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探微 第二章净土思想在佛法中的意义 第一节本愿思想 本愿,在空间上为“前方”、“东方”之义;在时间上为“以前”、“往昔”之义。这里的时间,指“佛陀成佛以前”的意思。即佛及菩萨于过去世未成佛果以前,为救度众生所发起之誓愿。于因位发愿至今日得其果,故对果位而称本愿。依世亲菩萨之《往生论》所说,佛之本愿力,能速疾成满如大宝海之无量而殊胜之功德。所以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所说之菩萨本愿,是菩萨在其修行时代,于将来成佛道时,在其所成就之佛国净土内,欲实现之作用或者状态的预先誓愿。而不是于今世发愿而于今世成就,而是经过无数世长远修行,最后实现其誓愿,这是本愿思想之特色。 本愿可分为总愿与别愿。总愿是一切佛菩萨共通之誓愿,即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简言之,实际上就是“上求菩提,下化众生”,这是大乘佛教之根本精神。别愿是关于下化众生的样式之特殊誓愿,而且以为依诸佛菩萨,其种类或性质各有相异;例如从数字上,千手观音有六愿,药师佛有十二愿,阿弥陀佛有二十四愿或四十八愿,释迦佛有五百大愿。从消极而言,诸佛菩萨在救济怯弱无限众生,亦有从其意图特别注力于某一方面之相异;从积极而言,诸佛菩萨在建设佛国净土时,亦各有相异之处,当然亦不可疏忽此间有思想开展程度之相异。但在历史、教理或者现代的意义上,别愿因有其具体的规定,富于种种教训与暗示,在佛法上的意义就更为明显,不像总愿那样抽象。 在原始佛教思想中,似乎还没有本愿思想,本愿思想的萌芽。当是起于本生谭。如果单从原始佛教表面来看,则本愿思想并不代表其中心思想,而就里而言,本愿思想之产生是包括在原始佛教之核心问题之中,而且与佛身有关,这在前章已经叙述到了。本愿思想起初通过本生谭经典而渐次发展,是在原始佛教至大乘佛教之间产生,有着承先启后的作用。此间之本愿思想,大约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当是以南传佛教归于《小部尼伽耶》之一的《本生经》,有547个本生谭;第二,系印度僧人圣勇所编辑汉译的《菩萨本生鬘论》;第三,系《六度集经》。 第一个时期的《本生经》系巴利语传,属南传佛教之上座部佛教的经典,本愿思想虽已出现,但还是原始的,其中多将民间寓言改为本生谭,借以教训世人,所以其中亦有与本愿思想无关的部分。但已经将菩萨所行之一切功德,全部回向为释迦牟尼成佛之事,记载于故事之前后。本生谭中所记载了一些大事件的发生,菩萨发出祈誓时,有着不可意想之功效。这虽然不矣于隔世之将来,自然不算本愿,但从含有念愿力、现实力之意思而言,无碍地成为本愿思想要素之一。 第二个时期的《菩萨本生鬘论》是梵语所传,推之当属北传佛教,在故事题材的本生,虽与南传《本生经》相同,但其中所增入之宗教意义,更深化了一层。特别是汉译本中,已经有了起称三宝功德缘起,叙说念佛称名之功德,可以说是本愿思想的先驱,这是有重大意义的。 第三个时期的《六度集经》,是以汉译而弘传。可以肯定地说是小乘佛教之本生谭大乘化时的产物,所以本愿思想特别明显,总愿思想之四弘誓愿在经中处处皆是,而别愿思想亦在此经中有所萌发。菩萨厄受不公正之痛苦时,自甘忍受之同时,而又誓愿将来成佛之时,特先拔出该痛苦之因。《六度集经》之本愿思想已经相当成熟,虽然没有脱离小乘佛教的色彩,而十方诸佛之思想,授记作佛,变生男子,以及《般若经》中著名之常啼菩萨的传说,均于此可见。特别还相回向式的萌发,更具有某种意义。当然,此时菩萨是限指释迦牟尼之前生,还没有发展到有种种菩萨于诸方同时存在,而发起种种之誓愿。进一步的发展本愿思想,则是大乘佛教之经典。 菩萨救济众生必须行波罗蜜。波罗蜜翻译为度,分菩萨诸善万行为六类或者十类,即所谓六波罗蜜或十波罗蜜,修波罗蜜行成为菩萨之特色。大乘佛教以菩萨思想为中心,菩萨救拔众生,要成佛道,就要行菩萨道,所以大乘佛教的思想不外乎是波罗蜜之发展。尤其是六度。菩萨以布施即慈善事业、持戒即道德之规范、忍住即忍耐谦让、精进即勤奋努力、禅定即精神之统一、般若即智慧之发挥,从而本愿思想亦自然地与六度相联系。六度是全体的,所以回向总愿,而以四弘誓愿为其奋斗之目标,实践将来能成就净土,所以道德文化造就净土特色的别愿,也就成为所有大乘经典的特色之一。 关于六度与本愿思想,当以《八千颂般若》、《道行般若》等小品为初期大乘经中最有代表性的,般若思想本从六度中般若波罗蜜展开。行六度以征服内心私欲,以解脱一切痛苦,使之无有恐怖,从此功德立本愿,成就净土,即是依般若之菩萨精神。若行布施,虽恶兽不足恐惧。在菩萨舍其本身亦不重要,但需要有誓愿对将来所建设之佛土而没有恶兽;行戒与忍辱,在精神上虽可得到由怨恨等嗔烦恼之解脱,但誓愿必须使将来之净土没有嗔心怨恨之畏怖;由精进度,切断心之渴爱而得绝灭渴水之苦,但于佛土必须誓愿使八功德水充满;从禅定得法喜禅悦,而得免饥馑,要誓愿净土为饭食充足之处;从闻思修慧,虽达观人之病患是常事而解脱痛苦,但必须誓愿使将来之净土为无疾病健康之地。由般若之空观,从精神上解脱一切痛苦之功德;由空力之应用,建设净土转换为妙有,是净土自始即于道德的、文化的完备本愿,这是在研究本愿思想中最有价值而应该注意之处。 更应该值得一提的是《小品般若经》结合六度而确立六愿思想。在数目上而言,其次是十波罗蜜所配之十愿思想。十愿思想以《华严经》为中心而发展,在佛教教理史上占着重要的地位,但不如六度所配之本愿思想的发展庞大。若以六度为中心,以数目而进为其特色,六愿、十二愿、十八愿、二十四愿、三十愿、三十六愿、四十二愿、四十八愿之进展,不是一个偶然之巧因。十二愿说以药师佛十二本愿为最明显者,然而这是大乘佛教末期,随密教思想而起,所以并不能视为是继承六度本愿思想而发展者。《阿閦佛国经》是叙说佛陀于菩萨时代之本愿,及成就本愿之佛土状况,与佛陀教化风度至涅槃之状况,盖知阿閦佛之信仰是次于未来佛弥勒之信仰。阿閦佛是以般若思想为背景的大乘信仰,其核心誓愿有十二条,兹录于下: 一、所有修行均回向于一切智(成佛之事)。 二、一一之语言悉与念佛相应。 三、生生出家。 四、出家而更行十二头陀。 五、成就四无碍智。 六、住于行、住、坐之三威仪。 七、不犯根罪。 八、对妇人说法不起欲念。 九、对佛菩萨之说法必须谨听。 十、不闻外道异端之说。 十一、当财施、法施,住于平等心,不设施彼区别。 十二、见罪人必救之。 就其内容,与《小品般若经》所提出之六愿思想未必有密切的关系,但以十二为中心之点,可以解释为六愿而倍之。此只是关于自己修行的誓愿,不是建立国土之誓愿。但亦叙述到国土之功德,而内容明显是从《小品般若经》之六愿为起点,而代表至三十愿之中间思想。《阿閦佛国经》可以说是从《小品般若经》到《大品般若经》之中间代表经典,亦可旁证六愿与此十二愿之历史的联系是密切的。《阿閦佛国经》虽亦无名之为本愿,但叙述净土之特相,大约有十八条,而以后之经典均以本愿形态说之,这可以理解为阿閦佛因位时之本愿,亦录如下: 一、国土无三恶道。 二、所有之人行善。 三、国土平坦。 四、其地柔软如绒繵。 五、无风、寒、气之三病。 六、人民无有恶色丑卑者。 七、无有YIN怒痴簿之人。 八、国土无牢狱。 九、无邪说异道。 十、树木花实繁盛,人人从树取种种衣着。 十一、衣食均有芳香。 十二、饭食自然地出。 十三、住居从七宝而成。 十四、八功德水充满。 十五、妇女极真淑。 十六、人人之铺盖亦从七宝而成。 十七、人人之饮食胜于天人。 十八、国无王者号,只有法王。 从此内容上看,从《小品般若经》发展到后来弥陀中心之二十四愿说,或三十愿说。《无量清净平等经》之二十四愿大体与此相同,列出以供比较。 一、没有恶道愿。“我作佛时,令国中无有地狱、禽兽、饿鬼、蜎飞蠕动之类,得是愿乃作佛,不得从是愿终不作佛。” 二、不更恶道愿。“我作佛时,令我国中人民来生我国者,从我国去,不复更地狱、饿鬼、禽兽、蠕动,有生其中者,我不作佛。” 三、金色身相愿。“我作佛时,人民有来生我国者,不一色类金色者,我不作佛。” 四、天上人间无差别愿。“我作佛时,人民有来生我国者,天人世间人有异者,我不作佛。” 五、自知宿命愿。“我作佛时,人民有来生我国者,皆自推所从来生本末所从来十亿劫宿命。不悉知念所从来生,我不作佛。” 六、天眼通愿。“我作佛时,人民有来生我国者,不悉微视,我不作佛。” 七、他心通愿。“我作佛时,人民有来生我国者,不悉知他人心中所念者,我不作佛。” 八、飞身自在愿。“我作佛时,我国中人民不悉飞者,我不作佛。” 九、天耳通愿。“我作佛时,我国中人民不悉微听者,我不作佛。” 十、无有爱欲愿。“我作佛时,我国中人民有爱欲者,我不作佛。” 十一、证入涅槃愿。“我作佛时,我国中人民住止般泥洹,不尔者我不作佛。” 十二、弟子无数愿。“我作佛时,我国诸弟子,令八方上下各千亿佛国中,诸天人民蠕动之类,作缘一觉大弟子,皆禅一心,共数我国中诸弟子,住至百亿劫无能数者,不尔者我不作佛。” 十三、光明超佛愿。“我作佛时,令我光明胜于日月,诸佛之明百亿万倍,照无数天下窈冥之处皆大明,诸天人民蠕动之类,见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来生我国,不尔者我不作佛。” 十四、寿命无量愿。“我作佛时,令八方上下无数诸国诸天人民蠕动之类,令得缘一觉果证弟子坐禅一心,欲共计知我年寿几千万亿劫,令无能知寿涯底者,不尔者我不作佛寿命无量。” 十五、寿命长短自在愿。“我作佛时,人民有来生我国者,除我国中人民所愿。余人民寿命无有能计者,不尔者我不作佛。” 十六、无有恶心愿。“我作佛时,国中人民皆使莫有恶心,不尔者我不作佛。” 十七、诸佛赞叹愿。“我作佛时,令我名闻八方上下无数佛国,诸佛各于弟子众中,叹我功德国土之善,诸天人民蠕动之类闻我名字,皆悉踊跃来生我国,不尔者我不作佛。” 十八、一生不退愿。“我作佛时,诸国人民有作菩萨道者,常念我净洁心,寿终时我与不可计比丘众,飞行迎之共在前立,即还生我国作阿惟越致,不尔者我不作佛。” 十九、恶人往生愿。“我作佛时,他方佛国人民,前世为恶,闻我名字及正为道,欲来生我国,寿终皆令不复更三恶道,则生我国在生所愿,不尔者我不作佛。” 二十、诸菩萨悉得一生补处位愿。“我作佛时,我国诸菩萨不一生等,置是余愿功德,不尔者我不作佛。” 二十一、三十二相愿。“我作佛时,我国诸菩萨,不悉三十二相者,我不作佛。” 二十二、供佛自在愿。“我作佛时,我国诸菩萨,欲共供养八方上下无数诸佛。皆令飞行,欲得万种自然之物,则皆在前,持用供养诸佛,悉遍已后日未中则还我国,不尔者我不作佛。” 二十三、饭食自在愿。“我作佛时,我国诸菩萨欲饭时,则七宝钵中,生自然百味饮食在前,食已钵皆自然去,不尔者我不作佛。” 二十四、说经行道愿。“我作佛时,我国诸菩萨说经行道不如佛者,我不作佛。” 从此二十四愿,可以看到是从阿閦佛十八愿而建立。当然阿閦佛国土是属道德文化的,而阿弥陀佛之极乐世界则更加具有艺术性而更富有宗教意味。前者是现实的;后者是理想化的,这也是阿弥陀佛超越阿閦之趣意,即由阿弥陀佛思想之兴起,而导使阿閦佛到后来不得不更推立变体药师如来,与阿弥陀佛信仰相协调了。 阿弥陀佛之本愿由二十四愿而发展至《无量寿庄严经》之三十六愿,《大无量寿经》之四十八愿为顶点,此意味着本愿思想之发展,可谓亦有阿毘达磨式之数目累加法,不仅是净土思想发展的象征,而且对《大品般若经》之三十愿说影响亦深。《大品般若经》中特详明本愿思想乃其第五十八《梦行品》,显然是从《小品般若经》甚深义品之内容而成为独立的一品,继承六波罗蜜立六愿,同时加上二十四愿而为三十愿,以为是菩萨建立净土之应修本愿,从而建立般若妙有思想。可以说本愿思想贯穿于整个大乘佛教的精神之中。 第二节易行道与难行道 佛教法门四万八千,三藏经典十二分教,佛陀应种种机,说种种法。然而,真能研习经籍教典之人,恐为数不多。天台之五时八教,华严之五教十宗,唯识之三时说法,三论的二藏及三*轮等;法相名词皆以万计,密教设坛仪轨繁多,亦非一般行者所能及。然而佛教行者之最终目的,是为了成佛。在修学的过程中,必然要经过许多阶段,故尔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将一切法门分为易行道与难行道。凡依经教,在此土积累功德,断惑证真,修因证果,皆是难行道。凡依念佛法门,往生净土,于彼国中,仗佛威神,终成正觉者,皆属易行道。这样看来,除净土宗之外的各宗各派,皆属难行道,而净土宗则属易行道了。 修行的法门,依自力与他力的差别,而形成了难行道与易行道。将难行、易行二道研究一下,则知所谓难行,是指全凭自力,所以比较困难。相对之下,所谓易者,是指净土行者兼具自、他二力。在二力中,他力远较自力为大,所以比较容易;佛教各宗派教义如海,头绪纷繁,下手及中间阶段,都不容易着力,若有理解之差谬,将误入致招恶果,所以难度较大。而净土宗则门路简单,目标明显,在下手及中间阶段,都容易着力,向前修行前途平坦,基本上可以避免差谬,所以比较容易;修学其他佛学,需要崇高的师资,明利的根器,充分的时间,良好的缘法,倘若条件不具备,就很难收成功之效,所以比较困难。净土法门不依赖师承,不论根器,事闲事忙、出家在家,一切无碍,所以比较容易;末法时代,众生业重福簿,修他法皆不能契末法机,加之外道邪说,外道附法,所以困难甚多。而净土法门虽然在末法时代,依旧得度生死,万修万成,比较容易。依此四项之见,可见难、易之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