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学佛网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音乐 文学 声明 其它
 

阐释与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2014-9-7|231 

碑铭散文

2014-9-7|265 

台南市寺庙建庙传说之研究

2014-9-7|446 

论琴曲《普庵咒》及其传承

2014-9-7|2368 

返身者的缺席——《出离与担当》自序

2014-9-7|220 

《红楼梦》的哲学架构——佛道合一的原型母题

2014-9-7|353 

红楼题名通解之“情僧录”——兼论《红楼梦》与佛教

2014-9-7|491 

佛教丛林语言规范

2014-9-7|158 

敦煌遗书中的音乐文学

2014-9-7|711 

《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序

2014-9-7|291 

三碑铭·王维、柳宗元、刘禹锡

2014-9-7|846 

憨山德清的“心光说”及其诗文创作实践

2014-9-7|228 

《永嘉证道歌》原作者溯源并歌文比较

2014-9-7|729 

佛教语言修持及其意义

2014-9-7|490 

佛教思想对苏轼黄州时期文学创作的影响

2014-9-7|359 

五溪流域诗僧

2014-9-7|523 

四川佛教音乐

2014-9-7|781 

汉唐佛教的东来——佛教对于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

2014-9-7|251 

浅论佛教对中国文学之影响

2014-9-7|197 

佛教东来对中国文学之影响

2014-9-7|356 

大金故慧聚寺严行大德闲公塔铭考

2014-9-7|1022 

“诗佛”王维说

2014-9-7|226 

《永嘉大师证道歌》简释(1)

2014-9-7|626 

《永嘉大师证道歌》简释(2)

2014-9-7|1066 

槛内谈禅——兼论佛学与文学之关系

2014-9-7|308 

诗家语言与佛家语言

2014-9-7|405 

王立:佛经文学与古代小说母题比较研究

2014-9-7|306 

深简述汉文佛典对梵文语法的介绍及其对中国古代语法学发展的影响

2014-9-7|615 

共时材料中的历时分析——从《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看汉语词汇的发展

2014-9-7|352 

略论汉文佛典异译在汉语词汇研究上的价值

2014-9-7|164 

中土佛教文献词语零札

2014-9-7|544 

1949年前敦煌文学研究的若干特点

2014-9-7|289 

敦煌变文与唐代俗文学的关系

2014-9-7|403 

敦煌诗词补正与考源

2014-9-7|247 

敦煌文学中“敦煌文”的研究和分类评价

2014-9-7|404 

试论敦煌文学的性质、范围和研究对象

2014-9-7|429 

回应的中介——论玄学、佛学思维方式对《文心雕龙》的影响

2014-9-7|230 

论唐僧形象的演化

2014-9-7|418 

大乘涅槃学与谢灵运的山水诗

2014-9-7|370 

谢灵运山水诗的般若理趣

2014-9-7|744 

宋元明“疯僧戏秦”故事流变研究

2014-9-7|334 

九华山佛教音乐

2014-9-7|305 

《二郎搜山图歌》与《西游记》

2014-9-7|705 

深《三国演义》徐庶归曹故事源流考论

2014-9-7|257 

《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

2014-9-7|935 

《西游记》与佛教文化

2014-9-7|344 

唐代的白话诗派

2014-9-7|372 

苏曼殊与五四浪漫文学

2014-9-7|401 

诗韵钟声寒山寺

2014-9-7|233 

佛禅与袁宏道的文学思想

2014-9-7|350 


共139页,当前为127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 尾页|第
 
 
声明栏目文章选读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www.wmxf.net),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