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林钰堂:佛法、事业与生活 |
 
林钰堂:佛法、事业与生活
一九九三年七月十二日 讲于吉隆坡工业大学净智学苑 笔录:唐志华居士 讲这个题目是应主办今晚讲座的女同学临时的建议。她说要讲这个题目的原因,是因为有很多同学,在大学的时候很热心参加宗教的活动,佛法的活动,可是当他毕业了以后到了社会里,怎么又好象完全把这些都拋开了。所以她就希望我能讲一讲这个题目。她建议的题目是「宗教、事业与生活」,不过我想我讲的是佛法,所以就改为「佛法、事业与生活」。很多同学在大学的时候很热心,到了出去社会把它放掉,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大学的时候,生活单纯,只有在功课上的努力,比较没什么竞争。在这样比较单纯的环境里,课余活动大家一起来谈一些理想的、佛教的道理说我们要怎样做个好人,那大家都很喜欢呀!所以,这时候会很热心。但是他一进入社会的时候,为什么有的就不再做了呢?因为他一进去,马上发现要找一份工作都很不容易呀!竞争很激烈,不是每个人都好呀!你不害人,人家还要害你呀!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一逼下,就觉得,哎呀!以前大学那套是不懂世界,都是因为不懂,所以可以相信那一套,现在看穿了,不是那个样子,要顾到自己了,所以就不管佛法了!那么他就放弃了。 那么他这样做是对还是不对呢?当然他会变成这样是有他的理由。但是我们人生,你要过怎样的日子才好,有时候不是只有短短的看目前就可以看到。所以头一个要讲就是说人生其实是「无常」。「无常」是佛法里面教我们的第一个。「无常」的意思是什么?头一个就是变化。它的变化的意思,就是说你以为会怎样,它也不一定会依照你想的。你以为说我怎样子,我可以有很多计画,我到什么时候要怎样,我的事业要怎样,我老了要怎样。但整个一生没有一个人可以说什么事情都是你可以控制的。这都是在群体的影响里面。那么这个从佛法来讲当然就是跟过去生的业也有关系。 另外一个,更深一层,无常的意思是什么?就是说我们其实不知道能活多久;随时可以发生事情。今天下午我们来到吉隆坡,就去我们住的佛宝中心旁边的坟场去超幽。就在那里看到说,有三岁死的,有十九岁死的,有三十几岁死的,形形色色。人生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完了;实在不知道啊!然后我们就到对面的归源殡仪馆去走一下看看。那里刚布置好一个灵堂,一个才十九岁的男孩子,马来西亚的华人去美国读书,结果在那里出去玩就翻船,尸体过一天才找到都肿了,今天下午一点刚从飞机场运那具尸体来到那里。佛友们就跟他的家人讲可以请我修法超渡,我就当场为他做超渡的法事。 很多人进了社会,就想说以前学生时代那些佛法活动都不重要了,现在真正努力赚钱呀!事业上发达,这些才重要了。然而他没有想到的一点就是说,其实第一点,你不晓得什么时候你要走。你如果只偏于世间那一边的时候,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说,你会不会因为放弃了心灵上的修持,或者因为偏重于自私自利,结果你过的是怎样的生活?他有没有想到?因为我们一进入专门在那里做些以自己能得到什么为基础的事业,努力去世间经营的时候,那么现在的社会是随时变化很大的,所以你一直很紧张,因此很多人工作不久就得病,因为他一直过度努力,没有顾到健康,也没有顾到心灵上的问题。那么头一个呢,他就可能得到胃病、心脏病、高血压等,什么都有。像日本整个社会很努力工作,所以他们有时候很多人就在三、四十岁就突然死掉,那就是因为平常透支太过厉害,到时候你也没有办法解释,身体这个机器不能维持了。所以这些也都是要考虑到的。你值得说过一个还没有尝到工作的结果,就已经完全供献了的人生吗?值不值得这样子?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像我在美国的时候,有人家来找我。他有什么问题呢?他一生都很顺利呀!他也拿了博士呀,他找到的工作也很好呀。可是,现在比较不景气。不景气的时候,那些学位越高的,工资越高的,人家要裁员的时候,往往先被赶掉,所以他失业了。他从来没有遇到过挫折,突然遇到难关的时候,他的心神都快要崩溃了。你有没有想到你会这样子呢?你以为我们的心灵都能够那么健康,经得起人生所有的问题吗? 等你长大结婚了,有小孩了,就不只是你一个的问题了。你的父母也会走呀,你的太太和小孩都可能出事情,有种种的事情,你不知道那一天会遇到什么样事情。一个人要是心里没有一个安定,没有一个原则,认清楚怎样过一生是比较好的话,一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就慌了,他就整个人都快崩溃了。我给他祈祷呀,然后他慢慢的又找到一份工作了,那时候他才又安定下来。他在那个时候就很能够体会到说,如果心里没有平安的话,物质上的安定也是难以享用的。他那时候并不缺钱用,他太太还有工作,可是他心中没有应对这种打击的力量,他就整个人快崩溃了。所以我们人的生活,你要知道还有精神病院、还有老人、还有病人、还有残障,这些都是无常,就是说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会遇到这些。残癈是随时一个车祸突然发生就轮到你了。老呀、病呀这些是迟早的事啊。还有死呢!这个问题是怎样?你遇到它的时候,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安然的面对死亡啊? 一般而言,为什么大家都很怕死亡,而且死亡看起来很多都是很痛苦的样子,为什么?因为你心里一辈子都是说,我自私呀,跟人家要怎样子计较、对付。那么这样的结果呢?你心里有那些紧张,你的身体也是跟着紧张,然后又工作过度啊,生活失调。在这样的情况下,慢慢的,本来我们人应该很轻松的、很舒畅的身体,就没有办法这样,就越来越紧张。那么,这样子,他到死亡的时候,死亡也是一个过程,他这死亡的过程就不自然,所以痛苦。你看看小孩子的出生,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虽然是很辛苦的一个过程,但是因为他整个身体是很松软的,他没有后天累积的紧张,就容易经过。我们因为一辈子继续这个紧张,所以有很多血脉不通、气不通,那么经历死亡的过程的时候就会很痛苦,为什么呢?神识要离开身体,有些地方走不过啊,有些地方路都歪了,那么整个过程变成很痛苦。 你要是知道了这个,乘现在年轻,你就要整个检讨一下。你这一生要过得好的话,你要先从好象已经到了死时,这样来看,你又了解了有这些问题,那么你才能真的选择说,要过怎样的一生才会有最好的结果。你现在只看世间生活的这一边,都是打如意算盘啊!我要怎样就怎样-没有人跟你保证啊!你到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到时候要改也改不来啊!你现在先看清楚了,总有一天世间这些东西都没有用,世间的荣华富贵什么的,到时候一点帮助都没有。 你这一辈子能够安心过,而且到死的那一刻你能够轻松的过,唯一可靠的就是说你这一辈子有一个爱心,有给人家服务过,只有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没有人能给你,也没有人能拿走。这个东西是你带着的,是真正你的。今天那个归源殡仪馆大门上的题字说「若有仁爱死犹生」;这个人即使已经死了,要是他在生的时候有一个爱心,真正对人好,他死了人家还想念他。他要是只管自己,活着时大家都讨厌他,他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他很孤独啊!他也许很有钱,很有地位,但是人家只有怕他,因为他没有那个爱心。那他过那样的日子也没有意思。 你要是这样整体来看的话,你就知道说,佛法并不是要拿一套观念灌输你,把你塑造成甚么样子。其实佛法的意思是什么?我们人会生活得不快乐,就是因为没有看穿啊。你没有看穿呢,你就只看到目前,结果你做的就不合真正的道理。所以它提醒你无常啊,只是要使你去面对真实,使你看到实在是怎样的。因而使你从你自己这些不成熟,没有长远看的,没有从整体看的,这些偏见里面能够出来。它要帮助的是这些。但是这些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从小每个人的生活经验很有限,你有你的文化背景,这些一方面正是把你教养大,但是一方面就把你限制住了。在你的文化里,你以为是这样子的,从别的文化来看,不一定非这样不可。但是你在这个文化里面为这个事可以很苦啊。一些习俗你没有守啊,大家都讲话了。在别的文化来看,那是什么事情,不成事情。那么你怎么样能够超越这些观念的束缚?特别是佛法,它更厉害的,它是说,你要是照着它的方法修,甚至我们生为人,有感官的限制,连这种束缚都可能超出的。因为我们被感官限制的结果,我们习惯于,在有修行的经验来讲,就是说比较粗糙的层面。因为我们偏好、执着,所抓的都是比较粗糙的层面,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但是有习定的人就知道有更深一层的禅定喜悦,可以超出普通感官的范围。 这样子来讲就是说,你要是懂这些道理,那么再来的选择是在于你了。佛法跟你的事业,跟你的生活,并不是截然两分的-要么你就完全那样,要么你就完全这样;不是这样的。其实佛法教的是说,你要是看穿了呢,你这个人要过一个快乐、有意思的一生,你不照着真理做是不行的。但是要过这样的生活不容易,需要做一些修习。这些修习的目的是什么?就像我们有一个身体,我们需要运动来保持它的健康。我们有一个肚子,我们需要吃营养的东西呀。心灵方面虽然看是看不到,但是实实在在的有这方面的问题呀。你心里有没有平安呀?这一些也是要靠一些像是运动,像是吃营养的东西的修习,它才能好。你不注意的话,这个人讲一句,那个人讲一句,不一定对的,你全都吸收在一起,到时候你突然要逃开是逃不开的,因为已经习惯了,那时候你就可能受苦。所以佛法教我们这些,其实最基本就是维持,还有帮助我们回到本来有的清明,我们世间的顾虑很多呀,想的都是功名利禄、争权夺利,那么心就不清了。你要是能减少这些世间的烦恼,你就能够清明。但是你要是没有一个东西在你心里,你就没有办法对抗这些烦恼的世间想法,所以我们需要做这些修习。 由此可见佛法跟你的生活是完全连在一起的。佛法跟事业其实也没有冲突。因为我们人的事业,你有没有可能说,那一个人只靠他自己,然后可以很成功。没有。都是要大家帮忙。那么,你越是能够忍让,越是能够团结的,那个最后才会成功。整个社会基本上依靠的是一个信赖。大家互相信赖,才有可能过平安的日子。你要是基本的信赖因为人与人的斗争而被破坏的时候,那就没有办法过好日子呀,什么事都做不来。(一九九四年七月校订此稿时,正值非洲卢安达因种族战争,而导致败方百万人大流亡之凄惨局势,可证明上说。)你没有看到的时候,你迷了,你以为只要顾到自己,其实那是完全错了。你一定是走不长远的。所以,佛法连跟事业也都没有冲突呀! 这儿唯一可能让人家觉得有点冲突,就是说学佛不是要完全放弃世间的一切吗?这个哦是这样的,我觉得没有可能叫人家说你一定要做怎样。但是,可以讲的就是说,你如果有这些佛法的修习,这些道理的了解来帮助你的话,那么你一生会比较安稳。等你平日修习佛法久了,你人生的经验多了,你慢慢的觉得世间这些追求其实是「知足常乐」、「适可而止」就好了。那么那时候你可以慢慢的-又因为修习久了,你也知道说修行有它真正的好处-膑I僊L来,那样也不迟呀。重点就是说你必需有一个基本的常课,每天有个修行的功课在做呀,不断的跟这些学佛的朋友互相勉励呀,那么,这样子呢,可以维持你过一个基本的美好人生。 遇到人家有困难的时候,你有什么东西能帮助呢?你看,你们到那些残障院去帮忙,帮是帮到了,他们也快乐一下了。但是那一些人里面也是很多有心理上的抑郁症,不快乐呀。那些问题唯一能够帮他,你终究还得设法使他能够慢慢地自己要修行,自己肯念佛,肯做这些佛课,那才是终究的帮他。你不可能整天的跟着他,就是你亲生的小孩也不能一辈子跟着他。唯一你可以永远帮助他,就是使他知道怎样过一个平安的一生。所以,任何物质上、身体上这些帮助总是有一个限度。唯一没有限度的帮助就是你要把这些道理,还有你自己真的修习这些佛课得到的心得和经验告诉他。 这些经验和心得甚至是不需要告诉的,为什么呢?现在这个人有病苦呀,这个人快要死了,到那时候有什么办法安慰他?除了医生的诊疗以外,就是这些平常有修行的人,他如果在旁边帮他念呀,那个人可以感觉到一种精神上安定的力量传过来。到那个时候,大家可以互相帮助的只有这种力量。你感觉不到是因为修的程度还不到。你要是修的功夫深了,那个正在艰难中的人可以感觉到。特别是像我们修得比较久的,我给人家祈祷,并没有限制说我住在美国就只能为在美国的人祈祷。台湾的电话来,马来西亚的信来都一样代祷。他们为什么会找我来马来西亚?因为他们找我祈祷有效,所以他们就请我来了。祈祷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 但是你要能够做到说你的祈祷能够帮助到这样子,没有空间限制的话,那么你要想做这个事的话,你得放弃世间的活动,完全投入修行。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及精力都是很有限。你只有这么一点。你如果说一定要等上完班再做这个的话,这个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了,也就做不好了。你如果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事,你一定就得把其他的事都放下,专门在做这件事。所以这里抉择是在于你自己,但是不要勉强。我唯一鼓励你的就是说,看穿佛法教你的是说,人生整个长远来看,有些问题在,那么我们如果有按佛法的道理修习,我们可以得安定。 那么你慢慢修习佛法,而且你会发现,我们身体的成长是有限的,但是心灵方面的成长却是没有限度的。一个做父母的人会关心家庭,想法分担子女的苦。但是你把这个心扩大的话,所谓佛陀就是他的那个关怀已经扩展到包括所有的有情呀。所有这些能够感觉苦乐的有情众生都变成他的子女一样,甚至不只是他的子女,而是跟他完全一体了。那么,那就是佛陀。这一方面的成长、这一方面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这一方面我们可以怎样修呢?也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关到山里头去,因为大部份的人,我们需要谋生,需要去工作,有个饭吃。那么你在日常生活里要怎样修呢?同样去上班,有的人只是想到说,哦,我要怎样赚钱,怎样再赚更多的钱呀。但是你换一个想法,你是想成「我是要怎样来服务?」你要是这样的态度来做事的话,一生的结果完全不一样。因为那种是完全跟人家争,跟人家计较,不得安乐。你是服务的态度的话,那么你会成长。遇到事情你要容忍,你要使这整个环境就是一团和气,那么你过的一生很不一样。 开始的时候很难呀,因为我们谁不会觉得说,这样不公平呀,这个人占我便宜呀,谁不会有这些计较呢?但是你要知道,佛跟我们有什么差别呀?我们有限,我们有一个限度;他就是打破了限度。那我们在这个有限度内的人,要怎样去达到那个无限度?你就是要开阔。你就是要练习容忍。这个别人忍不过的,你要是能忍下,到了忍不成问题的时候,你就是比较长大了。所以在生活里并不要你说放掉呀。你要放掉的是,你忍不过的那一点要放掉,你以为说非怎样不可的,要跟人家争说一定怎样才行的,那种执着要放掉。你要是那些能放得掉,你对别人的执着又能容忍的话,那么一边开阔,一边放掉、无执,那么你慢慢会成长,而且这种成长是没有限度的。而且修行的结果不是说永远看不到的,并且也可以感觉到。你现在一下子感觉不到,但是只要照这样子做:每天都做一定的佛课,佛课以外,又依上述的修容忍、无执、开阔,这样子维持十年、二十年,你自己会感觉到是有不同,是有益处。别人也会感觉到。您的面貌也会变成很慈祥、开朗,所以是看得到成果的。这个题目基本上就是讲到这儿。那么再来就看你们有没有问题,我们来谈。 -------------------------------------------------------------------------------- 问 答 一、问:林博士,是这样,我发觉呀我们到社会的时候,跟现在是不一样,像你所讲的,就是说出去外面,外面都是勾心斗角的社会,所以你争我夺,什么道义都是没有呀,然后,如果有人要陷害我们的话,就是说他们讲那些不利我们的话,我们怎么办?我们不可能说跟他「以牙还牙」这样子对付呀。 答:头一个要讲的就是说佛法讲这些道理,也不是说佛没有经过人生的苦,讲套空话出来,然后却可以留传这么久远。他那个就是说,你要是跟人争下去,到突然那一天你得走或他得走的时候,才知道这样相争不对,那就来不及了。这些是前面的人已经吃了很多苦头,在很苦里面慢慢觉悟说,这样子是错的,那么才来劝后人。所以都是从无常讲起,都从人生最后回过来看这样讲起。你要是早点懂得这个,那么你一辈子才能真的免那些苦呀。因为你不这样子修习容忍的话,你跟人斗是斗不完的呀。你遇到这样的人的时候,你怎么办呢?你避免跟他斗,但是也不是说,他做坏事你也跟着他做,那样你也害了他。最主要的地方是什么?就是说眼光不一样了。以前都是遇到任何一个事情,就这个事、那个事,都被这些事情绑在那里了。现在的眼光是什么?现在的看法是说人生很短、很宝贵呀,时间都非常宝贵,不晓得什么时候就没有了;但是世界很大,为什么一定要跟这个人怎样、怎样?这样子,就是通常讲的「退一步,海阔天空」了。平常习惯计较,不见得是很大的事,大家为一句话也可以斗呀,什么小事也可以吵啊。现在遇到的事,你都想说,人生很宝贵,有很多事可以做,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个?那么与其在那里做负面的、消极的争斗,我们把这个时间和精力用来做积极的建设与贡献。这样一来就不必争了。现在容忍是基于这样的了解。这样子的话,你才能过快乐的日子。不然的话,每一个人他要惹你一下,那你就整天在那里应付不完呀。你这一辈子就这样子消耗过去了,就一直只是烦恼,而没有解脱的时刻,没有安静的日子。 二、问:林博士,我时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说当我跟一些没有宗教信仰的朋友讨论佛法的时候,当我们谈到说人生是苦的,然后呢人对这个死亡会恐惧,他们就会给一个答案说,人反正都是要死的吗,有什么好怕?这样一来,我就不知道要如何讲下去,因为他们连死都不怕。所以,我觉得有时候我不能够让他们了解一个真正的情形。 答:头一个就是说,他说死没有什么好怕,是因为他只是抽象的想,就像我们修佛,我们一直讲无常呀,讲来讲去,就是知道我会死,可是也好象只是在讲别人的事情。所以,这个有一个方法,就是说有时候可以举办活动,就是说大家去坟场,去给死掉的人念佛。你怕的话,可以白天去(笑声),或者说不用这样,你到病院,重病的地方看看。因为你都得亲自看到,你才知道不是开玩笑的。他现在这样随口讲一讲很容易,但是你说,那我们去坟场看看。如果他不敢去的话,还有另一个修习无常的方法。 我有写作一本小册,叫《Two Practices of Impermanence》,中文和英文都有,里面有介绍这个方法。就是说你用一本小薄子,你现在已经二十岁左右了,你想一想,从小到现在,你亲眼看到的人,就是说不是只知道名字,而是亲自见过面的,不管见面是很久、很短,只要是想得到的,那一个人死了,你知道名字就记下名字,不知道名字,你就写说那一天我在马路看到一个人被压死了,你就这样一个、一个把它登记一下。这个方法,我叫做「记无常簿」;这并不是叫你做阎罗王。但是,这样一来,无常就不再只是抽象的观念了。这个修法的力量是很大的。这是我自己做过的,而且现在也还继续在记。我那一天第一次想到这样,我那时候四十几岁,就这样记。哦,怎么那么多种情况的死,也有胎里死的,小孩子时候死的,喔,有自杀、有被杀的,什么都有。然后你记了,过了几天,哦,那一个人我还忘记了呢。虽是自己的亲戚朋友,有的连名字都忘记了。因为我们生活偏重在活的这一边,死的那一边平常就是大家让它过去了,也不喜欢提起来谈。但是你要是一件一件的记,它就会对你产生很大的影响。 我那一天记了,要睡觉的时候,突然间了解说,以前我都是自己骗自己说,好象死不是我的事情。可是那种自己骗自己的想法,你受这种观念的限制,要到突破的时候才能查觉说你原先在这样一个观念的笼罩下。你没有突破出来的时候,你无法察觉它的存在。就好象我们人,你什么时候才知道你紧张,你松了以后才知道原先是紧张的。你还没有松的时候,你不晓得。所以就是要把这些理论跟生活联在一起。学佛要这样子,把佛法跟生活连在一起。 至于他说不管死的,那你就问说你这辈子什么时候要了呀?你这样子过日子就是真的最快乐的生活吗?因为他那样子的态度可能留在什么层次?留在只是个人感官的觉受。那么心灵你真的快乐吗?一个人可不可能说眼睛闭起来,不要看世界上的苦,就可以快乐?不可能的。 三、问:林博士,最近我太太读到德国的哲学家尼采,他认为宗教只是给软弱的人,而哲学是给比较强大的人,关于这点,林博士的博学肯定给我们解释呀。 答:所以有这些理论,是因为缺乏宗教实修的体验。就像学佛也有一种是专门只是做理论研究的。做理论的人,他也许可以跟你讲,那部经、那本注,弄得很清楚。这样的人死的时候心中就平安吗?不见得。这些哲学家讲的很多理论,但因为他没有做宗教上实修的事情,所以有基于误解的批评。他只是从一般的人生来看,噢,我们要怎样,怎样。他没有实修,他不晓得这些六道、轮回都是真的事情,真的有鬼呀,不是说你死了就没有问题了。我妈妈他是比较古时候的人,兄弟姐妹很多。我的外婆生十四个子女,里面有一个女儿十三岁就死掉。但是她死了六十年,还托梦给一个她的兄弟的女儿,还没有出嫁的,她说你还没有出嫁,还是我们李家的人,所以我可以跟你讲,我还很苦呀,要给我超渡,而且梦见她的人并不知道有这样一位阿姨。尼采讲那些理论,在这些真的遇到这类问题的人来讲,他根本就是无知吗!我会来做佛法的事情,我是读博士学位的,我都可以在拿到学位的第二天,就把那一行的书全部送给图书馆,就专做佛事。若是佛法没有真的东西,我不会这样子。都是因为我们实修,真正有那种感应的事情,知道说真有这回事呀。所以,那些哲学家,你没有办法,他没有经验却要讲,你有什么办法?所以,劝你修佛法,是因为你自己修久了,我也没有叫你做什么呀,这是你自己的事,只要修久了,你自己会有经验,你自己就知道了。 四、问:关于超幽的问题,我们这边普遍相信说,坟场的阴气很重呀。那么以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我们根本没有道行,那么我们到这种阴气重的地方,会不会给这些邪灵上身?请林博士解释一下,如果我们这些初学者到坟场上去超幽,不管是单独去或者是整群去,那么会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或者有什么方法可以给心灵上的安定,或者应该怎样? 答:头一个,你要知道,鬼也知道你来的用意是什么。你去为他念佛、诵经,对他是很好的帮忙,所以他不会闹你。第二点就是说我们去那里,你开始可以成群结队去,在白天太阳很大时去,然后如果你还是怕呢,你带符去呀,像绿度母的符,或者六字大明符。那么大家去,就是念佛、诵经。这样子不会有问题。因为你真的带着慈悲心去,护法也会保护你呀。在那儿可以跟当地的土地公和拿督公(马来人的土地神)上香呀。 我讲的去坟场修无常最主要是去读读那些墓碑,你就会发现说,不管你一辈子做什么,到时候就是这样而已,通常都是荒草掩覆很荒凉。墓碑上只是记着那里人,那年几月几日出生,那年几月几日去世。还有的就只有一天,生下来就是死的,只有一个日期。虽然只有这样短短的记载也可以看出悲欢离合的故事。有的妈妈和孩子葬在一起呀;有的先生已经走了,太太还没有走的;有的先生、太太都走了,中间隔了多少年呀,有的隔了几十年。你就知道结婚也没有人保证你一辈子在一起;可以看出很多、很多人生的故事。在那里走一趟,你原先心里有什么烦恼,走完坟场就都没有了,因为都显得不成问题呀。现在成问题,到那里一看都不成问题了,所以就觉醒了。你要是没有那样子觉醒的时候,你这一辈子宝贵的时光就这样烦恼不完了。 五、问:林博士,刚才有讲到人生最主要就是要服务啦。但是据我的经验,服务有时也会带给自己好象被欺负那样。那么林博士讲要能够忍呀,忍到变成超出那个范围。那么如果只是一直忍,是不是违反了自己的原则?还有什么方法使自己也不会受欺负,而对方也能受到益处? 答: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讲容忍很容易使人误会,是要学做一个懦夫,随便人家打了。其实不是那样。我讲的是一种开阔的容忍。开阔的容忍的意思是说,我们的忍是因为没有必要跟你纠缠在这里,这样的忍。所以,我不把力量用来跟你在这事上非搞清楚不可,而是转到做积极、有益的事上去。那么也不是说我就随便你做坏事。你不对,我劝你。不听呢,劝有个限度。劝到这里不索I央A我就撇下你,做其他的事去了。这样的意思的容忍,是一种很开阔的,世界很大的,我不一定要在这里跟你纠缠,那样的容忍。而且也不是不理对方,只是为他祈祷,期待他由自己的生活中渐渐觉悟道理。 但是在实际上呢,有时候你一下想走也不容易呀。那么要靠什么呢?那就要靠平日有个佛课的修持呀。所以,我平常劝人念佛或者念咒,就是因为我们心里会难过嘛,没有东西取代的话,就跑不出来。但是你有个佛号,就靠这一个净念,跟世间的纠缠没有关系的,佛的名字或一个咒,你可以保持心中的安定清明。像你们已念惯巴利文的皈依,因为是常念的,你们一直念那个也可以。念了就心里清,那么就有一个力量,心里可以不被世间烦恼绑在那里。 六、问:佛法是不是太消极?做生意若亏本,要辞去很多员工,没有办法慈悲。会不会佛法讲的是离开世间的现实? 答:头一点讲佛法是积极还是消极?其实他是积极的。只不过是他看到的层面不一样。你只看到说,现在公司马上面临赚钱的问题,他这个人为什么却把宝贵的时间花在做佛课上,看不到什么作用?可是你若从长远看,从人生无常、世间多苦,这样整体透彻来看的话,那些心灵的清明、安宁,你要是都没有的时候,你得这些世间的成就都变成没有意义;对不对?你赚了很多钱,若只是成了一个守财奴,没有意义。其实佛法是更积极。他是怎样讲,你世间一切若都靠法律、靠警察,靠得完吗?不可能哦。要靠人有信用,大家能够互相信赖。很多地方是法律管不到的。你法律再好遇到坏律师专门钻法律漏洞,法律条文愈细密,他愈能把我们普通人搞得更惨哦。不是法律可以解决问题;真正基本都在人心呀。人心要是好,根本不出那些坏问题,甚至连法律都可以不用。所以头一点佛法是很积极的,因为它发现说,我们真的要过好的日子,真的要社会好,每一个人不修养自己是不行的。但是他看得远,看得透彻,所以他做积极的事,要从根本上着手。你看日本的大公司训练员工往往包括精神上的训练。 再来,你说是不是真的采服务的态度就一定会输呢?不见得哦;为什么?你看 IBM公司,IBM 以前先做出个人电脑出来,这些亚洲国家就做一些仿造的来卖。它最先第一个反应是习惯的,就是要维持专利,就是要打官司了。后来它看到有这么多仿造品的时候,它转过头来一想,整个市场的大部份是我们 IBM型的了,反而有利于它,它就不告了,就算了。就是你要懂得怎样想。你专门搞专利的,不一定是对呀,不一定对你最好。你要是服务,不计较,不见得就输人家。美国有一家大药厂,我不记得名字了,他们也是这样。本来每一家药厂,都花很多钱请律师专门打专利权的官司。这一家公司却不申请专利。省下的钱全部移做研究发展。那么他靠什么赚钱呢?他还是领先,他靠说真能出产最好的东西嘛,靠品质、靠服务。电脑业还有一家 Novell,他们的想法也是设法使大家都发展,而本身则赖在科技上领先以发展。所以他们的门市部不只卖自己的产品,而是卖各家的产品,以顾客的方便为优先,而放弃自守门户的做法。 特别是现在的世界不比以前交通不方便,资讯传达很慢,世界各地那里饿死人,那里打战,发生什么事,那不干我们什么事。现在我们觉得时时刻刻整个地球都在一起呀。那里火山爆发,全球都吸那个灰呀,对不对这种一体现在就容易感觉了。总有一天,这种觉醒会取代那些狭隘的观念了。大家要看清。现在环保大家都得做呀,对不对? 七、问:我们知道在目前我们社会,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尤其是大专生,开始学佛。在美国,在台湾,在马来西亚目前都是这样子的情形。所以说,佛教已不再只是老人的宗教了。以林博士的观点来看,佛学有什么地方能够吸引这些所谓社会的精英去修学这一门的宗教? 答:我想可能都是需要的结果。比方说,你看美国是最富裕的国家,可是青少年的问题多到一塌糊涂。它那么自由,那么有钱的国家,很早就有男朋友、女朋友了,就一个问题了。对不对?然后有钱找刺激,有的就吸毒啦,又一个问题了。遇到问题解不开,就有的自杀了,又一个问题。就是说你不要以为我们只要赚钱,只要发达。发达的结果,你若不知道怎样过服务的一生,就会有层出不穷的问题。有问题苦闷之下,他就要寻求心灵上解脱的路,而佛法是理性的宗教,较易为现代知识份子接受。 佛法能流传,靠的是什么?你看,一般传教就是讲讲话而已,为什么人家愿意接受呢?因为佛法讲的,不是要灌输你一些教条,只是教你自己看清真相。你可能还没想到,他提醒你先看清楚。看了以后,你自己要怎样去做呀,那是你自己的抉择。真正的佛法是这样的呀,帮你开展视野与心胸,不是说要你怎样。 她给我的题目是「宗教」,我把它改成「佛法」,因为有时候,可能开始同样都是说大家有这个心灵上的问题,那么有的人先知先觉,教你一些道理和修法,但是传久了,人着相呀,就被这些教条、观念及形式绑住了。甚至发生宗教战争,那多冤枉呀。 只有佛法的理论已经讲到最透彻处,就是都是讲的不要着相呀,所以连佛法本身也只是一个方便。你要是得渡啦,你不要把船儿继续扛上岸去。其余那一个宗教跟你讲这么彻底?我弘扬佛法就是因为它讲的是最彻底了。先跟你讲清楚了,将来你还是要离开这个暂时的一条路。但是我们还没有完全得到解脱的时候,我们还是要靠它;你还没有过河,你不要跳船嘛;对不对? 还有,先前你提到的商业上的问题,你看日本和美国的经济,现在那一个比较强起来?日本的公司都是像一个家庭一样,一辈子在一家公司服务,困苦的时候大家一起撑过去。美国都是功利呀,你不跳公司,人家还看你不起。跳了,才易加薪,所以大家跳来跳去。雇主和职员间,大家都是彼此利用;那里钱多就往那里跑。美日两相比较,长久了是谁比较羸?而且是人的程度的问题,美国虽然资源比较多,但是日本人比较努力,比较用功,所以在种种表现上占上风。可见佛法完全都跟生活有关呀。现在问题就是大家没有两边都想通呀,都讲成两边了,好象佛法就跟世间生活是两套了。 八、问:林博士,有一件事已经很久了,是关于南传和北传的问题。因为南传和北传在戒律方面、修持方面完全不一样。我的朋友是修南传的,我是修北传的,我们每次都争得面红耳赤,我讲我的对,他讲他的对。依林博士的看法呢? 答:头一点,我们对佛陀的了解,怎样才是成佛?你如果说,他住世八十年,讲了四十九年,一定要那个时候讲的才算的话,你是以人来限制佛。他不是像我们一样说,只有他那时候讲的才算数,他涅盘就是没有了。那么你是没有了解「无我」的意思。「有我」的话呢,有生有灭。「无我」的意思是说根本没有生灭的问题在,他证入了「无我」,他已经这些限制都不成问题了。怎么知道?你看现在大家去印度、尼泊尔朝佛,去到纪念佛陀一生的四大圣地:出生,成佛,第一次传法及涅盘处。到那些圣地去朝佛,不管他信南传、北传、密宗、什么宗,个个去,有个个的感应。并没有分说你是那一宗来的;对不对? 那么为什么有这样的事情?有这么多的宗派是不得已的。佛最先出来要教人的时候,那个时候偏重的,就是说每个人好好修呀。但是他也不是没有慈悲心呀,何以见得?那些证果的徒弟都分派到各处去弘法了。要是说他每个都只求说我好了就好了;那才可以说他们没有慈悲心。其实每个都是修了,会了就教别人去了。那么你这里仔细想想,你要是自己还不会,你能去教人吗?那也是假慈悲嘛,对不对?总是要自己修好,才能助人。但是为什么到后来佛、菩萨又得教出大乘的来?因为人就是着相,佛法传久了,就变成好象说只要这样子出离世间就是了,就往往拘泥于说,我们这样就是清静了,就是解脱。因此佛、菩萨就再传教法跟你讲说,还有另一面你也要顾虑到,不可以只偏重于自己修行,自己了脱。还有一个救渡大众的问题。那么到那时候就要教你说,要有整体的观念,了解众生的问题,为众生服务。所以,就是等于说,在一个军队里来讲,第一步就是单兵训练,然后再来才学怎样当军官,才学领导统御,那个才是讲比较多人的事情。在不同阶段得有不同的教法。你要是通达的话,「无我」不应该变作死寂。死寂的话,那就没有用啰。那还是很有限,偏于一边而不是真的佛果。真的「无我」的话,是无所住的。他是都可以的才对。 九、问:我有一个问题是这样,南传的礼佛是把双手放在地上,然后五体投地,头放在双手上边。北传的在顶礼佛时。双手又翻如莲花的开合。这是两种形式。我个人认为这两种形式都有它的好处。如果叫我们选其中一个,那要看你自己;对吗?可是我认为,如果是用诚心来拜,而不是用姿势来拜,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答:如果用你的心来拜的话,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众笑)。不要执着表相。因为你如果用历史上的缘起来争论,是争不完的;对不对?但是我们为什么要提倡包括南、北传及密宗的佛法?因为佛法的法理通达的话,这些全部是可以融通的,而且感应上来讲,我们又有修密宗,但感应还是只有一尊释迦牟尼佛,并没有两个。 十、问:林博士,当我们讲到宗教的时候,我们平常会给人家一种感觉,就是说其实宗教跟民间的道德观念并没有很大的差别。那么我们又何必要去学一种宗教?到底宗教和道德观念有什么特别不同的地方? 答:这是很好的问题。两者最主要的差别是什么?是在于他们讲这些道理的时候,他们的着眼点在那个范围。像儒家孔子讲道理,不讲「怪力乱神」,不讲那些;为什么?他的着眼点是在一个社会的人伦关系。他教说怎样子可以使我们的社会、国家有一个安定,那么他就讲大家都要懂得规矩,互相友爱等等。一般的道德比较是像这样的。但是你如果到一般宗教来讲,他就是说除了这个人间以外,还有神还有鬼。当他从那边来讲的时候,他也不会跟人间的道德规范违反呀。因为要有人间的诚信、礼义、仁爱这些基础,才谈得上那些更大范围的天地、人神、人鬼间的道理。就是因为在世间法上修好了,才会升天;在世间法上使坏才会变鬼、堕落。但是到了佛的层次就更深奥了。他的看法就是说,这些天、人、鬼里面都是有执着,所以才会一直轮转不息。所以需要把所有的执着都破掉了,才能从轮回解脱出来。他是证入一体了。他跟一切一体,没有限制的一体。所以最主要的差别是在于从那里看。 但是严格讲,宗教当然是要与人伦的道德一致,因为佛要教你,他不能一步就教你做一个违背世间的事。要是你做的事根本犯法,就已经被抓进监牢里了,那你就烦恼都烦恼不了,你还修什么?当然要先教你做好人呀,守法律啊。但是严格讲,他讲到彻底的地方,讲到密宗的话,他就说,当你真正通达佛法的道理时,是无限的,应该是能活用一切的。在大乘里讲慈悲,每一尊菩萨都是很慈祥的面貌,笑嘻嘻呀,像妈妈一样。可是到了密宗,怎么又有动物的脸出来了,怎么又这么凶呀?但是他的意思是什么?他的意思是,你真的爱你的孩子,都只能笑脸吗?做爸爸的看到小孩子讲也讲不听的时候,就凶起来,揍他一顿,但是心里并不是不爱小孩子,不是说,哦,我今天没有地方发脾气所以揍你,不是这个意思呀。我现在不赶快教你,你将来变坏就完蛋了。讲又不听,所以揍你呀;你怕揍才会改。这个和笑脸是一样慈悲呀。如果说只能像妈妈一样,老是很慈悲,讲不听就用哭;哭了他也不管你,那你怎么办?那就死啰!那就死在慈悲里了,不可以呀。真正活的时候,也可以凶,也可以笑呀;为什么不可以?要看你心是在那里;不要被表面绑住了。 所以真正通达的话,通常他开始先教你做好孩子,但是到后来呢,有些教导又不大一样。他的意思像什么?先教游泳池里面游泳,你不能一下就把他推进海里去呀;对不对?等你这边会了;会了,你想救人吗?那你要练习海里你也能去呀,所以波浪里面也要让你去练习,对不对?所以你慢慢修菩萨道,就是学习在各种情况以不同的方法接引各种的众生。但是你要注意,不能当自己游泳都还不会,你就要行菩萨道救人,那是自欺欺人呀。先会游泳了,小乘的这些无常、出离、守戒的基础好了,慢慢学习菩萨的服务呀。那么,修这些到更深的去到密宗的话,他等于是说,甚至要经得起很难的考验啊。开始教小孩的时候说,不可以去赌博,要你做乖孩子。可是到后来,他的训练很厉害,他这个用心很大,就是说,你要是一辈子都不赌博,你怎知道贪心除尽了没有?你若不接近赌徒,你又怎能感化他们呢?你现在去赌博吧!但是他不是一开始就叫你去赌博呀,他是知道你已经修得很好了,心地很纯洁了,也没有坏习惯了,那么才可以去赌场磨练。因为以前他没有赌过呀,开始还会受那个剌激呀,那时他赶快反省一下,这样不对,所以这叫做修了。慢慢地他在赌博里面心态已经超越赌博了,那么他就可以跟那些坏人在一起。哦,我们今天一起赌博呀;明天你有痛苦啦,然后就乘机讲赌博还是不好,我们改做别的。要是这个人是永远不敢去赌博的人,他就永远不能救那一个陷于赌博的人。佛、菩萨是每一个都要救呀,所以真正成熟,要到连坏的地方都可以去,不但不会被拖坏,还可以把坏人带好。 你替国家服务也一样啊。大家说不可以说谎,不可以做坏事呀。但是你去敌后做间谍的,又说谎,又杀人,什么都做了;你是坏人吗?所以到最高深的境界的时候,一切言行都是活用。但是你不要还没有到那个程度你就随便拿这些来试,那你就完蛋了。所以实修上要按步就班,但是在理论上要能一眼通达;它整个是活的,不是死的。 十一、问:林博士,现在科学、科技那么发达。尤其是我们受了高等教育,一切都是要看得到,我们才相信;有证明的,我们才能够相信。那么很多时候,我们大家不能够接受说,当我们这个生命结束后,我们还有另外一个生命。然后我们去学佛法,最终的目的是要一直修,修到我们能够达到涅盘那个境界。那么对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他们觉得没有看到的东西不能够接受啊。 答:对呀。所以这样的时候你就不能先拿这些跟他讲。你要先跟他讲的是,在生活里你心里有平安吗?你一辈子只是目前这样子,是不是真的到了最后会很快乐呀?要从这边来讲。那么即使讲这一边呢,因为现在的生活大家都有很多压力呀,所以你就劝说,你要是肯每天做点佛课呀,那你心里会比较清明呀,会比较轻松呀,会比较快乐呀。这样子慢慢的来。 我劝人家念佛,也不是一来就跟他讲,哦!有阿弥陀佛,有西方极乐世界;谁知道呀?对不对?不可能的嘛!你一定要跟他讲,你心里有时会乱呀,但是念佛是很好的心灵的体操,你念的话,你就是练习集中精神。我们要做任何世间的事情也一样需要有心里的清明,能够集中精神。那么这是很好的方法可以使你心里减少烦恼呀。把这些道理讲清楚了。你有烦恼又跑不出来,因为就是在你说:「这个我不要管它了!」的时候,还是在那纠缠里面。正因为有它,你才要不管它;你还是被它绑住呀。你唯一能够出来呢;要有一个跟这个无关的让你来念呀。久而久之,新的习惯有了力量,旧的烦恼就淡化、消失了。这样把这些很实用的,对他生活有帮助的道理讲给他听,那么他听了,也许愿意试行。只怕他不试;他试了以后,慢慢觉得很好,就会自己要深入。 但是这个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养成习惯。因为再好的药你若不按时吃,谁也没有办法;对不对?你要养成念佛的习惯,你才能慢慢体会它的好处。我们的心里会乱,还是习惯的结果。你整天想「我怎样,他怎样」已经一辈子了,几十年了,你要一下子能够放掉这个,没有那么容易。所以你要养成新的一个习惯,慢慢练习,渐渐把旧的烦恼平衡掉,慢慢把心力移转过来。你现在的问题是说,虽然知道烦恼,没有力量跳出来。一定要这样子练一个总持,慢慢的烦恼那一边的心力弱掉了,你才有一天可以出来。 那么会不会因为这种练习,变成又进了一个新的笼子?不会的。为什么不会呢?头一个,以前的烦恼是世间的一套连在一起的,是一整套。所以你跑不出来。这一个佛号呢?你如果要说它有意思呢?它就是说,比方说,「阿弥陀佛」,就是说:「无量寿、无量光」,就是说时空无限这样而已;打破你有限的观念,这样而已。那你念久了,要是真的很熟了,不会有意义的。你真熟的时候就只是一句一句的接着。要有意义的话,就在佛号之外还有其他的念头。念佛纯熟到没有其他念头的话,意义也就没有跟着了。 那么念到什么地步呢?会念到念念都很纯洁;纯洁到什么地步?就是说,没有主客的对立。我们现在做什么事情,有一个潜意识说,我在做这个事情,有一个主跟客。但是这其实还是一个观念而已。本来没有这个观念,一切感官的觉受都还是会在。念到连那个有主客之分的潜意识都消失的时候,那么那时候就有一点体会说,怎样是本来的样子。 要是了解了上述这些,另外还有一点可以指出:念佛也是一种习定的方法,就是说,你虽然不是在习定,你就等于在练习把心定在一个名字上。慢慢你要是功夫深了,你念佛时也会有点像在打坐的时候,那种觉受会发生,它自然的会显起来。 再来,要是你在念头上知道说怎样子纯洁,怎样子的情况是一种本来的纯洁,本来只是纯粹一个念头,那么那样的经验慢慢的可以帮你在看东西,听声音,种种感官的觉受上都回复纯粹。像今天我们在那边看电视,他问我说:「你听得懂国语吗?」我说:「我会听呀,可是不懂。」听是说,他讲的是马来话,但是每个音我都可以听得到。你不要以为这是容易的。因为你们都懂马来话,你不觉得,听清楚有什么困难。你拿一个别国的话你不懂的,你听听看。我们人很懂得省力,不懂的话你就不用心听,所以它那些音你就听不清楚。因为你想说,反正我都听不懂,何必听?你不听,这是在无意中,潜意识中替你省力,也是人的聪明。然而这样一来,你就是没有跟现实完全在一起;那是一个心理的屏障。我们的心里有很多偏见、偏好的阻障,你要能够出来都不容易。听上可以练习,视上可以练习,触上也可以练习,什么觉受都可以练习,慢慢的。 十二、问:林博士,请问一下关于死后的情形。在佛教的说法,就是说有六道轮回,有极乐世界。在其他宗教,如回教、基督教、他们说有上帝、天堂。然而我们一般人从没有死过,那我们如何能够分别说那一个宗教讲的才是实实在在的情形?请问林博士对这一方面的看法。 答:你问的是很有道理的。一般而言,应该要有人亲自经历才可靠,而我答:你问的是很有道理的。一般而言,应该要有人亲自经历才可靠,而我们又没有死过,如何查证,分别真假?他这个是这样,先从理论上讲。他们说有他们的天堂、有上帝、有天使,这些从佛法的理论看来,也没有冲突呀!佛法也是讲有很多种天及天人。而且这些都是没有实质、物质,只是精神上的存在。等于说是唯识的,就是说,他是相信那样子的,就会有那样的经历。还有一点,这是要有修行的才会知道,各个大的宗教跟你讲的,并不是说有一群人合起来编一个东西讲给你听,而是真的有过那些经验,然后根据那些经验来写经传教。不然这些大宗教怎么能够影响这么多人,延续这么多世代?他有他的神在,他有他的护法在,都是真的。这个要修久了才知道。 就像说这回我们去刁曼岛送龙王宝瓶。在马六甲预备的时候,就跟大家说明这件事的意义。马六甲有一个女孩子她就梦见说有龙王的相,有宝瓶呀,前面还排了供品。但是她根本不知道,她就想很奇怪,为什么宝瓶是一个要送人的东西,前面又要有供品。她完全不知其中的道理,可是那是对的,那是感应的梦。何以见得是感应的梦?因为在那个宝瓶里面,我们有观想说,有龙族,有龙王,有龙王佛。所以那个宝瓶也是可以受供养的。这个她完全不知道,但是当她有那个感应经验的时候,她所见到的,照我们知道的人来讲,是中规中矩,不是乱梦。他们有一个精神世界是这样子的。有时候你心清了,你就能看到一点。要是你心全清了,其实你整个法界都可以看到。通常我们比较会发生交感是跟自己亲的人。亲人走了,来托梦说要什么东西呀,讲话呀。但是其实是,你要是心中能够对一般人都像自己亲人的话,就是完全不认识的人也都看得到的。 十三、问:林博士,关于上帝这种概念的看法是怎样子呢? 答:上帝有很大的能力也是没有错呀。他的问题就是说他等于说,几乎跟宇宙一体,但是他还有微细的我执。佛和上帝的差别就是把最细的我执也能够去掉,就是这样子差别。释迦牟尼成佛也只是这样,先证到那个神我,那么他们印度的宗教以前都以为说那是最后的,最究竟。但是释迦牟尼的心能够突破那一关,不再去想说是不是神,是不是我,就没有事了,就超出问题了。假如有一个观念,它就一定有范围。有了范围就有好坏,就有生死了。 十四、问:这纸条上传来个问题。头一个问说,修本尊法的要诀在那里?第二个问说,智慧气和凡夫气的分别?怎样才算是修智慧气?第三个问说,因地禅定和果地禅定,要如何配合?第四个问说,如何将性欲净化?如何将精转气,将气转神? 答:这些问题,最主要就是认清说密宗的成就不是说忽然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说没有一个基础的空中楼阁,也不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因为今天有喇嘛来灌顶,你就是密宗的什么法都可以去修了,不是的。你有那个缘,他给你灌顶,那当然很好,他准许你修密宗呀!但是修密宗严格讲,它等于说,像我们刚刚讲过,你如果没有把小乘的基础修好,你说你要行菩萨道,那是骗人的。同样的,要修密宗得个成果,也是先得小乘、大乘的基础有了。所以这里的问题,你看,你问说修本尊法的要诀在那里?本尊法最主要你要能够从空性里面观出本尊来。那么你大乘基础没有,怎么观空?你小乘的止观的力量都还没有,你有没有可能观成?其实基础稳固的时候,那些修法到时候变得很自然,感应也是很自然的。基础还没有的时候,不管谁给你什么要诀都无从谈起啊。你问说智慧气、凡夫气的分别;主要是在懂不懂空性,就是说没有我执,气才是智慧气。这是要修证的,不是光用讲的哦!若光是讲,谁也会讲哦! 你问说因地禅定,果地禅定如何配合?因地我们只是先修止观,但是你要怎样配合果地呢?你就要认清说,果位的究竟只是回到本来的清净,而不是说得什么东西。所以因地修,你最要紧是修中性的,就是说只是修纯粹的观,那一类的修法比较接近本来的清净。 性欲净化当然先要经过小乘、大乘那些修法。小乘先教你说,你还没有力量超越它,你不要碰这个问题。但是到大乘的话,他就是教升华的观法了。把女人当姐妹观啦,当母亲观啦,以这样子的观法来升华性欲。至于精转气那些的,那就是到密宗有修气功以后的事情了。 十五、问:林博士,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听了林博士的话,你给我们初学者感觉佛法真的是很深奥,要达到一些成就也是相当的遥远。那我们应该要怎样来看待这样一个心情? 答:他的意思是说,他是初修的啰!听我这样讲,整个过程很深奥,很困难,那好象就是说,哎哟,我怕了,我是不是就算了不学佛了呢?我要跟你讲的就是说,头一个,你要是有在做一些基础的修行,每天基本的定课,照佛陀教的,怎样做个好人,采取服务的人生观,那么这样虽然不是说可以很快成佛呢,但是基本上可以过一个好的人生。所以这一些,你不需要说,因为成佛是遥远的,你就完全放弃了。基本上我们还是要修。没有人说因为要吃很好的饭很难,就饭都不要吃了,不会这样的。基本的修行可以做。而且佛法的成果是这样子的,说起来是很难,严格讲,也可以说是很容易呀,只是要能够纯真,回复单纯。但是难就难在已经复杂了,你不晓得怎样单纯。其实,比方你说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就是说很天真的,本来没有分什么人我的时候,那样的心对家人也不用特别爱,对别人也不用特别的分别。 我是建议你说,不必说人家这边有什么大事业,那边有什么大楼,就气馁了,就甚么都不要做了。不是这样子的。你就尽力做你份内的事,你要知道,你的将来也是一样无可限量的;谁知道你将来的事业会发展到那里?同样的道理,这个一生有短有长,你要是现在修一些佛课,得到好处,然后你慢慢觉得修行对你有好帮助,谁知道你将来是不是会完全投入去修行?你要是完全投入去修,谁知道你会证果到那里?没有人敢讲。修行最主要是要踏实。现在很多问题都是只喜欢讲那些名义,菩萨呀,佛呀,一下子就讲那么高,真正踏实好好做个人却不用心,那是最大的问题。 十六、问:林博士,刚才你说我们必需把佛学融入生活,是吗?林博士能不能够更深入的讲解,我们怎样把佛教里面的精神,教育融入生活?然后举一些例子告诉我们要以怎样的态度来处理生活上我们将面对的一些人际关系问题。 答:没有人有办法跟你说,这件事要怎么做,那件事要怎么做,因为只有你知道自己的情况是怎样。但是也不是完全不能讲,能讲的总就是这些原则呀!所以我现在讲这些原则,是什么原因?因为书里面有很多理论呀,也有很多戒律呀。有没有可能我随时都记得这是第几条?我又不是律师,对不对?就是说,我跟你们一样,也有这个问题:我要把佛法应用在生活里,要怎么办?我只能掌握最简单也是最根本的原则。这个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说,我们是有限的,要向佛的无限趋近的话,就是要「开阔」和「无执」呀,就是这样一个原则。而且这是一体两面,就是说,你要是放不下你就开不阔;你要放下呢,你自然开阔。话是两边讲,只是一件事。 当你遇到所有的事情呢?比方说,理智上的开阔,你遇到事情要从整体来看,从多方面来看啰。时间上的开阔,你从长远看啰。情感上的开阔,你不要说我只喜欢谁呀,我只偏私谁啊。因为你的心要是只有在几个人身上,那你一定受苦,因为那有人能够永远平安呀?对不对?但是你的心要是展开出来的话,那么虽然每一个都会走,但是永远有无尽的对象在那里,你可以去关怀,去服务。 佛法讲「智悲要圆融」。智悲圆融的话,〈心经〉里面讲的,就是讲无、无、无。它不是讲没有呀!它是说你要能够无执。不要被这些现象绑住了。而且甚至讲到说无智。为什么讲智慧又讲无智呢?它是说真正的智慧不是说还要说我这样子是智慧。那样的都不是真智。它是纯粹的。只有纯粹了,才是证到究竟。为了说明智悲如何圆融,我还写了一篇与〈心经〉平行对比的〈大悲波罗蜜多心要〉。 但是无执在生活里比较难修,因为你面对的都是有、有、有的问题。这从慈悲那边来讲就是需要开阔去,就是修容忍。那么修容忍呢,「容忍、容忍,无不容忍」,不管什么事,忍下来。开始很难过,但是将来你会「无不乐容忍」,就是说你会觉得说容忍很快乐。为什么容忍会快乐呢?因为你要是有一天能够把以前认为是苦的事,现在看做不成问题,那个时候你就长大了,就为自己的成长而喜悦;你就知道说以前太狭小了。 讲的时候,修行好象很长远、很困难。我跟你讲,我那个时候,读来读去,我自己读很多佛书,读到后来我就比较喜欢禅宗的公案。但是我觉得读了禅书,光靠读而没有修持,得不到真正可使心里平安的力量,所以我选择修老老实实的念佛,这样一句接一句的念呀!这样子念佛我并没有想要修密宗,也没有其他的用心呀!可是我念到四百多万佛号就有机会遇到我的师傅、领灌顶、有感应呀。所以佛法的理论说起来很复杂、深奥,因为是要对那么多人给教导,要一步步教呀,又要讲得很圆融。其实只是回到自己的纯真而已。做踏实的佛课,虽是简单的,只要你能好好努力做,却是最快的方法。别人都希望能一下飞起来,其实飞不起来,而在这个时间,他在讲的时间,我在走呀,一步一步的实在的走,那就是最快到。 十七、问:林博士,有什么方法使我们念佛更易总持?因为每次念佛的时候,念一下子又不知道想到那里去了。 答: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我们都会有杂念,但是怎样子可以念得好,就是说,当你发现有杂念的时候你就继续念佛,不要再去管杂念。你一管它,你就又浪费力量了,念佛只有「佛号」,除了这个以外,都不管了。 续问:什么都想呀。 答:不是。就是说,你在念「阿弥陀佛」,你现在一发现说想的不是佛号了,你怎么办呢?你不要管它,也不要后悔,那都是浪费时间。马上就继续念「阿弥陀佛」,就只是这样,就是马上回来,只有这样子,其他都不要管,一管就又浪费力量了。通常一定会有杂念,但是唯一的方法呢,就是再回到佛号。只有这样的一个方法,没有别的方法。练习多了,情况慢慢会改。所以最主要是不要后悔呀,不要自责啊,又跑离佛号更远了。 十八、问:是不是念阿弥陀佛,要想象佛的样子? 答:其实那些观想是比较有力量的人慢慢去进修的。你现在一句都念不好,就不要杂了。这些基本工夫越单纯越好。像刚刚有人问密宗的问题,你要知道那个基础的问题很重要。所以你要是说普通的修行呢,西藏整个都是密宗呀!那儿有人一辈子都是只念六字大明咒「嗡妈尼悲咪吽」;他们也一样可以往生。 ---------------------------------------------------------------------------------------------------------------- 更多林钰堂博士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