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十二、感受生命存在的本质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十二、感受生命存在的本质

  无住无著,莫摄莫收;是非两忘,能所双绝;斯绝亦绝,般若现前。

  这一段在整个《心要法门》来讲是核心,它要介绍的就是“般若”这两个字。“般若”是智慧,但它不是普通的智慧,一般世间的知识可以讲“聪明”,它对于事物的分辨很清楚,佛法讲的“般若智“慧”是说它能够超越对事情的分辨,而去感受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存在是怎样体验出来的?我们通常讲世间的智慧是一种对立性,要如何把对立消除掉变为统一,看似很简单,可是当“对立性”产生的时候,你却没有办法警觉到什么叫对立性?要如何把它消除掉?你有没有办法从这地方去进行,学佛人就是学着要觉悟这个东西。

  外道也在修行,但是他们所讲与我们是有所不同。通常他们是以“禅定”为绝对,因此“定功”要多深,他们都能有。在印度甚至于有人一坐几个月,灰尘盖覆让人以为是枯木。中国古代也有,但这并不是佛法真正的修行方式。佛法鼓励我们的是活泼、自在出入的修行方式。透过我们的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那个人是谁?透过我们的眼睛、耳朵……看外面境界的那个真我是谁?是什么?感受得到吗?你若能感受到,那就叫做善根、智慧,有些人听到这样讲就晕头转向,以为很抽象不可思议,在这里你能感受到一点消息吗?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佛法所标示的目标和一般的修行人所追求的不同,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般若”是怎样展现出来的。

  “无住”,不安住在一个固定的地方。

  “无著”,不执着某一个固定的目标、对象。

  “莫摄莫收”,摄受没有,收也没有。你可以发现他都是用否定句,全部用双破法,这就是空宗的语言模式。他不给你肯定的答案,因为肯定了你就会执着,所以才说:“无住无著,莫摄莫收,是非两忘。”

  “能所双绝”,两忘和双绝等于是“非能”、“非所”、“非是”、“非非”那个意思。“斯绝亦绝”,那个绝、无、莫、忘,也都要把它除掉;就是说无住无著的“无”要无,莫摄莫收的“莫”也要莫,是非两忘的“忘”也要忘,能所双绝的“绝”也要绝,斯绝亦绝是指这种情况。当你达到这般境界的时候,般若才能说是现前了,才能叫做你有般若。

  “般若”不是一个让你能够很肯定而且可以掌握的东西,但从性宗的立场来看就不这样讲,反而让你感受到“无位真人”那个“真我”,那个生命洪流中永远不变的,你能不能感受到?换句话说,它可以从肯定的立场来讲,这是性宗的语言表达方式;也可以从否定的立场来讲,这是空宗的语言表达方式。

  智慧的本身并不特别,它是人人原本具有的,我们都可以感受得到,在修行当中就是要做这样的一种训练。譬如有些人说无神、无鬼,我们若问:“为什么没有?”他会说:“那是你的心理作用,科学根本无法求证。”那么这个人的生命品质、智慧程度,具足般若的标准是非常非常的低,这样的人他可能知识程度很高,或者福报、权力很大,但这种人对生命存在的本质没有感受。换句话说:他若要把球送给对方,他一定得把球亲手交给对方,若以投或丢的方式把球送给对方,他没有办法感受,我们只是以这例子来表达那种人的执着性。

  “般若”告诉我们很多东西是不能以意识状态去推理的。情人在一起,科学怎样证明他们之间有感情呢?所以那种没有办法去体会生命总体存在现象的人,他的生命是非常枯竭的,他没有办法去体会人和人之间怎么会有感情,他只会找个理由套上关系,其实感情这东西是不能解释的,感情相应与不相应,也不是科学所能求证的。

  人生中有很多事情,如夫妻间的感情是怎么建立的?或者我们和人家一起合作的时候,你能不能取得默契,建立共识?水、火之间隔着一层媒介,那就是共识。水、火关系就变得相当奇妙,而不是水火不容。这就是说人对生命感受的能力,能感受到,就是有般若智慧的人。

  抽象的部分其实满具体的,假如你能有所感受,并在生命中作为生活的指导,那么你在人生的旅途当中,会生活得非常幸福美好。同样地,你如果要了生死、出三界,也是要从这个第一步下手,然后才可以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质,否则你会停留在一个低层次的地方,受到环境的污染。例如“花报”——花天酒地……,那是一种诱因,使你的生命品质一直下降。也许你是个没福报的人,还好!花报不会现前,你在长期压抑和寻找生命价值的时候,自己也会逐渐地脱胎换骨,因为你会去寻找人生要如何才能安身立命,那时你的般若智慧会增长。

  从这地方可以看到佛法的修行和训练者,他在物色对象的时候,他看的不是你表相的福报,而是看你生命中般若智慧的善根,也就是看他能不能去感受生命的那一层意义。有些人根本不行,人与人之间他总是说别人错了,从没有想到自己到底对不对,而一直处在对立的情况。

  在这里“对立”能所双绝,善根愈低则愈对立,修法也是一样,很多人修的是对立法而不是对治法,他要修什么先把那东西给竖起来,“法”先竖立起来,然后“我”来修这个法。你这样修一定会退心,因为你有一个很明确的“法”订在那地方,要再把它修成什么样子根本没办法。修法若孤立则“人”、“法”就对立了,也就没办法融进去了。

  一个会修行的人当这个“法”一起来,经文内容知不知道无所谓,自己先融人经文的境界里。因此“诵经”的本身并不是顶重要的,它只是一个媒介,我们能不能透过这个媒介进入那种状态?所以当要诵经、念佛、拜佛时,重要的是自己能融入那个境界,假如自己会这样训练自己的时候,就会发生一种现象——我和你相处的时候,我要和你交融在一起,这时候就不会对立了。

  我们之所以有烦恼,就是因为“只要你来”我就开始预防了,我必须保护自己,于是问题就来了。所以当有人给你提意见时,你就认为又来找我麻烦了,这就是对立。假如对方一提出问题,我们就马上投入、交融在那个问题状况里,或是认为他提出来的意见,可以解决我的问题,那么情况就不一样了。他能解决你的问题,乃是因为你能和他交融。以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

  一个人和我们谈吐、讲话、提意见,他本身是中性的。之所以变成好的或坏的,都在于我们自己,因为他怎么骂我们都不要紧,关键都在自己的“用心”。他骂我,圆融性的人会以为是在成就我;他若称赞我,对立性的人会认为又在讽刺我。我们在处事上常有这种情况,所以这个不是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是人生的实践原则。我们每天都在做,每天举手投足与人应对都是这些事情,只是你不知道为什么?而国师能把个“为什么”从根源揪出来,我们就能了解了,了解了之后要照着去做。

  所以说一个真正事事无碍的人,他的理可以转到极深,深到你完全不懂的地方,而他所显现出来的,是非常平凡的事相,国师他理论很清晰,但他走在路上也是和我们一样。我们是在事法界里,所以任何一个境界来到都会引起我们的对立性,而他老人家不论任何境界来,他都能够销归自性,差别就在这里。

  般若是什么?说不出来,但总体的感受各位该有了,你就把这感受带在心里,经常的去体会、感受,把这个全盘的感受转变成很简单的一两句话,当你那一两句话琅琅上口的时候,那就叫做开悟。开悟和了生死之间还有一段距离,有人先了生死再开悟,也有人先开悟再了生死,那要看你的修法层次如何,不一定是要由戒生定,由定再生慧。

  “心要法门”就是要能掌握自己的心,一个有生命感和没有生命感的人差别在哪?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时不像赴宴会时的那种打扮?只要能自在,美就是生命力的表现,和人相应、互动之间本来就是要了解这些,这样你会发现我们的生命能量会一再地增长。当你看什么都意兴阑珊的时候,也就是你的生命能量堵住了,假如还有出口的话,很快也会枯竭的。

  人若活在别人的掌声中,当掌声稀疏了他就受不了,因为他是建立在那种没有办法体会出什么叫做生命的那种生活形态中,长期使用他的识性,他的投入只是要博得别人的掌声,靠着掌声来做为生命的能量,掌声一消失,生命能量的借口堵断了,这时他会自觉很没用,这就是没有自己的生命。他就像行尸走肉一般,生命不是自己在活动的,而像计算机一般设计几个程序,然后自己始终就在那个程序上跳来跳去,当生活到达这样的程度是一种悲哀。因为我们生活中已经被命定在那简单的几个步骤里,一天又一天同样的步骤始终在那边绕,但大部分的人却为什么会停留在这种生活状态呢?因为这才叫做有安全感,其实那又有什么生命呢?

  一个修行人就是要突破这种僵局,活在一个很轻松,而且是全方位的生活状态下,即使是一点点的享受,只要能深入去感受到那生命在起作用的情况,这时若还带有修行所具有的痴情,一个不小心,也许就开悟了。

  上班工作是必须的,但我常告诉各位要留一点时间在家享受真正的天伦之乐,慢慢累积生命的情操,然后家人彼此之间的共识就会产生。而有了共同的话题,心性的交流自然会产生,尤其倾听年轻人讲话,你会发现我们生命的成长非常不可思议,生命能量增加得很快,你会生活得非常愉快。由年轻人的心理变化和处事态度,我们来看所谓的“无常”特别明显,他们所有生活环境中的每一个分子几乎都是同个样子,就是和我们不一样,我们这一代甚至上一代对“情”很执着,他们却是三两天就可换上新的朋友。从他们处事的态度中观察“无常”,然后告诉他们“无我”,他们在这种状况下也能够开悟、超越和成道。

  生活应该是多元化的,我们现在若只是执着自己的标准,年轻人是无法接受的。执着会造成对生命本质体会的能力不够,对自己伤害太大了,各位要从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去印证。这么多的理论都离不开我们的生活,假如离开我们的生活去谈那个很虚玄的东西,那就不是佛法;佛法不管讲得多深,导引回来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事,所以佛法绝对不离开生活,离开了生活也就不是佛法。

  “般若非心外新生,智性乃本来具足”。般若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它是本来就存在的,你不要向外去找,所以才说“非心外新生”,不是外面的,是我们本来具足的,可惜你不会用。我们现在一直向外追求,以为向外追求可以获得智慧,就像好多宗教信仰者也一直爹希望藉外面的力量帮助自己,如鬼神道、巫婆可以帮我们发财、治病、加持,佛门中有的,外道都有,你能不能找到什么东西是佛门中独有的?就是这个东西——般若。

  佛法告诉我们,我们内心里所存在的那个真实的东西——般若智慧是我们本来所有的,不是外面所能追求到的。所有的宗教信仰统统是向外追求而不是追求这个东西,这就是佛教所特殊的地方。外面所能追求到的,外道能追求到,佛法也能追求到。

  在“修行”的层面上(不是一般民间信仰的层面),世界五大宗教都有,也都是在感受生命存在的奥秘,他们在这时候所要追求的就是内心本自具足的自性、觉性或叫般若,用的名词不一样而已,所以五十三参内可以见到善财童子也参访外道。外道乃至一般人只要他能够显现自性、觉性、般若,就是我们要访学的对象。假如你只是要求他教你如何发财、放光,那都没有用,那是一般宗教都有的,不是佛法专有的。真正能感受到生命存在本质的那一部分,若能掌握住就叫“根本智”,掌握到让它起妙用的时候就叫“后得智”,这时候功德就无量无边了。一个修行人要能真正的体会到生命存在的本质,并让它起妙用。

  前面讲“般若是什么……”,这里告诉我们这个“什么”我们本来具足,各位要去体会。每个人都有无量无边宝藏,这种讲法也许你感受不到,我们修行就是要让这个宝藏现前,然后你就会发现像《华严经》所讲的那种殊胜、庄严的境界,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达到。在合理的状况下,我们在有功课基础的时候,来做回向会很顺利,你的生活会无所求而且很圆满,得失心会完全消失;也就是在正法的原则下推动做功课,先求护法让你一切满愿。但是当你得不到时,就随他去吧!得不到时也就是你不该拥有,有了会有副作用,这是一种修行法,并不是要求自己的就不对,只要是不伤害别人或是不增加自己的名和利都不为过。

  各位要懂得把真正的功夫做起来,然后作适当的要求,这样子福报就会现前,因为你的般若会起作用,这作用不是用理智或科学可以求证的。你若真的如法做功课修行的时候,不只在诵经、念佛时才叫做功课,你连煮饭、洗衣、应对、谈吐都是在做功课。若是以为家事赶快做完以便做功课,这就是不会做功课,因为你是处在一种对立性上,两边都丢掉了。

  真正的修行人在现有的生活环境内,在一种满足、知足的前提之下,让它现有的资源、因素做一种重新的组合,让它发挥最高的效率,让那本来具足的部分显现出来,那就是修行,我们说修行本身就是生命因素的重组,关键就在这个地方。

  我们现在有很多生命因素,可是却组合不当,我们该把它重组一下。要怎样调整,那要从你个人的立场去看,与人相处懂得体谅人家,也给人有体谅我们的机会,这是一种抽象的般若作用,使用生活中的任何一个角落,那么我们人间的净土很快就会达成了,生命领域里能感受这个部分的都是真正的般若智慧。

  我们内心深处这种般若智慧都隐藏在最下面,彼此拿出来的是竞争、奸诈,显现自己的威武以打倒对方,般若智慧就不起作了。极乐世界就是没有竞争,而是让每个人的般若智慧显现出的地方,本来具足的东西希望它能好好展现出来,学佛就是学这个。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十三、善用其心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十四、不要以为自己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十五、欣赏生命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十六、看清自己,活

海云继梦法师:药师经行法 第一讲

 

后五篇文章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十一、放下吧!进来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十、只有那么一件事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九、不要轻易断言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八、执着于行善本身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七、真正成就的功德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