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达真堪布:断惑慧剑 241-260题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达真堪布:断惑慧剑 241-260题

 

  241.为什么有的时候念咒不管用?

  让大家念咒,都念了,但是很多人没有得到利益,于是就怀疑:“是不是念咒不管用啊?”不是不管用,还是没有念好,还是不会念。念咒不是那么容易的!咒是真言,就是从真心里流露出来的语言。你的心是真诚的吗?

  如果没有真诚心,口头上即使念了也没有用。念咒一定要按仪轨念,这样才有结果,才有成就。你可以不修不学那些复杂的仪轨,但是一定要把简单的仪轨学会。这些仪轨都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完整、最殊胜的,是从很多显密经典当中挑选出来的,是最精华的部分。这些都已经传给你们,教给你们了。学会了没有?修好了没有?自己好好地想想。

  242.什么是习气障?

  习气障是非常微小的所知障。就像把蒜放在碾蒜的臼里,然后把蒜倒出来了,还有那个味儿。习气障就是这样,没有粗大的烦恼障和所知障,但是有一点点的习气。也可以说是特别微不足道的所知障,成为习气障。所知障和习气障,主要障碍断证圆满,障碍成佛。

  243.父母怎样把对儿女的贪执转化成善业?

  无论对家人还是对儿女,别生起贪心。他们都是众生,你关心他们是应该的,对他们发慈悲心也是应该的。但是不要把他们当成是“我”的。如果因为是“我”的家人,“我”的孩子,然后去爱、去关心,这都是贪心。因贪心所做的一切都是恶业,要感受恶报的。父母对儿女越溺爱,对自己的伤害越大,对儿女的伤害也越大。父母对儿女付出的越多,儿女对父母的要求越高,越不满意,父母也会没完没了地感受他对自己的伤害。

  互相之间都没有好的结果,因为彼此都是贪心。如果你能把儿女当成众生,当成与自己最有缘分的众生,平等地对待他们,你照样可以关心、爱护、抚养他,但是一定要从心里放下。这是一种修行,也是一种慈悲心,这完全是善业,肯定有善报,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互相之间都会有利益。

  244.为什么要佩戴念珠?

  在藏地,大部分人都戴念珠,总能看到、摸到念珠。这有两个重要的作用,一个是提醒自己:自己是学佛人,是修行人。还有就是能带动自己不断精进。通过计数,知道自己念得少了,就会提醒自己要精进;知道自己念得多了,生起法喜,就会更加精进。我们现在也都戴念珠,但是有的人只是觉得好看,把它当成装饰品;还有些人把它当作加持品,求保佑。这样也可以,但是没有太大意义。主要是用来警示你,提醒自己是学佛修行人,任何时候都应该念,任何时候都应该修,任何时候都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精进修行。

  245.为什么说具德的上师是佛的化现?

  佛即将涅槃的时候,阿难等诸弟子都在一旁痛哭。佛对阿难说:“不要哭,不要难过,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我该走了。但是没有关系,我还会来的,我将来会幻化成上师善知识的形象,来引导、救度你们。”这是佛亲口说的,《涅槃经》里有这些记载。在藏传密教中被视为“第二佛”的邬金莲花生大士也说过,所有的善知识、具德上师,都是他的化现。所以,具德的上师善知识,是诸佛为了救度我们这些末法时期的众生而化现的。

  246.我们是怎样通过发心仪轨受菩萨戒的?

  我们用的发心仪轨是《入菩萨行论》里龙树菩萨的传承。首先是祈请:祈请十方一切出有坏正等觉,及十地菩萨摩诃萨众,及诸位大金刚持上师垂念我。是祈请一切诸佛菩萨、上师善知识,请他们垂念自己,做自己的见证者。在他们的垂念之下,开始念诵皈依、发心仪轨。乃至菩提果,皈依诸如来,正法菩萨众,如是亦皈依。这四句念三遍,是皈依三宝。首先要皈依,在皈依的基础上才可以发菩提心、受菩萨戒。不管是受别解脱戒、菩萨戒,还是密乘三昧耶戒,都需要修持皈依。没有皈依的基础,不能受戒。接下来是发心: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这八句也需要念三遍,这就是发菩提心。

  往昔诸佛菩萨怎么发心的,我也如是发心;往昔诸佛菩萨怎么学习菩萨的学处,怎么救度众生的,我也那样做。这是发愿行菩提心,同时也是受菩萨戒了。念第一遍时,在自己的相续中会产生愿菩提心的戒体;念第二遍时,在自己的相续中会产生行菩提心的戒体;念第三遍时,会把这两个戒体稳住在自己的相续中。接下来还有“赞叹随喜者”和“发愿次第”。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发菩提心的仪轨。我们通过这样的发心仪轨,来发菩提心,受菩萨戒。

  247.随喜时拿钱多少与功德大小有关系吗?

  随喜的时候,心一定要纯净。随喜不是收费用,不是让你捐款,是让你种福田,给自己做功德。如果没有条件,或者不方便,就不要勉强,可以一分钱也不拿,心里随喜就行。拿得少,拿一角钱、一元钱,也不要不好意思,不要怕别人笑话。别人笑话你,那是他不懂因果,他不懂佛理,他自己造业。你因为怕别人笑话而不随喜,是你自己不懂因果,不懂佛理,自己造业。有的人拿很多钱随喜,却是为了面子,心里并不想拿那么多,但是不好意思,怕别人笑话,怕别人看不起。为了面子而随喜,这是不如法的,拿再多也没有功德。我希望你们不要这样。如果发心清净,随喜越多越好;如果发心不清净,拿多少钱也没用。自己看看,能不能发自内心地随喜,能随喜多少就随喜多少。这都是真正的存款啊!阿赖耶识这个银行,利润特别高,将来你可以取很多。但是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不要太执着,太勉强。如果你太执着、太勉强地去做供养、布施或者随喜,这都不是纯善,没有多大的意义,甚至还会造业。不要这样,一切随缘。

  248.佛法分为哪几乘?

  佛法分为两乘:小乘和大乘。小乘包括声闻乘、缘觉乘,大乘包括菩萨乘、金刚乘。也可以分为三乘:小乘、波罗蜜乘和金刚乘。也可以分四乘:人天乘、小乘、波罗蜜乘和金刚乘。在宁玛派里分九乘:显教三乘、外密三乘、内密三乘。显教三乘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波罗蜜乘)。外密三乘包括事部、行部、瑜伽部。内密三乘指马哈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第九乘的阿底瑜伽是最高的境界,就是大圆满。

  249.我们为什么要选择修持净土与大圆满法?

  我们都是末法时期的众生,解脱的事不能一拖再拖,不能拖到来世,或者拖到来世的来世。因为末法时期法弱魔强,以后佛力会越来越弱,魔力会越来越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解脱成佛是非常非常难的,越来越难。现在我们主要选择修持净土法门和大圆满法门,这两个是最方便的法门,最适合我们的根基,与我们最相应。其他那些复杂的法要,我们没有时间学。修持这两个法门,最好能即身成佛,最起码能临终往生,这样就不用再辗转轮回了!我希望大家都能发誓发愿:精进勇猛地修持净土与大圆满法,然后在今生解脱。我将法本命名为《净土与大圆满修法仪轨》,也是有含义的,这里面就是修净土和大圆满法的方法。我们通过学修法本的内容,保证今生能解脱。希望大家都能珍惜。

  250.唱金刚歌对修行有帮助吗?

  学佛应该开心快乐地学,修行应该轻松自在地修,这样才能彻底了脱生死,彻底解脱。应该把佛法学得红红火火的!有时候可以唱一些觉歌,唱一些赞颂三宝的歌,也可以唱唱金刚歌,跳跳金刚舞。这样,对学法修行会更有帮助,不会有什么罪过的。所以大家以后可以多学些这样的歌曲,我们自己也有很多歌曲,都可以唱。在这种轻松、快乐、自在的状态中唱金刚歌,跳金刚舞,容易开悟证悟,觉行圆满。

  251.只忏悔以前的罪业,不发愿以后不再犯错,能清净业障吗?

  忏悔的时候,要在诸佛菩萨、上师三宝面前发誓发愿:“从今以后纵遇命难,再也不造这些恶业!”这个决心是返回对治力。有这个决心才能彻底弥补罪过,彻底恢复原状。没有这个决心,忏悔做得再好、再如法,也只能减轻罪业,不能彻底恢复,因为你没有返回对治力。如果还想继续造业,继续犯戒,还有这些想法,就说明了你不是真心的忏悔。若是你真心忏悔的话,还能有这些念头吗?刚才服毒药了,现在抢救过来了,但是你说,自己断不了这个,以后还要喝。你能有这个想法吗?不可能吧?同样,忏悔的时候如果还想继续犯戒,还想继续造这些恶业,那你就不是真心忏悔了,就不能彻底恢复原状,不能彻底清净恶业了。

  252.做火施一定要在晚上吗?有什么作用?

  做火施,在下午、晚上或其它什么时候都可以。现在很多人都是初学者,做火施只能祛除一些病障、魔障,祛除不了内在的贪嗔痴慢疑等烦恼和习气。如果要祛除这些,还得有智慧。如果能用出离心、菩提心甚至证悟空性的智慧来摄持,就更圆满了。

  253.佛法不是讲因果报应吗,为什么有些人作恶多端还春风得意呢?

  现在社会上有些人心地非常恶劣,不择手段地到处造业,但是没有得到恶报。有的人心地善良,竭尽全力地行善积德,但是没有得到好报。于是很多人都怀疑因果。不用怀疑,因果不可思议。因缘果报有各种各样的,总有一天要现前,但是有过程。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到时候一定会报!有的是现世现报,有的是来世再报,有的是经过很多生生世世以后才能报。这个都要知道。

  254.修行要积福,积福要供养、布施,但是没有能力的情况下怎么做呢?

  佛法里讲的布施、供养,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做。我们有条件、方便的情况下,可以做实物供养;没有条件、不方便的情况下,可以做意幻供养。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把看见的、听见的、想到的那些珍贵稀有、清净美好的东西做供养。我们到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这都是给我们准备的供品啊,为什么不做供养呢?

  布施也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做。我们身上排出去的那些不净的垢物,浪费的那么多水、那么多剩饭、剩菜都可以做布施。对我们来说这都是脏东西,但是很多众生都需要,都非常期待。我们可以念“嗡啊吽”,通过“嗡啊吽”的力量,使这些布施品都变得清净,遍满虚空,都变成众生需要的东西。我们也可以念“嗡嘛呢巴美吽”,通过观音菩萨慈悲的力量,让众生都能得到利益。供养、布施随时随地都可以做,谁都有这个条件。关键是你愿不愿意去做,有没有这样的信心。

  255.都说念佛好,能治病,能消业,我也念了,但是怎么还不好呢?

  念佛能治病,能消业,能积福,能往生。但必须从心里念,必须真正懂得阿弥陀佛的含义。我们现在嘴里不断地念“阿弥陀佛”,但是心里都是贪嗔痴慢疑等烦恼。求阿弥陀佛、求观音菩萨,使自己或者家人健康长寿,孩子有好成绩,能考上大学,事业能成功。求的都是世间法,心里全是这些我执我爱,自私自利。这都说明出离心还没有生起来。还有的人求自己能往生。他知道人间苦,轮回苦,知道西方极乐世界好,想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想要快点解脱,然后再也不回来了,于是就特别执着地念佛号。这样念佛求往生也是自私的,说明菩提心还没有生起来。有了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这些基础,达到这个层次了,念佛是很殊胜的。清净、平等、自在、随缘念佛,才是真正的念佛。

  256.如果我们发心发愿将身口意供养上师三宝,供养众生,但是很多时候肯定做不到,这样会不会有过失?

  虽然我们发心发愿将身口意供养上师三宝,供养众生,但我们作为凡夫,会有一些烦恼习气,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这需要过程。在我们没有做到的情况下,虽然会有一些过失,但是不能因为怕有过失就不去做。我们的这些愿力,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与方向。不这样发心发愿,我们永远都做不到。我们这样发心发愿了,并且严格地要求自己,慢慢业障清净了,有智慧了,就会完全做到了。做不到的时候,就要不断地忏悔。

  257.出家人和在家修行人各自都有怎样的责任?

  学佛修行不是必须要出家,也不是必须要在家,这要看缘分。成家生孩子,这是一种缘分;在庙里诵经念佛,这也是一种缘分。各有各的缘分。既然成家、生孩子了,就有责任与义务了,必须要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所以不能要求自己完全和出家人一样。家也不要了,工作也不要了,孩子也不管了,整天到庙里,这就错了。出家人既然出家了,就要度众生,他有他的责任与义务,出家人也不能完全要求自己像在家人那样,那样也错了!各尽各的责任与义务,这就是修行。你是成家的缘分,你就成家,然后尽心地照顾家人,了缘了债。你是出家的缘分,你就出家,然后精进地学修佛法,救度众生。

  258.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具足意乐圆满?

  意乐圆满,就是业际不颠倒。不用说是学佛人,就是作为一个普通人,也应该善良。然而业际颠倒的人不是这样,完全是与之相反的。这种人总是想骗人,想伤害他人。这种人心地恶劣,恶念特别重。行为也是非常下劣,不行善,不积德,光造恶业,刚强难化。这种人就是业际颠倒。还有一种业际颠倒的人,刚开始显得很有善根,也接触佛法,皈依三宝了,后来遇到一些违缘障碍,就灰心、退步了,于是一点点也不相信因果,不相信轮回,不相信三宝,心里生起了邪知邪见,恶念越来越重。这种人,学佛修行也是有目的的。他没有达到目的,就开始怀疑,开始灰心退步,开始放弃一切了,然后诽谤佛法,造恶业。这种人也是业际颠倒,不能修持正法。看看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如果不是,意乐圆满我们就有了。

  259.我们观修无常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要明白一切都是无常的,没有恒常不变的,都在刹那、刹那当中变。我们修好无常了,不是什么也不要,不是什么也不做。因为我们不懂得寿命无常的道理,所以做任何事情都不用心、不认真,因而就没有成功,没有成就。我们真正懂得了寿命无常的道理,真正明白了一切都离不开无常这个本性,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自愿的,不会有迫不得已的时候。家里事、家外事,大事、小事,都是一种因缘。既然结上了这个缘,就一定要了。我们在了缘的过程中,一定会用心,会抓紧时间,会分秒必争、全力以赴的。为了自己与众生的解脱,而学佛修行的事,我们也不会一拖再拖、懈怠懒惰,一定会竭尽全力的。这样的话,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所成就,都会圆满成功,包括我们的修行。这就是我们要修无常的原因。

  260.怎么才能过一个平平安安的日子?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的要求不高,能过一个平平安安的日子就行。”你的要求够高了。发财不难,当官不难,但是要过平平安安的日子难。怎么才能平安?关键在于心。心安住了、平静了,你才能过一个平平安安的日子。那么怎么才能将心安住,怎么才能让心平静呢?只有佛法才能让你的心安住,让你的心平静。很多人都这么想,“因为我目前有这件事,所以才有烦恼。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我就可以安心地过日子,可以安心地学佛修行了。”不可能!这件事结束了,肯定还会有别的事。无始劫以来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没完没了地处理很多事!那怎么才能没有事呢?放下就没有事了。没放下之前总会有事,不可能没有事。

----------------------------------------------------------------------------------------------------------------

更多达真堪布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达真堪布:断惑慧剑 261-280题

达真堪布:断惑慧剑 281-300题

达真堪布:断惑慧剑 301-320题

达真堪布:断惑慧剑 321-340题

达真堪布:断惑慧剑 341-365题

 

后五篇文章

达真堪布:断惑慧剑 221-240题

达真堪布:断惑慧剑 201-220题

达真堪布:断惑慧剑 181-200题

达真堪布:断惑慧剑 161-180题

达真堪布:断惑慧剑 141-160题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