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九八集) 2012/6/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9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八百六十三页,第一行看起,「悟由自心」,请看经文: 【从本以来。安住神通。得一乘道。不由他悟。】 念老注解里面告诉我们,「又度生事中」,度众生的这桩事情,「不离神通」。神通两个字,神这个字在中国六书里头属于会意,它的左面,以我们的手来说,左右手,左面是个示,示范的示字,右面是个申。要用篆字写就很清楚,示这个字,上面是上字;古时候这个字,上下的上,上面一划短,下面一划长,这叫上,下是上面一划长,下面一划短,这是下;这古写的上字,上是指上天、上空,下面这是三划,这三划代表垂象,就是我们今天讲自然现象,就这个意思。申是通达的意思,通达上天的垂象。这个垂象,现在它画三划很有道理。现在也讲三,物质现象、自然现象、精神现象,也是这三种,对这三种现象都能够通达、都能够明了。这个申写成篆字,就好像有很多障碍一样,三重障碍你都能突破,都能顺利突破,表这个意思。换句话说,神的意思就是通达明了,后头一个通,这两个字连起来,神通,就是通达明了的意思。度生的事业离不开这个,你要对于一切法的真相不明了,你就没有办法帮助众生。众生在迷,他不明了,你明了你就能帮助他。 「而诸神通」,佛法里面神通讲六种,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尽。经上常说的,大小乘都讲,大乘讲三明六通,小乘通常只讲六通,都是属于通达明了的意思。我们六根没有障碍,每一个根的作用,对外面境界都能通达明了。而诸神通,「从本以来,自然安住,非从外得」。这一定要晓得,佛讲的这六种神通,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众生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来的,自然安住,自己本有的,所以说非从外得。 神通怎么样能发现?不外乎两种,一种是修得的,第二种是报得的。极乐世界的菩萨,有神通的,天人去往生的,声闻、缘觉、菩萨去往生的,都有神通,到极乐世界神通圆满。我们人道去往生,生凡圣同居土,到那边等于说是报得神通,到那边去就有,而且是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四十八愿里头佛说,凡是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天眼洞视,天耳彻听」,彻这个字意思深,那不是小通。天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声闻、缘觉等三乘菩萨,有神通,不敢讲彻听。彻是圆满,圆满是什么?法身菩萨,也就是我们常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样的菩萨才能够彻。彻是遍法界虚空界他能见、能听,鼻能嗅香味,法界虚空界任何地方他都能闻得到,身能够接触得到。这桩事情只有极乐世界有,他方世界报得还得要加修成,西方极乐世界得来太容易了,这是佛力加持,把自己自性里头本有的神通,完全没有障碍的显露出来。「如《圆觉经》曰本来成佛」,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 故云『从本以来,安住神通』。智慧不是求来的,神通也不是求来的,是自己本有的,只要我们把障碍除掉。障碍,佛说得很清楚,妄想、分别、执着,《华严经》上说的。一般大乘经里头没有用这个名词,大乘经里面讲无明烦恼,无明烦恼就是《华严》讲的妄想,尘沙烦恼就是分别,见思烦恼就是执着。《华严》这个名词我们比较容易体会,但是它很深,就是这三种烦恼。妄想就是起心动念,所以,我们六根在外头六尘境界去训练,练什么?练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真正练成功,智慧神通都现前,这障碍除掉了。我们在《六祖坛经》里面看到惠能大师,他的本事没有别的,就是他能够同时把这三桩东西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他同时放下,他这一放下就成了法身菩萨,法身菩萨就是成佛,真的成佛不是假的。 十法界的佛叫相似即佛,没转识成智,所以相似位。用妄心达到登峰造极就是十法界的佛,他虽然用妄心,他依教奉行,佛教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一点都不违背,所以他很像佛,这相似即佛,不是真佛。真妄的标准是用心,用真心的是真佛,用妄心的是相似即佛,差别在这个地方。他能够转妄成真,转妄成真就是转八识成四智,他就是真佛,那就是法身大士,住实报庄严土,十法界就没有了。这个时候你才晓得,「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就像我们睡觉作梦,醒过来梦境没有了。如果像阿罗汉,这三大类烦恼他只是把见思烦恼放下,就是不执着了,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执着,于身不执着,于人我是非都不执着,《金刚经》上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他做到了,这一做到他就醒过来,六道轮回不见了,所以他肯定六道轮回是一场梦。醒过来是什么境界?是四圣法界,他所接触到的、所看到的,声闻、缘觉、菩萨、佛,他看到是这个境界。 我们就能晓得,六道轮回是怎么来的?执着来的,不执着就没有六道。四圣法界怎么来的?分别来的,阿罗汉、辟支佛没执着有分别。分别比执着轻,所以他那个世界比我们世界好,我们这是秽土,染污,他那里没有染污,叫净土,释迦牟尼佛的净土。那里有清净喜乐,没有我们这边的见思烦恼,没有,见思烦恼带来的苦报,他那个地方没有,他有起心动念、分别。如果把分别放下,十法界里面的菩萨就升级了,就成佛了,升到佛法界。佛法界里头,「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也就是说把起心动念放下,不起心不动念,十法界没有了,这又是一个梦境清醒过来。清醒过来看到什么?看到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所看到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个个都是不起心、不动念。不起心、不动念是平等法界,所以里头讲四十一个阶级,不起心、不动念哪来的阶级?可是这里面住的人虽然不起心、不动念,还是有差别,差别是起心动念的习气没断;真的不起心不动念了,习气没断。习气带的厚薄不一样,带得很多的位次在低,带得很少位次就很高,所以四十一个阶级是带习气多少不一样。等觉菩萨带最后那一点点残余的,那一点断掉他就不在实报土,实报土也不见了,他回常寂光去了。 回常寂光叫无上正等正觉,这是大乘究竟圆满的佛果,这成佛了。常寂光就是佛的法身,常寂光就是佛的自性,跟我们的自性是一个性,不是两个性。常寂光里头什么都没有,一片光明,所有进去了,跟光明结合在一起,融在一起,光明遍照法界,一切时、一切处它都在,我们都在,都在常寂光当中,只是我们没有法子证得。你晓得在常寂光当中,我们就明白,一切诸佛如来在哪里?就在我们身边。因为我们在这个光中,光就是身,光就是土,所以讲常寂光土行,讲法身也行,法身就是常寂光,常寂光就是法身。他现身,「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楞严经》上说的。 常寂光里头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时间就没有先后,没有空间就没有远近,时间跟空间全没有。这个道理我们懂,《百法明门》里说过,二十四个不相应行法里头有时间空间,方分就是空间,时分就是时间,排列在不相应行法。不相应行法,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抽象概念,它不是事实,没有事实真相。这个事情,你看佛教里头早就知道。不相应行法,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没有,真的是事有理无,相有性无,确实不可得。我们起心动念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就在眼前,就在当下,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不是一尊佛,无量无边诸佛如来全在我们身边,围绕着我们,我们自己不知道。故云从本以来,安住神通。 我们看底下的注解,「权实二智俱明,神通自然安住」,只要智慧现前,只要我们把障碍放下。障碍是自作自受的,谁都没有法子代理。障碍不是从外头来的,是自己妄念变现出来的,所以必须自己把妄念放下,障碍自然就没有了,自性的德能就会现前。「妙德功圆入于实相」。大乘教里这个妙字用得很多,妙是什么意思?非有非无,亦有亦无。只要你不执着,你对着境界,眼对色、耳对声,六根对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就叫妙,法身菩萨。起心动念就迷了,还算不错,起心动念是菩萨,要起分别执着,那就是凡夫。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是菩萨,从起心动念里头再严重的,加上分别执着,这就是六道凡夫,就堕在六道里头去了。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修什么行?怎么个修法?就是修不执着、不分别。不起心不动念那个太高,我们办不到,我们不要去执着,不要去分别。 于一切法里头,它总得有方法去修,这个方法就是,首先知道一切法不是真的,是刹那生灭相。现在我们可以用这种观法,看一切法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频率在波动,这不是真的。这真像我们看电影一样,在看电影,银幕前面晓得这个东西是二十四分之一秒的波动状况产生的幻觉。我们现前,六根接触的六尘境界,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那个单位是兆,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波动形成的假相,根本就不存在。我们能够常作如是观,你的妄想分别执着就停止住了。止观,观是看破,止是放下。章嘉大师教给我的,看得破你就放得下,放得下你就自在,你什么烦恼都没有,什么念头都没有,心就定了。从本以来就安住神通。 所以我们感谢这些科学家,不是这些科学家,我们这个经是常常念,念了几十年怎么样?没懂。「一切法从心想生」,念得很熟,但是怎么会一切法从心想生?就是想不通。《华严经》上说整个宇宙,遍法界虚空界心现识变,我们也会讲,依样画葫芦,真正的意思不知道。必须科学家做出实验,告诉我们物质是假的,物质现象是最小的物质,再一分析没有了,发现是念头产生的一个副作用。这样我们才把佛所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一下就明白了,一听到科学家的报告马上就知道了。知道了怎么样?知道要会用,就用这个来看世界,就能把世界看破。看破,这世界一无所有,连我身体也没有。用这种心去念佛,那就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真心,这不是妄心。 妙德功圆,功是功夫,功夫就是放下,圆是圆满。圆满怎么?就入于实相,入是契入,就证得实相。实相是什么?无所得。实相里头什么都没有,但是实相里头什么都不缺,能生万法,虽然清净寂灭,它能生万法。所以这个空不当作无讲,空不是无。为什么说它空?因为它没有现象,六根缘不到,所以叫它做空,可是遇缘它现相。这个缘有两种,在我们自己本身,迷了之后就变成六道凡夫,那我们要回归实相要修行,就是要放下,这是缘。第二种生万法的缘是众生有感,自然就有应。我们用虚云老和尚朝山这个例子,这个跟我们最近。 抗战胜利之后,虚老和尚在香港住了一个多月,香港同修为他建立个精舍,我去参观过。老和尚在这里住了一个月就要回去,跟大家讲,这是花花世界,这个地方修行不能成就,他回到中国大陆去了。但是那个时候,这是三十多年将近四十年,香港环境比现在朴实得多。我来香港是一九七七年,在虚老和尚,他比我早个三、四年的样子。那时候香港的高楼,普通香港房子大概是十四层,十三、十四层,一般的,最高的一栋楼五十层,那时候刚刚建好的,而且少,没这么多,你在海边上看到青山绿水真好看,现在建筑太多太多了。回归的时候,我从美国回到香港,看香港回归祖国,那时候的建筑多,人口也增加了。现在的建筑,五十层、六七十层的大楼到处都是的,我在高的地方看香港,就好像什么?牌位一样,一个一个的。香港的风水统统被破坏了,跟从前不一样。以前没有这么多快速道路,也没有隧道,香港到九龙要坐轮船、坐渡轮,那时候还有点味道,现在步伐太快,人确实变成机器了。 「证无所得」,确确实实无所得,以无所得故,『得一乘道』。有所得,这一乘道就没分。这一乘道是一佛乘,成佛了。「故得一乘道者,即圆证究竟大觉之佛果」,你就成佛了。成佛是什么样子?你读《坛经》,就像惠能那样的,那就叫成佛。成佛,『不由他悟』。我们看下面的解释,《唐译》的本子,这是五种原译本的一种,说「得一乘道,无有疑惑,于佛教法,不由他悟」,这一句就行了。于佛教法,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你全都明白了。不由他悟,你自己就悟了,不需要学习。我们看惠能,真的,这有证明。惠能大师不认识字,在黄梅住了八个月,五祖分配他的工作是苦工,现在讲做义工,干他的老本行,舂米、破柴;他是樵夫,在山上砍柴的樵夫,就干这个事情。在寺庙干八个月,培福;慧有了,根很利,培福。惠能确实尽力,个子小、身体轻,舂米踏碓力量不够,找一块大石头绑在身上增加重量。这是什么?这是他做事情负责,认真负责。道场里头有讲堂,一次没去过;有禅堂,一支香也没坐过,跟他完全不相干。传法的时候半夜三更,开悟之后赶紧就让他走。我们相信他行李都没有,经上没有记载他回去收拾行李,没有,五祖直接送他,已经准备好船,预备好了,送他上船走了,没有人知道。 他在逃难,在路上走到曹溪村,遇到一个无尽藏比丘尼,这个比丘尼平常是读《大涅槃经》的。《大涅槃经》的分量很大,两个译本,一个三十六卷,一个四十卷。这个比丘尼每天在念,惠能在旁边听,彼此不相识。等她念完,惠能把刚才听到的意思讲给她听,这比丘尼非常讶异,讲得透彻!捧着经本向他请教,他说我不认识字。这比丘尼奇怪,不认识字你怎么会讲得这么好?这个与认识字不认识字不相干。不由他悟,世尊所说的一切经,你只要念给他听,他没有不懂的。这就说明是真的不是假的,确实不由他悟。 「至于《魏译》作慧由心出」,这个译得简单,《唐译》的你看看四句十六个字,《魏译》的只有四个字,智慧从心出来的,这也是不由他悟。「《净影疏》释云:真解发中」,这个中是心,中心。「名慧心出」,直接发自于心中,不是外头,不是向外学的,向外面学的是知识,从内心里面觉悟的是智慧,智慧跟知识是两桩事情。「盖谓真实明悟,发于自心,名为慧由心出」。又望西法师说,望西法师的《无量寿经钞》,这他的著作,对这句经文的解释,「疑网既断,实理忽证。彼能证智」,能证这种智慧,「不由他生,必由心出」。 下面是念老的话,「盖谓纤疑永断」,纤是很微少的,极其微少的疑惑都断掉了,永远断掉了。我们知道,疑是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这个东西断掉,智慧就开了。在古老的中国,小孩从小就没有疑惑,听父母的、听老师的、听大人的,怎么讲他都相信,没有一丝毫疑惑,所以对于圣人的教诲很容易契入。不疑是真心。今天难,今天都被科学教坏了,科学头一个就教你怀疑,你不怀疑就不能发现真理,真理是从怀疑当中得到的。它那个真理是物理,不是真理,是讲的物理,佛家讲的那是真理。真理决定不能有疑惑,有疑惑你决定不能悟入。所以现在麻烦在此地,从小就学了怀疑,从小就学不相信别人的话,你说这个事情麻不麻烦!这是我们传统文化最大的障碍,是佛法里头最严重的障碍。我们真的要学传统文化、要学佛法,必须把疑根拔除,我们对经教、对祖师大德这些注疏不能怀疑。 对现代人的著述最好少看,一定以古人的东西做基础。为什么?古人注疏,不开悟不敢注疏,他怕因果,错下一个字的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他害怕。所以古人有实学,有信、有解、有行、有证,这古人。我们学经教,老师告诉我们,参考注解参考古人的,古人的遇到很难的看不懂的,看现前这些大德的,指定哪些人?谛闲老和尚的东西可以看,圆瑛法师的可以看,兴慈法师的可以看,倓虚法师的可以看,指定了大概有六、七种。这些是什么?老师都肯定他们的东西,虽然没有证,但是他有行,他真有修行功夫,有解有行。对于有解没有行的,我们就不能看,至少是有真正修行的,他有心得。现在这个标准又得要降低,为什么?真有修行的人没有了。所以我觉得最好还是学文言文,花两年的时间把文言文学好,还是看古注好。古来这些祖师大德,那都是证果的人,他们不是普通人,智者大师传说是释迦牟尼佛再来的,永明延寿是阿弥陀佛再来的,善导大师也是弥陀再来的。佛菩萨为什么常常在中国示现?就是真有修行人,真有相信的人、不怀疑的人,他就来了。现在人是疑虑重重,这个心不能够感佛菩萨来。佛菩萨来,我们有感,他才有应,我们今天这个感有问题,所以来应的不是佛菩萨,假的不是真的,冒充佛菩萨的很多,真正的佛菩萨太少了,这是我们今天遇到的困难。 疑网既断,实理忽证,豁然你就证得,心开意解。这心一开,譬如这句经文里头,你在那里看无量义。原来看不懂,心一开的时候无量义。这个经验我们有,我们不是真的证入,我们是临时求感应。学讲经,古注看不懂,怎么办?放下,去拜佛,拜上个五、六百拜,拜上个一千拜,忽然就通了,那个意思往上涌,写都来不及。这样的感应很多,我们有,别的同学也有,老师也有。所以老师教我用至诚感通,不能通的时候就求感应,感应用诚心,真诚心到极处,感应就现前。彼能证智,能证的智慧,不由他生,必由心出。下面是念老给望西师这段注解的解释,「盖谓纤疑永断,朗然大悟,顿证实理,得一乘道。能证此一乘道之智,必从自心出,决不从他处生」。所以我们放下来一心礼拜就对了。学《行愿品》,拜普贤菩萨,学《地藏经》就拜地藏菩萨,学《普门品》我就拜观音菩萨,几百拜拜下去之后意思就出来了,确实不由他悟。 「《会疏》曰:断除疑网,则智慧自生。由心者,无师自然智,而不由他悟」。这里头提出两种智慧,无师智、自然智,这是智慧现前。无师,没有老师教的。下面说,「盖谓所生之智慧乃无师智与自然智。既是无师智,则不从人得。复是自然智,则不由他生。故云慧由心出与不由他悟也」。我们参考资料里头有无师智,我们把这段念一念。「无师智」,《佛光大辞典》里,「指非藉他力」,不是藉外力,「不待他人教而自然成就之智慧。与自然智为同义语」。「碧岩录」,这是禅宗的语录,「第六十二则:以无师智,发无作妙用;以无缘慈,作不请胜友」,出在《法华经.譬喻品》、《宗镜录》卷九。这就是没有人教你,智慧自然现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