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十、只有那么一件事情 |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十、只有那么一件事情 放旷任其去住,静鉴见其源流;语默不失玄微。动静岂离法界。言止则双忘智寂,论观则双照寂知;语证不可示人,说理非证不了。 这篇文章非常的简练,它在逻辑上非常严谨,主要叙述的重点只有一个——怎样化二元化的对立转成圆融统一。世间法可以说都是意识状态,意识状态最明显的状况就是二元对立,二元对立有一种特色,譬如我们讲“能所”,即能证之智,所证之境。假如你所谈的是人我、人法,人与我对立,人与境界对立,都是世间法。 佛法的真理所讲的,不在于对立的这一部分,而是在讲它“本来存在的面目”。本来存在的这个部分是没有对立的,以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它是绝对的,它和一般所谓的相对论绝对不一样。一般讲相对论大致上是这样说的,例如光速是最快的,每秒钟二十九万九千八百公里,这个为绝对速度,所有的速度都不能超过它。我们假设当有速度逐渐接近二十九万九千八百公里的时候,整个运动会产生变化,时间会停止,形象会产生位移变化,所以它是相对于二十九万九千八百公里的速度来做比较的,这叫做相对论。 在相对论中必定有一个绝对的存在,没有绝对的存在,它不能成相对。佛法讲的绝对不是要给你相对的,它所谓的绝对就是清净,并不是说对于清净来讲一切都是污染的。所以我们说出世间法在哪里?出世间法就在世间法里面。换句话说,出世法能包含世间法,你不会做的话你就统统在世间法中;你若是会做的话,就统统在出世间法里。 例如煮饭、扫地这都是稀松平常的事,但是你会发现我们在处理煮饭、扫地的事都是世间法,因为“我”在“煮饭”、“扫地”,我与法相对立。煮饭、扫地是法,这就是世间法。你能不能够只有煮饭而没有我?也就是完全融人、投入煮饭中,这当中没有我也没有煮饭,只有那么一件事情。 若是融入以后,那个煮饭、扫地就是不一样,融入以后就是出世间法了。“我在诵经”、“我在念佛”是不是人法对立?你能不能够融入,只有佛号而没有我,没有念佛的这个人,就个人来讲只有念佛这件事,若要在这当中找我则找不到,这叫做“念佛三昧”,这就是出世间法。这时候你才算有成就了,这叫做一心不乱。诵经也一样如此,找不到谁在诵经,这时才叫融人、投入。现在我们都是如法三拜,开经偈,如是我闻……,然后开始打妄想,如此一来人法就对立了。由于你的对立已经造成你的惯性,而在惯性当中一直无法突破,于是你愈认真做功课,功课却也造成你的负担愈来愈重。 “放旷任其去住”。刚才讲要能和它融入,我们做功课不能融人的原因就是因为紧张,常讲做功课必须要像游戏一样很自在的,在游戏当中你会发现和得失心太重的人玩,实在很不好玩,因为他输不起啊!他不在游戏,倒像在赌博一般,非赢不可!那是不行的。生活、工作统统要像游戏一般,在游戏当中只有轻松自在,赢了一笑,输了也一笑,这才叫放旷。 我们的心若是能够放旷,就能够任其去住,任它去或来,人生当中没有一定的路线,这才叫自在。可是我们现在的生活统统被钉死了,每一个人要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到最后不是死在人生目标上,就是死在达到目标的过程当中。好多人死不瞑目,就是因为还没达到目标。 或许有人说死而无憾,那就是他已经达到目标了,也就是他的生命是沿着一个轨迹走上去,他并没有很自在。有福报可以达到目标,这是值得恭喜的事,但这仅只是福报而已,可惜大部分的人是没有福报的。我们要确定一个人生的目标可以用意志去确定,可是实际的人生,去住是很自在的,但因为你不能放旷,所以痛苦就起来了。 郑板桥说:“人生难得糊涂!”最好是学着真糊涂,要真糊涂还真不容易。能干的人装不了糊涂,憨厚的人也装不了精明。要怎样训练自己糊涂一点,敏感度不要那么高,那是你最大的福报、生命品质的改变。意思也就是睁一眼、闭一眼,能过得去就让它过去,别人在作主时你就不要看不惯,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只要有人说:“要怎样,怎样……”你就不要说:“不过……,我想这样子比较好……”其实这都是你的业,为什么人家做完决定以后你还要去更改?除非那东西真的是有缺点,譬如轮子,除非人家做成方的,否则你就不要出意见。因为若只是花色不同而已,你认为的美与他认为的美并不一样。 “静鉴见其源流”。静是安静、宁静,是宁静的感觉,在静态当中你可以见到它的源流、它的根源。放旷有动态的感觉,在动态当中,你任其自然,在静态当中,你可以见到它的根本。因为源流就是本来的面目,它根本的所在,你可以看得到,而我们一般都做不到这一点,因为一静下来就是非竞起。 常讲“闲谈莫论人过”。各位有道论道,无道观照,不要有道乱道,无道论是非,这就不对了。因为在这种状况之下,你没有办法观照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没事时能够观照,才能真正的产生静鉴。鉴是镜子,也就是镜子没有纷纷扰扰的现象,在这种状况之下,它就能把境界照得很清楚。什么境界呢?一个是尘境(外面的境界),一个是本来面目,本来面目会浮现出来。镜子不能照它自己,但是我们的心能够浮现出我们的本来面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用语言文字很难形容那个本来面目的原因。现在用镜子来譬喻,镜子可以照尘境,就像我们的心宁静有了定功以后,用来照尘境很清楚。镜子不能照自己,我们的心可以照到自己,但是意识照不到自已。 我们讲第六意识神通广大,它能攀缘一切法,但有两个不能攀缘:一是“当下”它攀缘不上去,意识只能靠着过去投射未来而已。方才讲要能融入一切法中,如煮饭,扫地、诵经、念佛……,只要能融入,极乐世界就现前了,若不能融入,则永远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对立的,极乐世界是圆融的。由此看来,一颗心能够自己转变,一面镜子它自己不能转变,它只能照外境而不能照自性,意识只能缘过去来投射未来,对于当下的部分它没有办法融入。 其次意识无法攀缘真如,真如就是本来面目。假如意识能攀缘真如,那么意识岂不是能成就了?我们用意识顶多是把意识当媒介,透过意识转过来成为妙观察智,而没有办法从意识直接成就真如,各位若是能体会到这一点,你就知道静鉴的鉴能够发挥什么作用:确确实实它能够发挥出那一种观照自己,也就是它能够内观,能把自己的性德、本来面目显现出来。 性德、本来面目都是佛教术语,以现代的话来讲,内观叫反省,你有没有反省的能力?反省不是指反省今天做错了什么事,话该怎么讲生意就能成功,而是要你反省人生当中这个生命、生活存在的价值、意义及目的。一个人在这世间忙忙碌碌地混过去,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好多人参加修行的行列,你问他修什么?他也是讲不出来,这样子的话不能够叫做修行。固然他也现个修行相,值得赞叹,没错!但是他不能掌握到修行的要领,不知道自己是在修什么?连这一点都不能知道的话,也就没有意义了。 “静鉴”的意思就是自己能够内观,然后去探讨我们生命存在的本质、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能够这样探讨是对自己的一种反观,那就是让你激发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一个根源。常讲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而无上正等正觉的心是什么心,你要能够讲出来啊! 所以说内观的目的,就是要你内观到让我们的生命能够怎样达到止于至善,让我们的生命品质怎么样去达到最高的标准——真、善、美再加上智慧、圣洁、圆满,那才能叫做止于至善。 若是展现出来的生命品质仅只是美丽的外壳而已,这对我们的伤害实在太大了。外壳美不美这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你内在实际所存在的生命品质要能够把它展现出来,你要怎么样去探讨它?如何展现、提升我们的生命品质?如何充实我们的生命内涵?各位有没有这样反省过?而不是其它文章所写的那些大家摸不着边的术语,都是没有用的。 你先从最踏实的地方开始,那么你就会超越,否则都只是空中楼阁而已。各位可看到许多学佛的同修,动不动就讲种种感应,那就是不踏实,没有意义!也就是没有扎实的功夫。所以静鉴要注意的是内心里自己所呈显的,一定可以照见你的本来面目,根源、源流就是你的本来面目。 “语默不失玄微,动静岂离法界”。语是讲出来的,默是静静的不讲,讲与不讲都能够表现出那种玄奥的境界。这里分两方面讲:一个是《维摩诘经》里讲维摩诘生病了,我们对他美其名为示相(示现生病)。世尊知道后就派弟子去探访他,大家都不敢去,因为以前都被他修理过,于是就派文殊师利菩萨带着大家去。文殊菩萨和维摩诘居士谈到“不二法门”这事,文殊师利菩萨讲出了不二法门就是……,然后反问维摩诘居士不二法门是什么?但维摩诘没讲,佛教界对于维摩诘没讲这事叫“圣默然”。文殊菩萨有讲称“语”,维摩诘居士没讲称“默”,这两个不管讲或不讲,都能把最高的境界表达出来,就叫语默不失玄微,这是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是佛法里的“请法”,善财童子或其它大德在向世尊请法的时候,《法华经》里弥勒菩萨在怀疑世尊放光是什么样的境界,这都是用“念请”在请法。另一个是“言请”,善财童子在顶礼以后,他内心在请的是念请,顶礼起来以后他白圣者言……,那就叫言请。心念请的是念请叫“默”,开口讲的是言请叫“语”,“念请”或“言请”都有它的殊胜处。同样地,佛在作答时也有两种状况:一是“言答”是语;一是“示相答”不讲话。譬如放光,通常念请是用示相答,只静静的,旁观者大概都看不懂,因为念请与示相答都没有讲话,若是两者境界不相当的话,那会出很多笑话。 禅宗里这类公案很多,所以学僧常常在问的时候,禅师在作答,学僧没有开悟,旁边听的人却开晤了。这时候旁听的人虽然没有问,但是他有念请,禅师作答是言答,于是旁听念请的人就开悟了。 好多人稍微有点心得就一定要讲给师父听,以便获得证明,说你对或不对那都是多余的,因为你内心的成就所获得的,你不必再告诉别人,那是最实际的。就像自己吃饱了,用不着到处去告诉人家我吃饱了,既然有所证得、有所领悟,有那个境界就从那边去成就,不一定要再作表达,这是我们从语默上可以知道这种境界的殊胜性。 “动静岂离法界”。不论是动是静都在法界内,常说要出三界,但三界在那里,你知道吗?你会说从解门来看,我们这里是欲界、又叫五趣杂居地,另有色界、无色界共三界。我们要出三界就不在三界内轮回,其实大部分的人是在欲界内轮回,而不是在三界内轮回,你若没有大修行,你就不可能在三界内轮回。印度人讲三界轮回没错,但是台湾人绝对是在欲界内轮回,甚至都在忉利天以下轮回,不会超过忉利天。要想在忉利天以上,第一条件欲望要淡泊,其次禅修功夫要很强,各位想想自己禅修功夫够吗? 欲界有六天,大部分都在忉利天以下(三十三天以下),好多人轮回都在人道,顶多四天王天,然后就是畜牲、饿鬼、地狱这样轮回,连忉利天都上不去,能当个土地公神也算不错了。是非比较明显的人可能轮回到当阎罗王的牛头马面,若想到色界天或无色界天,禅定功夫要到四禅八定以上,否则怎么上呢?台湾有几个人到色界天或无色界天的地步?假如有那种已经修到色界成就的人,他根本不用吃东西,可以禅悦为食。 二禅天的话,六根不起作用,只有意根的喜乐,我们有办法到达这样的境界吗?所以绝大部分的人都在欲界内轮回。不但是在欲界,而且是在很低的层次,如果自己连这方面都不知道,凭哪一点可以出三界呢?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话说从头,从解门上来讲三界是好定义,从行门来讲,一个修行者要怎么出三界?这一定要懂得修行的方法与要领,也就是动静之间,我们从来不离开三界,但是我们永远可以活在三界外,只在于自己修法当中能不能完全投入。而且这个成就绝对可以超越那个禅定,因为修禅定的人之所以会修到色界、无色界,那表示他还有人、我对立,人、法对立,当他在人、法对立的时候,他就没有办法出三界,禅定功夫再高,也只能到无色界天。 假如你现在从日常生活当中或修法当中能够完全融入,你就已经不对立了,既不对立,也就出三界了,也就是方才所说出世间法。所以我们活在世间中,相在世间中,但是我们的心已超越三界了,因为三界内都是对立的。你既然现在已融入了,就是已超越三界了,在这样的状况下,你来不来三界就随缘而来,出入三界对我们来讲是非常自在的事,所以菩萨在这儿讲游戏人间。那些修禅定的人没办法游戏人间,因为他始终是对立的,他一直到九次第定之前,都一定要按照次序进入禅定境界,然后出禅定他又一定要按照次序出来,他没办法超越,虽然他能够有那么高的禅定境界,但还是在对立的影子之下。 大乘修法为什么那么殊胜,就在它直接融入、直接超越,所以在动或静的状态都可以修,在这时候不管他是出三界或是不出三界,反正都在法界内,我们依法界的立场又何必出或不出呢?现在很多人追求的是往生极乐世界,而目前居住的是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对立的,若到了那样的极乐世界,只是那儿的生活环境比这里好些而已,因为那是对立的,还是有为法的极乐世界。而我们可教给你的是无为法的极乐世界,是不对立的、圆融的极乐世界。 圆融的极乐世界在我们的定义里叫常寂光土,常寂光土没有往生不往生的问题,当下就可以成就。所以我们不跟你讲极乐世界,我们跟诸位讲的是华藏庄严世界海里的十三重。以娑婆世界为中心,向西就是极乐世界,向东就是净琉璃世界,这里有十三个佛刹微尘数佛国土,娑婆世界、极乐世界、净琉璃世界都仅是其中一个而已。 这十三个佛刹统统磨成极微尘,一个微尘一个佛国土,你看看有多少佛国土?总数从第一层一直加到二十层,有二百一十个佛刹磨成极微尘,一个微尘一个佛国土,你看多不多!它们都在我们的华藏世界海里面,这个就是法界体。当然我们可以说这个还不能穷尽法界,但是我们以它来代表法界的话,以娑婆、极乐、琉璃为三界来做比较的话,你可以想象整个法界有多大!我们华藏庄严世界海有多大! 华藏庄严世界海里,并没有极乐世界往生或不往生的问题,因为我们都在常寂光土里面。由于你迷了,所以才掉到娑婆来,因为你悟了,所以你就在常寂光土里面,而其实不管你是迷或悟,你都在华藏庄严世界海里面。你没有感觉到吗?因为原来给你的那些讯息就是不正确的,现在告诉你了,你就必须重新建立起正确的思维模式,这叫“动静岂离法界”。 “言止则双忘智寂,论观则双照寂知”。止是双忘智寂,观则双照寂知,止一般讲定,它应该是讲三昧,定有正定、邪定、不定,所以我们一般讲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这里主要是讲正定聚,正定聚无依,而有依的全叫邪定聚。各位有没有发现在专心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时间会过得很快,这时你会发现有某种定力存在,但是那定力是依靠在外面的缘上面。 好多人都有这种感觉,放假的时候或高兴的时刻,时间过得很快;忧伤时时间就好像停止不走,这就是有依。虽然这时候有一个定力,此时我们通常叫欲界定,这不能算是定。因为你若是真正修禅定,而要从欲界定走上来,要经过未到定,再经过八触十功德才会到达初禅定,那才会产生自己身体上的变化。 而正定本身没有经过的那些过程,直接从无依开始,不依赖外面的境界。很多人修禅定是从打坐下手的(修禅定不一定从打坐下手),这样子下手会有两种状况产生:一种是坐在那里参念佛是谁?当然是我!我又是谁?嘴念或是心念?当然是心念!他开始在做一种推理的工作,运用逻辑思考推理的,我们统统叫妄想。假如你以为这样子用心用得很好,一下子几个钟头就过去了,这叫邪定。 有人以为想、推理都是不对的,那么坐下来不想,脑筋一片空白,这叫做百物不思,这叫邪知邪见,也叫邪定聚。境界如白云过青空,心像青空一般一点也不受白云影响,这也叫邪定聚。既然百物不思、空心静坐都是邪知邪见,而逻辑思维推理也叫邪知邪见,那么坐在那里要做什么?听说过不倒单吗?不倒单不是坐着睡觉,而是坐在那儿清清楚楚,脑筋没睡觉,把心摄住在自己的正念上面,然后四个钟头下来下座,一身的精神非常充沛,精力非常的旺盛,一天工作足足有余不会累的。 一般人还以为坐着睡觉表示有功夫,假若他是坐在那儿打妄想,那么他的精神一定不好,因为他体内的能量还在消耗;若是空心静坐的话,那精神会很好,所以一般修禅定的人会很喜欢偏向于空心静坐、百物不思的状况,这是不对的,正确的方法是指他应该坐着提起自己的正念。正念是每一个人都不一样的,也就是学佛应该确定自己的中心思想、主要目标。你现在为何学佛?学佛的目的要确定,然后把它当作内心主要的疑情,而后坐在那儿守着那个疑情,让那个疑情由生涩而熟练,由熟练而产生热和光,这个疑情会在你心里一直的揣摩,一直的酝酿成熟,它会愈热愈烫。 现在一般人修行不能成就,就是因为没有疑情,这个疑情不能带到如火如荼的产生作用。疑情不是偶尔师父问起时才想起它,而是要每天去琢磨它,当你这样带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不会去推理,而且也不会空心静坐,这时候你的生命能量开始像泉源一样,一直冒出来。记得!当坐着的时候就要提起正念,譬如:我学佛的目的就是要了生死。什么叫了生死?我要出三界。什么叫三界呢?师父曾经讲过,但是我就是不了解。于是就把了生死、出三界当作疑情带着,只要一坐下来就守着它,不能让它闪失掉。 这个时候有个技巧让你这个疑晴守得住、罩得住,假如这个心会向外攀缘,疑情就会遗失了,这叫“若心他缘,摄之令返”,要把这心再抓回来,放到这疑隋上面,疑晴是不会跑的,会跑的是你的心!要是你能够这样子守得住,最初的一个礼拜会很痛苦,过了以后就会完全不一样,大家试着克服看看。这时候你才能够知道“定”是什么?现在讲的都不是定,都是邪定聚、不定聚,当你能够达到这个地步,守住正定的时候,就是双忘了;对立一个智一个寂,智是能知,寂是所知,所知就是境界、本来的面目;智就是自证智力、智慧能力的部分,这个部分你会忘了,但这个忘不是忘记,而是双遣。 所谓双遣就是全部遣开了,那对立的情况不再存在我们心里,那时你会发现自己是和疑情、观照交融在一起,这时候我们的生命能量就开始像泉源一般一直涌出来,于是你才会知道,为什么修行人他能够有舍利子。舍利子是我们生命能量的一种结合,生命能量一直源源不绝地产生,虽然一再运动、作务、出坡或是忙于弘法度众生,并不影响生命能量转变成整个身体的金刚不坏身。 我们为什么修不成?因为生命能量都被我们自己砍断了,它无法再补充进来。生命能量要怎样源源不绝的进来,就是从这地方进来的。你如果能够守住正念,它就会像泉源一样一直冒出来,它的能量不断,只能在体内变成结晶舍利子。生命能量若和愿力相结合的话更不得了,那不只是白色的、红色、金色、黄色……,统统出来了,这就是愿力所现,愿力就是观。 “言止”讲止的这个部分,是双忘、双遣,两个相融合了,讲观的时候,它两个都显出来了。双忘是双泯,两个都消失了,在止观双运的时候会有这种情况,从止的立场去看,你根本找不到“能所”,但是观的时候“能所”同时存在,而且都发挥作用,所以这个时候叫“双照寂知”。“寂”是所知的境界,“知”是能知的能力、能知的智慧。智寂、寂知是文学上的修辞,在此不去探讨它,但是你可以知道智寂的寂是名词,双照寂知的寂是动词,所以智寂的智是名词,寂知的知是动词。 观如何“双照寂知”呢?方才讲止是指三昧、正定聚,讲观则是讲解脱。解脱有两层意义,一个是自受用解脱,一个是他受用解脱。至少从自受用解脱来讲,你的智慧会产生作用,你的本体会显现出来,这就是双照!双显!照就是显。双忘就是双泯,从自受用来讲,是指我们自己的智慧发挥作用,自己的本来面目显现出来;从他受用的立场来讲,是帮助众生使他展现他的智慧、本来面目,这两个部分是同时发挥作用的。 所以讲观通常就是讲解脱门,止是讲三昧门。而一个人在从事修行的时候先经三昧门再到解脱门。三昧门就是忘我之境,解脱门就是忘法之境。各位学一个法要学到忘我,也就是只有法没有我,两个交融在一起,这叫忘我之境,就像唱歌时只有歌而没有歌者,跳舞时只有舞而没有舞者。 忘法之境也就是忘法时连歌也没了,声乐家不一定要从唱歌表现他的声乐,他的特色就是韵律,这可从他家里的摆设看出来;画家对于色彩特别敏感,他家一定会有画。一个艺术家他坐在那里,你就可以感受到他是音乐家或是美术家,音乐家自会有一股韵律散发出来,美术家就会散发出美术色彩的美感。虽然他坐着,但是他的法会展现出来,他已经忘法,他可以不再画,但是从举止言谈、语默动静当中,可以把他的法展现出来。 进入了那个境界以后,所展现出来的生命能量完全不一样了。在修法的过程当中也是如此,我们有没有进入忘我之境?告诉各位,你若是到了忘我之境,什么叫佛法你根本不知道,因为你只有法。你若是问我:“师父我这样算不算忘我?”我绝对回答:“不是。”因为你还有一个我与法的对立,那会忘我?真的忘我是要人家从旁给你点,你才会醒过来。也就是我们讲的撞球理论,你要到B点以后,才可叫做忘我之境,忘法就已经到目标了。所以这儿止观绝非一般语言文字上的定义而已,它有很殊胜的地方。 “语证不可示人,说理非证不了”。语证就是要说出证得的这个部分,没法子告诉别人;说理就是要讲“理”是什么,若没有证得的人他就没办法把理说得很清楚。我证得什么我没办法告诉大家,但是大家可以用感受的方法去感受到某处有个境界存在。若是要叫一个证得的人来讲给一个没有证得的人听,他怎么能知道呢? 一个境界不够的人和你谈时,始终是那个调调,和你境界相当的人,他一开口你马上就很有兴趣和他谈了,但你一有兴趣和他谈,表示你的境界也不高了。你的境界若是很高,听他开口就知道是高竿的,你只要应和就好,他语你默,两个都不失玄微。这表示我们的境界关系,证得的部分不是用语言所能表达的。若是要把真理讲出来,那又非得要证得的人,否则是没法子讲得出来的。 讲教义、教理通常会牵涉到许多世间善法的部分,我们也就不厚非他们了,反正是劝善嘛!但是讲到行门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在劝行的候一开口就错了,因为他已经假设反正我再怎么讲你们也不会认真修了,但是世间善法总有吧!反正在此还论不上因果的,遂停在此处。所以当你问他透过你这一法真的能够出三界吗?他自己绝不敢向你肯定的,但是表面上他还是要肯定:“对!就是这样。”他若是真能肯定:“对!就是这样可以往生。”那么他早可以放下一切自己先度脱自己了。 俗话说:“和尚怕居士,居士怕因果,因果怕和尚。”和尚讲因果给居士听,但他不见得照因果修,假如他真的懂得因果,懂得这一法这样做下去绝对可以饶益自己,而他讲的那个利益——了生死、出三界的意义,是真的那么殊胜的话,他自己早就拼着老命修了。他就是没有体会到了生死、出三界的殊胜,自己没有体验到没有证道,只是照着书上讲;真的证道的人不会再在这地方和你闲言闲语,他绝对会拼到底的。 透过自己讲的方法可以达到自己所说殊胜的目标,自己怎么会不拼呢?由此就可以知道他所讲的只是语言文字而己,并不是真实的。他自己既没有证得,他讲的会是真理吗?证不证得虽无法告诉别人,但是从你讲出来的理可以印证你是不是有证得的人。一个人会讲给你听,他自己应该是很积极地在修行才对,他若没有积极在修他自己讲的这个法,那么他对这个法的认知根本就是语言文字而已,并不是真实的,如此你就可以体会方才那句话,为什么“和尚怕居士,居士怕因果,因果怕和尚”?因为他讲的只是假因果,上嘴皮遮天,下嘴皮盖地,因为就在他嘴皮间转,他自己并不知道自己在讲些什么,所以告诉各位一定要去体验。有机会去劝请、引导别人来参与,但是有好多地方你一定要深深地去体会它、经验它,修行这东西绝不能马虎的,点滴都是因果。若是自己没修,只是学着人家说这个法很好!很好!这只是修到一点有漏福报而已。真正实修以后感受到真的好,你来劝行才能产生全面的震撼。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