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林崇安:《瑜伽师地论·声闻地》止观要义 2 四种毗钵舍那(内观)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林崇安:《瑜伽师地论·声闻地》止观要义 2 四种毗钵舍那(内观)

 

  ◎禅修离不开毗钵舍那。

  ◎毗钵舍那就是内观,分成四种毗钵舍那。

  【四种毗钵舍那】

  ◎云何四种毗钵舍那?

  谓有苾刍依止内心奢摩他故,于诸法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是名四种毗钵舍那。

  一、能正思择

  云何名为:能正思择?

  谓于净行所缘境界、或于善巧所缘境界、或于净惑所缘境界,能正思择尽所有性。

  二、最极思择

  云何名为:最极思择?

  谓即于彼所缘境界,最极思择如所有性。

  三、周遍寻思

  云何名为:周遍寻思?

  谓即于彼所缘境界,由慧俱行有分别作意,取彼相状周遍寻思。

  四、周遍伺察

  云何名为:周遍伺察?

  谓即于彼所缘境界,审谛推求周遍伺察。

  ◎又即如是毗钵舍那,由三门、六事差别所缘,当知复有多种差别。

  ◎云何三门毗钵舍那?

  一、唯随相行毗钵舍那;

  二、随寻思行毗钵舍那;

  三、随伺察行毗钵舍那。

  ○云何名为:唯随相行毗钵舍那?

  谓于所闻、所受持法,或于教授、教诫诸法,由等引地如理作意,暂尔思惟,未思未量,未推未察,如是名为:唯随相行毗钵舍那。

  ○若复于彼思量推察,尔时名为随寻思行毗钵舍那。

  ○若复于彼既推察已,如所安立复审观察,如是名为:随伺察行毗钵舍那。

  ◎云何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

  谓寻思时,寻思六事:一义、二事、三相、四品、五时、六理。既寻思已,复审伺察。

  一、寻思于义

  云何名为:寻思于义?

  谓正寻思:如是、如是语,有如是、如是义,如是名为:寻思于义。

  二、寻思于事

  云何名为:寻思于事?

  谓正寻思内外二事,如是名为:寻思于事。

  三、寻思于相

  云何名为:寻思于相?

  谓正寻思诸法二相:一者自相;二者共相,如是名为:寻思于相。

  四、寻思于品

  云何名为:寻思于品?

  谓正寻思诸法二品:一者黑品;二者白品。

  寻思黑品过失过患,寻思白品功德胜利,如是名为:寻思于品。

  五、寻思于时

  云何名为:寻思于时?

  谓正寻思:过去、未来、现在三时,寻思如是事曾在过去世,寻思如是事当在未来世,寻思如是事今在现在世,如是名为:寻思于时。

  六、寻思于理

  云何名为:寻思于理?谓正寻思:四种道理。

  一、观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证成道理;四、法尔道理。

  ○当知此中,由观待道理寻思世俗以为世俗,寻思胜义以为胜义,寻思因缘以为因缘。

  ○由作用道理寻思诸法所有作用,谓如是如是法,有如是如是作用。

  ○由证成道理寻思三量:一、至教量;二、比度量;三、现证量。

  谓正寻思:如是如是义,为有至教不?为现证可得不?为应比度不?

  ○由法尔道理,于如实诸法成立法性、难思法性、安住法性,应生信解,不应思议,不应分别。

  如是名为:寻思于理。

  ◎如是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及前三门毗钵舍那,略摄一切毗钵舍那。

  ◎问:何因缘故,建立如是六事差别毗钵舍那?

  答:依三觉故如是建立。何等三觉?

  一、语义觉;二、事边际觉;三、如实觉。

  ○寻思义故,起语义觉。

  ○寻思其事及自相故,起事边际觉。

  ○寻思共相、品、时、理故,起如实觉。

  ◎修瑜伽师唯有尔所所知境界,所谓语义及所知事尽所有性、如所有性。

  【附】

  问:齐何当言奢摩他、毗钵舍那二种和合平等俱转,由此说名双运转道?

  答:若有获得九相心住中第九相心住,谓三摩呬多,彼用如是圆满三摩地为所依止,于法观中修增上慧。彼于尔时,由法观故任运转道,无功用转,不由加行,毗钵舍那清净鲜白,随奢摩他调柔摄受,如奢摩他道摄受而转,齐此名为奢摩他、毗钵舍那二种和合平等俱转。

  由此名为奢摩他、毗钵舍那双运转道。

------------------------------------------------------------------------------------------------------------

更多林崇安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林崇安:《瑜伽师地论·声闻地》止观要义 3 止观的四种

林崇安:《瑜伽师地论·声闻地》止观要义 4 七种作意和

林崇安:《瑜伽师地论·声闻地》止观要义 5 入出息念的

林崇安:无我和空性 第一讲 破神我、离蕴我

林崇安:无我和空性 第二讲 破即蕴我

 

后五篇文章

林崇安:《瑜伽师地论·声闻地》止观要义 1 修止的九种

林崇安:《入中论》破「即蕴我」的探究

林崇安:缘起「三是偈」的解说

林崇安:禅修的理论与实践 第六讲 观察无我

林崇安:禅修的理论与实践 第五讲 观察缘起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