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道树品 8 |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道树品 8 若是已经成就禅定的人,当然他随时可以入定这样观察;没有成就禅定,你常常静坐的人,随时也可以摄心不乱,你对于一切法空的道理,时常的这样思惟、时常这样观察,也就会熟,熟了的时候,随时也能这样思惟观察的;不熟是不能,不熟你观不来。尤其是有了烦恼的时候,观一切法空观不来;没有烦恼的时候,有可能还能思惟,有了烦恼来的时候不能思惟。瞋烦恼来的时候,你不能思惟一切法空;贪心来了也不能思惟,也是不能。但是若是你常常静坐、常常思惟,熟了呢,烦恼不能障碍;虽然贪心来了,还能观一切法空,也能修不净观;虽然他的瞋心来了,他也能观一切法空,还是能。 所以这个「熟」很要紧,我不能说:我懂了!一切法空的道理我懂了!不是这样说法。你要不断地重复、不断地一遍又遍地去思惟一切法是无常的、是无我的、是毕竟空的,时常的思惟。逐渐地思惟呢,你这观空的智慧就逐渐地强起来,就有力量,逐渐地有力量,怎么知道有力量呢?因为这个人还不是圣人嘛!所以这瞋心来了,他立刻可以观察一切法空;贪心来了,立刻可以也能观一切法空、也能观察不净,所以就能降伏烦恼,所以一定是不断地要练习。所以这个念经,你昨天念、今天念,就时时地要念这个经!经,念它干什么?非常的有作用,作用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够观一切法空的时候,你若把这一段经文,当然应该有欢喜心,这个经文,我能够从「如是我闻乃至作礼而去」,我能背下来,天天背、天天背,熟了,它就有作用。有什么作用?当然,佛教徒希望自己心清净,但是自己作不得主,到时候这贪瞋痴还是要来,但是你这时候念这个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念呢,这个贪瞋痴的烦恼就不见了,它也能够令你心清净,它也是能。若是圣人呢,不是,不需要;圣人不需要凭借什么,自然心清净,心里清净;我们凡夫不可以,凡夫非要有依赖,我要念这个经文,凭借如理作意,才能使令心清净,像这个有重病的人,不拿这个杖,他起不来,就是这样意思。所以我们佛教徒,还是要依据、随顺经里面佛的开示,常常读诵,常常的读诵,常常念这个经。我们现在学的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是一样,那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也是一样,总是一遍又一遍地说:受持、读诵这个经的功德无量无边、无量无边,都是这样说,那就是在我们初发心的人非常重要。所以是「是名菩萨摩诃萨方便力,无法尚不可得,何况有法」。 「须菩提,是菩萨摩萨若布施时,布施无法尚不可知」,就是这样思惟。先要思惟从假入空,从假,这个假是什么呢?就是众多的因缘,假藉众多的因缘才有这件事,所以这件事是自性空的,就是由假入空。再思惟有不可得、空也不可得,所以是「无法尚不可知」,「不可知」也就是不可得的意思。「何况有法」呢?「有」更是不可得了。我们这样子思惟,就是入于无分别的境界。 我们无始劫来、久远以来,我们不是贪瞋痴的分别,还是贪瞋痴的分别,总是分别,总是分别呢,就使令我们这个贪心力量增长、瞋心也增长,各式各样的烦恼,都是力量逐渐地增长、逐渐地增长。当然,或者有一天,不知道什么因缘,欢喜把这个五欲放下、修学禅定,得了色界定了,这时候欲界的烦恼不动。欲界的烦恼不动了,不动了,可是色界定又不是永久的,寿命尽了,又回到欲界来,回到欲界来的时候,欲界的烦恼又有了,但是不重,轻微;可是你又开始有欲,那它就是由微而着、由轻而重、由小而大,这个欲又是大起来,所以这个烦恼是由分别心来的,逐渐地增长。现在若想要转凡成圣呢,还是需要分别;这个分别,当然不是烦恼的分别,叫做「如理作意」,思惟这是不净的、是无常的、是毕竟空的,这样思惟,这样子就破坏这个烦恼的力量,它能破坏,等到你能够见到第一义谛了,烦恼种子没有了,这时候就是圣人了,是圣人。 你从经论上说的修行的方法上,看出来这件事,不是说是要一味的无分别,不是这个意思;你只是无分别,不能断烦恼,不可以。一定用毗钵舍那的观,观就是分别、是思想,心里面要动、要思惟;奢摩他是无分别。所以这修行的方法就看出来,你原来是这样造成的烦恼,现在还用这个方法来造成智慧,用智慧断烦恼,是这样意思。 所以「布施无法尚不可知」呢,就是由假入空,然后空也不可得,所以叫做「布施无法尚不可知,何况有法」。「受者及菩萨心,无法尚不可知,何况有法」?这个「受者」就是你这个布施,接受你布施那个人,你也观察他是不可得的,「受者」也是不可得。「及菩萨心」也不可得,谁来修行这个布施波罗蜜多?就是那个菩萨的菩提心,菩萨自己观察自己也是不可得,也是不可得。「及菩萨心无法尚不可知,何况有法」,也是这样子。 「乃至一切种智得者、得法、得处,无法尚不可知,何况有法?」这个佛法说空的理论是很平等的,我们凡夫的境界,一切法都是空的,到佛的境界也是。这个一切种智的得者,「一切种智」,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也是无所有,也是无性;现在得「一切种智」的就是佛,这也是个假名字,也是个假名字,也是不可得。这个所得的法就是一切种智,一切种智是因缘有、也是不可得,和这得的处所,你在什么地方用功成就,那也是不可得,这样无法也不可得,「何况有法」? 「何以故?一切法本性尔」,一切法本来就是这样子;说这个地方原来是空地,这个三藩市这个地区原来都是空地;这个空地,本来就是空地嘛!「一切法本性尔」。「非佛作,非声闻、辟支佛作」,这个诸法的本性,无有少法可得这件事,这不是谁创造的,也不是佛创造的,也不是声闻人创造的,也不是辟支佛创造的,也不是其他的人能创造的。那么「一切法无作者故」,一切世间就是创造了,现在这里有了房子了,但是作者不可得,因为作者就是我嘛,我是不可得,观察这个我是没有的。都是有为法,都是色受想行识在活动、都是眼耳鼻舌身意在活动,另外没有我可得,所以是一切法作者不可得。 这个世间上的有为法;我们从历史上看,这个汉高祖已经做了皇帝了,有人造反,他领着兵去打仗,把敌人消灭了,他回到他徐州的老家去,选了一些年轻人,大家在那儿跳舞唱歌。刘邦这个人,似乎不是读书人,不像萧何、张良这些人都是读书人,但是刘邦他作个大风歌,大风歌作得也是很好:「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是《史记》上记录的话,我看见这个话,他也会说譬喻:「大风起兮云飞扬」,天空里有云,这大风一起,这个云就飞扬,就吹跑了。「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他现在这个威力太大了,四海统一,都是汉的天下了,这时候回到他的故乡,这当然是很光荣,这前两句话我们不说,就是最后这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怎么能得到一个勇猛的大将军,给我保护我的天下、没有人造反,就这个地方,他唱完这个歌,他就流泪了,泪数行下。我想这事,你有一个猛士为你守这个天下,能保护这个太平、没有人造反;但是这个「猛士」就是个问题,他若造反可怎么办呢?你就害怕,你就是害怕。而这个地方呢,当然这个猛士的人,如果他的功劳大了,他当然没有这种思想:是不可得的、一切法是空的,没有这种思想;而国王也没有这种思想,所以大家都是有所得的时候,就有冲突、就害怕,所以是苦恼。所以我那天说过,「大平本是将军致,不许将军见太平」,这是个苦恼的境界,这是个苦恼的境界;人世间的事情,谁不希望富贵荣华呢?但是你若富贵荣华的时候就有问题,就是有问题,所以这个事就是个苦恼。 但是现在我们看佛法,不是!佛法说:我行布施波罗蜜,布施波罗蜜不可得,我没有行布施!我是菩萨,菩萨不可得!我教化众生,众生不可得!我得无上菩提,无上菩提不可得!没有这个有所得的这件事,没有这件事。所以我们佛教徒,如果真是出了家以后,连在家居士也算在内,我们学习佛法没有这件事。没有这件事,是没有什么事?没有人与人之间有纠纷的问题,没有这个问题。若是你不学般若波罗蜜,你是什么样?就是我们出家人和在家人一样,没有差别;佛教徒不学般若波罗蜜,和非佛教徒一样,没有差别。 所以我们现在知道,般若波罗蜜是佛教的中心思想,是最重要的地方。我们说这个人出家了,他原来是在家人嘛!出家的时候只是把衣服换一换,头发剃光了,或者去受戒了,但是这个时候只是个形式,凭什么能把世间的五欲能放下?我们说这个人能出家、能放下五欲,这个话说得太早啊!他没有修四念处,没有般若波罗蜜,世间的五欲乐怎么能放下?不能放下的呀!那为什么能放下呢?就是出家以后,要学习般若波罗蜜,才能放下世间的欲;「般若波罗蜜」者,智慧箭也,这个智慧箭才能放下世间的事情,才能放下。说我也想要出家,我恐怕放不下;你说错了!佛法就是般若波罗蜜,能让你放下,只要你学习般若波罗蜜,就能放下;就怕你不学,不学就不能放下,你不学,不能放下的。 我心里又有一个故事。今天最后把它讲完,但是我想讲故事,还是讲!我讲一个故事,你听。这个故事是佛在世的时候,好像是舍卫国,一个大富长者叫尸利踬,后来他生了一个儿,名字叫婆世踬。当然,父母都是大福德人,但这个儿也一定要是大福德,不然,不能给他做儿的,业力是这样的;那么这个相貌也非常好,父母看见了也都是非常欢喜。当然,小孩渐渐长大了,一般的情形就是读书,就是这些事情。那么大了以后呢,当然是有同学,年龄差不多的这些小朋友,在一起各地方跑、各地方玩,就有这个事情,但是当时那个市区里面,就有走江湖卖艺的,那么一个组织,在一个地方也唱歌、也跳舞,也可能有老虎、有狮子这些事情;其中有一个女孩子,这个婆世踬就看见这个组织里有一个女孩子,就感觉这个女孩子非常好、非常的美,就回家去对父母说,如此如此地说,这个孩子很好,愿意同他结婚,希望父母给他连络这件事。那古代和现代不同,现代的人自己连络;那么那个时候,是他自己不能连络,要父母给他连络。父母说:我们是贵族,他们不是贵族,我们不能够做亲戚的。这个婆世踬说:何必讲这个呢?不要讲这贵不贵的事情,只要欢喜就好嘛!讲这个干什么!说:不可以!不可以!我们这个社会上的风俗是这样的。那么他的儿说:如果一定不连络,我活不下去了,就是要死。这样子,这父母爱儿女,只好答应了,就是派人去连络。对方也是一样:你们是贵族,我们是小人,我们和你们配不上,不能这样子。但是这个婆世踬还是一定要执着这件事,父母又去连络。 那么这个团体的人就提出个条件:你如果愿意和我们的女儿结婚,你要学习我们这一行的事情,唱歌、跳舞,种种的各式各样的节目,你都要学会,而且要经过考试合格,那我的女儿就嫁给你。那么这提出条件了,他不是太愿意,因为爱这个女孩子,也就同意了。同意了,就来到这个团体来就学,没有多久就学会了,也不是他一个人,同时还有别的人也学习这个,就是选了一个时间表演,表演这些事情。表演的时候,国王也来了,来看这件事。因为很多人表演,等到了婆世踬表演的时候,也是,一样、一样都很好,都及格了,但是国王说:你刚才表演我没看见,你再重表演。其中一样叫做空中走索,大概是空中有一条铁链子,在那铁链上走。国王说:你这件事我没看见,你再走一走我看看;但这个年轻人表演得也很辛苦,这个气力没有那么强了,他也上去再走,走到中间的时候,这个身体就是有点抖、有点不稳,不稳的时候,心就害怕了。 正在害怕的时候,目犍连尊者来了,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来了,来了的时候,目犍连尊者就说:你现在是愿意掉下去死掉了呢?还是愿意保全性命?如果你若愿意保全性命,我可以保证你的安全;可是有个条件,就是要出家当和尚。这个婆世踬一想!我若不答应,我没有把握,一定是掉下去摔死了,还能和那个女孩子结婚吗?不可能的了!还是活下去好,好!我出家当和尚。他这一答应,立刻地这个地方,并不是在空中,那里就是平地;目犍连尊者这个神通的境界,现出个平地了,那么婆世踬立刻没有恐怖心了,就从这个平地上就走下来了,走下来了,那么大家要恭喜他,别人看不见啊!看不见有这个事情;好!你这回毕业了,成功了,可以满愿了!但是他声明:我要出家当和尚去了!这样子。那么目犍连尊者领他,就到了祇树给孤独园见佛,佛就为他说法,他得了须陀洹果。 从这里我们生了分别心;我们刚才说:凭什么我们能放下世间上的事情?就是要有般若波罗蜜。那么现在这个婆世踬凭什么?就是他想要这个欲,但是为了欲,有这个危险,要丧失了自己的生命,在这个关头的时候,能救他一命的时候,不得不出家当和尚;这是放下,这是一时的放下,也不是真实。听佛说法得了须陀洹果,就是得了般若了,无我的智慧是般若,就放下了,后来得了阿罗汉果。所以这个事情,我们说是每一个人能信佛,因缘不一样,每一个人出家当和尚,因缘也不一样,这个婆世踬怎么出家的?就这么个因缘,就这样放下。 这里说呢,「一切法无作者故」,就是一切法都是空的!不管什么因缘相信佛教,不管什么因缘出家,最后都是要学习般若波罗蜜,你才能成功的!般若波罗蜜没有学习,你不能成功的。我们从这上面看出来呢,佛教是真实是和平的,不是假的,就是因为有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能够究竟地、能彻底地,从你的心里面消灭了一切的纠纷,所以能够和平;没有般若波罗蜜,这件事办不到,办不到的。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诸法、诸法性离耶?佛言:如是!如是!诸法、诸法性离。世尊!若诸法、诸法性离,云何离法能知离法?若有若无,何以故?无法不能知无法,有法不能知有法,无法不能知有法,有法不能知无法。世尊!如是一切法无所有相,云何菩萨摩诃萨作是分别:是法若有若无?佛言:菩萨摩诃萨以世谛故,示众生若有若无,非以第一义。世尊!世谛、第一义谛有异耶?须菩提,世谛、第一义谛无异也。何以故?世谛如即是第一义谛如,以众生不知不见是如故,菩萨摩诃萨以世谛示众生若有若无。复次须菩提,众生于五受阴中有着相故,不知无所有,为是众生故示若有若无,令知清净无所有。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当作是行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诸法、诸法性离耶?」这底下第七段。第七段,明诸法虽无所有,而不失能知之义,这说到这件事,本来是一切法都空了,能知也是空了,应该是这样子。但是这一段文说:诸法虽然无所有,这个能知之义还是不失掉的,说明这个道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诸法、诸法性离耶?」一切因缘生法,头一个「诸法」是一切因缘生法。「诸法性离耶?」这一切因缘生法都是没有真实性的,都是毕竟空的吗?这心里有了疑问了,用这样的话把它表示出来。「佛言:如是!如是!」说:是的,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所以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诸法、诸法性离」:这个「性离」,就是那真实性是没有的,是这个意思。 「世尊!若诸法、诸法性离,云何离法能知离法?」这底下就提出个问题。说是若一切因缘生法,若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没有一样事是非因缘生的,一切法都是因缘生。「诸法性离」,那么一切因缘生法都是毕竟空的。若是这样的话,就有一个疑问,什么疑问呢?「云何离法能知离法?」譬如说我们这个色声香味触法,是我们所知的,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个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能知的;能知和所知,这是有能知、有所知。若是所知的一切法也是离,能知的也是毕竟空,那还能够有知了吗?「云何离法能知离法」呢?就不能知了啊!因为这个知也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的知,又是毕竟空,毕竟空就不能知了!毕竟空与毕竟空是无知的、是无分别的,是没有知了,是这样子啊!那么这样是对吗?「云何离法能知离法」?「若有若无」,这个离法能知离法,或者是有?或者是无?这个话不能嘛!若这个法是因缘有,这个法是毕竟空;若是都是空了,谁去分别这是因缘有、是自性空呢?没有这件事了!这里面的问题可是很多了,这提出来这个问题。 「何以故?」这底下又详细说这个。「无法不能知无法」,若是毕竟空了,心也是毕竟空,毕竟空也就不能知,「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识」就是不能知嘛!是不是?所以「无法不能知无法」,有法也不能知有法,因为有法也是毕竟空嘛!「无法不能知有法」,有法也是毕竟空!「有法不能知无法」,也还都是毕竟空!「世尊!如是一切法无所有相」,不管你说它是有、说它是无,都归是毕竟空了。都是毕竟空了,「一切法无所有相,云何菩萨摩诃萨作是分别,是法若有若无」呢?说这个是有、这个是无呢?怎么能这样分别呢?这样分别,就是和一切法空就不相合了,那还是有啊!没能完全都是空啊!有这个意思。如果说有分别,那可见这个分别者没有空,其余的都是空的,可能是这样吗?这提出这个问题。 「佛言:菩萨摩诃萨以世谛故,示众生若有、若无」,这底下佛说:菩萨摩诃萨是「以世谛故」,是站在因缘所生法的立场来说。这个「世」,就是有过去世、有现在世、有未来世;有过去世因缘所生法、有现在世、有未来世的因缘所生法,在因缘所生法的这个立场;这个「谛」,是不颠倒的意思。世间上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这是一个正确的、并没有错误,并不错误,所以称之为「谛」。「以世谛故,示众生若有、若无」,站在世谛的立场、站在因缘生法的立场,就是有种种名字;这叫灯、这叫钟、这叫桌、这叫人、这是黄、这是白,就是种种无量无边的名字,这都是「世谛」。用这个世谛,「示众生若有、若无」,就是开示众生这是有、这是无、这是因缘有;开示众生的时候,当然不会说这是真实有。天上的境界虽然是令人所乐、令人欢喜,那是因缘有的,也是无常的;地狱也是因缘有的,也是无常的;我们自己做善或者做恶,也都是因缘。有因缘就有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生法又是无常的,但是无常而又没有中断,继续地变化,从无始劫以来到现在,一直地变化,流转变化。这站在世间的立场,就说一切法是因缘有;一切因缘所生法,自性是空的,这样告诉我们。 「非以第一义」,不是站在诸法皆空的第一义谛的立场。若站在第一义谛的立场,就是无分别,不可说,没有言说相的。一切法空了的时候,在空上是没有一切生灭变异的,就是没有言说了,没有言说,不能再说什么的,不能的。 我又想起来《摄大乘论》上有一句话:「非离彼能诠,智于所诠转」,我们的习惯有能诠、有所诠,我们这个思想才能活动。有能诠的语言文字,这些名字,有名字所表示的那件事,这个时候我们心里才能活动;若是没有能诠在所诠上的时候,心就不能动。这件事,尤其是在我来说,非常明显,非常的容易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我怎么会说这句话呢?譬如说我心里面想,完全得要用汉文,中国的汉文去分别、去思惟,我不能用英文。这换一句话,我心里面没有那个英文的符号,我不能用英文的符号去分别,我只能用汉文的符号这样的分别;假设若汉文我也不懂的话,我心完全就是无分别。所以从这上面来说,就是你一定要知道,你要学习了,你认识很多的名言、名字,很多的名字,你才会说话,你才能够心里面才会思想。 现在第一义谛那里面,没有能诠、也没有所诠,这无分别境界;这个世俗谛是有名言的,所以可以分别。分别呢,而就是菩萨用种种的假名字来开示我们,这是眼耳鼻舌身意、这是色声相味触法、这是地狱,这是天堂,教我们不要做恶事,要做善事;这是空的、这是假的,修学圣道,还是用种种的名字来开示我们,还是要用种种的名字去修止观的;达到第一义谛的时候,才是无分别境界。 所以这个地方说是「菩萨摩诃萨以世谛故,示众生若有、若无,非以第一义」,不是的。在第一义谛的时候,的确是没有分别,无分别相。无分别相这个地方还有什么问题呢?这个小乘佛教,说是阿罗汉入无余涅槃的时候,小乘佛教是这么讲,就是无色、无受想行识了,没有了,这个生理的组织没有了,这个心理也没有了,眼耳鼻舌身意没有了,就入于毕竟空、不生不灭的境界了,在小乘佛法里面的确是这样说的。那么现在说佛菩萨呢,他没有入无余涅槃!他没有入无余涅槃,他还保留他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色受想行识,这都还是存在的。但是他若与第一义谛相应的时候,是无分别境界,是无分别;因为没有入无余涅槃嘛,所以他这个心意识还在,这个就是大乘佛教佛菩萨境界,和阿罗汉还是不一样,入无余涅槃的境界是不一样的。 所以这上说「菩萨摩诃萨以世谛故,示众生若有、若无,非以第一义」,所以前面说一切法都是无性的,这是按照第一义说。 「世尊!世谛、第一义谛有异耶?」喔!若站在世谛就有言说,这样开示;在第一义谛就没有言说,那么世谛和第一义谛有差别吗?是不一样吗?这样问。「须菩提!世谛、第一义谛无异也」,这个佛回答他,这个世俗谛因缘生法,和这个因缘生法的寂灭相无差别。「何以故?」什么理由呢?「世谛如,即是第一义谛如」,因为这个因缘生法,它就是毕竟空,那个毕竟空即名为第一义谛,不是离开了世谛的「如」,另外有一个第一义谛,所以从这方面看呢,是「无异」,不是不异的,但是也是不一。因为第一义谛是无生无灭,世俗谛是有生有灭,而世俗谛是有染污的,那个第一义谛是佛的境界,是清净的,还是有差别。所以总起来说,世俗谛和第一义谛,是不一、也不异的,应该是这么说。因为它是不一,所以「以世谛示众生若有、若无」,不是「第一义谛」。 「世谛如即是第一义谛如,以众生不知、不见是如故,菩萨摩诃萨以世谛示众生若有、若无」,那么为什么佛菩萨要多这一层麻烦,要来开示众生呢?「以众生」迷惑颠倒,他不能知、见这个第一义谛的如,不知道。这个「知见」怎么讲呢?可以这样说:在禅定里面叫做「知」,在般若上叫做「见」;或在奢摩他叫做「知」,在毗钵舍那叫做「见」,可以这么说。「不知不见是如故」,众生也不修奢摩他、也不修毗钵舍那,当然他们不能够证悟这个第一义谛。不证悟第一义谛呢,他在世俗谛上活动,他就是贪瞋痴活动,就是颠倒迷惑,在生死里流转有很多的苦恼。因为这样的关系呢,「菩萨摩诃萨以世谛示众生」,佛就是站在缘起法上告诉众生「若有、若无」,地狱是没有的,但是你若做恶就有地狱;天堂也是没有的,但是你若做善就有天堂;你若修学无漏的戒定慧,你就成佛、就得无上菩提。就是一切法若创造就是有,不创造就没有,这「若有、若无」就是这样意思。不能说那件事决定有、决定无,不是这个意思,不是决定的。这样告诉我们呢,我们凡夫若明白这样道理,我们若肯努力,我们就能成功,就可以解脱这个凡夫的苦恼境界,就可以解脱。 「复次,须菩提!众生于五受阴有着相故,不知无所有,为是众生故,示若有、若无」,这把前面再详细说一下。「复次,须菩提!众生于五受阴」:这个「受」,就当个「取着」讲,执着这个色受想行识是真实的、执着这个色受想行识是我,执着。众生没有这个般若的智慧,在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五种取着的法中,「有着相故」。这个「五受阴」,「受」这个字,因受而有五阴,就是因为你有执着,你才得到这个色受想行识的;若是你不执着,就没有色受想行识了。所以得了阿罗汉果以上,是没有这个有漏的色受想行识,是没有了。所以这个「五受阴」,这个「受」是五阴的因,因受而有五阴;有了五阴以后呢,还是有执着,我们执着这个色受想行识,种种的执着。 这个「执着」这句话呢,非常的微细。我们有时候,我们自己能觉知的,是贪心来了自己能觉知,瞋心来了也会觉知,说高慢心、疑惑心来了,也会能知道。但是在这个心理之前,那个微细的执着,我自己不太明白,不太明白;但是是有这么一回事的;如果你若是观一切法毕竟空,无所执着的时候,贪瞋痴就不起了。所以从这个地方就知道,我们这个执着比贪瞋的烦恼微细,是最微细的,是最微细。 「有着相故」,有那微细的执着,也就是无明烦恼。「不知无所有」,我们不知道这个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世间上的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的、是毕竟空寂的,不知道,不知道呢,所以就是有纠纷,有很多的烦恼生起。「为是众生故,示若有、若无」,佛菩萨慈悲,哀愍我们,为这样的众生,所以开示他:一切法都是因缘有的、都是毕竟空的,没有一样是真实有的,是决定是空的,不是;没有一样是决定的,不是真的。 佛教这个道理,譬如说是我就能活两百岁,我感觉还是很短,我希望长寿,佛教有办法可以长寿,你发慈悲心,不要杀生。发慈悲心,我们对一个蚊虫发慈悲心,对一条狗发慈悲心,对其他的一切兽发慈悲心,固然是慈悲心;但是对人要发慈悲心,这很重要!有些人,哎呀!我们发慈悲心要放生,很慈悲,但是人有困难,你拿点力量来救人,不拿!这是不对的。我们对于人应该……我们是同类的嘛!我说我的哥哥有病了,说是那个人也不是我的哥哥、也不是我的弟弟,和我的亲属一点也没有关系,我有时候还发心帮助帮助。说我哥哥有问题的时候,我不管,这个人正常不正常?所以这个发慈悲心,慈悲就是爱,这个爱,是我们凡夫常用爱这个字,佛法不用这个爱字,用「慈」,慈就是爱,是清净的爱。对于人类应该发爱护的心,那么你就容易长寿的!你就会容易长寿。说我现在财富太少,我感觉贫穷,我希望财富多;财富多,佛法也是有办法;都是因缘嘛!你发慈悲心修布施波罗蜜,你就会得财富了嘛!啊,我希望很多很多美满的事情,都是要由因缘有,只要你肯这样努力,将来终究会成功。我现在我感觉我自己这个身体,我不满意,不满意,就是你前生有过失,你不要再造那个过失,你这不满意的事情也就没有了,就没有了。喔!我的智慧,我很笨,我没有智慧,没有智慧,不要紧,你多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会有智慧,在佛法里面就会有智慧。当然,世间的智慧和佛法的智慧还是不一样。 所以,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你会有这样的智慧,只要你求世间上的事情,什么什么都是因缘有的,你想要怎么地,你都可以做到;你愿意下地狱也有办法,愿意生天也有办法,愿意成佛也是有办法,愿意到阿弥陀佛国去,愿意到弥勒菩萨那儿去,都有办法,就是你自己要加以选择,是这样。所以这个「若有、若无」就是有这样意思,一切法都不是决定有、也不是决定无。说我现在什么都是很如意的,我看他们那些人很多苦恼都来了,我没有!我都是满意的。你不要说这个话,那个不满意的事情随时会出来的!不是决定没有啊!所以从佛法的道理来讲,不如意的人要学习佛法,赶快栽培;如意的人也要栽培,因为你现在如意的事情靠不住的,一下子就变了。所以人哪,你赶快爱惜光阴,你不可以,我去玩玩,到那儿去旅游去,也好啦!但是光阴很宝贵啊!很宝贵! 「故示若有、若无,令知清净无所有」,所以佛菩萨告诉我们,第一义谛是清净的、是安隐的。「清净无所有」,当然我们初开始呢,就是我们现在所执着的一切境界,本性都是毕竟空的;你学习毕竟空呢,你心就清净。所以毕净空也名为清净,为什么呢?你一学习毕竟空,一切烦恼都不起了,它就清净;你不学习这毕竟空,不行,不能清净。所以佛菩萨告诉我们,「若有、若无,令知清净无所有」。 「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当作是行般若波罗蜜」,所以这一段是虽然一切法都空,而还是不失能知之义,还是有能知之义;这一段也同时表示了我们佛教徒学习般若波罗蜜多的方法,也表示了这一点。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