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探微 第一章净土思想的产生 第一节净土思想的因缘 净土信仰,也就是大乘佛教“彼岸世界”的信仰。一般来说,比较成熟的宗教,都有自己的“彼岸”方式。大乘佛教所讲的“净土”,是与“秽土”相对而言的,净土是指以菩提修成的清净处所,为佛菩萨所居住之处所。对此而言,众生居住之所,有烦恼污秽,故称为秽土或者秽国。大乘佛教认为涅槃有积极作用,而证得涅槃的诸佛,各在其净土教化众生,故凡有佛所住之处即为净土。净土乃诸佛因位行菩萨道,起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为无量永劫积累建立的庄严世界。《维摩诘经•佛国品》谓,心净土净,娑婆即常寂光净土,若众生心不净,此土即秽恶不净;佛所见清净,即成无量功德庄严。《法华经》之灵山净土,《华严经》之华藏世界,《大乘密严经》之密严净土,即以心净土净说为本。但《无量寿经》载,娑婆世界以外,另有净土。亦有于来当其成佛时所成就之净土,二者均是菩萨依本愿,经修行时所完成的国土,为众生愿生之处。至于他方的净土,则有阿弥陀佛之西方极乐世界,阿閦佛的东方妙喜世界,药师佛的东方琉璃世界,藏传佛教的香巴拉王国等。 净土思想的产生,自然是来自印度佛教的根本精神,它不只是横超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的具体表现,也是抛弃热恼世界的实践境界,由是“本愿”思想,更是释迦牟尼佛本怀的通体透露。关于净土思想的因缘,有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二方面: 首先,就外在条件而论,净土思想渊源于佛陀时代的念佛与生天的思想。佛陀的说法中,最频繁的是施、戒、生天等三轮教法。释迦牟尼总是先以生天的福乐思想引人入信,然后进一步地说明四谛、八正道及十二因缘等教法。因为佛陀善于利用民众的信仰感情,所以先劝其生天,并教之以生天的方法。生天的思想,是各民族一致的愿望,在宗教的信仰中其重要性不可忽略。尤其是在印度,若去掉了生天思想,几乎无宗教可言。佛教初创,不以此为善巧方便,恐无法立足而谋求发展。与生天福乐思想紧密相连的就是轮回与解脱,从《奥义书》以来,印度人无不愿往生于较好的世界,因为轮回此界是迷妄的生存,所以必须脱离,不愿反复。轮回与解脱是印度传统的宗教思想。印度诸学派的哲学课题,无不以解脱轮回为目的,包括了哲学理论与宗教上的实践方法。佛教沿用了这一传统的理论,并有所发展。 《大智度论》卷二十二谓:“声闻法中说念欲界天;摩诃衍中说念一切三界天。行者未得道时,或心着人间五欲,以是故佛说念天,能断YIN,则生二界天中,若不能断欲,即生六欲天中。”这是释迦牟尼为未证道或者眷恋五欲的人所施设的解脱现实痛苦的方便。佛陀所创建的教团里,已经有了出家与在家的四众弟子。出家与在家的关系,佛教亦沿用了印度当时一般宗教习惯以及通用的概念。不过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佛教却建立了自己独自的立场,出家二众依“法行”,在家二众依“信行”的原则。四众弟子以崇拜佛陀的伟大人格,都有着随佛、学佛的意志。而佛陀如何教导他们呢?从古以来,印度对人生的看法其共性都是一种“苦”的观念,佛陀所揭示的人生观以四圣谛为核心,亦是建立在这种“苦”的观念上的。苦谛是揭示人生的苦观,集谛是揭示苦的原因,灭谛是灭苦后的境界,道谛是灭苦的方法。这“人生是苦”的观念,深入民心,根深蒂固,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的传统思想。这种思想一直流传到现在,并且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思想界。人们都希望摆脱现实的痛苦,追求人生的快乐。印度当时的众多宗教、沙门团体,大多都为实现人生痛苦的解脱而应时应机建立。什么地方能够没有痛苦而只有欢乐呢?生天的思想也就自然而萌芽,很快地流传而遍及全印度。佛陀为适应众生的机宜,教以不同的解脱痛苦的方法,亦以六念处教导弟子,而六念处的法则,以皈依佛、法、僧为三念,即念佛、念法、念僧;再加上念戒,即忆念戒行加德;念施,即忆持不忘布施的功德;念天,即以念天为福乐,而修施、修戒的善业。由于六念处中有念佛的思想和生天的思想,再由生天的思想演变成为往生的思想;进一步由念佛的思想与往生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往生净土的思想。在佛经中,往生净土的记载,肇始于兜率天内院的弥勒净土,这可以说是念佛、念天、生天而演变成往生净土的开端。由此,可以了知净土思想渊源于原始佛教。 净土思想的渊源,虽可以溯源于佛陀时代。但是,近代有学者从历史考证和社会背景,却认为此一思想不是起自印度,有从波斯反传入印度的可能。此说是源自拜火教“无量光”观念的联想性的想法,净土的教主阿弥陀佛亦有无量光的意义,但与拜火教的光量并无必然的关系,印度传统的婆罗门教,亦有此种光明的观念。人类经过黑暗,都有渴求光明的想象,光明只是人类追求理想表露的象征。阿弥陀佛的含义虽然亦是光明,然而其具体的精神,却完全是释迦牟尼佛的发露。当然,佛教净土的思想,也不能否认受到入侵印度的外来民族及带来的文化交流的影响,以及婆罗门教的复兴及其文化的影响等因素。 印度的宗教形态,有泛神论和一神论两种。属泛神论形态的《吠陀经》,叙说了雅利安人自《吠陀》以来在生活上建立了众神,托赞神之歌,希求现世乐。他们依时、依人安立不同的特定神只作为最高神,因而产生了似一神教的多神教;这可以说是印度神话以及宗教界的共同特点,佛教也是在此基础上生长的,佛陀也并没有否定婆罗门等教的神只观。 再来研究印度的历史,就可以知道印度文化并非仅由雅利安民族所创造。在公元前后,有几支外来民族入侵,不久被同化,缔造了印度文化。波斯、伊朗、希腊、塞族等,对印度文化的形成都有重大的贡献。例如《弥兰陀王所问经》(汉译为《那先比丘经》)就是希腊思想文化和印度思想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料。大乘佛教时代的印度社会以及文化,外来民族的影响亦不少。例如出于《大集经》中的末法思想,是受到4—5世纪侵印的廓尔民族的搅乱所致。佛经中经尾出现的“末法五浊恶世”、“令法久住”、“当传此经”等的记载,并非仅是为流通,或者经文上的修饰语,而是当时国家民族危机的反映。换句话说,流通分的流通悲愿,体现出了当时印度国家和民族的危机,从而可以探知到人们对净土的想往与渴求。 再就内部条件而论,净土思想的产生,不但有一般大乘思想所共有的条件,而且有独特的内在条件。从佛教而言,信仰佛陀的人格是相当重要的。佛陀观随着佛教发展的时期而产生了变化,本生谭将流传民间的故事与佛陀的前生结合起,借以宣传菩萨道。这在“九分教”和“十二分教”里,都有阇陀伽(本生)的经文。佛陀渐渐地被神格化,遂产生法、报、应三身说及十方诸佛说的思想,释迦牟尼丧失了历史上的人格,而变成了超人、异人。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之不同点,即在此佛陀观的不同。古来大乘、小乘之分,究其根源亦不外于此。在原始佛教的教团里,僧伽以佛陀为轴心,出家众弟子皆属声闻乘。而声闻乘弟子以己身解脱为务,没有利他的信念,在家所依之“信行”靠佛陀一人的教化,显然感到力弱,遂有菩萨道的产生。菩萨道的核心是“六度”。菩萨成就众生,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波罗蜜从烦恼之此岸而达到解脱之彼岸。六度修行完满,如尸毗王代鸽割肉饲鹰,为布施之满相;普明王持不妄语戒,七日屈满而舍国就死,为持戒之满相;羼提仙人受迦梨王截手、足、耳、鼻,其心不动不恨,为忍辱之满相;大施太子为救国而抒海,虽断坏筋骨,终不懈怠,为精进之满相;尚阇梨修第四禅定,于树下兀然不动,鹊鸟于其顶上筑巢,为禅定之满相;劬滨大臣分阎浮提地为七分,以平息争端,为智慧之满相;这样就可以达到学佛者最终成佛的目的。因此,发心学菩萨道的行者,一定要有“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心愿,在无量劫中依愿起修,遂可获无生法忍,方能在十方宇宙的任何一个五浊恶世里横度无量众生而不退却。然而,未能获得无生法忍的初发心菩萨,如《大智度论》所说:“新发意菩萨机解软弱,虽言发心,多愿生净土。所以者何?譬如婴儿,若不近父母恩养,或堕坑落井,火蛇等难,或乏乳而死,要假父母摩洗养育,方可长大,绍继家业。菩萨亦尔,若能发菩提心,多愿生净土,亲近诸佛,增长法身,方能匡绍菩萨家业,十方济运,为斯益故,多愿生净土也。”所以,佛陀观的变迁;声闻乘与菩萨道的分别;使佛教至力于开显真性;以及无相与有相,真谛与方便二谛的思维,即以妙有和具象的构想来叙述经典,而以“空”为基础,显示出真空妙有的世界。这虽然是大乘佛教所共通的内部条件,但对净土思想的因缘,就更为殊胜了。 除大乘佛教所共通的内部条件之外,净土思想的产生亦有独自的因缘。这有三点: 第一,以信佛、见佛的大乘展开净土往生说。在《经集》里有记载说,有个婆罗门的行者,某天听完佛陀之说法后返回南印度报告他的师父:“自从见过佛陀以来,日夜思念不忘,并向着佛陀的所在,日夜念佛陀。”因见佛而信佛、皈依佛陀的心情,不外是观见佛陀后而产生的信仰。于此,信佛就是见佛、闻佛。换言之,接触其佛陀的伟大人格后,始能确定信心。从《无量寿经》中,可以了知到净土思想是以见佛为中心。就是说,于临终时“见佛”来迎接并且将其带往净土。 第二,诸行往生和念佛往生之二种立场。就《无量寿经》来说,该经的初期所示,是以诸行往生为中心,这是因为以出家众为中心的缘故。但到了后期,诸行便以念佛一行所取代,见佛则以称名所取代了。而这种变化,可能起因于当时行者的愿望,而导使经典的编纂者叙述的转变。 第三,本愿思想的展开和他力救济论。亦可从《无量寿经》中之本愿数,从初期的二十四愿增至倍数的四十八愿。本愿思想为大乘菩萨思想的根干,净土不过特别强调而已;净土的最大特色,就是以法藏菩萨的本愿成为“他力”而作用于一切众生。 综合上述,净土思想的因缘极为广泛,并且随着时代变化而发展。净土思想在大乘佛教思想中,并非是预先就说好了的,而是产生于各个时代之民族和文化中的广大群众的悲愿。 第二节净土思想的渊源 净土思想的渊源,虽可以溯于佛陀时代,然而其经典的具体成立,则在大乘佛教初期《华严经》、《法华经》之后。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时代,净土的思想,还非常隐没,暗淡无光,净土的信仰也还偏于在家众,出家僧侣重在解脱生死证涅槃,因此净土思想自然就处在不太明显的地位了。所以,小乘的经典中,有关净土思想的记载不多,在《阿含经》里只讲到了弥勒净土,弥勒是《阿含经》里提到的唯一菩萨。《增一阿含经》卷一第6经中说:“弥勒菩萨经三十劫,应当做佛至真等正觉。”第3经又说:“弥勒出现时,声闻三会。初会之时,九十六亿比丘之众;第二之会,九十四亿比丘众;第三之会,九十二亿比丘众,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这就是有名的“龙华三会”,描述弥勒未来成佛所渡众生之多。《阿含经》还对“弥勒净土”进行了述说:“未来久远,当有人民,寿八万岁。人寿八万岁时,此阎浮洲极大富乐,多有人民,村邑相近,如鸡一飞。诸比丘!人寿八万岁时,女年五百,乃当出嫁。诸比丘,人寿八万岁时,唯有如是病,谓寒、热、大小便、欲饮食、老,更无余患。”这种理想世界,与我国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比又是另一种情趣。《阿含经》这些原始经典的片断描写,后来都汇入了大乘经典中,形成很多描述弥勒净土的经典。《阿含经》中对弥勒净土的描写是最原始的,因此也是最朴实的。以后大乘经典所刻画的弥勒世界,如:象征土地辽阔,交通发达的“大海水渐减”、“地无诸荆刺”;象征工农业进步,经济富裕的“自然出稻香”、“诸树生衣服”、“诸有欲便利,地裂而容受”;象征医药卫生发达,人类健康长寿的“人寿八万岁”、“无诸有疾苦”;象征政治清明的“国土丰盛,无罚无灾厄”;象征道德净化的“彼诸男女,皆由善业生”等等,皆导源于《阿含经》,并直至影响着极乐世界等净土思想的产生。 原始佛教的教说中,认为佛陀的一切,是通师人所不能介及的,佛陀具有超人的圣格,普通人只能为佛弟子,闻佛陀的言教而修持得以自我解脱而已。如欲像佛陀具有种种悲愿神通救济人世间的妙用,到底是不可能,何况达到成佛,则更是不可能的事。到部派佛教,也是认为救济众生的活动是一种不可能的企图,所以多倾向于出家僧团,重视寂静主义,偏于消极的因素。但后来教团中有一部分先进者,因受当时环境刺激,不满意这种无活动的形式,打破部派的传统,以为不管任何人,只要能立大志,发大愿,行菩萨道,终必可以成为佛陀,与佛陀同样的救度众生,到达最圆满、最高理想的人格。但是,这最高理想的佛陀,并不是一生一世就可以达到的,现在只是做佛陀的候补者,即补处菩萨。要奠立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愿,行六度波罗蜜,以期将来成佛,这样人人可以成佛的思想萌芽了。《阿含经》中所记载弥勒菩萨,就是候补佛陀的第一位菩萨,现居兜率内陀,这是往生净土之端绪。 本生谭中,菩萨所现种种形,只是释迦牟尼佛一佛的前生,由此而发展成为各种菩萨本愿思想,更由此而知道菩萨是成佛的正因。众生若发大菩提心,广修菩萨道,最后必定可以成佛的。再由释迦牟尼佛一佛,演成为多佛的思想,所以大乘佛教有无量无边的诸佛净土。菩萨为达到佛陀那样的崇高理想,以及救济一切众生,而立下种种大愿,净土就是菩萨为成就其大愿所经营的道场。由释尊一佛而产生多佛的思想;更由本生谭所叙述的种种菩萨行,而发展成为无量无数的菩萨思想,大乘的恒河沙数诸佛菩萨净土,也就随缘而成立了。十方诸佛以及无量无数的菩萨净土,并不单是为自己而建立的,必与众生共有,由此就有往生净土的思想。往生在诸佛、菩萨国土中的一切众生,当然也不是只为自己享受快乐而已,他们同样效法的立大志,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并且又建立起自己新的净土来接引众生、救度众生、教化众生,以期达成自己的愿望。从净土中产生出来的净土,这样就构成了无量无数的净土。 小乘经典虽对净土思想的记载不多,但已经从微薄的色彩中透露出了美丽的曙光。到公元一世纪大乘初期的马鸣菩萨时代,才开始有净土思想的弘扬。据《大乘起信论》说:“初学菩萨住此娑婆世界,或遇寒热风雨不时饥馑等苦,或常见不善可畏众生,被三毒所缠,邪见颠倒,弃背善道,习行恶法,菩萨居在娑婆苦海中,心生怯弱,深恐因此不能值遇诸佛、菩萨,深恐不能成就清净信心,因是生疑却退者应是作念:十方所有诸佛菩萨,皆得大神通,无有障碍,能以种种善巧方便救拔一切险厄众生。初学菩萨作是念已。乃发大誓愿,一心专念佛及菩萨德行,因生如是决定心故,于此命终,必得往生余佛刹中,见佛菩萨,信心成就,永离恶趣。如经中所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诸善根回向愿生,决定得生,常见彼佛,信心增长,永不退转,于彼闻法,观佛法身,渐进修行,得入正位。”《大乘起信论》又说:“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缘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由此可以知道净土思想在早期的大乘佛教中,已经被普遍地弘传并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