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六十二日(一) 意乐的真实与相续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六十二日(一) 意乐的真实与相续

   中国文化对弥陀教法的需要

  为什么净土教法在中国传播十分普及呢?过去有“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这样的说法,它深入人心,一定跟我们的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背景是十分浓厚的。封建社会是一个很特定的人文现象,在地球有人类记载以来,中国的封建社会的历史可能是最长久的,起码是比较明显的,秦汉以来封建意识就十分清晰,几千年来虽然不断地更迭着朝代,但还是很有秩序的相续。这个文化必然会吸引、契合、成熟着宗教的一种气息。这一点我们要是看不懂,对弥陀教法在社会上的大的动力的认识就会受到阻隔。

  我们都知道早期中国本土的教法是没有佛教的,儒、道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结晶。佛教传到我们中国是十分不容易的,当然这些帝王们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也有一些感应,派一些使者去寻求这个教法。佛教传到中国以后,这个异邦的教法给我们封建社会的沉淀带来了一些活泼,因为我们本土的教法有很多灰色的东西,不管是儒是道,偏灰色。《乐府》这个经典丢失了,我们中国文化就蒙上了一种灰蒙蒙的东西,比较多沉重与礼仪。佛教明快的东西比较多,尤其是净土教法,在我们这个比较灰色的文化背景中就容易被接受。

  这个灰色长时间毕竟会给人一种暮气的感觉。以前我们中国人最崇尚的就是灰青色,不管是道观也好,一些儒家的大的建筑也好,佛教引进以后,黄色、红色的建筑气氛引进来了,象黄瓦顶、红墙壁这都是佛教的建筑理念。这种明快,对我们整个民族的影响是很大的。这是一个大的背景,要不了解这个背景,就会有佛教毕竟是外来宗教的感知,实际它是我们的需求,我们整个民族大家庭的需求。

  虽然封建的社会制度现在已经变化,但是文化相续的底色没办法一时改变,我们血里面流的就是这样灰色的底色,象我们的衣服,大家感觉最安稳的是灰色,象大量的建筑,灰瓦灰墙,不是故意的,它是民族的一种东西。那这些明快的东西无疑是我们缺乏的,所以佛教的教法根据我们的需要就传播过来了,需要是很重要的。

  我们民族都需要,那个体需不需要呢?真还得问问自心,问一问自心,你一定要悄悄地问问自己。需要特别有意义,或者对我们学佛的人来说,真是太重要太重要了!我们不能做一个被迫的学佛者,要是对学习的东西不需要,很被动,学了以后会感觉浪费自己的时间,当然同时也在浪费别人的时间。

  意乐与不情愿

  我们的一生,若是从需要这个意乐的心中去作为,人永远是快乐的,也是真诚的。需要的作为它就有真诚的东西,要不然我们做到一定的时候心里就会反抗,就会索取,就会造成一种委屈,最后就会算账。算什么账呢?——我干这么多,我拜这么多,我学这么多,我诵这么多,我得到什么?!这就不好算了,下面烦恼就大了。我这两次接触出家生活,感觉这个“需要”特别重要。说句实话,我遇到“算帐”的出家在家的学佛人太多了,这个成分太大,因为没有需要、意乐与真诚,他的作为就有被逼被迫,或者说迫于某种东西,不得不这样做,但是真是不情愿。

  今天下这么大的雨,这一群人在这个地方,要是没有意乐,后面算账的时候就麻烦了。这跟谁算呢?给天算?给佛算?给师长算?给团体算?他一定会算的,算的那个话语、那个意识表达可厉害了。这东西早晚有一天会来的,来的时候一般人都扛不住。对自己真诚的话,真是不愿意在这样的状态中去生活,真是很痛苦。以前有出家师父跟我算账的时候,我都很糊涂,我说你应该找我算账吗?我是账房先生?

  你看这么大个雨天,这么大个世界,大家完全可以静静地待在一个地方去避开这个雨,或者到一个阳光明媚的地方,一个很暖洋洋的地方去,适合自己意乐的环境中去,去生活也好,作为也好,挺真实的。

  我们作为一个人,这么短暂的时间,这么难得的机会,我感到我生命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言行,每一个片刻的内容,那都是自己的生命啊!或者说父母赋予我的生命,天地之间养育我这样一个生命,师长教育了这样一个生命,大众相互激励的这样一个生命,哪一刻不是生命呢?如果去掉了这个需要与真诚,我不知道结果会是什么?因为这20年的时间,给我算账的真是很多,我很感慨,因为我们都同样地在吃饭,休息,在学佛,有的出家有的在家,怎么算这个帐呢?实际就是烦恼来了,不平等的心来了,平时被逼迫、不情愿的种子孕育成熟了。

  人有两种格,一个是本位的人格。就是我们大众都有的自我心理、作为、意识,甚至包括习惯、性别、区域,包括你整个生命的果报,你应该尊重的,这是我们人格的,就是我们一个人之所以活在这个天地之间,顶天立地的,他要有这个东西,这两条腿才能支撑他站起来。再一个就是你的作为身份的一个格,不管是僧格也好,居士格也好,你工作人员,你在家做父母,做妻子,做丈夫,做儿女等等,你有你的格,那个格呢?就是真诚,要不然我们这一辈子咋办呢?过去了后面给谁算账呢?跟阎王老子?找阎王不好算,十阎王可威严的,一是一,二是二,我们都知道,阎王那儿有判官,判官有铁笔与业镜啊,铁笔记载的东西丝毫不会差的;业镜照的也是丝毫无余的。有过死亡经历的人知道,在真正死亡那一刹那,业镜会把你有生以来的东西全部描述一遍,很快速地描述一遍,一般的人就在自己的作为上就崩溃了。

  我们若是主动做一个事情,意乐地根据自己心灵的需要,不是要求我们心外寻,是你心灵的一个需要,你自己审观的一个需要,那你这个算账就没有了,你会做一个快乐轻松的人,因为你每一个当下根据自己的需要做的,根据自己的审视做的,你就很轻松,你也很快乐,你也不负重了,还有轻松快乐的步履,人生就走过来了。

  不情愿这个东西,因为它违背了真诚,违背了意乐,违背了我们心灵的承受能力,承受不了,积攒的多了,他就要算账,他就要就找一个对象把它处理一次,找对了还行,找不对了就麻烦,要找着判官了就麻烦了,要找着善知识、有慈悲的人还好一些。为什么我要讲这个事情呢?这就是我们面临的十分现实、现前的一个事情。要是我们不把每一个当下处理的愉快,处理的快乐,处理的真诚,根据意乐来作为,根据自己心灵的承受能力,而是在自己心灵之外去做事情,后面算账的时候很痛苦的。我遇到一些菩萨,他们做不需要的事情做久了,就自己伤害自己。让人很痛苦的,你怎么解释说没有问题呀,调整一下,忏悔一下就行了。不,他自身受不了,为什么呢?心中的残余把自我给蒙蔽了。

  我们学习阿弥陀佛,一定不要与世俗的这种被迫混到一起。你日常生活被迫,你功课被迫,你穿衣吃饭被迫,你学佛也就被迫,那你念佛也会被迫,它容易混淆到一起,就是说我们分不开这种意乐——我学佛是真正的意乐的,造业的时我迷茫了、我就不真诚了。他不是这样分,他会混在一起的。

  为什么很多人念佛的利益他总是不现前呢?或者说做一个学佛人他怎么不快乐呢?他就不知道真诚本身就是个快乐,意乐本身就是个快乐,一动念就是快乐,需要你看的到也是个快乐,心灵的承负能力认知的到也是个快乐。他把这些东西都去掉了,附加了另外的一种东西——不快乐,心理承受不了以后,就会算账。有的人就会找佛算账,在佛前骂佛呀;有的找人算账,找师长算帐。我看着真是冤枉,活得挺被动的,念佛人最主要是要走出这个被动人生,因为这是一种沉沦与迷失。

  我们昨天讲到了习气、执着、迷失与痛苦的苦业,这四个阶段虽然是一味的,是没有前后的,我们把它分出这个秩序,它毕竟都是被动人生的一个主题。我们凡夫不好的习惯特别的多,因为习惯的生活就是执着、重复与执着,所以后面的迷惑会给人造成痛苦。这个习惯基本上是对人生没有主动的认知,执着与迷失,这个过程我们稍微看不清楚,就堕到苦业的果报上了,这个果就会在我们生命中表现出来。

  我一遇到这个“算账”就感觉很不可思议,因为经常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这样一个事情。那你平时怎么审视自己的人生呢?怎么认识这个人生呢?所以我们为什么培养短期出家这样一个环境?就是说我不意乐这个东西了,但我又想了解,了解一下后你就可以拜拜回家了,这样就比较主动一些,比较正面地面对自己一些。

  这个习惯的因,虽然很复杂,但无外乎是迷失与执着,其这个过程一定是这两个东西。我只是想把昨天的功课重复一下,提示一下我们的意乐。意乐十分重要。意乐人生那五个步骤,虽然没有什么让我们跳舞唱歌的内容,但你要真正认识到法无自性,通过那五个次序,我们的人生就变得主动了,人就有主动性了。人在这个无自性性中就不再被得失的习惯淹没了,就不再执着于迷惑了,苦业的伤害我们从当下就可以解放自己。因为这个苦业呀,自己受的时候真是不好受,也没人能替代,包括算账你也没法替代。

  善始善终的念佛人

  有一年我们打七,打了几个七以后我下山了,回到寺庙里,有一个出家师父跑来跟我说,他不信阿弥陀佛了。我说你过去信过吗?他说过去信。我说现在为什么不信了?他就讲他们家里人的果报,大家都念佛,结果堕到地狱里去了,这念什么佛呢?念佛有什么用呢?我说你念的是地狱,没有念佛呀。

  所以我们信佛,这个意乐不是业相,意乐是心念所依。他把自己的业相跟念佛并联了。他不说是他的心念所依,很多人会打来电话问,我们家里人去世了是不是往生了?他能到哪一道?我说有两种东西我们可以评判的——一个是我们自己的心念所依,自己怎么祝福的?借用哪种力量?回向哪种力量?给他引哪个路?再一个是他自身的作为。

  我们要到某个地方的目标不清晰、在徘徊的时候,来个明白人,你说我要到某个地方怎么走?他告诉你怎么走。你听的清楚了,或者你请他干脆领你一段路,到明确的地方再舍你。对方若能领一段路,你很轻松就到达目的地了。我们亲人去世以后,会在十字街头——他们的中阴就是在徘徊,这时候要来一个明白人,心理所依清晰明白,他有力又明了,他就可以给自己的亲人直接去领路,所以过去的人说在49日中,一七,二七,三七,七七之间去用一些方法,去回向,劝导自己家里亲人去极乐世界这样明确的目标,不要在业力海中被业风吹荡、迷失。

  有的菩萨说我梦见我们家里人怎么样了,梦见他到恶道里了,那我就不信佛了,或者说几个人都梦见他到恶道里了,结果就不信了,不信自己的亲人往生极乐世界。这还是心念所依,心念所幻现的梦,把它当成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了,那可就悲惨了。所以许多人用梦兆来评价净土的修行,就很惨了。所以我们平时的意乐与意愿很重要,梦兆业相,这些如幻的,没有自性的,业力的,跟念佛反而关系都不大了。九界你都可以超越它,你就不能去在意这个东西。你所在意的是念佛的得力,随顺佛法的得力,随顺佛誓愿的得力处,其他的你不能关注。要不然我们想去走出这个苦业,太困难了,因为你把自己把他人导向苦业的果报了,因为你在执着,你在迷惑中,你在相续这个过程中这么作为,结果一定是苦业。

  作为念佛人可以看一看临终须知。临终须知无外乎是给对方一个明确的导向,决定的导向,一点都不能含糊的一个指引,一个有力明了的指引,令对方能进趣极乐世界。但很多人就不断地去摸头,摸胸口,摸膝盖,摸脚,看哪儿还有气,反正脚上有气了就是地狱了,膝盖有气就是畜生了,小腹有气就是鬼道了,天天就祝福这些东西,胸就人道去了,额上一摸去了天道了,顶上一摸往生了,就天天摸这个东西,没有用。那你说这是不是个评判的东西呢?可以的,但我们主要的用心不能在这个地方,因为在这儿你就是对待一个宿命的业力是一样了,你就是个旁观者,看戏的人,你也不去真正善良地引导他了,你若引导他,你就有些主动的作为——说法、念佛、引导、劝化等等,你就不会等着摸那个热量在哪儿了。

  我认识许多国内的助念团的这些菩萨们,现在还有一些助念团在不断地成立,他们就会来谈一谈助念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很多助念的人到以后走两个极端,一个是我可以让你往生;再一个就是怎么这么多念佛的人,往生的这么少呢?心就灰了,不愿意再助念了。就这两个结果。

  我们若不知道意乐与心念所依的作用力,在征兆上用功夫无疑是现缘业力的一个状态,不管它是不是事实,你起码不是念佛人,念佛人就是说即使这是一个事实,你也要也念佛,因为你是念佛人。就是说我们的业力苦已经成熟了,我们也应该念佛,这是念佛人。你不能说我的苦业成熟了,我就不念佛了,我不信佛了,因为什么?——我受苦了。这是个什么话呢?但是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所谓的念佛人,你要小心他,小心什么呢?他不念佛,他念自己的业,然后把这个业的脏水泼到佛身上,说你看我念佛我怎么还这么苦呢?他迷惑了,他执着于自己习惯的染着了,他就沉浸在自己苦业的果报上了,他没有心系于佛。我们知道下品下生,乃至到命终之时,苦相现前,种种恶报现前,恶境现前,这个时候所谓的善知识,真正若够得上是善知识,够得上个是念佛人,你就为他念佛,劝他念佛,那么地狱化成清凉池,那就能往生彼国,乃至十念。我们要不知道这一点,我们不能做一个善始善终的念佛人。什么叫善始善终?——什么样的果报面前你都应该念佛。你不能因为你的果报不好,你家人的果报不好,你周边的果报不好,就不念佛了,你说这念佛没有用,没有用是你不念佛了,你念佛一定有用!你所缘的东西出问题了。

  为什么要谈这个意乐呢?虽然看着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很多人就忽略这个事情——即意乐的真实与意乐的相续。好比说我们作为一个念佛人,不管什么样的境地,什么的现缘,什么的状态,他人什么现缘,他人什么状态,自己什么状态,念佛是一个相续的意乐,这样你会成就。因为自己的色身出问题了,因为自己的家庭工作单位出问题了,因为自己的亲人出了什么不正常的事情,就把这些责任推给佛陀了,然后自己就不念佛了,说这个果报没啥意思,那么这就出问题了,就落在念苦果这样最终的结果,就是在“算账”了。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就是因为在初发心的相续中没有认真。我们作为正修行者,不能不谨慎,不能不小心。

  警觉自己的意乐

  所以意乐这个话题,我还是希望大家自己从作为、心灵中去自我审视。我们过去什么样子,我们不管他,也不用计较,现在我们自己要正面地认知与运用,运用这个所谓的意乐。过去什么样子已经过去了对不对?你追也追不回来了,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呢?所以把我们念佛的初发心、相续、结果认识清楚,要有意乐。这样你成就是必然的,要是没有这个意乐,你还在一个被迫的情况下去念佛,去学习,去做居士,做出家人,最后算账很麻烦,实际算账是个苦果。我遇到这个算账的菩萨现在的结果,回想回想真是初发心你怎么不提醒他呢?算账一定是个苦果,就是没有得到回报的那种怨恨与迷失,表现的特别厉害,这是很苦的一个结果。

  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尤其是念佛人,从初发心开始,在相续与结果的过程中,要同等地对待,即用意乐来贯穿着整个过程,要不然真是很麻烦。或者说我们要依着佛果发心,依着这个相续,依着这个结果,就是始终一如的一个修持,就是每一个当下无间修,实际是道不可须臾离,从初发心到相续中是一样的。

  因为遇到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就比较敏感这个地方。许多学佛人,平时他忽略,不要意乐,就是被迫的。这个不意乐、被迫都很细微,看不见,但心理总是有点不情愿不意乐,这个东西沉淀起来就不得了了。可能一时沉淀也没有啥,积累就不得了了。可能积累你要是认识它了也没有啥,积累的不能承受就不得了了。

  一个居士找我说,有一个出家人舍戒时埋怨很多人,出家做得好不好是自己的事,他为什么会埋怨别人呢?我说主要是积累的太多了,我说你回忆回忆,你们交往的过程中,会不会给他一些沉淀的东西?——他不情愿而你去推动他,而不是引发他的意乐,你推动他一下,他去做了,他因为某个当时眼前的小利,很多人就是因为眼前的一些利害关系去出家,去学佛,但是这个利害的东西一过去了,他就不意乐了。

  大概有一年多的时间前后来了有六个小伙子,他们来的时候都这么说,师父,我要出家。我说为什么出家?我们家的人、我的朋友,或者周边的什么什么人让我出家。我说你回去吧,你跟自己商量商量,商量通了再来出家。我说为什么让别人引导你来出家呢?他说他们有力量,他们看得远,我看不远。要是这样出家,眼前的推动是没有问题的,但最后的利害关系他一看不相应,那他就不能承受了,不能承受他就一定会去算账。跟谁算账呢?谁推动他找谁算账,后面就可苦的。这种怨,认为自己浪费了这么多青春年华。我就听到出家师父说“我在这儿浪费了这么多青春年华”。我就眩晕了,那你去抢人去啊?你在寺庙这么安详的生活,少造多少恶业,报答都报答不完的。不能说欲哭无泪,你感觉这个人含着怨恨在这待着,苦大仇深的。

  我希望大家警觉这个东西,我们出家人也好,学佛人也好,居士也好,必须要警觉自己的心理,心理的细微的东西。有时候它很细微呀,细微的你几乎觉察不到,但是就是不爽快。很多人说不爽快。前一段时间我就劝两个出家师父回家也好,下山也好。为啥劝呢?他们就难受,天天也没有啥,但就是不意乐。不意乐了,一时感觉不大的,你要说你必须得做,不做不行,可能这样来两句他也去做了,但是这个东西就悄悄地藏起来,只要意乐没有引发出来,它都会沉淀一些索取、不对称的一些果报,因为跟他的心不对应。

  这不是个小事情,但表面上是小事情,表面上是个很小的事情,严格地来说,通过沉淀积累到不能承受这样一个苦果现前,可不是小事情了,这里面有法身慧命,有道业的成败。

  以前我认为这个意乐提一提,不直接去谈这些东西,可能人舒服一些,现在想一想,为了大家的意乐,还是谈一谈,当然也遮一些东西。希望大家警觉自己内心的意乐与需求,警觉一下。你过去怎么样,我们谁也不会怎么样谁。自己要警觉自己的意乐——我们究竟要做个什么?我们这一生一生的主题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守护呢?别人不问,我们自己会不会问问自己呢?我们让别人问很困难,问自己是很容易的。但要是我们平时不提示自己、问问自己的主题是什么,自己问自己的人也不多,可能就这样过了。真正逼迫你问自己生命主题的时候,也可能很多人就晚了。

  运用意乐,对我们学佛的人来说,反而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大事情,不至于趋向于苦果的这样一个重要的举措。那么在这样一个初发心、相续与结果可视的念佛法门中,我们很容易看到自己人生的这种不准确,人生的这种迷惑、迁怒,或者人生的这种习惯的徘徊,习惯给我们带来的一些苦楚,很容易看得到的。因为念佛,必然是一眼就看得到,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你心里所有的心所与作为你都能看得到的,乃至动念的趣向你都能看得到的。

  我们真正作为一个念佛人,自业他业共业千变万化,我们总不离于念佛、忆佛,总不离于赞佛,总不离于随顺佛陀的威德、善巧、无染、智慧与慈悲,而不是迷失于自业他业共业的业相中去。

  我回忆回忆这些找我算账的菩萨的作为,大部分人就是在某个时刻一爆发,爆发性的,突然一个爆炸性的东西,他会突然说起来,你感觉有点太突然了,平时不是这样子的,平时也在念佛在修行,甚至于还在教育别人,还在影响别人等等,突然爆出来了一些与佛法绝对违犯的一些说法,你感觉到——哦,含怨,平时就含着这个东西了,含不住了就爆出来了。这一爆他怎么痛快说什么,你感觉不应该说这些话,但都说了,就是不能承受。

  生命的升华

  我们平时做事做人,可以这样细细地去审观,因为这是大家自身的事情。但我们自己审思清楚了,也可以帮助别人。

  意乐是一个很松弛的心理作为,也很大方,他会给人带来宽缓的现下,当然有喜悦,有力量,这样我们在作为的时候就很有力,他有这种有力、喜悦的内容,这个内容你会体会的到,那么我们就不会在做这个事情之外再去索取什么了,我们就会有一个等持的力量。这个等持,过去称为正受。正受会使人心情有安乐的东西,安乐与轻快就会表现出来,这是个必然的。我们在当下要是真正由意乐来引发我们的作为,它就会表现这种相续,这个轻安就会表现出等持。等持,我们一般说“三昧力”,乃至会出现变化善巧。这个变化,不是被压变化的,是你可以主动进趣变化的,这一类东西可以引发于通力。

  但我们要是没有意乐这个大方有力的作为,他就会变异,就会向未来索取,就会沉淀一些垃圾性的东西,沉淀一些我们自己对自己的不满,对他人的不满,对作为的不满。这些不满就会产生幽怨,产生一些恨与迷失。一旦忍受承受不了就会爆发一些恶性的表达或者作为,那就称为恶果。

  意乐毕竟是一个善的趋向。你可以去实践的。假使我们用意乐来引发我们的念佛,就动这么一个心念——我很快乐地念佛。那你在念佛的时候,别人不会看着你皱着眉头要计较个啥的,你不会的。你感到很松弛,这个地方你就会有力量,因为你没有什么负担,你也很从容,就是说你不会急躁,你会远离这种急躁的过失。很多人为了数字啊,为了作为啊,为了达到某个效果,就很急躁,于功利,那么等持的东西就会丧失。

  等持是什么?就是你的作为和你的心理状态是契合的。它就有正受。什么叫正受呢?就是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什么效果呢?很多人修行在追求这个追求那个,不需要追求,你这个意乐把握的准确了,他就有力,就有内容,你就会体会到它准确的相应的内容。这个内容是你根本想象不来的。很多人在念佛中一旦正受的东西现前了,人就会产生一种所谓法喜充满的法喜。这个轻安就会使你慢慢地充盈起来,有充盈的感受。那么这个等持,就会使你真正的遍满。因为充盈会遍满,过去说法喜充满。那么就会出现那种变化力、善巧力。这个力量不是我们的思维,不是我们的想象,不是我们的妄想能造就出来的,他的来源一定是从意乐这个作为实践的。要没有意乐,我们很多作为就必然沉淀出一些埋怨啊,责任啊,计较啊,或者说一些我付出没有得到对等的收获的那种不好的感受。那就会产生一些无意义的结果。而意乐、等持、正受不是这样,不是垒砌这些名词,它就是这个过程。

  就象七菩提分——你有正念了,就会择法,择法就会精进,精进就会出现所谓的轻安,轻安就会出现所谓的喜悦,那就会出现定,定你再一舍,就是平等安住。那你就会真正体会到三昧力之后的变化,即你的生命的升华,或者说意识道德的升华,或者说意识空间的升华。

  我们很多人就停在一个地方,他的生命就不能升华,他永远生活在一个层面,或者说生活在一个堕落的层面上,而不能去升华出来,为什么呢?就是没有一个意乐的透视。

  意乐不是外求的,意乐实在是一个内在的熏修。他不会去外求于、计较于外部环境对自己的得失、大小,这都没有意义了,他不必要去考究这些东西了,就是说他不操这个心了,也不浪费这个经历了,那么内在熏修的机会就加重了。我跟大家拜这几十分钟的阿弥陀佛,每次拜的时候,我要是严格地用一个意乐去观察,基本上动个念头几十分钟的礼拜就结束了。要是心里稍微顾一些其他东西,就感到时间有点长,感到礼拜这么多呢?稍微心一散漫,往外一漫溢,有时候就会出汗,就会感到为什么要这样拜来拜去的?但是一内敛,你自己按照所谓的方法去实践的时候,时间就太快了,你就感到还没有拜呢,身体还没有发动呢,就已经结束了。为什么呢?这个内敛会使我们的精、神、气迅速在生命内部起到一个乐的东西,就是说有内容,这个内容会使你从容起来,很从容很从容的,我们说从容不迫,让你在你自己心灵深处去感知、深观的时候,外面的时间太快了。

  很多人就有这样的感觉,逢到知己、朋友在一起,一天一瞬间就过去了。但是要遇到自己的怨怼、一个很烦的事情,度日如年,一秒钟都不想,有的几分钟就要疯掉了。那为什么呢?就是这个内容的问题呀,他不知道这个内容是我们心里的一个主动。你若知道这个时间是主动的,那你什么时间都可以从从容容,象你遇到最好的亲人、最好的朋友,真是“有朋来自远方不亦乐乎”那种心理去做每一个事情,对待每一个事情,让你的心充满那种喜悦。什么喜悦呢?哎呀,时间太快了。那种喜悦,那种轻快的喜悦,要不然我们就是熬煎生命,太痛苦了。很多人违背自己的意志做事情,真是度日如年啊。太划不来了,大好的时光让给别人,那不是浪费了么?可惜啊,青春年华就这样悄悄地熬煎过去了。

  我在般舟道听他们讲,哎呀,不得了啦,我在这一天一夜中感觉象几十年就过去了。那是什么呢?——熬煎了。那个熬煎还没有啥,那就在一个空间内,他怨恨谁呢?——他说,阿弥陀佛你怎么搞这么个东西呀?但他出来的时候就不那样想了。而要是说在这个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或者修行的大环境中,那意乐就象个发动器一样,我们都知道你任何一个机器你要发动一下,尤其飞机发动起来了,到那个高度就可以慢慢地,很省力地飞行了,那个发动机很不费油,速度也很快。但发动这一刻是十分重要的。意乐呢?是一个很好的发动机,是一个很精密的发动机,你在任何国家都买不到,只能在你这儿买到的。我们要是没有这个意乐,就发动不起来我们修行的结果——就是你自己的真实,你体会不到很深的法益。也许你知道某个阶段了,你会感到哎呀,这有啥意思呢?很多人说念佛啥意思呢?修行啥意思呢?所以说他就向往世俗,世俗的一点一滴他都不放,要他修行那就受熬煎了。为什么呢?他没有这个力,就是没有这样一个启飞的高度。所以作为念佛人,这个地方一定要审视清楚。

  慈法法师讲于放光寺戒堂

  岁次辛卯六月十八2011年7月18日

----------------------------------------------------------------------------------------------------------------

更多慈法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六十二日(二) 意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六十二日(三) 不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六十四日(一) 入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六十四日(二) 于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六十四日(三) 业

 

后五篇文章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六十一日(三) 赞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六十一日(二) 背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六十一日(一) 对

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慧静法师)

活好活着的每一天(延参法师)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