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九十五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2010/8/4马来西亚华严讲堂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一百零七面,最后三个字看起:

「又本经中第三十二品下,弥勒当机。」佛说这部经总共四十八品,前面三十一品,阿难尊者当机,末后三十二品到四十八品,弥勒菩萨当机,这也是稀有、殊胜的缘分。当机是代表适合哪一类的根机来修学这个法门,弥勒当机,这个意思很深,因为在世尊末法时期,现在社会上就有很多谣传,说弥勒菩萨已经成佛,要到这个世间来度化众生。这是妖言惑众,根本没这回事情,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弥勒菩萨什么时候到我们世间来成佛?前面我们读过,四千年之后,这个四千年是兜率天的四千年,不是我们人间四千年。弥勒菩萨现在在兜率天,兜率天的寿命是四千年,兜率天跟我们这个世间时差很大,现在讲时差,他那边的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如果说我们世间人,人的寿命很长,活到一百岁,假如兜率天也是一天二十四小时,用兜率天的时间来算,那才活了多少钟点?六个小时。他六个小时,我们这里一百年,这时差很大。换算成我们地球这个时间,是五十七亿六千万年,五十七亿!时间还长咧,很长很长。这个世间要是没有佛出世就非常可怜,五十七亿六千万年,我算错了。可是佛菩萨非常慈悲,在没有佛出世,现在虽然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了,但是他的影响力,就是他老人家的法运,一万二千年。按照中国古来祖师大德的记载,释迦牟尼佛出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老人家入灭是周穆王五十三年。如果照这个计算,释迦牟尼佛灭度到今年应该是三千零三十七年,跟外国人算法不一样,外国人算法是二千五百多年,相差六百年。这个事情咱们不必去考据,「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明理,我们念佛,我们求一心不乱重要。

所以,佛虽然不在世了,经典在,大乘经上告诉我们,经典所在之处就是如来法身所在之处。佛是用经教度众生,其他的那属於纪念,譬如佛的舍利、佛的指骨,这都是一种纪念。你看得再多,拜它拜得再多,你也开不了悟,你也成不了佛。我们想开悟、想成佛,还是要依照经典的教诲认真来修行。这是正法,这不是迷信,这个道理要懂。弥勒当机这个意思就是说,末法时期,弥勒菩萨教我们什么法门?教我们念佛,教我们求生弥陀净土,不是弥勒净土。这个意思要懂,如果不懂这个意思,这个经后面,三十二品以后弥勒当机就没意义了。所以我们要懂得,要能体会得到佛表法的意思。不但弥勒菩萨现在教我们要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弥勒菩萨将来,也就是说五十七亿六千万年之后,他到这个世间来成佛,还是会讲这部经,还是宣扬净土,劝导大家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表法才圆满,要不然他表法有什么意思?看经像这些地方要细心,不可以粗枝大叶看过去。所以这个地方特别提醒我们。

再看,「第四十六品,佛咐嘱弥勒大士曰:我今如理宣说如是广大微妙法门」,这就是指这部经,「一切诸佛之所称赞」,在这里我们看到,十方一切诸佛如来赞叹释迦牟尼佛宣扬这个法门,劝导大众念佛求生净土,「咐嘱汝等作大守护,当令是法久住不灭」,这是释迦牟尼佛嘱咐,也就是交代弥勒菩萨,你要护持这个法门,要叫这个法门久住世间,久住不灭。「弥勒承佛咐嘱,宏持是经」,宏是宏扬,持是依教奉行,弥勒菩萨也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是故大士,不但当来龙华会上必说此经」,他是接受释迦牟尼佛嘱咐的,龙华三会怎么能不讲这个经?释迦牟尼佛对於这部经是多次宣说,我们就能想像得到,将来弥勒菩萨出现於世,他只有三会,不像世尊,世尊是三百多会,他只有三会。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每一会都会讲这部经,都会宣扬这个法门,才不辜负释迦牟尼佛的付托。这个法门多么重要。「直是尽未来际亦必常说不绝」,这一句是黄念祖老居士他的看法,我们同意。为什么?因为只有这个法门,能令上中下一切根性的人一生圆满成就。一生圆满成就只有这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都不能够叫你一生成就。所以,我们遇到这个法门多幸运,多难得!开经偈上讲的,「百千万劫难遭遇」,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一天」,我们遇到了。这些说话的人不容易,他要不是真正过来人,这个话他说不出来。今天我们有缘听到了,那就应当把握稀有难逢的因缘,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那真的是要依教奉行,决定要把握这个机会,不可以错过,这就对了。弥勒菩萨就介绍到此地。

下面介绍「贤劫」,因为经文里面讲,「及贤劫一切菩萨」。劫是佛法里面对於时间的一个名称,很长的一个时间,此地这个劫是讲的大劫,劫有三种,小劫、中劫、大劫。小劫有很多种的讲法,佛在经上通常告诉我们,有好几种说法,常说的就是人的寿命。人寿最短的时候是十岁,这是讲这个世间的居民平均年龄。大概现在这个世界平均年龄是七十岁,古人常讲「人生七十古来稀」,释迦牟尼佛出世那个时代,平均年龄是一百岁。人寿在十岁的时候,每一百年加一岁,加到八万四千岁,这到顶点了,从八万四千岁,每一百年减一岁,又减到十岁,这样一增一减叫一个小劫。二十个小劫是一个中劫,四个中劫是一个大劫。贤劫是现前这个大劫的名称,我们现在在这个大劫当中,这个大劫有四个中劫,中劫是成、住、坏、空,四个中劫,每一个中劫是二十个小劫,时间是这么算法的。现在是住劫,成住坏空,现在我们在住劫,「名为贤劫」。

「在此大劫中,有千佛出世。」为什么叫贤?这一个大劫里面有一千尊佛出现在这个世间。释迦牟尼佛是第四,下面第五就是弥勒菩萨,到这个世间来作佛,这是第五尊佛。要晓得,释迦牟尼佛法运终了之后,还要五十七亿六千万年之后,弥勒菩萨到这个世间来示现成佛。没有佛的时间,没有圣人教诲,众生的习性就很难自拔,那是苦不堪言。佛菩萨慈悲,在这个空档当中,地藏菩萨发愿住世,接受诸佛如来的付托,代表佛度化众生。那我们想一想,在这么长的时间当中,佛出现真叫昙花一现,出现的时间太短了。慈悲到极处,地藏菩萨,地藏法会的殊胜,比无量寿殊胜、比法华会殊胜、比华严会殊胜。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讲《地藏菩萨本愿经》,什么人来参加法会?十方一切诸佛如来。你说这还得了吗?我们在其他经典里面看到,世尊开这个法会的时候,哪些人参加?十方菩萨来参加,声闻来参加,天人来参加,没有看到诸佛如来都来参加。为什么?地藏菩萨发心是真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无量劫来,不知道有多少诸佛如来,过去都是地藏菩萨的学生、地藏菩萨的信徒,你看他们都成佛了,地藏还在菩萨位中,还在苦难的世界里头帮助这一切众生。

地藏代表的是孝亲尊师,我们净业三福前面两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是世出世间一切善的根、一切善的本,菩萨代表这个法门。所以,我们见到菩萨形像、听到菩萨的名号,就要想起孝亲尊师。如果人不孝父母、不敬师长,那其他的别谈,修得再好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为什么?他跟性德相违背。因此,在中国古代,国家选拔人才,这些人多半将来都要从政,先决的条件就是孝,这个人能够孝亲,他一定能爱民,一定能够忠於国家、爱护人民;第二个条件,廉洁,孝廉,廉就不贪污。从汉武帝制定这个制度,「举孝廉」,举是选举,哪个地方小朋友有孝子、廉洁的,地方官员就要好好照顾他。是真的,果然不错,就要把他选拔出来,国家栽培他。这个制度一直到满清政府亡国都还在实行,只有清朝亡国之后,民国成立了,这个制度就没有了。这个制度好!你看多少朝代改朝换代,这样一个制度永远保持下来,没有一个朝代不重视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朝代敢把这个制度废止。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制度。

贤劫,一千尊佛出现在这个世间。「《悲华经五》曰」,这个五是第五卷,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此佛世界」,此佛是指释迦牟尼佛,现在住的这个世界,「当名娑婆,时有大劫,名曰贤善。是大劫中,有千世尊,成就大悲,出现於世」,有这么一段话。说明释迦牟尼佛、弥勒菩萨将来出现这个世间,这个世界都叫做娑婆,这个大劫都叫做贤劫,贤善。娑婆是世界的名称,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这个名词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界名,又作沙诃,娑诃楼陀」,这个都是梵文,音译稍微有一点不同,这个音大致上还是可以。新译为「索诃」,新跟旧是以玄奘大师作分界线,玄奘大师以前翻译的都称为旧译,前面讲的几个名称都是旧译,玄奘大师把它翻成索诃,比较跟梵音接近,这是新译。我们学经教,因为玄奘大师以前翻译的经不少,所以新旧译意思我们都要能懂得一点,不至於产生误会。娑婆什么意思?「堪忍之义,因而译曰忍土。」堪忍,你真能忍受,这个世界很苦,这个地方的居民能够忍受得了,所以称之为索诃。因此,也把它翻作忍土,土是这块土地,这块土地的众生真能够忍受许多的苦难。苦难从哪里来的?我们知道,这在《华严》里面讲得很清楚,苦难是我们迷惑了自性,随顺习性,习性不善,造作种种不善的业,所感得的果报。因果报应很现实,到处都是,随时都有发生,只要我们心里冷静细心去观察,你就知道这个事情叫丝毫不爽,善有善果,恶有恶报。

为什么阿弥陀佛居住的地方叫做极乐世界,我们这里叫做娑婆世界?极乐跟娑婆有什么差别?说个老实话,是平等的,一丝毫差别都没有。可是,释迦牟尼佛在《往生经》里面跟我们介绍极乐世界,那一边世界真好,没有听说极乐世界有不善的人,没有听说极乐世界有不善的言行,也没有听说极乐世界有什么灾难,水灾、风灾、地震,没听说过。什么原因?佛也慈悲为我们说明了,那个世界皆是诸上善人居住一处,我们就明白了。极乐世界是个新的世界,好像我们这个世间一个新的社区,刚刚开发的;娑婆世界是很古老的一个地区,世世代代累积的一些业障习气没断。新社区就好办了,里面有没有居民?没有,新社区没有旧的居民,都是阿弥陀佛以本愿威神,所谓接引十方世界的人来到极乐世界去,所以它是新社区。

到他那里去得有条件,条件是什么?条件就是十善。阿弥陀佛告诉我们,皆是上善之人俱会一处,那我们就想到,我们必须要修上品十善,才能去得了。每天念佛念得很好,一天念个十万声佛号,临终能不能去?要看你的心地善不善。十万声佛号没错,功夫是有了,如果你是修十善,上品十善,马上就批准了,可以移民到极乐世界。一天十万声佛号,心地不善,还有贪瞋痴慢、还有自私自利,这个人去不了。为什么?念佛功夫够了,及格了,打五十分,另外分数不够,去不了。所以要记住,上品十善。这个要真干,不真干不行!现在这上品十善怎么修?我们就这些年来特别提倡儒释道的三个根,那就是上品十善,所以不能疏忽。《弟子规》都没有落实,极乐世界去不了,《感应篇》不能落实,极乐世界去不了;《感应篇》跟《弟子规》这两样东西都落实了,上品十善就差不多了,我相信肯定可以做到。经上佛讲的这些话不能不注意,不能疏忽,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我们这一生具足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稳稳当当取极乐世界。这跟现在移民是同样的一个道理,我具备这个条件,我可以移民到极乐世界去。

这个世间修行非常困难,最大的困难是寿命太短,就是说我们修学时间不够,还没成功,寿命到了。来生到人道、得人身继续再干,至少中断二十年,这一个死生二十年,把前世所修的东西几乎都忘得干干净净。这一生来接着干是快一点,总不如有足够的寿命在一生当中就圆满成就。这个事情到极乐世界就解决了,生到极乐世界的人跟阿弥陀佛一样,阿弥陀佛无量寿,极乐世界人人都是无量寿。所以叫一生圆满成就,他有时间。就凭这一点,我们真明白、真清楚了,非去不可。佛教导我们,这个世间不能带到极乐世界去的全放下,能带到极乐世界去的要好好学习、修行,这带得走的,这不能不知道。什么东西带得走?戒定慧带得走,禅定、般若带得走,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带得走,这能带走。世间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带不走,带不走的要真的把它放下,一丝毫留恋都没有,带得走的要认真学习。

学佛,终极的目标是希望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真的是回归自性。我们只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肯定在一生当中圆满成就。怎么叫一生?往生极乐世界是一生。要知道,往生是活着往生的,不是死了往生,这个诸位同学一定要清楚。所以往生不死,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你并没有断气,你还是活人,你看到佛来接引,跟佛去了,跟家人再见,打个招呼再见,就走了。身体不要了,丢了,身体带不去,这是很肮脏的东西,极乐世界是清净世界,没有这种肮脏东西,这是一切的染污根源,要把它丢掉。所以到极乐世界是活着去的,没死,活着去的。去到极乐世界,那个地方是化生,不是胎生,极乐世界是化生,没有生老病死苦。而且这个体质,佛给我们介绍的,紫磨真金色身、金刚不坏身。都是从自性流露出来的,跟佛一样,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你真的要是看到了,真清楚,搞明白了,你能不去吗?你在这个世间还有什么留恋的?丝毫留恋都没有了,一心向往。一心向往,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面说,这一个念头就是发无上菩提心,讲得好!换句话说,你往生的条件完全具足了。所以这是两个世界的比较,我们对这个要很重视。

「法华文句二曰」,《法华经文句》,文句是注解,智者大师作的,这里面对娑婆有解释,「娑婆此翻忍,其土众生安於十恶,不肯出离」,这是我们现在的环境,「从人名土,故称为忍」。真的,我们这个世界上人,真的是安於十恶,十恶业,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绮语、恶口、贪婪、瞋恚、愚痴,你看看。这十种是罪业,造作这十种业,果报都在三途,饿鬼、地狱、畜生,果报在这里。不肯出离,他多苦!所以他能够忍受,在梵语就称之为娑婆。「《悲华经》云,云何名娑婆,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名忍土。亦名杂会,九道共居故。」这个世间,杂会就是杂居,人民素质很复杂。也讲到这个里面众生,他能够忍受贪瞋痴慢,贪瞋痴叫三毒。「及诸烦恼」,烦恼最重的,傲慢、怀疑,这个怀疑不是普通的怀疑,对圣贤教诲的怀疑,现在我们还得加一句,对祖宗传统的怀疑,这都叫烦恼。所以称为忍土。杂会的意思底下说得很清楚,「九道共居」。怎么会有九道?通常我们只说六道,要开成九道也能讲得通,天道里面有欲界天、有色界天、有无色界天,就三道,一就变成三;地狱里面有无间地狱,有八寒、八热,那一也变成三。所以这是确实是非常复杂,因为居住在这个世间,这个世界的人人心不善,造业不同,果报也不一样。这一段是解释为什么这个世界叫娑婆。

下面「《法华玄赞》」里面说,「梵云索诃,此云堪忍,诸菩萨等行利乐时,多诸怨嫉众苦逼恼,堪耐劳倦而忍受故,因以为名。娑婆者讹也」。这个意思跟前面不一样,前面是说这个世界的住众、居民,他们能够忍受这个世间的苦难,那叫自作自受。《法华玄义》里面讲的这一段是讲诸佛菩萨,这个世间众生虽然苦,他有感,有人要求佛菩萨,在受苦受难的时候求佛菩萨保佑、求佛菩萨来救我们。众生动这个念头,这个信息佛菩萨立刻就收到,他来不来?来,他来帮助我们,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他来在这里度我们众生,状况怎么样?跟我们一样受苦,可能比我们受的苦更多。这是讲佛菩萨应化到世间来度众生很苦,不好度!说这个意思。你看,「诸菩萨等」,这个等是什么?有阿罗汉、有辟支佛,还有诸天,天人慈悲也到这个世间来帮助苦难众生,他来「行利乐时」,就是利乐众生,来帮助众生、来救苦救难。可是怎么样?「多诸怨嫉众苦逼恼」,菩萨到这里好心来救众生,可是还有很多人埋怨他,还有很多人嫉妒他,还有很多人给他种种烦恼。这个现象现在看得很清楚,相信的人求佛菩萨,不信的人侮辱他迷信,尽量想方法排斥他、障碍他,度众生很苦。但是这些菩萨能够忍耐,「堪耐劳倦」,这是劳苦,「而忍受故」,菩萨在这里修忍辱波罗蜜,什么都要忍,「因以为名」。你看看居民苦,佛菩萨到这里度众生也苦,这叫堪忍世界,因以为名。「娑婆者讹也」,娑婆是古时候翻这个音,应该是索诃,这个音比较跟原音差别大一点。「《西域记》一曰」,《西域记》是玄奘大师作的,他到印度取经十几年,一路上的见闻,他写了一本书叫《西域记》,「索诃世界三千大千国土,为一佛化摄也」,这是讲释迦牟尼佛,这一尊佛他教化的一个区域。「旧曰娑婆」,以前翻成娑婆,「又曰沙诃,皆讹」,这个音都不正确,所以他翻成索诃。这是把「当名娑婆」做个简单的说明。

「时有大劫」,时是现在这个时候,这一段时间,这个大劫叫贤劫,「名曰贤善」。在这个大劫当中,「有千世尊,成就大悲,出现於世」,这个成就大悲是特别说明菩萨在这个世界示现成佛教化众生,是这个意思。「据《佛祖统记》」,《佛祖统记》是佛门的一本书,可以说是佛家的历史,这个几尊佛就名字写出来,「第一佛名拘留孙佛,次为拘那含牟尼佛,三为迦叶佛」,第四就是现在,「即为今之释迦牟尼佛,此后有弥勒」,这就是第五尊佛,下面「等」,后面还有「九百九十六佛相继出世」。这就是简略介绍贤劫千佛,都在这个大劫当中陆陆续续出现於世间。「今此会中,弥勒与其他贤劫中成佛之九百九十五大士皆来集会」,释迦牟尼佛在灵山,这个经是在灵山说的,跟《法华经》同一个处所,在这个地方讲经。弥勒菩萨跟贤劫将来在这个世间成佛的九百九十五位大菩萨,他们都来了,都参加这个法会。「听佛说法,故知贤劫中未来一切诸佛皆必同宣此经。」这是念公做如是的看法,做如是的理解,我们看到贤劫千佛都参与这个法会,将来他们成佛,怎么能不讲这个经?怎么能够不宣扬这个法门?

12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九十二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九十四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九十一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九十三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九十集)

 

后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九十六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九十七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六十九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六十二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七十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