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A |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A
(卷三十六) 第993经叙述佛教诗人婆耆舍尊者的赞佛之偈,重点赞叹佛陀的殊胜功德。 婆耆舍尊者是佛陀座下有名的诗人。在作诗方面,可以说与后期中印度的马鸣尊者(生卒大约在100年~160年之间)有些相似。马鸣尊者便是印度著名的诗人,记得二十年前我在读《亚非文学史》时,对马鸣的长篇叙事诗《佛所行赞》以及剧本《舍利弗》(被公认为印度最早的梵语剧本)有着深刻的印象。《佛所行赞》主要写佛陀从出生到涅槃乃至八王分舍利的生平记录,而剧本《舍利弗》具备了梵语戏剧大部分的艺术特征,在印度文学史中占有很高的地位。马鸣尊者在佛学方面也很有造诣,《大乘起信论》据说就是尊者所造实在是不了起的一代大师——关于《大乘起信论》的作者,目前尚争议,说法不一。印顺导师在《大乘起信论讲记》中就提及当时名叫“马鸣”的不止一人,古来即有“六马鸣”之说。而自晚清至民国以降,一些考据家们乃认为该论系国人所造,种种观点莫衷一是。 这位婆耆舍尊者也同样是位了不起的诗人。我们注意到,在阿含诸经中,曾多次见到婆耆舍的身影,有时候佛陀说法结束后,婆耆舍说一段偈颂予以总结;有时逢大众聚会,场面十分隆重,这时婆耆舍尊者会主动请缨,即席作诗助兴,增添了欢快气氛。《增一阿含经》卷三记载:“我声闻中第一比丘,(中略)能造偈颂叹如来德,所谓鹏耆舍比丘是;言论辩了而无疑滞,亦是鹏耆舍比丘。”例如后面的1208经就记载: “一时佛住瞻婆国揭伽池侧,尔时,世尊月十五日布萨时,于大众前坐。月初出时,时有尊者婆耆舍,于大众中作是念:我今欲于佛前叹月譬偈。作是念已,即从坐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言:‘世尊!欲有所说,善逝!欲有所说’。佛告婆耆舍:‘欲说者便说’。时尊者婆耆舍,即于佛前而说偈言:‘如月停虚空,明净无云翳,光炎明晖曜,普照于十方。如来亦如是,慧光照世间,功德善名称,周遍满十方’。” 这是典型的赞佛诗,诗中将佛陀喻为十五的圆月那般洁白无瑕和完美无缺。本经也是一样,除了赞叹佛陀的无量功德,还赞叹了诸位上座比丘的殊胜。由于这首诗偈较长,故择其要点而简言之: 一、赞叹诸上座的功德: 1、上座大德们已经彻底断除了贪嗔痴三毒,已降伏魔怨,不再为五欲所系缚; 2、具备甚深的智慧,能够辩才无碍; 3、能够远离尘秽而洁身自好, 4、具有很深的禅定功夫,且能方便禅思而无放逸; 5、具备五眼六通,无所怖畏,超绝于六道,得大自在; 6、在自我修持的完善方面,精勤不怠,远离烦恼,三业清净,无牵无挂。 二、对佛陀功德的赞叹: 1、佛陀是世间出世间难得的大圣人; 2、佛陀早已究竟离诸暗冥,是完全意义上的清净寂静; 3、他孜孜不倦地弘阐正法,使未解得解,未证得证; 4、白天里,佛陀像耀眼太阳般的光芒四射;夜晚,世尊又像满月般那样普照大地(佛面犹如净满月,亦如千日放光明),所有的光明都难以与之媲美, 5、佛陀度脱了数不尽的众生,使他们比丘逾超了生死之障,而得究竟的解脱; 6、他降伏一切魔怨,获得无上正觉。 从婆耆舍的这篇诗偈我们不难看出,虽词句极尽赞叹溢美,然大体上总结了佛陀与诸上座各自所具有的突出特点,即诸上座主要立足于自我道德修为的完善,而佛陀则重点使诸佛子获得更多的教诫解脱之法,这也是佛陀的最高殊胜之处。(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