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20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20

   佛告须菩提:我当为汝说譬喻,智者得譬喻,则于义易解。须菩提!譬如然灯,为用初焰燋炷?为用后焰燋炷?

  「佛告须菩提:我当为汝说譬喻,智者得譬喻,则于义易解。」现在的文是说,学习般若法门的人得无上菩提的一个原因。须菩提开始的时候提出来一个难问、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一切法都是无常的── 前面说是菩萨摩诃萨用初心得菩提、用后心得菩提?是初心不是后心、后心不在初心,「如是心心数法不具,云何善根得增益?若善根不增,云何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用这个无常的道理,来难问善根不得增长,怎么能够功德圆满,得无上菩提呢?这个意思。

  这以下佛就回答、解释这个问题说:我当为汝说一个譬喻,用一件事来比较,就会明白了。用浅显的事情,我们容易明白;这高深的道理,不容易明白,用浅的来譬喻深的,也就容易明白了。说「智者得譬喻」,有智慧的人,他听到了这个譬喻,对于这个高深的义理,也就容易理解了。

  「须菩提!譬如然灯,为用初焰燋炷?为用后焰燋炷?」这个譬喻就是用灯做譬喻。就是过去旧时代那个油灯,油灯有一个灯心,就是炷。这个炷,你把它点着了的时候,它就发出光来了。发出光,这个光就是火,就是烧这个炷,逐渐地、逐渐地把这个炷── 这个灯心就是烧没有了,用这件事做譬喻。

  那么,怎么样譬喻法呢?是「譬如然灯」,譬如把这个油灯点着了。点着了,「为用初焰燋炷?」这个炷是被烧光了,这个烧光是初开始的那个灯火、那个火焰把它烧焦的呢?「为用后焰」,最后,最后的那一分钟、一秒钟,一剎那把灯炷烧焦了的呢?这样子做譬喻。

  这个灯就譬喻菩萨── 修般若法门的这个菩萨道,也或者说就是十地好了,初地、二地,乃至第十地。这个焰点着了灯,发出来的光明、火焰── 这个焰就譬喻菩萨成就的般若智慧。初得无生法忍的时候,他得到了智慧了,那是圣人的智慧。凡夫的时候,从闻思修去修学般若法门,那个时候还不能说是和圣人的智慧相比,还不能相比的。所以那个「焰」,是譬喻得无生法忍以后的菩萨的智慧,是般若的智慧。这个灯炷被烧焦了,这譬喻烦恼,譬喻菩萨的爱烦恼、见烦恼,这一切的烦恼。那么「用初焰燋炷」,就是初开始成就的无漏的、清净的智慧灭烦恼?是「为用后焰燋炷」,是最后到等觉菩萨,他那个无漏的智慧灭了他的烦恼呢?这个烦恼是怎么灭的呢?是初地菩萨的智慧断的、息灭的?是后来第十地菩萨的智慧灭的烦恼呢?这样问。

  须菩提言:世尊!非初焰燋炷,亦非离初焰。世尊!非后焰燋炷,亦非离后焰。

  佛用这个譬喻,也是用问的口气,那么这底下就是须菩提回答了。世尊啊!这个灯的炷烧焦了,它不但是初焰烧的,初焰只是烧了一少部分,还有一大部分没有烧。「亦非离初焰」,可也不能够离这个初焰。如果没有初焰,也就没有后焰,那也不能烧焦炷,也不能烧的。就是初焰也是烧了,但是没有完全烧。「世尊!非后焰燋炷,亦非离后焰」,这个炷烧焦了,不完全是后焰烧焦的;它也不能说不是后焰,也不能那么说,就是后焰它也是烧了。

  须菩提!于汝意云何?炷为燋不?

  佛就又再问须菩提说:你心里想一想,你怎么想?「炷为燋不?」这个也不是初焰,也不是后焰,也不离初、后焰,而那个灯炷是不是烧燋了呢?

  世尊!炷实燋。

  炷实在是烧燋了。这个意思就是:无明烦恼被菩萨修学般若无相法门所成就的智慧,逐渐地、逐渐地就息灭了,逐渐都息灭了。

  灭除烦恼,前面说不增不减;这个地方就说是有减,还是有减的。这是在缘起法上来说,是有增有减;在无为法上── 诸法如义来说,是无增为减的。站的立场不同,说出来的道理就有差别了。

  断烦恼这件事,有一句话是:譬如我昨天有烦恼,但是我今天没有烦恼,所以若断烦恼,昨天起的烦恼已经灭了,我今天断什么烦恼呢?不能断。说是我后天,或者是过几个月以后有烦恼;有烦恼,那是未来,现在还是不能断,未来的烦恼,现在还没起,也不能断。那么现在的烦恼呢?你也不能断。现在的烦恼,它剎那剎那的就灭掉了,它逐渐地剎那剎那的灭,剎那生、剎那灭,等过了一个时候,不管多久,它总是这个烦恼也过去了,你还是不能灭的,不能够断这个烦恼。那么,这个烦恼是怎么断的呢?

  这个烦恼,灭烦恼── 烦恼有两种:一种是现行的烦恼,一种是烦恼的种子。现行的烦恼,就是这个烦恼活动出来了,这叫做现行。这个种子就是没有活动出来,就是在阿赖耶识里面,储藏在那里面。因为有烦恼的种子、有烦恼的功能,就是我们每一回生烦恼的时候,就在阿赖耶识里边成就了烦恼的功能,在那里面存在。所以我们这个烦恼强,就贪心也好、瞋心也好,都是很重的,就是因为长期的,无始劫来,久远地常常起烦恼,所以烦恼就非常的重,这种功能很强的。

  我们现在欢喜要成就般若的智慧,我们也希望得到禅定。我们打禅七,或者是不打禅七,在自己家里面也静坐,在自己的庙上也静坐,腿子痛也忍着一点,也要用功,希望能够得禅定。用功了很久很久,这个定也没有成就,智慧也没有来,什么原因呢?无始劫来没有熏习过。没有熏习过,你现在开始熏习,它就是很难、很难、很难!

  说是这个人得了禅定,他怎么得的呢?就是你要有耐心,将就一点,使令这个心能平静下来,明静不动。明静不动,或者是有三十秒明静不动,过了三十秒,心就乱了,它又是胡思乱想了。但是那三十秒的明静不动,就在阿赖耶识里面造成了一个力量,一个明静的力量,在阿赖耶识里面储藏起来了,储藏了,过了三十秒以后,乱了;但是你如果是注意力强的话,你静坐一个钟头,不会完全都是只有三十秒嘛!总是过了或者五分钟、或者十分钟,心又回来了,不要乱!心里面又把它调整一下,又寂静下来,又能明静不动,或者一分钟,或者是两分钟。这个时候,又在阿赖耶识里面,又熏习了一下,使令以前那个熏习的力量又增加了一点,增加了一点力量了。

  这个道理:染污的、清净的一切有为法,一样的,就是自己熏习的,自己慢慢熏习。慢慢熏习,你就是要有耐心烦,常常地熏习、常常地熏习,熏习久了,那个阿赖耶识里面,你成就的那个明静的力量,有了力量了,力量强了!力量强的时候,你一静坐的时候,一坐一个钟头,心里明静不动,就是有什么声音、有什么事情来扰乱你,你还是能明静不动,还是能的。但是过了一个钟头不行,过了一个钟头还是要乱,就是你熏习那个力量只能支持那么久,所以你还要继续努力、继续努力、继续努力!

  你比如我们同是大家一起在坐禅、都在静坐,但有的人就是不行,心里面老是乱、老是搞不好;但是有的人,不错!他心能静下来,坐一小时、坐两小时,坐四个钟、坐五个钟头不动。他心里面,如果是在欲界定,欲界定啊,初开始的欲界定,当然还是不行,欲界定的后边、后边── 欲界定也是一大段的,后面一点的时候,心就能静下来。如果他一天坐八个钟头的话,顶多有一分钟的散乱,加起来有一分钟的散乱,就是那个散乱心一起来,他就灭了,就是寂静。坐八个钟头有一分钟的散乱,这就已经到了欲界定的境界了。他为什么能这样子?我就不行呢?就是我没有他熏习的多,没有他用功,我懈怠,所以就不行。就是这个禅定的成就、你智慧的成就、烦恼的成就,道理是一样的,道理是一样的。

  所以现在这个断烦恼,断烦恼就是断烦恼的种子,不是断烦恼的现行。烦恼已经起来了,你不能断,断它也没有用;你把它调伏了,它还有种子,它还要……那个种子还要动。还要动的时候,你没有办法,不能在现行上── 现行当然可以调伏,可以降伏叫它不动,但是它还不行,它那个种子没有消灭,终究还是有烦恼。所以修习般若波罗蜜断烦恼,就是消灭种子,把种子消灭了,那时候就是圣人了。只能调伏现行的烦恼,那不行!不过,断烦恼还是从降伏现行烦恼开始的。

  那么现在这里面说断烦恼,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你能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常常这么观、常常这么观,这个烦恼的种子就受到影响了。久了的时候,它就不动了,它就是不起我见了,我、我所的执着没有了,这样子,贪瞋痴烦恼逐渐地就消灭了。是那么回事儿。

  所以用这个「焰」,这个「焰」譬喻般若的智慧,这个「炷」譬喻烦恼。用焰烧炷,把它烧焦了,就是般若的智慧烧烦恼,这就是要长时期的努力才可以的。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如是,不用初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离初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用后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离后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是中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般若波罗蜜,具足十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如是,不用初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离初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地方、这文的中心点,是在说断烦恼── 断烦恼,你才能成就般若的智慧;成就般若智慧才能断烦恼,就是这么回事。但是这主要的意思是说断烦恼,烦恼完全断了,般若的智慧才圆满,就是无上菩提了,它才能够契证诸法如义,就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是这么回事。所以「不用初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离初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用后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离后心」,你离开后心也不行,也是不可以的。「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你不断的用功,就从开始── 从凡夫地开始发心,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才得无上菩提的。

  「须菩提!是中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般若波罗蜜,具足十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全面的说一下。这里面说到断烦恼,这个大菩萨从最初发心修行般若波罗蜜的法门,最初发心的时候,发心这个时候应该包括凡夫的时候,没入圣位之前,那一段发心应该在内。那么逐渐地具足了十个位次── 十个地,十个地,就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十地,菩萨具足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十地」?这个十地,究竟什么叫做「十地」?现在我解释这个「地」,什么叫做「地」?这个「地」,就是那个菩萨的大悲心和般若的智慧,就是「地」。因为菩萨的无量无边的功德,就是从这两种功德发生出来的。世间上的万物,是从这大地生长出来的;而菩萨无量无边的功德,就是由他那无相的大悲心和般若的智慧发生出来的,发生出来。

  如果是《维摩经》上说,叫「爱见大悲」。爱见大悲,爱就是亲爱的爱,见就是见闻觉知的见。爱见大悲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凡夫他没有断爱烦恼、也没有断见烦恼。见烦恼就是我、我所的执着,执着有我,执着一切法都有真实性的这个执着心,叫做见,这个加上爱烦恼。没有断烦恼的凡夫,他也能有悲心,见到苦恼的境界,也会生起同情心嘛,也会有,但是因为爱、见的心没有断除去,他也随着活动。看见一切众生的境界,随着慈悲心,同时也有爱见的活动,那就叫做爱见大悲,这就是凡夫的爱见大悲。这种悲心靠不住的,这种悲心有的时候是发悲心,有的时候就不是悲心了,靠不住。只有是断除爱见烦恼那无漏的悲心,这个时候才能够积聚、才能创造清净无漏的功德。这爱见心,虽然有的时候凡夫也会发好心,但是因为有爱见的关系,使令你所造创的那个功德都是有漏的了,都是有漏的功德而不是清净的。

  所以这个「地」,这里这个「地」,就指那个无相的── 无相的般若,无相的大悲心。这个「地」,由这两种功德为地,它又会衍生出来种种的功德。这样说,这个「地」就逐渐地、逐渐地广大起来,是这样子叫做「地」。

  「何等是十地?」这个「地」分十个阶级的,「菩萨具足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什么叫做十地?

  佛言:菩萨摩诃萨具足干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萨地、佛地。具足是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是这十地。天台智者大师就是判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全部的佛教,分为:藏、通、别、圆四教。那么这里这个十地,天台智者大师就说这是通教── 藏、通、别、圆的通教的十地,正好是这个,就是根据这地方来的。

  「具足干慧地」,这「干慧地」这个地,还不是圣人,这个「性地」,这还都是凡位,「八人地」以后才是圣人。「干慧地」怎么讲呢?就是发了菩提心的人,他也能够广学佛法,就是闻思的智慧── 闻、思、修── 这个修的智慧还不具足。有闻思的智慧:闻所成慧、思所成慧,有这个智慧;但是他没有禅定,没有禅定的水,所以他那个智慧还不能够得道,还不能得圣道,所以叫做「干」。这个「干」就是干燥的意思了,就是没有定水,所以是叫……只有一个闻思的智慧。闻思的智慧,这个时候如果只是闻慧,还不能降伏烦恼,烦恼都很难降伏;若有点思慧,多少能够降伏烦恼的,但是想要得圣道还是不行。

  「性地」,这个「性地」,我没有看见……这个《大智度论》上也没解释这「性」字怎么讲?这在天台宗的《教观纲宗》上,我也没看见怎么讲,但是我现在我姑妄言之。这个「性」字怎么讲?「性」以不变为义,不变,不变为义,那么这个意思就是有不退转的意思了。就是他由干慧地再进一步到性地的时候,这时候这个人的道力虽然不是圣人── 前面说干慧地没有禅定,这时候就是有了禅定了。

  在《俱舍论》或者是《成实论》上说:「干慧地」这时候叫做外凡,这个「性地」就是内凡的意思,有内外之别。这个内外怎么讲呢?就是这个人虽然发了无上菩提心,他也努力精进的修行,但是他的内心都是向外攀缘,向外攀缘。譬如说我们拜佛吧!我们心里很诚恳,观想释迦牟尼佛就在这里,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十方菩萨就在这里,很诚恳、很恭敬地礼拜。我们是很诚恳了,但是实在来说,按全面地……按在圣人的境界来说,我们还是向外攀缘,这是在诸法实相的立场来说,是不那么十分如法,但是在凡夫的境界来说,这应该赞叹:「哎呀!这个人肯发心来拜佛,栽培善根。」这还应该是很好的。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22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24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26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27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25

 

后五篇文章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19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18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17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16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15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