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道树品 7 |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道树品 7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无性,初发意菩萨以何等方便力能行檀那波罗蜜、净佛国土、成就众生?能行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行初禅、乃至第四禅?行慈心、乃至舍心?行空处、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处?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八背舍、九次第定、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能行一切种智、净佛国土、成就众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无性,初发意菩萨以何等方便力,能行檀那波罗蜜、净佛国土、成就众生。」这一品一共是分七科,分七段。这里是第六科,明起行方便。这个「起行方便」这个话什么意思呢?这个「起」,就是可以当开始讲,就是开始修行的时候,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修行?这个方便,在这里可以做个方法讲,就是我们想要修行,用什么方法来修行呢?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这个方便,还有一层深的意思,到下文再说,在这里不要说那么多。 这个修行的方法这句话,在我们佛教徒来说倒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相信了佛法,也是想要修行的,但是就是不明白怎么修行,不明白方法;这种情形按我们今天的中国佛教来说,我感觉还是很普遍。可是在经里面呢,处处地都说到修行方法的;这里就是正式地提出来这件事,来开示我们。 「须菩提白佛言」,对佛说:「世尊!若一切法无性」,前边这一段文说到一切法都是没有真实性的、都是无自性的。有自性,或者无自性,一切法都是无自性的,那么就是一切法都是空的。若是一切法都空的话,那么这个初发心菩萨,他还没能够证悟一切法空的道理,只是从文字上、从语言上明白自性空的道理。那么这样程度的佛教徒,「以何等方便力」?他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够修行这个檀波罗蜜,做种种的布施,用这个布施波罗蜜,能够「净佛国土、成就众生」,这样意思。 这个「布施波罗蜜」,布施,而称为波罗蜜,这里面也还是有点事情。譬如说是我们发心在这个地区,为这个地区的人民做一些贡献,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的目的只是为了这个人生活上的困难解决了,只是这一点,那这不是波罗蜜。如果说是我为的是生到天上享天福,或者来到人间做个大富贵的人,以此布施功德,希望得到人天的福报,如果这样子去行布施,那也不是波罗蜜。如果说是我布施,我是希望得无上菩提的,那就是波罗蜜了,这个目的不同,就是动机不同。但是我为了解除这个人的困难,这个动机也是好,也不是说不好;为了成就我将来不堕落三恶道,我将来能到天上去享天福,这样也是好,也不是不好。但是有一个问题呢,就是这样子修行这个布施波罗蜜,你所成就的功德,就是到此为止了,这功德就到此为止。 如果说是你的目的是为了无上菩提,我拿出来我的智慧、我的财富,我做这件事改善你的生活,使令你身心愉快;但是我的目的呢,希望我自己和你都能够得无上菩提,将来能得无上菩提,这样子就不同了。就是你做这功德的力量,不但是能够得到人天的福报,同时他也有力量引导你到无上菩提去,这个动机,按佛教来说就是回向,是有这样的差别的。如果你只是,我希求人天的福报,那么你这个功德就是得了人天福报,就完了,再也没有别的事了,你享受了人天福报完了,就结束了,就像以前没做过那样子,就没有事了。但是若是你能够回向无上菩提,那还没个完,它这个力量继续存在,它能够为你无上菩提作因缘的。所以这个「波罗蜜」里面有这样的差别。 其次呢,就是你能够观察布施也是无性的、也是毕竟空的,那么这也有波罗蜜的意思。如果你取着,是有所得,那就不是波罗蜜了,所以是布施而不是波罗蜜;是布施而又是波罗蜜,这有这个差别的。 「净佛国土、成就众生」,这就是这个菩萨,他修行布施波罗蜜的一个愿望;希望他成佛的时候,他的世界是清净的,他能够使令众生成就圣道,那这就是回向无上菩提的意思了。 但是这里话是问,这是问的口气,「以何等方便力?」用什么样的方法?但是这里面也有个智慧的意思,用什么样的智慧的力量去能够实践、能够修行这个布施波罗蜜,成就净佛国土,饶益有情的功德呢?这是一个问的话。 「能行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这是六波罗蜜。以何等方便力,能行尸罗波罗蜜?能行羼提波罗蜜,就是忍辱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就是精进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行初禅乃至第四禅」,这是色界的禅定。「行慈心乃至舍心」,慈、悲、喜、舍是在禅定里面修行的一个法门。「行空处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处」,这是无色界天的一种禅定。「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这一共有十八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很多很多,一共十八个空;就是以何方便力,能行「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以何方便力,能行「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这是三十七道品。「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这是三三昧;这个空、无相、无作,这都是佛教徒所修学的法门。还有「八背舍、九次第定」,这都是圣人修行的法门。「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能行一切种智、净佛国土、成就众生」,这是把前面贯下来,「以何方便力」能修行这样的法门,这样的法门?这前面是问,这底下佛就回答。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能学诸法无性,亦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知国土众生亦无性,即是方便力。 那么这底下佛就回答,这是总相的回答。「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能学诸法无性」,我们昨天曾经这样说过,曾经解释过这个「无性」。我们佛教徒学习佛法,初开始,这个「学」在我们现在的程度来说,就是一开始接触佛法的时候,有很多都不明白,我们需要去学习;或者自己阅读也是学习,或者听人讲解也是学习,这是我们一般的用法。 但是这里说这个学习,是有深一层的意思,有深一层的意思,就是他已经很高的程度了,乃至到十地菩萨这些圣人、这些大菩萨,他还是用这个学字的,也是学,也是「学诸法无性」。「诸法无性」这个道理,我们从文字上去学习,但是是散乱心的境界。我们现在的心没有得禅定,我们现在的心是虚妄分别的,不是爱就是憎、不是憎就是爱,在爱憎里面活动的这个思想,用这样的思想,这样的思想里面,有一点信心来学习佛法,这也叫做「学」。但是从文字上的学习,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以后,还要学习禅定,得了禅定的时候,在禅定里边思惟「诸法无性」,这也叫做学习,这也叫做学习。这样的学习,这还没能够及格,还没及格,还不是这里说的这个「学」。 这里的「学」是什么呢?我们说得了禅定的时候,你是在自己的住处、或者是阿兰若处、或者是一般的寺庙里面、或者是少数人、或者多数人,有功课表,那么我到这时候是静坐、我到这时候是经行,心里面观一切法空,思惟诸法无性,这也是学习;当然,这样的学习和初开始是不同了。但是现在这里说学习呢,是有了行动了,是有行动的,就是他能和一切众生在一起推行一个计划的,布施波罗蜜,我们说这个人他今天没有饭吃,我给他几块钱,当然这也包括在内的;菩萨去行布施波罗蜜是有一个计划的,是一个大智慧境界。那个时候,一方面在行动上饶益众生的时候,同时呢,观这个布施是无性的,是已经有了行动了,不只是自利。我们这个道力不够的时候,我们没有去行菩萨道,我们只是在一个寂静处自己这样静坐,这也叫做「学诸法无性」,这也是学一切法如。 但是这里呢,「亦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那就是在这上又进了一步了,这个时候叫做「能学诸法无性,亦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这个程度是高了一点;可是这高的程度呢,是由浅的程度开始的,如果你没有浅的这个阶段,高的那一段是没有的。「菩萨摩诃萨能学诸法无性,亦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他在做种种的功德,成就众生、净佛国土的同时,也知道国土众生亦无性。 佛教的理论呢,这个世界是我们的心所变现的;佛教的理论,我们头几天也说过,是以心为本的,我们这个身体是我们的心的业力所创造的,这个世界也是我们心创造的,心为什么能创造呢?就是心的业力创造的这个世界。当然不是你一个,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共同的业力所创造的;你的业力是清净的,这个世界就是清净的;你这个业力是染污的,那么这个世界就是染污的。那个地狱的世界、饿鬼的世界、畜生的世界是很苦恼的,这个苦恼的世界是他自己的业力创造的;人的世界比畜生的世界好多少,但是也不是完全如意的,也是我们人自己创造的。因为是创造的,也就是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生法就是无性的,所以是「知国土亦无性、知众生亦无性」,这个道理就是这样子。 就是他做了这件事的时候,他又去观察一切法无性,作者不可得、受到利益的人也是不可得,他心里面没有执着,那么这就叫做「能学诸法无性,亦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知国土众生亦无性」。「即是方便力」,你问什么方便力?这就是方便力;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去修学菩萨道,去净佛国土,成就众生。 我们若是不特别地提出来这样的方便力,不特别地赞叹这样方便力的重要,我们做功德的时候,心里面怎么想?我们做了功德了,啊!心里面也很欢喜,我做成了一件事,这件事对多少人有利益,心里也会欢喜。但是,没能够观察它是无性,没能这样做,没有这样的观察;也没能观察自己是无性,没能这样观。没能这样观,有什么问题呢?你有执着。你有着执的时候,就把你做的功德限制在有漏的功德的范围内,它没有力量去趋向于无漏,趋向于无漏;但是你若发出来学习无漏道、学习圣道的时候,这个有漏的福德也有增上缘的力量,也还是有这个力量的;但是你若用无性的智慧观察了的时候,那又不同,它不同。它就是,它能有力量随顺你的修行,它有力量随顺,像这个船在海里面,顺风,这个顺着风走就是容易一点、快一点。 「即是方便力」,说你问什么方便力?这就是方便力。这个方便力呢,「能学诸法无性,亦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这是在有的方面讲;「知国土众生亦无性」,这是在空的方面讲。就是你做功德是有,有和空不相离,空与有也是不相离的,有、空不二,你若这样去做功德呢,那就叫做「方便力」。就像我们日常吃饭,做这个菜,这菜里面放点盐,不要太多,你放一点盐呢,人吃了就合口味。你光吃盐那不行,完全不吃盐,只是菜,那又是一个味道。现在就是也有盐、也有菜,有菜、也有盐,这时候人吃了合口味一点,那么它会有营养。就是做功德的时候,同时你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但是也不只是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还有功德,这就叫做「方便力」。所以这个字,「方便」是方法,同时也表示有不离空、空不离有,有、空不二的意思,这叫做「方便力」。 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行檀那波罗蜜修学佛道,行尸罗波罗蜜修学佛道,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修学佛道。乃至行一切种智修学佛道,亦知佛道无性。是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修学佛道,乃至未成就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一切种智,是为修学佛道。 「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行檀那波罗蜜修学佛道,行尸罗波罗蜜修学佛道,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修学佛道。」这个「佛道」这个话呢,就是无上菩提的意思,就是一切种智的意思。就是这个菩萨他行檀那波罗蜜的时候,就是修无上菩提,因为他向于无上菩提,他回向无上菩提的,愿以此功德得无上菩提,他这个力量就是属于那一方面了。像我们做什么事,赚了很多钱,你就有计划,我这个钱干什么用呢?我用它买车,这个钱就是买车去了;用这个钱去造房子,那么钱就是造房子了。就是你要分明地,这件事是做什么用的,这个力量是做什么用的。佛法里面讲:做什么功德的时候要回向。但是我们不是佛教徒,或者是佛教徒,我们做功德没有回向,那个功德做什么了呢?功德没有用?功德也是有用。那个功德就是得你可爱的果报,因为我们平常这个心,佛教是立出来名字,叫做「回向」,我们平常人也是有回向的意思的,你心里面总是希望得到五欲乐,或者人间的、或者是更殊胜的五欲乐,你心里面这样想,那就是回向了。所以做了功德以后,我没有按佛教的方法去回向无上菩提,没有这么回向,但是你也是回向了,因为你平常心里这样想嘛。 而佛法里面,特别要提出回向的这个理由,就是要避免这件事。避免什么事?就是我们……因为按佛法的道理来说,世间上的五欲的事情,虽然是人所希求的,人都愿意有满意的五欲、更殊胜的五欲,是欢喜这件事。但是从久远以来,享受五欲的人的经验上看,令人苦恼,不是令人快乐的。所以佛菩萨慈悲告诉我们要回向,回向无上菩提、回向净土,这样子就避免这件事,就能避免一点。当然,我们没能够得无漏的般若的智慧的时候,总还是离不开这个欲的境界,你不是欲界、就是色界,在这里面享受;但是你已经学习了佛法了,你已经有了苦、空、无常、无我的智慧了,虽然享受五欲,而不为欲所迷,多少有一点这个力量。若是你已经成就圣道了的时候,在欲里面没有问题了,欲不能染污你,那就是又一回事情。所以佛法里面注重回向,注重这件事。 「行檀那波罗蜜修学佛道」,我们若是修学布施的时候,未必是无上菩提,不一定。我们可能是心里面执着了,就变成有漏的功德了。在这里边也有些……我心里面又想到台湾的证严法师,真是大菩萨境界。我们佛教徒做什么佛法的事情,只有佛教徒本身能够发心做这件事;非佛教徒未必愿意做这件事。但是证严法师不是,非佛教徒也愿意和她合作,做功德,这就是不可思议境界。就是她用佛法的力量引导佛教徒、引导非佛教徒,都向于无上菩提,这是不可思议。就是我遇见相信她的这些人来到了美国,有时候也和我见见面,他赞叹证严法师怎么怎么好!但是我听他说话,他不是佛教徒,他对于佛法没有信心的。所以就知道菩萨的善巧方便不可思议,不是可思议的。 这个「菩萨行檀那波罗蜜修学佛道」,这和我们一般人不一样,就是修无上菩提道。行「尸罗波罗蜜」也是修学佛道,「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也是修学佛道。「乃至行一切种智」,当然也是修学佛道,这是一方面他的动机有关系,动机有关系;假设他的程度很高了,那就更不要说,那他那个心行不是凡夫境界了,更是佛道了。「乃至行一切种智修学佛道,亦知佛道无性」,他也不是执着的,也知道佛道也是毕竟空寂的,他也能这样观察。 「是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修学佛道,乃至未成就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一切种智,是为修学佛道」:「是菩萨摩诃萨修行六波罗蜜」,前面这一段是这么说,行六波罗蜜就是修学无上菩提。「乃至未成就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一切种智」就是没有圆满佛的功德的时候,「是为修学佛道」,那么这修学佛道是在因的时候,不是在果;在果的时候,那不叫「修学佛道」,就是成就了。所以这个话呢,就是在因地的时候说是「修学佛道」。 能具足佛道因缘已,用一念相应慧,得一切种智。尔时一切烦恼习永尽,以不生故。是时以佛眼观三千大千国土,无法尚不可得,何况有法。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行无性般若波罗蜜。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方便力,无法尚不可得,何况有法。 「能具足是佛道因缘已」,在因地的时候,你能够行六波罗蜜,净佛国土、成就众生,虽然没有圆满无上菩提,但是是圆满无上菩提的因缘,你能这样创造,你就有成佛的因缘了,也就是有成佛的功德了。「用一念相应慧,得一切种智」,你有这样的功德了的时候,那个时候也还是和以前一样,还是要修止观的,他还是修止观的。但是修止观,可是和我们不同;我们现在也可以说修止观,但是我们止还没有成就,只是相似的把心静一静而已,还没有成就,也是这样修止观;但是进一步的时候,这个禅定成就了,在禅定里面修观,那又不同了。现在这个圣人呢,你在禅定里面修止观,但是你还是凡夫啊!再进一步是圣人了。圣人在禅定里面修止观又是不同了,那是一般的圣人;现在说「用一念相应慧」,就是十地菩萨的后心,就是和佛的境界相邻近那个时候,那个时候也是修止观,也是在那高深的禅定里面,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你这么一观,一念相应了的时候,就是和那个诸法实相相应了;和诸法实相相应的时候,「得一切种智」,就成就了佛的智慧了,和佛的智慧相等了,圆满这样的功德了。 「用一念相应慧」:这个「一念」,玄奘法师他那个《般若经》上翻个一剎那,就是一剎那的相应慧,得一切种智,就成就无上菩提了。这就是前边这一剎那之前都是因,这一剎那以后就是果了,得了无上菩提了,「一念相应慧」。这个成佛,我们昨天也提到,这是圆满报身佛,不是说我们看见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在人间成的佛,不是。这个佛呢,是那个圆满报身所示现的化身佛,千百亿化身佛;那么千百亿化身是圆满报身发出来的作用,度化我们凡夫的众生的时候,这个圆满报身他不能来,我们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不能和他接触,因为他的境界太高了,我们有眼不见、有耳不闻,虽然他也有身相,但是我们没有办法见,他也说法,但是我们听不见。只有在人间,也有个父亲、有母亲、有个身体、也在读书、修行、成道了,这时候我们能看见他的身体,他说话我们能听见;圆满报身我们不可以,我们看不见、法也听不见。所以这里说这个一切种智,是说这个发心的菩萨他在修行的这个经过,由因而果的这个次第,「用一念相应慧,得一切种智」。 「尔时一切烦恼习永尽」,得一切种智,是他的智慧的功德圆满了;「尔时一切烦恼习永尽,以不生故」,是断德圆满了。智慧就是光明,烦恼是黑暗;光明一出现了,黑暗就没有了;所以一切的烦恼和烦恼的习气永久地没有了,不是暂时的,因为什么呢?因为从那以后再不生起了,这是断德;一个智德、一个断德。阿罗汉也是断了烦恼,但是烦恼的习气没有断,所以他还不是佛。有了断德,也有了智德,有了智德,也有断德,再能广度众生,就是恩德,所以这三种功德圆满了,名之为佛。 「是时,以佛眼观三千大千国土,无法尚不可得,何况有法」,这个一切烦恼、烦恼习永尽,一切种智圆满了,这个时候,佛的清净眼、无障碍的眼,「观三千大千国土」,这就是观十方三世无量无边的法都在内了。 「无法尚不可得,何况有法」,就是我们初学的时候,不可能那么圆满,不可能是那么圆满的。我们心里面是从文字上观察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都是自性空的,我们就是执着那个空,执着那个空,还是不对的;但是初学的时候,你就是这样做就好了,你不必空而不空,不要这样子,就是空,观察这个人是毕竟空的,你心就住在空上,就是应该这样做。但是若是到圣位、到佛的境界,空不可得,空亦不可得,是「无法尚不可得,何况有法」呢?有法也不可得,实在来说是什么意思?就是无分别的境界,对于空也不分别、对于有也不分别;不分别的时候,当然是无所得,若分别,你分别就有所得。譬如说屋子里有一条蛇,但是我没看见,心里没有事;但是你若看见,喔!这里有一条蛇,你就有分别,一有分别,心里就害怕了,就有分别。这个恐怖的事情、欢喜的事情,无论什么事情与你的心一接触了,你就有分别,一有分别的时候,就有执着了,我们凡夫是这样;但是我们凡夫,这是一个愚痴的境界,我若没看见就不知道,这是一个愚痴的境界。但是佛、圣人不是这样,圣人是所有的见、闻、觉、知的境界,都是诸法如,都能够离分别,这个情形不同了,完全是不一样的。 所以这表示说,成佛了以后,才能「无法尚不可得,何况有法」这样子。所以,若是在我们没有成佛的时候,那就是有多少执着,有多少执着呢,也是慢慢地、慢慢地,初开始用功修行呢,不要要求圆满,不要要求圆满。在这个《大智度论》上,龙树菩萨告诉我们,初开始学习空,你就执着这个空,要这样学;我认为这句话对我们非常的重要。我们本来是执着有,执着有、在有上执着,所以起了很多的烦恼,现在把这有用空破了,就执着这个空,执着空虽然是不对,但是避免有的过失,把有的过失避免了,这个时候这也是进了一步的。 「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行无性般若波罗蜜」,这是结束前面这段文。「如是」,指前面这段文是这么说,是这样的。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该学习「行无性般若波罗蜜」,这个「无性」就是空,他做种种的功德的时候,都观察这个功德是空的,应该这样学习;当然这个空也包括我空在内,我空、法也空,「应行无性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方便力,无法尚不可得,何况有法」,这就叫做方便力,用这样的方便力去行菩萨道,应该这样学习。 我心里面又想起了一个故事,讲个故事听听:这是说释迦牟尼佛久远以前,他行菩萨道的时候,他是做个国王。他做国王的时候呢,当然这是佛教徒,不是非佛教徒。这个邻国王是非佛教徒,这个国王侵略性很大,就是调动军队来侵略菩萨国王这个国土。当然,你一动,这个消息就知道了,这个菩萨国王的大臣就向国王报告这个消息:我们要准备,不能够受他的侵略。那么菩萨国王也同意调动军队,也同意,但是不抵抗,就是把这军队一直向后退。到最后的时候,侵略的军队已经临城下,临城下的时候,这个菩萨国王对这臣下说:我们不要打,邻国王来了的时候,你们就是奉侍他就好了,称他为王,何必为了我这个王位的保存,和他作战呢?劳民伤财,死了很多人,作战,不需要。他就一个人就走了,就是这个敌人从东门进来,他从西门就跑了,就是这样子。 跑了以后呢,跑到很远的地方去了,但是在中路又遇见了一个婆罗门,遇见一个婆罗门,这个婆罗门就问他,大家见面了就谈话,说是:你到那儿去呢?你干什么呢?他说:我是听说这个国王非常的慈悲,老百姓向他有所要求的时候,他总能满愿,我家里面生活困难,特别穷,特别穷苦,我想去见见他,请他帮帮我的忙,就是为这件事要到这个都城来见这个国王的。喔!你来见国王,国王就是我啊!说:是你?国王怎么会这样子呢?国王就是把这个经过一说,说是敌人来侵略我们,我把国家让给他了,我现在跑到山里面远远地去,就是自己种田生活就好了。哎呀!这个人听见这个话,就倒在地下就昏过去了,然后这个菩萨国王,垮台的国王,用水浇浇他的头,过一会就醒过来了,说是:你怎么忽然间闷绝了呢?唉呀!我这很大的希望,现在没有希望了,所以我就这样子。说是:你不要紧,我还能满你愿的。说:你现在都这样子,变成一个穷人了,一点财富都没有,怎么能满我愿?你不知道啊!现在的国王他已经发出来命令,谁能够把这国王的头拿来,我赏给他多少多少黄金。你现在若把我拿去,他就会给你钱了嘛!喔!那好,那我们一同回去!你现在可以把我绑起来也可以。那个婆罗门说:不要绑,我们等到了城下再绑。到了城下了,他就是用绳子把他绑起来。绑起来了,到了敌人国王的这个地方,当然,有守门人就报告,说是一个婆罗门把那个国王抓来了。后来就见面了,见面了,这个侵略者这个国王就向婆罗门问,说是:你怎么会能抓住他呢?他就如此如此一说。说完了,这个侵略者就流泪了,哎呀!你真是人中之王啊!我实在是贼一样,是土匪一样。好了!我还是退下来,我回我的国家,你的国家还给你,还请你继续做王。这是在这个经论里面,说到菩萨以前做国王是这样做法。 那么这上面说「是名菩萨摩诃萨方便力」,我看这个故事,说到菩萨这种境界,是名方便力。能够有这样大的忍力,能把王位放弃,能把自己生命都不要了,好!我现在最后把这个命给你,使令你能够发财,我看这个不是平常人,不是平常人,这个人一定是圣人,他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了,他能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一定是有这种道力,才能有这样的表现,所以「是名菩萨摩诃萨方便力,无法尚不可得,何况有法」。 所以我们用功修行的时候,我们要观一切法空,观一切法是无我这样观。但是到了圣人的境界,是无分别的境界,也不是空,也不是有、也不是有,也不是空,是无分别的境界,这里面表示这样的意思。所以我们用功修行的时候,是因为我们在色声香味触我们认为都是有,认为都是真实有,引起很多的苦恼,所以非要在有上把这些有破掉它,我们的这些烦恼才不起;可是与圣道相应了的时候,有不可得、空也不可得,就是这样意思。 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若布施时,布施无法尚不可知,何况有法。受者及菩萨心,无法尚不可知,何况有法。乃至一切种智得者、得法、得处,无法尚不可知,何况有法。何以故?一切法本性尔,非佛作,非声闻辟支佛作,亦非余人作,一切法无作者故。 「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若布施时,布施无法尚不可知,何况有法。受者及菩萨心,无法尚不可知,何况有法。」这个地方呢,就是把前面那个稍微再解释一下,前面一段。「是菩萨摩诃萨若布施时,布施无法尚不可知」,就是布施的时候,「布施」,这还是一个有的境界;能布施者,和中间布施的,假设是财物,财物的布施,还是接受他布施的人,都是有这些情况的,他来观察这些情况是不可得的,观察都是因缘所生,是无自性的,就是心里面这样分别。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