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张秉全:彻悟禅师语录撷要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张秉全:彻悟禅师语录撷要

 

  ◎  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净心之要,无如念佛。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复次净心之要。亦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净心之要乎。一句佛号。俱摄悟修两门之要。举悟则信其中。举修则证在其中。信解修证俱摄。大小诸乘一切诸经之要。罄无不尽。然则一句弥陀。非至要之道乎。

  ◎  一念心性,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不变,终日随缘。

  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不变。终日随缘。夫不随佛界之缘而念佛界。便念九界。不念三乘。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途。不念鬼畜。便念地狱。以凡在有心。不能无念。已无念心体惟佛独证。自等觉已还。皆悉有念。凡起一念。必落十界。更无有念出十界外。以十法界。更无外故。每起一念。为一受生之缘。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若此心能与平等大慈大悲。依正功德。以及万德洪名相应。即念佛法界也。能与菩提心六度万行相应。即念菩萨法界也。以无我心。与十二因缘相应。即念缘觉法界也。以无我心。观察四谛。即念声闻法界也。或与四禅八定。以及上品十善相应。即念天法界也。若与五戒相应。即念人法界也。若修戒善等法。兼怀瞋慢胜负之心。即落修罗法界。若以缓蠕心。念下品十恶。即堕畜生法界。或以缓急相半心。与中品十恶相应。便堕饿鬼法界。若以猛炽心。与上品十恶相应。即堕地狱法界也。十恶者。即杀。盗。YIN。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贪。瞋。邪见是。反此则为十善。当密自检点日用所起之念。与何界相应者多。与何界相应者猛。则他日安身立命之处。不劳更问他人矣。

  ◎  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唯心所现。

  即其现处,当体即心。凡在有心。不能无境。不现佛境。便现九界之境。不现三乘之境。便现六凡之境。不现天人鬼畜之境。便现地狱境界。佛及三乘所现境界。虽有优降不同。要皆受享法乐而已。三界诸天所现之境。但唯用禅定五欲之乐。人道之境。苦乐相间。各随其业。多少不同。鬼畜之境。苦多乐少。至于地狱。则纯一极苦。如人梦中所见山川人物。皆依梦心所现。若无梦心。必无梦境。设无梦境。亦无梦心。故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全境即心。全心即境。若于因中察果。当须观心。设于果处验因。当须观境。故曰。未有无心境。曾无无境心。果必从因。因必克果。茍真知此心境因果一如不二之理。而犹不念佛求生净土者。吾不信也。

  ◎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若真为生死之心不发。一切开示。皆为戏论。世间一切重苦。无过生死。生死不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舍一皮袋。取一皮袋。苦已不堪。况轮回未出。难免堕落。猪胞胎。狗胞胎。何所不钻。驴皮袋。马皮袋。何所不取。此个人身。最为难得。最易打失。一念之差。便入恶趣。三途易入而难出。地狱时长而苦重。七佛以来。犹为蚁子。八万劫后。未脱鸽身。畜道时长已极。鬼狱时长尤倍。久经长劫。何了何休。万苦交煎无归无救。每一言之。衣毛卓竖。时一念及。五内如焚。是故即今痛念生死。如丧考妣。如救头然也。然我有生死。我求出离。而一切众生皆在生死。皆应出离。彼等与我。本同一体。皆是多生父母。未来诸佛。若不念普度。唯求自利。则理有所亏。心有未安。况大心不发。则外不能感通诸佛。内不能契合本性。上不能圆成佛道。下不能广利群生。无始恩爱。何以解脱。无始冤愆。何以解释。积劫罪业。难以忏除。积劫善根。难已成熟。随所修行。多诸障缘。纵有所成。终堕偏小。故须称性发大菩提心也。然大心既发。应修大行。而于一切行门之中。求其最易下手。最易成就。至极稳当。至极圆顿者。则无如以深信愿。持佛名号矣。所谓深信者。释迦如来梵音声相。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大慈悲心。决无虚愿。且以念佛求生之因。必感见佛往生之果。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响必应声。影必随形。因不虚弃。果无浪得。此可不待问佛而能自信者也。况吾人现前一念心性。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随缘。终日不变。横遍竖穷。当体无外。弥陀净土。总在其中。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佛。岂我心具之佛。而不应我具佛之心耶。往生传载临终瑞相。班班列列。岂欺我哉。如此信已。愿乐自切。以彼土之乐。回观娑婆之苦。厌离自深。如离厕坑。如出牢狱。以娑婆之苦。遥观彼土之乐。欣乐自切。如归故乡。如奔宝所。总之如渴思饮。如饥思食。如病苦之思良药。如婴儿之思慈母。如避冤家之持刀相迫。如堕水火而急求救援。果能如此恳切。一切境缘。莫能引转矣。然后以此信愿之心。执持名号。持一声是一九莲种子。念一句是一往生正因。直须心心相续。念念无差。唯专唯勤。无杂无间。愈久愈坚。转持转切。久之久之。自成片段。入一心不乱矣。诚然如此。若不往生者。释迦如来便为诳语。弥陀世尊便为虚愿。有是理乎哉。

  ◎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较之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尤为直截痛快。何也?以见性难而作佛易故。何为见性?离心意识。灵光迸露。始为见性。故难。何为作佛?持佛名号。观佛依正。即为作佛。故易。经云。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岂非以想念于佛即为作佛耶。夫成佛是佛。理无二致。而见性作佛。难易相悬若是。岂非念佛较之参禅。尤为直截痛快也哉。一是祖语。一是佛言。何重何轻。何取何舍。学者但当尽舍旧习。虚其心。平其气。试一玩味而检点之。当必首肯是说为不谬矣。

  ◎  一念悟,随净缘,即佛法界。迷,随染缘,即九法界。

  最初迷真起妄。则曰一念妄动。末后返妄归真。则曰一念相应。是则起妄之后。归真之前。更有何法。能外此一念乎。是故一念悟。随净缘。即佛法界。迷。随染缘。即九法界。十方虚空。是此一念迷昧。一切国土。是此一念澄凝。四生正报。是此一念情想合离。四大依报。是此一念动静违顺。唯依此念。变现诸法。离此念外。无法可得。原此一念。本是法界。从缘而起。缘无自性。全体法界。故得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离过绝非。不可思议。法尔具此威神。法尔具此功用。今以此念。念于西方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净土。正当念时。西方依正。在我心中。而我此心。已在西方依正之内。如两镜交光。相含互照。此横遍十方之相也。若约竖穷三际。则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三际同时。更无前后。帝网珠光。难齐全体。南柯梦事。略类一班。此理悟之最难。信之最易。但能直下承担。终必全身受用。

  ◎  心能造业,心能转业。

  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即为业缚。业不随心转。即能缚心。心何以能转业。心与道合。心与佛合。即能转业。业何以能缚心。心依常分。任运作受。即为业缚。一切现前境界。一切当来果报。皆唯业所感。唯心所现。唯业所感故。前境来报。皆有一定。以业能缚心故。唯心所现故。前境来报。皆无一定。以心能转业故。若人正当业能缚心。前境来报一定之时。而忽发广大心。修真实行。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则心能转业。前境来报。定而不定。又心能转业。前境来报不定之时。而大心忽退。实行有亏。则业能缚心。即前境来报。不定而定。然业乃造于已往。此则无可奈何。所幸而发心与否。其机在我。造业转业。不由别人。如吾人即今发心念佛。求生极乐。或观依正。或持名号。念念相续。观念之极。则心与佛合。合之又合。合之其极。则心能转业。而前境之娑婆。转为极乐。胎狱之来报。转为莲胞。便是乐邦自在人矣。若正恁么时。其心或偶然失照。或忽生退悔。不与佛合。则业能缚心。而前境仍旧。来报依然。还是忍土苦众生也。然则我辈有志出离。求生净土者。可弗惕然而警。奋然而发也哉。

  ◎  净土门中,以愿为最。凡有愿者,终必能满。

  如郁头蓝弗。习非非想定于水边林下。每定将成。多为鱼鸟所惊。因发恶愿曰。吾他日后。当作飞狸。入林食鸟。入水食鱼。后非想定成。遂生天上。寿活八万大劫。天报既终。遂堕为飞狸。入林水以食鱼鸟。此恶愿也。与性相违。尚有大力用。八万劫后能满。况称性之善愿乎。神僧传。载一僧于石佛前。戏发愿曰。如今生生死不了。愿来生作威武大臣。后果作大将军。此戏发之愿也。尚终得遂。况至诚所发之愿乎。复载一僧。博通经论。所至无所遇。乃咨嗟叹息。傍一僧曰。汝学佛法。独不闻未成佛果。先结人缘。汝虽明佛法。其如无缘何。其僧曰。我即终于此乎。傍僧曰。吾代汝为之。问其僧有何所蓄。曰。无他。仅余一衣料耳。曰。此亦足矣。遂变价置买食物。引其僧至一深林。禽鸟昆虫甚多之处。置食于地。复教以发愿。乃嘱曰。汝二十年后。方可开法。其僧如所嘱。至二十年后始开法。受化者多少年。盖皆受食之禽鸟昆虫也。此愿力之不可思议也。尚能以他人之愿。摄彼虫鸟。脱异类而入人道。岂自愿不能自度耶。佛以四十八愿。自致成佛。而我所发之愿。正合佛摄生之愿。此则直以发愿。便可往生。而况佛有不思议大慈大悲。如莹珂。酒肉无择之人。后阅往生传。每读一传。为一首肯。遂断食念佛。至七日。感佛现身慰之曰。汝阳寿尚有十年。当好念佛。吾十年后来接汝。珂曰。娑婆浊恶。易失正念。愿早生净土。承事诸圣。佛曰。汝志如此。我三日后来接汝。三日后果得往生。又怀玉禅师。精修净业。一日见佛菩萨满虚空中。一人执银台而入。玉念曰。吾一生精进。志在金台。今胡不然。银台遂隐。玉弥加精进。二十一日后。复见佛菩萨徧满虚空。前持银台者易金台而至。玉遂泊然而逝。刘遗民。依东林。结社念佛。一日想念佛次。见佛现身。刘念曰。安得如来手摩我头乎。佛即手摩其头。复念曰。安得如来衣覆我体乎。佛即以衣覆其体。呜呼。佛之于众生。无所不至。真可谓大慈悲父母矣。欲速生即令速生。欲金台即易金台。欲手摩头即摩头。欲衣覆体即覆体。佛既慈悲一切众生。岂独不慈悲我乎。佛既满一切众生之愿。岂独不满我之愿乎。大慈悲心。无有拣择。安有此理。是以真能发愿。则信在其中。信愿既真。行不期起而自起。是故信愿行三种资粮。唯一愿字尽之矣。

  ◎  珍重念头,爱惜光阴。

  世之最可珍重者。莫过精神。(精神,即念头也。)世之最可爱惜者。莫过光阴。一念净。即佛界缘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凡动一念。即十界种子。可不珍重乎。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可不爱惜乎。苟知精神之可珍重。则不浪用。则念念执持佛名。光阴不虚度。则刻刻熏修净业。倘置佛名而别修三乘圣行。亦是浪用精神。亦是千钧之弩。为鼷鼠而发机。况造六凡生死之业乎。倘置净业而别取权乘小果。亦是虚度光阴。亦是以如意宝珠。而贸一衣一食。况取人天有漏之果乎。如是珍重。如是爱惜。则心专而佛易感。行勤而业易精。果得真生净土。亲见弥陀。时承开示。面奉慈音。妙悟自心。深证法界。延一念为长劫。促长劫为一念。念劫圆融。得大自在。得非自食其珍重爱惜之报乎。

  ◎  净土一门,信愿持名。不必求悟,不须忤业,不须断惑。

  夫见道而后修道。修道而后证道。此千圣同途。千古不易之定论也。然见道岂易言哉。若依教乘。必大开圆解。若依宗门。必直透重关。然后得论修道。否则便为盲修瞎练。不免撞墙磕壁。堕坑落堑矣。唯净土一门则不然。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但发愿持名。即得往生。此乃佛心佛眼。亲知亲见之境界。非彼三乘贤圣。所能知见也。但当深信佛言。依此而发愿持名。即是以佛知见为知见。不必另求悟门也。余门修道。必悟后依法修习。摄心成定。因定发慧。因慧断惑。所发之慧有胜劣。所断之惑有浅深。然后方可论其退与不退。唯此净土门中。唯以信愿之心。专持名号。持至一心不乱。净业即为大成。身后决定往生。一得往生。便永不退转。又余门修道。先须忏其现业。若现业不忏。即能障道。则进修无路矣。修净业者。乃带业往生。不须忏业。以至心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故。又余门修道。须断烦恼。若见思烦恼分毫未尽。则分段生死不尽。不能出离同居国土。唯修净业。乃横出三界。不断烦恼。从此同居。生彼同居。一生彼土。则生死根株便永断矣。既生彼土。则常常见佛。时时闻法。衣食居处。出于自然。水鸟树林。皆悉说法。同居土中。横见上三净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圆证三种不退。一生便补佛位。然则净土一门。最初省求悟门。末后不待发慧。不须忏业。不断烦恼。至极省要。至极径捷。及其证入。至极广大。至极究竟。学者当细心玩味而详择之。毋以一时贡高。失此殊胜最大利益也。

  ◎  唯心所现,唯业所感。

  一穷人遥望。见钱一串。就而取之。乃蛇也。遂瞠立于其傍。复一人至。得钱一串携去。夫钱非蛇也。而蛇现者。唯业所感。唯心所现也。钱上之蛇。固是业感心现。而蛇上之钱。独非业感心现乎。钱上之蛇。一人之别业妄见也。蛇上之钱。多人之同分妄见也。一人之妄见。其妄易知。多人之妄见。其妄难知。以易知例难知。难知亦易知矣。然则蛇固蛇也。钱亦蛇也。推此而往。内而根身。外而境界。由一方而至十方。以及四大部洲。三千大千世界。皆此钱上之蛇也。但唯心之蛇既现。便能螫人。唯心之钱既现。便得享用。非谓唯心。便无外境。且娑婆之秽苦。赡养之净乐。皆唯心现。唯心之秽苦既现。则遭大逼迫。唯心之净乐既现。则得大受用。既秽苦净乐皆唯心现。何不舍唯心之秽苦。以取唯心之净乐。而乃久经长劫。甘为八苦之所交煎也哉。

  ◎  心绪多端,重处偏坠。如人负债,强者先牵。

  吾人生死关头。惟二种力。一者心绪多端。重处偏坠。此心力也。二者如人负债。强者先牵。此业力也。业力最大。心力尤大。以业无自性。全依于心。心能造业。心能转业。故心力唯重。业力唯强。乃能牵生。若以重心而修净业。净业则强。心重业强。惟西方是趋。则他日报终命尽。定往西方。不生余处矣。如大树大墙。寻常向西而歪。他日若倒。决不向余处也。

  ◎  信心切愿,是为重心。而修净业,临终必生西方。

  何为重心?我辈修习净业。信贵于深。愿贵于切。以信深愿切故。一切邪说莫能摇惑。一切境缘莫能引转。若正修净业时。倘达磨大师。忽现在前。乃曰。吾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汝但舍置念佛。吾即以此禅授汝。但当向祖师作礼。谓我先已受释迦如来念佛法门。发愿受持。终身不易。祖师虽有深妙禅道。吾则不敢自违本誓也。纵或释迦如来。忽尔现身。谓曰。吾先说念佛法门。特一时方便耳。今更有殊胜法门。超于彼者。汝当且置念佛。吾即为说胜法。亦秪可向佛稽首陈曰。我先禀受世尊净业法门。发愿一息尚存。决不更张。如来虽有胜法。吾则不敢自违本愿也。虽佛祖现身。尚不改其所信。况魔王外道。虚妄邪说。岂足以摇惑之耶。能如是信。其信可谓深矣。若赤热铁轮。旋转顶上。不以此苦。退失往生之愿。若轮王胜妙五欲现前。亦不以此乐。退失往生之愿。此逆顺至极。尚不改所愿。况世间小小逆顺境界。岂能引转哉。能如是愿。其愿可谓切矣。信深愿切。是谓重心。而修净业。净业必强。心重故则易纯。业强故则易熟。极乐净业若熟。娑婆染缘便尽。果得染缘已尽。则临终时。虽欲轮回境界再现在前。亦不可得。果得净业已熟。则临终时。虽欲弥陀净土不现在前。亦不可得。然此信愿。要在操之有素。临时自不入于歧路。如古德临欲命终。六欲天童次第接引。皆不去。唯专心待佛。后佛现。乃曰佛来也。遂合掌而逝。夫临欲命终。四大分张。此何时也。六欲天童。次第接引。此何境也。苟素常信愿不到十分坚固。当此时。对此境。而能强作主宰乎。如古德真可谓千古修净业者之标榜矣。

  ◎  梦虽同,所梦未尝同也。

  有禅者问曰,一切诸法,悉皆如梦。娑婆固梦也,极乐亦梦也。既同是一梦,修之何益?予曰。不然。七地以前。梦中修道。无明大梦,虽等觉犹眠。唯佛一人,始称大觉。当梦眼未开之时,苦乐宛然。与其梦受娑婆之极苦,何若梦受极乐之妙乐。况娑婆之梦,从梦入梦。梦之又梦,辗转沉迷者也。极乐之梦,从梦入觉。觉之又觉,渐至于大觉者也。梦虽同。所以梦者未尝同也。可概论乎。

  ◎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净土一门,信尤为要。

  以持名念佛,乃诸佛甚深行处。唯除一生所系菩萨,可知少分。自余一切圣贤,但当遵信而已。非其智分之所能知,况下劣凡夫乎。然十一善法,以信居初。信心之前,更无善法。五十五位,以信为始。信位之前,别无圣位。故菩萨造起信论。祖师作信心铭。以信心一法,为入道要门也。昔王仲回问于杨无为曰,念佛如何得不间断去。杨曰。一信之后,更不再疑。王欣然而去。未久,杨梦仲回致谢。谓因蒙指示,得大利益。今已生净土矣。杨后见仲回之子。问及仲回去时光景,及去之时节。正杨得梦之日。噫!信之时义大矣哉。

  ◎众生乃弥陀心中之众生。弥陀乃众生心中之弥陀。

  但此心性。乃生佛平等共有。不偏属佛。亦不偏属众生。若以心属弥陀。则众生乃弥陀心中之众生。若以心属众生。则弥陀乃众生心中之弥陀。以弥陀心中之众生。念众生心中之弥陀。岂众生心中之弥陀不应弥陀心中之众生耶。

  但佛悟此心。如醒时人。众生迷此心。如梦中人。离醒时人。无别梦中之人。岂离梦中之人。别有醒时之人耶。但梦中之人,当不自认为真。亦不离梦中之人,别求醒时之人。唯应常忆醒时之人。忆之又忆,则将见大梦渐醒,而梦眼大开。即梦中能忆之人,便是所忆醒时之人。而醒时之人。非梦中人也。梦中人众多。醒时人惟一。十方诸佛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此乃即一即多。常同常别。法尔自妙之法也。念佛之意。大略如此。

  ◎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

  二语。上句说事,下句说理。事是即理之事。谓生即不生,非直以生为生也。理是即事之理。谓不去而去,非直以不去为不去也。两句作一句看,则事理圆融。所谓合之则双美也。若两句作两句看,则事理分张。所谓离之则两伤也。若不合此两句作一句。便当演此两句作四句。谓生则决定生,生而无生。去则实不去,不去而去。虽为四句,义亦无增。合为一句,义亦无减。总一事理圆融耳。与其执去则实不去之理。不如执生则决定生之事为得。何也。以执事昧理,犹不虚入品之功。若执理废事,便不免落空之诮。以事有偕理之功,理无独立之能故也。以有生为生,则堕常见。以不去为不去,则堕断见。断常虽同一邪见,而断见之过患深重。故不若执事之为得。然总不如圆会二句为佳耳。

  ◎  吾人现前一念,缘生无性,无性缘生。

  不生佛界。便生九界。若约缘生无性。则生佛平等一空。若约无性缘生。则十界胜劣悬殊。阿祈达王临终。为赶蝇人以拂拂面。一念瞋心。遂堕为毒蛇。一妇人渡河失手。其子堕水。因捞子故。与之俱没。以慈心故。得生天上。夫一念慈瞋。天畜遂分。则此临终之缘生一念。可不慎乎。苟以此心缘念弥陀。求生净土。得不见佛往生乎。但此一念。不可侥幸而致。必须存之以诚。操之有素。是故吾辈于此一句弥陀。千念万念。以至终日终年念者。无非为熟此一念而已。果得一念纯熟。则临命终时。唯此一念。更无异念。智者大师云。临终在定之心。即净土受生之心。然惟此一念。更无异念。非在定之心乎。念果如是。不见弥陀。更见何人。不生净土。更生何处。只恐吾人自信不及耳。

  ◎  此宗既透,何宗不透。此法既明,何法不明。

  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既举。则言外之心不作佛。心不是佛。心作九界。心是九界。心不作九界。心不是九界。等义俱彰矣。噫。果明此理。而犹不念佛者。则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不唯是观经一经纲宗法要。实是释迦如来一代时教大法纲宗。不唯释迦一佛法藏纲宗。实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藏纲宗。此宗既透。何宗不透。此法既明。何法不明。所谓学虽不多。可齐上贤也。

  ◎  所念之佛,全德立名。以名召德,德外无名。

  吾人现前一念能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随缘,终日不变。一句所念之佛。全德立名,德外无名。以名召德,名外无德。能念心外,无别所念之佛。所念佛外,无别能念之心。能所不二,生佛宛然。本离四句,本绝百非。本徧一切,本含一切。绝待圆融,不可思议。莲宗行者,当从者里信入。

  ◎  造重业,纵杀心,结深怨,感苦果,皆由杀生。

  杀生一事,过患至为深重。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可杀乎。造重业,纵杀心,结深怨,感苦果。皆由一杀所致。是以杀心渐猛,杀业渐深。渐以杀人,以及杀其六亲。甚而积为刀兵大劫。可悲也矣。盖皆由不知戒杀之所致。茍知戒杀,牲且不忍杀。况杀人乎。况杀六亲乎。牲不忍杀,刀兵大劫。何所从来。杀人之父者,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者,人亦杀其兄。知人之父兄不可杀,亦戒杀之渐。但不知杀父兄者,由于不戒杀始也。

  人之所以不戒杀者,由于不达因果之理。因果者,感应也。我以恶心感之,人亦以恶心应。我以善心感之,人亦以善心应。人但知感应见于现生,而不知感应通于三世也。人但知感应见于人道,而不知感应通于六道也。果知感应通于三世六道,六道中皆多生之父兄,杀可不戒乎。

  ◎  一句弥陀,唯心为宗。三量楷定。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此惟心之义,须以三量楷定。三量者,现量。比量。圣言量也。现量者,谓亲证其理也。如罗什大师。七岁随母入佛寺。见佛钵,喜而顶戴之。俄而念曰,我年甚幼,佛钵甚重,何能顶戴。是念才动,忽失声置钵。遂悟万法唯心。高丽元晓法师。来此土参学。夜宿冢间,渴甚。明月之下,见清水一汪。以手掬而饮之,殊觉香美。至次日清晨,乃见其水为墓中控出,遂恶心大吐。乃悟万法唯心。便回本国著述。此皆现量亲证也。比量者,借众相而观于义。比喻而知也。诸喻之中,梦喻最切。如梦中所见山川人物。万别千差,皆不离我能梦之心。离梦心外,别无一法可得。即此可以比喻而知。现前一切万法,但唯心现也。圣言量者,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千经万论,皆如是说。

  ◎  谓由有理具,方有事造。理若不具,事何所造。

  所以理具,但具事造。离事造外,无别所具。由有事造,方显理具。事若不造,争知理具。所以事造,只造理具。离理具外,别无所造。只此一念心中,本具十界万法。即此一念随缘,能造十界万法。理具。如金中本具可成瓶盘钗钏之理。事造。如随工匠炉锤之缘,造成瓶盘钗钏之器。又理具。如面中本具可成种种食物之理。事造。如水火人工之缘,造成种种食品也。

  ◎  真心。妄心。名体同异。

  佛法中有名同而体异者。有名异而体同者。名同体异。如心之一名。有肉团心。有缘虑心。有集起心。有坚实心。肉团心。同外匹大,无所知识。缘虑心。通于八识,以八种识皆能缘虑自分境故。此则是妄。集起心。唯约第八,以能集诸法种子。能起诸法现行故。此则真妄和合。坚实心者。即坚固真实之性。乃离念灵知,纯真心体也。今言唯心者。乃坚实纯真之心也。名异体同者。如诸经中所说真如。佛性。实相。法界等。种种极则之名。皆此坚实纯真心也。

  ◎  本有。现前。

  诸经皆言无始本有真心。夫既曰本有,即今岂无。而今现有,即本有也。若无无始,则无现前。若离现前,岂有无始。是故不必高尊本有,远推无始。但现前一念心之自性,即本有真心也。以现前一念,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随缘,终日不变。离此现前一念之外,岂别有真心自性哉。古德云,威音那畔,(谓无量劫前)不离今世门头。众生现行无明,即是诸佛不动智体。其庶几乎。

  由上四义。以显唯心。故一以唯心为宗也。

  ◎  一句弥陀,以唯佛为宗。

  又一句阿弥陀佛,以唯佛为宗。以一切万法,既唯心现。全体唯心。心无彼此,心无分际。于十界万法,若依若正。假名实法。随拈一法,皆即心之全体。皆具心之大用。如心横遍,如心竖穷。以唯心义成,唯色唯声唯香唯味唯触唯法。乃至唯微尘,唯芥子。一切唯义俱成。一切唯义俱成,方成真唯心义。若一切唯义不成,但有唯心之虚名,而无唯心之实义。以一切唯义俱成,故曰法无定相,遇缘即宗。唯微尘。唯芥子。尚可为宗。八万相好庄严之果地弥陀,反不可以为宗耶!故以唯佛为宗。

  ◎  一句弥陀,以绝待圆融为宗。

  又以绝待圆融为宗。于十界万法,随拈一法,无非即心全体。具心大用。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离于四句,绝于百非。独体全真,更无有外。弥满清净,中不容他。一法既尔,万法皆然。各约诸法当体。绝待无外,是为绝待。又以十界万法。各各互遍,各各互含。一一交罗,一一该彻。彼彼无障无碍,各各无坏无杂。如当台古镜,影现重重。如帝网千珠,回环交摄。此约诸法迭互相望,是为圆融。今合绝待圆融为一宗。正绝待时即圆融,正圆融时便绝待。非离绝待别有圆融。绝待,绝待其圆融。非离圆融别有绝待。圆融,圆融其绝待。绝待圆融。各皆不可思议。今共合为一宗,则不思议中不思议也。

  ◎  一句弥陀,以超情离见为宗。

  又超情离见为宗。以但约诸法绝待,离过绝非。已超一切众生情妄执著,三乘圣贤所见差别。若约诸法圆融,圆该四句,融会百非。尤非凡情圣见之所能及。故总立超情离见为宗。

  初以唯心为宗。次以唯佛为宗。三以绝待圆融为宗。末以超情离见为宗。总此四重宗旨,方是一句弥陀正宗宗旨。岂易言哉。

  ◎  念佛法门,如天普盖,似地均擎。无有一法能出其外。

  此一念佛法门,如天普盖,似地普擎。无有一人一法,能出其外,不在其中者。如华严全经,虽有五周四分之殊。以因果二字,该尽无余。四十一位因心,无一心而不趋向果觉。四十一位所修种种法行,岂非皆念佛法行也。而末后普贤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为全经一大结穴。不其然乎。又华严者,以万行因华,庄严一乘佛果。此万行非念佛行耶。

  法华一经。从始至终,无非开示悟入佛知佛见。此非始终唯一念佛法门耶。

  楞严最初显示藏性,明成佛之真因也。其次拣选圆通,示成佛之妙行也。后历六十圣位。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证佛地之极果也。背此则成七趣沈沦,向此则明五魔扰乱。末后云,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若能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末学。是人罪障应念消灭。变其地狱所受苦因,为安乐国。此则彻始彻终,唯一念佛法门也。总佛一代时教,三藏十二部。半满权实偏圆顿渐种种法门。无非显示唯心自性,圆成无上妙觉而已。得非总一大念佛法门耶。

  至如禅宗。达磨大师西来,但当曰,直指人心见性便了。而云成佛者,非宗门亦念佛门耶。故合二派五宗千七百则公案,不过指点当人本源心性。显示本有清净法身。法身横遍竖穷,无所不遍。而参禅人。要须时时现前,头头相应。此何在而非念佛法门哉。

  不唯宗教两门如是。即普天之下,士农工商,诸子百家。纵不欲念佛,不知佛者。亦不能出于念佛法门之外。以彼去来动静,咸率此道。百姓日用而不知也。所谓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夹路桃花风雨后,马蹄无地避残红。

  ◎  此八种事,各宜痛讲。修净业者,不可不知。

  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二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三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四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五以坚持四重戒法,为入道根本。六以种种苦行,为修道助缘。七以一心不乱,唯净心归宿。八以种种灵瑞,为往生证验。此八种事,各宜痛讲。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

  ◎  整心虑,趣菩提,唯人道为能耳。

  众生所以轮回者,六道也。余趣众生,为惊瞋苦乐所障,无暇向道。可以整心虑,趣菩提。唯人道为能耳。但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爪上土。人身岂易得乎。人道众生,从生至壮,以及老死。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非世间尘劳生死业缘耳。佛法岂易闻乎。得人身已难,况得男子身。六根具足尤难。闻佛法已难,况闻弥陀名号,净土法门尤难。何幸而得难得之人身。何幸而闻难闻之佛法。闻之而犹不肯信,不深为可惜也哉。不信姑置。即如信者,信而不愿,犹不信也。愿而无行,犹弗愿也。行而不猛,犹弗行也。行之所以不猛,由愿不切。愿之所以不切,由信不真。总之生真信难。信果真矣,愿自能切。愿果切矣,行自能猛。真切信愿,加以勇猛力行,决定得生净土。决定得见弥陀。决定证三不退。决定一生补佛。既得生净土矣,旷大劫来生死业根,则从此永断。既一生补佛矣,至极尊贵无上妙觉,则便得圆成。此一念真信所关系者,岂浅浅哉。茍非障道缘薄,生死业轻。久种善根,宿因深厚者,何以能尔。然吾人无量劫来。业力轻重,善根深浅,皆莫得而知。但业力由心转变,善根在人栽培。是故宏法者,不得不善巧方便,恳切开示。而学道者,不可不竭力奋勉,勇往直前。但一言入耳,一念动心。皆可转变业力。皆能栽培善根。虽闻种种紧要开示,都无一言所入。虽遭种种逆顺境界,曾无一念奋发。是为真业力深重,真善根轻鲜。则亦莫可如何也矣。

  ◎现前一念心性,本与佛同。迷悟虽异,不增不减。虽不增减,顺性背性,苦乐天渊。

  现前一念心性。本与佛同体。佛已久悟,而我犹迷。佛虽已悟,亦无所增。我虽犹迷,亦无所减。佛虽无增,以顺性故,受大法乐。我虽无减,以背性故,遭极重苦。佛于同体心性之中。虽受法乐,以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念念忆念于我,念念摄化于我。我于同体心性之中。虽遭众苦,不知仰求于佛,不知忆念于佛。但唯逐境生心,循情造业。旷大劫来。五逆十恶,种种重业,何所不造。三途八难,种种大苦,何所不受。言之可惭,思之可怖。设今更不念佛,依旧埋头造种种业。依旧从头受种种苦。可不愧乎。可不惧乎。

  ◎  以感恩心念佛。求脱苦心念佛。生惭愧心念佛。以求悟心念佛。

  佛以大慈大悲,于念念中忆念摄化于我。则我今者深感佛恩,故应念佛。一向长劫枉受众苦,欲求脱苦,故应念佛。已造之业,无可如何。未来之业,可更造乎。生惭愧心,故应念佛。同体心性,既曰本有。既今岂无。只欠悟证耳。求悟心性,故应念佛。以求悟心念佛,念佛必切。以惭愧心念佛,念佛必切。已畏苦心念佛,念佛必切。以感恩心念佛,念佛必切。我不念佛,佛尚念我。我今恳切念佛,佛必转更念我矣。大势至菩萨云,十方诸佛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子若逃逝,虽忆何为。若子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此大士亲证实到境界,吐心吐胆相告语也。我今念佛,必得见佛。一得见佛,便脱众苦。即开悟有期。果得开悟,便可一痛洗已往之惭愧矣。佛尚可不念乎。

  ◎  以全佛之心,念全心之佛。一句佛号,不杂异缘。十念功成,顿超多劫。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真心本有,妄性元空。一切善法,性本自具。但以久随迷染之缘,未断元空之妄。未证本有之真。善本具而未修,佛本是而未成。今欲断元空之妄,证本有之真。修本具之善,成本是之佛。而随悟净之缘者,求其直捷痛快,至顿至圆者,无如持名念佛之一行矣。以能念之心,本是全真成妄,全妄即真。所念之佛,亦本全德立名,全名即德。能念心外,无别所念之佛。所念佛外,无别能念之心。能所两忘,心佛一如。于念念中,圆伏圆断五住烦恼。圆转圆灭三杂染障。圆破五阴。圆超五浊。圆净四土。圆念三身。圆修万行。圆证本真。而圆成无上妙觉也。一念如是,念念皆然。但能念念相续,其伏断修证,有不可得而思议者矣。以是全佛之心,念全心之佛。实有自心果佛全分威德神力,冥熏加被耳。一句佛,。不杂异缘。十念功成,顿超多劫。于此不信,真同木石。舍此别修,非狂即痴。复何言哉。复何言哉。

  ◎  诸方皆有净土,何专赞西方,求愿往生耶。

  此非人师意也。乃金口诚言,分明指示故。大乘显密诸经,同指归故。令初心人专注一境,三昧易成故。四十八愿为缘,缘强故。十念为因。因胜故。佛与众生,偏有缘故。此土众生。无论僧俗男女老幼善恶之人,当其处极顺逆苦乐境缘之时,多必由中而发,冲口而出,念佛一声。然不念佛则已,凡念佛必念阿弥陀佛。此谁之然。盖众生久蒙佛化,久受佛恩。与佛缘深故也。且此弥陀一经。罗什最初译成。东林远祖,即与一百二十三人,结社念佛。其一百二十三人,以次渐化。临终皆留瑞应。虽鹦鹉,八八儿念佛。化时皆有瑞相。此非众生与佛缘深。谓之何哉。又无量寿经云,当来经道灭尽。我以愿力,特留此经。更住百年,广度含识。夫不留他经,而独留此经者,岂非以此法门,下手易而摄机普,入道稳而获益速耶。以是而知,其时愈后,此法愈当机矣。

  ◎  世间出世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世间众生,当处急难痛苦之时,嗥叫父母,呼天唤地。不知父母人天王等,不能救我生死。尽我轮回。以其同在生死轮回故耳。三乘圣人,虽出生死。无大悲心,无益于我。诸菩萨等,虽有大慈悲心。以其心证各有分限,未能普利众生。满一切愿。十方诸佛,虽皆证穷法界。然我感之不易。纵感极而见,不过暂时离苦。终非究竟。唯阿弥陀佛。但得一见,即顿脱生死。永断苦根矣。唯此一句阿弥陀佛,是所当尽心竭力者。予曾有偈云,世间出世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然而念佛不难,难于坚久。果能坚持一念,如生铁铸成,浑刚打就。如一人与万人敌。千圣遮拦不住,万牛挽不回头。如是久之,必能感通相应。若其未能如此用心,便谓佛言无验,佛心难感者。夫岂可哉。但得一念感通,便顿出生死。直登不退,稳成佛果。岂易事也哉。

  ◎  知小而不知大,见近而不见远。佛恩高厚,众生不知也。

  知小而不知大,见近而不见远者,此众生之常分也。如阿弥陀佛。于诸众生,有大恩德,众生不知也。佛于无量劫前,对世自在王佛,普为恶世界苦众生,发四十八种大愿。依愿久经长劫,修菩萨行。舍金转轮王位,国城妻子,头目脑髓,不知其几千万亿。此但万行中内外财布施一行也。如是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圆修万行,力极功纯。严成净土,自致成佛。分身无量,接引众生。方便摄化,令生彼国。然则如为一人,众多亦然。如为众多,一人亦然。若以众多观之,佛则普为一切众生也。若以一人观之,佛则专为我一人也。称性大愿,为我发也。长劫大行,为我修也。四土为我严净也,三身为我圆满也。以致头头现身接引,处处显示瑞应。总皆为我也。我造业时,佛则警觉我。我受苦时,佛则拔济我。我皈命时,佛则摄受我。我修行时,佛则加被我。佛之所以种种为我者,不过欲我念佛也。欲我往生也。欲我永脱众苦,广受法乐也。欲我辗转化度一切众生。直至一生补佛而后已也。噫。佛之深恩重德。非父母所可比,虽天地不足以喻其高厚矣。非闻开示,安知此意。不读佛经,安晓此理。今而后,已知之矣。唯有竭力精修,尽报归诚,拼命念佛而已。复何言哉。

  ◎  信愿持名,转生界缘起,为佛界缘起。乃修道门中点铁成金妙法。

  一切众生。为利钝十使所使,久经长劫,流转生死。受大苦恼,不能出离。可悲也。十使者何。即身,边,邪,见,戒。此五为利使。以发动轻便故。贪,瞋,痴,慢,疑。此五为钝使。由利使所生。对利说钝故。此之十使。众生或多或少,各有偏重。若带之修道,但唯增长邪见烦恼,决无相应分。如欲断之实难。以此十使,于四谛下历三界九地,有八十八使见惑。八十一品思惑。但断见惑,如断四十里流。况思惑乎。若见思二惑,毫发未尽。分段生死,不能出离。此所谓竖出三界也。甚难甚难。然此十使,总名众生知见。古德谓众生知见,须以佛知见治之。佛知见者,即现前离念灵知也。然此灵知,不能孓然自立。必随缘起。不随佛界之缘,便随九界缘起。离十界外,无别缘起故。欲随佛界缘起。无如以信愿心,持佛名号。但信贵深,愿贵切,持名贵专,果以深切专勤之心,信愿持名,即是以佛知见而为知见。亦即是念念中。以佛知见,治众生知见也。炽然十使心中,但置一信愿持名之心,即转生界缘起,为佛界缘起。此于修道门中,乃点铁成金极妙之法耳。只须赤体担当,久久勿替。管取金台可以坐待,宝莲不日来迎。是为从此同居,生彼同居。横出三界。较之竖出者,不亦省力也哉。

  ◎  只将此信愿二法,常存在心。动静闲忙,皆为往生正因。

  一句阿弥陀佛。是阿伽陀药,无病不疗。是如意珠王,无愿不满。是生死苦海之慈航,无苦不度。是无明长夜之慧灯,无暗不破。但得一历耳根,便为有缘。但能一念信心,便可相应。信心果真,愿不期发而自发。只将此信愿二法,常存在心。如忠臣之奉明君密旨,孝子之受慈父严命。忆念不忘。作为第一件要事。不论所处境界,静闹闲忙。多念少念,总皆为往生正因。只恐介在勤怠间耳。吾人旷大劫来,久在轮回。岂永不发出离之心,修向道之行耶。皆废于因循,败于怠惰。所以常在生死,受大苦恼。今闻持名简要法门,若仍因循故辙,安于覆败。可谓第一等无血性汉子矣。

  ◎  一心不乱,乃净业之归宿。若未入此门,终非稳妥。学者可不勉哉!

  所谓执持名号者,即拳拳服膺之谓。谓牢持于心而不暂忘也。稍或一念间断,则非执持也。稍或一念夹杂,则非执持也。念念相续,无杂无间,是真精进。精进不已,则渐入一心不乱。圆成净业焉。若到一心不乱,仍复精进不辍,将见开智慧。发辩才。得神通。成念佛三昧。以至种种灵异瑞相。皆现前矣。如蜡人向火,薄处先穿。但不可预存期效之心,唯当致力于一心不乱耳。一心不乱,乃净业之归宿。净土之大门。若未入此门,终非稳妥。学者可不勉哉。

  ◎  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心唯万法,万法唯心。

  修习一切法门,贵乎明宗得旨。今人但知万法唯心,不知心唯万法。但知心外无佛,不知佛外无心。但知无量为一,不知一为无量。但知转山河大地归自己,不知转自己归山河大地。然既不知心唯万法,岂真知万法唯心哉。既不知佛外无心,岂真知心外无佛哉。所谓一个圆球,劈作两半。离之则两伤,合之则双美也。是故念佛者,必以唯佛唯土为宗。若唯佛唯土之宗不明,则真唯心义不成。果透真唯心义,则唯佛唯土之宗自成。既成此宗,则一句所念之佛。所生之土。全体大用。横遍竖穷,独体全真,包罗无外。所念既尔,能念亦然。是谓以实相心,念实相佛。以法界心,念法界佛。念念绝待,念念圆融。以绝待故,全超一切法门。无与等者。以圆融故,全收一切法门。无出其外者。此之谓法无定相,遇缘即宗。繁兴大用,举必全真。一句阿弥陀佛,须恁么信,恁么念,方是不思议中不思议也。

 
 
 
前五篇文章

张秉全:印光大师殊胜开示的句解之一

张秉全: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印

张秉全:八句名言,往生津梁——印光大师殊胜开示之三

张秉全:发大菩提,生真信愿。竭诚尽敬,唯佛是念——印光

张秉全:学习《净土决疑论》摘记——印光法师殊胜开示之五

 

后五篇文章

张秉全:净土或问浅说

张秉全:彻悟禅师念佛伽陀教义百偈摸象记2

张秉全:彻悟禅师念佛伽陀教义百偈摸象记1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八)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