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林钰堂:佛法习定的整体性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林钰堂:佛法习定的整体性

 

  一九九三年七月四日

  讲于马六甲密宗白教中心

  笔录:赖源文居士

  今天我选了「佛法习定的整体性」这个题目。我为什么想讲这个题目呢?因为,我们一般说要开始学佛,那当然大家说:「要读经啊,要听人开示啊」;那么很多人就鼓励你常常诵一部经啊,或者念佛啊,持一个咒啊,这样子。接着很快就有人说:「习定很重要,我们应该习定」。而且,现在习定的风气也很盛,甚至连修气功的,不管是佛法的或道教的,风气都很盛。但是,这样子做的时候,严格的检讨起来,其实我们的准备往往不够。当我们准备不够的时候,一时看不到有问题,长远了就会出问题;到那时候要改,有时就很难。所以,我要提醒说:怎么样才是「习定」应该有的准备,以及到什么时候来怎么做,才比较安全。

  我的题目虽然只讲「习定的整体性」,其实,佛法里面凡是实修的法门,差不多都与我要讲的有关。只要你要开始修什么法,那么我今天讲的差不多都可以用得上。你修的法虽不是习定,但是你需要注意它前面有些什么准备,还有,等一下我会讲到的原则,例如要表里一致,要警觉无常,都是有关的。所以,换句话讲,我们要讲的虽然是以「习定」为主,其实也可以说是-所有佛法修行的整体性。你要注意到这个,才能够得修法的好处,而不会走到错的地方去。

  关于开始习定的原理及步骤,如果要知道得更详细,请看我流通的书里有一本《一曲十弹》,这里边的第二篇叫做〈佛法习定入门〉。我相当详细的写了这篇文章。它里面是把习定的原则,很主要的写在那里。如果你是实际上要去修习定的话,需要注意的那些细节,我也都很详细的写在这里边。所以,你们有空的呢,喜欢就拿去看。如果在这儿流通的册数不够的话,就找陈光辉居士去复印,就只复印那一篇看也可以。

  这一本书也还蛮重要的。因为里面还有谈到怎么教小孩子念佛,还有残障的人要怎么念佛。我们一向传统教念佛,说来说去都是假定对方没有残障。其实,有很多人是残障的。你变成残障时要怎么念佛?这些问题,我都在那本书里讨论到。这一本书第一次是在台湾印的,印完的时候,我爸爸就以航空先寄三本给我。我并不知道书那一天会到,因为我不知道他已先把书寄出来了。书到的那一天早上,还没有到的时候,清晨我在梦里就见到韦驮菩萨出现了;出现了差不多是三十秒的时间。所以,现在这本已经是二版了,后面就附加了韦驮菩萨的相。因为这里面讲的这一些都蛮重要的,所以韦驮菩萨出现,表示护持的意思。

  我们现在就来讲:甚么是习定的整体性。它的问题在那里?就是说,我们刚学佛没多久,人家就说:「我们来学习打坐啊」。这样子有没有好处?当然有。因为你以前整天心里很乱,现在练习收心,定在一点,比起你以前不懂得这样修养自己,你当然会比较舒服。但是,这样一来就马上习定,会有什么问题呢?我就是遇到一些人,修得比较久的,每天早上一起来,他的功课就是马上去打坐了。打完坐,他就不想去上班了,可是又非去不可。慢慢的,你这里面的冲突就明显了,因为你原来内心的问题没有先解决掉。这种冲突就是所谓的「世间」跟「出世间」的冲突。你以前没有习定,这个心是乱的,所以这个冲突就好象打架打不清楚,你不知道跟谁在打。以前你没练习过,心力分散,所以毛病不大。现在,你练习过了,心力集中,有如变成拳王了,而你拳王又是在内心自己打自己,这以后出毛病就很危险。这就是因为不一致啊!

  这就好象那个修气功的,也是这个问题。这个人本身整个哲理或持戒那些的都还没调整好,他就开始修气功。这个身体本来已经因为这一辈子的私心纠缠,慢慢老化,有些地方气脉不通,有些气走的路线是错的。那未修气功以前气弱,不成问题;不会泛滥成灾。现在修了气功,气一强了,呵,糟糕了,出毛病了!有的修道家气功的,修到气只能上去,不能下来,整天觉得头部很胀;那怎么办?可见你得要真的去了解这些次第。

  佛法常说「闻、思、修」的次第;你要先去学啊!修行不是瞎摸瞎摸就可有结果的;你要先搞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佛法还说有「戒、定、慧」的次第。为甚么说是「戒、定、慧」?它是这个样子的,就是说,你现在要学佛,是想要终究得解脱,你要改原来这个人。那这个人你要知道说有身、语、意,就是你的心里,还有你外面的行为,这一些要一致啊!如果你外面的言行都还没有改,你在这个世间的生活里忙得一团糟,每天都应付不过来,又是纠缠一大堆,又有很多人间的恩怨,都还没有解,你又想处理心里很微细的问题,这是做不到的。因为,这就好象是在打一场混仗嘛!外面粗的你还没有解,又想解心里那个细的,有没有可能啊?这样盲修是在做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很多人因为没有这样想过,一开始学佛就急着学打坐。这样子,真的有得到东西吗?开始是觉得好,但是心里这些问题还是不能解决,到后来反倒糟了!

  所以,我们再来要讲的,就是佛法里面,它都有讲次第嘛。像释迦牟尼佛,他讲「八正道」。「八正道」开始是正见、正思维。「正见」:头一个你要学佛、菩萨教你的这些:世间无常,你不要那么执着;你要出离,你要放得下世间。放得下,你才没那么多烦恼。懂了佛、菩萨这些道理之后,要修「正思维」。只是听到佛的教导还不够,还要变成我们想事情是照佛法来想,这样才是正思维。就是心里面的那个根本的想法要改正过来。不像以前那么注意名利啊,注意一点点私人间的纠缠啊,恩怨啊,慢慢的这些要放得开。人生很短啊,不必这么无聊啊;利用这一点宝贵的时间,做一点有益自己也有益大家的事情。慢慢的心里有这样的觉悟,真诚地愿意这样改。

  接下来要修「正语」、「正业」、「正命」。「正语」就是说,你慢慢的就注意到,跟人家讲话,不要讲无聊的话;不要东家长,西家短;批评别人,没有好处啊!「正业」是什么?行为要守规距啊!若是去赌博、喝酒,等一下就出麻烦了。那你这些事情一惹上去,还谈得上修养自己吗?连应付都应付不了呢!言行上的一点一滴,从外面较粗的这些都要先收敛。「正命」是什么意思?就是维生的行业要挑一个有益自己也有益别人的。不要做那种,比方说去那里夹带一些海洛英,能够赚很多钱的,这是会害人的,不行啊!这一些都要照顾到。

  然后他就说到「正精勤」。你要改自己,需要很努力啊。不是说你今天去听一听佛法,礼拜天去听一听,初一、十五去拜一拜,其他的时候你又忘记了;这样子,你这个人改不过来。你真正有心要改自己,是要很努力的。每天一定到时候就做功课,慢慢靠这个有恒,慢慢靠自己有修养,慢慢的把自己改过来。这样子一系列修下来,到后面,才修「正念」、「正定」。真正照佛、菩萨讲的,习定都是在这么后面的事情。这样子讲,也不是说你已经开始习定的,就把它放弃吧!没有关系,你已经做了,你还是照旧习定。但是,你一定要了解到,你要真正安稳的修,这个整套的次第就一定要去考虑了。

  你也不可能说,每一样我都处理完了,我才习定。但是,如果你已经是在习定的人,一定要检讨自己:我的「正见」有没有?「正思维」、「正语」、「正业」,有没有做到?一点一滴去检讨,慢慢改。这样一来,你也不用放弃习定,而将来你才不会有问题。你要是真的拿经书来看,经里面讲那些很基本的修法,一讲到有关习定的修法,它都是说:习定的这个人,他已经了解到世间无常,他已经把世间一切都放下,然后才一个人跑到很安静的地方坐下来,开始在那里数息啊、修观啊。现在我们有多少人可以做到这样子?经书讲到修法的时候,都先讲这些。经书不是没有事做,随便写一段。古时候的人,文具、印刷都不便,很少写东西下来;一向都是很重要的才写。

  经书里假定修行者已经是对世间都看得破,能够以无常为基本观念-人命不知道甚么时候要休,没有甚么好留恋的-才来注意修行这件事。那我们现在呢?那些它认为基本的,我们却都没做到;有时候甚至连那些基本观念都没有,那要怎么办?所以,自己在基础方面要很加强!人家所以能够修得好,是因为他放得下。你现在说:习定最基本的问题是心太乱了。你想要靠习定来把心定下来。习定的第一步就是要专一嘛,使它能够在做事情时,没有甚么杂念来骚扰你,不会说,话讲着讲着,就忘记讲到那儿了!哎,我现在到底干甚么啊?或者,也不会说,在那里一坐,好象是专一一点的时候,就睡着了。那要免除这些问题啊,你就要先了解到,你一定先要真心愿意放掉那些烦恼。如果你心里还是喜欢惹这些世间的事情-啊,跟谁怎么样啦,谁对我怎么样啦,我要怎么样啦-你这些都不肯放的话,你有没有可能专心啊?不可能的嘛!不用说其他的,光是心里这些乱七八糟的,你都理不完了!所以要了解这些啊!

  我们再从陈上师讲的「学佛八次第」来看啊。第一步,一定先要有个资本。什么是你的资本啊?就是你的时间。他说「以无常钱」,你一了解无常,这个时间就变宝贵了。所以你得把时间抓成是你自己的时间。你今天说:「不行啊,我要上工去啊」,可是你一上工,你就把时间给了老板了。也不是说你不好去上工啊,只是说,你要怎样尽量把握你的时间啊。你以前觉得除了上班以外,还有应酬,还有什么、什么的,这些都很重要。你现在要从修行这一边来想-不行啊,如果这样下去的话,我完全都没有一秒钟的时间做我认为重要的事情。所以就要把世间的事,这个慢慢放,那个慢慢放,要这样开始收回时间。不可能叫一个人马上就改他的生活。但是,对无常的迅速、时间的宝贵,有了了解以后,你就可以检讨自己的生活。看在什么地方或时间上可以不必要的,例如一些反正做了也没有什么意思的事情,就要放了。

  如果你一下子放不来呢,你就要设法转移。怎么样转移呢?比方说做生日啊,生日做了也没什么意思啊!今天你做了我的,下次我又得跟你做,这样都只是在应酬嘛!大家要怎么转移啊?遇到生日我们大家去放生,就是把它跟佛法连上去呀!这样你虽然还是在做生日,但是,你这个心就不只是在私人间应酬-搞来搞去没什么意思嘛。你慢慢的就是借这些机会,来培养开阔的心,做一些好的事情。

  再来是「买出离土」了。这就是说你如果真的要深入修行佛法的话,就得出离世事,专门修行。你不要以为出离是太难的事-什么是你的?你反正迟早有一天总得要走啊,到了那一刻,你想不走也不行,总是有那么一天要完全出离啊!你现在就得练习啊,不然到那时候才要你放,忽然要放,太难过了嘛。你现在知道将来都得放,现在就好先练习这个也可以放,那个也可以放。你现在若已经放惯了,到时候要走,没有什么困难的。你现在这个也不能放,那个也不能放,到时一下子千万件全部要放,那一个人放得下?每一个人都苦得一塌糊涂啊。所以早一点了解终究得放下,现在也是需要学出离了!

  他是说:你要是真懂得时间的宝贵,而又肯出离呢,才是真的有一块修行的地,修行上面的东西才可能建设起来。你要是也没有时间,这等于一个人没有资本,也没有出离,这等于没有一块土地,那你要做什么?什么都做不来的。所以,你要修任何佛法,先要好好的自我检讨。这一方面有没有,没有的话,你做来做去,等于只是一种业余的嗜好。这种业余嗜好当然是比不良的嗜好要好多了,但是,怕的就是怕说你没有地基,很弱,经不起考验。到你危急时候,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可以支持你。但是,你要是先有这种了解的话,你就真的有可能一步一步改过来。

  那么,有了这些以后-用「无常钱」买了「出离土」,再来,你这块地要是没有一个篱笆围起来,谁都可以进来抢你的东西啊!你这儿修一阵子,等一下会有什么人来抢你啊?倒不一定是外面的人,也可能是你家贼难防-你自己要是不守戒的话,修了一点又坏掉了!所以说,要用戒律来作围墙。就是说,你要守戒啊!佛、菩萨教我们要做好事,不要做坏事。这些我们都守的话,现在修的才会有一个稳固的保障。而且,就这一点来讲,另一边的意义就是先在行为上要守规距,这样一来,世间的烦恼就会少了。你不乱去跟人家喝酒,不去做坏事,赌博什么的,世间烦恼就少了,才有时间改里面的。如果外边还要烦恼什么赌债还没有还,你怎么去调心?所以说,这个戒律墙是保护你修行啊!

  现在「无常」、「出离」、「守戒」都做好了,那才谈得上什么?我们最后是要得佛陀这个果的话,现在我们才有希望种下这个「种子」了。这个「种子」就是「菩提心」。「下菩提种」的意思就是要改掉这个只是为自己的私心,改成说:了解到大家一样,所以我们做什么事情,要设身处地替别人想一想。我们这样子做,在我们的立场来讲:你应该怎么样啊;你怎么可以这样子啊;我对你又怎么样啊,你应该对我怎么样。你要想一想说,在他那边也许只是没有想到啊!如果我们要这样子要求,人家也很难啊;就是说,能够替别人想,能够放松一点。你对别人松一点,他也好过,你也好过。当你要求别人的时候,你自己的心里也是嘀嘀咕咕的没个停;你也是受苦的人啊。对方也很难过啊,遇到你怎么样都不对,因为你心里有个要求,你期待他要什么样子啊。不合你理想,就是不对-这样没完没了的,两边都苦。要减少世间的苦,这一些要放得掉!所以基本上发这个菩提心,就是慢慢学习说,怎样把心推广来爱别人,慢慢从人推广到动物啊,甚至慢慢修久了,修到连幽冥的众生也可以看得到,那么推广你的爱心到他们去,这样子,叫做「下菩提种」。

  再来,要「浇大悲水」;就是说,你光是发了菩提心,也不去做什么事,它也不会再长大。你要怎么做啊?就是,你看到大家都有这些问题啊,你就一方面要努力修养自己,在佛法上进修;一方面等到自己修到可以感动别人,那么把佛法的好处,慢慢去劝化别人。如果还没修到能够劝化别人的时候,可以去做义工、去服务啊!到医院去服务,遇到人家临终去助念,做这些服务的事情。那么,慢慢的,从这种同体大悲的服务里面,你就会慢慢的成熟。菩提种子要长大起来,也要水浇灌;这个时候修习慈悲的服务就好象是给它浇水一样,使菩提心得到润泽。如果,你的发心只是一个观念,就像是一个干的种子,长不起来。你有实在的行为去服务别人,就好象得到了水,他就可能发芽成长了。你对别人也就自然地会很亲切。

  再来,这个时候才是「施定力肥」;就是说,这个人已经改变了他的行为,他不再以「自私」为出发点,而是以「服务」为出发点,有服务的人生观。在这样的情况下,而且已经是里外都一致了,真诚的从内心发出来的,不是只是希望说,要别人都说我是一个好佛教徒啊,或者希望人家都跟我是好朋友啊,没有存那些心去服务!只是说,我认为这是对的,所以,不管人家怎么想,我是真诚的在修、在服务。那么,这样子的时候,才是可以好好习定的时候了。因为这个时候,这个人就单纯了;单纯而且一致,而且有爱心。这个时候,外面的烦恼已经很少很轻了,那么你才有机会去处理内心微细的问题。

  习定是要处理心里很微细的,一个念头、一个念头这么细的地方,能不能没有杂念啊,能不能保持清明啊。这种很微细的地方到此时才是调理的时候。这个时候来调呢,又安稳、又得力!不然,以前很难嘛,外面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你虽想处理内心的问题,往往还不能察觉它们的存在呢!你外面的烦恼都够多了,你怎么去处理这些问题?你现在外面没有烦恼了,人也一致了,这个时候来处理微细的内心问题,就很稳当。

  要是能够这样子做下去,慢慢地,再来就是「开智慧花」;就是说,你的智慧就会成熟;这种无我利他,忘我利他的智慧,慢慢就成熟。然后,将来时机到了,自然就「结佛陀果」。这时候,你就能证入「一切是无限的一体」;这种境界就自然到了。

  那么,以上讲的这些,不管你是从「戒定慧」,从「闻思修」,从「八正道」,或者从陈上师讲的「学佛八次第」来看,它们都告诉我们说,习定这件事情,须要有很多预备。所以大家习定是很好,但是要仔细的去检讨说,前面的这些预备步骤我们有没有照着做了。有了,你习定将来很安稳;没有呢,就要渐渐补足,也不是要你放弃习定。

  还有一点我可以顺便讲的,就是我常常说的「念佛」。念佛比较没有这么麻烦。为什么?它不是一下子就要你做到什么「一心不乱」-当然它最后还是要你做到一心不乱-可是我们开始修的时候,就好象只是说,试试看、试试看。就像开始学游泳的人,只是到河里玩玩水、玩玩水;那些小孩子每天玩水,久而久之,将来也会游泳也会潜水。就是说,它是渐进的;它没有说,一下子就要你把心定于一处。但是,它在不知不觉中,以养成一个新习惯取代旧习惯,慢慢就改过去。这样子比起我们坐在那里,想要一下子把心定下来,就好象马上要面对敌人决斗了,没有那么严重啊!这样子的,慢是比较慢,但是,比较安稳。它就比较没有说,马上就提到无常、出离这些事情。念佛这个方法方便的地方就是说,就是都不懂也没有关系啊!只要愿意试试以念佛来清心,如果上瘾了,慢慢你就自然会深入了。

  当然,念佛你真的要做得好,就像我刚才说过的,任何修行,如果你要真的做得很好,理想的是像习定的前行那样,也警觉无常,也出离世事,也持戒,也发菩提心,也修习服务,那当然是最好。但是,要是你还不知道这些的时候,比起来,念佛只是嘴上念一念、心中想一想。开始,你还没有那么深入嘛,但是,慢慢就进去了。习定怕的就是你一来就每天一个小时在那里说是要做什么的,偏偏你又做不到!而且,我们人很复杂啊,习定是说,开始时观一点啊,心定在一点啊,但是,你在一小时里面,其实可能有五十五分钟都是在胡思乱想啊!有时候,你也不能觉察已经在妄想了,这就更难了。你要是自己发现说,我的心又走歪了,要拉回来,有时候,已经十几分钟了才发觉也不一定啊。可见这是很不容易的。

  念佛当然也是可能念得乱七八糟的,因为杂念都是一直来嘛。杂念来了,我们要怎么办呢?我们规定自己每天要念一个数目-我至少念一千遍佛号啊;有杂念也是一千,没杂念也是一千,这样还有一点东西可以把握。至于习定,你说定在一点,又没有人看得到,你自己也不觉察是否离开那一点了,那怎么办呢?岂不是更难了。所以你做不到那个的时候,念佛这样慢慢来,还比较安稳一点。当然,真要念得好,和习定一样啊,都是要注意做到刚刚讲的这些次第!

  那么,习定还有什么重要的需要注意呢?这就是-我们佛法的习定跟其他宗教的习定是不一样的;怎么样不一样呢?话说回来,也有一样的地方。一样的地方就是说,我们的心要是只在世间的名利上、日常生活的烦恼上纠缠的话,那么,我们内心的清明就会被这些烦恼给遮蔽了。在这个情况下,一般所谓神通的那些事情,你就完全没有办法体会到,因为那些都是很微细的精神现象。所以,即使发生,你也不觉察,就这样蒙蒙懂懂过去了。但是,你如果习定,不管是依佛教或其他教的方法,你习定就慢慢练习收心,使它比较静下来。心静的时候,这一些比较微细的精神现象,你就能觉察了。所以,所谓神通开发,就是这个意思而已。就好象有很多收音机的频道,或者电视的频道,有些是比较微细的,有些是比较明显的。你本来心比较乱,就只能收那些世间的、很明显的信号。你现在调心、调心,渐渐变成一个比较精细的收音机了。那么,虽然是微细的讯息,也都收得到了。神通开发只是这个意思啊!在这一点上,佛法习定跟其他宗教的习定是一样的。

  佛法与其他宗教的习定在最根本的地方有甚么不一样呢?其他的宗教收到这些微细的讯息,就迷在那里了。他就是执着于:我又看到什么光了,我又有什么境界啦,那一个神又跟我讲什么了;这样就没有自由了。只有佛法是教导说,虽然这些神通我们都收得到,却不要迷滞在这里;你还是自由啊,你可以转别的台啊!就是说:教导我们真正彻底解脱的是佛法,因为它基本上从头到尾一直教我们不要有「我执」。学佛的目的是证入正等正觉,而正等正觉是本有的,并不需要向外寻求。我们不要去追求有什么神通,有什么境界,不要这样。这些东西是本有的,来了也好,没来也好;自然啊,自然自在。所以说,彻底解脱这一点,是佛法习定跟其他宗教习定在最后的结果上不同之处。

  佛法一开始就已经讲穿这一些;我们要是真的有这样的了解,那么修行的最后结果才会不一样。要是没有这种了解,只管盲修瞎练,等到稍有一点神通,就难免迷失在那里面啰。这种迷执,在某一个意义来讲,就像某一些人喜欢拥有漂亮的衣服,或者喜欢打扮自己的外貌,还是一种迷执而已,不能得解脱。这是根本哲理上的不同,所以佛法习定需要对基本原理有彻底的了解。关于这些基本原理、基本原则,我今天不再说明,因为昨天已经讲了,又有录音起来。你们如果没有听到的可以跟陈光辉居士要那个录音带,好好的去把原理原则搞清楚。

  再来,我们要了解,习定也有一些基本原则。习定的基本原则,头一个就是我们已经提到很多次的「一致」啊!习定的人要彻头彻尾一致。有些人习定久了,变成很矛盾:打坐的时候很舒服;等一下上工时间到了,心里不想去,又非去不可。这种矛盾需要克服啰。从佛法这边讲,那当然他的想法是说:人生无常啊,不晓得什么时候要走啊;一个人只有这么多力量,你要是说,等我上完工再来习定,你已经累坏了,修行的事还能做得好吗?不要自己骗自己。你真的想要把这个事做好,你世间的事是早晚要放。你以为说不必放吗?你将来总有一天要放。那你到将来已经老了,还能修吗?你还不一定有老年,要是中间就走呢?你要是等到老了,没有旺盛的精力才修,即使将来真的能修,也比不上年轻有精力好好修,可以得一个好一点的结果。而且,年轻就修的结果不只是个人得益;要是修得好,还可以帮助、指导别人修啊。要往这方面去考虑了,自己要作一个抉择。

  第一个原则就是「身心表里一致」;这一点很重要。你真正习定要习得好,而且佛法里凡是证量的东西都一定是建立在定功的基础上;就是说,你这个人一定要真诚的在做基础上面的修行,才会有后面的证德。证德的第一关就是要先得到定力。定其实是我们本有的能力。小孩子看一本他喜欢的漫画,一本小说,你叫他吃饭,他都不来呢。他很自然的在那里,这是我们的本能啊!现在是因为我们在世间久了,烦恼多了,心杂乱了,所以就失掉这个力量。那么,回复这种本能有什么困难呢?难的地方就是你没有看清楚,你放不下;你要是放得下,才有可能改好。所以第一点就要做到这个「一致」。

  此外习定还有什么原则呢?一个就是,身跟心是互相影向的。所以,习定也不是说我每天就坐在那里调心,不用注意身体的保健卫生;这是不对的。习定的一样要注意说,每天要有适当的运动。因为你不运动,身体等一下这里痛、那里痛,你能习定吗?呵,我都去游玩什么的,等到很累了,等没有事情做我才来习定;很累的时候习定能好吗?不可能嘛。身跟心是连在一起的,你要调心,你这个身也要调。

  第三个原则是什么?心跟气是一致的。因此习定的时候,有的为调心他就注意呼吸啊!为什么?因为,气调的时候,心容易细下来、静下来。心能够从烦恼解脱的时候,气也自然不会那么粗;气也会调匀、调细。所以,这些基本的要知道。

  这些基本的关系你都知道了,那么,习定的时候就容易自己观察,我那一边有问题了!你不要说,觉得很累,还勉强要习定;这是行不通的。你应该做的是,注意看自己每天的生活中,什么时候精神很好,身体很好,又没有人来吵,然后排定那个时候专心的来习定!要利用这种基本原则上的了解,来调理你的习定,才能做得很好。

  在〈佛法习定入门〉那一篇文章讲的其他事项,比较是细节了,不是今晚我想讲的。我主要就是提醒你这一点:习定有这种整体性,你要去了解它,并且照着做,那么,你以后才不会出毛病。习定是非常重要,这一点没有错,但是一定要这样各方面都注意到了,才会有好结果。讲就讲到这里;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提出来讨论。

  --------------------------------------------------------------------------------

  问 答

  一、问:学佛是不是一定要拜一个师傅?

  答:学法这件事,你看经书里面讲,其实最好是由有经验的人来指导你;这个是当然的了,最好是这样子。那么,要是你现在还没有遇到一位很有经验的师傅可以指导你,怎么办呢?那么,佛法讲「闻、思、修」嘛,你就先从理论上的了解去看清楚,修行的步骤应该是怎么样的。佛法也讲说「戒、定、慧」的次第。所以,你可以先学习怎么做个好人,怎样做个好佛教徒,在这一方面先来努力。

  那么,你要是到了说,你真的把佛法看得那么重要,你要好好进修的时候呢,那你得去找师傅了!这个说起来也好象是很难啊!天涯茫茫我去那里找个好师傅呢?但是,事实上,佛、菩萨的事情,我们一般的程度看不出来;若依我自己修行的经验来说,你只要真的有一个心说不是只是求你自己得好处,而是发菩提心,为了大家得彻底解脱的问题在修的话,你只要先把最基础的修好,后面佛、菩萨自有安排。最基础的是什么?是念诵,就是说念个佛号啊,或者持一个咒啊,或者专门念一部经,这样也可以。这个你先好好做,不要急啊!那么,你要是对密宗有信心,就把四加行先好好的做。这样子做久了,你的际遇自然就会改变,你就会有机缘去见到你的师傅。你看我什么时候见到陈上师,我自己念佛念到四百多万,这是真的例子啊。所以,你自己要努力修啊。当然,找到是最好;但是你努力的话,将来就会有那个机缘。

  二、问:我已经念惯准提咒,有位师兄跟我说要加念阿弥陀佛的佛号,我到底要不要加念佛号呢?

  答:头一个问题是需不需要加念?可以加念;但是,要分主修跟副修。为什么要主修一个,你知道吗?因为我们不知道最后什么情况要依靠它。比方说,现在忽然有车从对面直撞过来,又不是我要撞它,它撞过来你有什么办法,对不对?那个时候,我们也没有时间去选择念甚么才好,所以,我们主修的就是要做到根本不用去想,一起念就是这一个。

  这样并不是说,我们看重这一尊,不看重那一尊啊。所有的佛,道理是一样的。你专修一尊只是因为我们是有限的,并不是他是有限的!我们有限,我们只能抓住一个。但是,我们要了解说,这一尊就是所有佛的代表。

  那么你加念有什么不可以?当然可以。每天做早、晚课的时候,除了主修的以外,如果对那几尊有亲切感,加念三声或十声他们的圣号或咒子就可以了。你主修、副修要分清楚。要怎么样决定主修、副修?你已经念惯了的就是你的主修;不用改了。功夫是靠念久的力量啊;换来换去就糟糕了,换来换去反倒就犹豫了。不要犹豫啊,我是念什么的就是什么了,不用管其他的了。只念一尊就可以,从头念到尾啊,这是一辈子的事啊!

  三、问:他们说年老了,要加念「阿弥陀佛」。

  答:准提佛母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观世音菩萨头上就是阿弥陀佛,不要担心!

  四、问:我自己念准提佛母,也有过两次感应。

  答:可见只修一尊就可以,不要怀疑啊!以前有一个人来皈依释迦牟尼佛,可是这个人什么都记不住的。你刚讲这一句话,讲到后面,他前面那几个字已经忘记了。这个人怎么办啊?释迦牟尼佛就教他拿个扫把在那里扫地,一边扫地,嘴里就念「扫地」。他这样修,后来还是开悟啊!功夫是在深刻,而不是在于念甚么。

  五、问:我们修念佛是不是要对着阿弥陀佛的圣像念才比较好?

  答:佛说:「不要着相」,所以其实连相都不一定要有。但是,他也不是说就不能有相。因为,坚持没有,又是着于「没有」啊。他是一个活的啦!但是,活泼泼的佛我们又不知道怎样去跟他沟通,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每个人有一个样子,所以佛就以不同的形式出来了。不同的形式是为什么呢?因为有的呢,他要你很慈悲的样子,他才敢亲近你啊。有的很坏的孩子,你不凶呢,他又不听话。那你要释迦牟尼佛怎么办?他就只好对这一个呢,显一个观世音菩萨,很慈悲啊,对那个,就显一个很凶的样子,然而爱心是一样的。孩子不一样,只好显不一样的脸出来了;他背后那个慈悲是一样的-那个慈悲根本是不可以形象去捕捉的嘛!

  那我们修来修去啊,为什么这一尊比较有感应啊,那一尊比较没有感应啊?那是因为我们不是只有这一生,我们在没有证悟以前,都一直在轮回,不晓得那一辈子做过些什么事。有的人以前修过这一尊,由于过去的习惯,他这次修就感应来得快。只是这个道理而已啊!

  你要是被一尊绑住,还不是究竟解脱!但是,你在修的时候呢,一定要有点好象是执着,老是修一尊。这其实不是执着;这是因为功夫深是要靠着老是修一尊,才会有习惯的力量,但是,将来你这一门通了,你才有希望谈到别的门也通。比方说念佛,念佛是从意念这一门来修。你要是真的将来在佛号这一念上通达了的话,你就不会只停留在意念上得解脱,慢慢的你在色声香味触上面也都会得解脱-那才是究竟!但是,你连这一门都还没摸熟的时候,跟你讲太多,你心又乱了,所以古德就把后面的层次都不讲了,而只讲念佛、念佛!后面的境界都是功夫做久了,自然知道。自己得到了,就不用讲了。

  六、问:您在《净业朝暮课诵读本》内教的法界观法,我们平常念佛是不是一定要先这样观想?

  答:不管修什么法,最好在开始以前先想:右边是爸爸,左边是妈妈,前面是冤、亲、债主,后面是地狱,饿鬼,畜牲,人、阿修罗、天都来啦,前面空中又十方诸佛及圣众都来了。你要是有时间,当然这样子修。慢慢修久了,你的心会开阔到像法界一样大,那当然是最好。

  但是,你要知道,真真正正在修的人,比方说,你专门念佛号,修到后来,有时候你并没有想念,佛号自己在心中起来了。那种时候你何必计较说,它怎么可以起来,你还没有先观想:「右边爸爸,左边妈妈……」;不要那样执着!

  任何修法只是给一个模式,我们照着做,慢慢可以体会它后面深刻的意义。修全法界同修的观想,渐渐可以使心开阔。所以,我们照规矩做。就像人家学字、学画的,开始都是临摹嘛;对不对?把大师的作品临摹一番,学这些规矩,学这些好的。但是,真正学到将来自己成画家而不是画匠的话,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出来。同理啊,学佛也是这样子,我们开始要规规矩矩;做久通达了,却不要泥执于形式。

  七、问:可不可以在露天打坐习定?

  答:即使在室内习定,如果不预防而使风对着头部吹,也可能头痛,所以最好是让风在你面前横过。要是在露天打坐,当然是可以,但是要避免括大风的时候。还有,要是你能坐久的话,在大太阳下,等一下中暑怎么办呢?要考虑这些气候问题啊!当然可在露天习坐,因为你真正得定的话,不管什么情况下,都有定啊;那有什么说,什么地方不能习呢?但是要注意上述的这些,还要避免有野兽的干扰。

  八、问:静坐的时候要怎样才能排除心中的杂念?

  答:这里就要讲到念佛这个方法是怎么巧妙。因为我们的心是这样子,你想说,我不希望有杂念,可是现在杂念一来,你如果管它的时候,却又多一个杂念了。所以,你如果要用这样子去对治,没有出路。说「我不理它」的时候,还是在理它,因为还是有个「理它」在心里的时候,才会有「不理它」,那就变成两个杂念了。那你就说,这两个杂念都不要,又变成三个了。你越搞,杂念越多,真的是没有出路啊!「佛号」就是不理它,换句话讲,就是不理它,但是这回的不理它,跟你那个「不理它」不一样。他是有个生路。原来那个绕来绕去还是在「它」上面,这回是生路-「阿弥陀佛」。

  开始,当然做不到啊-你才一念「阿弥陀佛」,第二念就是杂念又来了。那自己就要说:「哎,这样实在太苦了;心中连一点休息的时刻都没有。」但是,所以会落到今天的地步,就是当年走错,「一失足成千古恨」啊!已经走岔路走太远了。现在开始走正路啊,就要努力走啊!每天练习,今天走不来,只走成一步,没有关系;明天,我又再走一步啊!每天定时定课,就是念「阿弥陀佛」,至于其他时间,比方说在路上要等车子,在银行要排队,任何时候能利用就念佛。洗碗的时候又没有人叫你说心里不能念佛;洗澡的时候,谁说你不能念?你就不管什么时候都念。上厕所,也可以念;你还想成说,因为念佛号,大、小便都变成甘露,饿鬼就可以吃了。你什么时候都来念呵。那么,这个新习惯养成的时候,就是你得到新生的时候-杂念跑掉的时候。有杂念时,你不能去理它,你理它你就完了。其他的,你都藉念佛不理了。

  现在问题就是要看你静坐是在修什么嘛?如果你是修「止」,就是说,你心要定在那一点,那个时候,你就不要做别的事。但是,那个你如果真的做不到,你又不晓得怎么样做才好呢,你不如坐在那里,也是念佛。这样一来,你要注意的,只是说,这一念是不是「阿弥陀佛」,接着一念又是「阿弥陀佛」。这念,如果不是「阿弥陀佛」呢,你也不管,你只要再来一念是「阿弥陀佛」就好了!所以,念念我只管说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已经怎么样,管他的,那个不干我的事,就这样子,一句、一句接上去。

  九、问:生病的时候不能念佛,怎么办?

  答:病的时候,要看你的情况,比方说,你发高烧,一点都没办法念了,那有什么办法?没办法就不念。但是,你如果还能记得,你就叫别人放佛号录音带给你听啊,或者你能念一点,你默念就可以了。就算我们平常做功课,也不可能一直出声念嘛,主要是心里维持佛号啊。那些唱的,像五会念佛,这种唱的很重要。因为你要维持平平淡淡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比较难一点。它那种唱歌一样的,比较容易呵!

  十、问:我们只管念佛,怎能知道最后会不会得解脱?

  答:那样子你才能得解脱啊!你现在还没有到最后的时刻你却要问起最后;可是一问的时候,心念便不是「阿弥陀佛」,就离开这个法门了,所以烦恼就又起来了。而最后的结果,应该是自然的;它是没有办法讲的,自然的进入解脱。但是,这并不是乱讲,这并不是凭空悬想,随便开一张空头支票,保证将来怎么样。这是基于我们实修的过程,自己慢慢体会念佛的好处。你会觉得身体的轻松,还有心里的平安,都是一层一层的解脱,那你就知道后面当然是不断的开展;对不对?不用去担心,一担心就又是岔出念佛法门外面了。

  十一、问: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有时会念着、念着变成念别的东西了;这是为甚么?

  答:这有两种可能的情况。一种就是散乱。就是说,这等于杂念一样。因为你心是要念「阿弥陀佛」,结果却变成念别的去了。另一种情况是什么?比方说,我已经选定,就是要念「阿弥陀佛」;可是有一天忽然不知不觉中,自己念起「观世音菩萨」来。那个时候,就不是前一种情况。那个时候,就不要去打断它;为什么?因为佛、菩萨是连在一起的。有时候,在专念「阿弥陀佛」的人心中,观音圣号会自己升起来;那个时候就要顺着它念。念着念着,它自己又会停住了。这种时候是自然的感应,这是好的,不要去打扰它。

  但是,除了这种感应外,你既然决定念「阿弥陀佛」,你的功课就是「阿弥陀佛」。你也不要因为有那样的感应就改变您专持的圣号。然而我们也需要知道会有这种事情,因为是佛佛相通啊!这是自然发生的。

  至于头一种,想念「阿弥陀佛」,忽然念头转去别的,当然是不对的。但是,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不要介意;你一发现了,就立刻把念头换回「阿弥陀佛」就对了。就是说,不要再加烦恼给自己啊!不要说,哎呀,我又错了!我好后悔!那些都是多余的,就让它过去,那么就单纯化,这样修就容易进步。

  您们问这些问题是很重要的啊。这些问题你如果不提出来,我也不一定会记得说要跟你讲什么;那有可能样样都提到呢!可是这些都是实际修的人经历过的,所以你一讲,我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所以,这类实修上的问题你们要踊跃发问;很重要!

  十二、问:我们平常念「阿弥陀佛」,也念「观世音菩萨」;这样可以吗?

  答:我们每天念「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爸爸也不会怪我,妈妈也不会怪我;对不对?可以,当然可以。

  十三、问:有师兄告诉我密宗愤怒相的本尊要在中午以后才可以修,这是为甚么?

  答:他所谓说愤怒相,要在下午修,那背后的含意是这样:他所以显愤怒相是要降服魔的意思。那么,黑暗的时候是魔猖獗的时候,所以在那个时候修就比较相应,只是那样的意思啊。

  接问:那可不可以在早上修呢?

  答:当然可以。佛法修行是基于空性,而空性无时空之限制。而且,搞来搞去最大的魔是心魔。自己心里有私,那才是最大的魔。私心随时起来,随时要降服它。没有说,早上起了妄念,没有关系,等下午才降服它;哈哈;对不对?佛法是活的;不要被不合理的规则绑死。

  十四、问:学习禅定会发生甚么问题,请您说一些给我们听。

  答:修习禅定会发生什么问题,这都是因人而异的。如果这样很抽象的问的话,我的答案便是今天已经讲的,这些你应该准备,准备得不好,处处都会出问题。比方说,心乱掉的也有可能,比方我讲的那个冲突,世间跟出世间的冲突厉害的话,那么发疯都可能。还有别的问题是说,气也可以走岔。你不要以为你只在修心,心要是偏执,气就会走岔。

  还有一种问题是修到比较后面的,心调细了,神通开发的时候,也就是魔扰更厉害的时候。因为以前的程度不成魔扰,现在能看到了,魔就越可能扰你。整个来讲就是说,有很多类的问题,所以前面的这些准备和自己的一致,这些很重要。因为这样子,就显出来,有一位有经验的师傅的教导很重要。这是为什么?师傅要是他自己修的功德够,一方面可以针对你发生的问题指导你怎么解决,另一方面,魔扰的现象可以消除,因为他的护法就可以帮你摒挡,你就比较少魔障。

  十五、问:超觉静坐的念诵和念阿弥陀佛有甚么不同?修超觉静坐也有很多好处。可不可以两种并修?

  答:这是这样子啦,最基本上来讲,就是在哲理上,他们只是一种修行的方法,而不像佛法有一整套的教导-无常、苦、无我-这些观念的教导。他们偏重的只是一个方法,一个技巧。结果可能发生的问题就是,我刚刚讲过的,大家一下子就冲进去习定,而心里头的不一致并没有得到解决。将来越是调过的越可能因为心力加强而冲突也就越明显,并且最后不能得解脱。这些是基本的哲理上不同的地方,以及导致的不同的结果。

  你如果两种并修有没有什么冲突呢?也是有啊!因为念佛这个方法它就靠说念到一心不乱,就是一句「阿弥陀佛」,那么,那个时候才有可能证入没有主、客对立,什么都没有,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那样才是趋入佛法讲的正等正觉的情况。如果你两个修法并重,那么你就比较难达到一心不乱。

  另外还有一种冲突就是:各种不同的宗教,各有护法神鬼,不通达「无我」的真理的护法,会讨厌两面都修的人。佛法这边的护法受空性真理的熏陶,不见得会阻挡您修别的法;但是别的宗教的护法可能不喜欢你修其他宗教的法,那么他们就可能来阻挡你。

  我的建议是,你仔细考虑一下,佛的这些教导有基本的哲理-我们人所以「苦」啊,是因为「我执」啊,而一切其实是「无常」的,所以我们要放掉「我执」,做一个好人,服务别人,然后可以得彻底解脱。仔细思考这整套的道理。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虽然不想这些道理,但是,我们所以修念佛,是因为在基本上有这种了解。因此念佛不只是一个精神上修养的方法,而是基于一个人要怎样过一生的觉醒所做的抉择。

  我当然是希望你能选择念阿弥陀佛;这倒不是因为我排斥其他宗教,对其他宗教有偏见说就一定是不好。这只是因为我看到佛法有整套的彻底解脱的理论,那么你就除了念佛以外,生活里面也有指导的方针,只要照着实行,将来可以得一个完整的好处。而不只是知道有一个方法调节心情,虽能得到一种暂时的舒解,但是没有彻底的解决问题,终非长久之计。

  十六、问:修超觉静坐,可以达到一种超越的境界。那我们修念佛会不会达到习定的境界?

  答:会。功夫深的,只要念几句佛号,自然的习定的境界就会出现。

  十七、问:泰国的四面佛是佛还是神?

  答:我不晓得。我听人家说泰国的四面佛就是他们当地的神。我没有说他不是,我只听到说他是神。因为你要真正懂佛法的话,一切都是佛。佛是无限的;他没有画一道线说:「这边是佛,那边不是佛」;都是佛啊!所以说:「众生本来是佛;有情无情都是一体」;他那个境界已经没有分你是不是!

  十八、问:我们累的时候,躺下来休息,那时候可不可以念佛?

  答:可以啊,念佛主要是心在念,没有说什么姿势不可以。如果有那样的规定,目的只是教人要敬重这件事。在实际应用上,如果有这类的限制,那岂不是叫人病倒了就不能念佛,岂有此理!

  十九、问:有人说念佛如果不用念珠,不洗手,将来会变蛇,这是真的吗?

  答:没有那回事。依照经里面讲的,念佛会得到什么结果?就是阿弥陀佛会来接你,接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怎么会变蛇?变蛇就是再轮回啰。不会啦,不会!有的人这样子讲,他的意思是要你对法有一个尊重。所以就说,最好你要用念珠,并且先把手洗好啊。藉这些行为来培养你的恭敬心。但是佛本身是像父母爱自己的小孩,不会说,「哎呀,你今天脏了就不是我的小孩;你今天脏了就不要给我进家门来」;没有这回事嘛!何况你又不是故意表示不敬。要是真的不干净就不行,那些出事故的,或者生病的,脏得一遢糊涂,就都不能被佛接引了吗?不会的。在开始修的时候,很多祖师给你定规矩是说,这些初修者太皮了,没把念佛当一回事,非这样调教不可,所以加很多规矩啊。可是念佛的法门主要不在于这些规矩,我们也需要认清这一点。

  二十、问:如果有一个人成佛,他会不会说他是「佛」?「佛」会这样说吗,说他成佛了?

  答:成佛的也会说自己是佛呵。因为佛不被这个名称绑住。他不会说,我成了佛就一定不能说:「我是佛」;那也不对啊。经书里面也有说:「我释迦牟尼佛怎么样,怎么样……」。但是,他那样讲并不是执着「佛」的名号,而是因为我们一般人没有办法了解什么是他的证悟,所以要利用语言来引导我们。「佛」其实只是回到我们原来的样子,并没有什么希奇。因为一般人只懂得抓话,释迦牟尼就讲一套话给大家听,就说有个情况叫作「不是佛」,有个情况叫作「佛」。其实,进入佛的状况的话,没有什么佛、不佛的分别。他要是还分什么佛、不佛,他就不是佛,他就是根本不彻底,还是有限,还有主客对立。但是,他是真正活的呢,他也不会说我就不能讲话了,我就只能坐在那里让人家拜了;不是这样子。他就硬是能利用这种平常有对立的观念跟你讲,慢慢引导你到他那个没有对立的情况去。所以,他跟我们讲一些道理,又给我们一些修法,让我们的心能慢慢的从狭窄解脱出来。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会遇到有些人跟你讲说,「我是佛」,那么,这正是你自修的时候了。你何必被他的话带着跑呢?他说佛就佛,他说不是佛就不是佛,又干我们什么事情?重点是,我们自己心里有没有烦恼?自己心里有没有解脱啊?何必说这个人讲一句话,你就又跟着他跑了,你又纠缠半天了;没有关系嘛。说是「佛」,又怎么样?没有事嘛。他喜欢做佛,让他去做佛;我们老实做我们自己啊!

  廿一、问:可是这样他误导很多人喔!

  答:这些事情不是说,我据理跟你争就争得出一个结果的。比方说,这个人现在正在迷一个人,你跟他讲不要迷,他就会听你的吗?没有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说,我们把真正道理是怎么样的,能说个清楚。我们也没有说,你非给我钱,非给我磕头,我才给你,而是把佛书就丢在这里,随便你拿。唯一能做的只是这样。我们自己就要好好修行。他将来在那边碰壁的时候,摔筋斗的时候,他要是有机会得到这些佛理的教化,他就能再站起来了。这不是我们不慈悲、不想立刻帮他,而是现在白花力气没有用啊。不但唤不醒他,连你自己都拖下去了,你自己「阿弥陀佛」都忘记念了。结果你也修不好,他也没得修,那个人的祸害就更大了!你要减少他的祸害就要修你自己-多一个觉悟的,就少一个受害的;就是这样子而已!

  廿二、问:那就要等人家自己觉醒才有办法了?

  答:对啊,那是佛的自在。佛的自在就是说,对谁都是这样子应机施教。所以,从这样看来,你也可以说,他那个也是社会大学里的一课。他那一关,讲的都是:「你信我,你就发财」。那些贪财的,自然就去了!世间这个社会大学,有很多层次。等到他那一关过了,才谈得到学佛。

  廿三、问:可是他都说他是开悟了,在骗人。

  答:他开悟是他的事啊。我们要管的是我们自己开悟不开悟,对不对?你不用去跟他计较说,他开悟了没有。那我们怎么知道呢?我们又没有神通,我们何必一定说他不开悟?不必被他的话带着跑啊。你这样完全被他带着跑了;整天就想说:他对不对啊?不管了,生命宝贵啊,没有时间管那么多。

  廿四、问:我们可不可以说他是佛以某一种身来渡某种人?

  答:以什么身度什么种人,那是佛的自在啊!他对每个人可以传不同的法啊。但是并不是说,任何人出来假冒的就是佛的化身了。

  廿五、问:他说他是佛,可是我们看他又不像。

  答:但是,你怎么决定他是不是佛呢?你要知道,我们都受自己的见解限制。我们最多只能就法理来说,某些行为似乎于法不合。

  廿六、问:假如他说是一个佛来渡我们,我们会不会被他骗了?

  答:那个时候,问题是出在,你对整个理论还没有真的很彻底了解。《金刚经》里面说:「若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这就讲明了不要着相啊。所以只能怪您被他自称甚么所迷惑了。

  廿七、问:如果他是佛,那他就不应该说他是佛啊!

  答:刚才已经讲过了,如果真的是佛呢,他也可以讲他是佛,他也可以不讲;他是看情况方便行教化的。所以现在这个问题,你要真的得解脱,先要自己站稳了。你不要这边喊一个「佛」,那边喊一个「佛」,你就心变两个,再一个又讲「佛」,你又变成三个心,你整天就忙着评估谁是佛、谁不是佛,自己的修行都管不了了。不必跟着人家跑嘛!你就是要把佛经的道理研究透彻,实修笃行,才能弘扬佛法。先要了解佛经的道理,但是,难就难在,怎么样才是彻底了解?彻底了解以后;主要的,还是先修自己啊!

  廿八、问:但是基于慈悲心,又怕很多人被他误导,所以不得不讲!

  答:对啊!但是慈悲心怕别人被误导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如何才是真正救人。你花力量去争执的时候,不一定能帮他;但是你的时间已经花掉了-特别是一般我们的情况,就是我们本身都还修得不够啊。这个时候,明智的做法就是说,他有他的因缘时节,我先努力修自己。那么,正法要是在,他们才有得渡的机会。要是正法也没有,正修的人也没有,证果的也没有,那大家都没有希望了。

  廿九、问:《金刚经》说真的阿罗汉不会说自己是阿罗汉,那么为甚么真的佛会说自己是佛呢?

  答:真正的佛他如果跟你讲说,「我是佛」,他那个也只是一种方便,一种权宜的说法。因为我们一般人只知道对立的,所以他得设立一个名目叫「佛」,好给你一个努力的目标。等到你慢慢在修行改变你自己,这样的情况下才再细讲其实本来没有佛、不佛的分别。昨天讲「智悲的会通」的时候,我就讲到〈心经〉里讲「无智」啊,「无智亦无得」啊。我作的〈大悲心要〉就讲说:「无慈亦无失」啊。真正回到本来,是很纯粹的境界,连慈悲、智慧的观念都没有掉,只是自然的。他怎么还会去抓着一个念头说:「我是佛」?真正他本身是不会这样执着,但是为了说法渡人,他不得已只好这样子讲。

  三十、问:我们念佛为甚么要每天定时、定课来念?随时念可不可以?

  答:基本上只要你肯念,就「阿弥陀佛」了!但是我们强调要养成定时、定课的习惯,因为成了习惯,力量就大了。所以教你要定时、定课念的,只是希望你早点得好成绩,早点及格。但是,话说回来,肯念就对了;随时念就对了;念久了自己就会体会其中的益处。

  卅一、问:如果一个修行人在想说:「我已经证了正等正觉」,那么就是说,他还是有一个主客对立的观念,因为,「我」就分出一个主体和客体!

  答:对,如果他本身真的在那里想说:「我是成佛了」,那都是还没有到家,并且这种问题很严重。这样的问题我实在不知道要怎么帮他解,因为这就等于说,钻在一个死胡同里,除非他自己回头走出来,谁有办法呢?他自己说:「我是佛」,在他本身要是心里真的这样想,那就糟糕了,那等于是上了贼船,下不来了。

  接问:我的问题就是,有这样子讲的话,他应该是还没有证入?

  答:不对,不对!这里有两个层次。某一个人这样讲的时候-因为真正成「佛」,他是活的,所以他可以有这样的行为。但是,他的动机是为了方便渡人。因为众生不了解他的证悟,他只好用众生习惯的方式来表达。所以,这是他的行为跟他的动机有两层。你现在是把行为跟动机混在一起而谈。他嘴上讲「我是佛」的人,不一定心里有想说,有什么佛不佛;知不知道?他可以只是一个行为上的方便。如果是这样的时候,佛是会讲说:「我是佛」。在经书里,释迦牟尼佛就讲说:「我是佛」啊,但是他那样也没有错,因为他心里没有被「佛」的念头绑住啊!他心里没有天天跟你在计较说,你现在有没有把我当做「佛」啊;他没有那个烦恼。而我刚刚先在跟你讲的是说,要是他心里有那样想,那就糟糕了!那是在动机方面。一般来说,我们不能从外面的行为判断别人心里的动机,除非是已经有他心通的人,可以知道别人心里怎么想。要是他心里那样想,那你可以说他错了。但是,你要是不知道他心里,你不能从外面说他里面是怎么样。

  卅二、问:《楞严经》里面有说,如果某人说:「我已经证了阿罗汉果」,那么他就不是阿罗汉果;这一点想请林博士解释一下。

  答:呵,那是当然啊!因为经里讲这个的时候,是指那个人还被果位的观念限制住,他是在那里执着说:「我怎么样,我怎么样。」但是,你要知道,我在讲的意思是什么?是说,一般而言,不可以就行为来判断动机。如果你拿《楞严经》这一句的字面意思来做标准的话,那么,你也可以讲说佛经都错了。因为佛经都建筑在说,释迦牟尼是佛。那释迦牟尼,谁知道他是佛?还不是他跟人家讲的?那怎么办呢?难道释迦牟尼还不是佛吗?所以,你要了解说,还是要分清动机跟行为上的分别。《楞严经》上这样讲说,如果说阿罗汉果就不是阿罗汉果,那是跟你讲说彻底的,彻底的就是说,真正的阿罗汉是不会被这个果位的观念绑住的。这是在讲绝对那一边的。但是,佛法在方便接引人的时候,也有「不了义」的部份,不了义的部份,当然还是要讲有果位、有层次,所以经里讲说有「预流」,「入流」啊,「再来」、「不再来」一大堆,这些也是《金刚经》里有的,难道《金刚经》又错了吗?

  一个教化的设施,不得已,一定有这种对立,有层次,有什么什么的。但是,从佛法究竟的道理上讲的时候,这些又得砍掉啊!所以,〈心经〉又讲说,「无苦集灭道」,「无无明,乃至无无明尽」,又讲一大堆自己抹煞自己的话。你如果不懂他这个究竟跟不究竟、了义跟不了义,不同层次的分别的话,那你当然觉得,佛经就是一直矛盾而已嘛。其实不是他矛盾啊!而是,这个难就难在,其实佛法的内涵不是可以讲得出来的东西。所以,真正要讲又要讲得没有毛病的话,就只能这样子,一边讲,一边又把它推翻了。

  像我在讲「无限的一体」,你要是懂逻辑的,你也可以说我有毛病,为什么?什么叫「一体」啊?就是说,你要能讲得出来有个东西是「一」。但是,你要是讲得出来的时候,他一定有个边际啊,怎么又叫作「无限的一体」?这明明是个矛盾啊!可是,虽然是矛盾呢,这样一讲,噫,大家容易懂了!头一点呢,无限啊;第二点呢,都连在一起,是一体啊,你还是得个认识啊。矛盾是矛盾,你却是得到了东西。我要是连这个矛盾都不敢讲了,那你什么都得不到,那你怎么办呢?没办法,真正的东西是不可以言传;言传要没有毛病就只好自己打自己,就是这样子。

  现在这里你整个仔细想一想,你还是被这些东西都绑住了,你也被佛讲的话绑住了,你也被某某人说他是什么绑住了;干你什么事啊?我这样讲不是叫您不要有慈悲啊,而是提醒您说,你本身不能解脱的话,那你怎么样帮别人解脱啊?你就是要看得开,不被这个绑住了,什么他讲什么,他讲什么,干你什么事?你需要这样子彻底觉悟。禅宗就是这样子,所以喝佛骂祖,硬是把这些执着都扫掉;不要这样子,本来没有这些东西啊。难道禅宗是狂妄,是错吗?不是啊。就是因为遇到像你这样子纠缠不清的困境,所以怎么办?干脆算了,从新来过,不要再纠缠下去。你要是有这种魄力,能够解脱了,那么你才能帮别人。不然,你自己也是整天在那里,那一个叫一声,你就又被他烦住了,那还得了,这个没有了日啊,这你就不能解脱啊!

  卅三、问:我念大悲咒的时候,就一直哭,哭得很伤心;这是为甚么?

  答:并不是所有的事我们都能够理智的去找出那个原因来说:我这样就是因为什么。不是这样子。你父母要走,你那个哭,你能说得出,这是因为什么,因为什么?根本就说不出来嘛,它是自然的。你修大悲咒的时候,因为你已来到了实修的阶段,已经听闻佛法,有些觉悟,要开始改你自己了,所以你那个哭啊,就是忏悔啦!就是了解自己以前的错误啊,可怜啊,众生同样的错误、同样的可怜啊,这一切的悲悯都在心中讲不出来。念咒念着念着就把心里这一切都带出来了!这样舒解之后,心中会得宁静,而且菩提心会渐渐茁壮。

  卅四、问:我念咒的时候,是不是要同时观想?

  答:这些修法都是有次第的;怎么讲呢?就是说,你心要是能够定了,那么在定功的基础上,再去修观想,就比较有把握。你现在心如果还没有修到这样单纯,还是比较多杂念的时候念,你不要急着要修观啦,因为还谈不到。而且,佛法里面讲观想有两层意思:一种就是说,你照着佛所教的,无常啊,无我啊,这些教理去想事情,那也叫做修观想啊;另外一种修观呢,是指观落日、观阿弥陀佛、观本尊、观坛城,等等;那是更难的。但是,你想一想,不管是前面那一种,还是后面那一种,两种修观,你如果心还没有能够单纯,保持清明,那都还很难嘛,所以不用急啊!

  卅五、问:我们学佛是不是一定要先经过皈依的仪式?

  答:佛不会说你有这个形式,或者没有那个形式就排斥你啊;不会的。但是,这个地方的问题是这样子,所谓皈依的意思呵,真正的皈依还不是在于那个形式,而是在说,你了解了佛教的这些道理与修法真正会帮助你啊!而且你了解说,真的有这种超越时空,超越我们感官知觉的佛、菩萨的存在。那么,你在了解这样的时候,你向他祈祷说,请你帮我,我靠我自己的力量不够;你教的很对,我愿意照你教的做了。有这样的真诚的信心与依赖的时候,才是真皈依。那样的真诚的时候,虽没有皈依的形式,也是皈依啊!

  而且皈依有好处啊。你要是真的这种正确的认识的皈依的话,他会帮助你。这倒不是因为他有分别心,有门户的见解,你皈依了,是佛弟子我才照顾你,不是这样。而是因为所谓佛法,他讲无我,讲缘起,就是说什么?事情都是由各种条件组合而成的,条件够了就自然会成功。就好象说,你要种一个东西,缺太阳也不可以,缺雨水也不可以,不拔草也不可以;对不对?有种种条件呵!种子也得等多久,他才会发芽、长大啊;开花、结果都有一定的时节因缘在里面啊。现在皈依的问题就是说,你这个人根本连听都不听他的,那他怎么帮你呢?他再有心也是很难啊!佛、菩萨是智悲平衡的,他不会白花那个冤枉力。然而他的悲心是无限的,他永远在那里等你啊!等什么?等到你自己吃够苦了,又碰到有人跟你讲佛法的道理,这个因缘成熟了,你要找佛的时候,他随时门开着等你啊。皈依要这样才有内容啊。

  卅六、问:念「阿弥陀佛」是不是一定要加上「南无」两个字?

  答:「南无」为什么那么重要?「南无」的意思是说,敬礼啊,皈命啊,只是加了这个意思。就好象说,我们对这个佛号比较尊重。但是,作为一个方法来修的话,你念四个字或者六个字,应该是一样的。因为肯念佛的人,不会说因为少念两个字「南无」就对佛少尊敬一点。

  依照我自己修的经验,其实六个字呵,比较容易变成好象两个观念:「南无」、「阿弥陀佛」。你如果只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直觉上是只有一念。我自己修念佛,两种都念过。我是比较偏于只念「阿弥陀佛」。因为直觉上这是一念,修一念就够了。

  这个里面的微细处都变成修行的关了。我们念「阿弥陀佛」以为只是一念,其实除了「阿弥陀佛」以外,我们还有一个潜意识的心理作用,把它当作一个单位-我们心中不只是纯粹「阿弥陀佛」一个观念在,还有「这是一个单位」那个观念在。你要念到什么时候才能消去这个「一个单位」的观念,那又是一关啰!要念很久才能消掉这种潜意识的作用。念着佛号顶佛号,顶到不是一颗颗珠子而是一条线啊!

  卅七、问:念佛的回向是不是一定要做?是在开始时做,还是在念完时做?

  答:回向以及我讲的那个开始修法时的法界观想,这一些都是帮助你开阔心胸的!大部份的人没有说整天在念佛,大部份的人要是有做早、晚课就算颇为精进了,那么就要提醒他说,你做佛课,不是为自己啊,所以就要做法界观及回向啰。但是,你要是能够功夫做得深的话,那么你的心就自然纯了。那么那时候你的心也不会被绑住说,只是为自己了!所以,在做功夫的,可以不管什么先观法界,后念回向,就是一路不断念下去「阿弥陀佛……」。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所流通的「五会念佛」录音带,省去了通常流行的前面的赞佛偈,以及后面的回向颂。那种有开始的赞佛以及结束的回向是适合做早、晚课的;但是要做起不断的功夫,或者有人临终佛友们正要助念,你念着念着,呵,又回向一次,又赞佛去了,就把佛号都打断了,这样也是有点可惜啊!这并不是说那些偈颂没有功德啊,只是说,就培养功夫来想,念佛甚至等于说在参禅一样了。你就是只要这样一念接一念,不断念下去。所以,我制作那卷录音带的时候,就是把这一些都省掉,而只有「五会念佛」的佛号部份一直重复啊。就是使你变成也可以在这里面做功夫,只要一句「阿弥陀佛」就够了。

----------------------------------------------------------------------------------------------------------------

更多林钰堂博士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王骧陆:印心精舍释名

王骧陆:入佛明宗答问

王骧陆:学佛心要

王骧陆:修行要诀

王骧陆:佛说阿弥陀经分段正义

 

后五篇文章

林钰堂:无常的觉醒

林钰堂:密宗的基础

林钰堂:密法事业的殊胜

林钰堂:大圆满见

林钰堂:佛法、事业与生活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