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林钰堂:简介念佛的因、道、果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林钰堂:简介念佛的因、道、果

 

  一九九三年七月十七日

  讲于巴利文打佛教会

  笔录:赖南居士

  一切发展很快的社会里,不但有很多烦恼,而且压力也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社会里有政治、经济、治安种种的问题。个人有健康的问题,有心理的问题-快乐不快乐;家庭有家庭的问题,父母、子女、教育种种问题。但是,这些问题,要解决的话,我们来想一想,有没有可能只靠着制定几个规则,或者说我们靠警察来维持治安。那么整个社会的治安真的只靠少数的警察就能维持吗?事实上是不可能啊。我们平常能过着安定的日子,主要是人与人间有一个互相信赖,有一个公德心。这些才是真正维持社会在安定中进步的力量。但是,在遇到私人问题时,我们要怎样决定到底是公道要紧,还是个人的利益要紧?比方说,有些人在学生的时代呢,他学佛就很努力,因为他当时只有学校的功课,也没有生活的负担。但是一旦他到了社会上呢,就好象觉得他以前那一套太幼稚了,不知道实际是怎么样,所以都放弃掉了。那到底是以前比较对呢?还是现在进了社会这样想比较对呢?其实,要找到这种答案,若只看目前,有时候是看不清楚的。就目前来看只有这一个位置,只有这一笔交易,谁得到就是谁的。那么答案很明显,谁嬴得就是谁的,甚至说不择手段。但是呢,你若长远来看呢,就是说,如果你这样做人下去,你真正得到什么?你不管有多少财产,事业上多么显赫,你心里有没有平安,有没有快乐?人家遇到你,是怕你呢,是有求于你呢,还是喜欢你?这就是说你要怎么样过这一生,是很根本的问题。

  而且另外一点呢,在佛法上,佛、菩萨教我们基本一个就是要看「无常」。就是说世间这一切并不可靠。你现在很努力赚的,也可以一把火就烧掉了。特别是,有些事是不可以避免的-我们人都渐渐会老,难免会生病,那么一定会死。而且,我们若到坟场去走一走,你看一看,通常墓碑上是两个日子,一个是生日,一个是死日;有的却是只有一个日子,生出来那一天就是死日。你看那个年纪,你现在做的计划都是说,等我老了怎么样,等我老了怎么样,可是你到那里一看,咦,比我年轻的怎么就有这么多已经在这里了!所以我们现在打如意算盘啊!你如果只以为说啊,一定是可以活到老,其实都没有人会知道还会活多久,可是你自觉得还会活很久,这样做呢,你是只看到一边,你的这个打算并不是很健全的打算。你应该也从另一边来看,就是说,万一不能像你如意算盘那样,那么久才结束,要是忽然死了,甚至说要是今天遇到车祸,那要怎么办呢?

  那么,这样子想的时候,并不是要我们害怕,而是要我们想说,假定我们已到那个时候,反过来我们要看的是什么?就是说这一生到底我得到什么?所有我们通常在争取的,到时没有一样可以带过去。到时候呢,你是很孤单,也没有人能取代你;不管多爱你的人啊,不能替你死,不能替你病。那么到那时候,唯一使你心里能够安祥过去的,是你这一生怎样做一个人,是你这一生有没有为别人牺牲,有没有爱心。只有这个东西是你到时候安定的力量,是你这一生别人会怀念你的地方。其他的不管你多么显耀,只是你个人自以为了不起,别人并不放在心里。所以从无常这边来看的话,我们就要知道做人上应该怎样才好。

  即使我们了解到做人应该要有爱心来做一个人,要是遇到现实的利害关头,就是一种考验了。我们很难说把自己的私心放下,把别人的利害放在自己的利害前面。而且呢,如果还没有得到这样的觉悟,我们这个已经一辈子,从小到大,什么事情都想着,我怎样、我怎样,不然就是说我的家人啊!我的朋友啊!绕着自己,这样一直想着;这种习惯,也不是一下子能够打破的。你今天听我这样讲,也许想个一分钟,要好好做人。可是下一分钟呢,习惯又是我跟谁怎样啊?那件事怎么样啊!又是这样计较啊!纠缠啊!又来了,你也摆脱不了。特别是这些烦恼,它对我们不只是心灵上的骚扰,使我们心里不能够有清明,而且有时候严重起来,甚至有的人,工作紧张啊!变成胃痛、头痛、心脏病;就是说,不只是影响你的心理,而且严重的影响我们的生理。

  要生理上好,我们都知道需要吃有营养的食物,需要做一些体操,做一些运动,来维持身体健康。心灵上也一样,我们需要吃好东西,做心灵的体操,才能够维持心灵的清明。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我们从烦恼里出来,又使我们维持心理的健康呢?有的,佛、菩萨教我们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说你要养成念佛的习惯,常常在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为什么呢?因为你们想想看,你平常这个烦恼啊,并没有办法说,我现在不要烦恼就不烦恼了。没有人有办法说停就停。你说,哎呀,我实在都睡不着了,太糟糕了,不理你了。这还是因为在理它才需要说不理它,对不对?就是你跑不出来。但是呢,佛、菩萨给我们一个方法说,阿弥陀佛这个佛的名字啊,跟世间这些烦恼完全没有关连。那么你要是肯练习来念它呢,那么你慢慢会从这些烦恼出来。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力只有这样多,但是你一辈子就只想自己已经成了习惯,所有的心力,不管有事没事,只在自己的事上缠绕着,你没有办法抽出力量来做别的事;只要跟自己没有关系,你就没有兴趣了。你整天在想自己的事情,今天天气很好啊,花很美丽呀,风很柔和呀,你有时候都不觉察。你只知道说我这件事还没有解决,那件事还没解决,这个怎么办,那个怎么办。这样子过一辈子有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连天然、自然可以享受的东西,你也享受不到;你吃饭也觉得没味道,因为你太烦恼了。

  但是呢,你现在如果肯开始照着佛、菩萨讲的,这样慢慢养成念佛的习惯的话,会有什么好处呢?因为佛号是跟我们原来这套我我我……的这套老是想自己的没关系,所以你开始要念呢很困难。你才念一声,还没念第二声呢,已经又想起别的事来了。但是遇到这种情况,你不要想说,哦,这个俗念讨厌呀什么,因为这样子又忘记了佛号。所以念的方法很单纯,只是照顾着佛号;有别的念头来,不去管它。你就只要记得,接着第二句还是佛号,而不管心里有没有杂念,什么都不管;你心里只有四个字「阿弥陀佛」,设法这样接下去。

  开始是不容易啊,但是你要是肯试的话,而且最好你每天选一个时间,比方说,早上如果六点起来到六点半,别人都还在睡觉;没有人会吵你,那么每天就找一个一定的时间,你自己定一个数目来念。开始的人啊,念五圈念珠或十圈念珠,并不是一定要有念珠。但是我们如果没有这个帮助的话,有时我们今天念一念,心里又想东想西,明天又念一念,想东想西,后天一忙就算了。结果你就很难养成习惯。但是,你要是用念珠呢,好象我有一个功课嘛,我规定自己至少每天要念五圈呀,那我每天至少有五百啰,我念十圈就有一千啰,就算心里还是乱七八糟,至少数字上有做到。

  如果你肯老老实实这样做的话,做久了,特别是在你平常一定时间做的功课之外,你要是没有事就马上心中念佛,哦,现在马路上塞车了,塞车怎么办呢,等着塞车就念佛了。哦,现在要冲凉了,冲凉怎么办呢,就念佛了。冲凉并不需想别的东西。现在吃完饭要洗碗了,干什么呀,就是念佛呀。就是说尽量利用所有的时间,上厕所可以,佛没有嫌你脏呀。他是像父母一样,不会嫌孩子是脏的。

  那么你所有的时间,只要能想到,你就利用来念佛的话,过一阵子你会发现有什么好处呢?就是说同样遇到一个情况啊,以前你为这个事情就很生气呀,很伤心呀,很不安呀。唉,现在遇到了,你为什么较好一点?这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因为你不断练习念佛的结果。你原来的心力以前都在自己烦恼那边,所以看来虽然没有事呢,其实你背着一大堆烦恼,是很可怜的一个人啊!一个苦力呀!每天就是自己的包袱这样背着。但是你现在每天这样练习念佛,你的心力有一些就转移过来了。

  你这个人比如说只能背一百斤,如果有十斤的力量被转过来的时候,那就表示什么?那原来背的九十九斤剩八十九斤了。所以不知不觉中烦恼比较轻了。那么你想想看,以前你背的烦恼如果是九十九斤,人家只要再加两斤,超过你能够背的一百斤,你就要这么伤心,这么生气,这么难过,但是现在呢,由于念佛的关系,你这个烦恼只剩下八十九斤,你再来两斤,就还不会那么难过呀!所以这个是很有道理的,完全是你的力量用在那里的结果。不止是这样啊;你要是好好的念,我自己的经验是,那时候开始念,我就一天专心地念差不多一万多声佛号。这样念三个月,不但是我刚才讲的心理上得到安定,生理上也觉得肩膀开始松起来了。依照到现在我念的过程,你会发现自己的身体一层一层的松掉,那种的过程是你想不到的。比方说我们现在每一个,动一动自己的头,你会觉得你的脑子是整个一团的,并没有办法感觉脑子里面。但是我修的结果,它慢慢松,松到后来脑子里也松掉,就可以感觉脑子里面。这是没有松过的人讲不出来的。到什么时候才知道原来在紧张呢?是要等松了之后才知道原来是紧张的。我现在跟你讲这些体验,你若希望真正有这个体验,就要好好念佛,那么你慢慢的可以得到这个好处。那么刚刚讲的只是基本上说明为什么我们要念佛。

  佛法里有其他修行的方法,但是你要考虑到,我们一般来讲,各人有各人在社会的责任。也没有几个人能一下子能了解佛法,到了说我世间的事可以放得下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你如果要修,其实严格说,要修禅宗、密宗,都是差不多要完全能放下世间的人,修进去将来才能有一点结果。那你如果说是习定呢?有时候,看起来好象人人都可以做,但是你如果仔细研究佛、菩萨的教导,你看他讲那个八正道的时候,他把正定放在最后面,也就是说前面你要先学会佛、菩萨的教导,说正见呀,然后正思维,你自己想事情都已能照着佛法的道理来想,以服务利他为重点,而不是以自私为重点。然后是正语、正业、正命,那是你这个人的行为已守规距,做的职业都合佛、菩萨的教导,种种的改善,外面的言行已经都调和,这个人也里外都一致了。这样的情况下呢,佛、菩萨才说这样你就习定吧。这时候习定是做心里很微细的调练,那时候才有办法处理心内的执着及烦恼。

  你如果外面的全部都还没有调好,忽然就要去处理这些心里微细的问题,一时看是有好处-以前不懂得习定修行,现在调心当然是好。但是长远下去,有时是要出问题。比方说,你心里有一些问题,这个冲突还没有调解,自己还不能解开,那么你还没有习定的时候,你心的力量不强,因此冲突并不大。但是你要是经过练习,专心的力量变大了,那你那个冲突便很厉害,所以呢,那种情况下,有时候反倒出的问题比较大。

  那么如果我们选修念佛,这样呢,即使你不是去习定,只要你做的功夫深了,你慢慢也会像进入禅定那样的。因为你要知道,所谓定,就是说能够专心,其实是我们本有的能力呀。只是因为我们烦恼多了,就没有办法克服,便没有办法专心,所以才说你得来习定。但是现在要是你肯念佛,念久了,你就能在心里很少有世间的烦恼,而是一个纯粹的佛号的念头,慢慢的你的天真就会恢复。你的天真恢复的时候,本有的定的能力也会出来的。所以,这是一条稳当的路。那么到这里呢,是讲的为什么要念佛,为什么要选修念佛,因为这是安稳的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的路。

  再来讲的是念佛的方法。基本上就是我刚刚讲过的,其他的都不管,只注意着佛号,接着还是佛号。杂念是一定会有,但是有的时候,你不要理它,随它来、随它去,有杂念你也不后悔,没杂念你也不高兴,你就是佛号跟着佛号,一直下去。然后,另外一个方法很重要,就是唱佛号的歌,像「五会念佛」。唱的为什么很重要呢?因为我们如果只是这样念呢,虽是修很久了,佛号还是不容易进到你的深心里去。但是你如果用唱歌呢?因为一唱的时候气就从里面来,很容易深深的进入你的心里。而且你唱的时候,容易连感情也融入,所以唱佛很重要。

  特别是有时候家里的老人不一定能劝他念佛呀!他比方说有的已经老憨颠,已经什么都不知道了,你要怎样帮助他?或者说,这个小孩子,你打他,他也不念佛呀,但是你只放那音乐呢,不知不觉呢,这个念佛的音乐就进入他的心,他就自然的唱起来「阿弥陀佛……。」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那么说到关于念佛的果,主要是强调说,这个方法佛主要是要教我们什么?他觉悟到的,是说本来我们人,长大的话,身体是有限的,但是这心灵上的成长,是一个无限的事情,而且是本来无限。但是我们生出来以后,被生长的环境、所受的教育、所经过的遭遇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各人有各人一套的偏执。他以为这样才对,其实由别的文化看来,不一定要这样呀。他以为说只有这样才好呀,其实别的人脾气不一样时,那样也可以呀。每个人都有一个定型,已经被这个定型套住了,所以不得自在,所以随时遇到什么,就批评来批评去,嫌东嫌西,要好要坏。

  佛菩萨从修行中领悟到这些其实是后天得到的。你要是能够回到本来的纯真的话,我们心灵的成长是无限的,而且这种无限甚至是超出时间、空间的限制。那么这样讲是很玄啰,但是我们可以了解的是什么?因为我们实修的人,修久了,请我们祈祷的人虽在很远的地方,我只坐在自己的家里给他念,为什么他那边有结果,事情转好了。如果你不了解这个道理,你觉得这种事是莫明其妙。但其实从佛、菩萨那边看,这些其实是本能。我们大家是连在一起的,是不可分的一体,在精神上是这样。其实就是在整个世间的事情上,我们在地球上因为科技的发展,大家的讯息传达这么快,交通这么方便,也是慢慢觉得世界真的是连在一起。

  在种种方面,你说环保呀,你说这个人的繁殖问题,人口过多问题,都是整个地球的问题,不可能说有那个地方我们只要弄好它就好了。当然你也需要从自己做起,但是呢!这种整个大家连在一起的情形大家可以体会到。在精神上,大家是一体的体会,就靠你修了。你修久了,你这个私心弱的时候,你才能看到,哦,其实我们每个人一样,都是一个有苦,知道苦,也知道快乐,希望快乐的。然后都是一样免不了一死,都是有老、有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有什么好争的?争来争去到底是为谁?你能吃多少,能穿多少,能用多少?但是你要是做事业努力得来的,你懂得拿来帮助别人,就是你那一天不得不走,还是有一个爱留在人间。人家会怀念你,那么你虽然死了,也还是跟在这里一样。

  你要是现在活着,只知道怎么样去剥削人家,怎样去用你好一点的头脑欺侮人家,有谁会喜欢你呢?而且你这样子做出来的榜样,你以为你的子女会孝顺你吗?你给他弄更多,他到时候看的只是你给他多少钱呀!已经忘记说人是怎么一回事了。所以要看清楚要怎样做才是对自己和对整个社会都是好的。

  特别是当我们修久了,比较超出这个限制,像我们有时候给人家超渡,会看到那个已经过去的人。有的是认识的,有的是不认识的,完全不认识的也会出来。那么你要是知道有这个事的话,那么你就知道我们苦也不是只有苦这辈子,快乐也不只有快乐这一辈子,后面还有没完没了的。就算这辈子很幸福、很快乐,你要怎样才能保证每一辈子都是这样子?所以唯一能够保证的,佛、菩萨的教导就是说,你要能超出这些只是为个人的。

  只要有私心,你就永远在这高高低低里面。因为只要对你有利你就快乐,对你没有利就不快乐。但是你的心要是能从这里解脱出来的话,你就能看到众生是同样的命运,所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互助互爱。那么虽然和以往一样是养自己几个小孩呢,你就不要想说因为是我的,所以我才要照顾他们,你就想成说,我是社会的一份子,这些人是刚生出来的,要是我能教导他,使他懂得怎样去服务,怎么去爱人,怎样念佛维持心里的安宁的话,那么这些人长大了呢,他永远可以过快乐的一生,是社会的好的一份子。就是说你对自己的家人虽然还是一样的照顾,但要把他们和别人平等看待。所以呢,有时候遇到虽然不是自己的小孩,只要能够帮忙他我便愿意帮忙,也就是把私心的限制推开。

  我们平常太习惯说这我管不到别人,反正我做不到,所以也就不很关心。但是这样子呢,你的爱心就渐渐枯萎了。若要改变这个,就要练习说,虽然是没有关系的人,听到说需要帮忙,我愿意去帮助。或者说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上做事,做生意,遇到客人,你不要说,你要甚么,我就给你什么,我只管赚了多少钱,不要只是这样想。要想说这个人现在有什么需要呀,那么我这里能给他甚么是更好的服务。从服务来想,把他当成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人,有问题了,需要帮忙,我知道怎样是最好的尽量帮忙他。如果能这样子实际来做的话,那么我们的心会越来越快乐。世界是不可能一下子改变的,但是我们的心是唯一有办法可以掌握的,所以要从修心做起。

  此外,要减少对别人的批评,因为我们对别人的批评,往往只是自己的偏见、成见,而且你讲他,他也不会改好。他不但不接受你,还要反驳。大家的时间只是花在我讲你,你讲我,结果你也没变好,我也没变好。所以要省力,要知道时间很宝贵,不要把时间花在这些上。凡事减少计较,愿意容忍。这个容忍,不是只懂得让人欺侮,那么我要强忍自己。不是这样,而是看到人生很短、很宝贵,时间很宝贵,那么世界很大,为什么要在这样一点小事上斗?你现在斗得很起劲,你去坟场走一圈,走一圈出来,你就觉得刚才那么不成问题的,我为什么要跟人斗呢?生死这个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要到的,解决了没有?要有这样的觉悟。

  你要是这样觉悟的话,世间并没有什么值得你去争的。要是你肯练习容忍的话,开始练习当然是痛苦,因为已经习惯要这样才可以,要那样才可以。但是你要是容忍习惯了,将来你就会慢慢从你现在这个范围突破出来,你就是真的长大了。到你长大了的时候,你回头来看,你会觉得很快乐-以前痛苦的其实只是小事吗!

  所以在学佛的果位上来讲呢,头一方面就是说要是你肯念佛,做人上也肯注意服务及容忍的话,你会不断地成长,而且可以过很快乐的生活。而且你要知道,如果活到老的时候,你看每个人的脸,他这一辈子是烦恼的还是快乐的,都清清楚楚的写在脸上。你要是到那时候才来改已经来不及了。你现在赶快找比你年纪大的人来看,那些有修的和没修的,差别很大。所以呢,趁着我们还没有到达那时候,早点醒悟。你这一辈子真正受用的是你心灵上过的是什么日子。这些吃穿方面能差多少呢?奢侈只是花很多钱而已,差不了多少;我们只要饱暖就好了。那么到时候,你能活到老的话,你就是很快乐,很慈祥,能带给别人温暖的长者。

  特别是到死的时候,为什么死的时候会痛苦?因为生的时候没有了解,只是自私自利,追逐名利,过着名利的奴隶的生活,结果心里纠缠,身体也就一定紧张纠缠。临死的时候,神识要从身体解脱出来就非常困难,非常痛苦,因为很多气脉,多少年来扭曲或没有通的,突然要开、要通,当然很痛、很痛。但是现在开始好好的念佛,它就在这念念的佛号里面,一年一年念下去,身体的纠结也就慢慢松开了。松开的时候也会痛,但这种分期付款,总比到时一次要付一百万好很多。而且这种痛,是由于把心调直了,好心使脉开来的痛,虽是痛,你自己会感觉到这是好的痛,就好象我们有伤口,你涂碘酒会不会痛?会痛,但你在涂碘酒时的痛和发炎时的痛不一样,那是一种好的痛。

  同样道理,你念佛的时候慢慢松开,慢慢开,痛一下、痒一下,不是什么问题。要是你早点把这些纠结都解开了,到死的时候,你看看,那些念佛念到往生的人,念佛念很久的人,人家说走了,可是身体还很柔软,而且脸上很安祥。他那种走,是回到原来的天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没有什么痛苦,而且可以很安心的去。那家人看了也很安心呀,看到这样子好。

  你要是到时候很痛苦,你又从来没有念过佛,那时你的烦恼要停也停不了,你能得一个好死吗?就算死在床上,也不是好死呀,这是很痛苦的死呀。特别是,比方说,现在你最亲爱的人要走了,我们能做什么呢?就是医生也只能医生,不能医死呀!到死的时候还是得走呀。那个时候唯一能做得到的是什么?那就是说他本身有念佛,旁边的人又能帮他念,那么精神上的力量可以帮助他,帮助他减轻痛苦,帮助他早点得到佛、菩萨的接引。特别是,这是没办法讲,当事者才知道,而当事者已经走了,但是我跟你讲,其实是这样,久修的人去念,跟没修的在旁边念很不一样。因为你念纯熟了的,那个念起来,听起来很舒服,而且会有力量传过去。

  所以你想帮人,想帮你的家人,你这一招若没有学会,到时候你就成了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每个人早一点看清,使家里的人有定课,常常这样念,不但是一生过得安稳,将来死的时候,死得很安祥,而且可以去到阿弥陀佛那里。去到阿隬陀佛那里,也不是自私啦,我自己去就好,管你们这边痛苦。不是这样,而是我们要一下子了解整个佛的道理,而且要一辈子修成很不容易,所以佛、菩萨很慈悲,他说来吧,来这里慢慢给你调教,到你行了,再回来世间帮助别的人,这个意思。

  以上这样简单的介绍为什么念佛,念佛的方法,还有念佛的结果。希望你们听了要相信我为什么肯这样劝你。我把世间的事都放掉,从几万里外面飞来,飞机也是可能掉下去的啊。我们把家人放下,只有几句真心话送给你们,你们要珍惜呀!那么现在你们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讨论。

  --------------------------------------------------------------------------------

  问 答

  一、问:林博士,请问一下,刚才您说死是痛苦的,那么我来母亲肚子里投胎那时刻是不是痛苦?

  答:一般来讲,投胎的时候是快乐,不过是迷的快乐。因为照佛法来讲,你那时候是对你异性的父母发生一种执着,当你看到性交,觉得好象自己在做,那么你就顺着那种习惯,一时迷了就投胎。所以是一时迷的快乐,不是永久的快乐,因为当你出生以后,你就一辈子有老、死、等种种的烦恼。

  二、问:要是念佛,我们要从什么地方下手,要不要注意观想方面,或者简单念就好了?

  答:简简单单念。所谓观想,基本上需要你的心先能专一。那么你要检讨,你若念佛还不能专心,你其实还不到修观想的时候,所以比较好的方法是简简单单的念佛。但是你这样问,我想起来了,我刚刚讲念佛的方法,应该补充一个说明。最好能够怎么样呢?就是说,你每天不是有一个定课吗?那你做这个定课,要念佛的时候,一开始先想你的爸爸在右边,妈妈在左边,(不管他们还在不在,要这样想)然后前面是你的亲戚、眷属、朋友,甚至要想到你前辈子的冤家,跟你有任何关系的人都在前面,然后你身后一圈一圈环绕着是六道众生-最需要你帮助的是地狱众生,所以是第一圈,接下去是饿鬼道、畜生道、人道、阿修罗道、天道等众生。所有这些众生都面向前面的空中。我们主修念佛的,想面前空中中间是阿弥陀佛,十方三世的佛、菩萨等圣众都围绕着他,看着我们。那你现在开始念佛呢,所有众生也在念,诸佛、菩萨也在念。这样子,佛、菩萨是慈悲吗,和我们一起念,加持我们。这样想过以后,你只要专心于你的佛号了,而不需要一直维持这些观想。但是你如果能每次开始时都这样想,最后的回向又是想到愿与一切众生共成佛道,那么久而久之,你的心就比较容易渐渐地扩大去。

  这里我再补充一点,有关念佛的果位,刚刚吃饭时,一位佛友跟我讲说,如果久修念佛,看到佛、菩萨来给授记、摩顶、加持什么呀,这样是否表示证到什么呢?你要了解,释迦牟尼佛所证到的,希望我们真正得到的,是一个无限的。这个无限是什么样的呢?

  慈悲也是无限-众生都是一体,对众生是无限的,所以,他如果有那个慈悲,他对每一个众生都设法要去服务,而最彻底的服务是使他本人得到同样的解脱。因为你若使一个人天天都吃得饱、穿得好,那样子他就会快乐吗?你看美国的年轻人,生活在很富裕的社会,可是免不了爱情的烦恼,吸毒的问题,什么问题都有。可见富裕的环境不能保证会使人快乐。照顾人真的彻底,主要是他心里怎么样,要使他也能了解这些道理,使他也能解脱。所以佛、菩萨的服务,比方说在《药师经》里讲的,人有病需要给他治疗,人要衣服需要给他,这些固然也要做,使他暂时离开目前一些苦,更根本的,你看药师佛的大愿,还是设法使他走上正道。佛法的爱是无限彻底的爱,所以对人的服务也一定是彻底的,最后一定要使它与修行连在一起。

  那么佛、菩萨的智慧也是无限的。这种无限的智慧又是什么样呢?不执着。你看他不是教我们无常吗?一切东西都一直在变化,你为什么要抓这个呢?佛说不要着相呀。我们为什么会烦恼?因为在生活里看到甚么,就说这是这样,这是那样,一着相、一计较就没有一个完结。所以整个佛法是一种没有执着、是解脱、是服务、是慈悲,而且这慈悲的服务,最后还是与帮助别人解脱有关。先要了解这样。

  了解了这样以后,那么回过头来看我们提出的问题。比方我现在打坐或者什么时候忽然看到很好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现在来讲古时候净土宗祖师的榜样。净土宗的初祖慧远大师,他一生专心念佛又拜佛,做了很多佛事,完全修行的一个出家人。他到死的时候才跟徒弟说现在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了,我这一生一共见过他三次,连这一次是第四次。你看,他到要去的时候,才给后来的人讲说是有这样的事情呀,勉励你,但是他并没有说过,哦我见过阿弥陀佛了,我就是什么果位,你们要对我怎么样了。这就是古代的祖师立下的榜样,这就是因为他们通达佛法不着相的道理。

  你看到了,也有可能是邪魔变的;就算是真的佛来呢,你若变成整天在这里讲这个事啰,自执于我是什么、我是怎样,也是不合佛法,不得解脱的。《金刚经》里为什么要说如果罗汉心里说他自己是罗汉他就不是罗汉?就是因为你如果还有那个执着,那你跟一个人说自己漂亮,天天对着镜子看,有什么差别呢?你还是在着相。这是精神上的一种相,没有什么好执着的。你要是真懂得佛所教的是无执,事情要任它过去、过去。要是着相就糟糕了。你要是修念佛的,在念佛时如果看到了佛,你还是不理他,还是继续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的话,不管他是真的或假的,对你都是好呀;对不对?

  要是你停留在这里了-我现在这样子,有些神通了,我就应该慈悲、服务呀,我就来给别人解决疑难呀,我就来替你做什么、做什么。这个地方又有两层了;一层是,你如果是以这种方便,我可以为你念一些经咒,解决问题,以这种方便帮助那个人好好去进修,让他知道佛、菩萨的事情不是像一般人想的只是嘴里念念有什么用呀,念念也有结果呀。但是,另一层是,你还要负责开导说,不要迷在这里,迷在能解决问题这件事上。不然的话,大家都只说这件事也找你,那件事也找你,找来找去都只注意眼前这些事情,而把生死轮回的大事情忘掉了,这样你就错了;即使你好心要练习服务,你也是走错路。

  这些事情只能偶尔做,不是完全不能做,但是做了的目的是利用这机会,增加别人对佛法的信心,终究还是要他自己去念佛、去修习解脱,而不是要他来迷我,不是要他来做我的徒弟,要来跟我去做什么,要来供养我才行,那就都错了。所以这个事情这样讲的话,大家不管你是那一位了,不管你是在那里想要渡人,还是那些去跟随他的人,就要自己检讨一下,自己反省自己做的跟彻底的佛、菩萨的智悲有什么关系,跟我们的生死大事有没有关系,究竟不究竟?

  你如果不迷这些境界,念佛虽然是枯燥的,等将来你真正得到受用,就是这些纠缠的心结以及身体的缠缚都解开之后,你才知道真正是很好的。不要泥着于一时看到什么、看到什么。特别是有时候看到这些还是不正确的,因为很多只是他一习定,那定力的结果,有境界出现,但是他本身对一些佛理并没有彻底的了悟。

  三、问:有人劝我念药师佛的圣号,他说念了我们有病痛可以消除,而且他们有实例跟我讲。现在我要问,这是确实有这回事,还是另有解释?

  答:头一点,就是说,念佛不是限定于念药师佛,也可以念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 …因为基本的道理都是一样,他们所证悟的都是无限。你要是分得出来,这是药师佛,这是阿弥陀佛,那他就不是无限了。但是我们为什么又分他们一尊一尊呢?我们是根据他们开始修行所发的愿不一样,走过的修途不一样,为了纪念这些而说这一尊叫药师佛,那一尊叫阿弥陀佛,基本上他们都是一样,都是一体。至于念佛可以消业,这是千真万确的,但是它有两层的道理。一层就是说你自己念佛,你的心地就清净了;你自己清净了,你的业就减轻了。另一层呢,他真的是一个超越我们层次的一个力量,你如果对他有信心的时候,你念他是把心打开,至少你对他有几分信心,那么那个力量是可能进来的。我这样讲也不只是依据理论,而是真的实修有过经验的。就是说,像我有时候闭关较长一点,那么闭关要完,将出来的前一个晚上,通常都是在快要出来的前一个晚上,佛、菩萨会给你一个奖励一样的加持。加持来的时候,是忽然有一股力量把你全身笼罩住,你暂时觉得身子都不存在,然后那力量又消失了。是真的有这个东西,但是你若修不到那种程度,你没有办法直接感觉。佛对我们大家的加持是平等的,无时无刻间断的,只是我们的业障、烦恼越多,领受加持的阻障就越大,所以各人感受不一样。那么当你专诚念佛的那一刻,你就能够心里较纯洁,你就比较能够领受他的加持。所以这是千真万确的,而且这也不是说只依据我有感觉到一股力量,因为我们还替人家祈祷,有很多、很多的实例,使我们知道连世间的事情都会受佛力影响的。

  四、问:这是我一个私揣的问题,请问一下,林博士你为什么不留在台湾,而选择侨居在美国,是否想提高你个人的知名度?

  答:不是、不是。因为陈上师以前在印度闭关的时候,他去印度先到菩提伽亚去朝佛,当时佛在梦中对他说,你将来会带我到美国去。陈上师说,那有这回事呀,当然是你带我去,那会是我带你去呢?佛说,你将来就会知道。所以那时候佛就跟他讲,将来要到美国去。后来他在那儿闭关二十五年,很多地方的人要请他去,日本也有、香港也有,不知道是丹麦或瑞典那里也都有人要请,但后来那些地方都没有办成功,只有美国办成功。而且美国的人找他去以前,他又在梦里看到海龙王来给他下跪说,请他去美国弘法。所以就是佛、菩萨派去美国的。

  我是继承他的事业,本来就想说应该留在美国。当我一得到美国的居留权的时候,一九九零年时,我先去尼泊尔及印度朝佛。朝佛结束,我也顺道回去台湾看父母。那时也有天语说,「你如果留在美国会比在台湾将来影响更大一点」,所以也等于劝我要留在美国。此外,也有其他梦兆说要留在美国,所以我是为了法务而留在美国。我并没有考虑到知名度。

  五、问:林博士,你可以介绍一下关于「五会念佛」吗?

  答:可以。关于五会念佛我有出一本简介的小册子,中、英文都有。也有出单张的说明跟录音带一起赠人。它的起源是一位祖师叫法照法师的,是净土宗的第四祖。他在五台山修行,在定里去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净土。他在净土听到念佛的音乐。阿弥陀佛告诉他,这种用音乐来念佛的方法,是在末法时代普渡众生的好方法,所以你回去要传。因此从唐朝开始就有这个方法。

  可惜这个乐谱完全失传。后来到了民国时候有一位观本法师,他本来是前清的举人,后来出家,他又是很懂音乐的。他就从日本的《大藏经》里找到有关的记载,然后依之自己谱曲子出来。而且那时他们就已灌制唱片。后来到台湾去,因战乱也没有人有此曲谱,靠一些居士们记得的唱出来。现在是很流行。

  现在一般流通的五会念佛,前面有个赞佛偈,后面有一个回向,这整个的编排是适合做早、晚课。我就想说,我们要做功夫,整天要念佛,或者有人要往生了,那时候重点是要念佛,不需要念了一阵子又来个回向,又来个赞佛偈,好象打断了佛号,所以我就只转录念佛号的部份,录成一个九十分钟的录音带,这样就可以一直在念佛号。

  这个唱佛的方法我自己学时,觉得我以前虽已念了几百万佛号,但因我是理智决定念佛,比起唱佛,我觉得唱佛时情感较容易融入,佛号容易进入心中,所以我很重视及提倡唱佛。

  六、问:请林博士开示一下,我想问关于在佛教的观点上生与死的真正差别在那里?到死的时候,我们真正要掌握的,除了念佛以外又是什么?

  答:从佛法的观点来讲,你如果还没有得到解脱,生和死差不多,只是在 轮回中,不是苦就是乐,不是乐就是苦,就是这样子,没有一天停的。生是这样,死了并不是没有事了,还是会再来。因此可以说是没大差别。

  但是如果生时你能得到解脱,也帮助别人得解脱,那么即使你后来离开了这肉体,后来的人还是有许多会得到你的好处,你就是死了还跟生的是一样。如果你生时只是为自己,就和已死了一样,世上不多你一个,也不少你一个。

  至于死的时候你问说要把握什么?这就要看你修到的程度。如果你修得很高,能够进入法界大定,能够证到法身光明,那么你要注意的,因为死是一个过程,你会慢慢的觉得身体的行动、温度、感觉慢慢的没有,进入一片月光,转成红光,然后是漆黑,然后是光明出现,这光明出现时,你若有定力的,修过这种的,你要是能够定在那光明里,那时你可能证到佛的法身了。这个我们一般都做不到。

  以我们这样,又有世间的事业、家庭,每天只有一点时间念一念佛号,这样子到时候你最好只注意佛号;为什么呢?你这样子做,是将自己交给阿弥陀佛,那他很容易接引你。你自己多其他念头,把持不住佛号的话,可能随业又要轮回去了。所谓注意佛号,就是把自己交出去,忘己的时候就容易融入佛、菩萨的一体中。

  七、问:我们时常听人说,念佛会达到所谓「念佛三昧」,还有所谓「实相念佛」;请林博士解释。

  答:「念佛三昧」,三昧应该是「正定」的意思。念佛三昧,浅一点讲,是念佛能定在佛号上,真正是一心不乱。这样子就是念佛三昧了。不过你若懂得佛、菩萨终究的道理,这个一心不乱是甚至达到主客的对立都打消了,那样子一心就是一切一体,趋入佛的法身。所谓「实相念佛」是要达到上述一切一体这一步,这才叫「实相念佛」。在这之前都是有主、客之分,不能达到「实相念佛」。达到的时候,也没有谁念佛,只是一个佛号,没有能念、所念。一念佛号就是一切,一切就只是那一念。我这样讲不是说只照理论讲,而是说要证入那样。这些很难,应该先从比较浅的,先定在佛号上,基本的先做到。

  八、问:林博士,刚才说,好象我们念佛念到比如说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去,或者说什么神识离开,请博士开示,这些说法会不会引人以为有某一种东西,好象灵魂什么,跟外道说的差不多相似的一种东西,是实在有的,被引导去阿弥陀佛那儿,实实在在是有神识或灵魂这种东西去。依佛教义理说呢,我们讲缘起法,并没有讲所谓神识类的东西。

  答:完全依照无我的理论来讲,你说没有,当然谁也不能说你错。可惜一般人不能了解无我是什么意思。彻底讲无我,则无能修,无可修,无佛可成,佛也是假名,那你要一般人怎么办?除非你已证入无我,在还未证入无我之前,到底这些可不可以讲?未证无我前,其实有我执,所以这样讲。佛、菩萨说法是应机方便说法,他如果坚持无我,那就根本不用说法了。那一个法没有分别?众生听来那一个不是当做有我在讲?佛、菩萨真正解脱,他是能行方便,能够自在。他不妨讲成你一时误会都没有关系,而是要看是对谁在讲。你对三岁的讲,你能讲些什么空性?你说这样不对,不能够讲,那你对小孩就不必教了,那就死在那里了。不是这样子的。而是先教你唱歌、读书、写字,到小学毕业我再教什么,一步一步来。

  他那个是无限的做法,你到那里我方才教到那里,到最后再讲究竟的道理。现在你从无我的立场提出这些问题,在我看是还没有通达无我的意思,离真正证到也还是有一个距离。我们学佛是要能活转,不要被那些理论绑住了。若说只有佛法那套高深理论能讲,那么这些芸芸众生你怎么渡?你就不能帮助他。所以你遇到人的时候,非要看他情况讲不可,权宜的说法都没有关系。他不做事比做坏事好呀,做好事比不做事好呀,肯念佛比不念好呀,有种种层次,你一步一步来嘛,看情况做。我们人就只能这样,碰到的时候,看情况处理,其他你也没办法。

  九、问:林博士,我想到的这个问题是有些争论性,过去也有人提到,那就是「带业」能不能往生?

  答:基本上整个佛法讲,实修上讲都是讲说宿业要清,修习净业才是往生的原因。那为什么会发生「带业往生」这个问题呢?因为《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在第十六观下品下生那里,讲到有些做了坏事,很坏的,甚至坏到在《佛说无量寿经》里说是不能往生的,是五逆十恶不能往生的,到这里却又说那些人若是临终能够至诚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又准他往生极乐了。那是强调说,那么坏蛋的,佛、菩萨慈悲还是接引他们,慢慢的教化他们。后来的人简单讲这件事,就说「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他们的恶业虽这么重,仰赖佛的力量还是去了。那么就开始有些误解了,这样是不是连恶业也带去了。

  而且经文说这些人去到那里,过了多久莲花开了,佛才对他说实相的道理,然后才罪净。因此有人就说可见有罪、有业,那么误会更加深了。其实你要想想看,恶业要是可以带到净土去,那么净土变成一个什么地方呢?照理讲什么是轮回,什么是解脱?差别在那里?那是说这边有业,所以有轮回,那边因为是超脱一切,所以是净土,不再轮回。至于罪净,是指不明实相的疑惑之罪,而不是一般造业之罪。那他们就说,因为带去的是业力呀或是业种呀。如果这样讲的话,佛、菩萨若只有收一个坏蛋,只有他一个家伙,那他没有机会捣蛋。可是佛、菩萨从无量劫来,不晓得救了多少人去,那这些坏蛋全在那里,会不会结党,会不会起来造反呀,都成了问题。

  最主要的问题,第一点是不合因果律,使轮回跟净土的区别被打掉了。第二点是我们看整个经的精神,在《观经》里面,在许多观的后面都强调可以消除多生多劫的罪业,又说在念念佛号中,除八十亿劫或无量劫的生死之罪,都是说佛的力量那么大,你要是能够至心念佛,可以消那么多的业。在这样的教示下,你为什么强调说佛力没有办法消一辈子的业?岂不是与全经的精神不合?第三点特别是到了最后,佛宣示经名的地方,他说这部经有两个名字,头一个是《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另一个名字叫《净除业障,生诸佛前》,可见整个精神是消业然后往生。第四点是以「消业往生」为口号,鼓励人家,亳无弊病。如果用「带业往生」,人家会想我是否这个业也可带,那个业也可带,就很难守戒。你要是跟他说「消业往生」,强调的是佛、菩萨的力量可以替你消,所以过去多重的业都没有关系,只要诚心悔改,仰赖佛佑,都有往生的希望,而不会鼓励可以带这个业又可以带那个业。我是觉得讲「消业往生」较妥当,这种精神与我们修行也比较合。

  十、问:我的问题是,我很健忘,看书也好,跟朋友讲重要事情也好,常常都是今天讲明天就忘记了;这样对念佛会不会有帮助,会不会有阻碍?以后我往生时会不会连佛号也忘记了?阿弥陀佛!

  答:头一点,健忘是每个人迟早免不了,年纪越大,健忘就越严重;因为健忘,很多烦恼都记不起来,应该恭喜你!(众笑)至于说会不会影响念佛,你不用担心,因为你念这一声「阿弥陀佛」跟下一声「阿弥陀佛」,那是新的一声,过去一声忘掉没有关系。特别是对你将来往生,绝对不会影响;为什么?往生这件事不是靠临时骗一下成功,主要是靠你这一辈子平时的努力修法,诚实修行。你现在每天放进银行的,那可能会倒闭;你放在佛那里的,他不会欺骗你,你现在放的都绝对在。你到时就是忘了,因为你已经积够多了,当然会得往生,不用担心的啦。

  十一、问:若一个人很精进念佛,他的业报反倒现得越快;我见过很多这种例子;想请您给我解释一下?

  答:这个为什么这样?先不要讲到业障来,甚至有的人会觉得,还未念佛那么多烦恼,现在越念佛、烦恼越多。这并不是说你原来没有烦恼,而是原来烦恼太多,你只能看到几个,其他的你看不到。现在你想要安静下来,你才全部看到;那是烦恼本来有那么多,你只是没有看到而已。现在你慢慢看到全貌,不用慌,只要继续念佛修行,以后它慢慢会消掉,你不要去管它,专心念佛就是了。

  至于说业障反倒现前,为什么?念佛是替你消业障;怎么消法?有时是大的变小,小的变没有。那你有些大的,你现在碰到这些小的可以更快抵消。所以,修行遇到一些障难,你要懂得这样想。这并不是迷信,因为这跟整个做人的道理是合的。比如你生病吃药,有一点不舒服,你就不吃了,那就治不好;还是要继续吃下去,才看得到最后的结果。我们有走了一些修行的路的人敢跟你说,修行不会吃亏的。

  十二、问:念经、念佛号、念咒这三种是否可以参在一起念,还是要专选一种来念?

  答:这三种,从修行来讲,基本上是同类的,就是念诵。为什么要修念诵?因为人是这样的,佛不讲一切一体吗?其实身跟心是互相影响的。身体不好时人容易脾气坏;身体好时心情上也好一点。同理,同样的做这一个事情,心里不快乐,就觉得比较累;心里快乐时,你做很多也不觉得累。身心互相影响;另一方面,心跟气也是一体两面,互相影响。你心定下来呢,你的呼吸便很平、很顺、很细。你如果心在乱时,气也是很粗、很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如何调理?你在那里念诵的时候,也调心也调气。而且我们人的行为根本上是在心念,所以你使心念纯洁的话,你整个人会慢慢改过来。我的回答是让你了解它们是同一类的修法。

  再来要说如何决定修那种。我的建议是,已经念惯什么就念什么。念咒跟念佛号比较相近,这么短短一句。念长咒其实也是可以。往往咒子没有意义。「阿弥陀佛」虽有意义,念久了也不会去想它。至于念经,经再短,如〈心经〉、《阿弥陀经》也是有它的意思。念经的话,当然你懂它的道理是最好;要是你不懂,也可以持诵做一种功夫,等于持念一个长咒。你要是以念经为功夫的话,念到久了,慢慢你念的功夫会纯粹。纯粹的时候会怎样呢?那些意思会不见了。你正在念时你没去想它的意思。你念到这个字就只是这个字。到那个境界的时候,经、咒、佛号全是一样的。

  这些最主要是功夫深浅,已经做惯某种功课的人你不用改;已经念惯了什么就继续修什么。你若是平常念很多种咒、佛号或经的人,我劝你选其中一个做为主修的,你平常无事就专门念那个,做定课时也是那个念最多,其他的念一点结缘就可以了。你若不分清什么是主修、什么是副修,你要想说将来你要在甚么情况应用。你也可能突然一个意外要应用,或是病苦很弱的时候要用,或是将来死的时候要用,你在那些时候要用得上,你平常就要习惯专精一个才好。如果你还没有习惯念那一个,就选一个简单的就好了。比方说,「阿弥陀佛」。

  十三、问:我这问题是有关到因果、业力。若说前因后果,我们看不到,我们讲现因现果。比如说现在有一个乞丐,来到我们家,看到桌上有钱,他随手拿了十块钱,我们看到喊捉,警察捉去,可能坐牢。同样一件事,偷的人不是乞丐,他是一个议员或部长,来拜访我们,看到桌上有钱,就顺手拿了放进袋子,我们可能不会去报警,也可能不会去对付他,只是在心里想:做到部长也要拿人家的钱。这同样的因,受的果却不同;道理在那里?

  答:这是因你自己的见解而有不同的结果。若要解释到他那一边的话,就是说他们跟你的因缘不同的结果,有的你要追根到底,有的你就不愿,这是两方面互相都有关的。

  十四、问:那么如果讲前因后果,虽然我们看不到,同样的一个因,在不同的人所产生的果会一样吗?

  答:不一定,因为因还要有缘。因是主要的发心,他的行为基本上是怎样,但是在不同的环境下就可能有不同的结果。

  十五、问:在家居士早课可以持〈楞严咒〉吗?

  答:可以,很好。

  十六、问:我差不多每夜都有看你这本书《劝念佛》,连续看了十多天。看到书后有注明:「欢迎翻印流通,但请先征得林博士的同意」;这是什么意思?

  答:如果有人要印这本书来送给别人看,我当然欢迎,但是希望他先告诉我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现在有很多人也说是在弘法,但其中有些不是很正派。要是他随便拿我的书去,别人不知道,以为我也是赞同他的,就不好。所以我这样写是防那一类的,所以要先得我的同意。其实也有人未得同意就印陈上师和我的作品在卖钱,我也不曾去告他们。我只是表明我的立场。他没有得到我的同意就做是他的事,我只是要便于说明,这些人的行为和我没有关系。我被冤枉是小事,就怕把大众误导了。

  十七、问:那么你刚才所说的「无我」,又怎么解释?

  答:这个跟「有我」、「无我」没有关系;这样做只是怕别人受害。正因为「无我」利他,所以要这样做。你的想法以为「无我」的话,就是我什么事都不能做;这是你的误解了。那佛法还分内道、外道;难道佛法是主张「有我」的吗?

  十八、问:密宗的「即生成佛」和净土宗的「念佛往生」有什么分别?

  答:念佛基本上追求的是说,到死的时候虽然没有靠自身的力量证到解脱、成佛,可是依靠对阿弥陀佛的信赖,加上阿弥陀佛的慈悲和力量,又因为我们有修行,信念、愿望都很坚定,这几样因素配合的结果,至少可以超脱轮回得以往生净土。这样并不表示已经成佛,到了净土还得再修。至于密宗的「即生成佛」,又分两种。一种是即生成佛,是指这一生,不一定是在活着时成佛,因为一生包括投胎、到死,死的过程之后,还没再投胎之前,这一段时间叫中阴,也还包括在一生之内。这样讲的话,你如果到了中阴身的时候才成佛,也还算是「即生成佛」,在这一生成佛。另一种是「即身成佛」就是说在活着的时候,就是像释迦牟尼佛那样,活着就成佛了。那么这里面又有高下,密宗认为最高的果位应是这个肉身修炼的结果,能化成虹光,化成虹光并不是消失了,而是能够去来自在,隐显自在。

----------------------------------------------------------------------------------------------------------------

更多林钰堂博士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林钰堂:太平座谈会

林钰堂:劝现代人修念佛

林钰堂:佛法、事业与生活

林钰堂:大圆满见

林钰堂:密法事业的殊胜

 

后五篇文章

林钰堂:禅与净土

林钰堂:无限的智悲

林钰堂:《阿弥陀佛证契仪轨》的讲解

林钰堂:念佛可靠

林钰堂:修护法的体验和感应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