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十五、欣赏生命 |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十五、欣赏生命 真妄物我,举一全收;心佛众生,炳然齐致。 先从前面“心心作佛”、“处处证真”讲起。心心念佛是指我们念念都在觉境当中,也就无有一念而非觉悟之心。处处证真是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在觉悟的普贤境上,也就是无有一尘不是佛国。“尘”未必是色尘,声尘、味尘都可以算在内,所以这两句可以这么说,“心心作佛,无一心而非佛心”,就是此是普贤行;“处处证真,无一尘而非佛国”,就是此是普贤境。在这种“此是普贤行,此是普贤境”的前提之下,各位只要常常提起这种觉照的功夫,就可以发现“真妄物我,举一全收”。 真、妄是相对的,物、我也是相对的;真、妄是追求真理的人(修行人)常常会对立的,都自认只有我的才是真,别人的不对,所以是妄。“物”是外境,“我”是内在,是自己,因此你若把我与物对立,你就会发现那种矛盾与痛苦产生的情况,这都是我们自己要能体会到的。 “举一全收”,不管是在什么境界之下,从我们修行人的立场来看,你举真要能包容妄,举妄要能够销归真,举物要能够销归真,举物要能够销归自性,若说“我”则要能包容法界,这才能叫做“举一全收”。在真、妄之间,我们没办法以绝对对立的情况来把妄给消灭掉,只要真存在,妄永远存在,“真”是因“妄”而有的,“物”是因“我”而有的,若要把“妄”消灭掉,内心里存在的“真”的意念必须先除掉,真、妄就变成双泯。若要把“物”除掉,“我”的执着必须先销掉,也就是物、我双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你才有办法举一全收。 理论这样讲是很简单,但一般人很难体会到。因为当我与别人相对立的时候,我只知道别人是和我对立,并没有想到我和别人对立。我们之所以会感受到和对方对立,乃是因为对方挑起我们的嗔心。当这嗔心起的时候,我们绝对把对方看得很清楚,这时候因为自己已有对立的因素存在,所以对方的出现才会形成对立。假如你没有这种因素存在的话,对方的出现不会引起你对立。例如某个你讨厌的人,你一看到他就有气,那是因为你有瞋心,所以见到他才会气;你喜欢的人若是来了,绝对没事,关键就在于你内心里头已存在着那种现象,但是自己并不知道。 当你会反省到都是自己惹人家生气时,你就是一个标准的修行人,你对自己的行为会开始检讨,为什么我会惹人家生气?那时候你才能把“我”给泯掉,当把“我”泯掉时,“物”也就没有了。所以一个人的眼光要能够投射出去再折回来反观自己,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善根。一个修行人不要老是贪图自己要怎么成就,我们从这基础处自己多下点功夫想一想,反省自己,有很多逆境是我们自己挑起的,还是人家惹来的?从这地方才能泯除对立性。在这泯除的过程,你会发现自己的个性开始在改变,至于对方是怎样的人,你不要管他。 追求真理的心若是太强烈,这个人是非必很分明,是非很分明的人随时都有他不应该这样,而应该怎样的想法。因此在这时候要训练自己要怎样“举一全收”,最好的方法还是从透过《净行品》来训练自己,当你见到“真”或“妄”要如何?见到“物”或“我”又要如何?这样子去双泯,举“真”要能包容“妄”,见到“妄”又要能销归回到“真”,若是见到“物”要知道它是内心投射出去的,若是肯定“我”,则必须能够包容万物,绝对不能够让真、妄、物、我各自独立起来,否则对立就会产生,所以在这里他告诉我们,心境要能够“举一全收”。 “心、佛、众生”——心是自己的念,佛是觉悟或当他是世尊,以及世界的芸芸众生,这些炳然齐致,完全显现,都是一体的、平等的,由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讲“真、妄”,或“物、我”,或讲“心、佛、众生”,心、佛、众生三位一体,讲一体或举一全收也好,讲一心或一尘也好,这个“一”就是平等的意思,因为是平等,所以就像一支尺一样,划过去一切都无分别,所以才能够说“一即是多”,它能包容一切,能够等一切而齐观,这就是“一”的真正意义,而不是“一”个对“多”个的那种情况。 这地方告诉我们修行的要领是一个人的心境要摆在一个真正正确的地方。你所摆的地方若是正确的,你修的就是正法,否则绝不是正法。你“心”所摆的地方正不正确,最好的方法是依照经典来。经典里所开导我们的,我们自己可以加以延伸,但是不要一开始就延伸,因为它会随着你的境界一再的提升。当你不做这种功夫的时候,那么你现在的延伸是现在的程度,三年后的延伸是三年后的程度。三年、五年的基础累积下来,你自己在修法上面自然就会有成就,所以我们说“此是普贤行,此是普贤境”会随着你每天的提醒、用功,你的境界、层次会逐渐的提升。提升到某一个程度,真、妄的对立消除了,物、我的对立泯除了,这时候你就能够一举全收,心、佛、众生不再是分立的。你会发现我就是众生,我这个心使我要做众生或做佛,当你有这样感受的时候,心、佛、众生已经交融一体了,所以说:心、佛、众生,三位一体,炳然齐致。致是一致的意思,炳然齐致就是炳然齐现。在这样的状况之下,我们来看一个人若是迷了,会如何? “迷则人随于法,法法万差而人不同”。一般人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彼此之间对于生命的体会感受不到,这叫做迷,若是感受得到就叫不迷。 与人相处只要认识这个人是那么的美,他是一个人,我能感受到他的存在,他的生命是如此散发着生命能量。我能如此欣赏他就好了,为什么一定要问些数目字的东西?那是因为对生命没有感受,无法欣赏对方的美(心美不是长相美)。各位要懂得去欣赏生命,这样子才不会迷。我们现在是迷了,所以人随于法(事相),事相万差,人也跟着它不同,被事相转了。 当你的生命品质达到某一个阶段,某一个层次的时候,你当然对于低层次不同类的部分会很自然的远离。但是现在要告诉你的是,你要不要去教化它?假如没办法教化它,那么你能不能够调整自己去欣赏它,这就是生命的感受,也正是最佳的自我训练。感受生命的存在,就是懂得欣赏生命的存在,你我之间在谈话时,你能感受到那个美吗?当你能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时候,你就开始往生命的存在这边集中过来,这一点各位要好好去感受。 “晤则法随于人”,假如你会像以上所说的那样来处理的话,法就会随着你。“人人一致而融万境”,一切境界、一切万法就不再参差不齐,你可以把它销融成一致的。怎样销融呢?假如你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从生命的存在这地方出发,你会发觉世界真美,人生真美;这部分若不能掌握住,那么彼此都会对立了。你若站在欣赏的立场,对立就会消失;若站在认知的立场,对立就绝对产生。例如:“我”要了解“你”,你、我就对立了。“我”来欣赏“你”,你就融入我里面了。我们看一幅画之所以会愣在那里,乃是因为你和画交融在一起——物、我举一全收。我来了解你,则你永远都在我的指指点点当中,我也在你的指指点点当中。 前面这段我们只是稍微举个例,由生命的存在来体悟迷与悟。假如说不谈生命存在的感受,而讲智慧来论觉悟的话也可以,但是这种讲法你会好像没有目标,觉悟究竟要悟什么?你有没有想过?曾经一再和各位讲过觉悟人生宇宙的大道理,什么叫人生的大道理?宇宙的大道理?假如都不知道的话,你那有办法悟呢?与其这样去提这个疑情,不妨改用直接感受的方法。 把人生、宇宙的大道理是什么保留着当做一种疑隋来修,这是一种修法。我向你们提出来什么叫做生命的存在,你去感受,从欣赏的角度来培养自己欣赏的能力,也是一种修法。我把各种不同的修法向你们展开来,希望各位能自己摸索出自己修行的法门。 “言穷虑绝”,“言”是言语道断,“虑绝”是心行处灭,心走到那里,那个境界就消失了,你在懵懵懂懂当中,好像有某一种境界存在(如妄想、盘腿痛),当你仔细去探索的时候,那种状况好像不存在,你会发现当我们进入某一个境界,这是你在因地受训的时候就可以有这种感觉了。你注意看看:他侮辱我、骂我,我就向他骂的地方看。你很生气,你向生气处看看,那里就没有了。同样的,你要有所觉的时候,你向觉处看,言穷虑绝你没有办法讲。 我现在跟你们讲的都是举例,举例只是在启发你的智慧,那智慧的本身你要自己去感受,而不能执着所举的例子。例如:“智慧是直观的能力,推理的能力不是智慧”,这讲法是正确的,但我若这样告诉你的话,你可能搞不清楚。于是我告诉你:“般若是直观的智慧,不是推理的智慧。”这样子讲你接受了,其实这句话本身有毛病,可是你并没有留意到,我们这样子举例仅是让你知道那是什么而已,真正要讲般若是什么还真的是很难说,即使讲出来你可以感受到吗?这就是言穷虑绝。 当你到了那个不是你现在能讲的境界的时候,那时你也就是本来应该要知道了。就像因果定律,虽然我们现在讲得很清楚,但是到了那个你应该要知道的时候,你若还不知道的话,只好自己去查辞典了。同样的情况,当你到了那样的境界,你会发现已经没有什么叫因果的事了,因为因果同时现前了,在多维度空间里面它同时出现了,所以才叫“何果何因”。 “体本寂寥”,体是本体,是本来没什么,就是这样子。但是维度的变化以后,它就有诸法万象,这里所讲的万差、万境、森罗万象全部出现,那个森罗万象其实在一个多维度的空间,它是一体的。一朵花,在我们世间看是这样的一朵花,佛在看花是多维度同时看的,花是因,进入多维度看未来的话,果就出现了,所以它是同时出现的。我们现在看的是正时间方向,佛已经证得了,所以他有负时间方向;我们是从这边走过去,昨天、今天我知道,明天我不知道,佛可以从明天走过来,明天他很清楚,那么你说因果是先因后果或是先果后因?在佛来看的话,他是先果后因,所以他把先果后因及先因后果放在一起的话,就变成因果同时,到了究竟境界的时候,已经产生这种状况了。 我们现在在哪里呢?当因果同时出现的时候,请问你哪个是因?哪个是果?空间也是一样,十方到底是哪一方?东南西北给你看一遍、两遍,你的眼睛会花了,因为实在太复杂了。可是当你进入负空间观念的时候,统统回到一点了,也就十方炳然齐现,所以说无边刹海自他不隔毫端,在同一地方同时出现。我们看一个境界是站在我们这个世界单纯的境界上看,你并没有进人多维度的生命现象里面;当你进入多维度的生命现象里面,森罗万象汇归为一点,那就很清净了。 以树木为例:以人的立场来讲,虫蛀不了的才是好木材;以虫的立场来看,蛀不了的就不是好木材。其实一棵树就是一棵树而已。虫蛀不蛀得了都是好树。在整个宇宙当中,就树木身来讲是很单纯的,它是本体,它没有好或坏,所以本体来讲它是清净的、寂灭涅槃的。你把它回归到那一点,从多维度的生命现象来看,从多重宇宙观来看,那实在不是我们一般人所想象的那种状况;我们所想象的都是单行道,你无法想象从另一方向过来是什么状况,体会得到吗? “孰同孰异”,同与异之间是我们的意识状态分别,在大自然的法则之下没有这些东西,根本就不要这样去区分。钻石是石头,石头也是石头;美人身体的构成因素和我身体的构成因素也相差不多,美只是表面的那一张面皮而已,因此你若把表面的那个面纱除掉,孰同孰异!有什么差别,不同在那里?你必须要能够看穿这一点。 “唯志怀虚朗”,唯是只有,志是胸中,虚是谦虚,朗是晴朗,没有意识状态,也就是我们的心胸要清澈晴朗,要谦虚能接纳。我们自己必须没有意识状态才能接纳别人,而我们是凡夫,每一个人都站在相对的立场,这个部分自己要留意。我们唯一希望的是,各位能寻到真理的途径,勇于把自己的意识状态放下,不要和任何人比较,这才是依循正法、真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习气,即使是你的善知识,甚至于一个开悟者也都还有习气,除非你找的不是走在真理道上的人,而是走在修养层面的人。一个修养很好的人,他就是要博得别人对他的认同,所以他会把人性上的弱点隐瞒下来,甚至扭曲。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他没有这些意识状态,也不会强调这些意识状态。 一个修行人很容易不修边幅,因为他不拘小节,当他心在道上的时候,他生活行为上的细节自己不会留意的。而一个修养很好的人,他身上的穿着一定维持着非常体面,他表现出来的是干净利落、风度翩翩。但是你会发现那是意识状态的存在,他没有“虚”也没有“朗”。 “消息冲融,其犹透水月华,虚而可见”。消和息双泯,意识状态或是修行的目标统统泯绝了。冲融告诉我们已经什么都没有了,连真、妄也都没有了,这才叫消息冲融,冲融就是泯绝掉,当你能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状况,就好像是透水月华一般。 透水是很清澈的水,在这很清澈的水中,你可以看到月亮或花草树木的倒影,这种境界虽然是虚,但是它可见,所以叫虚而可见。若说它没有,但它确实存在,就像地球是有限的,但它没有边际;说没有边际时你可以想象到宇宙虚空也没有边际,只要是球形的如乒乓球、蕃茄都是如此。 所以跟各位讲“佛法是个整体”,整体就是如此没有边际。因此生命的本身就是没有边际,我们讲多维度的生命现象,多维度就是有多少不知道,现在我们再怎么讲还是讲不出来,所以华严以十来代表穷尽它,十维度其实是N维度,代表多的意思。同样的,那个境界当你进入以后,你会发现它确实看得到,但是捉摸不到,就像你从这个象限转移到另外一个象限去,你怎么去捉摸呢?这个部分大家要知道,它的总体性就是不可思议,可见而捉摸不到的,这才叫总体。 “无心镜像,照而常空矣”。镜子里的像是无心的,只要境界来它就出现;镜子照像照得清清楚楚,但影像都是虚的,蛛丝马迹一点也留不住,所以永远是空的,因此说镜子照像是有照而常空。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