铭》略说
⊙ 以佛学的涅槃思想诠释赫曼·赫塞在《流浪者之歌》所呈现的超验哲学
2014-9-7|461
⊙ 《三言》故事中佛教死亡思惟探索──超越因果轮回后的涅槃世界
2014-9-7|893
⊙ 试论佛教对古诗的影响
2014-9-7|1178
⊙ 浅谈鸡足山楹联的特色
2014-9-7|349
⊙ “白梅和尚”的咏梅诗
2014-9-7|379
⊙ 俗讲:中国佛教的俗文学
2014-9-7|286
⊙ 佛教与中国民间文学
2014-9-7|406
⊙ 纪念鉴真诗词赏析
2014-9-7|567
⊙ 鉴真的故事
2014-9-7|299
⊙ 唐僧住过巴基斯坦古城
2014-9-7|218
⊙ 佛教与文学
2014-9-7|329
⊙ 跋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诗经》写卷
2014-9-7|570
⊙ 三界火宅故事来历----你能理解佛陀的苦心么?
2014-9-7|989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www.wmxf.net),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