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十三、善用其心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十三、善用其心

  然本寂不能自见,实由般若之功。般若之与智性翻覆相成,本智之与始终两体双绝,证入则妙觉圆明,悟本则因果交彻。

  今天从“然本寂不能自见,实由般若之功”讲起。“心要”就是用心的要领,会用心的人不是常常用心的人,常常用心的人常会用错心,用错心会很累,所以人要懂得会用心。有人傻呼呼的,这是不会用心的人,而聪明人也是不会用心的人。当你一直感觉有恐惧、有不安,那就是不会用心,当觉得人家对你的态度都不好,或者可能对你怎样、怎样……,那就是不会用心。

  会用心的人会发觉一种境界。《净行品》中所讲的“善用其心”就是告诉我们自己要怎么转,不管好或不好的境界,统统转到最理想的地方,这就是会用心。不管人家是赞叹或是说实话,总是会转到坏的地方想,这就是不会用心的人。不会用心的人会让生命品质往下降,这是非常糟糕的。我们要反省自己,假如自己有这种倾向的话,应该如何改善?这种改善所获得的利益是属于自己的,周围的人顶多只是分享你的喜乐而已,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会用心。

  学佛就是要学会“善用其心”,管他天塌地陷,“我”只是一个符号而已,你就会永远活得很快乐。要懂得生活的艺术,这样子你的生命就会多彩多姿。这段经文告诉我们要拥有这种“善用其心”的能力,就要拥有智慧,没有智慧就展现不出来善用其心。这地方更告诉我们这种“智慧”就叫“般若”,这种“般若智慧”不是在“心”外所产生的,是我们本来就具有的,只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在生活中不会运用,把它用错了。

  我们要了解的“般若智慧”是什么?它是要做什么用的?首先要了解般若智慧是一种直观的智慧。假如要用逻辑来说明“般若无知”,“无”是绝对,“般若”是绝对的知,所以它才能“无所不知”,要记得这一点!“无”不能解释成“没有”。这种“知”不是要你去知道外面的事,例如现在我要你注意听,因此你就会全神贯注地听,这种全神贯注就成了向外追求,这就是凡夫心而不是般若智慧。你会紧张地拿起笔,急着记录重要的字句,这表示你很用心,但并不表示你会用心。

  很用心不等于会用心,会用心的人会放开一切去感受,般若智慧就是当注意听时,我要感受,我要放下一切!可是现在我还没讲,你就已经把心伸出来向外去捕捉了,那只是知识而不是生命,注意这一点差别。你若想要拥有知识,我们可以给你很多的知识,但是那个知识会像蜗牛的壳,把你压得死死的,希望你不要去背那个壳,而要能够去感受那个生命的存在,这样一来你就必须懂得“般若”的作用,所以说般若智慧是人人本来就有的。

  那种憨直的人,你要他注意听,他会嘴巴张开不知所以,因为这时候他什么也不懂。你把东西丢给他,他也会完全接受。而我们这一群聪明人一听说要注意听,就赶快准备录音机、纸、笔,那未免太紧张了!“向外”来听这是错误的,你必须要能够“向内”才能够放下身心世界去感受它。学佛过程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重点,它并不是知识,当然知识你必须要会运用它来帮助你,否则就太可惜了。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就是“本寂”。“本寂不能自见,实由般若之功”。本寂就是本体、就是生命的本然现象。这生命的本然现象,自己是感受不到的,它确是存在的没有错,但若要感受它的存在,必须透过般若智慧才有可能,所以“实由般若之功”。你要发觉生命的存在要有般若的能力、般若的智慧,所以我们把这两句串起来讲。

  所谓般若是指对生命直接观察、体验的能力,有好多人很喜欢、也很愿意投入佛法,但却始终没办法弄清楚,一直感到很茫然,佛法究竟是什么?他感受不到,自己要如何去用功,他更感受不到。我们说佛法是觉悟的方法,但觉悟是什么?如何觉悟?弄清楚以后,我们还要再进一步去感受觉悟,而这个感受要如何触发?这个部分的训练一定要有警觉性,没有警觉性绝对感受不到。

  一般事若不能用心,则法门的运用上又如何用心呢?很具体的事都做不好,抽象的心性更是绝对做不好,因此告诉各位要培养自己的般若智慧。各位一定要经常去感受般若智慧不是推理的。那般若智慧是什么?譬如说我们看这麦克风,看到就好了,接下来一连串的问题如它是谁买的?哪里买的?哪个品牌?……这都是污染,不要想那么多。

  佛法告诉我们若要了解我们的生命,只有用般若智慧,其它没办法,你用任何学术、思想、逻辑去推理,绝对不能达到目的。而这一个运用逻辑思考的就是我们的惯性,因为大家已经用惯了,所以一谈你就马上把他对立起来。当你把主、客两者对立起来,你就永远没有办法见到实相,一个东西你只能看到它的外在,你必须把主、客交融,也就是化对立为统一,把对立二元化的心态转变成圆融统一的心境,才能见到东西的内在。

  曾举很多祖师大德开悟的经验,什么叫开悟?他们是怎么开悟的?绝对不是向外开悟的,都是向内的。而这向内的过程一定有一个前奏,为了破除这个前奏的执着,所以那一个境界总有来临的时候。现在直接谈这个部分,由般若来见本寂,这是到最后的阶段,各位一定要从前面的部分看过来,不要粘在这个地方看。

  我们以释迦牟尼佛修行的例子来看看,把它划分为七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他贵为太子,但物质上的享受仍没有办法解决他对于生命的认知这个层面的问题。第二、他讨了全世界最漂亮的老婆,以此做为情欲的代表,但情欲也不能满足他对于生命认知的标的。第三、他接受了宫廷教育,但知识界不能满足他的需要,因为知识界也不能解决生命存在的问题。

  第四、悉达多太子由四城门看到生、老、病、死,此时对生命的探讨之心,油然而生。当他看到沙门很安详地修行,他发觉修行可以让他找到生命存在的本质是什么,这时候他进人了道德和精神界之间的取舍,所以他在半夜逃家,和外道学修行,学了六年。当时他修到了非想非非想处天的最高境界,但他发觉这也不能满足他的需要,所以他就转回来用自己的理想去修行,这理想界是第五阶段。

  第六、理想界修的是他自己的苦行,花六年的时问。每日一麻一麦,透过苦行达到了殊胜的境界,可是他还不能满足,后来发觉这种修法不对,他发现了七菩提分、八正道的修法。七菩提分、八正道的修法是和外道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说大乘、小乘、中乘三乘的修法,大概是他在这期间所修证的,他有某种成就但又认为这还没达到究竟,不能满足他追求生命巅峰的标准,于是他又转入一佛乘的修法。第七阶段——佛乘的修法,就是我们在这里所指出的,用般若智慧来触发他的本寂、寂灭,这也就是他放下一切身心世界的时候。

  我们现在要了解的就是他的那个心境,他想要答案的心境、意念一直很强烈。生命是什么?人生这样有意义吗?整天忙忙碌碌对吗?不满意这种生活又想解决这个问题,却又无法解决,这个时候怎样运用全生命的力量去投入以得到答案,也就是逼到了真正的终点,到达修行的起始线,真正修行就从这里开始。

  他对自己的修行要求是很严格的,所以这时候他在菩提树下一坐,把疑情提起来:本寂是什么?生、老、病、死怎么解决?之前他所经过的煎熬很多,在这里面他带着一种很强烈的觉性,般若之功在这里发挥作用。他在这时候用生命的警觉性去贯注在本寂是什么这个疑情上面,这时他没有办法去思维逻辑了,因为他已经都用过了,此刻只有很单纯的以无所不在的觉性去观照无所不在的疑隋,就在这时候他停住了,因为他知道思维推理无用,这是佛法一个最重要的时刻,我们修行人若不能体会这一点就不能算修行。

  真修行的功夫所要求的就是到这个时候,这时才是真正的踏入法界道次第,开始准备进入法界了。此时可以说“能”、“所”,“主”、“客”对立的情况完全让它消失掉,他只是非常专注虔诚地追求那个疑情的答案,但是他不用思维推理,大家要注意这一点!他只是以很高度的警觉性去观察,就好像猫趴在洞口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抓老鼠一样。

  若告诉各位直接由这里下手,你绝对做不到,由于没有疑情、没有觉性,所以完全感受不出来。因此前半段的训练一定不能错过,否则你常常一坐三四十年还搞不出来,因为你这时候要受“心”的训练,所以般若是什么的那个觉性要先训练好,本寂是什么要有所认知。

  我们现在的生命叫做肉体生命,这肉体生命要怎么样转化成第二生命,大家要去感受这个部分,从第二生命的领域才能体会感受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品质,那时候你才可以谈到提升生命的品质。从我们现在四五十分的生命品质提升到九十分以上,那么就可以进行这个工作,疑情、觉性很快就可以训练出来。

  现在我们要谈的是第一个阶段的训练要怎样训练出来呢?我们不能像悉达多太子那样放下一切物质欲望,因为现在的物质诱惑实在太多了。这个问题以诵经来譬喻,从第一次诵就想:“我这样诵对不对?”一直提着这个疑情诵下去,大概到了五千遍的时候,你会觉得我不要这样诵,我要改变一下方法,当你开始改变时,你的生命品质已经提升了。两三万遍下来你的心已经和经文交融在一起了,你已经可以指导别人怎样诵经才对。若不是这样用心诵经,只是赶速度的话,一点利益都没有,你的生命品质无法提升,你更无法超越,因为你一直没有用心到行法上去。

  只要带着:“我这个行法对吗?”这个疑情诵经两、三万遍,你绝对可以改变成另外一个人。只要一看人家诵经,你就可以发现人家的问题出在哪里,因为你是过来人,你已经走过这条路了。当你到了这个程度以后,我若告诉你:“坐下来用无所不在的觉性来观照无所不在的疑情。”那时候般若智慧只要受到外面尘境‘ㄎㄡ’一声,你就会像火山爆发一般的炸开了,开悟是这样来的。

  因此你若想要问如何开悟?如何开智慧?前面的功夫一定要先做,念佛(千万遍)、诵经(万遍)、拜佛(十万遍)都好,这样子你会发现自己在超越,到某一个程度后要开悟很快。问题是你没有一点基础,所以讲这些都没用。最后这个阶段,用般若智慧来见本寂的本来面目,是很简单的事,但若没有前面的基础,你根本感受不到,修行人若想得到这种殊胜的结果很容易,但是第一步绝不能错过,还是一句老话“错过第一步,你将错过全部”。

  记得从第一次诵经(或拜佛、念佛、持咒)就要端端正正的想:“我这种方式对吗?”疑情带着,不得到几滴甘露在心头,绝对不换别的修法。每一种自己都要修过,修行永远不嫌多,不要想说自己已修得很多了。“宝树行列”表示每一个法门都要见性,“行列”表示修很多法,事实上我们修的法是不够多,所以按照这种修法去做,经文里有很多名相你都可以超越,若不懂的,只要抓住几个重要的地方就好了。

  像这“本寂”、“般若”怎么样去获得?抓住这个重点就好了,其它如本寂也可以叫佛性,如来、真如、实相、空性、般若也可以叫智慧、佛性……;我们讲在修法的时候叫投入、专注、观照都可以,也曾讲过那么多境界——第二生命、化对立为统一……这些都是宝贝,从这些宝贝中捡一个去修就能够成就了。这个法门提供出来供各位做参考,做为实际力行的一个依据,实修的东西不是从文字上来解释的,从文字上来解释很简单,但真正的实修是从行法中去体会,才会知道什么是“甘露”。

  “般若之与智性翻覆相成,本智之与始终两体双绝”。般若是智慧,智性在这里是觉性、觉悟的能力,这两者是翻覆相成的。曾讲过成道就是人涅槃,很多人非常反对,佛在菩提树下成道,《阿含经》里也记载佛要人涅槃不想转*轮,因为佛内心所证得的境界众生不能体会。从某一点来讲,开悟前是完全不同的,而入涅槃和开悟都是进入不生不灭的境界,那岂不是同一个吗?为什么只因为名相不同,你就一定要把它弄成不同呢?

  例如我们讲的化对立为圆融,那个圆融就是转肉体生命为第二生命,那么第二生命就是圆融。你要是有那种智慧,般若与自性是同一个,不要硬把它看成两个,般若是智慧,智性是觉性,觉性就是觉悟的能力,觉悟的能力就是从智慧中来,那还不是同一个吗?因为我们是讲直观的,直观就像看镜子一样,直接反射,而不是一小部分一小部分的呈现。

  华严境界是海印三昧,整个境界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都同时在屏幕中全部显现,可是你看经文“尔时……”“尔时……”就会以为像看电视剧一样,一幕一幕的呈现,那就是语言文字的陷阱,使得我们这些不会的人不知从那里下手,因此向你解说的人只好说:“从这里下手,这是第一会、第二会……。”其实画面是一次全部出现,在解释的时候它有次第,但是在境界上是一个,所以我们在讲境界的时候,你不要被语言搞错了。同样的情况,你有没有这种智慧?一再的举许多例子给各位,希望各位能从这里去感受。

  “本智之与始终两体双绝”。本智是根本智,始终是有前有后;本智是讲“体”,始终是讲“相”,相和体其实是同一个,因为相是依体而有的,体是因相而显的,这样解释好像有个体看不到,有个相看得到。举个例子:我们看的所谓相,是指你所站的这个立场、一个角度,你坚持你的立场、角度来看这个东西,所以你会有过去、未来、现在这种区别,再加上有时间的关系,于是一切都变得无常。若没有时间则一切都是永恒的,但这只是表示你是从一个角度、一个立场在看,但现在我们抛开我们的角度和立场,就这个东西的本体来讲、立场来看,你会产生什么现象?你所讲的过去这一点,现在这一点或未来这一点,是不是都在同一个点上面,这样子根本就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站在他的立场来看,他根本没有过去、现在、未来,所以说站在他的立场来看是本体,站在我的立场来看是相,体、相你要把它这样分开。

  以传统的讲法,古人一听就开悟,现代人却是听错意思了,因为你的解释法错误。古人讲“相”依“体”而存在没有错,因为我的立场是依附于整体立场的部分,是指我站在我的立场来看的。可是你不会用部分依于整体来看,而部分依于整体是指我站在我的立场来看,整体是以整个立场来看,一再跟各位讲宏观、微观,区别就在这里。从宏观的立场来看的话就是本体,它是本智;从微观的立场部分来看的话就是相,它有始终。这个基本的认知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讲都很重要,不管现在这样讲你听懂不懂,我们听经的人都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听不懂下一次有机会还要再来听,一定要听到懂,甚至要想办法去克服它。

  同样的理论我自己在讲我很清楚,现在换个专家来讲,我也不见得听得懂,因为他那套语言模式不一样,思维模式也不一样。我所讲的语言模式有时候你会听不习惯,思维模式你更不会习惯。我们学佛时可以不管这些,但是你要坚定的是,你到底能不能掌握住这个重点是什么?假如你能够掌握住这个重点,不懂并不要紧,我们并不一定要懂,事实上有很多种讲法并不适合我们,因为你原来的意识状态和思维模式,和我们现在所讲的思维模式并不一样。尤其告诉你学佛就是要破我执、破意识状态,这就仿佛拿着一把烧得通红的钳子,要夹掉你的心脏一般,你可以想象那会是什么样的反应。这个工程最好自己下手,自己想办法把它除掉,你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若要别人来帮我们除掉,会很痛苦。

  佛法是什么?为什么大家避而不谈?佛法之所以不能谈,乃是因为信徒都是用世间的标准来看,信徒有几个真的想要针对佛法来论佛法呢?真正的佛法要自己去开发,直接讲你不见得知道,间接暗示的你又等不及,这一会能相聚真是大家的福报,心地的部分自己要去感受,要不然这还真不好说。

  “证入则妙觉圆明,悟本则因果交彻”。证人的话,你那个最高的觉悟清清楚楚,悟得根本,那么因果就能同时。我们现在看的因果是前因后果,因果律你并不容易了解,所以不要轻易告诉人家:“你这样要背因果。”因为因果牵涉到花报、依报、正报……,范围很广,你没有很深人地去修行,你看不出因是什么?果是什么?所以不要轻易地论,我们知道有因必然有结果,我们要以因果来做警惕就好。

  悟本——华严的根本修法就是先悟本,也就是依本起末,所以修学华严的人他一定要抓住根本是什么?然后才好展开运用。其它法门的修法是从末摄本,由枝末走过来的,那种修行法也有它的方便处。华严的修行法是深入浅出,刚开始要深入时你会有一阵茫然期要去适应,起先会有一段听不懂的时候,所以我劝各位要有耐心听下去,大概三个月的时间你就可以适应了。假如这个茫然期不能度过去,那么你永远无法抓到根本;要使这个茫然期尽快的度过去,最好赶快参加研讨班,你的行程就会愈快,若不是这样子,要想进步很难。一定要知道“深入”,假如你从浅的下手,你会无法深人。若是从深的下手你一下子就可到底了,再从那里起来,你就掌握住最深的了。因此我们说悟本,悟本以后再来讲浅的这些运用,你就能够掌握得很好。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十四、不要以为自己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十五、欣赏生命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十六、看清自己,活

海云继梦法师:药师经行法 第一讲

海云继梦法师:药师经行法 第二讲

 

后五篇文章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十二、感受生命存在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十一、放下吧!进来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十、只有那么一件事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九、不要轻易断言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八、执着于行善本身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