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中阿含经讲义·福严佛学院:《中阿含经》卷27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中阿含经讲义·福严佛学院:《中阿含经》卷27

 

  释开能敬编

  2006/12/27

  〈林品〉第五1(有十经)(第二小土城诵)2

  二林,观心二,达,奴波,法本,优陀罗,蜜丸,瞿昙弥在后。

  (一○七)3《中阿含》4〈林品〉《林经5》6第一7

  壹、序分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贰、正宗分

  一、就能否得正念乃至涅槃明四种林处应、不应住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一) 明不得正念乃至漏尽涅槃,虽四事供养不缺,则不应住

  1. 比丘应作如是念:若可得正念乃至漏尽涅槃,四事供养不缺,则依此林住

  比丘者,依一林住。我依此林住,或无正念便得正念,其心不定而得定心,若不解脱便得解脱,诸漏不尽而得漏尽,不得8无上安隐涅槃则得涅槃;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9、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10。

  2. 若不得正念乃至漏尽涅槃,四事供养不缺,则可舍此林而离去

  彼比丘依此林住。依此林住已,若无正念不得正念,其心不定不得定心,若不解脱不得解脱,诸漏(597a)不尽不得漏尽,不得11无上安隐涅槃,然不得涅槃;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

  彼比丘应作是观:『我出家学道,不为衣被故,不为饮食、床榻、汤药故,亦不为诸生活具故,然我依此林住,或无正念不得正念,其心不定不得定心,若不解脱不得解脱,诸漏不尽不得漏尽,不得无上安隐涅槃,然不得涅槃;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彼比丘如是观已,可舍此林去。

  (二) 明可得正念乃至漏尽涅槃,虽四事供养缺乏,则应住

  1. 比丘应作如是念:若可得正念乃至漏尽涅槃,四事供养不缺,则依此林住

  比丘者,依一林住。我依此林住,或无正念便得正念,其心不定而得定心,若不解脱便得解脱,诸漏不尽而得漏尽,不得无上安隐涅槃则得涅槃;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

  2. 若可得正念乃至漏尽涅槃,虽四事供养缺乏,则应住此林

  彼比丘依此林住。依此林住已,或无正念便得正念,其心不定而得定心,若不得12解脱便得解脱,诸漏不尽而得漏尽,不得无上安隐涅槃则得涅槃;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甚难可得。

  彼比丘应作是观:我出家学道,不为衣被故,不为饮食、床榻、汤药故,亦不为诸生活具故,然依此林住,或无正念便得正念,其心不定而得定心,若不解脱便(597b)得解脱,诸漏不尽而得漏尽,不得无上安隐涅槃则得涅槃;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甚难可得。彼比丘如是观已,可住此林。

  (三) 明不得正念乃至漏尽涅槃,且四事供养又缺乏,则应离去

  1. 比丘应作如是念:若可得正念乃至漏尽涅槃,四事供养不缺,则依此林住

  比丘者,依一林住。我依此林住,或无正念便得正念,其心不定而得定心,若不解脱便得解脱,诸漏不尽而得漏尽,不得无上安隐涅槃则得涅槃;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

  2. 若不得正念乃至漏尽涅槃,且四事供养缺乏,则可舍此林而离去

  彼比丘依此林住。依此林住已,或无正念不得正念,其心不定不得定心,若不解脱不得解脱,诸漏不尽不得漏尽,不得无上安隐涅槃,然不得涅槃;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甚难可得。

  彼比丘应作是观:『我依此林住,或无正念不得正念,其心不定不得定心,若不解脱不得解脱,诸漏不尽不得漏尽,不得无上安隐涅槃,然不得涅槃;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甚难可得。』彼比丘如是观已,卽舍此林,夜半而去,莫与彼别。

  (四) 明可得正念乃至漏尽涅槃,且四事供养缺,则应住

  1. 比丘应作如是念:若可得正念乃至漏尽涅槃,四事供养不缺,则依此林住

  比丘者,依一林住。我依此林住,或无正念便得正念,其心不定而得定心,若不解脱便得解脱,诸漏不尽而得漏尽,不得无上安隐涅槃则得涅槃;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

  2. 若可得正念乃至漏尽涅槃,且四事供养又不缺,则可依此林住至命终

  彼比丘依此林住。依此林住已,或无正念便得正念,其心不定而得定心,若不解脱便得解脱,诸漏不尽而得漏尽,不得无上安隐涅槃则得涅槃;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597c)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

  彼比丘应作是观:『我依此林住,或无正念便得正念,其心不定而得定心,若不解脱便得解脱,诸漏不尽而得漏尽,不得无上安隐涅槃则得涅槃;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彼比丘如是观已,依此林住,乃可终身至其命尽。

  二、例余:在冢间、村邑、与人住

  如依林住,冢13间、村邑、依于人住14亦复如是。」

  参、流通分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林经》第一竟15(千一百六十五字16)

  (一○八)17《中阿含》18〈林品〉《林经19》20第二21(第二小土城诵)22

  壹、序分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贰、正宗分

  一、就得沙门义与否,明四种林处应、不应住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一) 明得沙门义,虽四事供养不缺,则不应住

  1. 比丘应作如是念:若可得沙门义,四事供养不缺,则依此林住

  比丘者,依一林住。我依此林住,或所为出家学道,欲得沙门义23,此义于我得24;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

  2. 若不得沙门义,四事供养不缺,则可舍此林而离去

  彼比丘依此林住。依此林住已,所为出家学道,欲得沙门义,此义于我不得;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

  彼比丘应作是观:『我出家学道,不为衣被故,不为饮食、床榻、汤药故,亦不为诸生活具故,然我依此林住,所为出家学道,欲得沙门义,此义于我不得;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彼比丘如是观已,可舍此林去。

  (二) 明可得沙门义,虽四事供养缺乏,则应住

  1. 比丘应作如是念:若可得沙门义,四事供养不缺,则依此林住

  比丘者,依一林住。我依此林住,或所为出家学道,欲得沙门义,此义于我得;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

  2. 若可得沙门义,虽四事供养缺乏,则应住此林

  彼比丘(598a)依此林住。依此林住已,所为出家学道,欲得沙门义,此义于我得;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甚难可得。

  彼比丘应作是观:我出家学道,不为衣被故,不为饮食、床榻、汤药故,亦不为诸生活具故,然我依此林住,所为出家学道,欲得沙门义,此义于我得;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甚难可得。彼比丘如是观已,可住此林。

  (三) 明不得沙门义,且四事供养又缺乏,则应不告而别

  1. 比丘应作如是念:若得沙门义,四事供养不缺,则依此林住

  比丘者,依一林住。我依此林住,或所为出家学道,欲得沙门义,此义于我得;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

  2. 若不得沙门义,且四事供养缺乏,则可不告而别

  彼比丘依此林住。依此林住已,所为出家学道,欲得沙门义,此义于我不得;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甚难可得。

  彼比丘应作是观:『我依此林住,所为出家学道,欲得沙门义,此义于我不得;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甚难可得。』彼比丘如是观已,卽舍此林,夜半而去,莫与彼别。

  (四) 明可得沙门义,虽四事供养无缺,则应住

  1. 比丘应作如是念:若可得沙门义,四事供养不缺,则依此林住

  比丘者,依一林住。我依此林住,或所为出家学道,欲得沙门义,此义于我得;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

  2. 若可得得沙门义,且四事供养又不缺,则可依此林住至命终

  彼比丘依此林住。依此林住已,所为出家学道,欲得沙门义,此义于我得;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

  彼比丘应作是观:我依此林住,所为出家学道,欲得沙门义,此义于我得;学道者所须衣被、饮食、床榻、(598b)汤药、诸生活具,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彼比丘作25是观已,依此林住,乃可终身至其命尽。

  二、例余:在冢间、村邑、与人住

  如依林住,冢26间、村邑、依于人住亦复如是。」

  参、流通分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林经》第二竟27(八百三十一字28)

  (一○九)29《中阿含》30〈林品〉《自观心经31》32第三33(第二小土城诵)34

  壹、序分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贰、正宗分

  一、总说善自观心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比丘不能善观于他心者,当自善观察于己心,应学如是。

  二、详释

  (一) 善观自心

  云何比丘善自观心?

  比丘者,若有此观,必多所饶益。

  1. 明得内止,不得最上慧观法

  『我为得内止35,不得最上慧观法36耶?』

  2. 明得最上慧观法,不得内止

  『我为得最上慧观法,不得内止耶?』

  3. 明不得内止,亦不得最上慧观法

  『我为不得内止,亦不得最上慧观法耶?』

  4. 明得内止,亦得最上慧观法

  『我为得内止,亦得最上慧观法耶?』

  (二) 善自知心

  1. 明得内止已,当求最上慧观法

  若比丘观已,则知我得内止,不得最上慧观法者,彼比丘得内止已,当求最上慧观法。彼于后时得内止,亦得最上慧观法。

  2. 明得最上慧观法已,当求内止

  若比丘观已,则知我得最上慧观法,不得内止者,彼比丘住最上慧观法已,当求内止。彼于后时得最上慧观法,亦得内止。

  3. 明止、观皆不得,当精进求之

  若比丘观已,则知我不得内止亦最上慧观法者,如是比丘不得此善法,为欲得故,便以速求方便,学极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犹人为火烧头、烧衣,急求方便救头、救衣。

  如是,比丘不得此善法,为欲得故,便以速求方便,学极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彼于后时得内止,亦得最上慧观法。

  4. 明止、观皆得,当求诸漏灭尽

  (598c)若比丘观已,则知我得内止,亦得最上慧观法,彼比丘住此善法已,当求漏尽智通作证37。

  (三) 善取善舍:就能否增善灭恶明畜衣乃至亲近大众之宜

  1. 明畜衣之可否

  所以者何?我说不得畜一切衣,亦说得畜一切衣。

  (1) 明不得畜衣

  云何衣我说不得畜?

  若畜衣便增长恶不善法、衰退善法者,如是衣我说不得畜。

  (2) 明得畜衣

  云何衣我说得畜?

  若畜衣便增长善法、衰退恶不善法者,如是衣我说得畜。

  2. 例余:如饮食、床榻......村邑等

  如衣,饮食、床榻......村邑亦复如是。

  3. 明近人之可否

  我说不得狎习38一切人,亦说得狎习一切人。

  (1) 明不得亲近

  云何人我说不得狎习?

  若狎习人便增长恶不善法、衰退善法者,如是人我说不得狎习。

  (2) 明得与亲近

  云何人我说得与狎习?

  若狎习人便增长善法、衰退恶不善法者,如是人我说得与狎习。

  (四) 依知可习法、不可习法,增善灭恶

  1. 明可习法、不可习法知如真

  彼可习法知如真,不可习法亦知如真。

  2. 习所应学、不习所不应学

  彼可习法、不可习法知如真已,不可习法便不习,可习法便习。

  3. 明可习法习、不可习法不习谓增善灭恶

  彼不可习法39不习,可习法习已,便增长善法,衰退恶不善法。

  三、结

  是谓比丘善自观心,善自知心,善取善舍。」

  参、流通分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自观心经》第三竟40(六百三十五字41)

  (一一○)42《中阿含》43〈林品〉《自观心经44》45第四46(第二小土城诵)47

  壹、序分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贰、正宗分

  一、总说善自观心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比丘不能善观于他心者,当自善观察于己心,应学如是。

  二、详释

  (一) 善观自心

  云何比丘善自观心?

  比丘者,若有此观,必多所饶益。

  1. 明多行、多行无增伺

  『我为多行增48伺49?为多行无增*伺?』

  2. 明多行、多行无瞋恚心

  『我为多行瞋恚心?为多行无瞋恚心?』

  3. 明多行、多行无睡眠缠

  『我为多行睡眠缠50?为多行无睡眠缠?』

  4. 明多行、多行无掉贡高

  『我为(599a)多行掉51贡高?为多行无掉*贡高?』

  5. 明多行、多行无疑惑

  『我为多行疑惑?为多行无疑惑?』

  6. 明多行、多行无身诤

  『我为多行身诤52?为多行无身诤?』

  7. 明多行、多行无秽污心

  『我为多行秽污心?为多行无秽污心?』

  8. 明多行、多行无信

  『我为多行信?为多行不信?』

  9. 明多行精进、多行无懈怠

  『我为多行精进?为多行懈怠?』

  10. 明多行、多行无念

  『我为多行念?为多行无念?』

  11. 明多行、多行无定

  『我为多行定?为多行无定?』

  12. 明多行、多行无恶慧

  『我为多行恶慧53?为多行无恶慧? 』

  (二) 善自知心

  1. 善自观心时,自知多行恶慧;欲灭此恶不善法,当速求正念正智

  (1) 明自知多行恶不善法

  若比丘观时,则知我多行增*伺、瞋恚心、睡眠缠、掉*贡高、疑惑、身诤、秽污心、不信、懈怠、无念、无定、多行恶慧者,

  (2) 明欲灭此恶不善法,当速求正念正智

  彼比丘欲灭此恶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学极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犹人为火烧头、烧衣,急求方便救头、救衣。

  如是,比丘欲灭此恶不善法故,便以速求方便,学极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

  2. 善自观心时,自知无多行恶慧;住此善法后,进求漏尽

  (1) 明自知无恶不善法

  若比丘观时,则知我多行无增*伺、无瞋恚心、无睡眠缠、无掉*贡高、无疑惑、无身诤、无秽污心、有信、有进、有念、有定、多行无恶慧者。

  (2) 明住善法已,当速求漏尽

  彼比丘住此54善法已,当求漏尽智通作证。

  (三) 善取善舍:就能否增善灭恶明畜衣乃至亲近大众之宜

  1. 畜衣之可否

  所以者何?我说不得畜一切衣,亦说得畜一切衣。

  (1) 明不得畜衣

  云何衣我说不得畜?

  若畜衣便增长恶不善法、衰退善法者,如是衣我说不得畜。

  (2) 明得畜衣

  云何衣我说得畜?

  若畜衣便增长善法、衰退恶不善法者,如是衣我说得畜。

  2. 例余:如饮食、床榻......村邑等

  如衣,饮食、床榻......村邑亦复如是。

  3. 明近人之可否

  我说不得狎习一切人,亦说得狎习一切人。

  (1) 明不得亲近

  云何人我说不得狎习?

  若狎习人便增长恶不善法、衰退善法者,如是人我说不得狎习。

  (2) 明得与亲近

  云何人我说得与狎习?

  若狎习人便增长善法、衰退恶不善法者,如是人我说得与狎习。

  (四) 依知可习法、不可习法,增善灭恶

  1. 明可习法、不可习法知如真

  (599b)彼可习法知如真,不可习法亦知如真。

  2. 习所应学、不习所不应学

  彼可习法、不可习法知如真已,不可习法便不习,可习法便习。

  3. 明可习法习、不可习法不习谓增善灭恶

  彼不可习法不习,可习法习已,便增长善法,衰退恶不善法。

  三、结

  是谓比丘善自观心,善自知心,善取善舍。」

  参、流通分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自观心经》第四竟55(六百六十字56)

  (一一一)57《中阿含》58〈林品〉《达梵行经》59第五60(第二小土城诵)61

  壹、序分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拘楼瘦,在剑磨瑟昙拘楼都邑。

  贰、正宗分

  一、总说达梵行之义

  ◎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为汝说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文有义,62具足清净,显现梵行,谓名达梵行63,能尽诸漏。汝等谛听!善思念之。」

  ◎ 时,诸比丘受教而听。

  ◎ 世尊告曰:「

  (一) 依「漏」辨

  汝等当知漏64,知漏所因生,知漏有报,知漏胜如65,知漏灭尽,知漏灭道。

  (二) 依「觉」辨觉

  汝等当知觉66,知觉所因生,知觉有报,知觉胜如,知觉灭尽,知觉灭道。

  (三) 依「想」辨想

  汝等当知想67,知想所因生,知想有报,知想胜如,知想灭尽,知想灭道。

  (四) 依「欲」辨欲

  汝等当知欲68,知欲所因生,知欲有报,知欲胜如,知欲灭尽,知欲灭道。

  (五) 依「业」辨业

  汝等当知业69,知业所因生,知业有报,知业胜如,知业灭尽,知业灭道。

  (六) 依「苦」辨苦

  汝等当知苦70,知苦所因生,知苦有报,知苦胜如,知苦灭尽,知苦灭道。

  二、别释

  (一) 释漏

  1. 明漏

  云何知漏?

  谓有三漏71--欲漏、有漏、无明漏。是谓知漏。

  2. 明漏因

  云何知漏所因生?

  谓无明也;因无明则便有漏。是谓知漏所因生。

  3. 明漏有报

  云何知漏有报?

  谓无明缠者,为诸漏所渍72,彼因此受报:或得善处,或得恶处。是谓知漏(599c)有报。

  4. 明漏胜如

  云何知漏胜如?

  谓或有漏生地狱中,或有漏生畜生中,或有漏生饿鬼中,或有漏生天上,或有漏生人间。是谓知漏胜如。

  5. 明漏尽

  云何知漏灭尽?

  谓无明灭,漏便灭。是谓知漏灭尽。

  6. 明漏灭道

  云何知漏灭道?

  谓八支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为八。是谓知漏灭道。

  7. 结

  若比丘如是知漏,知漏所因生,知漏受报,知漏胜如,知漏灭尽,知漏灭道者,是谓达梵行,能尽一切漏。

  (二) 释觉

  1. 明觉

  云何知觉?

  谓有三觉--乐觉、苦觉、不苦不乐觉。是谓知觉。

  2. 明觉因

  云何知觉所因生?

  谓更乐73也,因更乐则便有觉。是谓知觉所因生。

  3. 明觉有报

  云何知觉有报?

  谓爱74也,爱为觉报。是谓知觉有报。

  4. 明觉胜如

  云何知觉胜如?

  谓比丘者,

  觉乐觉时便知觉乐觉,觉苦觉时便知觉苦觉,觉不苦不乐觉时便知觉不苦不乐觉;

  乐身,苦身,不苦不乐身;

  乐心,苦心,不苦不乐心;

  乐食,苦食,不苦不乐食;

  乐无食,苦无食,不苦不乐无食;

  乐欲,苦欲,不苦不乐欲;

  乐无欲觉75、苦无欲觉、不苦不乐无欲觉时,便知觉不苦不乐无欲觉。是谓知觉胜如。76

  5. 明觉漏尽

  云何知觉灭尽?

  谓更乐灭,觉便灭。是谓知觉灭尽。

  6. 明觉灭道

  云何知觉灭道?

  谓八支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为八。是谓知觉灭道。

  7. 结

  若比丘如是知觉,知觉所因生,知觉有报,知觉胜如,知觉灭尽,知觉灭道者,是谓达梵行,能尽一切觉。

  (三) 释想

  1. 明想

  云何知想?

  谓有四想。比丘者,小想亦知,大想亦知,无量想亦知,无所有处想亦知。是谓知想。77

  2. 明想因

  云何知想所因生?

  谓更乐也,因更乐则便有想。是谓知想所因生。

  3. 明想有报

  云何知想有(600a)报?

  谓说也;随其想便说。是谓知想有报78。

  4. 明想胜如

  云何知想胜如?

  谓或有想,想色;或有想,想声;或有想,想香;或有想,想味;或有想,想触。是谓知想胜如。

  5. 明想尽

  云何知想灭尽?

  谓更乐灭想便灭。是谓知想灭尽。

  6. 明想灭道

  云何知想灭道?

  谓八支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为八。是谓知想灭道。

  7. 结

  若比丘如是知想,知想所因生,知想有报,知想胜如,知想灭尽,知想灭道者,是谓达梵行,能尽一切想。

  (四) 释欲

  1. 明欲

  云何知欲?

  谓有五欲功德79,可爱、可喜、美色、欲想应、甚可乐80。

  云何为五?

  眼知色,耳知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触。是谓知欲。

  2. 明欲因

  云何知欲所因生?

  谓更乐也,因更乐则便有欲。是谓知欲所因生。

  3. 明欲有报

  云何知欲有报?

  谓随欲种爱乐,着而住彼,因此受报有福处、无福处、不动处81,是谓知欲有报。82

  4. 明欲胜如

  云何知欲胜如?

  谓或有欲,欲色;或有欲,欲声;或有欲,欲香;或有欲,欲味;或有欲,欲触。是谓知欲胜如。

  5. 明欲尽

  云何知欲灭尽?

  谓更乐灭欲便灭。是谓知欲灭尽。

  6. 明欲灭道

  云何知欲灭道?

  谓八支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为八。是谓知欲灭道。

  7. 结

  若比丘如是知欲,知欲所因生,知欲受报,[如>知]欲胜如,知欲灭尽,知欲灭道者,是谓达梵行,能尽一切欲。

  (五) 释业

  1. 明业

  云何知业?

  谓有二业--思、已思业83。是谓知业。

  2. 明业因

  云何知业所因生?

  谓更乐也,因更乐则便有业。是谓知业所因生。

  3. 明业有报

  云何知业有报?

  谓或有业,黑84有黑报;或有业,白85有白报86;或有业,黑白黑白报;或有业,不黑不白无报;业业尽。是谓知业有报。

  4. 明业胜如

  云何知业胜如?

  谓或有业,生地(600b)狱中;或有业,生畜生中;或有业,生饿鬼中;或有业,生天上;或有业,生人间。是谓知业胜如。87

  5. 明业尽

  云何知业灭尽?

  谓更乐灭业便灭。是谓知业灭尽。

  6. 明业灭道

  云何知业灭道?

  谓八支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为八。是谓知业灭道。

  7. 结

  若比丘如是知业,知业所因生,知业有报,知业胜如,知业灭尽,知业灭道者,是谓达梵行,能尽一切业。

  (六) 释苦

  1. 明苦

  云何知苦?

  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阴苦。是谓知苦。

  2. 明苦因

  云何知苦所因生?

  谓爱也,因爱生苦。是谓知苦所因生。

  3. 明苦有报

  云何知苦有报?

  谓或有苦微迟灭,或有苦微疾灭,或有苦盛迟灭,或有苦盛疾灭,苦苦尽。是谓知苦有报。

  4. 明苦胜如

  云何知苦胜如?

  谓不多闻愚痴凡夫,不遇善知识,不御圣法法88,身89生觉极苦甚重苦,命将欲绝,出此从外,更求于彼。或有沙门、梵志持一句咒,或二、三、四、多句咒,或持百句咒,彼90治我苦,如是因求生苦,因集91生苦,苦灭。92是谓知苦胜如。

  5. 明苦尽

  云何知苦灭尽?

  谓爱灭苦便灭。是谓知苦灭尽。

  6. 明苦灭道

  云何知苦灭道?

  谓八支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为八。是谓知苦灭道。

  7. 结

  若比丘如是知苦,知苦所因生,知苦有报,知苦胜如,知苦灭尽,知苦灭道者,是谓达梵行,能尽一切苦。」

  参、流通分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达梵行经》第五竟93(一千六百四十二字94)

  附:汉译经论对照

  〔1〕《佛说漏分布经》卷1 (大正1,851 b29?853 c16)95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留国行治处名为法。

  时拘留国人会在时,佛告诸比丘,比丘应:唯!然!比丘从佛闻。

  佛便告如是:「

  比丘听当为说法,上起亦利、中起亦利、遍竟亦利,有利、有方便,具足现意行当为听真谛受,为念听说,比丘应唯如是。比丘便从佛闻便说是。

  比丘!当知漏,亦当知漏从本有,亦当知从漏受殃,亦当知漏分布,亦当知漏尽,亦当知受何行令漏毕。

  比丘!当知痛,亦当知痛从本有,亦当知从痛受殃,亦当知痛分布,亦当知痛尽,亦当知受何行令痛毕。

  比丘!当知思想,亦当知思想从本有,亦当知从思想受殃,亦当知思想分布,亦当知思想尽,亦当知受何行令思想毕。

  比丘!当知爱欲,亦当知爱欲从本有,亦当知从爱欲受殃,亦当知爱欲分布,亦当知爱欲尽,亦当知受何行令爱欲毕。

  比丘!当知行,亦当知行从本有,亦当知从行受殃,亦当知行分布,亦当知行尽,亦当知受何行令行毕。

  比丘!当知苦,亦当知苦从本有,亦当知从苦受殃,亦当知苦分布,亦当知苦尽,亦当知受何行令苦毕。

  比丘!当知漏,亦当知漏从本有,亦当知从漏受殃,亦当知漏分布,亦当知漏尽,亦当知受何行令漏毕。

  何等为当知漏?

  谓有三漏:一为欲漏,二为有漏,三为痴漏,如是为知漏。

  何等为当知漏从本有?

  谓痴为漏本从是本有,如是为知漏从本有。

  何等为当知从漏受殃?

  谓从痴行漏,所行如从,殃亦如行受,或堕好处或堕恶处,如是为知从漏受殃。

  何等为当知漏分布?

  谓堕地狱是为行异,或堕畜生是为行异,或堕饿鬼是为行异,或堕天上是为行异,或堕人中是为行异,如是为知漏分布。

  何等为当知漏尽?

  谓痴已尽漏便尽如便尽,如是为知漏尽。

  何等为当知受行令漏毕?

  谓是八种道行:一为直见,二为直更,三为直语,四为直行,五为直业,六为直方便,七为直念,八为直定,如是为知受行令漏毕。

  若诸比丘,比丘已知漏如是,知漏从本有如是,知从漏受殃如是,知漏分布如是,知漏尽如是,知受行令漏毕如是,是名为比丘悔厌世间行清净得道令漏尽毕。

  比丘!当知痛,亦当知痛从本有,亦当知从痛受殃,亦当知痛分布,亦当知痛尽,亦当知受何行令痛毕。

  何等为当知痛?

  谓有三痛:一为乐痛,二为苦痛,三为亦不乐亦不苦痛,如是为知痛。

  何等为当知痛从本有?

  谓本思望,如是为知痛从本为96。

  何等为当知从痛受殃?

  谓有所思更是为苦,如是为知从痛受殃。

  何等为当知痛分布?

  在比丘,比丘乐痛更,乐痛更知,

  苦痛更,苦痛更知,

  不乐不苦痛更,不乐不苦痛更知,

  乐痛身更,乐痛身更知,

  苦痛身更,苦痛身更知,

  不乐不苦痛身更,不乐不苦痛身更知,

  乐痛念更,乐痛念更知,

  苦痛念更,苦痛念更知,

  不乐不苦痛念更,不乐不苦痛念更知,

  乐痛望得,乐痛望得知,

  苦痛望得,苦痛望得知,

  不乐不苦痛望得,不乐不苦痛望得知,

  乐痛不望得,乐痛不望得知,

  苦痛不望得,苦痛不望得知,

  不乐不苦痛不望得,不乐不苦痛不望得知,

  乐痛家中居,乐痛家中居知,

  苦痛家中居,苦痛家中居知,

  不乐不苦痛家中居,不乐不苦痛家中居知,

  乐痛离家中居,乐痛离家中居知,

  苦痛离家中居,苦痛离家中居知,

  不乐不苦痛离家中居,不乐不苦痛离家中居知,

  如是为知痛分布。

  何等为当知痛尽?

  谓念思却痛便尽,如是为知痛尽。

  何等为当知受行令痛毕?

  谓是八种道行:一为直见,二为直更,三为直语,四为直行,五为直业,六为直方便,七为直,念八为直定,如是为知受行令痛毕。

  若比丘,比丘已知痛如是,知痛从本有如是,知从痛受殃如是,知痛分布如是,知痛尽如是,知受行令痛毕如是,名为比丘悔厌世间行清净得道令痛尽毕。

  比丘!当知思想,亦当知思想从本有,亦当知从思想受殃,亦当知思想分布,亦当知思想尽,亦当知受何行令思想毕。

  何等为当知思想?

  谓有四思想:一为少思想,二为多思想,三为无有量思想,四为无所有不用思想。如是为知思想。

  何等为当知思想从本有?

  谓本为思想,如是为知思想从本有。

  何等为当知从思想受殃?

  谓如思想为,如思想行,是名为行,如是为知从思想受殃。

  何等为当知思想分布?

  谓色思想为异,声思想亦异,香思想亦异,味思想亦异,身更粗细思想亦异,如是为知思想分布。

  何等为当知思想尽?

  谓思想已尽思想便尽,如是为知思想尽。

  何等为当知受行令思想毕?

  谓是八种道行,一为直见,二为直更,三为直语,四为直行,五为直业,六为直方便,七为直念,八为直定,如是为知受行令思想毕。

  若诸比丘,比丘已知思想如是,知思想从本有如是,知从思想受殃如是,知思想分布如是,知思想尽如是,知受行令思想毕如是,是名为比丘悔厌世间行清净得道令思想尽毕。

  比丘!当知爱欲,亦当知爱欲从本有,亦当知从爱欲受殃,亦当知爱欲分布,亦当知爱欲尽,亦当知受何行令爱欲毕。

  何等为当知爱欲?

  谓爱欲为五种欲得欲最在心欲爱色随意可贪相近,何等为五,一为眼可色欲得欲最在心欲爱色随意可贪相近,二为耳可声欲得欲最在心欲爱色随意可贪相近,三为鼻可香欲得欲最在心欲爱色随意可贪相近,四为口得味欲得欲最在心欲爱色随意可贪相近,五为身得粗细更知欲得欲最在心欲爱色随意可贪相近,如是为知爱欲。

  何等为当知爱欲从本有?

  谓本为思,如是为知爱欲从本有。

  何等为当知从爱欲受殃?

  若为所爱欲,已生欲望,诤待向待便如殃思待,便从是致殃随,或好处或恶处,如是为知从爱欲受殃。

  何等为当知爱欲分布?

  谓色爱欲为异,声爱欲亦异,香爱欲亦异,味爱欲亦异,身更粗细爱欲亦异,如是为知爱欲分布。

  何等为当知爱欲尽?

  谓思已尽爱便尽,如是为知爱欲尽。

  何等为当知受行令爱欲毕?

  谓是八种道行,一为直见,二为直更,三为直语,四为直行,五为直业,六为直方便,七为直念,八为直定,如是为知受行令爱欲毕。

  若诸比丘,已知爱欲如是,知爱欲从本有如是,知从爱欲受殃如是,知爱欲分布如是,知爱欲尽如是,知受行令爱欲毕如是,是名为比丘悔厌世间行清净得道令爱欲尽毕。

  比丘!当知行,亦当知行从本有,亦当知从行受殃福,亦当知行分布,亦当知行尽,亦当知受何行令行毕。

  何等为当知行?

  谓所思念向不离是为行,如是为知行。

  何等为当知行从本有?

  谓从爱欲有为,从爱行有本,如是为知行从本有。

  何等为当知从行受殃福?

  谓有黑行为黑殃,令致堕下,有清白行,令清白福,行得上上,是为知从行受殃福。

  何等为当知行分布?

  谓有黑行,从黑受殃,有清白行,从清白受清白福,有黑白行,令致黑白殃福,有亦非黑亦非清白行,令从是受福,行行尽毕,如是为知行分布。

  何等为当知行尽?

  谓爱已尽行便尽,如是为知行尽。

  何等为当知受行令行毕?

  谓是八种道行,一为直见,二为直更,三为直语,四为直行,五为直业,六为直方便,七为直念,八为直定,如是为知受行令行毕。

  若诸比丘,比丘已知行如是,知行从本有如是,知从行受殃如是,知行分布如是,知行尽如是,知受行令行毕如是,是名为比丘悔厌世间行清净得道令行尽毕。

  比丘!当知苦,亦当知苦从本有,亦当知从苦受殃,亦当知苦分布,亦当知苦尽,亦当知受何行令苦毕。

  何等为当知苦?

  谓当知生为苦,当知老为苦,当知病为苦,当知死为苦,当知近不相于为苦,当知爱别离为苦,当知所求不得为苦,当知卒97五阴为苦,如是为知苦。

  何等为当知苦从本有?

  谓本为痴,痴为苦本,如是为知苦从本有。

  何等为当知从苦受殃?

  谓痴未闻经世间人,已身中更苦痛98剧,剧苦最痛所不可意,应当从是念断,为从外求念外有为,依外从求为,有沙门婆罗门一言、二言、三言、四言、五言、百言,持咒祠,令从是能得解身苦,如是求苦殃或苦殃,如是为知从苦受殃。

  何等为当知苦分布?

  谓有苦少受殃久,或有苦少受殃疾解,或有苦多受殃久,或有苦多受殃疾解,如是为知苦分布。

  何等为当知苦尽?

  谓痴已尽苦便尽,如是为知苦尽。

  何等为当知受行令苦毕?

  谓是八种道行,一为直见,二为直更,三为直语,四为直行,五为直业,六为直方便,七为直念,八为直定,如是为知受行令苦毕。

  若诸比丘,比丘已知苦如是,知苦从本有如是,知从苦受殃如是,知苦分布如是,知苦尽如是,知受行令苦毕如是,是名为比丘悔厌世间行清净得道令苦尽毕。

  佛说如是,比丘受着意佛所说乐行从行,致清净无为。

  〔2〕《瑜伽师地论》〈摄事分〉卷97 (大正30,856 c2?21)

  第五目 梵行《中阿含.达梵行经》99

  复次,诸外道辈,闻不正法增上所生不如理想为依止故,发起无明所生诸受,由此为依

  发生诸漏。

  ◎而诸外道,于是诸漏不如实知,亦于无明触所生受不如实知,亦于听闻诸不正法增上所生所有邪想不如实知。

  于是三处不实知故,发起欲求,发起有求,亦复发起邪梵行求及无有求。

  ◎彼于诸欲不如实知,于后有业不如实知,于其众苦不如实知。100

  此中前五是集谛处,最后一种是苦谛处,如是外道于此集谛及以苦谛不如实知。101

  又即于此集谛、苦谛,略由二相不如实知:一、杂染故,二、清净故。

  ◎此中杂染,复有四相:一、自性故,二、因故,三、果故,四、因果差别故。102

  ◎此中清净,复有二种:一、集苦灭,二、趣灭行。

  彼于如是四圣谛中,阙乏正智,不能修习菩提分法,由是因缘,彼所修行所有梵行,

  不得名为最极究竟;即由此缘,不名究达,不尽漏故。

  住内法者,与彼相违,所修梵行最极究竟;名为究达,尽诸漏故。」

  (一一二)103《中阿含》104〈林品〉《阿奴波经》105第六106(第二小土城诵)107

  壹、序分

  (600c)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跋耆瘦108,在阿奴波跋耆都邑。

  贰、正宗分

  一、总说世尊授记提惒达哆必堕恶处,生地狱中,住一劫,不可救济

  (一) 世尊与阿难到河边沐浴

  尔时,世尊则于晡时从宴坐起,堂上来下,告曰:「阿难!共汝往至阿夷罗109惒110帝河111浴。」

  尊者阿难白曰:「唯!然!112」

  于是,世尊将尊者阿难往至阿夷罗惒*帝河,脱衣岸上,便入水浴。浴已还出,拭体着衣。

  (二) 世尊授记提惒达哆因放逸故,必堕恶处,不可救济

  ◎ 尔时,尊者阿难执扇扇佛。

  ◎ 于是,世尊回顾113告曰:「阿难!提惒*达哆114以放逸故,堕极苦难,必至恶处,生地狱中,住至一劫115,不可救济。

  阿难!汝不曾从诸比丘闻,谓我一向记提惒*达哆必至恶处,生地狱中,住至一劫不可救济耶?」

  ◎ 尊者阿难白曰:「唯!然!」

  (三) 世尊授记提惒达哆堕恶处,因不见有少许的善法

  1. 某比丘疑而兴问:佛因他心智而一向记之

  尔时,有一比丘语尊者阿难:「世尊以他心智知提惒*达哆心故,一向记提惒*达哆必至恶处,生地狱中,住至一劫不可救济耶?」

  2. 佛自显一向记提惒达哆之因

  世尊告曰:「

  (1) 明彼比丘于佛一向记而生疑

  阿难!彼比丘或有小,或有中,或有大,或年少不自知。所以者何?如来已一向记,彼故有疑惑。

  (2) 以提惒达哆断善根故一向记其堕生地狱

  阿难!我不见此世,天及魔、梵、沙门、梵志,从人至天,谓我一向记如提惒*达哆。所以者何?

  A. 标义

  ◎ 阿难!我一向记提惒*达哆必至恶处,生地狱中,住至一劫不可救济。

  ◎ 阿难!若我见提惒*达哆有白净法如一毛许116,我便不一向记提惒*达哆必至恶处,生地狱中,住至一劫不可救济。

  ◎ 阿难!我以不见提惒*达哆有白净法如一毛许,是故我一向记提惒*达哆必至恶处,生地狱中,住至一劫不可救济。

  B. 举喻:如堕大深厕,不见此人有一净处

  阿难!犹去村不远有大深厕,或人堕中,没在其底,若人来,为起大慈哀,怜念愍伤,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彼人来已,(601a)旋转视之而作是说:『此人可得一处如毛发许,粪所不污,令我得捉挽出之耶?』彼遍观视,不见此人有一净处如毛发许,粪所不污,可得手捉挽出之也。

  C. 合法

  如是,阿难!若我见提惒达哆有白净法如一毛者,我不一向记提惒达哆必至恶处,生地狱中,住至一劫不可救济。

  阿难!以我不见提惒达哆有白净法如一毛许,是故我一向记提惒达哆必至恶处,生地狱中,住至一劫不可救济。」

  (四) 阿难领解,佛印可之

  ◎ 于是,尊者阿难啼泣,以手抆117泪,白曰:「世尊!甚奇!甚特!谓世尊一向记提惒达哆必至恶处,生地狱中,住至一劫不可救济。」

  ◎ 世尊告曰:「如是,阿难!如是,阿难!我一向记提惒达哆必至恶处,生地狱中,住至一劫不可救济。

  二、依六类有情显佛的大人根智

  (一) 叙所由

  ◎ 阿难!若汝从如来闻大人根智118分别者,必得上信如来而怀欢喜。」

  ◎ 于是,尊者阿难叉手向佛,白曰:「世尊!今正是时。善逝!今正是时。若世尊为诸比丘说大人根智分别者,诸比丘从世尊闻,当善受持!」

  ◎ 世尊告曰:「阿难!谛听!善思念之,我今为汝说大人根智分别。」

  尊者阿难受教而听。

  (二) 正说义

  1. 辨前三类

  (1) 第一类:成就善、不善→灭善、生不善→余善不断而更生善=>得清净法

  世尊告曰:「阿难!如来以他心智观他人心,知此人成就善法,亦成就不善法。119如来后时以他心智复观此人心,知此人灭善法,生不善法。此人善法已灭,不善法已生,余有善根而不断绝,从此善根当复更生善,如是此人得清净法。120

  ◎ 举喻:日出明生

  阿难!犹如平旦日初,出时暗灭明生,阿难!于意云何?日转升上,至于食时,暗已灭,明已生耶?」

  尊者阿难白曰:「尔也,世尊!」

  (601b)如是,阿难!如来以他心智观他人心,知此人成就善法,亦成就不善法。如来后时以他心智复观此人心,知此人灭善法,生不善法。此人善法已灭,不善法已生,余有善根而不断绝,从是善根当复更生善,如是此人得清净法。121

  ◎ 举喻:谷种因缘俱足得于增长

  阿难!犹如谷种,不坏不破,不腐不剖,不为风热所伤,秋时密藏。若彼居士善治良田,以种洒中,随时雨溉,阿难!于意云何?此种宁得转增长不?」

  尊者阿难白曰:「尔也,世尊!」

  如是,阿难!如来以他心智观他人心,知此人成就善法,亦成就不善法。如来后时以他心智复观此人心,知此人灭善法,生不善法。此人善法已灭,不善法已生,余有善根而不断绝,从是善根当复更生善,如是此人得清净法。

  阿难!是谓如来大人根智,如是如来正知诸法本。

  (2) 第二类:成就善、不善→灭善、生不善→余善未断必当断绝=>得衰退法

  复次,阿难!如来以他心智观他人心,知此人成就善法,亦成就不善法。如来后时以他心智复观此人心,知此人灭善法,生不善法。此人善法已灭,不善法已生,余有善根而未断绝,必当断绝,如是此人得衰退法。

  ◎ 举喻:日垂闇生

  阿难!犹如下晡122日垂没时,明灭暗生,阿难!于意云何?彼日已没,明已灭,

  闇已生耶?」

  尊者阿难白曰:「尔也,世尊!」

  如是,阿难!如来以他心智观他人心,知此人成就善法,亦成就不善法。如来后时以他心智复观此人心,知此人灭善法,生不善法。此人善法已灭,不善法已生,余有善根而未断绝,必当断绝,如是此人得衰退法。

  ◎ 举喻:虽不坏而谷种缺缘故不得增长

  阿难!犹如谷种,不坏不破,不(601c)腐不剖,不为风热所伤,秋时密藏。若彼123居士善治良田,以种洒中,雨不随时,阿难!于意云何?此种宁得转增长耶?」

  尊者阿难白曰:「不也,世尊!」

  如是,阿难!如来以他心智观他人心,知此人成就善法,亦成就不善法。如来后时以他心智复观此人心,知此人灭善法,生不善法。此人善法已灭,不善法已生,余有善根而未断绝,必当断绝,如是此人得衰退法。

  阿难!是谓如来大人根智,如是如来正知诸法本。

  (3) 第三类:诸恶充满,无毫许之善→必生地狱

  复次,阿难!如来以他心智观他人心,我不见此人有白净法如一毛许,此人恶不善法一向充满秽污,为当来有本烦热苦报、生老病死因,如是此人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

  ◎ 举喻:种子已坏缺且缘故不得增长

  阿难!犹如种子,腐坏破剖,为风热所伤,秋时不密藏。若彼居士非是良田,又不善治,便下种子,雨不随时,阿难!于意云何?此种宁得转增长耶?」

  尊者阿难白曰:「不也,世尊!」

  如是,阿难!如来以他心智观他人心,我不见此人有白净法如一毛许,此人恶不善法一向充满秽污,为当来有本烦热苦报、生老病死因,如是此人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

  阿难!是谓如来大人根智,如是如来正知诸法本。」

  2. 辨后三类

  于是,尊者阿难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已说如此三种之人,宁124可更说异三种人耶?」

  (1) 第四类:成就不善、善→灭不善、生善→余不善不断而更生不善=>得衰退法

  世尊告曰:「可说也,阿难!如来以他心智观他人心,知此人成就不善法,亦成就善法。如来后时以他心智复观此人心,知此人灭不善法而生善法。此人不善法已灭,善法已(602a)生,余有不善根而不断绝,从是不善根当复更生不善,如是此人得衰退法。125

  ◎ 举喻:如火苗得于增盛

  阿难!犹如燃火,始然之时,尽然一[火*佥]126,彼或有人益以燥草,足127以槁木128,阿难!于意云何?彼火宁转增炽盛耶?」

  尊者阿难白曰:「尔也,世尊!」

  如是,阿难!如来以他心智观他人心,知此人成就不善法,亦成就善法。如来后时以他心智复观此人心,知此人灭不善法而生善法。此人不善法已灭,善法已生,余有不善根而不断绝,从是不善根当复更生不善,如是此人得衰退法。

  阿难!是谓如来大人根智,如是如来正知诸法本。

  (2) 第五类:成就不善、善→灭不善、生善→余有不善未断必当断绝=>得清净法

  复次,阿难!如来以他心智观他人心,成就不善法,亦成就善法。如来后时以他心智复观此人心,知此人灭不善法而生善法。此人不善法已灭,善法已生,余有不善根而未断绝,必当断绝,如是此人得清净法。

  ◎ 举喻:如火苗息灭

  阿难!犹如然火炽然之时,尽然一 [火*佥] *,彼或有人从此盛火,置平净地,或着石上,阿难!于意云何?彼火宁转增炽盛耶?」

  尊者阿难白曰:「不也,世尊!」

  如是,阿难!如来以他心智观他人心,知此人成就不善法,亦成就善法。如来后时以他心智复观此人心,知此人灭不善法而生善法。此人不善法已灭,善法已生,余有不善根而未断绝,必当断绝,如是此人得清净法。

  阿难!是谓如来大人根智,如是如来正知诸法本。

  (六) 第六类:诸善充满,无毫许之恶=>现法必得涅槃

  复次,阿难!如来以他心智观他人心,我不见此人有黑业如一毛许,此人善法一向充满与乐乐报,必生乐处而(602b)得长寿,如是此人于现世必得般涅槃。

  ◎ 举喻:火苗已灭不得增盛

  阿难!犹如火炭,久灭已冷,彼或有人虽益以燥草,足以槁木,阿难!于意云何?彼死火炭宁可复得炽然之耶?」

  尊者阿难白曰:「不也,世尊!」

  如是,阿难!如来以他心智观他人心,我不见此人有黑业如一毛许,此人善法一向充满与乐乐报,必生乐处而得长寿,如是此人于现世必得般涅槃。阿难!是谓如来大人根智,如是如来正知诸法本。

  3. 结成

  阿难!前说三人者,第一人得清净法,第二人得衰退法,第三人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

  后说三人者,第一人得衰退法,第二人得清净法,第三人卽于现世得般涅槃。

  三、劝众勤修,慎勿放逸

  阿难!我已为汝说大人根智,如尊师所为弟子起大慈哀,怜念愍伤,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我今已作。汝等当复自作,至无事处、山林树下、空安静处,宴坐思惟,勿得放逸!勤加精进,莫令后悔!此是我之教敕,是我训诲。」

  参、流通分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阿奴波经》第六竟129(二千六百四十六字130)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七千五百八十二字 131)132

  附:汉译经论对照

  〔1〕《佛说阿耨风经》卷1 (大正1,853 c20?855 c2)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跋耆城名阿褥风*。

  彼时世尊从下晡起告尊者阿难曰:「汝阿难来,当共至阿夷陀婆池水上,当共澡浴。」

  「唯然!世尊!」彼尊者阿难受世尊教。

  彼时,世尊与尊者阿难及随从比丘,俱至阿夷陀婆池水上,到已在阿夷陀婆池水岸上,脱衣着水岸上,在阿夷陀婆池水,澡浴已出在水上,在水岸上抆拭去水。

  彼时,世尊告尊者阿难:「阿难!有放逸者,禘133婆达兜失其处当堕恶趣泥犁中住一劫难可救。汝阿难!岂不从一比丘闻此言耶:『我记禘*婆达兜当堕恶趣泥犁中,住一劫难可救,何以故?』」

  唯世尊!岂不闻此耶?唯世尊!我从一比丘闻此言:「

  云何贤者阿难?世尊知禘*婆达兜意之所念所行邪伪134,以余方便知耶?而今135世尊一向记,此禘*婆达兜当堕恶趣泥犁中,住一劫难可救。」此,阿难!所从比丘或上尊或年少,或下比丘少智慧,而如来有所说彼而疑,何以故?

  阿难!我亦不见天及世间魔梵,沙门婆罗门众天及人,我如是所记堕恶趣泥犁中,住一劫难可救如禘*婆达兜,何以故?

  阿难!我一向记禘*婆达兜堕恶趣泥犁中住一劫难可救。此阿难!我不见禘*婆达兜有白法如毛发,若见者,亦不一向记禘*婆达兜堕恶趣泥犁中,住一劫难可救。是故阿难!我不见禘*婆达兜有白法如毛发,是故我一向记禘*婆达兜堕恶趣泥犁中住一劫难可救。

  犹若,阿难!离城村不远有大厕满中粪,或有一人堕中没身不现,或有人作是念,怜愍之欲有饶益,欲拔济彼欲令安隐,在彼大厕上周旋视之,此人颇有不污处如毛发者,我持彼便拔出之,彼在大厕上周旋视彼人,无有一处不污如毛发者,而令彼人可拔济之。

  如是阿难!我不见禘*婆达兜有一白法如毛发者。若有者,我不一向记禘*婆达兜堕恶趣泥犁中住一劫难可救。是故阿难!我不见禘*婆达兜有白法如一毛者,是故我一向记禘*婆达兜堕恶趣泥犁中住一劫难可救。」

  于是尊者阿难眼堕泪,又手向世尊白世尊曰,:「甚奇!唯世尊!而今世尊一向记此禘*婆达兜堕恶趣泥犁中住一劫难可救。」

  如是阿难!如是阿难!我一向记此禘*婆达兜堕恶,趣泥犁中住一劫难可救,汝阿难,当从如来听,分别大人根相当增上,于如来有信乐意欢喜生。

  于是尊者阿难叉手向世尊白世尊曰,:「今是世尊时,善断时。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分别大人根相,从世尊闻已,此诸比丘当故。」136阿难!听,当善137念之,我当为说。」「唯!然!世尊!尊者阿难受世尊教。」

  世尊告曰:「此阿难!如来知一人意之所念,此人与善法俱、不善法俱,此如来于后时知意之所念行,此人善法灭不善法生,此人善法灭得不善法,已有善根不断绝,于此善更当得善,如是此人为至意清净法。

  犹若阿难日欲出时,所有暗冥138皆悉灭尽便得大明,于阿难意云何,彼日出已,欲至食时,所有*暗冥皆悉灭,便有不明不?

  唯然!世尊!

  如是阿难!如来知一人意之所念行,此人与善法俱不善法俱,彼如来于后时,知意之所念行,此人善法灭不善法生,此人善法灭得不善法已,有善根不断绝,当更得善法,如是此人至意清净法。

  犹若阿难有种子不坏不破不腐不割139,不为风所中伤,安隐在器中,彼田居士,极平治耕犁田田已,下子着中,天随时雨润,于阿难意云何,宁多得种子不?

  唯然!世尊!

  如是阿难!如来知一人意之所念行140,此人与善法俱不善法俱,彼如来于后时,知其意之所念所行,此人善法灭不善法生,此人善法灭得不善法已,有善根不断绝,于彼善更得善,如是此人至意清净法。

  如是阿难!如来说大人根相,如是如来法法所趣等悉了知。

  复次,阿难!如来知一人意之所念行,此人与善法俱不善法俱,此如来于后时知意之所念所行,此人善法灭不善法生,此人善法灭、得不善法,已有善根不断绝,一切当断绝,如是此人有法断绝。

  犹若,阿难!下晡时日欲没,所有明皆悉灭而成暗冥,于阿难意云何,彼日没时,非是食时所明悉灭而成暗冥不?

  唯然!世尊!

  如是,阿难!如来知一人意所念所行,此人与善法俱不善法俱,彼如来于后时知意之所念所行,此人善法灭不善法生,此人善法灭得不善法已,有善根不断绝,彼一切皆当断绝,如是此人有法断绝。

  犹若,阿难!有种子不坏不破不腐不割*,不为风所中伤,安隐着器中,彼田居士极平治田极耕犁田已,下种子着中,若天不随时雨润,于,阿难!意云何:宁多得种子不?

  不也!唯世尊!

  如是,阿难!如来知一人意之所念所行,此人与善法俱,此如来于后时知意之所念所行,此人善法灭不善法生,此人善法灭、得不善法,有善根不断绝者,皆当断绝,如是此人有法断绝。

  如是,阿难!如来说大人根相,如是如来法相141,法相生等已知定。

  复次阿难!如来知一人意之所念所行,我不见彼人有白法如毛发者,此人一向满恶不善法着结,还有苦热之报受生老病死,如是此人身坏死生泥梨中。

  犹若阿难有种子坏破*割风所中伤,不安隐着器中,彼田居士,不极耕地不极平治地,下种子者天下142随时雨,于阿难意云何,宁得多种不?不也!唯世尊。

  如是阿难!如来知一人意之所念所行,我不见此人有善法如毛发者,此人一向满恶不善法着结,还有苦热之报受生老病死,如是此人身坏已生泥梨中。

  如是阿难!如来说大人根相,如是如来法法相生等悉了知。

  于是尊者阿难叉手向世尊白世尊曰:「唯世尊!已得此诸三种人,更可得有三种人,不可得说可,于设不可得?」

  阿难!世尊曰143,:「此阿难!如来或知一人意之所念所行,此人与不善法俱、善法俱,此如来于后时,知彼意之所念所行,此人不善法灭善法生,此人不善法灭、得善法已,有不善根不断绝者,于此善法更当得善法,如是此人法当有灭。

  犹若,144阿难!有火燃而燃自然而燃,或有人复着干草木着中者,于阿难意云何,宁多火不,唯然!世尊!

  如是,阿难!如来知一人意之所念所行,此人与不善法俱善法俱,此如来于后时,知彼意之所念所行,此人不善法、灭善法生,此人不善法、灭得善法,有不善根不断绝,于此不善法更当得不善,如是此人法当灭。

  如是,阿难!如来说大人根相,如是如来知法法相生,定悉了知。

  复次,阿难!如来知一人意之所念所行,此人与不善法俱善法俱,如来于后时,知彼意之所念所行,此人不善法灭善法生,此人不善法灭诸善法已,有不善根不断绝,一切皆当断绝,如是此人至竟清净法。

  犹若,阿难!有火燃而燃、自然而燃,或有人取火着干地,或着石上。于阿难意云何,火宁多燃不?不也!唯世尊!。

  如是,阿难!如来知一人意之所念所行,此人与不善法俱、善法俱,此如来于后时,知意之所念所行,此人不善法灭善法生,此人不善法灭得善法已145,有不善根不断绝,一切皆当断绝,如是此人至竟清净法。

  如是,阿难!如来说大人根相,如是如来法法相生,等悉了知。

  复次,阿难!如来知一人意之所念所行,我不见此人有黑146行如毛发者,此人一向满善法善行善报,身与善处相应,如是此人现147法应当般涅槃。

  犹若,阿难!有火灭凉冷无热,或有人以干草木着中者,于阿难意云何,宁得火不?

  不也!唯世尊。

  如是阿难!如来知一人意之所念所行,我不见此人有黑行如毛发者,此人一向满善法行善报,如是此人现法应般涅槃。

  如是阿难!如来说大人根相,如是如来法法相生,等悉了知。

  此阿难!谓初三种人:彼一人有清净法,二种人有灭法,三种人身坏堕恶趣泥犁中;谓后三种人:彼一人有灭法,二种人有清净法,三种人见法应般涅槃。

  此阿难!我已说大人根相,如世尊应为弟子慈愍有饶益,我已为汝说,今当在静处,树下坐处,当禅思莫放逸,莫于后时变悔,是我所说是我教授。」

  佛如是说,彼诸比丘闻世尊所说,欢喜奉行!

  〔2〕《瑜伽师地论》卷97〈摄事分〉(大正30,856 c22?857 b21)

  第六目 数取趣《中阿含.阿奴波经》148

  复次,于其六种补特伽罗,依染净法,如来所有大士根智,及当来法生起智转。149

  云何名六补特伽罗?

  ◎〔《中含》第1人〕谓有一类补特伽罗,先余生中,于佛善说法毗柰耶,获得净信,广说乃至得正直见150。151

  彼于今生,于恶说法毗柰耶中,近不善士,闻不正法,非理作意,于现法中最初生起诸邪见爱152、诸业杂染。彼于尔时,成就前生所有善法,及现法中诸不善法。

  复于后时,于善说法毗柰耶中,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即由先因,弃舍恶说法毗柰耶,于恶说想、诸不善法,不生染着,速能遣灭。此于当来成清净法。

  ⊙是名第一补特伽罗。

  ◎〔《中含》第5人〕复有一类补特伽罗,先余生中,俱行二法毗柰耶行;由彼为因,于现法中,成就善法及不善法。

  彼于今生,最初如前,于善说法,乃至获得如理作意,于现法中诸不善法,令旧灭没,新不复生;诸有善法,令旧增长,新复更生。诸先所有不善未断,随眠随逐,今于一切皆能断除,无放逸住,此于当来成清净法。

  ◎〔《中含》第3人〕复有一类补特伽罗,先余生中,唯行外行。

  彼于今生,由是为因,串习出家故,串习邪见故,于善说法毗柰耶中,遇缘和合而得出家;既出家已,复生邪见,住自见取,造无间业,亦断善根,一向成就诸不善法,恶趣决定。

  ⊙是名第三补特伽罗。

  ※如是三种补特伽罗,

  〔《中含》第1人〕当知第一先于内法纯习因行,于现法中先行放逸,后不放逸;

  〔《中含》第5人〕第二补特伽罗,先于内外俱习因行,于现法中当知一向行不放逸;

  〔《中含》第3人〕第三补特伽罗,先于外法纯习因行,于现法中当知一向多行放逸。

  ※如是三种补特伽罗,复有余三补特伽罗、与上相违,应知其相。

  〔《中含》第4人〕此中第一补特伽罗,先于外法纯习因行,于现法中先不放逸,后行放逸。

  〔《中含》第2人〕第二补特伽罗,先于内外俱习因行,于现法中专行放逸。

  〔《中含》第6人〕第三补特伽罗,先于内法纯习因行,于现法中当知一向修不放逸。

  ◎又于此中,先世所习善不善因,犹如种子,今世善说法毗柰耶,于其先世诸善种子,犹如良田;于彼先世不善种子,犹如瘠田。

  与是相违,今世恶说法毗柰耶,于其先世不善种子,犹如良田;于彼先世诸善种子,犹如瘠田。

  ◎又彼先世因增上力,今善法起,犹如光明,与彼一切如无明暗诸不善法为能对治;彼不善法,与彼一切犹如光明所有善法为所对治。

  ◎如是先世诸不善法,如有热炭,由有能烧身心义故;今世恶说法毗柰耶,如干苇舍。

  又彼先世所有善法,如有热炭,由有能烧烦恼义故;今世善说法毗柰耶,如干苇舍。

  ◎又彼先世所有善法,处今恶说法毗柰耶,田153损减故,犹如置在冷地石器,如无热炭。

  又彼先世诸不善法,处今善说法毗柰耶,由断灭故,犹如置在冷地石器,如无热炭。

  ※此中诸如来由大士无上根胜劣智力,于其先世善、不善因所集成根,随其所应如实了知。又于现法染净门转,生起当来染净诸法,亦随所应如实了知,故言成就甚奇希有。

  1  五=十【明】(大正1,596d,n.13)

  2 (第二小土城诵)在卷题下【宋】【元】【明】(大正1,596d,n.14)

  3 《中阿含经》(107经) 卷27(大正1,596c25?597c10)

  4  [中阿含]-【明】(大正1,596d,n.15)

  5  经+(上)【明】(大正1,596d,n.17)

  6  ~M. 17. Vanapattha Sutta. (大正1,596d,n.16)

  7〔1〕《法界圣凡水陆大斋*轮宝忏》卷2 (《卍续藏》X74,957c17?20 // Z 2B:2,437b5?8 // R129,873

  b5?8):「《林经》上:『料简〔选择;拣择〕四种所住林。或不得正念等,虽有四事,不应住。或可得正念等,虽乏四事,不应去。或二俱不得,应夜半而去,莫与彼别。或二俱得,应尽命住。』」

  〔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09,n.4:本经叙说世尊为诸比丘分别四种所住林:

  (一)若不得正念,虽不缺四事供养,则不应住。(二)或可得正念,然乏四事供养,亦不应去。

  (三)若二俱不得,应舍此林,夜半而去。(四)若二俱得,则应尽命住。

  *《中部》(M. 17.Vanapatthasutta?《林薮经》)。

  8  得=修【宋】【元】【明】(大正1,597d,n.1)

  9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10,n.1:衣被、饮食、床榻、汤药:即四资具,为四种资生之器具物品。四资具均由在家者供养出家人,故称「四事供养」。

  10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10,n.2:彼一切求索,易不难得:谓彼等所需求的一切,实为容易,并非难以求得。

  11  得=修【宋】【元】【明】(大正1,597d,n.1)

  12  [得]-【宋】【元】【明】(大正1,597d,n.2)

  13  [冢>塜]=冢【宋】【元】【明】(大正1,597d,n.3)

  14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13,n.6:「如依林住,冢间、村邑、依于人住」,此处巴利本则列举出六项:Vamapattha(林)、Gāma(村)、Nigama(邑)、Nagara(都)、Janapada(地方)、Puggala(人)。

  15  [林...竟]-【明】(大正1,597d,n.4)

  16  [千...字]-【宋】【元】【明】(大正1,597d,n.5)

  17 《中阿含经》(108经) 卷27(大正1,597c11?598b6)

  18  [中阿含]-【明】(大正1,597d,n.6)

  19  经+(下)【明】(大正1,597d,n.8)

  20  ~M. 17. Vanapattha Sutta. (大正1,597d,n.7)

  21〔1〕《法界圣凡水陆大斋*轮宝忏》卷2 (《卍续藏》X74,957c20?21 // Z 2B:2,437b8?9 // R129

  ,873b8?9):「《林经》下:『四料简与上同,此约得沙门义说。』」

  〔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14,n.1:本经大意与前经大致相同,唯强调沙门之义。

  *《中部》(M. 17.Vanapatthasutta?《林薮经》)。

  22  [第二小土城诵]-【明】(大正1,597d,n.9)

  23〔1〕《杂阿含经》(798经)卷29 (大正2,205 c9~13):「世尊告诸比丘:『有沙门法、沙门、沙门义。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沙门法?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何等为沙门?谓成就此法者。何等为沙门义?谓贪欲永断、瞋恚、痴永断,一切烦恼永断。』」另见《杂阿含经》卷28(794、795经)。

  〔2〕《瑜伽师地论》卷94 (大正30,837 b12?13):「复次,有诸沙门、若婆罗门,于贪瞋痴无余断灭,真沙门义、婆罗门义。」、《瑜伽师地论》〈摄事分〉卷98 (大正30,865 c23?29)、《瑜伽师地论》〈摄事分〉卷97 (大正30,854 b13~855 b17)

  24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14,n.4:巴利本无相当于「此义」之辞,然其或为「其利益」之意,即「我得此利益」之意,与原经文「此义于我得」意义相类。

  25  作=如【宋】【元】【明】(大正1,598d,n.1)

  26  冢=冡【宋】【元】【明】(大正1,598d,n.2)

  27  [林...竟]-【明】(大正1,598d,n.3)

  28  [八...字]-【宋】【元】【明】(大正1,598d,n.4)

  29 《中阿含经》(109经) 卷27 (大正1,598 b7?c20)

  30  [中阿含]-【明】(大正1,598d,n.5)

  31  经+(上)【明】(大正1,598d,n.7)

  32  ~A. X. 51, 54. Sacitta. (大正1,598d,n.6)

  33〔1〕《法界圣凡水陆大斋*轮宝忏》(《卍续藏》X74,957c21?23 // Z 2B:2,437b9?11 // R129,873

  b9?11)卷2:「《自观心经》上:『料简止观得、不得有四句。不得者,方便令得。得者,当求漏尽。』」

  〔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16,n.5:本经叙说比丘当善自观心,观己是否得内止,得最上慧

  观法,或得前者,或得后者,或二者皆不得。若知自己已得内止、最上慧观法,则当更求漏尽智通作证。若畜衣等四资具或狎习一切人而增长善法者,得畜衣等或狎习一切人;不然,则不得畜积、狎习。又当分辨可习法与不可习法,以增长善法,衰退恶不善法。

  *《增支部》(A. 10. 54. Samatha 寂止)。

  34  [第二小土城诵]-【明】(大正1,598d,n.8)

  35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16,n.7:内止(Ajjhatta-ceto-samatha)(巴),内心寂止。

  36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16,n.8:最上慧观法(Adhipa??ā-dhammavipassanā)(巴),又作胜智法观,《南传大藏经》(卷22,p.339) 译作「增上慧法正观」。

  37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18,n.1:「彼比丘住此善法已,当求漏尽智通作证」,巴利本 (A. vol. 5, p. 100) 作 Tena bhikkhunā tesu yeva kusalesu dhammesu patitthāya uttari? āsavāna? khayāya yogo karanīyo. (彼比丘安住于彼等诸善法,当更为灭尽诸漏而努力。)

  38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18,n.33:「狎习」,巴利本作 Sevati (亲近)。

  39  习+(法)【宋】【元】【明】(大正1,598d,n.9)

  40  [自...竟]-【明】(大正1,598d,n.1d,n.)

  41  [六...字]-【宋】【元】【明】(大正1,598d,n.11)

  42 《中阿含经》(110经) 卷27 (大正1,598c21~599b7)

  43  [中阿含]-【明】(大正1,598d,n.12)

  44  经+(下)【明】(大正1,598d,n.14)

  45  ~A. X. 51, 54. Sacitta. (大正1,598d,n.13)

  46〔1〕《法界圣凡水陆大斋*轮宝忏》卷2 (《卍续藏》X74,957c23?24 // Z 2B:2,437b11?12 // R129,873b11?12):「《自观心经》下:『观瞋恚乃至恶慧等,多少、有无。有恶须断,有善须求漏尽。』」

  〔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19,n.7:本经叙说比丘当善自观心,若多行增伺、瞋恚心、睡眠缠、行掉贡高、疑惑、身诤、秽污心、不信、懈怠、无念、无定、恶慧者,则宜速求方便,学极精进,灭此恶不善法。若无此恶不善法,则可更求漏尽智通作证。

  *《增支部》(A.10. 51. Sacitta 己心)。

  47  [第二小土城诵]-【明】(大正1,598d,n.15)

  48  增=憎【宋】* (大正1,598d,n.16)

  49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20,n.1:「增伺」,巴利本作 Abhijjhālu (贪欲)。「增」,宋本作「憎」。

  50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20,n.2:睡眠缠 (Thīnamiddhapariyu??hita)(巴),昏沉睡眠之缠缚。

  51  调=掉【元】【明】* (大正1,599d,n.1)

  52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20,n.4:身诤 (Sāraddhakāya)(巴),身暴躁。

  53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20,n.5:以上「增伺、瞋恚心、睡眠缠、掉贡高、疑惑、身诤、秽污心、信、精进、念、定、恶慧」,其中「信、念、恶慧」三项巴利本无。

  54  此=北【宋】(大正1,599d,n.2)

  55  [自...竟]-【明】(大正1,599d,n.3)

  56  [六...字]-【宋】【元】【明】(大正1,599d,n.4)

  57 《中阿含经》(111经) 卷27 (大正1,599 b8?600 b27)

  58  [中阿含]-【明】(大正1,599d,n.5)

  59〔1〕~A. VI. 63. Nibbedhika Sutta. [No. 57] (大正1,599d,n.6)

  〔2〕相关经典:

  ◎ 印顺导师着:《杂阿含经论会编(中)》(p.227?228)

  ◎《增支部》〈六集〉(63经) p.143。

  ◎《瑜伽师地论》卷97 (大正30,856c2?21)

  60 〔1〕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轮宝忏》卷2 (《卍续藏》X74,957c24?958a3 // Z 2B:2,437b12?15 // R129, 873b12?15):「《达梵行经》:『知漏、知漏因、知报、知胜如、知尽、知灭道,如是觉、想、欲、业、苦,一一知因,乃至知道,是谓达梵行,能尽一切苦。』」

  〔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22,n.4:本经叙说佛示以知漏,知漏因,知报,知胜如,知尽,知灭道;如是觉、想、欲、业、苦,一一知因,乃至知道,是谓达梵行,能尽一切苦。

  *《增支部》(A. 6. 63. Nibbedhika 抉择)、后汉.安世高译《佛说漏分布经》(大正1,851c)。

  61  [第二小土城诵]-【明】(大正1,599d,n.7)

  62〔1〕《大毗婆沙论》卷15 (大正27,73a11?29):「

  问:义为可说、为不可说耶?

  设尔何失?

  若可说者,说火应烧舌,说刀应割舌,说不净应污舌,说饮应除渴,说食应除饥,如是等。

  若不可说者,云何所索不颠倒耶?如索象应得马,索马应得象,如是等。《契经》所说复云何通?如说:『我所说法,初、中、后善,文、义巧妙。』

  答:义不可说。

  问:若尔,前难善通,云何所索不颠倒耶?

  答:1. 劫初时人,共于象等假立名想,展转传来,故令所索而不颠倒。

  2. 有说:『语能起名,名能显义,语虽不能亲说得义而依展转。如子孙法,故于象等所索无倒。』

  问:《契经》所说复云何通?如说:『我所说法,初、中、后善,文、义巧妙。』

  1. 尊者世友作是释言:『语能起文,文能显义,故作是说。』

  2. 复作是言:『为异外道故作是说,谓诸外道所说法,或少义或无义;世尊所说有义、多义、是故说言:『我所说法,文、义巧妙。』

  3. 复作是说:『外道所说文、义相违;世尊所说文、义相顺,欲显异彼,故作是说。』」

  〔2〕《瑜伽师地论》〈摄异门分之上〉卷83 (大正30,763 b11?22):「复次,

  1〕初善者:谓听闻时,生欢喜故。

  2〕中善者:谓修行时,无有艰苦;远离二边,依中道行故。

  3〕后善者:谓极究竟离诸垢故,及一切究竟离欲为后边故。

  4〕义妙者:谓能引发利益安乐故。

  5〕文巧者:谓善缉缀名身等故,及语具圆满故。

  6〕纯一者:谓不与一切外道共故。

  7〕圆满者:谓无限量故,最尊胜故。

  8〕清净者:谓自性解脱故。

  9〕鲜白者:谓相续解脱故。

  10〕梵行者:谓八圣支道;当知此道,由纯一等四种妙相之所显说。

  11〕谛听者:谓于如是相法,劝令审听。

  12〕应善恳到者:谓劝令无倒,无间殷重,如理思惟。」

  63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22,n.5:「达梵行」,巴利本作 Nibbedhikapariyāya(抉择的法门)。于巴利本《增支部》注(Manorathapūranī)一书中,将 Nibbedhikapariyāya 注解为 Nibbijjhanakārana(洞察原因)。

  64  漏~āsava. (大正1,599d,n.8)

  65〔1〕胜如~Vemattatā. (大正1,599d,n.9)

  〔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22,n.6:「胜如」,巴利本作 Vemattatā (差别或种种性)。

  66〔1〕觉~Vedanā. (大正1,599d,n.10)

  〔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22,n.7:觉(Vedanā)(巴),通常译作「受」,领纳诸境之义。

  67〔1〕想~Sa??ā. (大正1,599d,n.11)

  〔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22,n.8:想(Sa??ā)(巴),心性作用之一,浮事物之相于心上,以为起言语之因者,与一切之心相应而起。

  68〔1〕欲~Kāma. (大正1,599d,n.12)

  〔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22,n.9:欲(Kāma)(巴),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即希求之义。

  69〔1〕业~Kamma. (大正1,599d,n.13)

  〔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22,n.10:业(Kamma)(巴),造作之义。

  70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22,n.11:苦(Dukkha)(巴),逼恼身心之义。

  71〔1〕《大毗婆沙论》卷47〈结蕴.不善纳息〉(大正27,244 c8?245 a5):「

  问:何故欲界诸烦恼等,除无明立欲漏;色、无色界诸烦恼除无明立有漏;三界无明立无明漏耶?

  答:

  ◎ 先作是说:留住义是漏义。

  欲界有情所以住欲界者,由彼期心于欲、喜乐于欲、钦羡于欲、希望于欲、思求于欲、寻访于欲、耽湎于欲,是故欲界烦恼等,除无明立欲漏。

  色、无色界有情所以住色无色界者,由彼期心于有、喜乐于有、钦羡于有、希望于有、思求于有、寻访于有、耽湎于有,是故色、无色界烦恼,除无明立有漏。

  三界有情所以期心欲有乃至耽湎欲有而住三界者,皆由无知之力,是故三界无明立无明漏。

  ◎ 复次,欲界有情,虽亦求有而多求欲,是故欲界烦恼等,除无明立欲漏。

  色、无色界有情,全不求欲,但求于有。

  有作是说:「虽亦求欲,而多求有。」是故色、无色界烦恼除无明立有漏。

  三界有情,所以多求欲及有者,由无知力,是故三界无明立无明漏。

  ◎ 复次,

  若界有成有坏,是界所生烦恼等,除无明立欲漏。

  若界有成无坏,是界所生烦恼,除无明立有漏。三静虑地虽亦有成有坏,而第四静虑及无色界

  有成无坏故从多说。

  若界有成有坏及界有成无坏,有情住者,由无知力,是故三界无明立无明漏。

  ◎ 有余但释立有漏因,谓:住于此有求彼有,若住于彼无求此有,故彼烦恼除无明立有漏。」

  〔2〕《瑜伽师地论》〈摄决择分.闻所成慧地〉卷64 (大正30,657 c11?23):「复次,

  ◎ 略由五相,建立欲漏:一、不定地事生随眠故;二、随顺恶行故;三、善相违故;四、耽着诸欲故;五、能生坏苦苦苦果故。彼诸烦恼说名欲漏。

  ◎ 略由五相,建立有漏:一、能生劣界诸烦恼;二、能生中界诸烦恼;三、能生妙界诸烦恼;四、能生无欲乐有诸烦恼;五、能生有欲乐有诸烦恼。

  ◎ 略由五相,立邪解脱欲无明漏:一、有想论者,由有想论门生起无明;二、无想论者,由无想论门生起无明;三、非有想非无想论者,由非有想非无想论门生起无明;四、断见论者,由断见论门生起无明;五、现法涅槃论者,由现法涅槃论门生起无明。」

  72 《汉语大辞典.卷6》p. 46:【渍〔zìㄗ ˋ〕】3.沾染;濡染。9.谓尘垢等积在物体上。

  73〔1〕更乐~Phassa. (大正1,599d,n.14)

  〔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24,n.1:更乐(Phassa)(巴),新译作「触」,谓根、境、识三者和合之心作用。

  74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24,n.2:爱(Tanhā)(巴),渴爱、贪染、染着之义。

  75〔1〕《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24,n.3:「欲」,疑作「欲觉」。

  〔2〕《瑜伽师地论略纂》卷16 (大正43,226 b21?27):「论解三漏种形等皆是中。有漏五相者,前三即三界;后二在五趣,恶趣名无欲乐有烦恼,善趣名有乐有烦恼,生彼有乐烦恼故。此中欲漏欲界所缘五尘者,是若缘欲界内身起烦恼名有漏故,有漏身等增语,唯在内故,欲尘多在外故。大义:上二界名无欲乐烦恼,欲界名有欲乐烦恼。」

  76〔1〕《法蕴足论》卷10 (大正26,501a2?b15)

  〔2〕《大毗婆沙论》卷190 (大正27,949b12?950a23)

  〔3〕《瑜伽师地论》卷96 (大正30,851a14?b1)

  〔4〕《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1 (大正31,663c18?664a2)

  〔5〕《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1 (大正31,696c3?18)

  77〔1〕《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声闻地〉卷27 (大正30,433 c12?15):「云何想蕴?谓:有相想、无相想、狭小想、广大想、无量想、无诸所有无所有处想。复有六想身:则眼触所生想,耳鼻舌身意触所生想,总名想蕴。」

  《瑜伽师地论》〈摄决择分?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卷53 (大正30,593 b28?c6):「又想有六:一有相想、二无相想、三狭小想、四广大想、五无量想、六无所有想。又略有二:一世间想、二出世想。狭小想者:谓欲廛想。广大想者:谓色廛想。无量想者:谓空识无边处廛想。无所有想者:谓无所有处廛想,即此一切名有相想。无相想者:谓有顶想及一切出世间学无学想:又一切想皆等了相。」

  〔2〕《大智度论》〈释习相应品〉卷36 (大正25,325 b10?21) :「

  想众、相应行众、识众亦如是分别。何以故?与受众相应故。

  复次,佛说有四种想:有小想、大想、无量想、无所有想。

  ◎「小想」者,觉知小法。如说小法者,小欲、小信、小色、小缘相,名为「小想」。

  ◎ 复次,欲界系想名为「小」;色界系想名为「大」;三无色天系想名为「无量」;无所有处系想是名「无所有想」。

  ◎ 复次,烦恼相应想名为「小想」,烦恼覆故;有漏无垢想名为「大想」;诸法实相想名为「无所有想」;无漏想名为「无量想」,为涅槃无量法故。

  复次,佛说有六想:眼触相应生想,乃至意触相应生想。如是等名为想众。」

  〔3〕《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本事分?三法品〉卷1 (大正31,664 a3?12):「云何建立想蕴?谓六想身:眼触所生想、耳触所生想、鼻触所生想、舌触所生想、身触所生想、意触所生想。由此想故,或了有相、或了无相、或了小或了大、或了无量、或了无少所有无所有处。何等有相想?谓除不善言说,无想界定及有顶定想所余诸想。何等无相想?谓所余想。何等小想?谓能了欲界想。何等大想?谓能了色界想。何等无量想?谓能了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想。何等无少所有无所有处想?谓能了无所有处想。」

  78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25,n.4:「谓说也,随其想便说,是谓知想有报」,巴利本 (A. vol. 3, p. 413) 作:比丘众!我说:想以言说为果报。如此如此想它,则如此如此说:「我有如此想」,则如此说是想的果报。

  79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25,n.5:五欲功德(Pa?ca Kāmagunā)(巴),谓五种欲。Guna 一语含有功德、德性、性质、种类等意,故「五欲」于经典中常译作「五欲功德」。意谓地、水、火、风、空五大有不同的 Guna(德性),即色、声、香、味、触等,此等德性有引人生欲之「功力」。不可解作「五欲」有「功德」或「五欲」之「功德」。

  80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25,n.6:「可爱、可喜、美色、欲想应、甚可乐」,巴利本作:可爱(I??ha)、可喜(Kanta)、可意(Manāpa)、美色(Piyarūpa)、欲相应(Kāmūpasa?hita)、甚可乐(Rajanīya)。其他诸《阿含》中列举同类之语时,难以确知何者译作何者,唯独《中阿含》所含译颇明晰详确,六语中仅缺「可意」,其他项目皆具足,且顺序亦与巴利本相符。

  81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26,n.1:「有福处」,巴利本作 Pu??abhāgiya (福分)。「无福处」,巴利本作Apu??abhāgiya(无福分)。不动处(Acalatthāna)(巴),介于「有福处」与「无福处」之间。

  82〔1〕《阿毗达磨俱舍论》卷9(大正29,51 a20?28):「复次,云何无明缘行,广说乃至生缘老死?我今略显符顺经义,谓:诸愚夫于缘生法不知唯行,妄起我见及我慢执,为自受乐非苦乐故,造作身等各三种业。谓:为自身受当乐故造诸福业;受当来乐非苦乐故造不动业;受现乐故造非福业。如是名为无明缘行。」

  〔2〕《瑜伽师地论》卷9(大正30,321 b17?19):「又由福业生欲界人天,由非福业生诸恶趣,由不动业生色无色界。」

  〔3〕《大智度论》卷94(大正25,719 c14?18):「业者有三种:身、口、意。是三种业有二种:若善若恶,若有漏若无漏。恶业故堕三恶趣,善业故生天人中。善业复有二种:一者欲界系,二者色无色界系,色无色界系生业名不动;不动业故,生色无色界。」

  83〔1〕《大毗婆沙论》卷113 (大正27,586 c27?29):「为分别《契经》义者,谓:《契经》说:『业有二种,一、思业;二、思所起业。』彼所说业今欲广释,是名分别《契经》义。」

  〔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26,n.3:「思、已思业」,巴利本作 Cetanāha?......kamma? vadāmi; cetayitvā kamma? karoti kāyena vācāya mananā. (我说思是业,思已以身、语、意造业。)

  84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26,n.4:业黑 (Kanha Kamma)(巴),即邪业。

  85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26,n.5:业白 (Sukka Kamma)(巴),即正业。

  86〔1〕《中阿含经.91经》〈秽品〉《周那问见经》卷23(大正1,574 a19?20):「周那!或有法黑,有黑报,趣至恶处。或有法白,有白报,而得升上。」

  〔2〕《大智度论》〈释四摄品〉卷89 (大正25,685 c27?686 a8) :「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色不异、法性不异,如不异,实际不异,受、想、行、识,乃至有漏、无漏不异者,云何分别黑法有黑报,所谓地狱、饿鬼、畜生?白法有白报,所谓诸天及人?黑白法有黑白报?不黑不白法有不黑不白报,所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须菩提:「世谛故,分别说有果报,非第一义;第一义中不可说因缘果报。

  何以故?是第一义,实无有相,无有分别,亦无言说,所谓色乃至有漏、无漏法,不生不灭相,不垢不净,毕竟空、无始空故。」

  〔3〕《舍利弗阿毗昙论》〈非问分业品〉卷7 (大正28,582 b25?583 a11):「

  ◎云何四业?黑业黑报,白业白报,黑白业黑白报,非黑非白业非黑非白报。

  ⊙云何黑业黑报?若业不善有报,是名黑业黑报。

  云何白业白报?若业善有报,是名白业白报。

  云何黑白业黑白报?无一业若黑白黑白报,彼若黑业黑报,若白业白报,是名黑白业黑白报。

  云何非黑非白业非黑非白报?若圣有报断烦恼,是名非黑非白业非黑非白报。

  ⊙云何黑业黑报?若业不善有报,此业报是名黑业黑报。

  云何白业白报?若业善有报此业报,是名白业白报。

  云何黑白业黑白报?无一业黑白黑白报,彼若黑业黑报此业报,若白业白报此业报,是名黑白业黑白报。

  云何非黑非白业非黑非白报?若法圣有报断烦恼,是名非黑白业非黑白报。

  云何黑业黑报?如世尊说,我自正知说四业。

  ◎何等四?黑业黑报,白业白报,黑白业黑白报,非黑非白业非黑非白报业能尽业。

  ⊙云何黑业黑报?

  若人作不清净身行,作不清净口行,作不清净意行,成就不清净业,彼行不清净身口意行,已成就不清净业,已生不清净处,彼生不清净处已。触不清净触,触不清净触已,受不清净受,一向苦切,一向受苦燋,一向不善,一向不爱喜适意,一向所憎恶,非天人所悕望,如地狱众生,此众生往生,随所作业生,生已触触,我知众生由业与苦,是名黑业黑报。

  云何白业白报?

  若人作清净身行,作清净口行,作清净意行,成就清净业行清净身口意行已,成就清净业已,生清净处,生清净处已,触清净触,触清净触已。受清净受,一向乐爱[爱=受【宫】*]喜适意,一向所不憎恶,天人所悕望,犹如遍净天众生,若众生往生,随所作业生,生已触触,我知众生由业[业=缘【圣】]与乐,是名白业白报。

  云何黑白业黑白报?

  若人行清净不清净身行,行清净不清净口行,行清净不清净意行,成就清净不清净业,彼行清净不清净身口意行已,成就清净不清净业已。生清净不清净处,生清净不清净处已,触清净不清净触,触清净不清净触已,受清净不清净受,杂受苦乐,如人如天,若众生往生,随所作业生,生已触触,我知众生由业与苦乐是名黑白业黑白报。

  云何非黑白业非黑白报业能尽业?

  若黑业黑报,若断思,若白业白报,若断思,若黑白业黑白报,若断思,是名非黑白业非黑白报业能尽业。是名四业。」

  87 《大毗婆沙论》卷20 (大正27,99 b22?24):「如说:『云何应知诸业差别?谓别业生地狱,别业生傍生,别业生饿鬼,别业生天上,别业生人中。』」

  88  [法]-【宋】【元】【明】(大正1,600d,n.1)

  89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26,n.6:「身」字之上,丽本有一「法」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90  彼=术【宋】(大正1,600d,n.2)

  91  习=集【元】【明】(大正1,600d,n.3)

  92  按:依汉译释本与巴利本,此二段「谓或有苦微迟灭???苦苦尽。」,「谓不多闻愚痴凡夫???因集生苦,苦灭。」应互调。

  93  [达...竟]-【明】(大正1,600d,n.4)

  94  [一千...字]-【宋】【元】【明】(大正1,600d,n.5)

  95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轮宝忏》卷2 (《卍续藏》X74,962 c4?5 // Z 2B:2,442 a10?11 // R129,883 a10?11):「说五阴苦集,乃至八正道法,即《中阿含.达梵行经》。」

  96 [1]为=有【宋】【元】【明】,

  97 [1]卒=本【宋】【元】【明】,

  98 [2](更)+苦痛【宋】【元】【明】,

  99  印顺导师着:《杂阿含经论会编.中》p.227?228;《中阿含经.111经》《达梵行经》卷27 (大正1,599 b10);《增支部》「六集」63经。

  100  遁伦集撰《瑜伽论记》卷24之上(大正42,859c7?8):「言『于是三处不如实知故等』者:一、漏,二、受,三、邪想也。」

  101  遁伦集撰《瑜伽论记》卷24之上(大正42,859c8?11):「『前五集谛处』者,一、诸漏,二、无明受,三、邪想,四、诸欲,五、后有业,于此五中并不如实知也。『后一是苦谛处』者,于其众苦不如实知也。」;《披寻记》(四)p.2845:「此中前五是集谛处者,谓如前说,诸漏无明触所生受,闻不正法所生邪想,及与诸欲并后有业,皆是弃论摄故。」

  102 《中阿含经》《达梵行经》卷27(大正1,599b15?16):「汝等当知漏,知漏所因生,知漏有报,知漏胜如,知漏灭尽,知漏灭道。」

  103 《中阿含经》(112经) 卷27 (大正1,600b28?602b21)

  104  [中阿含]-【明】(大正1,600d,n.6)

  105〔1〕~A. VI. 62. Udaka,[No. 58] (大正1,600d,n.7)

  〔2〕相关经典:

  ◎《增支部》〈六集〉(62经) p.136。

  ◎《瑜伽师地论》卷97 (大正30,856 c22?857 b21)

  106〔1〕《法界圣凡水陆大斋*轮宝忏》卷2 (《卍续藏》X74,958a3?4 // Z 2B:2,437b15?16 // R129,873b15?16):「《阿奴波经》:『记提和达多入地狱,并为阿难说大人根智,善知六种人。』」

  〔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28,n.3:本经叙说世尊告阿难其以他心智所见提惒达哆之堕地狱苦难,并说如来大人之根智,得授记前后各有三种人,其中有得清净法、得衰退法、得身坏命终堕地狱者,及得衰退法、得清净法、得现世般涅槃者,并劝人勤加精进。

  *《增支部》(A. 6. 62. Udaka ◎水)、东晋.竺昙无兰译《佛说阿耨风经》(大正1,853c20)

  107  [第二小土城诵]-【明】(大正1,600d,n.8)

  108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28,n.4:跋耆(Vajjī)(巴),印度十六大国之一。跋耆瘦(Vajjīsu)(巴),意为在跋耆国中。

  109  [>阿夷罗惒帝]~Aciravatī. (大正1,600d,n.9)

  110  惒=和【宋】*【元】*【明】* (大正1,600d,n.10)

  111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28,n.5)阿夷罗惒帝河 (Aciravatī)(巴),又作阿夷罗跋提河,五河之一。沿舍卫城傍流经迦维罗城南部,向东南注入 Ghāgra 河。「惒」,宋、元、明三本均作「和」。

  112 《汉语大辞典.卷3》p.386:【唯然】微弱貌。唯,轻应声。

  113 《汉语大辞典.卷10》p.769:【回顾】1.回头;回头看。

  114〔1〕[>提惒达哆]~Devadatta. (大正1,600d,n.11)

  〔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29,n.6:提惒达哆 (Devadatta)(巴),又作提婆达多、调达,译为天与。释迦佛之堂弟,欲作教团之首领,提倡苦行,常与佛作对且害佛,终被佛所调伏。

  115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29,n.7:劫 (Kappa)(巴),又作分别时分、分别时节、长时、大时,指极大之时限。

  116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30,n.1:有白净法如一毛许:谓即使作出极少之善行。

  *《阿耨风经》(大正1,854a) 作:「有白法如毛发。」

  117 《汉语大辞典.卷6》p. 410:【抆〔wěn ㄨ ㄣ ˇ〕泪】擦眼泪。

  118  [>大人根智]~Purisindriya?ā?a. (大正1,601d,n.1)

  119 《大毗婆沙论》卷93 (大正27,479 b6?28):「

  圣者现起有漏心时,应不成就过去、未来诸无漏法,云何成就八支、十支?

  ◎复违余经,如说:「如是补特伽罗,成就善法及不善法」。若彼善法现在前时,应不成就不善法;若不善法现在前时,应不成就善法;若无记法现在前时,应不成就善、不善法,云何说成就善不善法耶?

  ◎复违余经,如说:「成就七善法者,彼现法中多住喜乐,如理勤修必能尽漏七善法者,知法知义乃至广说。」七中若一现在前时,应不成就余六善法;若起余法现在前时,应不成就七,云何成就七善法耶?

  ◎复违余经,如说:「如来成就十力。」若起一力现在前时,应不成就九;若起余法现在前时,应不成就十,云何如来成就十力?

  ◎复有余失:谓诸异生不染污心现在前住,应成无学,不成就三界一切烦恼故。诸无学者起有漏心现在前位,应成异生,不成就一切学无学法故。勿有此失故,成就性决定实有。

  问:若成就性是实有者,前譬喻者所引契经当云何通?

  答:轮王于彼有自在力随意 受用如成就故,立成就名。若全拨无实成就性,如何于彼立成就名?」

  120 《大毘婆沙论》卷36 (大正27,185 a21?c19):「

  〔《发智论》〕云何欲界增上善根?云何微俱行善根?乃至广说。

  问:何故作此论?

  答:为广分别契经义故。

  谓契经说:「彼犹有微俱行善根未断,从此有余善法当起由是清净。」

  契经虽作是说而不广分别其义,亦不说云何欲界增上善根,云何微俱行善根。

  经是此论所依根本。彼所不分别者。今应广分别之故作斯论。

  问:何故此中不说中品善根耶?

  答:1. 是作论者意欲尔故,乃至广说。

  2. 复次,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有余。

  3. 复次,已说初后即已显中,如初后上下趣入已出加行究竟,应知亦尔。

  4. 复次,若粗现、易了、易可施设、易显、易说者此中说之,中品不尔是故不说。

  5. 复次,中品摄在上下品中故不别说。

  6. 复次,上、下品少世所希奇是以故说,中品极多非希奇故略而不说。

  问:何故此中但说欲界善根不说色无色界耶?

  答:1. 是作论者意欲尔故,乃至广说。

  2. 复次,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有余。

  3. 复次,色、无色界善根,以欲界善根为门、为加行、为趣入路;若说此应知亦已说彼故不别说。

  4. 复次,此中但说近对治故,谓次前说二不善根彼近对治,即是欲界二种善根是故偏说。

  5. 复次,欲界增,微善根易现、易了、易施设故此中说之,色、无色界增上善根虽易现、易了、易可施设而微者不尔,是故不说,上二界无断善义故微善根相难可施设。

  〔《发智论》〕云何欲界增上善根?

  答:菩萨入正性离生时所得欲界现观边世俗智,及如来得尽智时所得欲界无贪、无瞋、无痴善根。

  如是善根于欲界系诸善根中最为胜故说名增上。

  〔《发智论》〕云何微俱行善根?

  答:断善根时最后所舍,由舍彼故名断善根。如是善根是欲界系生得善中,下下品摄名微俱行。

  问:此中何故以尽智时所得善根对现观边世俗智辨差别耶?

  1.有作是说:「

  此中不以尽智时所得善根对现观边世俗智而辨差别,然以现观边世

  俗智对现观边世俗智而辨差别,谓现观边世俗智声闻者劣,独觉者中,菩萨者胜故;又以尽智时所得善根对尽智时所得善根而辨差别,谓尽智时所得善根声闻者劣,独觉者中,如来者胜故。」

  2.有余师说:「

  ⊙此中亦以尽智时所得善根对现观边世俗智而辨差别,谓菩萨现观边世俗智是劣,尽智时所得善根是胜,声闻独觉亦尔。

  ⊙复次,菩萨现观边世俗智,胜于独觉尽智时所得善根;独觉现观边世俗智,胜于声闻尽智时所得善根故。」

  3.或有说者:「

  此中不欲辨二差别但明此二平等无异,谓此皆由越有顶得。现观边世俗智越见所断有顶得故;尽智时所得善根,越修所断有顶得故。」

  问:二乘亦尔何故不说?

  答:彼不能越见、修所断有顶习气,非增上故。

  4.复有说者:「

  此中不欲说二差别及二平等,但说菩萨欲界现观边世俗智,及如来尽智时所得欲界善根,是欲界增上善根胜二乘所得故。」

  问:若尔声闻独觉岂无增上善根?

  答:彼复展转望余下类说名增上,非望上乘。

  121 《大毗婆沙论》卷16 (大正27,79 b17?c5):「有余师说:「如是六因,虽无一经次第具说,然于诸经处处散说。

  1. 谓《契经》说:『是名见为根信,证智相应。』如是等经说相应因。

  2. 又《契经》说:『眼及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触俱起受想思。』如是等经说俱有因。

  3. 又《契经》说:『如是补特伽罗成就善法及不善法,善法隐没,恶法出现,有随俱行善根未断。以未断故,从此善根犹有可起余善根义,彼于当来有清净法。』如是等经说同类因。

  4. 又《契经》说:『诸邪见者,所有身业、语业、意业诸有愿求,皆如所见,所有诸行皆是彼类,如是诸法皆悉能招非欣爱乐、不可意果。』如是等经说遍行因。

  5. 又《契经》说:『无处、无容,身、语、意恶行受可爱异熟;有处、有容,彼受不可爱异熟。』如是等经说异熟因。

  6. 又《契经》说:『二因二缘能生正见,谓他音声及内如理作意。』如是等经,说能作因。

  故此六因是佛所说,是故尊者依经作论。」

  122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 933,n.1:下晡:谓日下于晡时,约午后三、四时。

  123  彼=使【宋】【元】【明】(大正1,601d,n.2)

  124 《汉语大辞典.卷3》p. 1599:【宁】2.竟;乃。3.岂;难道。5.犹言岂不,难道不。

  125 《大毗婆沙论》卷35 (大正27,181 b3?c28):「

  〔《发智论》〕云何增上不善根?云何微俱行不善根?乃至广说。

  问:何故作此论?

  答:为广分别契经义故。如《契经》说:「彼犹有微俱行不善根未断,从此有余不善法生,由是当退。」契经虽作是说而不广辨其义,亦不说云何增上不善根?云何微俱行不善根?经是此论所依根本,彼所不分别者今应广分别之,故作斯论。

  问:何故此中不说中品不善根耶?

  答:1.是作论者意欲尔故,乃至广说。

  2.复次,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有余。

  3.复次,已说初后即已显中。如初后、上下,趣入、已出,加行、究竟应知亦尔。

  4.复次,若粗现易了、易可施设、易显、易说者此中说之,中品不尔是故不说。谓利根者如指鬘等;钝根者如蛇奴等。粗现易了、易可施设、易显、易说中根不尔。

  5.复次,中品摄在上、下品中故不别说。谓说上品时中在下品劣于上故,说下品时中在上品胜于下故。

  6.复次,上、下品少世所希奇是以故说,中品极多非希奇故略而不说。

  〔《发智论》〕云何增上不善根?

  答:诸不善根能断善根,及离欲染时最初所舍。

  问:诸不善根能断善根者,为即是离欲染时最初所舍,为有异耶。设尔何失?若即是者如何言及。若有异者能断善根,诸不善根何时当断?

  1.有说:即是。

  问:若尔者如何言及?

  答:义有异故。谓增上不善根极猛利故能断善根,极粗重故离欲染时最初而舍。

  复次,此不善根由二义故说名增上:一、能断灭诸善根故。二、离欲染时最初所舍故。

  2.有说:有异。

  问:若尔者能断善根,诸不善根何时当断?

  答:离欲染时最初当断。

  问:如何有异?

  答:多少有异。谓能断善根者少,最初所舍者多。非离欲时最初所断一切皆能断善根故。

  问:唯有邪见能断善根,何缘乃说不善根耶?

  答:1.虽根本时由邪见断,而加行位由不善根,显加行时势用胜故。说不善根能断善根,谓染净法皆加行时势用增上非究竟时,如说:「菩萨见老、病、死逼恼世间深心厌离,最初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由此心故经三大劫阿僧企耶,修集种种难行苦行而无退转,此甚为难」。非尽智时修未来世三界所系增上善根故,加行时势用为胜。

  2.有作是说:邪见所以能断善根当知皆是不善根力。谓不善根摧伏善根令渐羸劣无势力已,然后邪见乃能断之,故作是说。

  3.复有说者:此说邪见相应痴不善根能断善根,不说前位贪等。虽实邪见能断善根,尔时痴增故作是说,如念住等。

  4.有余师说:此中但说痴不善根,转随转时俱增上故。谓贪瞋转时增上非随转时;邪见随转时增上非于转时;唯痴一切时增上,是故偏说。即由如是所说因缘不立邪见为不善根。

  〔《发智论》〕云何微俱行不善根?

  答:诸不善根离欲染时最后所舍,由舍彼故名离欲染。谓欲界下下品贪、瞋、痴名微俱行不善根,故舍彼时名离欲染,微细难断故最后离。」

  126〔1〕[火*佥]=焰【元】【明】*(大正1,602d,n.1)

  〔2〕《汉语大辞典.卷7》p. 93:【焰】1. 火苗。

  127  《汉语大辞典.卷10》p. 423:【足】11. 充分;充足;足够。

  128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35,n.3:「阿难!犹如燃火,始然之时......足以槁木」,巴利本

  作 Seyyathā pi ānanda a?gārāni ādittāni sampajjalitāni sajotibhūtāni sukkhe ti?apu?je vā ka??hapu?je vā nikkhittāni (阿难!犹如将燃烧炽盛之火炭,放置于干燥之草堆或柴堆。)

  129  [阿...竟]-【明】(大正1,602d,n.2)

  130  [二千...字]-【宋】【元】【明】(大正1,602d,n.3)

  131  [七千...字]-【宋】【元】【明】(大正1,602d,n.4)

  132  +(第二小土城诵)【宋】【元】(大正1,602d,n.5)

  133  [1]禘=提【宋】*【元】*【明】*,

  134  [2]邪伪=耶为【元】【明】,

  135  [3]今=令【宋】【元】【明】,

  136  [4]故=从【宋】【元】【明】,

  137  [5]善+(思)【宋】【元】【明】,

  138  [6]暗冥=闇瞑【宋】【元】*,=闇冥【明】*,

  139  [7]割=剖【宋】*【元】*【明】*,

  140  [8](所)+行【宋】【元】【明】,

  141  [9]〔相〕-【元】【明】,

  142  [1]下=不【明】,

  143  [2](告)+曰【宋】【元】【明】,

  144  [3]〔若〕-【宋】【元】【明】,

  145  [4]已=以【元】【明】,

  146  [5]黑=异【宋】【元】

  147  [6]现=见【宋】【元】【明】,

  148  印顺导师着《杂阿含经论会编(中)》p.228?229;《中阿含经》(112)《阿奴波经》卷27 (大正1,600c1?602b20);《增支部》「六集」62经。

  149 《披寻记》(四)p.2846:「如来所有大士根智者,如来无上根胜劣智力,是名大士根智。种种界智力,名当来法生起智。」

  150 《瑜伽师地论》卷29(大正30,446a28?b2):「『正直见』者,谓若有见,净信相应故,胜解相应故,远离诳谄故,善思法义、无惑无疑、加行出离故,名为正直。」

  151 《瑜伽师地论》卷21(大正30,399c22?25)。

  152  爱=受【宋】【元】【明】【宫】(大正30,856d,n.3)。

  153  田=由【宋】【元】【明】【宫】。(大正30,857d,n.4)。

  《中阿含经》卷27

  107-112经

 
 
 
前五篇文章

中阿含经讲义·福严佛学院:《中阿含经》卷28

中阿含经讲义·福严佛学院:《中阿含经》卷29

中阿含经讲义·福严佛学院:《中阿含经》卷30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佛法与儒家文化的比较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修行把心量变大

 

后五篇文章

中阿含经讲义·福严佛学院:《中阿含经》卷26

中阿含经讲义·福严佛学院:《中阿含经》卷25

中阿含经讲义·福严佛学院:《中阿含经》卷24

中阿含经讲义·福严佛学院:《中阿含经》卷23

中阿含经讲义·福严佛学院:《中阿含经》卷22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