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中阿含经讲义·福严佛学院:《中阿含经》卷29 |
 
中阿含经讲义·福严佛学院:《中阿含经》卷29
<大品>第十一(有二十五经)第三一日诵名念1 (有一品半,合有三十五经。)2 柔软?龙象?处,无常?请?瞻波,二十亿?八难, 贫穷?欲?福田,优婆塞?怨家,教昙弥?降魔, 赖咤?优婆离,释问及善生,商人?世间?福,息止?至边?喻。 (一一七)3《中阿含》<大品>4《柔软经》第一 解经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轮宝忏》卷2:「一、《柔软经》:佛说在家时受用,但为老病死而出家。」(卍续藏X74,958a15-16 // Z 2B:2,437c9-10 // R129,874a9-10)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69,n.2:本经叙说世尊自述出家以前,在其父王处过着柔软的生活。后求离欲离恶之法,遂成就初禅。当时,觉悟人生病、老、死之实相。又觉悟:无怖于欲,得无有想,行净梵行。 ※《增支部》(A. 3. 38. Sukhumāla ◎柔软,A. 3. 39. Mada ◎憍慢)。 《增壹阿含经》卷12<三供养品>第八经(大正2,608b16-c2) 壹、序分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贰、正宗分 一、佛述未出家前时,过着种种富华的生活 (一)父王为造作春、夏、冬殿,并种植种种华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自我昔日出家学道,为从优游、从容闲乐、极柔软5来。我在父王悦头檀6家时,为我造作种种宫殿,春殿、夏殿及以冬殿。 ◎为我好游戏故,去殿不远,复造种种若干华池,青莲华池、红莲华池、赤莲华池、白莲华池。于彼池中殖7种种水华,青莲华、红莲华、赤莲华、白莲华,常水常华,使人守护,不通一切。为我好游戏故,于其池岸殖种种陆华,修摩那华、婆师华、瞻卜华、修揵提华、摩头揵提华、阿提牟多华、波罗头8华。9 (二)以香涂身,全身皆着新衣,昼夜常以伞覆盖 为我好游戏故,而使四人沐浴于我;沐浴我已,赤旃檀香用涂我身;香涂身已,着新衣, 上下、内外表里皆新;昼夜常以伞10盖覆我──莫令太子夜为露所沾,昼为日所炙。 (三)下使人以粳粮为食 如常他家麁撬11、麦饭、豆羹、姜菜,为第一食,如是我父悦头檀家最下使人,粳粮12肴馔为第一食。 (四)常以野田禽兽为食 复次,若有野田禽兽,最美禽兽:提帝逻惒咤13、劫宾阇逻14、奚15米何犁泥奢施16罗米,如是野田禽兽,最美禽兽,常为我设如是之食。 (五)常有侍从导引 我忆昔时父悦头檀家,于夏四月升正殿上,无有男子,唯有女妓而自娱乐初不来下。我欲出至园观之时,三十名骑,简选上乘17,卤簿18前后,侍从导引,况复其余?我有是如意足,此最柔软。 二、释尊昔时得初禅,能自省察不离病、老、死法 (一)愚夫见他人病、老[、死]时,不能观自亦有;释尊昔时能观自亦有,而不生贡高 我复忆昔时看田(608a)作人止息田上,往诣阎浮树下,结跏趺坐,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 ◎我作是念:不多闻愚痴凡夫自有病法,不离于病,见他人病,憎恶薄贱,不爱不喜,不自观己。 我复作是念:我自有病法,不离于病,若我见他病而憎恶薄贱,不爱不喜者,我不宜然19,我亦有是法故。如是观已,因不病起贡高者,卽便自灭。 ◎我复作是念:不多闻愚痴凡夫自有老法,不离于老,见他人老,憎恶薄贱,不爱不喜,不自观己。 我复作是念:我自有老法,不离于老,若我见他老而憎恶薄贱,不爱不喜者,我不宜然,我亦有是法故。如是观已,若因寿起贡高者,卽便自灭。 (二)不多闻凡夫因不病、少壮、活命,而生贡高等行 ◎不多闻愚痴凡夫为不病贡高豪贵放逸,因欲生痴,不行梵行; ◎不多闻愚痴凡夫为少壮贡高豪贵放逸,因欲生痴,不行梵行; ◎不多闻愚痴凡夫为寿贡高豪贵放逸,因欲生痴,不行梵行。20」 三、世尊说偈颂 于是,世尊卽说颂曰: 「病法老法,及死亡法,如法自有,凡夫见恶。 若我憎恶,不度此法,我不宜然,亦有是法。 彼如是行,知法离生,无病少壮,为寿贡高,断诸贡高,见无欲安。 彼如是觉,无怖于欲,得无有想,行净梵行。」 参、流通分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608b)《柔软经》第一竟21(七百九十一字)。22 附:汉译经论对照 《增壹阿含经》卷12<三供养品>第八经(大正2,608b16-c2):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法甚可敬爱23,世人所贪。云何为三?所谓少壮,甚可爱敬,世人所贪;无病,甚可爱敬,世人所贪;寿命,甚可爱敬,世人所贪。是谓,比丘!有此三法,甚可爱敬,世人所贪。 复次,比丘!虽有此三法,甚可爱敬,世人所贪。然更有三法,不可爱敬,世人所不贪。云何为三?虽有少壮,然必当老,不可爱敬,世人所不贪。比丘!当知:虽有无病,然必当病,不可爱敬,世人所不贪。比丘!当知:虽有寿命,然必当死,不可爱敬,世人所不贪。是故,诸24比丘!设25有少壮,当求不老,至涅槃界;虽有无病,当求方便,使不有病;虽有寿命,当求方便,使不命终。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八)26《中阿含》<大品>《龙象经》27第二(第三念诵)28 解经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轮宝忏》卷2:「二、《龙象经》:佛说唯佛为大龙。乌陀夷因作颂赞。」(卍续藏74,958a16-17 // Z 2B:2,437c10-11 // R129,874a10-11)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73,n.1:本经叙说波斯匿王有龙象名为「念」之大龙王,历度东河,世尊问乌陀夷谁是众生中之大龙王?世尊自答:不以身、口、意害者为龙。乌陀夷遂于世尊前作龙相应颂赞叹世尊。 ※增支部(A. 6. 43. Nāga ◎龙)、《长老偈经》 (Thag.689~704)。 壹、序分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东园鹿子母堂29。 贰、正宗分 一、世尊告诉乌陀夷若不以身、口、意害者是为龙,且自喻为龙 (一)世尊将乌陀夷至东河澡浴 尔时,世尊则于晡时从宴坐起,堂上来下,告曰:「乌陀夷30!共汝往至东河澡浴。」 尊者乌陀夷白曰:「唯!然!」 于是,世尊将尊者乌陀夷往至东河,脱衣岸上,便入水浴。浴已还出,拭体着衣。 (二)所谓龙者,乃于三业无害,而非身受大形 1、乌陀夷问佛:大龙王为谁 尔时,波斯匿王31有龙象32,名曰念33,作一切妓乐,历度34东河。众人见已,便作是说:「是龙中龙,为大龙王,为是谁耶?」 尊者乌陀夷叉手向佛,白曰:「世尊!象受大身,众人见已,便作是说:『是龙中龙,为大龙王,为是谁耶?』」 2、世尊告诉乌陀夷:若世间有不以身、口、意害者是为龙 世尊告曰:「如是,乌陀夷!如是,乌陀夷!象受大身,众人见已,便作是说:『是龙中龙,为大龙王,为是谁耶?』 乌陀夷!马、骆驼、牛、驴、胸行35、人、树,生大形,乌陀夷36!众人见已,便作是说:『是龙中龙,为大龙王,为是谁耶?』 乌陀夷!若有世间,天及魔、梵、沙门、梵志,从人至天,不以身、口、意害者,我说彼是龙。 乌陀夷!如来于世间,天及魔,梵、沙门、梵志,从人至天,不以身、口、意害,是故我名龙。 二、乌陀夷以龙相应颂赞世尊 于是,尊者乌陀夷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唯愿世尊加我威力,善逝加我威力!令我在佛前,以龙相应颂颂赞世尊。」 世尊告曰:「随汝所欲。」 于是,尊者乌陀夷在于佛前,以龙相应颂赞世尊曰:「 正觉生人间,自御得正定;修习行梵迹,息意能自乐。 人之所敬重,越超37一切法;(608c)亦为天所敬,无着至真人。 越度一切结,于林离林去;舍欲乐无欲,如石出真金。 普闻正尽觉,如日升虚空;一切龙中高,如众山有岳。 称说名大龙,而无所伤害;一切龙中龙,真谛无上龙。 温润无有害,此二是龙足;苦行及梵行,是谓龙所行38。 大龙信为手,二功德为牙39;念项智慧头,思惟分别法。 受持诸法腹,乐远离双臂40;住善息出入,内心至善定。 龙行止41俱定,坐定卧亦定;龙一切时定,是谓龙常法。42 无秽家受食,有秽则不受;得恶不净食,舍之如师子。 所得供养者,为他慈愍受;龙食他信施,存命无所着。 断除大小结,解脱一切缚;随彼所游行,心无有系着。 犹如白莲花,水生水长养;泥水不能着,妙香43爱乐色。 如是最上觉,世生行世间;不为欲所染,如华水不着。 犹如然火炽,不益薪则止;无薪火不传,此火谓为之灭。 慧者说此喻,欲令解其义;是龙之所知,龙中龙所说44。 (609a)远离YIN欲恚,断痴得无漏;龙舍离其身,此龙谓之灭。」 参、流通分 佛说如是,尊者乌陀夷闻佛所说,欢喜奉行!《龙象经》第二竟45(七百三十字)46 (一一九)47《中阿含》<大品>《说处经》48第三(第三念诵) 解经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轮宝忏》卷2:「三、《说处经》:比丘有三说处,为二[三]世有,又以二种四处观人,知可共说不可共说。」(卍续藏74,958a17-19 // Z 2B:2,437c11-13 // R129,874a11-13)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77,n.5:本经首先述说有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之三说处,若一心闻法,而闻一法、断一法、修一法、一法作证已,便得正定,达心解脱。其次,因其所说而有四处:一向论、分别论、诘论、止论,相应于此四处而答者,得共说及共论。若住于处非处、所知、说喻、道迹者,则可得共论;否则,则不可共论。又举说义、说事必要之诸条件。卷二十一第八六经与本经同经名。 ※增支部(A. 3. 67.Kathāvatthu◎言之所依)。 壹、序分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贰、正宗分 一、佛告诸比丘有三说处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此有三说处49,无四、无五。若比丘见已,因彼故说而说我见、闻、识、知,比丘说而说是我所知。云何为三? 比丘!因过去世说,而说如是过去世时有; 比丘!因未来世说,而说如是未来世时有; 比丘!因现在世说,而说如是现在世时有。50 是谓三说处,无四、无五。 若比丘见已,因彼故说而说我见、闻、识、知,比丘说而说是我所知,因所说善习得义,因不说不善习得义。 二、若能闻、断、修、作证一法等,便得正定,进而得心解脱 贤圣弟子两耳一心听法,彼两耳一心听法已,断一法、修一法、一法作证,彼断一法、修一法、一法作证已,便得正定。贤圣弟子心得正定已,便断一切YIN、怒、痴。 贤圣弟子如是得心解脱,解脱已便知解脱: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三、若能相应一向论、分别论、诘论、止论等者,则可共说、论;反之则不共说、论 因其所说有四处,当以观人,此贤者可共说、不可共说。51 ◎若使此贤者一向论不一向答者,分别论不分别答者,诘论不诘答者,止论不止答者,如是此贤者不得共说,亦不得共论。 ◎若使此贤者一向论52便53一向答者,分别论分别答者,诘论诘答者,止论止答(609b)者,如是此贤者得共说,亦得共论。 四、若能住处非处、所知、说喻、道迹等四处者,则可共说、论;反之,则不共说、论 复次,因其所说,更有四处,当以观人,此贤者可共说、不可共说。 ◎若使此贤者于处、非处不住者,所知不住者,说喻不住者,道迹不住者54,如是此贤者不可共说,亦不可共论。 ◎若此贤者于处、非处住者,所知住者,说喻住者,道迹住者,如是此贤者可得共说,亦可得共论。 五、若说时能舍已见、舍贪、瞋、痴等,是为圣说义、说事 因所说时止息口行,舍已所见,舍怨结意,舍欲、舍恚、舍痴、舍慢、舍不语、舍悭嫉、不求胜、不伏他,莫取所失,说义说法。说义说法已,教复教止,自欢喜、令彼欢喜。如是说义,如是说事,是圣说义,是圣说事,谓至竟漏尽。」 六、世尊说偈明之 于是,世尊说此颂曰:「 若有诤论议,杂意怀贡高;非圣毁呰55德,各各相求便。 但求他过失,意欲降伏彼;更互而求胜,圣不如是说。 若欲得论议,慧者当知时;有法亦有义,诸圣论如是。 慧者如是说,无诤56无贡高;意无有厌足,无结无有漏。 随顺不颠倒,正知而为说;善说则然可,自终不说恶。 不以诤论议,亦不受他诤;知处及说处,是彼之所论。 如是圣人说,慧者俱得义,为现法得乐,亦为后世安; 当知聪达者,非倒非常说。」 参、流通分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609c)《说处经》第三竟57(七百二十三字58) 附:汉译经论对照 【1】《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15(大正27,74a18-77a12) ◎如契经说:「有三种言依,无第四、第五。」云何为三?谓依过去,说曾诸法;依未来,说当诸法;依现在,说今诸法。 ⊙问:言依以何为自性? 答:品类足说言:「依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所摄。」 问:言即是语,彼依是名,但应一界、一处、一蕴所摄,何故言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所摄耶? 答:*彼论应说:言依,一界、一处、一蕴所摄,而言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所摄者,依展转因,故作是说。谓语依名转,名依义转,义是言展转依。义中具有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故,说者、听者皆为于义,是故彼论依展转因说言依自性。 *有说:「言依是名及所说义。是故具有十八界等。以言依名及义转故。」 ⊙问:何故但依三世法说三言依,不依无为法说言依耶? 答:*亦应说无为法是言依,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有余。 *有说:「无为摄在现在品中,以现在法得无为故。」 *有说:「言多分依有为法转故,无为法不说言依。」 *有说:「为止有情增上愚,故说三言依,于有为法所起无明多增上故。」 *有说:「有情多于三世犹豫,故佛为说三种言依。」 *有说:「为止外道执有我,故说三言依。谓:外道言:「若无我者,我言何依?」故佛为说三种言依。「我」言,但依三世起故。」 *有说:「为止拨无去、来二世,并止现在是无为执,说三言依。依是有体、有用法故;无必无体,无为无用,故非言依。」 *有说:「有为法粗,多信是有,易起言说,故立言依。无为法细,少信是有,难起言说,故非言依。」 *尊者世友作如是说:「有为、无为分为二聚,若彼聚中三事可得,谓语、名、义,立为言依。无为聚中虽得有义,而无余二,故非言依。」 *大德说曰:「若法有用,取果、与果可立言依。无为无用,是故不说。」 *胁尊者言:「有为诸法与言,可有俱时转义,故立言依。无为不然,是故不说。」 ⊙问:若依过去说未来、现在法;依未来说过去、现在法。依现在说过去、未来法。「彼」是何等言依摄耶? [答]:*有作是说:「彼不摄在三言依中。」 *复有说者:「若依过去说未来、现在,即摄在过去中,乃至若依现在说过去、未来,即摄在现在中。」 *有余师说:「若依过去说未来、现在,未来者摄在未来,现在者摄在现在。乃至若依现在说过去、未来,过去者摄在过去,未来者摄在未来。前说言依,义为体故。」 ⊙问:若于一时顿说二世,或复三世,何言依摄? [答]:*有作是说:「彼不摄在三言依中。」 *复有说者:「随能显名在何世摄,即说摄在彼世言依。」 *有余师说:「随所显义在何世摄,即说摄在彼世言依。前说言依,义为体故。」 ⊙问:契经但说有三种言依,于义已足,何故复说无第四、第五? 答:*无第四者,遮第四世,恐有执有第四世故。无第五者,遮无为法,恐执无为是言依故。 *有说:「二言,郑重遮止,欲令所说义决定故。契经依世建立言依,故说有三,无四、无五。 A、若依如理作意建立言依,应说有一,无第二、第三。无第二者,遮有第二如理作意。无第三者,遮如理作意所不摄法。 B、若依止观建立言依,应说有二,无第三、第四,义如前说。 C、若依三解脱门建立言依,应言有三,无第四、第五,义如前说。 D、若依四圣谛建立言依,应说有四,无第五、第六,义如前说。 E、若依五蕴建立言依,应说有五,无第六、第七,义如前说。 F、若依六随念建立言依,应说有六,无第七、第八,义如前说。 G、若依七等觉支建立言依,应说有七,无第八、第九,义如前说。 H、若依八圣道支建立言依,应说有八,无第九、第十,义如前说。 I、若依九次第定建立言依。应说有九无第十第十一义如前说。 J、若依如来十力建立言依,应说有十,无第十一、第十二,义如前说。 如是若依余法建立言依,应如理说。此经依世建立言依,故但说三,无四、无五。」 ◎即此经中作如是说:「应以四事观察补特伽罗,知彼具寿为可与语,为不可与语。云何为四?一者处非处。二者智论。三者分别。四者道迹。若于此四,善安住者,彼可与语,与此相违,不可与语。」 ⊙问:如是四事有何差别? 答:1、初说 *不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不如实知是处非处。 *不善安住智论者,谓不如实知智及尔焰(J?eyam)。 *不善安住分别者,谓不如实知世俗、胜义。 *不善安住道迹者,谓不如实知趣苦集行及趣苦灭行。 2、有说: *不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不如实知眼色为缘,生眼识,乃至意法为缘,生意 识,是处。耳等为缘生眼识,乃至眼等为缘,生意识,非处。 *不善安住智论者,谓不如实知十智差别。 *不善安住分别者,谓不如实知了义经及不了义经。 *不善安住道迹者,谓不如实知四种行迹。 3、有说: *不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不如实知有理、无理。 *不善安住智论者,谓不如实知圣者正论。 *不善安住分别者,谓不如实知假设言论。 *不善安住道迹者,谓不如实知他言句义前、中、后别,而辄酬对。 4、有说: *不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不能如实立所、立宗。 *不善安住智论者,谓不能堪受他所问难。 *不善安住分别者,谓不善了知诡诳真实。 *不善安住道迹者,谓不能成办增上觉慧。」 5、有说: *不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于自宗、他宗不善安住而有所说。 *不善安住智论者,谓不了知他以量为先,有所诘难。 *不善安住分别者,谓不了知他前、后次第相应言论。 *不善安住道迹者,谓不能满足所求胜事。」 6、有说: *不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不善了知现、非现量。 *不善安住智论者,谓于先所闻,坚执不舍,不欲观察前后德失。 *不善安住分别者,谓于他正说,心怀犹豫,如不能决是饭、是酥。 *不善安住道迹者,谓不了知现、比、至教,为先问难。」 7、胁尊者言: *不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于所知境不善了知。 *不善安住智论者,谓于能知智不善了知。 *不善安住分别者,谓于邪、正教不善了知。 *不善安住道迹者,谓于邪、正行不善了知。」 8、尊者僧伽筏苏说曰: *不善安住处非处者,谓于多界经中所说:『处非处义不善了知。』 *不善安住智论者,谓于四十四智、七十七智事不善了知。 *不善安住分别者,谓于杂染清净不善了知。 *不善安住道迹者,谓于趣色、灭行乃至趣识、灭行不善了知。」 ※与上相违,名善安住。 ◎即此经中复作是说:「应以四事观察补特伽罗,知彼具寿为可与语,为不可与语。云何为四?一者应一向记问。二者应分别记问。三者应反诘记问。四者应舍置记问。若于此四,如应记者,彼可与语。与此相违,不可与语。」 ⊙云何名应一向记问?此问应以一向记故,谓:「有问言:『如来应正等觉耶?』;『法善说耶?僧妙行耶?』;『一切行无常耶?』;『一切法无我耶?』;『涅槃寂静耶?』」应一向记,此皆如是。 问:何故此问应一向记? 答:此问能引义利,能引善法,随顺梵行,能发觉慧,能得涅槃,是故此问应一向记。 ⊙云何名应分别记问? 此问应以分别记故,谓有请言:「为我说法。」应告彼言:「法有多种,有过去,有未来,有现在;有善,有不善,有无记;有欲界系,有色界系,有无色界系;有学、有无学,有非学非无学;有见所断,有修所断,有不断,欲说何者?」 ⊙云何名应反诘记问? 此问应以反诘记故,谓有问言:「为我说法。」应反诘言:「法有众多,汝问何者?众多法者,谓过去等」,如前广说。 问:应分别记论、应反诘记论,有何差别? 答:答意虽无差别,而问意有异。谓彼问者,有为知解故问,有为触恼故问。 *为知解故问,应分别记论 A、若为知解故问,应告彼言:「法有多种,有过去,有未来,有现在;广说乃至有见所断,有修所断,有不断,欲说何者?」 B、若言为我说过去法,应告彼言:「过去法亦有多种,有善,有不善,有无记,欲说何者?」 C、若言为我说善法,应告彼言:「善法亦有多种,有色,有受、想、行、识,欲说何者?」 D、若言为我说色法,应告彼言:「色法亦有多种,有离杀生,乃至有离杂秽语,欲说何者?」 E、若言为我说离杀生,应告彼言:「离杀生有三种,谓从无贪生,从无瞋生,从无痴生,欲说何者?」 F、若言为我说从无贪生,应告彼言:「无贪生者,复有二种,谓表、无表,欲说何者?」 若为知解故发问者,则应如是分别而答。 *为触恼故问,应反诘记论 A、若为触恼故问,应反诘言:「法有众多,汝问何者?」不应为说有过去,乃至有不断。 B、若言为我说过去法,应反诘言:「过去法多,汝问何者?」不应为说善、不善、无记。 C、若言为我说善法,应反诘言:「善法亦多,汝问何者?」不应为说色乃至识。若言为我说色法,应反诘言:「色法亦多,汝问何者?」不应为说离杀生乃至离杂秽语。 D、若言为我说离杀生,应反诘言:「离杀生亦多,汝问何者?」不应为说从无贪生乃至从无痴生。 E、若言为我说从无贪生,应反诘言:「从无贪生亦有众多汝问何者?」不应为说表及无表。 若为触恼故发问者,则应如是总相反诘,令彼问尽或令自答。如有为知解故问,有为触恼故问;如是有为求善故问,有为试他觉慧浅深故问,有为求义故问,有为摧他故问;有质直故问,有谄曲故问;有柔和故问,有憍傲故问,应知亦尔。如是名为分别、反诘二论差别。 ⊙云何名应舍置记问? 此问应以舍置记故。 *谓有外道来诣佛所,白佛言:「乔答摩!世间常耶?」乃至广说四句。「世间有边耶?」乃至广说四句。世尊告曰:「皆不应记。」 问:何故世尊不答此问? 答:彼诸外道,执有实我,名为世间,来诣佛所作如是问。佛作是念:「实我定无,若答言无,彼当作是言:我不问有无。若答言常或无常等,便不应理。实我本无,如何可说常、无常等?」 如有问他:「此石女儿,恭敬、孝顺及爱语不?」彼作是念:「石女无儿,若答言无,彼当作是言:我不问有无。若我答言:恭敬、孝顺及爱语者,便不应理。石女无儿,如何可说有恭敬等?」此亦如是,所问非有、非真、非实、不应道理,故佛不答。 *复有外道来诣佛所,白佛言:「乔答摩!命者即身,为异身耶?」世尊告曰:「俱不应记。」 问:何故世尊不答此问? 答:彼诸外道执有实我,名为命者,来诣佛所,作如是问。佛作是念:「实我定无,若答言无,彼当作是言:我不问有无。若我答言即身或异,便不应理。实我本无,如何可说与身一、异。」 如有问他:「兔角、牛角为相似不?」彼作是念:「兔角本无,若答言无,彼当作是言:我不问有无。若我答言相似或不相似,便不应理。兔角本无,如何可说与牛角相似不相似耶?」此亦如是所问,非有、非真、非实、不应道理,故佛不答。 *复有外道来诣佛所白佛言:「乔答摩!如来死后为有、为无,乃至四句。」世尊告曰:「皆不应记。」 问:何故世尊不答此问? 答:彼诸外道,执有实我,名为如来。彼执此我本无而有,问佛死后为有、为无乃至广说。佛作是念:「如是本无今有,实我毕竟无体。若答此我今尚是无,彼当作是言:我不问今有、无。若我答言死后有等,便不应理。如是实我今尚是无,如何可说死后有等?」所问非有、非真、非实、不应道理,故佛不答。 *复有外道,来诣佛所白佛言:「乔答摩!自作自受耶?」世尊告曰:「此不应记。」问:何故世尊不答此问? 答:彼诸外道执有实我自作自受,佛说无我,故不应答,义如前说。 *彼复问言:「他作他受耶?」世尊告曰:「此不应记。」 问:何故世尊不答此问? 答:彼诸外道执有实我,名自在天等,彼能作,我受果,佛说无我,故不应答,义如前说。 *彼复问言:「自、他作自受耶?」世尊告曰:「此不应记。」 问:何故世尊不答此问? 答:彼诸外道执有实我,名为自、他,佛说无我,故不应答,义如前说。 *彼复问言:「非自、他作,无因而生,无作、无受耶?」世尊告曰:「此不应记。」 问:何故世尊不答此问? 答:世尊常说果从因生,自作自受,故不应答。 问:何故于彼外道诸问,应舍置耶? 答:彼问不引义利,不引善法,不顺梵行,不发觉慧,不得涅槃,是故彼问皆应舍置。 问:前三有答,可名为记,第四无答,云何名记? 答:佛虽告言此不应记,而实已与答,理相应。是根本答,故亦名记。令彼问者得正解故,或有默然于理得胜,况酬彼问而非记耶? 【2】《杂阿毗昙心论》卷1(大正28,874c7-875a15): 问:一切法十二入,即是世尊所记,何故说无记? 答: ◎不以一向不说,故名无记。善者记为善,不善者记为不善,不记善不善,故说无记。 若因果时则记,因果异则无记;或有不说名无记。如记论契经说: 一切皆当死 是论一向记 一切死复生 是名分别论 若问生殊胜 是名诘问论 众生五阴异 是名止记论 ⊙一向记论者,若有问一切众生悉当死耶,应一向答。一切众生皆悉当死。 ⊙分别论者,若有问一切皆当死死复生耶,应分别答。有烦恼者死而复生,无烦恼者死已不生。 ⊙诘问记论者,若有问人生殊胜不,应反问汝方何趣故问,若言方天趣应答言劣,若言方恶趣应答言胜。 ⊙止记论者,若有问阴与众生为异为同耶?应当止。何以故?以不应故。譬如有问石女儿善恭敬不,石女无儿何得答言恭敬不恭敬,如是有阴而无众生,何得有同异耶,以不应故不答。 ◎阿毗昙者说。 ⊙一向记论者,若有问如来无所着等正觉耶?善说教法耶?世尊弟子善向耶?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耶?善分别苦集灭道耶?应一向答,义饶益故。 ⊙分别论者,若言为我说法。应问言:法有众多,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欲说何法?若言为我说过去法,应问:过去法亦多或色阴或受、想、行、识、阴,为说何者?若言色阴,应问:色阴亦多,或善、不善、无记。为说何者?若言善色。应问:善色有七种,不杀生乃至不绮语为说何者?若言不杀。应问:不杀有三种:不贪、不恚、不痴。为说何者?若言不贪。应问言:不贪有二种:作及无作。为说何者?如是等论名为分别记论。 ⊙诘问论者,若有问法,应反诘。法有众多,汝问何者?不为分别若过去、未来、现在乃至作无作。若软心者为分别说,若谄曲者则还反问令彼自答,是名诘问论。 ⊙止记论者,若有问言:世有边耶?世无边耶?如是等如虚空花鬘不可记言香与不香,是名止记论。 【3】《瑜伽师地论》卷96(大正30,853a18-b7) 复次,即依如上所说差别,应生问论。 标举者,谓由未了义理;记别者,谓由已了义理。 当知此中,由四因缘,能请问者不应与言;由四因缘,能记别者不应与言。 前四种者:一、于现量,二、于应理,三、于其因,四、于非因。 谓等示现时而不领解;比度分别正施设时而不领解;汝自修行,自然当了而不领解;正智论者亲自演说,由此至教亦不领解。 是故于此能请问者,不应与言。 后四种者,谓一切行皆是无常,一切诸法皆无有我,一切生处皆不可乐,净、不净业终无失坏,是一向记。 故思造业当受于苦,此非一向;获得于舍,于现法中定般涅槃,亦非一向。 若有问言;造作业已往善趣不?应反诘云:汝问何业? 若有问言:修习道已得涅槃不?应反诘云:汝问何道?为是世间,为出世间? 置记论者,谓依一切所有见趣。 如是四种正答问者,名善能记,应可与言;与此相违,不应与言。 【4】《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p.522-p.523 问答有种种方式,不出于四种:一向记ekā??a-vyākara?a、分别记vibhajya-vyākara?a、反诘记parip?cchā-vyākara?a、舍置记sthāpanīya-vyākara?a。「四种问记」的组为一类,出于《中阿含经》、《长阿含经》;《长部》、《增支部》,这是初期佛教,因法义问答的发达,而分成这四类的。在解说中,『大毗婆沙论』重于法义的分别,对于「分别记」与「反诘记」,解说为「直心请问」,「谄心请问」的不同。这不仅是问答的不同方式,而更有辩论的技巧问题。然据大众部Mahāsa?ghika所说,《杂心论》等说,这「四种问记」,实由问题的性质不同而来。 图片 ┌法义决定───应一向记 ┌词意明确─┤ 所问如理─┤ └法义不定───应分别记 └词意不明─────────应反诘记 所问非理───────────────应舍置记 前三类是记vyākata,是明确解答的。如问题的词意明确,那就应就问题而给予解答。但问是举法(如「诸行」)问义(如「无常」)的,如法与义决定(如作四句分别,仅有是或不是一句),那就应一向记:「是」;或「不是」的。如法与义都宽通多含,那就应作分别记:分为二类或多类,而作不同的解答。如问题的词意不明(或问者别有「意许」),那就应反问,以确定所问的内容,而后给予解答。如所问的不合理,如「石女儿为黑为白」,那就应舍置记,也就是无记avyākata。无记是不予解答,无可奉告。「四种问记」,可通于佛与弟子间,法义问答的不同方式。 (一二○)59《中阿含》<大品>《说无常经》60第四(第三念诵)61 解经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轮宝忏》卷2:「四、《说无常经》:谓观五阴无常,得证果。」(卍续藏74,958a19 // Z 2B:2,437c13 // R129,874a13)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81,n.5:本经叙说观五蕴为无常、苦、非神,修习七道品、正思正念,遂得漏心解脱。并说此世中阿罗汉为最胜、最尊。 ※相应部(S. 22. 76.Arahanta阿罗汉)。 壹、序分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贰、正宗分 一、世尊告诸比丘: 五蕴是无常,无常则苦,苦则无我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色者无常,无常则苦,苦则非神62。 觉亦无常,无常则苦,苦则非神。 想亦无常,无常则苦,苦则非神。 行亦无常,无常则苦,苦则非神。 识亦无常,无常则苦,苦则非神。 是为色无常,觉、想、行、识无常,无常则苦,苦则非神。 二、若作此观,修习诸道品,则能得解脱 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修习七道品63,无碍正思正念。彼如是知、如是见,欲漏心解脱,有漏、无明漏心解脱。解脱已,便知解脱:我64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若有众生及九众生居65,乃至有想无想处行余第一有,于其中间是第一、是大、是胜、是最、是尊、是妙,谓世中阿罗诃。所以者何?世中阿罗诃66得安隐快乐。」 于是,世尊说此颂曰:「 无着第一乐,断欲无有爱;永舍离我慢,裂坏无明网。 彼得不移动,心中无秽浊;不染着世间,梵行得无漏。 了知于五阴,境界七善法67;大雄游行处,离一切恐怖。68 成就七觉宝69,具学三种学;妙称上朋友,佛最上真70子。 成就十支道71,大龙极定心;是世中第一,彼则无有爱。 众事不移动,解脱当来有;(610a)断生老病死,所作办灭漏。 兴起无学智,得身最后边;梵行第一具,彼心不由他。 上下及诸方,彼无有喜乐;72能为师子吼,世间无上觉。」 参、流通分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说无常经》第四竟73(四百一十三字)74 (一二一)75《中阿含》<大品>《请请经》76第五 (下一请字,音慈井反。)77(第三念诵) 解经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轮宝忏》卷2:「五、《请请经》:佛因说戒时唱言:我是后边身,汝等真法子,身、口、意清净,无枝亦无叶,舍梨子因作颂赞。」(卍续藏74,958a20-22 // Z 2B:2,437c14-16 // R129,874a14-16)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85,n.4:本经叙说世尊于十五请日(自恣日),告诉诸比丘说:我是梵志,而得灭讫,无上医王。我今受身,最是后边,汝等是我真子。又赞叹舍利子成就实慧,犹如转轮王太子。舍利子并问比丘中得解脱者之数,世尊答以五百比丘中,九十为三明达,九十为俱解脱,余者为慧解脱。 ※相应部(S. 8. 7.Pavāranā自恣)、《杂阿含经》卷45(1212经)(大正2,330a4-c19)、《别译杂阿含经》卷12第228经(大正2,457a29-c28))、宋?法贤译《佛说解夏经》卷1(大正1,861b14-862a29)、《增一阿含经》卷24<善聚品>第五经(大正2,676b28-677b27)、东晋?竺昙无兰译《佛说新岁经》卷1(大正1,859a28-861b5)、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受新岁经》卷1(大正1,858a14-859a12),参阅《长老偈经》(Thag. 1234~1237)。 壹、序分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在竹林加兰哆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共受夏坐。 贰、正宗分 一、佛于说戒自恣时,告诸比丘:我是梵志,无上医王,汝等是我真子,从口而生,法法所化 尔时,世尊月十五日,说从解脱78相请请79时,在比丘众前敷座而坐,告诸比丘:「 我是梵志,而得灭讫,无上医王。我今受身,最是后边。我是梵志,得灭讫后,无上医王。我今受身,最是后边,谓汝等辈是我真子,从口而生,法法所化。谓汝等辈是我真子,从口而生,法法所化,汝当教化,转相教诃。 二、尊者舍利子起身与佛三问答 (一)初问 1、尊者舍利子问佛:不嫌我身、口、意行吗 尔时,尊者舍梨子亦在众中,于是,尊者舍梨子卽从坐80起,偏袒着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向81之所说:『我是梵志,而得灭讫,无上医王。我今受身,最是后边。我是梵志,得灭讫后,无上医王。我今受身,最是后边,谓汝等辈是我真子,从口而生,法法所化。谓汝等辈是我真子,从口而生,法法所化,汝当教化,转相教诃。』 世尊!诸不调者令得调御,诸不息者令得止息,诸不度者而令得度,诸不解脱者令得解脱,诸不灭讫者令得灭讫,未得道者令其得道,不施设梵行82令施设梵行,知道、觉道、识道、(610b)说道。 世尊弟子于后得法,受教、受诃,受教、诃已,随世尊语,卽便趣行,得如其意。善知正法,唯!然!世尊不嫌我身、口、意行耶?」 2、佛答:因舍利子成就实慧故,佛而不嫌 彼时,世尊告曰:「舍梨子!我不嫌汝身、口、意行。所以者何?舍梨子!汝有聪慧、大慧、速慧、捷慧、利慧、广慧、深慧、出要慧、明达慧。83舍梨子!汝成就实慧。 舍梨子!犹转轮王而有太子,不越教已,则便受拜父王所传,而能复传。如是,舍梨子!我所转*轮,汝复能转。舍梨子!是故我不嫌汝身、口、意行。」 (二)二问 1、尊者舍利子再问佛:不嫌五百比丘身、口、意行耶 尊者舍梨子复再叉手向佛,白曰:「唯!然!世尊不嫌我身、口、意行。世尊不嫌此五百比丘身、口、意行耶?」 2、佛答:五百比丘已得正知正解脱,故而不嫌五百比丘身、口、意行 世尊告曰:「舍梨子!我亦不嫌此五百比丘身、口、意行。所以者何?舍梨子!此五百比丘尽得无着,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重担已舍,有结已尽,而得善义正智正解脱。唯除一比丘,我亦本已记于现法中得究竟智: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舍梨子!是故我不嫌此五百比丘身、口、意行。」 (三)三问 1、尊者舍利子问佛:五百比丘中,得三明达、俱解脱、慧解脱各有几人? 尊者舍梨子复三叉手向佛,白曰:「唯!然!世尊不嫌我身、口、意行,亦不嫌此五百比丘身、口、意行。世尊!此五百比丘几比丘得三明达84?几比丘得俱解脱85?几比丘得慧解脱86耶?」 2、佛答:九十比丘得三明达,九十比丘得俱解脱,余比丘得慧解脱 世尊告曰:「舍梨子!此五百比丘,九十比丘得三明达,九十比丘得俱解脱,余比丘得慧解脱。87舍梨子!此众无枝无叶,亦无节戾88,清净真实,得正住立。」 三、傍耆舍以偈赞颂 尔时,尊者傍耆舍89亦在众中,于是,尊者傍耆舍卽从坐起,偏袒着衣,叉手向佛,白曰:「唯!然!世(610c)尊加我威力,唯愿善逝加我威力,令我在佛及比丘众前,以如义相应而作赞颂90。」 世尊告曰:「傍耆舍!随汝所欲。」 于是,尊者傍耆舍在佛及比丘众前,以如义相应而赞颂曰: 「今十五请日91,集坐五百众;断除诸结缚,无碍有尽仙。 清净光明照,解脱一切有;生老病死尽,漏灭所作办。 掉92悔及疑结,慢有93漏已尽;拔断爱结刺,上医无复有。 勇猛如师子,一切恐畏除;已度于生死,诸漏已灭讫。 犹如转轮王,群臣所围绕;悉领一切地,乃至于大海。 如是勇猛伏,无上商人主;弟子乐恭敬,三达离死怖。 一切是佛子,永除枝叶节;转无上*轮,稽首第一尊94。」 参、流通分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请请经》第五竟95(千一十三字)96 附:汉译经论对照 【1】《杂阿含经》卷45(1212经)(大正2,330a4-c19)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夏安居,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断除有结,正智心善解脱,除一比丘,谓尊者阿难,世尊记说彼现法当得无知证。 尔时,世尊临十五日月食受时,于大众前敷座而坐,坐已,告诸比丘:「我为婆罗门,得般涅槃,持后边身,为大医师,拔诸剑刺。我为婆罗门,得般涅槃,持此后边身,无上医师,能拔剑刺。汝等为子,从我口生,从法化生,得法余财,当怀受我,莫令我若身、若口、若心有可嫌责事。」 尔时,尊者舍利弗在众会中,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世尊向者作如是言:『我为婆罗门,得般涅槃,持最后身,无上大医,能拔剑刺。汝为我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法余财。诸比丘!当怀受我,莫令我身、口、心有可嫌责。』我等不见世尊身、口、心有可嫌责事。所以者何?世尊不调伏者能令调伏,不寂静者能令寂静,不稣息者能令稣息,不般涅槃者能令般涅槃。如来知道,如来说道,如来向道,然后声闻成就,随道、宗道,奉受师教,如其教授,正向欣乐真如善法。我于世尊都不见有可嫌责身、口、心行。我今于世尊所,乞愿怀受见闻疑罪,若身、口、心有嫌责事。」 佛告舍利弗:「我不见汝有见闻疑身、口、心可嫌责事。所以者何?汝舍利弗持戒多闻,少欲知足,修行远离,精勤方便,正念正受,捷疾智慧、明利智慧、出要智慧、厌离智慧、大智慧、广智慧、深智慧、无比智慧,智宝成就,示教照喜,亦常赞叹示教照喜,为众说法,未曾疲倦。 譬如转轮圣王,第一长子应受灌顶而未灌顶,已住灌顶仪法,如父之法,所可转者亦当随转。汝今如是,为我长子,应受灌顶而未灌顶,住于仪法,我所应转*轮,汝亦随转,得无所起,尽诸有漏,心善解脱。如是,舍利弗!我于汝所,都无见闻疑身、口、心可嫌责事。」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我无有见闻疑身、口、心可嫌责事,此诸五百诸比丘得无有见闻疑身、口、心可嫌责事耶?」 佛告舍利弗:「我于此五百比丘亦不见有见闻疑身、口、心可嫌责事。所以者何?此五百比丘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已舍重担,断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除一比丘,谓尊者阿难,我记说彼于现法中得无知证。是故,诸五百比丘我不见其有身、口、心见闻疑罪可嫌责者。」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此五百比丘既无有见闻疑身、口、心可嫌责事,然此中几比丘得三明?几比丘俱解脱?几比丘慧解脱?」 佛告舍利弗:「此五百比丘中,九十比丘得三明,九十比丘得俱解脱,余者慧解脱。舍利弗!此诸比丘离诸飘转,无有皮肤,贞实坚固。」 时,尊者婆耆舍在众会中,作是念:我今当于世尊及大众面前叹说怀受偈。作是念已,卽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右膝着地,合掌白佛:「世尊!欲有所说。善逝!欲有所说。」 佛告婆耆舍:「随所乐说!」 时,婆耆舍卽说偈言:「 十五清净日,其众五百人,断除一切结,有尽大仙人, 清净相习近,清净广解脱,不更受诸有,生死已永绝, 所作者已作,得一切漏尽,五盖已云除,拔刺根本爱。 师子无所畏,离一切有余,害诸有怨结,超越有余境, 诸有漏怨敌,皆悉已潜伏。犹如转轮王,怀受诸眷属, 慈心广宣化,海内悉奉用,能伏魔怨敌,为无上导师! 信敬心奉事,三明老死灭,为法之真子,无有飘转患, 拔诸烦恼刺,敬礼日种胤!」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2】《别译杂阿含经》卷12(228经)(大正2,457a29-c28)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夏坐安居。 尔时,世尊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舍于重担,尽诸 有结,正智心得解脱,唯除一人,如来记彼现身尽漏,于七月十五日,自恣时到,佛于 僧前敷座而坐。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当知我是婆罗门,于般涅槃,受最后身,无上良医,拔于 毒箭,汝等皆是我子,悉从于我心口而生,是我法子,从法化生,我今欲自恣,我身、 口、意,无过失不。」 尔时,尊者舍利弗!在众中坐,从坐而起,整其衣服,合掌向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我是婆罗门,于般涅槃,受最后身,无上良医,拔于毒箭,汝等皆是我子,悉从于我心口而生,是我法子,从法化生,我等不见如来身口有少过失。』何以故?世尊!能使不调者调;不寂灭者,使得寂灭;苦恼之者,能使安隐;未入涅槃者,使得涅槃。如来是知道者、是示道者、是说道者、是导道者。将来弟子相续不绝,世尊教法,次第修道,恒相教习,随顺正法,常应拥护亲爱善法,我等不见世尊若身、口、意有少过失,舍利弗言:世尊自恣,说我若身、口、意有所阙短,垂哀教敕。 佛告舍利弗:我不见汝有少过失。何以故?汝舍利弗!坚持净戒,多闻少欲知足,远离愦闹,乐于闲静,有精进具足、定心、智慧、疾智、捷智、展转智有大种智别智,唯除如来诸余智慧,无能及汝深远之智,成就实智,示、教、利、喜,心无嫉妒,见他有能,示、教、利、喜,随喜赞叹,若为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说法无有疲厌,是故汝今若身口意无有少过。 舍利弗白言:世尊!颇见是五百比丘,于身口意有少过不? 佛告舍利弗:我不见五百比丘于身、口、意有少过失。何以故?是五百比丘,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舍于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得解脱,以是义故。,不见是五百比丘若身口意有少过失。 舍利弗复白佛言:世尊!终不讥彼小阙,亦不见五百比丘若身、口、意有少过失。世尊!此五百比丘几具三明?几得俱解脱?几得慧解脱?佛言:此比丘众中九十比丘,具于三明,有百八十得俱解脱,其余之者尽慧解脱。 舍利弗言:此五百人离诸尘垢,无有腐败,悉皆贞实。 尔时,婆耆奢!在彼众中,而作是念:佛今自恣,我今欲说赞自恣偈。婆耆奢!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唯愿听我所说。 佛言婆耆:随汝所说,婆耆奢。!即说偈言: 此十五日清净朝,五百比丘[同共处,皆悉断于结使缚,尽于后有之大仙。 诚心亲近净世尊,悉得解脱离后有,断于生死所作办,诸漏已尽灭掉悔。 除贪憍慢断有结,拔爱毒箭灭爱有,人中师子离诸取,尽诸有结灭怖畏。 如似转轮大圣王,群臣翼从而围繞,游行大地至巨海,譬如鬪战得大胜。 无上商]主弟子众,悉具三明灭于死,斯等皆是佛真子,离诸垢秽纯清净, 如日亲友今敬礼 。 【3】《解夏经》卷1(大正1,861b14-862a29)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与五百苾刍众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除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善解脱,唯一苾刍现居学位,世尊已为授记,见法得法当证满果。 尔时,世尊安居既满,当解夏时,于十五日与苾刍众敷座而坐,会众坐已,是时佛告苾刍众言:我今已得梵行寂静,是最后身,以无上乐断除诸病,我之弟子了知诸法皆已通达,是故我今说解夏法。诸苾刍众,我于夏中所有身、口、意业,汝等可忍。 是时,尊者舍利弗闻佛语已,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我今已得梵行寂静,乃至身、口、意业可忍者,我等知,佛身、口、意业无诸过失,我等苾刍今无可忍,于意云何?我佛世尊难调者能调,无止息者善为止息,无安隐者而善安慰,未寂静者令得寂静。如来!善了正道,善说正道,开示正道,乃至我等乐声闻菩提者,佛为善说,令声闻等如理修行而证圣果,是故我等于佛世尊身、口、意法而无可忍。 尔时,尊者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对佛身口意业所有不善求佛可忍。 佛告舍利弗:汝今所有身、口、意业我当忍可。于意云何?汝舍利弗,具戒、多闻、少欲知足,断诸烦恼,发大精进,安住正念,具等引慧,闻慧、捷慧、利慧、出离慧、了达慧、广大清净慧、甚深慧、无等慧、具大慧宝。未见者令见;未调伏者,令得调伏;未闻法者而为说法;具瞋恚者而令欢喜能为四众说法无倦。譬如金轮王子,而受灌顶继绍王位依法而治,汝舍利弗,亦复如是,为我之子,受灌顶法绍法王位,如我所转无上*轮,如我漏尽证得解脱,是故汝舍利弗,所有三业我今忍可。 时舍利弗闻佛忍可,投诚礼谢,复白佛言:世尊!如佛为我忍可三业,于此会中五百苾刍,身、口、意业所有不善,唯愿世尊,亦如是忍。 佛告舍利弗:五百苾刍所有三业我亦可忍,于意云何。?五百苾刍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除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善解脱,唯一苾刍现居学位,而此苾刍我已授记,见法得法当证满果。舍利弗!是故我于五百苾刍所有三业皆悉可忍。 尔时,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我与五百苾刍众等,所有三业佛已可忍,我今有疑,当复启请,愿佛世尊,为我分别世尊,此五百苾刍中几苾刍得三明法?复几苾刍得俱解脱?复几苾刍得慧解脱? 佛告舍利弗:此五百苾刍中,九十苾刍得三明法,九十苾刍得俱解脱,余者苾刍得慧解脱。舍利弗!如是苾刍尽诸烦恼皆住真实。 尔时,会中有一尊者,名嚩擬舍,作如是念:我今对佛苾刍众前,以解夏伽陀伸于赞叹。是时,尊者嚩擬舍!作是念已,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肃,说伽陀曰: 解夏十五日,清净行律仪,五百苾刍众,悉断烦恼缚。 皆尽诸漏法,而证圣果位,内寂外善调,解脱而离有。 尽生死边际,所作皆已办,无明我慢结,断尽无有余。 我佛最上尊,断诸邪念法,及断有漏法,善除爱病苦。 爱灭不复生,离取大师子,尽诸有怖畏,唯我佛世尊。 譬如金轮王,千子常围绕,善治四天下,调伏四海边。 又如战得胜,为最上调御,声闻得三明,离死法亦然。 佛子皆如是,证灭不复生,我今礼法王,无上大日尊。 是时嚩擬舍苾刍,说此伽陀已复还本座。 尔时,尊者舍利弗与诸苾刍,闻佛宣说解夏之法,心生快利踊跃[叹>欢]喜,信受奉行。 【4】《增壹阿含经》卷24<善聚品第三十二>第五经(大正2,676b28-677b27)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东苑鹿母园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是时,世尊七月十五日于露野地敷座,诸比丘僧前后围繞,佛告阿难曰:「汝今于露地速击揵椎,所以然者,今七月十五日是受岁之日。」 是时,尊者阿难右膝着地,长跪叉手,便说此偈: 「净眼无与等,无事而不练;智慧无染着,何等名受岁?」 尔时,世尊复以偈报阿难曰: 「受岁三业净,身口意所作;两两比丘对,自陈所作短。 还自称名字,今日众受岁,我亦净意受,唯愿原其过!」 尔时,阿难复以偈问其义曰: 「过去恒沙佛,辟支及声闻,尽是诸佛法,独是释迦文?」 尔时,佛复以偈报阿难曰: 「恒沙过去佛,弟子清净心,皆是诸佛法,非今释迦文。 辟支无此法,无岁无弟子,独逝无伴侣,不与他说法。 当来佛世尊,恒沙不可计,彼亦受此岁,如今瞿昙法。」 是时,尊者阿难闻此语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卽升讲堂,手执揵椎,并作是说:「我今击此如来信鼓,诸有如来弟子众者,尽当普集。」 尔时,复说此偈: 「降伏魔力怨,除结无有余;露地击揵椎,比丘闻当集。 诸欲闻法人,度流生死海;闻此妙响音,尽当云集此。」 尔时,尊者阿难已击揵椎,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住,白世尊言:「今正是时,唯愿世尊何所敕使!」 是时,世尊告阿难曰:「汝随次坐,如来自当知时。」是时,世尊坐于草座告诸比丘:「汝等尽当坐于草座。」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时,诸比丘各坐草座。 是时,世尊默然观诸比丘已,便敕诸比丘:「我今欲受岁,我无过咎于众人乎?又不犯身、口、意?」如来说此语已,诸比丘默然不对。是时,复再三告诸比丘:「我今欲受岁,然我无过于众人乎?」 是时,尊者舍利弗卽从座起,长跪叉手,白世尊言:「诸比丘众观察如来,无身、口、意过。所以然者,世尊今日不度者度,不脱者脱,不般涅槃者令般涅槃,无救者为作救护,盲者作眼目,为病者作大医王,三界独尊无能及者,最尊、最上。未起道意者使发道意,众人未寤尊令寤之,未闻法者使令闻之,为迷者作径路,恒以正法;以此事缘,如来无咎于众人,亦无身、口、意过。」 是时,舍利弗白世尊言:「我今向如来自陈,然无咎于如来及比丘僧乎?」 世尊告曰:「汝今,舍利弗!都无身、口、意所作非行。所以然者,汝今智慧无能及者,种种智慧、无量智慧、无边之智、无与等智、疾智、捷智、甚深之智、平等之智,少欲知足,乐静之处,多诸方便,念不错乱,总持三昧,根原具足: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勇悍能忍,所说无恶,不为非法,心性庠序,不行卒暴。犹如转轮圣王最大太子,当绍王位,转于*轮。舍利弗亦如是,转于无上*轮,诸天、世人及龙、鬼、魔、若魔天本所不转,汝今所说,常如法义,未曾违理。」 是时,舍利弗白佛言:「此五百比丘尽当受岁,此五百人尽无咎于如来乎?」 世尊告曰:「亦不责此五百比丘身、口、意行。所以然者,此舍利弗大众之中极为清净,无有瑕秽。今此众中最小下坐,得须陀洹道,必当上及不退转法;以是之故,我不怨责此众。」 尔时,多耆奢在此众中从座起,前至世尊所,头面礼足,白世尊言:「我今堪任欲有所论。」 世尊告曰:「欲有所说,今正是时。」 多耆奢于佛前叹佛及比丘僧,而说此偈: 「十五清净日,五百比丘集,诸结缚悉解,无爱更不生。 转轮大圣王,群臣所围繞,普遍诸世界,天上及世间。 大将人中尊,为人作导师,弟子乐徒从,三达六通彻。 皆是真佛子,无有尘垢者,能断欲爱刺,今日自归命。」 尔时,世尊可多耆奢所说。是时,多耆奢作是念:如来今日可我所说。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卽从座起,礼佛却退,还就本位。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声闻中第一造偈弟子,所谓多耆奢比丘是。所说无疑难,亦是多耆奢比丘是也。」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5】《受新岁经》卷1(大正1,858a14-859a12)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东苑鹿母园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是时世尊,七月十五日,于露地敷坐,比丘僧前后围繞。佛告阿难曰:汝今于露地速击揵槌,所以然者?今七月十五日是受新岁之日,是时尊者阿难,右膝着地长跪叉手。便说此偈: 「净眼无与等,无事而不练。 智慧无染着,何等名受岁。」 尔时,世尊复说此偈报阿难曰: 「受岁三业净,身口意所作,两两比丘对,自陈所作短。 还自称名字,今日众受岁,我亦净意受,唯愿原其过。」 尔时,阿难复以此偈问其仪曰: 「过去恒沙佛,辟支及声闻,尽是诸佛法,独是释迦文。」 尔时,世尊复更以偈报阿难曰: 「恒沙过去佛,弟子清净心,皆是诸佛法,非今释迦文。 辟支无此法,无岁无弟子,独逝无伴侣,不与他说法。 当来佛世尊,恒沙不可计,彼亦受此岁,如今瞿昙法。」 是时,尊者阿难闻此语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即升讲堂手执揵槌,并作是说:我今击此如来信鼓,诸有如来弟子众者尽当普集。尔时,阿难复说此偈: 「降伏魔力怨,除结无有余,露地击揵槌,比丘闻当集。 诸欲闻法人,度流生死海,闻此妙响音,尽当速集此。」 尔时,尊者阿难已击揵槌,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住白世尊言:今正是时,唯愿世尊,何所敕使。 是时,世尊告阿难曰:汝随次第坐,如来自当知时。 是时,世尊坐于草坐,告诸比丘:汝等尽当坐于草坐。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 时诸比丘各坐草坐,是时世尊默然观诸比丘已,便敕诸比丘,我今欲受新岁,我无过咎于众人乎。又不犯身口意耶?如来说此语已,诸比丘默然不对,如来是时复三告诸比丘:我今欲受新岁,然我无过于众人乎。是时尊者舍利弗,即从坐起长跪叉手,白世尊言:诸比丘众观察如来无身、口、意过,所以然者,世尊今日不度者度,不脱者脱,不涅槃者令得涅槃无救护者为作救护,为盲者作眼目,为病者作医王,三界独尊无能及者,最尊最上,未起道意者令发道意;众人未悟,尊令悟之;未闻法者使令闻之;为迷者作径路导以正法。以此事缘如来无咎于众人也,亦无身、口、意过。 是时,舍利弗白世尊言:我今亦向如来自陈,然无过咎于如来及比丘僧乎。 世尊告曰:汝今舍利弗。都无身、口、意所作非行。所以然者,汝今智慧无能及者,种种智慧,无量智慧无边之智,无与等智,疾智捷智,甚深之智,平等之智,少欲知足乐之处,多诸方便;念不错乱摠持三昧,根原具足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知见,成就勇悍,能忍所说,知恶之为非法,心性庠序,不行卒暴。犹如转轮圣王最大太子,当绍王位,转于宝轮,舍利弗亦复如是,转于无上清净*轮,诸天世人及龙鬼神魔若魔天,本所不转,汝今所说常如法议,未曾违理。 是时,舍利弗白佛言:此五百比丘尽当受岁,此五百人尽无过咎于如来乎。 世尊告曰:我亦不责此五百比丘身、口、意行,所以然者,此舍利弗大众之中,极为清净无诸瑕秽,今此众中最小下座,得须陀洹道,必当上及不退转法,以是之故我不怨责此众。 尔时,朋耆奢在此众中,即从坐起前至世尊所,头面礼足白世尊言:我今堪任欲有所论。世尊告曰:欲有所说今正是时。 朋耆奢即于佛前,叹佛及比丘僧,而说此偈: 「十五清净日,五百比丘集,诸缚结悉解,无爱更不生。 转轮大圣王,群臣所围绕,普遍诸世界,天上及世间 大将人众导,为人作导师,弟子乐侍从,三达六通彻。 皆是真佛子,无有尘垢者,能断欲爱刺,今日自归命。」 尔时,世尊可朋耆奢所说。是时,朋耆奢作是念:如来今日可我所说,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即从坐起礼佛却退还就本位。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声闻中第一造偈弟子,所谓朋耆奢比丘是,所说无疑难,亦是朋耆奢比丘是也。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4】《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143(大正27,733c28-734c17): 问:为有三明阿罗汉不? 若有者,此中何故不说? 若无者,《恣举经》云何通?如说「尊者舍利子恭敬合掌白佛言世尊:此五百苾刍,几是三明?几是俱解脱?几是慧解脱?」 此中因论生论,尊者舍利子知是事不?若知者,何故问?若不知者,云何得名波罗蜜多声闻? 01应作是说:「彼尊者知。」若尔何故问?亦有知而问者,如《毗柰耶》说「尔时,世尊知而故问。」由此不应以知故遮其问。 02有说:「尊者欲饶益他故,谓舍利子虽自了知,而知众中有不知者,无无畏故不能问佛。舍利子无是过故,为饶益他所以发问。」 03有说:「尊者欲于总中显差别故,谓佛为五百苾刍如应说法,彼闻皆得阿罗汉果,永断后有称可佛心。一切有情真实称可佛心者,谓得阿罗汉果永断后有。尊者舍利子作是念:『彼诸苾刍虽皆得阿罗汉果永断后有,而未知彼谁先来勤修加行?谁不尔?』欲于总中显有差别,故发斯问。」 04有说:「世尊先为五百苾刍说法令等住果,尊者舍利子欲显彼道有差别故,是以发问。」 05有说:「世尊先为五百苾刍说法令住平等无为解脱,尊者舍利子欲显彼有为解脱非无异故,而发斯问。」 06有说:「尊者欲显发功德伏藏令世共知故。如世伏藏土所覆故世人不见,若因开发乃得见之生希有想,如是功德宝藏以少欲土覆世无知者,由舍利子所显发故,世人共知生希有想。」 07有说:「尊者欲发施主增上思故,有诸施主雨四月中,以衣服等供给僧众,彼或生念──『我所施田为良美不?』为欲令彼生决定──『知我等已于良田植福快哉,所作功不唐捐。』是故尊者发如是问。」 08有说:「尊者欲显师徒仪式法应尔故,谓弟子法应问师,师法应教弟子。」 09有说:「尊者显己求法无厌离诸懈慢,令他亦然,是以故问。」 10有说:「尊者欲断世人少有所知,便生傲足不问他故。彼尊者念言世人智慧,于我所有十六分中不能及一,我犹问他,何况汝等少知少见而不问耶?」 11有说:「尊者欲显离法悭垢故,谓法悭者见他问时尚不生喜,何况自问?」 12有说:「尊者欲止外道诽谤故,谓诸外道恒谤佛言,沙门乔答摩摄受邬波底沙(Upatissa)、俱履多(Kolita)故,夜从受法昼为他说。若舍利子于大众前,合掌恭敬而请问者,此谤便止。」 13有说:「尊者欲显世尊弟子所有善说皆须佛印印之,故发斯问。如王所司所有符疏,若无王印人不承受,往关津等悉为障碍;若有王印人皆信用所往无碍。如是佛弟子所有善说,若无佛印他不信受,如来灭后所有四众亦不敬受,若为佛印所印可者,闻则奉行,遗法四众亦生敬重。」 ※由此等缘彼舍利子而作斯问。 若无三明阿罗汉者,彼经所说云何通耶? 答:应说有三明阿罗汉。 问:若尔,彼经善通,此中何故不说? 答:此中应作是说「及所有根慧解脱、俱解脱、三明,能得现法乐住。」而不说者,当知有余。 复次,已说在先所说中,谓三明阿罗汉,或是慧解脱,或是俱解脱。 若说慧解脱,当知已说慧解脱三明; 若说俱解脱,当知已说俱解脱三明,故不别说。 昔于此义有二论师:一名、时毗罗,二名、寠沙伐摩。 尊者时毗罗偏称赞慧,尊者寠沙伐摩偏称赞灭定。 ◎时毗罗作如是说「慧胜非灭定。慧有所缘,灭定无所缘故。」 ◎寠沙伐摩作如是说「灭定胜非慧。灭定唯圣者有,慧通异生有故。」 称赞慧者作如是言「若具三明非八解脱者,是名三明。若具三明亦八解脱者,亦名三明。若具八解脱非三明者,是名俱解脱。若有一明二明,是名慧解脱。所以者何?以慧胜灭定故。」 称赞灭定者作如是言「若俱八解脱非三明者,是名俱解脱。若具八解脱亦三明者,亦名俱解脱。若具三明非八解脱者,是名三明。若有一明二明,名慧解脱。所以者何?以灭定胜慧故。」 [评曰]此二所说,俱唐捐其功。于文无益,于义无益。然具三明者,有得灭定,有不得灭定。若得者名俱解脱三明,若不得者名慧解脱三明。 (一二二)97《中阿含》<大品>《瞻波经》98第六(第三念诵) 解经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轮宝忏》卷2:「六、《瞻波经》:说戒时,有犯戒者,佛默不说,目连牵犯戒者出,佛种种诃犯戒之罪。」(卍续藏74,958a22-23 // Z 2B:2,437c16-17 // R129,874a16-17)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91,n.4:本经叙说世尊游瞻波时,于十五日欲说从解脱,以众中有不净者在,而默然坐至初夜、中夜、天明。目揵连乃入如其像定,以他心智看出不净比丘,而摈弃于会外。世尊于是以喻说非沙门行者当摈弃之,并以颂言清净共清净,常当共和合。 ※增支部(A. 8. 10.Kārandava 莠,8. 20.Uposatha 萨)、西晋?法炬译《佛说瞻婆比丘经》卷1(大正1,862b8-863b5)。 壹、序分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瞻波99,在恒伽池100边。 贰、正宗分 一、因大众中有一比丘为不净故,佛默然不说戒 (一)佛于月十五日说戒时,以他心智观察众心已,默然而坐 尔时,世尊月十五日说从解脱时,于比丘众前敷座而坐。世尊坐已,卽便入定,以他心智观察众心。观众心已,至初夜竟,默然而坐。 (二)某比丘于初夜已讫时,请佛说戒,然佛默然不答 于是,有一比丘101卽从座起,偏袒着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初夜已讫,佛及比丘众(611a)集坐来久,唯愿世尊说从解脱!」 尔时,世尊默然不答。 (三)某比丘复于中夜将讫时,请佛说戒,然佛亦默然不答 于是,世尊!复102至中夜默然而坐,彼一比丘再从座起,偏袒着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初夜已过,中夜将讫,佛及比丘众集坐来久,唯愿世尊说从解脱!」 世尊亦再默然不答。 (四)某比丘复于后夜将讫时,请佛说戒,然佛亦默然不答 于是,世尊复至后夜默然而坐,彼一比丘三从座起,偏袒着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初夜既过,中夜复讫,后夜垂尽,将向欲明,明出不久103,佛及比丘众集坐极久,唯愿世尊说从解脱!」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于此众中有一比丘已为不净。」 二、尊者大目楗连入定观察众心,将不净之比丘牵出后,并请佛说戒 彼时,尊者大目揵连亦在众中,于是,尊者大目揵连便作是念:世尊为何比丘而说此众中有一比丘已为不净?我宁可入如其像104定,以如其像定他心之智观察众心。 尊者大目揵连卽入如其像定,以如其像定他心之智观察众心。尊者大目揵连便知世尊所为比丘说此众中有一比丘已为不净。于是,尊者大目揵连卽从定起,至彼比丘前,牵臂将出,开门置外:「痴人远去!莫于此住!不复得与比丘众会,从今已去,非是比丘。」闭门下钥105,还诣佛所,稽首佛足,却坐一面,白曰:「世尊所为比丘说此众中有一比丘已为不净者,我已逐出。世尊!初夜过,中夜复讫,后夜垂尽,将向欲明,明出不久,佛及比丘众集坐极久,唯愿世尊说从解脱!」 三、佛告大目揵连:若有似如真梵行者,当共摈弃之,莫令污染诸梵行者 (一)正说 世尊告曰:「大目揵连!彼愚痴人当得大罪,触娆世尊及比丘众。大目揵连!若使如来在不净众说从解脱者,彼人则便头破七分。是故,(611b)大目揵连!汝等从今已后说从解脱,如来不复说从解脱106。所以者何?如是,大目揵连!或有痴人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107低仰,仪容庠序,善着僧伽梨及诸衣钵108,行住坐卧、眠寤109语默,皆正知之,似如真梵行,至诸真梵行所,彼或不知。大目揵连!若诸梵行知者,便作是念:是沙门污,是沙门辱,是沙门憎,是沙门刺。110知已,便当共摈弃之。所以者何?莫令污染诸梵行者。111 (二)举喻 1、举稻麦喻 大目揵连!犹如居士有良稻田,或有麦田,生草名秽麦,其根相似,茎、节、叶、花皆亦似麦。后生实已,居士见之,便作是念:是麦污辱,是麦憎刺。知已便拔,掷弃于外。所以者何?莫令污秽余真好麦。 如是,大目揵连!或有痴人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仰,仪容庠序,善着僧伽梨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似如真梵行,至诸真梵行所,彼或不知。大目揵连!若诸梵行知者,便作是念:是沙门污,是沙门辱,是沙门憎,是沙门刺。知已,便当共摈弃之。所以者何?莫令污染诸梵行者。 2、举扬谷喻 大目揵连!犹如居士秋时扬112谷,谷聚之中若有成实者,扬便止住。若不成实及秕糠者,便随风去。居士见已,卽持扫帚,扫治令净。所以者何?莫令污杂余净好稻。 如是,大目揵连!或有痴人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仰,仪容庠序,善着僧伽梨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似如真梵行,至诸真梵行所,彼或不知。大目揵连!若诸梵行知者,便作是念:是沙门污,是沙门辱,是沙门(611c)憎,是沙门刺。知已,便当共摈弃之。所以者何?莫令污染诸梵行者。 3、举过泉水喻 大目揵连!犹如居士为过113泉水故,作通水槽,持斧入林,扣打诸树。若坚实者,其声便小;若空中者,其声便大。居士知已,便斫治节,拟作通水槽。 如是,大目揵连!或有痴人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仰,仪容庠序,善着僧伽梨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似如真梵行,至诸真梵行所,彼或不知。大目揵连!若诸梵行知者,便作是念:是沙门污,是沙门辱,是沙门憎,是沙门刺。知已,便当共摈弃之。所以者何?莫令污染诸梵行者。 四、佛说偈明之 于是,世尊说此颂曰:114 「共会集当知,恶欲憎嫉恚115;不语116结恨悭,嫉妒谄欺诳。 在众诈言息,屏处称沙门;阴作诸恶行,恶见不守护。 欺诳妄语言,如是当知彼;往集不与会,摈弃不共止。 欺诈诳说多,非息称说息;知时具净行,摈弃远离彼。 清净共清净,常当共和合;和合得安隐,如是得苦边。」 参、流通分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瞻波经》第六竟117(一千三百五十一字)118 附:汉译经论对照 【1】《瞻婆比丘经》卷1(大正1,862b8-863b5)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瞻婆恒伽上法赖池水上。 彼时,世尊十五日说戒,在比丘僧前坐,世尊坐已观诸比丘意之所念,观诸比丘意之所 念已,夜初一分时坐默然住。于是有异比丘从坐起,一向着衣叉手向世尊白世尊曰:唯 世尊!夜一时已过,世尊及比丘僧坐已久,唯愿世尊,当说戒。 彼时,世尊默然住,世尊至夜半默然坐住。彼比丘再叉手向世尊,白世尊曰:唯世尊!夜已过初时夜已过半,世尊!比丘僧坐已久,唯愿世尊,当说戒。 彼时,世尊亦默然住。彼时,世尊!于夜半后坐默然住。彼比丘三叉手向世尊,白世尊曰:唯愿世尊,夜已过初时,夜已过半;夜已过半后明星欲出,不久当明星出。世尊! 比丘僧坐已久,唯愿世尊,当说戒。 彼时,世尊告此比丘曰:我比丘众中有不净者,彼时尊者大目干连亦在众中会,众中会已。 于是,尊者大目干连作是念:世尊为说何比丘?言众中有不净,我宁可作如其像三昧正受,以三昧意,观诸比丘意之所念。于是尊者大目干连,即如其像三昧正受,以三昧意观诸比丘意之所念,尊者大目干连即便知之,世尊所为比丘。于是尊者大目干连从三昧起,便至彼比丘所,到已牵彼比丘臂将出门外,汝愚人去!汝不应在此宿,无有比丘共汝住者,汝今为比丘外。 于是,尊者大目干连牵彼比丘臂将出门外,反闭门,闭门已,至世尊所,到已礼世尊足,却坐一面。尊者大目干连却一面已白世尊曰:世尊!所说比丘者,言众中有不净,我已牵彼比丘臂将出门外,汝愚人去,汝不应在此宿,无有比丘共住汝,今比丘为是外,唯世尊!已过夜初分,已过夜半,已过夜半后夜,已欲晓明星出时,明星不久当出。世尊!比丘僧坐已久,愿世尊!当说戒。 汝目干连!彼愚痴人为多受罪,而触娆世尊及比丘僧,若目干连,众中有不净比丘,如来说戒者,彼愚人头当破为七分,是故汝目干连,从今日始汝等当共说戒,如来不复来说戒。何以故?目干连!此一愚人如是过已,过观而观屈申卷舒持僧伽梨衣钵,而于他梵行者自言是梵行,此目干连,若人言是梵行者,若人作是念:沙门为幻、沙门为粗、沙门为刺、沙门非言,如是知已便弃着外。何以故?恐坏余净比丘故。 犹若目干连,成就稻田麦田,若中有恶草生,彼草根如麦根,枝节叶实亦如是,未成其子当弃之,目干连!若成子已,彼田居士便作是念:此为是坏麦子之草,麦之刺麦之粗,彼便拔弃着外。何以故?恐坏余净麦故。如是目干连!若有一愚人作是念过已,过观而观屈申卷舒持僧伽梨衣钵,而于余梵行者自言是梵行者。 若目干连,他称言是梵行者,彼若作是念:此沙门坏、此沙门剌、此沙门粗、此沙门非言,彼知已便弃着外。何以故?恐坏余净比丘故,犹若目干连,彼田居士,于冬月时治大谷积,若彼谷所有竖固住者,一向皆离去,谓所有若草若叶,彼扬着风中一向吹去。彼田居士,执扫帚在中是目干连若愚人作是行过已过观谷故,如是目干连,若一愚人,作是行过已,过观而观屈申卷舒持僧伽梨衣钵,而于他梵行者,自言是梵行者。 若目干连!他称是梵行者他作是念,此沙门坏、此沙门粗、此沙门刺,彼知已弃着外。何以故?恐坏余比丘故,犹目干连!彼田居士,彼求水欲通水,执极利斧入于林中,彼执斧[木*豕]树,谓彼所有树坚固住而不可入,谓所有枯树打已斧则陷入。田居士截其根,载根已通其中,通其中已便作木笕凾通水,如是目干连,或一愚人作如是行过已,过观而观屈申卷舒持僧伽梨衣钵,而于他梵行者,自言是梵行者。 若目干连!他称言是梵行者,彼作是念:沙门坏、沙门粗、沙门刺、沙门非,彼知已弃着外。何以故?恐坏余净比丘故。说偈曰: 「共止及当知,恶求及瞋恚,恚恨不舍贪,不弃幻谀谄。 庄人诈言息,自说是沙门,自作诸恶行,恶见非是乐。 多作诸妄言,如是知彼已,悉皆不与会,摈弃不共止。 知时具净行,分别谁言已,非息言沙门,恶行摈弃已。 不与恶共止,数数及日日,悉皆共集会,当弃此苦际。」 佛如是说。彼诸比丘闻世尊所说。欢喜而乐。 【2】《增壹阿含经》卷44(大正2,786a26-787c1)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十五日说戒时,将诸比丘,前后围繞,往诣普会讲堂。尔时,世尊默然观察,诸圣众寂寞不语。是时,阿难白佛言:「今日圣众尽集讲堂。唯然,世尊!当与诸比丘说禁戒。」尔时,世尊亦复默然不语。 是时,阿难须臾复白佛言:「今正是时,宜说禁戒,初夜欲尽。」 尔时,世尊复默不语。尔时,阿难须臾复白佛言:「中夜欲竟,众僧劳顿,唯愿世尊以时说戒!」 尔时,世尊复默然不语。是时,阿难须臾复白佛言:「后夜欲尽,唯愿世尊以时说戒!」 佛告阿难:「众中不净者故不说戒。今听上座,使说禁戒。若僧上座,不堪任说戒者,听持律说禁戒。若无持律者,其能诵戒通利者,当唱之使说戒。自今已后,如来更不说戒。众中不净,如来于中说戒,彼人头破为七分,如彼酬罗果无异。」 是时,阿难悲泣交集,并作是说:「圣众今日便为孤穷。如来正法去何速疾?不净之人出何速疾?」 是时,大目干连便作是念:此众中何等毁法之人,在此众中乃令如来不说禁戒?是时,大目干连入三昧定,遍观圣众心中瑕秽。尔时,目连见马师、满宿二比丘在众会中,是时目连卽从座起,至彼比丘所,而告之曰:「汝等速起,离此座中,如来见讥,由卿等故,如来不说禁戒。」 尔时,二比丘默然不语。是时,目连复再三告曰:「汝等速起,不须住此。」 是时,彼比丘默然不对。是时,目连卽前捉手将至门外,还取门闭,前白佛言:「不净比丘已将在外,唯然世尊时说禁戒!」 佛告目连:「止!止!目连!如来更不与比丘说戒,如来所说言不有二,还诣座所。」 是时,目连复白佛言:「今此众中已生瑕秽,我不堪任行维那法,唯愿世尊更差余人!」尔时,世尊默然可之。是时,目连头面礼世尊足,还就本座。 是时,阿难白世尊言:「毗婆尸如来出现世时圣众多少?为经几时,乃生瑕秽?乃至迦叶弟子多少?云何说戒?」 佛告阿难:「九十一劫有佛出世,名毗婆尸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世间。尔时,三会圣众:初一会时比丘有百千六万八千圣众;第二会时十六万圣众;第三会时十万圣众,皆是阿罗汉。彼佛寿八万四千岁,百岁之中圣众清净。彼佛恒以一偈为禁戒: 「忍辱为第一,佛说无为最; 不以剃须发,害他为沙门。」 「是时,彼佛以此一偈,百岁之中而为禁戒,已生瑕秽,便立禁戒。 「复于三十一劫中,有佛名试诘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尔时,亦复三会圣众:初一会时有十六万圣众;第二会时十四万圣众;第三会时十万圣众。彼佛尔时,八十年中清净无瑕秽,亦说一偈: 「若眼见非邪,慧者护不着; 弃捐于众恶,在世为黠慧。」 尔时,彼佛八十年中说此一偈,后有瑕秽,更立禁戒。 尔时,试诘佛寿七万岁。于彼劫中,复有佛出现世间,名曰毗舍罗婆,亦三会圣众:初会之时十万圣众,尽是罗汉;第二会时八万罗汉;第三会时七万罗汉,诸漏已尽。毗舍罗婆如来七十年中无瑕秽。尔时,复以一偈半为禁戒: 『不害亦不非,奉行于大戒; 于食知止足,床座亦复然; 执志为专一,是则诸佛教。』 七十年中以此一偈半为禁戒,后有瑕秽,更立禁戒。毗舍罗婆如来寿七万岁。 于此贤劫中,有佛出世,名曰拘楼孙如来,出现世间。 尔时,二会圣众:初会之时七万圣众,皆是阿罗汉;第二会时六万阿罗汉。彼佛尔时,六十年中无有瑕秽。彼佛尔时,以二偈以为禁戒。 「譬如蜂采华,其色甚香洁; 以味惠施他,道士游聚落。 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 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 六十年中说此二偈,以为禁戒,自此已来,以有瑕秽,便立禁戒。彼佛寿六万岁。于此贤劫中有佛出世,名曰拘那含牟尼如来、至真、等正觉。 尔时,二会圣众:初会之时六十万圣众,皆是阿罗汉;第二会时四十万圣众,皆是阿罗汉。尔时,彼佛四十年中无有瑕秽,以一偈为禁戒: 「执志莫轻戏,当学尊寂道; 贤者无愁忧,常灭志所念。」 四十年中说此一偈,以为禁戒,自此以来,便有瑕秽,更立禁戒。彼佛寿四万岁。于此贤劫有佛,名为迦叶,出现世间。 尔时,彼佛亦二会圣众:初会之时四十万众;第二会时三十万众,皆是阿罗汉。二十年中无有瑕秽,恒以一偈,以为禁戒: 「一切恶莫作,当奉行其善; 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二十年中说此一偈,以为禁戒,犯禁之后,更立制限。尔时,迦叶佛寿二万岁。 我今如来出现于世,一会圣众千二百五十人,十二年中无有瑕秽,亦以一偈为禁戒: 「护口、意清净,身行亦清净;净此三行迹,修行仙人道。」 十二年中说此一偈,以为禁戒,以生犯律之人,转有二百五十戒。自今已后众僧集会,启白如律:『诸贤!咸听!今十五日说戒,今僧忍者,众僧和合。』说禁戒以启此已,设有比丘有所说者,不应说戒,各共默然。若无语者,应为说戒,乃至说戒序后,复当问:『诸贤!谁不清净?』如是再三:『谁不清净?』清净者,默然持之。然今人寿命极短,尽寿不过百年。是故,阿难!善受持之。」 尔时,阿难白世尊言:「过去久远诸佛世尊,寿命极长,犯律者少,无有瑕秽。然今人民寿命为极短少,不过十十。过去诸佛灭度之后,有遗法住世,为经几时?」 佛告阿难:「过去诸佛灭度之后,法不久存。」 阿难白佛言:「设如来灭度之后,正法存世当经几时?」 佛告阿难曰:「我灭度之后,法当久存。迦叶佛灭度后,遗法住七日中。汝今,阿难!如来弟子为少,莫作是观,东方弟子无数亿千,南方弟子无数亿千。是故,阿难!当建此意:我释迦文佛寿命极长。所以然者,肉身虽取灭度,法身存在,此是其义。当念奉行!」 尔时,阿难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三)119《中阿含》<大品>《沙门二十亿经》120第七(第三念诵)121 解经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轮宝忏》卷2:「七、《沙门二十亿经》:二十亿比丘,精进而不证果,心生退悔。佛为说弹琴喻,遂尽诸漏,向佛现说所证之义。」(卍续藏74,958a23-b2 // Z 2B:2,37c17-d2 // R129,874a17-b2)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97,n.3:本经叙说二十亿比丘宴坐,观自心不得解脱,欲舍戒罢道归家,以行布施求福业。世尊依他心智知其心之所念,乃以调琴譬喻学道,示以不可过急与过缓,当分别此时,观察此相,莫得放逸。二十亿闻佛所说,善受善持,遂成就阿罗汉果,并至佛前善说所证之义。 ※增支部(A. 6. 55. Sona ◎输屡那)、律藏?大品(Mv. 5. 1. 1~30)、《杂阿含经》卷9(254经)(大正2,62b22-63b18)、《增一阿含经》卷13<地主品>第三经 (大正2,612a17-c1)、《四分律》卷38<皮革揵度>(大正22,843b11-845a28)、《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21<六皮革法>(大正22,144a13-147a24) 壹、序分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贰、正宗分 一、二十亿尊者观自心不得解脱,欲舍戒罢道 尔时,尊者沙门二十亿122亦游舍卫国,(612a)在闇林123中,前夜、后夜学习不眠,精勤正住,修习道品。于是,尊者沙门二十亿安静独住,宴坐思惟,心作是念:若有世尊弟子精勤学习正法、律者,我为第一,然诸漏心不得解脱。我父母家极大富乐,多有钱财,我今宁可舍戒罢道行,欲布施修诸福业耶? 二、佛以他心智知其心,以弹琴喻教之 ◎尔时,世尊以他心智知尊者沙门二十亿心之所念,便告一比丘:「汝往至彼,呼沙门二十亿来。」 于是,一比丘白曰:「唯!然!」卽从坐起,稽首礼足,繞三匝而去,往至尊者沙门二十亿所而语彼曰:「世尊呼汝。」 ◎尊者沙门二十亿闻比丘语,卽诣佛所,稽首作礼,却坐一面。 世尊告曰:「沙门!汝实安静独住,宴坐思惟,心作是念:若有世尊弟子精勤学习正法、律者,我为第一,然诸漏心不得解脱。我父母家极大富乐,多有钱财,我今宁可舍戒罢道行,欲布施修诸福业耶?」 彼时,尊者沙门二十亿羞耻惭愧,则无无畏:世尊知我心之所念。叉手向佛,白曰:「实尔。」 ◎世尊告曰:「沙门!我今问汝,随所解答。于意云何?汝在家时,善调弹琴,琴随歌音,歌随琴音耶?」 尊者沙门二十亿白曰:「如是,世尊!」 世尊124复问:「于意云何?若弹琴弦125急,为有和音可爱乐耶?」 沙门答曰:「不也,世尊!」 世尊复问:「于意云何?若弹琴弦缓,为有和音可爱乐耶?」 沙门答曰:「不也,世尊!」 世尊复问:「于意云何?若弹琴调弦不急不缓,适得其中,为有和音可爱乐耶?」 沙门答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如是,沙门!极大精进,令心调126乱;不极精进,令心懈怠,是故(612b)汝当分别此时,观察此相,莫得放逸。」 三、二十亿尊者受佛弹琴喻后,经勤修行,得阿罗汉 尔时,尊者沙门二十亿闻佛所说,善受善持,卽从座起,稽首佛足,绕三匝而去。受佛弹琴喻教,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彼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已,族姓子所为,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唯无上梵行讫,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尊者沙门二十亿知法已,至得阿罗诃。 四、尊者二十亿至佛所,说已得究竟智 彼时,尊者沙门二十亿得阿罗诃已,而作是念:今正是时,我宁可往诣世尊所,说得究竟智耶?于是,尊者沙门二十亿往诣佛所,稽首作礼,却坐一面,白曰:「 ◎世尊!若有比丘得无所着,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重担已舍,有结已解,自得善义,正知解脱者,彼于尔时乐127此六处:乐于无欲,乐于远离,乐于无诤,乐于爱尽,乐于受尽,乐心不移动。 世尊!或有一人而作是念:「此贤者以依信故,乐于无欲」者。不应如是观,但欲尽、恚尽、痴尽,是乐于无欲。 世尊!或有一人而作是念:此贤者以贪利称誉求供养故,乐于远离者,不应如是观,但欲尽、恚尽、痴尽,是乐于远离。 世尊!或有一人而作是念:「此贤者以依戒故,乐于无诤」者。不应如是观,但欲尽、恚尽、痴尽,是乐于无诤,乐于爱尽,乐于受尽,乐心不移动。 世尊!若有比丘得无所着,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重担已舍,有结已解,自得善义,正智正解脱者,彼于尔时乐此六处。 ◎世(612c)尊!若有比丘学未得意,求愿无上安隐涅槃者,彼于尔时成就学根及学戒。彼于后时,诸漏已尽而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者,彼于尔时成就无学根及无学戒。 世尊!犹幼少童子,彼于尔时成就小根及小戒。彼于后时具足学根者,彼于尔时成就学根及学戒。 如是,世尊!若有比丘学未得意,求愿无上安隐涅槃者,彼于尔时成就学根及学戒。彼于后时,诸漏已尽而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者,彼于尔时成就无学根及无学戒。 ◎彼若有眼所知色与对眼128者,129不能令失此心解脱、慧解脱,心在内住,善制守持,观兴130衰法。若有耳所知声、鼻所知香、舌所知味、身所知触、意所知法与对意者,不能令失此心解脱、慧解脱,心在内住,善制守持,观兴衰法。 世尊!犹去村不远有大石山,不破不缺不脆,坚住不空合一,若东方有大风雨来,不能令摇,不动转移,亦非东方风移至南方;若南方有大风雨来,不能令摇,不动转移,亦非南方风移至西方;若西方有大风雨来,不能令摇,不动转移,亦非西方风移至北方;若北方有大风雨来,不能令摇,不动转移,亦非北方风移至诸方。 如是彼若有眼所知色与对眼者,不能令失此心解脱、慧解脱,心在内住,善制(613a)守持,观兴衰法。若有耳所知声、鼻所知香、舌所知味、身所知触、意所知法与对意者,不能令失此心解脱、慧解脱,心在内住,善制守护131,观兴衰法。」 于是,尊者沙门二十亿说此颂曰: 「乐在无欲,心存远离;喜于无诤,受尽欣悦。 亦乐受尽,心不移动;得知如真,从是心解。 得心解已,比丘息根;作已不观,无所求作。 犹如石山,风不能动;色声香味,身触亦然;爱不爱法,不能动心。」 尊者沙门二十亿于佛前说得究竟智已,卽从座起,稽首佛足,绕三匝而去。 五、佛告诸比丘,应如尊者二十亿,说得究竟智,不自誉,不慢他,说义现法随诸处也 尔时,世尊,尊者沙门二十亿去后不久,告诸比丘:「诸族姓子!应如是来于我前说得究竟智,如沙门二十亿来于我前说得究竟智,不自誉,不慢他,说义现法随诸处也。莫令如痴增上慢所缠,来于我前说得究竟智,彼不得义,但大烦劳。沙门二十亿来于我前说得究竟智,不自誉,不慢他,说义现法随诸处也。」 参、流通分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沙门二十亿经》第七竟132(一千七百三十九字)133 附:汉译经论对照 【1】《杂阿含经》卷9(大正2,62b22-63b18)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二十亿耳住耆阇崛山,常精勤修习菩提分法。时尊者二十亿耳,独静禅思而作是念:「于世尊弟子精勤声闻中,我在其数,然我今日未尽诸漏。我是名族姓子,多饶财宝,我今宁可还受五欲,广行施作福」。 尔时、世尊知二十亿耳心之所念,告一比丘:「汝等今往二十亿耳所,告言:世尊呼汝」。是一比丘受佛教已,往诣二十亿耳所,语言:「世尊呼汝」。二十亿耳闻彼比丘称大师命,即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 尔时、世尊告二十亿耳:「汝实独静禅思作是念:世尊精勤修学声闻中,我在其数,而今未得漏尽解脱。我是名族姓子,又多钱财,我宁可还俗受五欲乐,广施作福耶」? 时二十亿耳作是念:「世尊已知我心」。惊怖毛竖,白佛言:「实尔,世尊」! 佛告二十亿耳:「我今问汝,随意答我。二十亿耳!汝在俗时,善弹琴不」?答言:「如是,世尊」! 复问:「于意云何?汝弹琴时,若急其弦,得作微妙和雅音不」?答言:「不也,世尊」!复问:「云何?若缓其弦,宁发微妙和雅音不」?答言:「不也,世尊」! 复问:「云何?善调琴弦,不缓、不急,然后发妙和雅音不」?答言:「如是,世尊」!佛告二十亿耳:「精进太急,增其掉、悔;精进太缓,令人懈怠。是故汝当平等修习摄受,莫着、莫放逸、莫取相」!时尊者二十亿耳,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时尊者二十亿耳,常念世尊说弹琴譬,独静禅思,如上所说,乃至漏尽,心得解脱,成阿罗汉。 尔时、尊者二十亿耳得阿罗汉,内觉解脱喜乐,作是念:「我今应往问讯世尊」。尔时尊者二十亿耳,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于世尊法中得阿罗汉,尽诸有漏,所作已作,舍离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解脱。当于尔时,解脱六处。云何为六?离欲解脱,离恚解脱,远离解脱,爱尽解脱,诸取解脱,心不忘念解脱。世尊!若有依少信心而言离欲解脱,此非所应;贪、恚、痴尽,是名真实离欲解脱。若复有人,依少持戒而言我得离恚解脱,此亦不应;贪、恚、痴尽,是名真实(离恚)解脱。若复有人,依于修习利养远离,而言远离解脱,是亦不应;贪、恚、痴尽,是真实远离解脱。贪、恚、痴尽,亦名离爱,亦名离取,亦名离忘念解脱。如是世尊!若诸比丘未得罗汉,未尽诸漏,于此六处不得解脱。若复比丘在于学地,未得增上乐涅槃,习向心住,尔时成就学戒,成就学根。后时当得漏尽,无漏心解脱,乃至自知不受后有;当于尔时,得无学戒,得无学诸根。譬如婴童愚小仰卧,尔时成就童子诸根;彼于后时渐渐增长,诸根成就,当于尔时成就长者诸根。在学地者,亦复如是,未得增上安乐。 乃至成就无学戒,无学诸根,若眼常识色,终不能妨心解脱、慧解脱,意坚住故,内修、无量、善解脱,观察生灭乃至无常。耳识声,鼻识香,舌识味,身识触,意识法,不能妨心解脱、慧解脱,意坚住故,内修、无量、善解脱,观察生灭。譬如村邑近大石山,不断、不坏、不穿,一向厚密,假使四方风吹,不能动摇,不能穿过。彼无学者亦复如是,眼常识色,乃至意常识法,不能妨心解脱,慧解脱,意坚住故,内修、无量、善解脱,观察生灭」。尔时、二十亿耳重说偈言: 「离欲心解脱,无恚脱亦然,远离心解脱,贪爱永无余, 诸取心解脱,及意不忘念。晓了入处生,于彼心解脱, 彼心解脱者,比丘意止息,诸所作已作,更不作所作。 犹如大石山,四风不能动。色、声、香、味、触,及法之好恶, 六入处常对,不能动其心,心常住坚固,谛观法生灭」。 尊者二十亿耳说是法时,大师心悦;诸多闻梵行者闻尊者二十亿耳所说,皆大欢喜。 尔时,尊者二十亿耳闻佛说法,欢喜随喜,作礼而去。尔时、世尊知二十亿耳去,不久,告诸比丘:「善心解脱者,应如是记说。如二十亿耳,以智记说,亦不自举,亦不下他,正说其义,非如增上慢者,不得其义而自称叹得过人法,自取损减」。 【2】《增壹阿含经》卷13(大正2,612a17-b29) 闻如是:一时,佛在占波国雷声池侧。 是时,尊者二十亿耳在一静处,自修法本,不舍头陀十二法行,昼夜经行,不离三十七道品之教。若坐、若行,常修正法,初夜、中夜、竟夜,恒自克励,不舍斯须。然复不能于欲漏法心得解脱。是时,尊者二十亿耳所经行处,脚坏血流,盈满路侧,犹如屠牛之处,乌鹊食血。然复不能于欲漏心得解脱。是时,尊者二十亿耳便作是念:释迦文佛苦行精进弟子中,我为第一。然我今日漏心不得解脱;又我家业,多财饶宝,宜可舍服,还作白衣,持财物广惠施。然今作沙门,甚难不易! 尔时,世尊遥知二十亿耳心之所念,便腾游虚空,至彼经行处,敷坐具而坐。是时,尊者二十亿耳前至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尔时,世尊问二十亿耳曰:「汝向何故作是念:释迦文佛精进苦行弟子中,我为第一。然我今日漏心不得解脱;又我家业,饶财多宝,宜可舍服,还作白衣,持财物广施。然今作沙门,甚难不易!」 二十亿耳对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我今还问汝,随汝报我。云何,二十亿耳!汝本在家时,善弹琴乎?」 二十亿耳对曰:「如是,世尊!我本在家时,善能弹琴。」 世尊告曰:「云何,二十亿耳!若弹弦极急,响不齐等,尔时琴音可听采不?」 二十亿耳对曰:「不也,世尊!」 世尊告曰:「云何,二十亿耳!若琴弦复缓,尔时琴音可听采不?」 二十亿耳对曰:「不也,世尊!」 世尊告曰:「云何,二十亿耳!若琴弦不急不缓,尔时琴音可听采不?」 二十亿耳对曰:「如是,世尊!若琴弦不缓不急,尔时琴音便可听采。」 世尊告曰:「此亦如是,极精进者,犹如调戏;若懈怠者,此堕邪见;若能在中者,此则上行。如是不久,当成无漏人。」 尔时,世尊与二十亿耳比丘说微妙法已,还雷音池侧。 尔时,尊者二十亿耳思惟世尊教敕,不舍须臾,在闲静处修行其法。所以族姓子出家学道,剃除须发,修无上梵行: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知之。尊者二十亿耳便成阿罗汉。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声闻中第一弟子精勤苦行,所谓二十亿耳比丘是。」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3】《四分律》卷38<皮革揵度>(大正22,843b11-845a28) 尔时,世尊!在王舍城,时瞻婆城有大长者子,字守笼那,其父母唯有此一子,甚爱念之,生来习乐,未曾蹑地而行,足下生毛。 时摩竭国王,闻瞻婆城中大长者有子,父母甚爱念之,生来习乐,未曾蹑地而行,足下生毛,迟欲见之,即敕瞻婆城主,使诸长者各将其儿来至我所。 时瞻婆城主,即各将其儿诣摩竭王所,到已头面礼王足在一面住,即白王言:王欲见瞻婆城中大长者子,此子生来习乐,父母爱之,未曾蹑地而行,足下生毛,愿王听以衣敷地。 王言:听以衣敷地。 时长者子守笼那!即以衣敷地,诣王所头面作礼。王见足下生毛,心甚欢喜,王即与现 世利益已语言:我已与汝现世利益,世尊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汝可往见礼拜问讯,当与汝后世利益。 时瞻婆城主,及诸长者,闻王语已,共诣耆阇崛山。时有长老娑竭陀,为佛给使,在异处盘石上坐。 时瞻婆城主,诣长老娑竭陀所问言:今世尊在何处?我等欲见如来。 娑竭陀言小待长者:须我白佛。 尔时,长老娑竭陀,即没石上,如力士屈申臂顷,从彼来踊出佛前白言:瞻婆长者欲见世尊。 佛告言:汝往屋荫中敷座,我当往坐。 时娑竭陀,即受教敷座已,还到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住,白世尊言:我已敷座竟,今正是时。 尔时,世尊!从屋中出坐已,告娑竭陀言:语瞻婆长者来。 时长老娑竭陀,没于佛前,如力士屈申臂顷,踊出于石上。时诸长者,见叹未曾有,世尊,弟子神足犹尔况复如来。娑竭陀言:长者宜知,是时瞻婆城主来诣佛所,头面作礼却坐一面,世尊!尔时,即为诸长者子及瞻婆城主,种种方便说法劝化,令大欢喜,布施持戒生天之法,即于座上得法眼净,见法得法得果证,不复回还,白世尊言:大德!从今已去,归依佛、法、僧,听为优婆塞,从今已去,不杀生乃至不饮酒。 尔时,长者子守笼那在会中坐,作是念言:我闻佛所说,若我在家与妻子俱,不得修清净行,我今宁可从佛求除须发舍家为道意欲令众罢散。 尔时,瞻婆城主!闻佛种种方便说法,心大欢喜,即从坐起,作礼繞佛而去。长者子守笼那!还诣佛所,头面作礼却住一面,即白世尊言:如我闻佛所说,若我在家与妻子俱,不得修清净行,今欲从世尊求除须发舍家为道 佛问守笼那:汝父母听汝不? 答言:世尊!父母未听。 佛言:若父母不听,如来不听出家。 答言:我今当作方便令父母听。 佛言:今正是时。 时守笼那!还瞻婆城,至父母所白言:如我闻佛所说,若我在家与妻子俱,不得修清净行,今欲于佛所求除须发舍家为道,愿父母听。 父母答言:出家之法甚难,为沙门亦不易,不如在家乐于爱欲自恣作福,不须出家。 时守笼那!闻父母如是语,犹故不息,乃至第二第三亦如是。守笼那如是三白父母,犹故不听! 时守笼那!即从坐起而坐地,作如是言:从今已去,止不洗浴,香不涂身,不饮不食,若或当死,若或得出家,一日不食乃至五日。 时,守笼那诸亲里知识,闻守笼那欲从佛求除须发欲出家为道,父母不听一日不食乃至五日。 时,守笼那诸亲里知识,往守笼那所语言:可起守笼那,洗浴身体以香涂身,饮食自乐恣作福德,出家不易沙门亦难,且止不须出家。 守笼那闻诸亲里知识如是语:犹故不止第二,第三亦如是亲友亦如是。 尔时,守笼那伴等,诣守笼那父母所,作如是言:可听守笼那舍家为道,若乐出家有常相见,若不乐出家便当还此守笼那,若死当复云何? 父母即言:随意出家。 时,守笼那!闻父母听许,心自念言:我今羸瘦如是,不堪一食,可小自将养。 时,守笼那少多有力,往父母所白言:我今出家去。 父母言:今正是时。 时,守笼那!即往王舍城耆阇崛山,到世尊所头面作礼在一面住,白言:父母已听,我出家为道,愿佛度我得受大戒。 佛即听出家受大戒。 尔时,守笼那父母,于两城中间七处安驿,为守笼那送热食及时令到。 时,守笼那!以此食与上座已,自入城乞食,其父母闻守笼那以所,送食与诸比丘自乞食,从今已去,止不复与送食。 尔时,守笼那!往温水河边尸陀林中住,勤行精进,经行之处血流污地,如屠杀处。 时,守笼那!在静处思惟,心自念言:我今勤行精进,如佛弟子中无有胜我者,我今何故不得无漏解脱!我家中大有财宝,可自娱乐自恣作福,今宁可舍戒还家,不复为道。尔时,世尊知其心念。譬如力士屈申臂顷,从耆阇崛山至尸陀林中往经行处,见血污地如屠杀处。 世尊知而故问余比丘:此谁经行处,血污地如屠杀处。 诸比丘白佛言:是守笼那比丘勤行精进,是其血污地。 佛言:唤来。 比丘受教,往守笼那所语言:世尊唤汝。 守笼那闻佛唤,即往佛所礼佛足却坐一面,佛知而故问:汝于屏处作如是念,我勤行精进,如佛弟子中无胜我者,我今何故不得无漏解脱?我家中大有财宝,可自娱乐自恣作福,今宁可舍戒还家,不复为道耶。 实尔,世尊! 世尊言:我今问汝,随意答我,汝在家时,能弹琴不?如是,世尊!在家实能弹琴。 守笼那云何琴?弦若急音声好不?不也,世尊!守笼那云何琴弦若缓音声好不?不也,世尊!云何守笼那?琴弦不缓不急,音声好不?如是。 世尊言:如是,守笼那!若大勤精进掉动,若少精进懈怠,应等精进等于诸根。 尔时,守笼那!闻佛略说教诫已,独在静处勤修精进心不放逸,初夜、后夜警意修行助道之法,所为出家得果不久,无上净行现世得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复受身,知守笼那比丘得阿罗汉道。 时,守笼那比丘!得阿罗汉道已,往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住白佛言:若有比丘,得阿罗汉,尽诸有漏乐于六处,乐于出离,乐不瞋恚,乐于寂静,乐尽爱欲,乐尽受阴,乐于无痴。若有比丘,得罗汉漏尽,乐此六处。 世尊!颇有不依于信得出离?不应作如是意,不依于信,得罗汉道,尽于有漏,尽欲、无欲,尽恚、无恚;尽痴、无痴,乐于出离。 世尊!颇有不依持戒故得乐无恚不?不应作如是意,不依持戒,得罗汉道,尽于有漏。尽爱、无爱;尽恚、无恚;尽痴、无痴,乐于无恚。 世尊!颇有不断诸利养乐寂静不?不应作如是意,不断利养,得罗汉道,尽恚、无恚;尽痴、无痴;乐于寂静,彼尽欲无欲。尽恚、无恚;尽痴、无痴;爱尽、受阴尽,乐于无痴。如是比丘!心解脱有漏眼见多色,慧解脱心解脱,二俱不染污识,不与色杂住第四禅,耳鼻舌身意亦如是。 世尊!由如大石山全为一叚不缺无孔不漏,若东方有大疾风雨来,此山不移不可倾动。南、西、北方亦复如是。如是,世尊!若比丘得阿罗汉道,心得解脱尽于有漏,眼见多色慧解脱心解脱,二俱不染污识,不与色杂住第四禅,耳、鼻、舌、身意亦如是。 说是语已,重说偈言: 「乐出离者,乐寂比丘;乐不瞋恚,及尽爱者。 乐尽受阴,心不愚痴;审知不起,从是解脱。 以正解脱,便为息灭;已得无观,更无有作。 譬如大山,风不能坏;如是色声,香味触法。 于善恶法,智者不动;心住解脱,见于灭尽。」 如是,守笼那!说此偈已,佛即可之,从坐起前礼佛足而去,去未久,佛告诸比丘言:应作如是自记得道,但说其义不正言,得不如余愚痴比丘欢喜自记后无所得空自疲苦。尔时,守笼那!于异时往佛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 佛告守笼那:汝生来习乐不串涉苦,听汝于寺内着一重革屣。 即白佛言:我舍五象王出家为道,或致人笑言。守笼那!舍五象王出家为道贪一重革屣,若世尊听诸比丘畜者,我亦当畜。佛时默然可之!即以是因缘集比丘僧为诸比丘随顺说法,无数方便称赞行头陀少欲知足,乐出离者,告诸比丘:为护身护衣护卧具故,听在寺内着一重革屣。 时,诸比丘着一重革屣,不久便穿坏,听以树皮若皮补之,当以缕缝,若断坏应以筋若毛若皮缕缝,彼时须锥,比丘白佛:佛言听畜锥。 【4】《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21<六皮革法>(大正22,144a13-147a24) 佛在舍卫城。 尔时,摩诃迦旃延!在阿湿波阿云头国波楼多山中住,彼国有长者名沙门亿耳,信乐佛法常供给诸比丘,见法得果受三归五戒恒入僧坊听受法教。 时,沙门亿耳屏处自念:如佛所说在家染着不能广修梵行,出家无着犹如虚空,我今何不于无为法中剃除须发出家学道! 念已晨旦到迦旃延所,头面礼足具宣所念:欲求出家受具足戒。 迦旃延言:在家染着诚如汝言:但出家苦节净修梵行独坐树下常应一食,汝本富乐此事甚难。亿耳闻已便归其家,如是至三。见其意至便与出家,彼国无有十众作沙弥经历六年,迦旃延乃以神通力,于余国集十众授具足戒。亿耳受戒已念言:我闻如来应供等正觉而未奉见今当往诣问讯世尊。念已到迦旃延所,头面礼足白求诣佛。迦旃延言:甚善,吾随汝喜宜知是时,可以吾名问讯世尊,复以五法白佛: 一阿湿波阿云头国无有十众,亿耳作沙弥经历六年不得受具足,迦旃延以神通力于余国集僧然后得受,愿世尊听此国不满十众得受具足戒。 又此国多有沙石棘刺,愿听此国比丘畜重底革屣。 又此国皆以皮敷地作坐卧具,愿听此国比丘以皮敷地。 又此国人日日洗浴,愿听此国比丘日日洗浴。 又有比丘寄衣与余方比丘,衣未至有比丘语所与比丘,比丘生疑恐犯长衣,愿为除其此疑。…… 佛在王舍城。 尔时,瓶沙王摩竭鸯伽二国,有四万二千聚落。彼诸豪杰无有不信佛、法、僧者,唯除瞻婆城中有长者子名首楼那,其人大富有二十亿钱时人号曰首楼那二十亿,是人生便受乐手脚柔软足下生毛,瓶沙王作是念:我界内唯有二十亿,未信佛法,我当云何令彼信乐?我若自往当大惊怖,若呼召之必生疑畏,正当通命瞻婆城中六十家诸豪杰观王子婚因此相见诲以道法,念已即便呼之。 时诸亲族皆白王言:二十亿未曾履地,足下生毛如人顶发,不堪恭到,愿王特赐停此一人。 王言:可乘象、马车舆。 答言:其身极软亦不堪之。 王言:今王子婚必宜相见,听汝亲族尽自致方,亲族共议,唯当凿渠通船日行数里乃可不劳,恭王命耳,便共以此致之到王舍城。 亲族白王:二十亿今始得至,愿听如家法。 王言:家法云何? 答言:以衣敷地行上舁之。 王言:可尔。即敕为敷。又为敷细软衣为座令坐其上。 王问言:汝足下实生毛不。 答言:实尔,大王! 王言:我欲见之。 答言:愿使可信人看。 王言:我欲自见。 答言:愿听舒脚。 王言:可尔。 即舒脚示王,果如所闻,光曜王目不得熟视,生希有心念言:我国乃生如此大福德人,顾视左右先有三大居士,并二十亿为四。 问言:汝各有几财得为居士? 第一人言:我钱有十三亿。 第二人言:我有十四亿。 第三人言:我有十四亿;又有一无价摩尼珠。 二十亿言:我有二十亿;复有五百摩尼珠一摩尼宝床。 王问二十亿:汝所从得此 答言:此宝非父余财,亦不营得。我于高楼上眠,眠觉便在我前。 王闻此语,倍生希有。复作是念:此人福德唯佛当知,余无能了。即便严驾出诣佛所头面礼足白佛言:世尊!二十亿有五百摩尼珠一摩尼宝床,从何而来? 佛言:此人先在忉利天,有五百天女极相爱乐,从彼来生天女皆念,我等天子今于何生?以天眼观见生在此,各持一摩尼珠及先所卧宝床,化令称其今身,着前而去。 王闻佛说礼毕退,还集瞻婆城六十豪杰语言:我今令二十亿为彼城中最大居士,汝等宗之。复语:二十亿及六十人等,我为汝王以法治化,已与汝等作现世利益,今佛世尊在耆阇崛山,各可往彼求后世利,受敕皆往。 时,长老婆竭陀!于山中盘石上经行,诸居士到其所语言:大德为我白佛,瞻婆城二十亿及六十居士欲问讯世尊,娑竭陀于盘石上居士前没踊出佛前,具以白佛。 佛言:汝可先去于盘石上敷座吾寻后往,受教于佛前没踊出盘石众居士前,为佛敷座。佛以常威仪步行后至,诸居士念言:此比丘有大神力出没盘石犹如入水,咸共恭敬而慢世尊。世尊既至就座而坐,诸佛常法,先使发欢喜心然后说法。 佛语娑竭陀:汝起扇佛,受教起扇,须臾现种种神变如优为。 迦叶还在佛前,稽首礼足白佛言:佛是我大师,我是佛弟子。如是三返已复坐本位。 于是诸居士作是念:弟子神力犹尚如是,况于如来应供等正觉!便回心注仰。 佛为说种种妙法示、教、利、喜,乃至苦集尽道,皆于坐上得法眼净,受三归五戒。 二十亿从坐起跣足至佛前稽首作礼,佛便微笑。 娑竭陀作是念:佛何因缘笑?念已从坐起偏袒右肩胡跪白佛:今何因缘而发微笑? 佛语娑竭陀:此二十亿九十一劫来始今足蹈于地。 又问:二十亿何因缘?九十一劫足不蹈地。 佛言:过去世时有佛世尊出现于世,名毗婆尸,父王治城,长十二由旬广七由旬,多诸人众安隐丰乐,彼佛与大比丘僧六万八千人俱,皆是阿罗汉于彼止住,其王日日请佛及僧于宫中食。 时,大众中有一人名修毗赊,共众人往诣王所,白言:王今作诸功德,愿听我等亦得豫之。 王言:今佛僧众有六万八千人,恐汝等不办,或更恼僧。 复白王言:我自堪办,愿必听许。 王言:大善!犹恐不办敕作食如常,彼若不周当以足之,于是诸人设供过于王食,如是多日。王所作食竟不复设,修毗赊次应设供,使人掘路更以细软土填香泥泥之,两边竖八十宝柱,以杂色摩尼珠置于柱头,悬杂色幡张杂色幔,弥覆路上处处,路上安种种浆,于家敷六万八千座,一比丘坐一座,各以五百釜羹而供养之。一一比丘施劫贝二张革屣一緉;复为四方僧作一房;地敷卧具皆悉妙好。 尔时,修毗赊者今二十亿是,从是已后受天上人中福等无有异,若今不见我者足犹不蹈地。 时,二十亿胡跪白佛:愿听出家受具足戒。 佛言:父母听汝未? 答言:未。 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 答言:我当还家启白父母。 佛言:大善!今正是时。于是二十亿礼佛足右繞还瞻婆城,白其母言:我今欲出家学道,母言:止止何缘出家?我唯有汝,死尚不欲相离,如何生离,今我财物珍宝奴婢田宅无有限数,可恣意作福受五欲乐,苦请至三,然后听许,前礼母足右繞三匝还诣佛所,头面礼足胡跪白佛:母已听许,愿便与我出家受具足戒。 佛言:比丘来出家受具足戒广修梵行,我善说法能尽苦源。 说是语时,二十亿须发自堕僧伽梨着身钵盂在手,出家不久于尸陀林,精进经行足伤血流,乌随啄吞。二十亿作是念:佛弟子中精进无胜我者,而今未得尽诸苦源,我家幸多财宝,亦可反俗快作功德。 佛知其念,从耆阇崛山来下见乌啄吞其血。问阿难:何故有此血乌竞啄之? 答言:二十亿于此经行足伤血出。 世尊便往到其所,问二十亿:汝实作是念不? 答言:实尔,世尊! 佛复语言:我今问汝随意答我,汝在家时善弹琴不? 答言:善! 又问:琴弦急时声调好不? 答言:不好。 又问:琴弦缓时声调好不? 答言:不好。 又问:云何得好? 答曰:不急不缓然后乃好? 佛言:于我法中亦复如是。太缓、太急何缘得道?若精进处中不久尽苦。 二十亿闻佛说已,即于经行处漏尽无余,世尊以二十亿足下伤破,告诸比丘:今听二十亿着一重革屣。 二十亿白佛言:世尊!我舍二十亿钱、五百摩尼宝珠、一摩尼宝床、二十夫人、无量婇女。若着一重革屣人当讥我,舍如此财宝而犹贪受一重革屣,世尊若听一切比丘著者我当着之。佛便赞叹少欲知足,赞戒赞持戒已告诸比丘,从今听诸比丘着一重革屣。 有诸比丘着两重革屣,以是白佛:佛言:不听!犯者突吉罗。 时六群比丘着革屣在和尚阿阇梨前后经行,有余比丘亦皆效之,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应和尚阿阇梨前着革屣,犯者突吉罗。有因缘于和尚阿阇梨前着革屣无犯?若地有棘刺,若地有刺脚草,若地有沙石,若病时若暗时。 时诸比丘着金银象牙石屐,诸居士见。讥呵言:此诸比丘如王大臣,常说少欲知足,而今奢费无度,无沙门行破沙门法,诸长老比丘闻种种呵责,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诸比丘:从今不听着如上屐,犯者突吉罗。…… 【5】《瑜伽师地论》卷91 (大正30,815c12-22) 复次、由四种相,正发精进,速令诸漏永尽无余。 何等为四? 一者、发起平等精进,谓不极掉举发勤精进,令其身心疲倦损恼;亦不极下发起精进,虚弃身命令无所得,是名初相。 又不由此而生憍慢,谓我独能发勤精进,余则不尔,是第二相。 又于正发勤精进果,世间安触所证差别,无有爱味与此俱行,修不放逸,是第三相。 又于精进平等之相,能善摄受,令于当来无有退失,是第四相。 ☉如是正发勤精进故,永尽诸漏,成阿罗汉。 (一二四)134《中阿含》<大品>《八难经》135第八(第三念诵)136 解经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轮宝忏》卷2:「八、《八难经》:谓学道有八难,唯有一不难。」(卍续藏74,958b2-3 // Z 2B:2,437d2-3 // R129,874b2-3)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1003,n.3:本经叙说世尊告诉诸比丘,人行梵行时,有八难八非时,并说一不难与一是时。 ※增支部(A. 8. 29.Akkhanā 难)、《增一阿含经》卷36<八难品>第一经(大正2,747a7-c4)。 壹、序分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613b)独园。 贰、正宗分 一、佛告诸比丘八难、八非时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人行梵行而有八难、八非时137也。云何为八? (一)明生地狱中为第一难、非时 若时如来、无所着、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138,出世说法:趣向止息,趣向灭讫,趣向觉道,为善逝所演,139彼人尔时生地狱中,是谓人行梵行第一难、第一非时。 (二)明生畜生中,生饿鬼中,生长寿天中,生在边国夷狄之中为第二至五难、非时 复次,若时如来、无所着、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出世说法:趣向止息,趣向灭讫,趣向觉道,为善逝所演,彼人尔时生畜生中,生饿鬼中,生长寿天中,生在边国夷狄之中,无信无恩,无有反复,若无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谓人行梵行第五难、第五非时140。 (三)明虽生中国,而聋痖如羊鸣,常以手语,不能知说善恶之义第六难、非时 复次,若时如来、无所着、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出世说法:趣向止息,趣向灭讫,趣向觉道,为善逝所演,彼人尔时虽生中国,而聋痖如羊鸣,常以手语,不能知说善恶之义,是谓人行梵行第六难、第六非时。 (四)明虽生中国,不聋、不痖,不如羊鸣,又能知说善恶之义,然有邪见及颠倒见为第七难、非时 复次,若时如来、无所着、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出世说法:趣向止息,趣向灭讫,趣向觉道,为善逝所演,彼人尔时虽生中国,不聋、不痖,不141如羊鸣,不以手语,又能知说善恶之义,然有邪见及颠倒见,如是见、如是说:『无施、无斋,无有咒说;无善恶业,无善恶业报;无此世彼世;无父无母;世无真人往至善处、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是谓人行梵行第七难、第七非时。 (五)明佛不出于世,亦不说法为第八难、非时 复次,若时如来、无(613c)所着、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不出于世,亦不说法:趣向止息,趣向灭讫,趣向觉道,为善逝所演,彼人尔时生于中国,不聋、不痖,不如羊鸣,不以手语,又能知说善恶之义,而有正见不颠倒见,如是见、如是说:『有施、有斋,亦有咒说;有善恶业,有善恶业报;有此世彼世;有父有母;世有真人往至善处、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是谓人行梵行第八难、第八非时。142 二、明遇佛出世说法,生于中国,不聋、不痖,不如羊鸣,不以手语,又能知说善恶之义,而有正见不颠倒见为一不难、一是时 人行梵行有一不难、有一是时。 云何人行梵行有一不难、有一是时? 若时如来、无所着、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出世说法,趣向止息,趣向灭讫,趣向觉道,为善逝所演,彼人尔时生于中国,不聋、不痖,不如羊鸣,不以手语,又能知说善恶之义,而有正见不颠倒见,如是见、如是说:『有施、有斋,亦有咒说;有善恶业,有善恶业报;有此世彼世;有父有母;世有真人往至善处、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是谓人行梵行有一不难、有一是时。」 三、说颂结成 于是,世尊说此颂曰: 「若得人身者,说最微妙法;若有不得果143,必不遇其时。 多说梵行难,人在于后世;若得遇其时,是世中甚难。 欲得复人身,及闻微妙法,当以精勤学,人自哀愍故。 谈说闻善法,莫令失其时;(614a)若失此时者,必忧堕地狱。 若不遇其时,不闻说善法,如商人失财,受生死无量。 若有得人身,闻说正善法,遵奉世尊教,必遭遇其时。 若遭遇此时,堪任正梵行,成就无上眼,日亲144之所说。 彼为常自护,进行离诸使,断灭一切结,降魔魔眷属,彼度于世间,谓得尽诸漏。」 参、流通分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八难经》第八竟145(一千三十三字)146 附:汉译经论对照 【1】《增一阿含经》卷36<八难品>第一经(大正2,747a7-c4)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凡夫之人不闻不知说法时节。比丘当知:有八不闻时节,人不得修行。云何为八?若如来出现世时,广演法教,得至涅槃,如来之所行,然此众生在地狱中,不闻不睹,是谓初一难也。 若复如来出现世时,广演法教,然此众生在畜生中,不闻不睹,是谓第二之难。 复次,如来出现世时,广说法教,然此众生在饿鬼中,不闻不睹,是谓此第三之难也。 复次,如来出现世时,广演法教,然此众生在长寿天上,不闻不睹,是谓第四之难也。 复次,如来出现世时,广演法教,然此众生在边地生,诽谤贤圣,造诸邪业,是谓第五之难。 复次,如来出现世时,广演法教,得至涅槃,然此众生生于中国,又且六情不完具,亦复不别善恶之法,是谓第六之难也。 若复如来出现世时,广演法教,得至涅槃,然此众生在于中国,虽复六情完具,无所缺漏,然彼众生心识邪见:无人、无施、亦无受者,亦无善恶之报,无今世、后世,亦无父母,世无沙门、婆罗门等成就得阿罗汉者,自身作证而自游乐,是谓第七之难也。 复次,如来不出现世,亦复不说法使至涅槃者,又此众生生在中国,六情完具,堪任受法,聪明高才,闻法则解,修行正见:便有物、有施、有受者,有善恶之报,有今世、后世,世有沙门、婆罗门等修正见,取证得阿罗汉者,是谓第八之难,非梵行所修行。是谓,比丘!有此八难,非梵行所修行。 于是,比丘!有一时节法,梵行人所修行。云何为一?于是,如来出现世时,广演法教,得至涅槃,然此人生在中国,世智辩聪,触物皆明,修行正见,亦能分别善恶之法,有今世、后世,世有沙门、婆罗门等修正见,取证得阿罗汉者,是谓梵行人修行一法,得至涅槃。」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八难非一类,令人不得道;如今现在前,世间不可遇。 亦当学正法,亦莫失是处;追忆过去等,便生地狱中。 于是断、无欲,思惟于正法;久存于世间,而无断灭时。 于是断、无欲,思惟于正法;永断生死原,久存于世间。 以得于人身,分别正真法;诸不得果者,必游八难处。 今说有八难,佛法之要行;一难犹尚剧,如板浮大海。 虽当离一难,然可有此理;设离一四谛,永离于正道。 是故当专心,思惟于妙理;至诚听正法,便得无为处。」 是故,比丘!当求方便,远离八难之处,莫愿其中。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五)147《中阿含》<大品>《贫穷经》148第九(第三念诵)149 解经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轮宝忏》卷2:「九、《贫穷经》:以无善法财喻贫穷;以恶行喻举贷;以覆藏喻长息;以梵行所知为责索;以频生三恶念为数往求索;以堕恶道喻被收缚。」(卍续藏74,958b3-6 // Z 2B:2,437d3-6 // R129,874b3-6)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1009,n.3:本经叙说有欲而贫穷者为大苦;因为贫穷而举贷,被长息、责索所恼,财主数往求索、收缚为最大苦。若人无有信、戒、闻、施、慧,纵然多金银财宝,因无有力势法财,故亦贫穷,于圣法中称为不善贫穷。若于身、口、意造三恶业,则犹如贫而举债,必堕三涂苦。 ※增支部(A. 6. 45.Dāliddiya◎ 贫穷)。 壹、序分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贰、正宗分 一、佛为诸比丘说诸苦法 (一)明世法之六苦 1、有欲之人而贫穷为大苦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世有欲人贫穷,为大苦耶?」150 诸比丘白曰:「尔也,世尊!」 2、有欲之人而贫穷,举贷他家财物为大苦 世尊复告诸比丘曰:「若有欲人贫穷举贷151他家财物,世中举贷他家财物,为大苦耶?」 诸比丘白曰:「尔也,世尊!」 3、有欲之人而贫穷,举贷他家财物,日日长息为大苦 世尊复告诸比丘曰:「若有欲人举贷财物,不得时还,曰152曰153长息154,世中长息,为 大苦耶?」 诸比丘白曰:「尔也,世尊!」 4、有欲之人而贫穷,长息不还,财主责索为大苦 世尊复告诸比丘曰:「若有欲人长息不还,财主责索155,世中财主责索,为大苦耶?」 诸比丘白曰:「尔也,世尊!」 5、有欲之人而贫穷,财主责索,不能得偿,财主数往至彼求索为大苦 世尊复告诸比丘曰:「若有欲人财主责索,不能得偿,财主数往至彼求索156,世中财主 数往至彼求索,为大苦耶?」 诸比丘白曰:「尔也,世尊!」 6、有欲之人而贫穷,财主数往至彼求索,彼故不还,便为财主之所收缚为大苦 世尊复告诸比丘曰:「若有欲人财主数往至彼求索,彼故不还,便为(614b)财主之所收 缚,世中为财主收缚,为大苦耶?」 诸比丘白曰:「尔也,世尊!」 7、小结 是为世中有欲人贫穷是大苦,世中有欲人举贷财物是大苦,世中有欲人举贷长息是大苦,世中有欲人财主责索是大苦,世中有欲人财主数往至彼求索是大苦,世中有欲人为财主收缚是大苦。 (二)明于圣法之六苦 1、无有信、戒、闻、施、慧于善法者为不善贫穷 如是若有于此圣法之中,无信于善法,无禁戒、无博闻、无布施、无智慧于善法,彼虽多有金、银、琉璃、水精、摩尼、白珂、螺璧、珊瑚、琥珀、码碯、瑇瑁157、砗渠158、碧玉、赤石、琁珠,然彼故贫穷,无有力势,是我圣法中说不善贫穷也。 2、身、口、意三恶行者为不善举贷 彼身恶行,口、意恶行,是我圣法中说不善举贷也。 3、欲覆藏身、口、意恶行者为不善长息 彼欲覆藏身之恶行,不自发露,不欲道说,不欲令人诃责159,不160顺求;欲覆藏口、意 恶行,不自发露,不欲道说,不欲令人诃责,不顺求,是我圣法中说不善长息也。 4、被他人举诸恶行,但自不承认者为不善责索 彼或行村邑及村邑外,诸梵行者见已,便作是说:『诸贤!此人, 如是作、如是行、如是 恶、如是不净,是村邑刺。』彼作是说:『诸贤!我不如是作、不如是行、不如是恶、 不如是不净,亦非村邑刺。』是我圣法中说不善责索也。 5、念三不善念者为不善数往求索 彼或在无事处,或在山林树下,或在空闲居,念三不善念──欲念、恚念、害念,是我 圣法中说不善数往求索也。 6、因身、口、意三恶行之缘,命终后必堕三恶趣者为不善收缚 彼作身恶行,口、意恶行,彼作身恶行,口、意恶行已,因此缘此,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是我圣法中说不善收缚也。我不见缚更有如是苦、如是重、如是麁、如是不可乐,如地狱、畜生、饿鬼缚也。 7、明阿罗汉永尽诸苦 此三苦缚,漏尽(614c)阿罗诃比丘已知灭尽,拔其根本,永无来生。 二、佛说偈颂说明 于是,世尊说此颂曰:「 世间贫穷苦,举贷他钱财;举贷钱财已,他责为苦恼。 财主往求索,因此收系缚;此缚甚重苦,世间乐于欲。 于圣法亦然,若无有正信;无惭及无愧,作恶不善行。 身作不善行,口意俱亦然;覆藏不欲说,不乐正教诃。 若有数数行,意念则为苦;或村或静处,因是必有悔。 身口习诸行,及意之所念;恶业转增多,数数作复作。 彼恶业无慧161,多作不善已;随所生毕讫,必往地狱缚。 此缚最甚苦,雄猛162之所离;如法得财利,不负得安隐。 施与得欢喜,二俱皆获利;如是诸居士,因施福增多。 如是圣法中163,若有好诚信;具足成惭愧,庶几无悭贪。 已舍离五盖,常乐行精进;成就诸禅定,满具常弃乐164。 已得无食乐,犹如水浴净;不动心解脱,一切有结尽。 无病为涅槃,谓之无上灯;无忧无尘安165,是说不移动。」 参、流通分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615a)《贫穷经》第九竟166(一千一十字)167《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九(八千八百三字) 1 一日诵名念=念诵【明】。(大正1,607d,n.13) 2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67,n.3:「有一品半,合有三十五经」,丽本作「有二品,合有二十五经」。今查对第三一日诵,当包括大品一一七经至一四一经及梵志品前半品一四二经至一五一经,故改作「有一品半,合有三十五经」。宋、元二本均作「有一品半,合有二十五经」。 3 《中阿含.117经》卷29(大正1,607c5-608b1) 4 A. III. 38-39. sukhumāla sutta.。(大正1,607d,n.16);请另参见印顺法师着《佛法概论》p.11-p.13。 5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69,n.3:「从容闲乐、极柔软」,巴利本作 sukhumālo paramasukhumālo accanta sukhumālo(柔软、上柔软、极柔软。) 6 悦头檀:《パ-?语佛教辞典》p.262:「Suddhodana 净饭〔释尊の父,释迦族の国王〕」。 7 殖=植【宋】*【元】*【明】*。[*18-1]殖=植【宋】*【元】*【明】*。(大正1,607d,n.18) 8 头=赖【宋】【元】【明】【知】。(大正1,607d,n.19) 9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一)p.505,n.6:修摩那华(sumanā)(巴),善意花。婆师华(vassikī)(巴),夏生花。瞻卜华(campaka)(巴),素馨花。修揵提华(sogandhika)(巴),好香莲花。摩头揵提华(madhu-gandhika)(巴),蜜香花。阿提牟哆华(adhimuttaka)(巴),增上信花。波罗头华,于下文中则作波罗赖华。 10 〔伞ㄙㄢˇ〕:《汉语大字典》(五)p.3451:1同“伞”。《说文新附?纟部》:“伞,盖也”。2伞丝绫。《广韵?旱韵》“伞, 伞丝绫” 11 [麸-夫+广]=[麸-夫+黄]【知】。(大正1,607d,n.20)〔撬〕:《汉语大字典》(七)p.4607:撬麦,大麦的一种。芒长,成熟时自然脱粒,粒外有皮《广韵?梗韵》:“撬,撬麦”。 12 粳:《汉语大词典》(九)p.214:稻之不黏者。今指一种介于籼稻和糯稻之间的晚稻品种,米粒短而粗吀米质粘性较强,胀性小。 粮:《汉语大词典》(九)p.215:1、同“粮”。2、“粮”的简化字。 粳粮:《汉语大词典》(九)p.214:泛指米粮。 13 逻惒=逻和【宋】【元】【明】,=罗和【知】。(大正1,607d,n.21) 14 〔1〕《翻梵语》卷9 (大正54,1048b7):「伽宾阇罗(应云劫宾阇罗,译曰鸟鸠)。」 〔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67,n.10:劫宾阇逻(kapi?jala)(巴),鸟之一种。 15 奚=灸【知】。(大正1,607d,n.22) 16 施=拖【宋】【元】【明】。(大正1,607d,n.23) 17 上乘:《汉语大词典》(一)p.283:1、古代以四马共驾一车为上乘。2、上等马。 18 卤簿:《汉语大词典》(十二)p.1028:古代帝王出行时侍从的仪仗队。出行之目的不同仪式亦各别。 19 宜然:《汉语大词典》(三)p.1375:应该这样。 20 请另参见《佛法概论》p.11-12。 21 〔柔…竟〕-【明】。(大正1,608d,n.2) 22 〔七…字〕-【宋】【元】【明】。(大正1,608d,n.3) 23 敬爱=爱敬【宋】【元】【明】。(大正2,608d,n.11) 24 〔诸〕-【宋】【元】【明】。(大正2,608d,n.12) 25 设=虽【宋】【元】【明】。(大正2,608d,n.13) 26 《中阿含.118经》卷29(大正1,608b3-609a5) 27 A. VI. 43. Nāga.。(大正2,608d,n.5) 28 〔第三念诵〕-【明】。(大正2,608d,n.6) 29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73,n.3:东园鹿子母堂(Pubbārāma, Migāramātu-pāsāda)(巴),位于舍卫城之东,为鹿母毗舍佉优婆夷建以供养佛陀之精舍。 30 〔1〕《翻梵语》卷2(大正54,995b7):「乌陀夷(应云优陀夷,译曰出也)」。 〔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73,n.5:乌陀夷(Udāyi)(巴),善能劝导、福度人民第一比丘。巴利本此处作「阿难陀」。 31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73,n.6:波斯匿王(Pasenadi)(巴),憍萨罗国国王。 32 请另参见《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470:「nāga──那伽,印度人是指龙说的,或是指象说的,所以古人或泛译为「龙象」。伊罗钵。」Airāva?a龙王的化身,就是六牙象王。帝释所坐与普贤所坐的,是怎样的恰合! 33 念~Seta.。(大正2,608d,n.10) 34 度=渡【宋】【元】【明】。(大正2,608d,n.11) 35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73,n.11:胸行(uraga)(巴),胸行者。例如蛇等以胸腹而行之爬虫类。 36 〔乌陀夷〕-【宋】【元】【明】。(大正2,608d,n.14) 37 越超=超越【宋】【元】【明】。(大正2,608d,n.16) 38 〔苦行及梵行,是谓龙所行〕《日译南传大藏经》卷20《增支部?四》p.90:「苦行及梵行,是象余二足。」 39 〔1〕〔大龙信为手,二功德为牙〕《日译南传大藏经》卷20《增支部?四》p.90:「大象鼻为信,保有舍为白牙。」 〔2〕《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103(大正27,535b22-27):「如《契经》说:有大龙象以信为手,以舍为牙,以慧为头,以念为颈,于其两肩担集善法。问:何故世尊说信为手?答:取善法故,如象有手能取有情、无情数物;如是圣者,有信手故,能取种种微妙善法,是故世尊说信为手。」 40 〔乐远离双臂〕《日译南传大藏经》卷20《增支部?四》p.90:「远离彼之尾。」 41 止=正【宋】【知】。(大正2,608d,n.17) 42 〔1〕《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79(大正27,410b24-29):「问:若尔前颂当云何通。答:不必须通非三藏故,诸赞佛颂言多过实。如分别论者,赞说世尊心常在定,善安住念及正知故,又赞说佛恒不睡眠离诸盖故,如彼赞佛实不及言前颂亦然故不须释。」 〔2〕《阿毗达磨俱舍论》卷13(大正29,72a6-13):「有余部说:诸佛世尊常在定故,心唯是善无无记心。故《契经》说:那伽行在定,那伽住在定,那伽坐在定,那伽卧在定。毗婆沙师作如是释此显佛意,若不乐散心则于四威仪能常在定,然于余位非无威仪及异熟生通果心起。」 〔3〕请另参见:印顺导师着《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159-p.172,p.1223-p.1224;《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419-p.423)。 43 香=音【宋】【元】【明】。(大正2,608d,n.18) 44 〔龙中龙所说〕《日译南传大藏经》卷20《增支部?四》p.91,n.10:「能说的象指优陀夷,所说的象指世尊。」 45 〔龙…竟〕-【明】。(大正2,609d,n.1) 46 〔七…字〕-【宋】【元】【明】。(大正2,609d,n.2) 47 《中阿含.19经》卷29(大正1609a8-c1) 48 A. III. 67. Kathāvatthu.。(大正2,609d,n.4) 49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77,n.6:「说处」,巴利本作kathāvatthu(言之所依)。 50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79,n.1:「比丘!因过去世说......而说如是现在世时有」,巴利本(A. vol. 1, p.197)作:比丘!或欲谈有关于过去世之语,则说:关于过去世曾有如此......。比丘!或欲谈有关于未来世之语,则说:关于未来当如是......。比丘!或欲谈有关于现在世之语,则说:现在如此......。 51 〔1〕请另参见《大智度论》卷26(大正25,253b14-16):「佛有四种答:一者、定答,二者、分别义答,三者、反问答,四者、置答。此十四难法,应置答。」 〔2〕《长阿含经》卷8《众集经》(大正1,51a29-b2):「复有四法:谓四记论。决定记论、分别记论、诘问记论、止住记论。」 〔3〕印顺导师着《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p.522-p.523 52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79,n.2:「一向论不一向答者,分别论不分别答者,诘论不诘答者,止论不止答者」,巴利本作Eka?savyākara?īyam pa?ha? na eka?sena. vyākaroti, vibhajjha- vyākara?īyam p. na vibhajjha vy., pa?ipucchā vy. p. na patipucchā vy., thapanīyam p. na thapeti. 其意为:应该作一向〔决定的〕解答之问,而不以一向〔决定的〕解答;应该分别解答之问,而不分别解答;应该反诘解答之问,而不反诘解答;应该置之〔不必答〕之问,而不置之。 53 使=便【宋】【元】【明】。(大正2,609d,n.7) 54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79,n.4:「于处非处不住......道迹不住者」,巴利本作 thānāthāne na santhāti parikappe na santhāti a??avade(巴利本原注为 a??ātavade)na santhāti patipdāya na santhāti 其意为:于处非处(理非理)不确立,意旨不确立,了知之语(开悟者之语)不确立,道行不确立。 55 呰=此【宋】。(大正2,609d,n.8) 56 诤~Viruddha.。(大正1,609d,n.9) 《パ-?语佛教辞典》p.262:Viruddha违和、相违。 57 〔说…竟〕-【明】。(大正2,609d,n.10) 58 〔七…字〕-【宋】【元】【明】。(大正2,609d,n.11) 59 《中阿含.120经》卷29(大正1,609c4-610a7) 60 ~S. 22, 76. Arahanta.。(大正2,609d,n.13) 61 〔第三念诵〕-【明】。(大正2,609d,n.14) 62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81,n.6:「非神」,巴利本作N'etam mama, n'eso aham asmi na m'eso attā 其意为: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的「自我」。 63 (三十)+七【元】【明】【知】。(大正2,609d,n.15) 64 〔我〕-【宋】【元】【明】。(大正2,609d,n.16) 65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83,n.4:九众生居:又作九有情居,指有情乐住之处有九种。(一)欲界之人天。(二)梵众天,(三)极光净天,(四)遍净天,(五)无想天,(六)空无边处,(七)识无边处,(八)无所有处,(九)非想非非想处。 66 [阿罗诃]~Araha?.(大正2,609d,n.17) 《パ-?语佛教辞典》p.38:「Arahatta 阿罗汉」。 67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83,n.6:「境界七善法」,巴利本作sattasadhammagocarā(七正法为行境)。根据巴利本原注:七善法为信、惭、愧、多真、发勤、在念、慧。 68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83,n.7:根据巴利本,应将「大雄游行处,离一切恐怖」与「妙称上朋友,佛最上真子」两句位置互调为妥。 69 〔1〕《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83,n.8:「七觉宝」,巴利本作sattaratana(七宝)。据巴利本原注:七宝为七觉分。七觉分又作七觉支,即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70 真=尊【宋】【元】【明】。(大正2,609d,n.18) 71 〔1〕《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20(大正26,452c11-453a27):「十无学法者,云何为十?答:一、无学正见,二、无学正思惟,三、无学正语,四、无学正业,五、无学正命,六、无学正勤,七、无学正念,八、无学正定,九、无学正解脱,十、无学正智。……」 〔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83,n.10:「十支道」,巴利本作 dasaha?ga(十支分)。据巴利本原注:十支分为无学位之十分。「支」,知本作「枝」。 72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85,n.1:「上下及诸方,彼无有喜乐」,巴利本作ddha? tiriya? apācīna?, nandi tesa? na vijjati其意为:于上下四方,对于他们(诸佛)无可喜乐〔的〕。据巴利本注释书:「上下四方」有三释:(一)上为头发之顶,下为跖,左右为中央。(二)上为过去,下为未来,四方为现在。(三)上为天界,下为恶趣,四方为人界。 73 〔说…竟〕-【明】。(大正2,610d,n.1) 74 〔四…字〕-【宋】【元】【明】。(大正2,610d,n.2) 75 《中阿含.121经》卷29(大正1,610a10-c21) 76 S. 8, 7. Pavāra?ā.,[Nos. 61-63, No. 99(1212), No. 100(228), No. 125(32.5)].,[Pravāra?a sūtra. 断片, Hoernle Ms., No. 149]。(大正2,610d,n.4) 77 音慈井反=者慈井反【宋】,=音净【元】,=慈井切【明】。(大正2,610d,n.5) 78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85,n.7:从解脱(pātimokkha)(巴),又作波罗提木叉、别解脱、处处解脱,指七众防止身口七支等过,远离诸烦恼惑业而得解脱所受持之戒律。 79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85,n.8:请请(pavāranā)(巴),自恣、随意、满足,请对方不必顾虑,随意恣举其所犯。 80 坐=座【明】。(大正2,610d,n.7) 81 向=属【宋】【元】【明】【知】。(大正2,610d,n.8) 82 行+(者)【宋】【元】【明】。(大正2,610d,n.9) 83 《瑜伽师地论》卷83(大正30,761a13-26)。 84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87,n.5:三明达:谓通达宿命、天眼、漏尽三智明。 85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87,n.6:俱解脱(ubhatobhāgavimutta)(巴),灭除定与慧之障碍而获得解脱。参阅中阿含第九十七经大因经(大一?五七八中)。 86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89,n.1:慧解脱(pa??āvimutta)(巴),以智慧灭除无明等诸烦恼而获得解脱。 87 《日译南传大藏经》卷12《增支部?一》p.330:「六十比丘为三明,六十比丘为六通,六十比丘为俱解脱,其他为慧解脱。」 88 戾=类【元】【明】。(大正2,610d,n.10) 89 [>傍耆舍]~Va?gīsā.。(大正2,610d,n.11) 《パ-?语佛教辞典》p.104:「Va?gīsā 鹏耆舍[佛弟子中,辩才第一,诗人]」。 90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89,n.4:「以如义相应而作赞颂」,巴利本作 Sāruppāhi gāthāhi abhitthavi(以适当之偈颂称赞之)。 91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89,n.5:十五请日:「请日」又作请请日、自恣日,即指七月十五日结夏安居圆满之日。于此日令其他清净僧众举列己所犯之过失,而对他比丘忏悔之,忏悔清净已,则自生喜悦。 92 调=掉【元】【明】【知】。(大正2,610d,n.12) 93 有=縳【宋】【元】【明】【知】。(大正2,610d,n.13) 94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91,n.1:此偈参阅长老偈经(Thag. 1234~1237)。 95 〔请…竟〕-【明】。(大正2,610d,n.15) 96 〔千…字〕-【宋】【元】【明】。(大正2,610d,n.16) 97 《中阿含.122经》卷29(大正1,610c24-611c25) 98 A. VIII. 10. Kāra??ava.(剌).,[No. 64] [cf. No. 26(37)]。(大正2,610d,n.18) 99 [>瞻波]~Campā.。(大正2,610d,n.20) 《パ-?语佛教辞典》p.104:「Campā 瞻波チャンパ-〔アンガの首都〕」。 100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91,n.6:恒伽池(Gaggarā)(巴),又作莲池。 101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91,n.9:「有一比丘」,巴利本(A. vo1. 4, p. 204)作āyasmā ānando(尊者阿难陀)。 102 复=又【宋】【元】【明】。(大正2,611d,n.1) 103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93,n.1:「将向欲明,明出不久」,巴利本(A. vo1. 4, p. 205)作pacchime yāme uddhaste arune nandimukhiyā rattiyā(于后夜时分,日升天将破晓,其夜色令人生欢喜。)佛说瞻婆比丘经(大一?八六二中)作:「夜已过半后明星欲出,不久当明星出。」 104 像=象【知】*。(大正2,611d,n.2) 105 钥=钥【知】。(大正2,611d,n.3) 106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93,n.4:本经至「如来不复说从解脱」为止,与卷九「瞻波经」之前半经文相同。 107《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93,n.5:「伸」,丽本作「申」,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伸」。 108 僧伽梨及诸衣钵~Sa?ghā?ipattacīvara.。(大正2,611d,n.5) 109 寤=觉【宋】【元】【明】【知】*。(大正2,611d,n.6) 110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93,n.8:「是沙门污,......是沙门刺」,佛说瞻婆比丘经作:「沙门为幻,沙门为粗,沙门为刺,沙门非言。」 111 请另参见,《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102(大正27,527a6-12):「为除众疑故作是说,谓大目连,于布洒他夜,摈瞻波苾刍令出众外,时有苾刍心生疑念,勿苾刍僧令致减少。故世尊说:「假使殊胜功德丛林众中,摈出不动心解脱者,我苾刍僧亦无有减,彼若来者众亦不增。况彼苾刍破戒犯禁,坏诸威仪远离白法,岂令清众有减有增?」」 112 扬=扬【元】【明】【知】[>*]。(大正2,611d,n.9) 113 过:《汉语大字典》(六)p.3849:1、经过。《说文?辵部》:“过,度也”。2、渡过。《广雅?释诂二》:“过,渡也”。 114 请另参见印顺法师着《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p.829。 115 嫉恚=恚疾【宋】【元】【明】【知】。(大正2,611d,n.10) 116 不语~Makkhā.。(大正2,611d,n.10) 《パ-?语佛教辞典》p.104:「Makkhā 覆,伪善,恶の覆藏,恶意」。 117 〔瞻…竟〕-【明】。(大正2,611d,n.12) 118 〔一千…字〕-【宋】【元】【明】。(大正2,611d,n.13) 119 《中阿含.123经》卷29(大正1,611c28-613a26) 120 A. VI. 55. So?a.,[No. 99(254), No. 125(23.3)]。(大正2,611d,n.15) 121 〔第三念诵〕-【明】。(大正2,611d,n.16) 122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97,n.4:二十亿(Sona Kolivīsa)(巴),人名。中印度伊烂拿钵伐多国长者之子,善弹琴,为声闻中具足四威仪之大精进比丘。于五分律、四分律中均译作「亿耳」,于增一阿含与杂阿含中则译作「二十亿耳」。此系由于sona与sota(耳)、koli与koti(亿)相混淆;vīsa则与vīsati(二十)相混淆所致。 123 [>闇林]~Sītavana.。(大正2,612d,n.1) 《パ-?语佛教辞典》p.316:「Sīta 寒冷,清凉」。 《パ-?语佛教辞典》p.246:「vanan 森林」。 124 〔世尊〕-【宋】【元】【明】。(大正2,612d,n.3) 125 弦=弦【宋】*【元】*【明】*。(大正2,612d,n.4) 126 调=掉【元】【明】。(大正2,612d,n.5) 127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999,n.5:「乐」,杂阿含卷九第二五六经(大正?卷九?二五四经)作「解脱」。 128 对眼=眼对【宋】【元】【明】(大正2,612d,n.7) 129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1001,n.1:「彼若有眼所知色与对眼者」,巴利本作 Ce pi cakkhuvi??eyyā rūpā cakkhussa āpātha? āgacchanti(即使眼所应知诸色来到眼之视野)。宋、元、明三本均作「彼若有眼所知色与眼对者」。 130 《大正藏》原为「与」字,今依知本改作「兴」[与=兴【知】(大正2,612d,n.8)]。 131 护=持【宋】【元】【明】。(大正2,613d,n.1) 132 〔沙…竟〕-【明】。(大正2,613d,n.1) 133 〔一千…字〕-【宋】【元】【明】。(大正2,613d,n.2) 134 《中阿含.124经》卷29(大正1,613a29-614a12) 135 A. VIII. 29. Akkha?ā.,[No. 125(23.3)]。(大正2,613d,n.5) 136 〔第三念诵〕-【明】。(大正2,613d,n.6) 137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1003,n.4:「八难、八非时」,巴利本作atth' akkhanā asamayā(八难、非时)。「非时」谓不适当之时间。 138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一)p.53,n.1:众佑(bhagavant)(巴),又作世尊。 139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1005,n.2:「说法:趣向止息......为善逝所演」,巴利本作dhammo ca desiyati opasamiko parinibbāyiko sambodhagāmī sugatappavediko(说趣向寂静的、趣向般涅槃的、趣向正觉的、善逝所教示的法。) 140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1005,n.3:「复次,若时如来......第五难、第五非时」,于增一阿含八难品第一经(大二?七四七上)中则明显载出:生在畜生中为第二难,在饿鬼中为第三难,在长寿天为第四难,在边地生为第五难。 141 〔不〕-【宋】【元】【明】。(大正2,613d,n.7) 142 请另参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6(大正8,409b25-c1):「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已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行禅定、修智慧,断一切不善业;若堕恶道、若生长寿天、若不得修善法处、若生边国、若生恶邪见家、无作见家,是中无佛名、无法名,无僧名、无有是处!」 143 果=遇【宋】【元】【明】。(大正2,613d,n.9) 144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1007,n.2:日亲:即日种,指释尊。「日种」为释尊五姓之一。 145 〔八…竟〕-【明】。(大正2,613d,n.2) 146 〔一千…字〕-【宋】【元】【明】。(大正2,613d,n.3) 147 《中阿含.125经》卷29(大正1,614a15-615a1) 148 A. VI. 45. Dālidya sutta.。(大正2,614d,n.5) 149 〔第三念诵〕-【明】。(大正2,614d,n.6) 150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1009,n.4:「世有欲人贫穷,为大苦耶?」巴利本作Dāliddiya? bhikkhave dukkha? lokasmi? kāmabhogino ti(比丘们!贫穷对于世间上有欲者是苦吗?)「耶」,知本作「邪」。 151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1009,n.5:「举贷」,巴利本作 inadāna(负债)。 〔举债〕《汉语大词典》(八)p.1296:放债。《北齐书?李元忠》:“其家人在乡,多有举债求利。” 〔负债〕《汉语大词典》(十)p.533:谓欠人钱财。 152 曰=白【宋】【元】【明】。(大正2,614d,n.8) 153 怀疑原「曰曰」应为「日日」之形误──文意较顺。 154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1009,n.7:「白曰长息」,巴利本作 vaddhim patissunāti 其意为:同意〔增加〕利息。 《汉语大词典》(十一)p.595:长叹。 155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1009,n.8:「责索」,巴利本作codanā(呵责)。「责」,知本作「债」。 156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1009,n.10:「数往至彼求索」,巴利本作anucariyā(追随)。 157 〔瑇瑁〕:《汉语大词典》(四)p.533:瑇同“玳”。玳瑁亦作瑇瑁。爬行动物,形似龟。 158 渠=磲【宋】【元】【明】。(大正2,614d,n.16) 159 责=意【知】*。(大正2,614d,n.17) 160 (意)+不【宋】*【元】*【明】*。(大正2,614d,n.18) 161 慧=息【知】。(大正2,614d,n.20) 162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1013,n.3:雄猛(dhīra)(巴),此处意指坚定勇敢之人。 163 中=律【宋】【元】【明】【知】。(大正2,614d,n.21) 164 满具常弃乐~Ekodi nipako sato.,弃=安【元】【明】。(大正2,614d,n.22) 《パ-?语佛教辞典》p.74:「Ekodi 专一,一趣,一点」。 《パ-?语佛教辞典》p.142:「nipako 贤明,慎重,智者」。 《パ-?语佛教辞典》p.142:「sata 忆念,有念,具念,正念」。 165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1014,n.1:无尘安(viraja? khemam)(巴),离尘安稳。 166 〔贫…竟〕-【明】。(大正2,615d,n.1) 167 〔一…字〕-【宋】【元】【明】。(大正2,615d,n.2) 《中阿含经》卷29 117-125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