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历浙西诗会与佛教
2014-9-7|281
⊙ 佛教文学刍议
2014-9-7|243
⊙ 赴日唐僧与奈良佛教
2014-9-7|456
⊙ 《六度集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2014-9-7|1080
⊙ 《维摩诘经》与中古山水诗观物方式的演进
2014-9-7|462
⊙ 中国现代文学的“因缘”因素:以张爱玲为例
2014-9-7|343
⊙ 中日民间目连故事及目连文化比较
2014-9-7|280
⊙ 莫高窟藏经洞的沉痛的故事
2014-9-7|794
⊙ “山寺诗”例说
2014-9-7|174
⊙ 《西游记》讲记(下)
2014-9-7|266
⊙ 敦煌随笔四则
2014-9-7|265
⊙ 浅谈泉州佛教寺院楹联
2014-9-7|446
⊙ 浅议唐僧形象的演变
2014-9-7|393
⊙ 四种《圣教序》的背景
2014-9-7|474
⊙ 枯木白骨的诗僧敬安
2014-9-7|484
⊙ 清净道论·序品
⊙ 漳州觉皇院樵云上人碑铭
2014-9-7|228
⊙ “弘印”法将的龙头老大──传道法师(代序)
2014-9-7|304
⊙ 《妙云集导论》自序
2014-9-7|227
⊙ 必须具备禅学与文学的素养
2014-9-7|297
⊙ 平凡的罗汉·不平凡的妙心── 序传道上人的《妙心文集》
2014-9-7|254
⊙ 仁增度巴(持明总集)灌顶程序介绍
2014-9-7|761
⊙ 南朝佛教文学
⊙ 孙悟空与顺昌的神猴文化
2014-9-7|236
⊙ 唐五代诗僧文学研究综述
2014-9-7|345
⊙ 透过佛教故事看金融危机
2014-9-7|367
⊙ 王维诗中的“空山”境界
2014-9-7|355
⊙ 文道并焕儒释兼综——论陶望龄的学术与文学
2014-9-7|262
⊙ 文殊菩萨圣诞特献:文殊智慧赋
2014-9-7|414
⊙ 文学家如何能得应有之佛教常识
2014-9-7|318
⊙ 文学巨匠老舍的不解佛缘
2014-9-7|300
⊙ 文以载道 声气相求——读巨赞《佛教与中国文学》
2014-9-7|271
⊙ 无尽的感恩 ──《妙心文集》自序
2014-9-7|635
⊙ “百家佛字榜书展”序
2014-9-7|226
⊙ 《 诸说中第一 ── 力挺佛陀在人间 》 自序
2014-9-7|321
⊙ 东坡《琴诗》的佛教思想
2014-9-7|238
⊙ 喜读《寒山诗》
2014-9-7|442
⊙ 香港“清凉法苑”的林则徐对联
2014-9-7|701
⊙ 寒山诗里的马祖与石头
2014-9-7|303
⊙ 研读佛经的渐进次序之我见
2014-9-7|312
⊙ 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
2014-9-7|395
⊙ 杜甫诗“俯仰悲身世”句的赏析
2014-9-7|249
⊙ 空林高僧 大慈佳联
2014-9-7|306
⊙ 弥勒崇拜三联趣话
2014-9-7|310
⊙ 正本清源话玄奘--读冯保善先生《话说唐僧》
2014-9-7|251
⊙ 仓央嘉措写作情歌真伪辨
2014-9-7|499
⊙ 觉行圆满有诗书
2014-9-7|391
⊙ 台湾文学重视本土──由淡院台文系课程了解台湾文学
2014-9-7|185
⊙ 《鄞州佛教文化》序
2014-9-7|278
⊙ 《自立老法师《弥勒上生经讲记》序
2014-9-7|342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www.wmxf.net),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