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四十日(二) 无悔地做阿弥陀佛眷属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四十日(二) 无悔地做阿弥陀佛眷属

   一切众生是未来佛

  阿弥陀佛有广义说与略说。广义说中,阿弥陀佛是说过现未来一切佛;略说中,我们把阿弥陀佛当成特定的世尊,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会受到制约,思想就会收紧,收在西方对应的一个世尊、一个意识、一个去向。

  标方立相是个方便,标方立相的主体目的是令迷失众生皆有所归。但是我们一直站在迷失众生的角度学习阿弥陀佛,现世的利益就会受到制约。现在大家普遍谈到的是标方立相的西方阿弥陀佛——过十万亿佛土,名曰极乐,彼世界有佛,号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以这一个世尊来忆佛念佛,行不行呢?这实在是一个方便,很方便,给这些迷失众生一个准确的方位。但如果这个方位不迷失就好了——我们知道阿弥陀佛是三世一切佛,那现前的一切有情都是未来佛。你否认也没有用,何以故?一切众生的作为没有离开觉性,没有离开佛性,没有离开法性,离不开的,虽然是逆性者、迷失者,虽然在烦恼业习中是沉沦者,但从没有丢弃过,也没有能力把它毁坏掉。

  我们念三世一切佛这个阿弥陀佛,你就要谨慎了,就要时刻小心怎么面对身边这些佛了。一切众生是未来佛,这是确定无疑的真实、究竟的说法。我们念过去佛,念现在佛,都是很好念的,但若是尊重念未来佛,可不好念,主要是未来佛的差异太大了,未来佛的面孔也太多。我们于一切时处若能生起尊重心,那就是真正的南无阿弥陀佛者。这个平等心智真正成熟了,你才知道阿弥陀佛的“正觉华化生”的眷属功德,才知道四海之内皆兄弟、同一念佛无别道,这样的真实提示。我希望大家在念标方立相的西方阿弥陀佛过程中,有时有意无意地念一念广义的阿弥陀佛,这样对我们是一个很方便的修行,一个自我提示。

  一念安心

  极乐世界的眷属功德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唯一差异——娑婆世界是杂类众生、杂类果报所产生的杂缘世界,也就是五浊恶世,浑浊,杂乱,次序不够。而极乐世界,一切往生者皆是正觉华化生,非是胎生,永不再受胎生之苦。胎生是十分苦的,但我们人类对胎生的苦已经没有记忆了,不是不苦,是苦到极致,记忆封闭了。所以很多人不怕胎生,不怕轮回,因为他不知,所以说无知无畏。如果了解了胎生之苦,是没有人愿意胎生的。

  我们说——不养儿女,不知父母恩。那阿弥陀佛摄化这么多,又是父母又是师长,养育我们的法身慧命,我们怎么来面对他呢?那就是第五门——回向门的修持,回向门是一个利他最直接的善巧——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回向为首,成就大悲心,入一切生死烦恼林中,游戏神通,至教化地,依本愿力故,即依佛的愿力故,依一切众生的本性、法性、如实功德故来入生死烦恼林中,回向众生究竟利益。一般我们称回向门为大悲门,说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实际就是广泛地念未来佛、现在佛、过去佛之一切时处的阿弥陀佛,看到每一个众生的现缘,皆以悲心回施,实际也是在念佛,回向方便也是悲心方便。

  我们作为阿弥陀佛的眷属,实际是顺性地认知我们无始以来的违性的作为与习惯。我们一旦认识了这个习惯了,那就能顿超顿出,或者说横出。净土法门是个顿超横出的法门,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教法。一般我们读到临命终时,地狱恶相现前之时,若遇善知识,听人称念阿弥陀佛名,乃至十念,地狱的景象就会变成清净的莲花,得以往生彼国,这就是一念、十念的功德作为,而在我们每一时刻的每一念中都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所以称为顿超横出。

  “一念安心”是这个教法的极致的提醒,也是我们人生最丰富的地方,是我们人生最具足、最值得尊重的一个角度。我们以前对自己的人生不那么重视,如果知道这一念安心,或者说一念即能往生,一念是为具足,那我们就变得富有了。在每一时刻的念与念之间,我们就可以用随顺性德来休息了。因为如果念念要注意,会很累,很辛苦,在这个辛苦的过程中,我们突然会体会到为什么顺性会有安乐。顺性安乐一定是我们在念念注意的过程中得到的一个休息的对比。这个对比会使我们真正地抉择,无疑地抉择,即能顺性无为地抉择下去,或者说在无为的心智下做种种作为而无染著,所谓不为自求之说,无染之说,慈悲之说等等,这都是顺性的安乐。如果不念念去认知,我们就会放过自己生命的大部分时间,丢弃大部分的福德因缘。

  因为每一个因缘我们都能去觉悟、不失念。菩萨戒、比丘戒中讲的最多的就是这个不失念。例如比丘睡前要做光明相,勿散漫睡眠,勿放逸,要存念三宝;又如菩萨戒讲如救头然之类的,若睡眠之时无一空过,后待后悔。为什么呢?都是让我们在这一念中去认识生命,它用戒这样一个要求来鼓励、推动我们。那么净土法门呢?——让我们在每一个事情、每一个现缘、自他业力交织的刹那去认知它。这个认知就是不失念的认知。不失念就会安心。不失念安心,一失念不安心,这样翻来覆去你就会有疲劳感,这时你突然遇到一个顺性的教法——说得念失念皆为安乐时、解脱时,皆是佛愿所摄化之时,你就会象是从一个很陡峭的悬崖突然回到广大的平地一样。

  作为一个修行者,我们要知道这一念的抉择。飞机驾驶员知道这一念的作用,因为一个概念错了,这一飞机的人也可能就没了。打仗时军队长官下一个命令,那一念是个什么?国与国之间有摩擦了,是不是要打,那一念就是千万个人的生命。实际我们平时的每一念都有这么大的力量,只是说我们自己轻贱自己,自己把自己的生命意识麻木到一个不警觉、不在意、无所谓的状态下,不断地产生着很多不必要的虚妄妄想,或者产生一些是是而非的想法,在这个颠倒妄想中生存。我们对这一念的大雄大力大作大为没有认知过,如果知道每一念都有这样的价值与作用,一念一世界,一念一法界显,比开飞机还要厉害,那我们的念头,很多的造作就会突然休息下来。我们要对它的认知到一个高度,这一个念头会对法界颠覆,会对整个世间会有厉害关系,那你应该怎么思维?把你放在未来佛的角度,你是佛陀,你怎么思维?菩萨啊,这不是假设,这是方法。因为在我们的意识与诸佛的意识是在同一法界中,只是说我们对自己“一念”作为的认知不够清晰,不够尊重,不够准确,不够彻底,不够完善,不够广大,不够真诚,把自己的思想意识放在泛滥的、没有价值的这样一个角度了。

  其实大部分人的生命并不是没有价值,是他没有真正地生起尊重,没有真正地认识到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那他就会做众生的颠倒妄想事业、烦恼的事业,不断地轮回,不断地纠结,不断地受种种不必要的苦。现在我们受的苦是不必要的,如果是必要的话,世尊就不出世了。因为我们受的苦是不必要的苦,所以诸佛菩萨,乃至善知识们出现于世,提醒我们——我们太多的、无用的想法轻贱了我们的生命,轻贱了我们的意念,轻贱了我们的作为。自我轻贱。本来到人间应该快乐通达的,应该有增上善巧,在六道每一道中要有助他为乐的善巧、度他苦缘的善巧,而不是相互危害与沉沦。我们如果真正生起自尊的心念了,那我们就知道六度万行的快乐,智慧无染的快乐。

  过去说“助人为乐”,大部分人都是知道的,也都做过这样的事情,包括公益事业等对社会有益的事业,但如果唤不起心灵真正的需要,你的作为难免有些勉强,难免有些人云亦云。我们真正观察一下为什么诸佛如来做这么多利益世间的事情而没有丝毫染著呢?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大智大悲大愿大行呢?他们不过是真正地、恰当地、顺性安住罢了,并没有过多地增减一个什么事情。我们凡夫有情比佛多了十分多的东西——烦恼、妄想、杂缘、无意义的思维、无意义的作为。

  很多人做了事情以后就会后悔,回头一看人生,感觉太浪费了。他觉悟那一刻钟才知道浪费,虽然真正觉悟就知道一切都是圆满的,但在某个阶段的觉悟之时,会看到我们自身的很多作为真是十分可怜,这个可怜不是一个轻易的话题,是我们真正地反省了生命的价值。你看一个在恶道里的还是这么个人,一个去畜生道做愚痴业的还是这么个人,一个去天界行无欲之乐的还是这么个人,一个行声闻独觉,一个行菩萨六度万行,一个圆成菩提安住于真如法界,都是这么个心智、作为,为什么这么大的差异呢?何去何从呢?是学佛的人应该选择的,应该认知的。

  佛恩浩荡

  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作为父母亲人的眷属,我们知不知道父母恩呢?我们知不知道师长的恩、国土的恩、周边有情的恩德呢?感恩是十分重要十分重要的。在这个世间,父母养育了我们,师长教育了我们,国土载负了我们,周边有情托负着我们,推动了的我们的生命,如果我们不知道感恩,那作为阿弥陀佛的眷属,往生彼国,能感恩吗?这个恩是什么呢?——我们生活的动力就是恩德啊,我们生活的推动就来自于有情,来自于父母,来自于师长,来自于一切相交织的因缘。

  人对这个“恩”字的认识不够。我们这个时代是相互怨恨的时代,尤其中国人,相互埋怨的比较多,误解的比较多,如果真正地辅助、理解、感恩,那真是不可思议的。我们用的任何一个小的东西,都来自于辛苦与付出,所以出家人应该感恩于檀那,感恩于父母,感恩于周边。但我们有没有感恩呢?如果没有,我们就会行很多放逸。那世俗人亦复如是,你感恩你的父母师长吗?感恩国土对你的载负吗?人有感恩心,就有觉悟的机会,有觉悟的相应贴切的内在体验。

  所以我们念佛忆佛,实是感恩阿弥陀佛给予了我们一个法身慧命!虽然一切众生有佛性,但你这个佛性是死寂的,是被业力厚厚的土壤埋在深深的地下,你没法挖掘出来,埋在深深的海底,你没法去取用它!阿弥陀佛以其无碍的智慧,大悲的心智、方便,回施给我们。说借用给我们吗?不是借用,是你本来具有的;说你借用吧?你依无碍力,把你本有的法性取用出来。你得这样的自在力的时候,就知道佛恩浩荡!这个浩荡是什么呢?——你本来有,而不能用!诸佛如来让你能使用出来!这个恩德是不可思议的!

  阿弥陀佛于一切众生的恩德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若是感恩人,最容易体会到弥陀的教法。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对父母、师长、朋友、周边的有情、国土的感恩,体会对阿弥陀佛的感恩。我遇到许多所谓的精神病患者,并不是有真正的精神病,而父母就会把他们送到精神病医院,因为不耐其烦了,厌倦了,忍受不了了,就会把他们往那里一推。很多老人家被送到养老院,或者没人照顾,也就是子女厌倦了。很多是完全可以健康地生活下去的,因为没有很好的被照顾,或者说在某个困难时期,没有人用真诚、彻底、相续的心去照顾,他们也就结束了生命。阿弥陀佛,乃至这些菩萨、善知识们,为了我们的法身慧命,累生累劫地传达着、回施着、提示着,没有间断过。一代一代的善知识们,一代一代的佛陀智慧的传达者们,从来没有间断过,不舍一切我们这些舍弃了觉性的人们,要是佛陀也舍我们了,我们真是没有机会了,那就只有妄想与沉沦,只有挣扎与痛苦。

  我们这里不必要搞一个什么宗教崇拜的说法,但就从最基本的道德、感激的角度来说,从真诚利益上来说,佛陀对我们的利益是不可思议的。佛陀的教法对我们在究竟意义上的法身慧命的养育是真诚的,是彻底的,是圆满的!我们世俗的父母师长,对我们的教育,对我们的爱戴,都是极有限度的。何以故呢?你可以去观察,去类比。我们也不需要偏赞佛陀的慈悲、广大、究竟、真实,我们可以去观察对比。我们的父母可能对我们有很大的耐心,有很亲切的引导与养育,但是如果拿来跟佛法一比,我们就会认知到佛陀对我们的恩德的实质内涵了。

  在佛陀的教法中,最感人最感人的莫过是——佛陀提出“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样一个稀有的,唯有佛陀能说出来的不可思议的语言,这样一个揭示了一切本来面目的语言。佛陀后来的施教都是为了让一切有情去证实这样一个真正的状态,这是他给我们最大的恩德,一切世间有情不能代替,一切世间的师长不能取代!所以我们如果真正把念佛作为主题,把顺性的行为作为主题,那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是必生之地!我们会感恩地抉择,而不是徘徊地抉择。

  真正抉择了这个主题,那我们在娑婆世界安心极乐,在娑婆旅游旅游,百年如寄,终有所归,回到你的极乐世界,回到顺性的本家本国、无生国中,在这个庄严的国度中,你可以分身无数,可以回到娑婆世界看看你以前的作为,也可能真会痛哭流涕的;看看你以前的那些父母、朋友、同事们还都在干些什么,你可能会说你的选择一定是准确的,是真诚的,是有真正的尊严的。就从尊严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作为阿弥陀佛的眷属是绝对值得的、有意义的!我们付出多大的辛苦得到都是值得的,况且我们现在还没有什么辛苦,他只是让我们安心快乐。

  没有遗憾的究竟抉择

  作阿弥陀佛的眷属,这个抉择十分重要。你要是不抉择,那不是阿弥陀佛的眷属,因为我们从心底里从来没有认识过往生,没有认知过而说能往生,这个进趣是极难形成的,所以一定要抉择与认知。

  我们通过对主功德与眷属功德的学习,无外乎是要抉择往生的必然,或者说往生的这个自尊、往生的这种大恩大德的实质内容。我们对此处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知,往生的意乐是不会产生的,也就是人云亦云。但通过分析、认知、学习、观察,认真地体验与尊重地选择,那我们一定把极乐世界作为这一生回归的目标,真正安心于此,决定于此,不再去颠覆它了。

  因此我们就知道娑婆世界原来是客居之地,各行方便,实无得失可以计较,实是梦幻之事,就象客居梦乡一样,我们全然不再去计较了,再去计较实在是无意义了。若再计较这个娑婆世界,那娑婆世界就是你的家。

  我们真正放弃了在这个娑婆世界斤斤计较的习惯、陋习,那极乐世界就是我们的家。因为你在旅游之地、客居之地,不会计较了,那里是你解放自己、休息的地方,放松的地方,是你觉悟的地方,是你证道的地方,不是你要守护的东西,因为没有什么可守护的。你可以观察我们一生一生有什么可守护的啊?包括我们自己的色身、名字,最后都要丢弃,火葬场的最后一刻,什么也守护不住了,最后就剩一把骨灰,写一个名字,挂一个照片说某某某,实际那时你站在中阴身说,不对!为什么?那肯定不是。

  我们在极乐世界,回头看看娑婆世界众生不健康的选择,即六道轮回、迷失的选择与固执,我们一定会生起同情的,那时再倒驾慈航,再来做一些枝叶问题。度生是枝叶,往生是主体啊!菩萨,不往生,你没有度生方便,多是沉沦,你没有度别人,只是指责别人,说这个人这么坏、作为这么麻烦等等,利人是很困难的。为什么呢?菩萨利人不得究竟方便,只得相续方便,一切菩萨利他无外乎是自利方便罢了,没有圆成佛道故。所以一切利他者皆称为世尊如来啊!要不是世尊,实无度生方便。

  我们此一生,若真正尊重我们人生的价值,一定要对它有一个圆满的交代!那我们真是仰俯无愧的——对我们无始以来的亲属、一切有缘者、无缘者,对自己,对现前这个生命的觉知性,这个业所的守护者,那是一个永恒的价值,一个真正圆满的,再也不会有遗憾的抉择。

  你抉择这一次,那你作为阿弥陀佛的眷属,可以分身游化了。我们现在这个粗重的身体,古人讲就象一个粪挑子,好东西进去,变成龌龊的东西,象一个无底洞,不断地装、装,装到最后那一天,太累了,往火葬场里一装就完了。你还认为是个什么呢?但是它的价值可以使你六道轮回,可以使你觉悟,成为阿罗汉,成为菩萨,成为佛陀世尊。你有什么样的选择呢?释迦文佛推荐我们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接引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我们性德的本质在极乐世界。这个“在”,无外乎是个提示。那我们真正意乐的观察呢?那是你自己要观察的了,那是最大的动力,即我们现生的心愿。这一生的心愿起很大的作用,很多人之所以浑浑噩噩地一生一生地活着,就是他不知道一生一生真正的心愿是什么?有作为价值的心愿是什么?他认识不清楚的,所以浑浑噩噩。一旦认识清楚了,十分明快的一生就会展示在这个世间,展示在亲人、朋友、有缘面前,那是灿烂的,是透达的,是没有遗憾的!如古人所讲——仰俯无愧,无有愧色面对于天地!

  若要真正仰俯无愧地面对这个世间,你一定要有一个准确的、完整的、究竟的选择。十分准确,十分完整,十分透彻地,你认知了这样一个愿望,它是经得起审视的,乃至未来世,乃至一切世间有情来审视。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作为阿弥陀佛的眷属,我们可以观察值不值得做。要是值得做了,那我们就是莲池海会的菩提眷属、金刚道友,那我们在未来世可以共同游化,可以分身游化,可以别类游化,可以十方世界无所障碍,若去若往。你说这是个神话也行,但想想这个神话都比你在六道里沉沦有意义。

  菩萨们啊,我们不去观察,就不知道在我们的意识法界中,我们因为业力、烦恼、习惯等等,受到多么大的局限。而我们因念佛忆佛顺性故,又是那么自在,那么健康,那么纯正!象佛陀一样具足紫磨金身、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可以朗耀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走出痴暗冥,因为这个佛是无所属的,觉性圆满也是无所属的,不是说某个人拥有,其他人不允许拥有的,不是这样的。

  《大方等如来藏经》值得一看。在这个经典中世尊做了九种喻,比喻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个如来藏性在一切众生生命中是从来没有被毁坏、泯灭的,只是被埋没了,我们不断的业习的累积、沉淀,埋没得越来越深,如果不去真正地、彻底地挖掘它、使用它,它就那样悄悄地埋没着。我们在这个无意义的轮回中受到种种苦,你觉悟的时候知道这个轮回也没有问题——它是你觉悟的动力,但你要是不觉悟,一直在迷失的执著状态中,那轮回真是苦海无边啊!

  我们选择阿弥陀佛这样一个修法,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做阿弥陀佛的眷属,此“眷属”,宾主一如!主次一如!

  阿弥陀佛虽然是佛中之王,光中之尊,虽然是十方诸佛皆共称赞彼佛功德与殊胜,但他并不是让你永远在他的脚下去礼拜,其实际内容在《无量寿经》有很简单的描述,世尊在一个偈子上是这样讲的——尔时阿弥陀佛发出微笑,有光明绕佛三匝,从顶而没,世尊授记十方来的诸佛菩萨,不管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你们这些菩萨来我的国土,我知道,你们知道诸法如露如电,你们也想建立象我一样的国土,也象我一样来度化十方的众生。他不是安慰这些菩萨们,不是安慰这些往生人们,他说的是如实的教法,即宾主是一如的。

  有人说阿弥陀佛是无量寿,眷属也是无量寿,那眷属就永远只能做眷属,不能做象阿弥陀佛那样做一个究竟圆满的利益者、安住者。所以有阿弥陀佛也会取灭,干什么呢?给你一个位置。第一个接这个位置的就是观音菩萨。只要你需要,阿弥陀佛也会取灭,给你让位置,让你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诸佛如来顺性、乘性者,无不是利益众生方便,他们不需要做什么了。

  《无量寿经》清晰地表达阿弥陀佛于十方往生者皆有授记——汝等未来世当成佛,如我无异。

  释迦文佛在《无量寿经》上有这样的话——佛告阿难啊,诸有众生,遇其光明,身心柔软,自然向善,三垢消除,称念彼佛名者,往生彼国,次如彼佛,就是说在未来世会象阿弥陀佛一样。

  十方诸佛皆共赞叹阿弥陀佛功德,赞叹这些往生者亦如赞叹阿弥陀佛,等无差别。

  《观无量寿经》、《阿弥陀佛经》,种种解释,种种方便,种种梳理,就让我们抉择无疑——往生吧,没有问题的。但你要去细致的观察,也不要盲目。有的人太盲从了,一看就说可以了,我愿意往生,实际下面疑惑又来了。所以你要细细地去观察。

  此眷属功德——如来净华化生,皆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成就的这样一群念佛有情,我们是要抉择的。随顺佛愿,随顺法性,随顺自己的意乐,我们是要选择的。不选择,虽是眷属,不名实际眷属,因为实际利益不现前。若我们抉择了,现世利益即现前,这跟生死来往不相干,只在于抉择。所以抉择者必得安心。何以故呢?心不再起伏了,不再变异了,不再去来回计较了。那我们在忆佛念佛的修法中,就会平和地、如实地去相续了。

  阿弥陀佛在自受用中,允许十方众生往生彼国,也允许十方众生去审视、思维、观察这个法则,包括修行其他法则来做对比,这在《无量寿经》是有十分清晰的记载的。在唐密无上瑜伽部也有这样的阿弥陀佛的修法,其中清晰地提示到,阿弥陀佛自受用安稳众生之意乐,就是说你不要害怕,阿弥陀佛不是专利者,不是让你去念阿弥陀佛,其他什么也不要做。因为阿弥陀佛括于三乘教法,你可以修持三乘,但是主次要分明,往生的利益一旦抉择,你什么法都可以修行;但在往生的利益没有抉择,主题的修法没有完成之前,你修其他法,在这个时代,亿人修持,罕有得道啊!不是说没有得道,是少。

  因此,此眷属功德成就虽然是摄化十方,无所疏漏,但我们自身的抉择是十分重要十分重要的。诸位善知识,一定善思维,善观察,善抉择!

  (岁次辛卯五月二十五 2011年6月26)

----------------------------------------------------------------------------------------------------------------

更多慈法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四十二日(一) 乘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四十二日(二) 修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四十二日(三) 永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四十三日(一) 顺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四十三日(二) 安

 

后五篇文章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四十日(一) 至简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三十九日(三) 两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三十九日(二) 断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三十九日(一) 正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三十七日(二) 怎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