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道树品 4 |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道树品 4 那么他哥哥回到家里面就知道了,就是非常地愤怒,愤怒的时候,怎么办呢?想了一想,就想出个办法来,说:谁若是能够把这个小军比丘,头能割下来,我给他五百金,五百两黄金。这个重赏之下,就有人贪图这个黄金,就来应募,就同意了,好!就有一个人说:好!我可以去杀掉他。那么这时候,这个大军拿着五百两金就给他了,就是两个人一同地,就知道他……,你看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没有秘密,知道他已经到王舍城去了,也就知道是在灵鹫山,怎么怎么地……。那么这一天就找到了,找到的时候,看到是某某人,看到这个小军比丘在那儿静坐,坐在那里,坐在那里的时候,应募这个人心里面,一看,非常的如法,坐在那里威仪非常的好;哎呀!这么一个好人,为什么要杀掉他呢?我若不杀,这五百两金,他要要回去了,还是杀!就拿个箭,拿着对准了就是射。一射呢,这个箭回来了,把这个大军射死了。这个事情真是……,我这么想:这个阿罗汉有圣道,他在入定的时候,怎么可以射死呢?所以这个箭它就会回来了,把这个大军射死了。 射死了,当然这五百两金还是这个人拿去了。拿去了,他哥哥死掉了,还没有死,但是这个毒箭,就痛得不得了,也不久就死掉了。死掉了以后呢,就变成蛇了,变成蛇了,它念念之中还是要杀掉他的弟弟,所以变成蛇的时候,就跑到弟弟住处的门,门轴那个地方,在那里,那个蛇就住在那里,住在那里,而这个小军比丘出入的时候,就是要开门关门嘛!这门一开一关,就把这个蛇挤死了。挤死了,这个蛇是更瞋恨,虽然是个蛇,但是心里明明了了地,并不糊涂啊!那么他就又变成蛇,变成一个小的毒蛇,不是那么大,小的毒蛇,毒蛇呢,就跑到小军比丘平常在他住处那个屋子里坐禅,上面那个天篷那里,在那里。这一天,这个毒蛇一掉下来,就碰到他的身上了,这个小军比丘就被毒,就毒死了。 但我在想这件事,这个小军比丘心里明白的;小军比丘他是个阿罗汉,是个有神通的阿罗汉,他一入定,他就知道他哥哥来杀他,这些都是明白的。但是他第一次要杀他,他不同意,当然阿罗汉不会说是有意的要杀他哥哥,没有这种事;但是不同意的时候,自然就是回去了。以后又变成蛇、又变成蛇这个事,小军比丘都是明白的。最后这个情形,我这么想呢,他弟弟同意了,好了!你要我命,我还给你就是了,就给你就是了,所以这个蛇掉在他身上,就把他毒死了,毒死了这个事情,这件事,舍利弗尊者在他住处的旁边,给他办这个后事。这件事在《杂阿含经》里面说了一半,没有完全说。 舍利弗尊者就把这件事就报告了佛,就有其他的比丘来请问佛,说是:这个小军比丘出家也没有多久,就得阿罗汉果。得了阿罗汉果,为什么还会被毒死呢?佛说:他过去世是一个打猎的,到山上射这个天上飞的、地上走的,反正就是要去害这些禽兽。可是那个地方有个辟支佛在那里住,那个深山里面有辟支佛在那儿住。这个辟支佛在那儿住,就看见这个打猎的人,或者是用网、或者是怎么地去伤害这个兽,这个辟支佛是慈悲嘛,有的兽来了,他就惊这个兽,叫兽跑过去,就打不到,你网也网不到、打也打不到,那么这个打猎的人就不高兴了,就用毒箭射这个辟支佛,就把辟支佛……也是中了箭;但是辟支佛不是平常人哪,就是飞到虚空里,现出种种的神通,现出神通,那么这个打猎的人一看,哎呀!这个人不是平常人!他又向他磕头求忏悔,但是辟支佛就这样入涅槃了。佛说:这个打猎的人是谁呢?就是小军比丘,他用毒箭射这个辟支佛,他从那么以后,五百生常是被毒箭射死,到最后这一生,现在得阿罗汉果,这最后的就是第五百生。所以这个小军比丘以前是一个打猎的,不但是杀害了一般的禽兽,还杀死一个辟支佛,所以这个罪过是很大的,所以有这样的恶事呢,也就有这样的恶报;但是这件事只有佛才知道,因为这个时间来说是很久远久远的,这个因果的报应,佛才能说得清楚。 这上面说「是菩萨因缘故,断一切地狱种,一切畜生种,一切饿鬼种,断一切诸难,断一切贫穷下贱道,断一切欲界、色界、无色界。」所以我们佛教徒应该受持三归五戒,同时应该学习十善法,使令我们三业清净,没有过失,应该这样学习;就是我们出家人也一样,应该注意这三业清净。尤其是口业;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我们人多数容易犯口过。佛教徒还好一点,不是佛教徒,当然我说这话,不是佛教徒可能不同意;不是佛教徒,多数是说话,说谎话不算一回事;当然,佛教徒是不应该这样子的。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当知是菩萨摩诃萨如佛!」须菩提这样赞叹菩萨为如佛,像佛能够度化众生,断除去三界内一切的众生。不但是三恶道众生,就是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的众生,佛也要度化他们。菩萨也能这样做,所以菩萨如佛,这样意思。这底下佛就印可这件事,这底下分三段。第一段是生善。 「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不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间则无过去、未来、现在诸佛」,这里赞叹菩萨的伟大。若菩萨摩诃萨他最初的时候,他若没有志愿去求无上菩提的话,他不发这个心,世间上就没有过去的佛、也没有未来的佛、也没有现在的佛,就没有佛。而这个话呢,没有说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这些人若不发出离心,世间上就没有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不是这么说的。为什么不这么说呢?因为这个声闻人,这个阿罗汉和辟支佛,他们在世间的时候,有可能会教化众生,但是寿命到了,他就入无余涅槃了,入了无余涅槃,他不能再来到人间弘扬佛法、度化众生的,不能来到世间来建立佛教的,不能;只有佛才能。而佛是果,果从因来,因来,由菩萨来的,要有菩萨,他努力地修六波罗蜜广度众生,才能成佛;成佛了,能在没有佛法的地方建立佛法。 从这一段文来看,小乘佛法是由大乘佛法来的;而不是说大乘佛法由小乘佛法来的,因为小乘的阿罗汉,他不能够弘扬佛法,他入无余涅槃了嘛!入了无余涅槃,世间上的众生受苦,他不管了,世间上不会再有佛法的;再有佛法,不是因为阿罗汉、辟支佛,而是因为菩萨和佛的。所以《阿含经》怎么回事?《阿含经》只能劝你,劝导你得阿罗汉果、或者得辟支佛,就是这样入无余涅槃了,没有说菩萨道。菩萨道呢,是在大乘佛法里面,《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乘经典才有菩萨道,有菩萨道才有菩萨,有菩萨行菩萨道才有成佛。因为菩萨不入无余涅槃,不入无余涅槃,他不断地修行,不断地度化众生,功德圆满才成佛;成佛就能够弘扬佛法,弘扬佛法的时候,这时候出来才有声闻人、才有缘觉、才有阿罗汉。 所以若菩萨不发无上菩提心,世间上没有佛,世间上也没有辟支佛、也没有阿罗汉、也没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都没有,这些圣人都没有。没有佛、没有人来建立佛法,那有这些圣人呢? 「三恶趣及三界亦无断时」,若没有人成佛的话,没有菩萨,就没有人成佛了的时候,这世间上的三恶道和这个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人,也没有断灭的时候,一直地是在生死流转。因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人教化嘛!没有人宣扬真理,他不能断生死的。 须菩提!如汝所说,是菩萨摩诃萨当知如佛,如是!如是! 「须菩提!如汝所说,是菩萨摩诃萨当知如佛」,佛又招呼须菩提:像你说,是对的啊!菩萨能发菩提心、能成佛、能教化众生,和佛相似啊!佛能教化众生,菩萨也和佛相似,也能教化众生,所以是「如是!如是!」你说得对!你说得对! 须菩提,当知是菩萨实如佛。何以故?以如故说如来,以如故说辟支佛、阿罗汉、一切贤圣,以如故说为色乃至识,以如故说一切法乃至有为性、无为性。是诸如如实无异,以是故说名为如。诸菩萨摩诃萨学是如得一切种智,得名如来。 「须菩提,当知是菩萨实如佛」,这底下是第三段,又说出来不同的理由。这位菩萨真实是如佛啊!这句话是正确的。「何以故?」什么原因?「以如故说如来;以如故说辟支佛、阿罗汉、一切贤圣;以如故说为色乃至识;以如故说一切法乃至有为性、无为性。是诸如,如实无异,以是故说名为如。诸菩萨摩诃萨学是如得一切种智,得名如来。以是因缘故,说菩萨摩诃萨当知如佛,以如相故。」 这是第三段,又说出来一个理由。前面是说生善和灭恶,生出世间的善法,因为有佛,你才能够说法,才能有人得圣道,那么这是生善。这个三恶趣及三界,也就可以中断了,不流转生死了,也就是灭恶。这底下第三段说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能够生善、能够灭恶呢?就因为你能够明白了「如」的道理,你才能做这件事。你若不明白「诸法如」,你不能够教化众生灭恶生善的,是不能的。 「何以故?」为什么菩萨是如佛呢?「以如故说如来」,说出个道理来。因为他圆满地觉悟了诸法如的道理,所以说这个人是佛,「以如故说如来」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如」就是「无差别相」的意思,无差别相是什么?因为我们现在所看的这一切世间上的一切相,都是有差别的,长短方圆、青黄赤白,各式各样的,你看那个树也是各式各样的、花也是各式各样的、这个房子也是各式各样的,乃至同样是建筑师,造的房子各式各样的。就是不管是山、是河、是大地、是人物、鸟兽,一切一切都是有差别的;有差别就不是「如」。但是差别的这一切事情都是因缘有的,因缘有的,本身就是毕竟空的,在毕竟空上是无差别相的,就叫做「如」。譬如说这个房子和那个房子都是不一样,但是这个房子的如,和那个房子的如是无差别的,你能觉悟了这无差别相的如,你就是圣人;圆满地觉悟了这个如,那就是佛,是这样意思。所以「以如故说如来」,当然,为了明白,就是一切法空就是如,是这样意思。 「以如故说如来,以如故说辟支佛、阿罗汉、一切贤圣」,这一切贤圣人都是觉悟了「如」的道理才成就的,《金刚经》上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也是这样意思。 「以如故说为色乃至识,以如故说一切法乃至有为性、无为性」,「以如故说为色乃至识」,这个色受想行识,一切众生的生命体,都是这五种成分组织成就的,组织成的。这个色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都是地水火风这个物质它成就的。这个物质成就的,也是因为它的本性是空的,然后才成为色的;譬如说这个地方有个房子,这个房子,原来这个地方是毕竟空,是没有房子的;没有房子呢,所以有因缘在这里造一个房子,这就是「以如故」说这里有个房子。若是这里已经有了房子了,不可能同时同地再有个房子,那是不可能的;一定是原来是没有。原来是没有的,所以也叫做「本无」,也叫做「本性空」。《中观论》上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以如故说为色」,以如故说为受想行识,都是这样意思。譬如说这一个人,他原来不相信佛法,他的思想和佛法的思想冲突的,像蕅益大师,这印光老法师,原来他是谤毁佛教的、不相信佛教的,他的思想和佛教接触的时候就有冲突。有冲突,但是为什么他又能相信佛教呢?因为不决定,世间上的事情都是不决定的,这个思想本身是因缘所有的,由因缘造成的,这个不同的因缘一来冲击他的时候,他这个思想就会变化,所以还能够信佛。如果说若是他那个思想不是因缘有的,因缘就不能影响他;不能影响它,它就是固定了,就不可能再变化,不可能再变化的。我们说这个有的人年轻力壮的时候,或者他是很有学问的,他有他的见地,他不相信佛法、不相信善恶果报,认为这都是迷信;但是他若做恶事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疑疑惑惑地;倒是有没有果报呢?还是疑疑惑惑,因为疑惑的关系,他有时候会做善;哎呀!我以前做了很多的恶事,如果恶有恶报,那怎么办呢?还是做点善事吧!那么将来若有善有善报呢,我将来还有希望能够有善报,所以这恶人也会做善,也会做善的,不决定的。 我以前也提过,唐太宗原来没有见到玄奘法师的时候,玄奘法师从印度还没有回来的时候,这个唐太宗是不信佛的,他自己公开的说,他不信佛法。他也是做了很多的恶事,他把他哥哥杀死了,把他弟弟也杀死了,还是杀死了很多的人了,他心里面也是疑疑惑惑的,所以他后来造了很多庙,在东北也有唐太宗造的庙,在各地方都是有,很多的庙的。我想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心里面害怕,他心里害怕,所以是不决定。这样说,所以从佛法的道理来说,从现在的社会上真实的情况来说,佛法的弘扬不是太难,不是太难;只要我们佛教有人,弘扬佛法不太难,就是没有人就不行,没有人不可以。所以这个唐太宗遇见玄奘法师以后,可能是在《瑜伽师地论》翻完了以后,就是他临死那一年吧,唐太宗他向玄奘法师说:我想做点功德,什么功德最大呢?问玄奘法师。玄奘法师说:这个世间上这个众生都是迷迷糊糊的,不明白道理啊!就是要为他宣扬佛法、开导他的智慧,这件事非常重要,这件事非常有功德;但佛法本身不能弘扬,要依赖人;依赖人,谁能弘扬佛法呢?就是要出家人。所以你现在若想要做功德,做大功德,你就是度人出家,这件事功德最大,玄奘法师给他出这么个主意。于是手他下令,全国的寺庙,每一个寺庙里面度五个人出家,但是玄奘法师住的这个庙,那个时候好像是在弘福寺(这三潘市也有个弘福寺),那时候在长安有个弘福寺,多,他度二十五个人,好像,这窥基法师就是那时候出家的。 所以从这个道理上看呢,一切法都没有决定性,这个「无决定性」就是一切法空的意思,就是「如」的意思。所以从这里说呢,世间上的事情都是容易转变的。这个色受想行识,「以如故说为色」,以如故说为识。说「如」,这些物质的转变,物质,当然这个变化因缘性也是非常大,但是总是以识为本,以心为本,心的转变性非常重要。我们的生活的问题固然也重要,但是思想的问题特别重要,所以佛法,佛陀常是宣扬佛法来觉悟这一切迷惑颠倒的众生的。所以「以如故说为色」,就是以本性空故,有因缘故才有色;以本性空故,以因缘故才有识。若一切法都不是「如」,而是有真实性,那就不能变动,不可以变动,所以「以如故说为色乃至识」。 「以如故说一切法」,一切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乃至十八界、一切法,都是以如而才有这一切法的。「乃至有为性、无为性」,也都是因如而这样说的,一切有为法都是因如而成就的,因有为法,而就说无为法;若没有有为,无为也不可得,这在本经上是这样,有这样意思。「是诸如,如实无异」,这一切法是有差别的,但是这个差别的法的本性「如」,彼此是无差别的,真实是无差别的,「如实无异」。「以是故说名为如」,因此而说名为如的。 若是觉悟了这个「如」,就是圣人,为什么呢?我们这个烦恼,是在一切有为法、有差别相上才有分别心,才执着有我、有法、有各式各样的烦恼现起来;若是诸法如的时候,那地方不生烦恼,没有烦恼可生。那个地方,我们读这个《心经》:「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我们这个心在色受想行识上生烦恼、在眼耳鼻舌身意上生烦恼,在色声香味触法上生烦恼,在「如」的地方是没有烦恼可生的,因为没有引生烦恼的因缘故,所以见到如以后,就是断一切烦恼,就成为圣人了,这个道理是这样意思。「如实无异,以是故说名为如」。 「诸菩萨摩诃萨学是如,得一切种智,得名如来」,这个「诸菩萨摩诃萨学是如」,他发了无上菩提心以后,他在修四念处的时候,观身不可得、受不可得、心不可得、法不可得,观身受想法不可得。「须菩提!汝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金刚经》上说: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就是我们哪……释迦牟尼佛向须菩提尊者说:说是这个人来拜佛,看见佛了,看见佛就是看见佛的身相,这就是见到佛了,可以这么说吗?「不也,世尊!」须菩提尊者他是阿罗汉,他明白这个道理了,说:不是的!不是的!不可以说我看见佛的身相,他的身体有三十二相,这就是佛了。「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不可以因为看见佛的三十二相,就是见到佛了,这是错误。为什么呢?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要看见诸法如才是见到佛的,是这样意思。 我们用功修行的时候,有的时候也可能会在静坐的时候,或者是作梦,看见有殊胜的境界的时候,自己当然也生欢喜心,可是若是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上的理论来看呢,「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是虚妄、都不真实,心不应该去执着,应该是这样子。若是我们常常地学「诸法如」,常常地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话,自然是体悟到这里。体悟到这里的时候,这个人就不是平常人了,他就能够遇见什么境界,冷的境界、热的境界,得、失这一切的境界,他心不动,心就不动了,是没有问题的。 「是诸如,如实无异,以是故说名为如,诸菩萨摩诃萨学是如得一切种智,得名如来」,说我们若想要成佛,怎么样成法呢?就是学这个诸法如。「如来者,诸法如义」,《金刚经》上的话。我们怎么样学习佛法才能成佛呢?就是学「诸法如」,你常心里面这样观想、思惟、观察。这样思惟、观察就是毗钵舍那的观,再加上个奢摩他,平衡这个观;因为你不修奢摩他、只是修毗钵舍那,我们的身体受不了、不可以,一定要修奢摩他。修了奢摩他呢,一方面能帮助你这个身体减少病痛,能增长健康,那么你就用功修行,也更容易一点,同时呢,它又能够帮助你的毗钵舍那去见诸法实相的,所以这个奢摩他还是要修。 这里边呢,只是讲这个重要的地方说,「学是如,得一切种智」,说我们学习佛法,怎么叫学习佛法?学一切法如,这就名为学习佛法。就是观这个身、受、心、法都是不可得,观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个人表面上很和善,但是心很恶的,要叫他小心啊!固然也是对的,也不能说不对,但是你若想修行的时候呢,「觅心了不可得」,应该这样学习啊!我们只是每一天就是读《金刚经》的文,我们这样「如是我闻」这样读,这就是我修行了,有功课了;念楞严咒、念大悲咒、念十小咒、念很多的陀罗尼咒、读很多的经,这就是用功修行了!是!这也是修行。但是这只是起码的、才开始的而已,只是种一点善根,想要得无上菩提还很远啊!怎么样才能得无上菩提?「学是如」,才是对的。「学是如,得一切种智」,要学习这个如,这样呢,就是要修止观才可以。 这个佛教,佛教史,佛教的历史有正法、有像法、有末法。什么叫做正法?就是佛教徒能学习「诸法如」,那是正法。什么叫做末法?佛教徒就是唱,唱颂、唱一唱,然后照经本子念一念,啊!我就有修行了;不能学诸法如,是名为末法。当然,你还能念经、还能拜佛也好嘛!能念阿弥陀佛还是好嘛!好过没有念佛、好过没有念经、好过没有念咒,还是好,也可以栽培善根,愿生阿弥陀佛国也是非常好了,但是你想现在得无生法忍,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若是……如果我们不学习经论,我们也不知道这回事情,怎么叫做……;我们不知道「学是如,得一切种智,得名如来」,我们不明白这件事,不知道这件事。那么我们就是干什么呢?我们佛教徒干什么呢?那么很容易知道现在我们佛教徒干什么。在家的佛教徒一天干什么?出家的佛教徒每天干什么?很容易知道,就是做这些事。做这些事也是好,因为实在说来呢,就是现在末法时代,众生根性钝了,你让他学「如」,学不来啊!就是我们少少地做些功德还可以做,勉强地可以受五戒十善,可能也可以做。但是学「诸法如」,学不来。学不来呢,我在想啊,佛教的领导人也有关系,也不能全说……我们这些人哪……,这话好像我们自己没有做对事情,又埋怨这个领导人不对。当然,我这么看,领导人也是应该负责,但是我们自己为什么没有遇见那样的领导人呢?那就是你自己要负责了!为什么没有遇到?为什么他遇见了,你没遇到?还是我们自己也有因缘。 这个学习「诸法如」有个好处,心里面太平;就算是你还没得圣道,心里面太平、平静。你不学习诸法如,我们现在佛教徒做这些事情,你心里面还是不太平,你心里面有很多的问题不能解决,这佛教徒和非佛教徒不是差很多的。若是你能学诸法如,那可是不同,和非佛教徒不一样,不一样的;有可能你现在就能够得无生法忍了,这是有可能的。「学是如,得一切种智,得名如来。」 这句话我也常说,我现在还想再重复一下,就是在《大庄严论》上说一件事。当然这不是中国的事情,是印度,一个优婆塞,就是受了五戒的一个居士,有一天他看见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放大光明,有很多的比丘围绕着,来了。来了呢,就为他说法,他就听,听他说法。听完了的时候,这个优婆塞说:你不是佛!会说这句话。若是我们今天的佛教徒,能有这个胆量、能有这个智慧,会说这句话:你不是佛!会敢说这句话吗?不要说有三十二相,只有一相,你可能就得赶快要磕头了,你还敢说:你不是佛!你敢说这句话吗?那么为什么那个优婆塞会说这句话呢?因为那个优婆塞他学习佛法了,他知道什么是佛法。那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个人,为他说的佛法和他学的佛法不一致;不一致,他就说:你说的不是佛法。你说的不是佛法,所以你不是佛。他说完这句话呢,那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人,就恢复了本来面目,原来是个魔王,不要说你还……你具足一个相、具足两个相,你就是现出三十二相,还原来是个魔王。这个魔王就赞叹:释迦牟尼佛太伟大了!不要说阿罗汉,一个在家居士,五戒的居士,他知道我不是佛,知道我是魔,是释迦牟尼佛的伟大! 但是我们现在回头想,他是学过佛法了;他若不学习佛法,他敢说这句话吗?不敢说这句话的。那么我们末法时代的佛教徒不学习佛法,不要说是在家居士,连出家人都在内!当然,我不敢说每个都是这个样子。假设见到一个,不要说三十二相,就说三十相、具足十相吧!会怎么样?心里会怎么想?若是做梦,梦见有三十二相的人,唉呀!不得了,我见到佛了,会怎么想啊?所以从这些事情看出来,末法时代的众生的可怜,可怜啊!从这些事情,从我们读经、学习的经,从佛教史上看,学习佛法的重要可以知道了。不学习佛法,也就是末法的现象了,不学习佛法。 「学是如,得一切种智,得名如来」,这里面的意思是很多,我就略说了,就说到这里。 以是因缘故,说菩萨摩诃萨当知如佛,以如相故。 「以是因缘故,说菩萨摩诃萨当知如佛」,因为前面这个因缘,所以说菩萨如佛。「以如相故」,因为菩萨也觉悟了「如相」,和佛觉悟的「如相」是无差别。当然菩萨所觉悟的如是无差别,但是能觉悟的智慧有点差别;能觉悟的智慧,菩萨还没圆满,所以还不能说是佛;只能说「如佛」,而不能说「即是佛」,还不能这么说。 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学如般若波罗蜜,菩萨学如般若波罗蜜,则能学一切法如。学一切法如,则得具足一切法如。 「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学如般若波罗蜜,菩萨学如般若波罗蜜,则能学一切法如。」这底下呢,是第三科劝学如,劝我们佛教徒要努力地学习诸法如,要这样学习。「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学如般若波罗蜜」,应该学习这个「如」的波罗蜜;如就是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就是如。般若波罗蜜是智慧,你若有了智慧,你就能见诸法如,你若想见诸法如,一定要成就般若波罗蜜。所以学习「如」也就是学习般若波罗蜜,学习般若波罗蜜也就是学习「如」了,它们两个是分不开的。 「菩萨学如般若波罗蜜,则能学一切法如」,这个般若波罗蜜也是如,《金刚经》上:「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譬如说色是如,而如又非色,是这样意思。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和这个意思一样。所以「则能学一切法如」呢,前面说般若波罗蜜是如,色是如,受想行识是如,乃至一切法都是如,「则能学一切法如」。 「学一切法如」呢,这话是这样说:在这个,我们学习这个《般若波罗蜜经》,尤其那个四百卷的第一分,第一会。它说「一切法如」的时候,总是从五蕴开始说;从色受想行识开始说,然后说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开始说。这里边有什么事情呢?虽然一切法都是如,但是有的容易学、有的难学。譬如说,我们说做梦,做梦的时候有人请我吃饭,我不知道是做梦,我吃得很香、吃得很饱;一醒了梦,原来没有!没有那么回事,我肚子还是空的。那么这个梦是假的,我们容易觉悟;这假的,我肚子还是空的嘛!就可以知道梦中吃饭是空的啊!所以这个梦「是如」,你容易觉悟。所以不做梦的时候,我眼前看见的这些事情,这是真实的嘛!不是梦啊!你说这是「一切法如」,那不行,就不容易,还是有难易的分别的,还有这件事。所以最初学习诸法如的时候,要观自己的色受想行识是如,然后再观察其他的一切法是如,也是有一个次第。但是你学习功夫久了、智慧高了呢,「则能学一切法如」,一切法都是如,就是无差别了。 「学一切法如,则得具足一切法如」,「具足」就是成就的意思,成就了一切法如,成就了一切法如,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现在用语言文字去解释「诸法如」,这个语言文字是能诠显、能显示的,诸法如是所显示的。就是也可以说,心是能分别的,这个语言文字,这个经上的语言文字,这个文和所诠义是所分别的,是用嘴说的,是用文字去分别的,这个是没有具足「一切法如」,是没成就。「具足一切法如」呢,就是你和这个如统一了,和如统一了,才是成就了「诸法如」。譬如说是你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生命体是毕竟空的,当然,我们用分别心,用散乱分别心这样分别不是太好,你要静坐,把这个心静下来。静下来,最好也能有个欲界定,欲界定不是这样子散乱,但是也不是什么高深的定,静了它一个钟头,或者两个钟头,然后你依据文字所开示的「诸法如」去思惟。思惟的时候,就有可能和「诸法如」相应;有相似的相应,不是真实的,有相似的相应的境界。有相似的相应的境界的时候,还是没有得「诸法如」,还是没有,还是没有的;一定是什么呢?这个定的力量再高深,或者得未到地定,或者色界定的时候,定的力量大,就是什么?就是心的力量大,就是我们的心的力量大;心的力量大了,你的智慧的力量也就大,这个力量大的时候,观一切法空、观一切法如,这时候容易相应、容易相契合。 相契合的时候,是没有能、所的,没有能、所的分别;不是有能分别的心、还有所分别的「如」,不是这样子。也没有能分别的语言文字,也没有所分别的义,也没有所分别的「如」,没有这能、所的差别,不是相对的境界,是统一的境界,是无差别的境界。那个时候就是「具足一切法如」,就是你成就了这「一切法如」。在《大智度论》上的解释呢,具足了「一切法如」是什么呢?就是你能够用种种的善巧方便,去表示「诸法如」的道理,你能这样做,你能这样做的。 这个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这个正思惟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正见就是与「诸法如」相应了,就是「具足一切法如」了;这个正思惟是什么意思呢?他能够去思惟这个「诸法如」,用语言文字去表示,他能这样思惟,然后这个正语就是能表达出来,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个时候就表示你是「具足一切法如」了,是这样意思。 具足一切法如已,住一切法如得自在;住一切法如得自在已,善知一切众生根;善知一切众生根已,知一切众生根具足,亦知一切众生业因缘;知一切众生业因缘已,得愿智具足;得愿智具足已,净三世慧;净三世慧已,饶益一切众生。 「具足一切法如已」,具足「一切法如」已经成功了。「住一切法如得自在」,这个具足一切法如,还有一个什么现象呢?就是心里面自在,你能够独自地存在。独自地存在,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别的人,或者是赞叹你、或者是毁谤你,你心里面自在、心里面不动摇;毁谤你,你心里也不动、赞叹你,心里面也不动,这叫做「自在」。如果是毁谤你,你心里面就动:为什么你要毁谤我?还要讲讲道理;人家赞叹了,他就心里欢喜了、就高起来了,就是不自在;不自在,就是没具足诸法如。具足诸法如的时候,这个人在一切的冷热的境界里面,他心里不动;一切苦恼的境界、一切快乐的境界,他心里面都不动。八风不动,这是圣人的境界,「住一切法如得自在」。 「住一切法如得自在已,善知一切众生根」,他得自在是「住一切法如」的一个相貌;还有第二个相貌呢,「善知一切众生根」,能知道一切众生的根性,能知道众生的根性。众生的根性,「根」是什么?就是信、进、念、定、慧,就是他的善根,知道这个人是有善根,知道这个人没有善根,知道这件事。 这个信,这个人若有信心的话,他对于佛法有了信心的时候,他就……;这个有信心、没有信心,也有一点分别。有信心,「信为欲依」,这个欲望的欲,信为欲依。信,就为这个……,这个欲就是希望的意思,信为希望作依止,他若有信心,他一定要有希望。这样说就是,喔!佛法是这样讲:转凡成圣、能得到诸法如、能得大自在、远离一切苦恼,你若相信了,你就会有希望,我也要具足诸法如,这就表示你有点信心。如果说是:这个诸法如、得自在,我心里没有兴趣,那就表示你没有信心。譬如说做生意能赚钱,我若相信,喔!那我也去做生意,就表示你有信心。所以这个地方也有这个意思;你若有兴趣了的时候,就表示你有信心,这是具足了信根;就是没有疑问,别人怎么样说这件事是迷信,你心里面不疑惑、不动摇,这就表示你有信心,有信。 有进,精进。这个精进什么意思呢?虽然他还没得到诸法如,但是他能努力地修行,不休不息地去修行去,这就是精进力很强。若是说是:我也相信、有希望心,但是不肯开始用功,就是没有精进力。 信、进、念;这个「念」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从书本上面得到了这个法门,或者是由师长的教导,你得到了「学一切法如」的这个法门,能在心里面分明的显现出来,就叫做念。就像我想我的母亲,我母亲的面貌一下子就现出来了,现在心里,这叫做念力;如果你没有念力,想老半天也想不出来,我想我一个朋友,怎么想也想不起来,就是没有念力。这个念在这里,念这个字,在佛法里面倒非常重要,你念大悲咒也是靠念,不然的话就忘了,念经、念咒乃至念佛,一切一切都是念。现在这里说这个信、进、念,就是学习这个法门,你能够在心里面现出来,现出来,然后才努力地去修,所以这个念,这是一个念的意思。其次,这个念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呢,也就是有个智慧的意思;就像守门的人,这个善人容许他进来,恶人就是不可以进来。说是我们用功修行的时候,这个恶念就不可以进来,善法就可以进来,这个念也有这样的作用。 信、进、念。定,你这个人,你能够摄心不乱修学禅定,具足了定的功德。信、进、念、定。慧,就是观诸法实相的智慧。信、进、念、定、慧这五种功得你都具足了,那就叫做「众生根」,众生的善根。 这位菩萨、具足诸法如得自在的这个人,他能知道这个众生他有信根、有念根、有精进根乃至定根、慧根都具足;有的人具足一样、两样、三样,缺几样,不具足。所以「善知一切众生根」。 「善知一切众生根已,知一切众生根具足」,说这个众生,这五种功德都具足了。具足这五种根这个人,他能够得圣道;不具足是不能得圣道的。信、进、念、定、慧,就是能得圣道。 「亦知一切众生业因缘」,这个知道一切众生根具足,就是具足了诸法如以后,能得自在,而又能知道众生具足、不具足善根,又能知道一切众生的「业因缘」,这是什么呢?说这个众生是具足善根,但是他造了很多罪,他不能得圣道。这个「业」就是指……当然有可能做福业、也可能做罪业。有严重的罪业,虽然具足了信、进、念、定、慧的善根,但是不能得圣道,也有这种事情。说是「亦知一切众生业因缘」,这个「业因缘」呢,就是过去世做了很多的罪,也知道一切众生未来的果报。因为这个人呢,当然有宿命通、也有天眼通;有天眼通能知道未来的事情,有宿命通能知道过去的事情,那么这个圣人他就为一切众生说这件事,说这件事呢,众生一听到;哎呀!过去有罪业、未来要得恶报,心里面会恐怖,一恐怖呢,这个心就柔软一点,就容易接受教化,有这个事情。 「知一切众生业因缘已,得愿智具足」,「愿智具足」这个愿智,什么叫愿智?「愿智三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无论有什么问题,他一入这个愿智三昧的时候,就知道这个问题怎么解答;能知道过去的业因缘、知道未来世的业因缘,或者是罪业、或者是福业、或者是不动业,是有障碍、无障碍,这些事情都明白,「知一切众生业因缘已,得愿智具足」。 「得愿智具足已,净三世慧」,你这个愿智三昧具足了,你能清净你三世的智慧;通达过去世无障碍、通达未来世的无障碍、通达现在世无障碍,通达现在世有善根,过去世或者是有罪业,未来有什么果报,这些事情都明白。「净三世慧已」,这三种智慧都清净了,这样的人呢,他就能饶益一切众生,能利益一切众生了,他说法的时候能够教化众生,能令众生信受奉行。 我讲到这里,但是前面还有个问题,我解释一下。什么问题呢?菩萨,色受想行识,也是以如故得说;一切法都是如,才有一切法,说菩萨是如佛。那么这个畜生,三恶道的畜生,当然也都是色受想行识,那么也是「以如故」说色受想行识,那么畜生也应该说如佛吧?也可以这么说吗?不能,畜生不能说如佛。 什么原因呢?畜生也是有如,地狱、饿鬼、畜生也在一切法之内,也都是如,但是不能说是如佛,因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如还没有善根的因缘显现出来;这个畜生的世界他也是如,但是他没有因缘把这个如现出来,没有现出来,他就不能够像菩萨那样去广度众生,所以不能说是「如佛」。这样用这个道理来说,人也可以说如佛吗?人也是不能,因为我们这个「如」也没现出来!我们这个「如」还没现出来,所以我们也不能说如佛;但是理性是有,一切法都是如,说我们人也有如,这样说是对的。今天就讲到这里!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