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四十二日(三) 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 |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四十二日(三) 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 庄严无诸难功德成就,偈言:“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 昙鸾法师讲“身为苦器,心为恼端”。举心动念,烦恼就容易生起,身体一造作,种种苦就会随之而来。“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是讲离开身心苦恼的方便,此依报庄严提出了一个身心但得诸乐,无有众苦的极乐世界。极乐世界闭塞了诸恶道的进趣,通达了善趣的成就,所以诸乐成就,诸苦消除,形成了这样一个事实与作用。 而我们这个世界是三苦八苦、诸乐少而难维系的娑婆世界。我们要这样不厌其烦地去对比观察,因为这是择取我们未来,或者说择取我们现下出离烦恼、成就菩提的大事因缘,不得不谨慎,不得不认真,不得不周全,不得不细致,不得不慎重,仅仅是草率地说“我明白这个道理”是不行的,要细细地、认真地、周全地、严谨地、不厌其烦地去审视、观察、思维、随顺、印契,使我们真正在“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这个极乐世界,或者顺性的功德,或者随顺佛愿的功德,或者在我们真正的意乐上,做一抉择,使我们“欣厌”成立——欣极乐世界,厌娑婆世界;欣顺性功德,厌倦逆性造作。清晰地、成熟地不再返回三恶道。 阿弥陀佛在愿望上分明有——“往生我国者,不复三恶道”,“我国无有三恶道。三恶道是诸苦之明确标志。极乐世界是无诸苦恼之地,但有胜乐之缘。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造作了种种逆性的作为,故于种种相续中多有诸苦与诸难。若继续造作下去,唯有苦报相续,唯有苦报沉沦,稍有觉悟,又被业力习惯所埋没,进一退九者多有所属。此娑婆世界,修行者不可思议,遇善缘者不可思议,进趣佛法者不可思议,能如实修行一日一夜一时一念者不可思议! 很多人说自己天天都在修行,你看看自己一天中顺性如实地修行能有几个念头?几个作为?是不是被业力所埋没?被迷茫所欺辱?当然你若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那你就是苦海无边的人。所谓“放下屠刀,离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里也说了“一念抉择”之妙用,这一念含纳三世的真正的作为力度之所在。 “身为苦器”,每一个有情各有体会。世尊在许多教法中讲我们这个身体由三十六种物质组成,大体言之,地水火风空识组成了我们的色身与世界,地水火风空识组成了各个生命差别的体相。我们把身体流动的东西悄悄地还给水,把身体发热的东西悄悄地还给火,把身体粗重的东西悄悄地还给大地,把呼吸还给虚空,如此你的身器不可见,这个身器只是众缘和合之假设,是四大和合之假设。若是不知,而以为是“我”之色身,待崩溃之时说“我死了”,不知有多固执迷失于此啊。 这个身器,就是生老病死,就是五阴炽盛。而我们的心,处处分别执着对待。如果你把分别执著的习惯悄悄地放松一刹那,看看你还有些什么意识呢?你的识怎么安立、怎么表达呢?我们都知道分别执着是烦恼之源、轮回之源、苦难之源,不管是吉是凶,是苦是乐,都在无常变异中,疲惫不堪。许多有成就的人、有作为的人、有权势的人、有福德的人,积累、沉重、分裂,所以有权不稳当,有财很难守护,有势很容易败坏。而失败者本身就苦,贫瘠,诸缘不具,作为无成,无权无势,多被欺压,多有自卑,本身就苦。所以富者苦,穷者苦,权者苦,无权者苦,有势者衰败苦,无势者无力苦,有福者福难守护之苦,有权者权难安稳之苦,无权者屈辱之苦……,你可以审观啊,不能草草一带而过啊。这个识心的分别执著,不管执著于成败、贫富、慢卑,哪个不苦!心为恼端,就是这个世界的果报相,若不觉悟,必然沉沦;若能觉悟,即称佛子。 “身为苦器”,我们要善自观察;“心为恼端”,心念一动之刹那,种种苦患即现眼前。诸位菩萨,对此娑婆世界的心、身受用若不去认知,骄慢、懈怠、自卑、自慢必然会蒙蔽我们的生命,蒙蔽我们的身心世界!诸位善知识,此处各个善自观察,自他共业相互影响、相互交织,不可思议,这种复杂若是认知不清,不细致,不尊重,不下功夫,我们的生命就泛泛地浪费过去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被我们自身放逸的习惯所损耗,不知道沉沦于哪一道?这个娑婆世界善缘稀少,恶缘炽盛,菩萨们呐,一定要善观善察,善思善念! 减劫中,若于善缘、善法中,此人稀有啊!我们回顾一下,一生中有几个真正使我们增上趣于究竟的善缘?不观不行啊!就是对你自家的生命、自家未了的果报,你也要慎重啊!你要认真啊!在你这个独立的业报现缘中,你要小心啊!不是让大家夹着尾巴做人,是让大家放开心量觉悟!放开心量,那真是对自己的现缘生起了尊重,此“小心”是择法的谨慎。 昙鸾法师提示说“身为苦器,心为恼端”,无外乎是让我们对娑婆世界的身心状态有一个正面的认知。“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是说极乐世界之身心无诸难的功德。极乐世界是依阿弥驼佛大愿所成,所以彼佛国土皆是增上缘,一切众生安住不退的教法,直至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远离诸难与违缘,所以彼国是成就无上菩提的殊胜之地。 娑婆世界,若善修行者,实是不可思议的成就之地;若不善修行者,实是众生迷失与沉沦的苦海。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修行也好,善法也好,进趣也好,相互善缘的给予也好,哪怕一念一事一点一滴,都是甚为稀有难得难遇!这不是夸张的。你可以从举手投足中,从思维交往中去观察是不是这样的,你就会知道这个“堪忍界”的名字有多准确,这个“娑婆世界”的名字有多准确,诸佛对此处的认知又多准确,凡夫对此处的贪婪、沉沦、放逸是多么地让人触目惊心!因为我们已经沉浸在这种业力不能自拔,各相迷茫,各相迷失,稍有健康安逸就行放逸,于沉沦之地而不觉晓,对此我们不能不警觉! 我们不断地在对比,此界与彼界的对比,此佛与彼佛的教法之异。释迦文佛在此土宣化的教法,首先让我们明白因果,明白圣道之成就,明白菩萨之作为,回归于一真法界之究竟。极乐世界彼土阿弥陀佛依愿力平等摄化十方世界众生,令一切众生随顺刹那咸有归趣。这是教法之异,此土彼土、苦乐、顺性违性之异。有异而不认识,你的本质就会被埋没下去,所以很多人一说顺性功德,就会产生一个迷失的、困难的境地,故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在此处善自分别认知是十分要得的。厌此娑婆世界种种逆性之果报,是我们出离的殊胜方便。向往彼土,是我们成就的殊胜方便。文字的引导无外乎是来撞击我们的心灵,来锤炼我们的道德,使我们的心智条理、清晰、明确起来。不是为文字而文字,那在此学习、实践就变得十分有意义了。 (岁次辛卯五月二十七 2011年6月28)
---------------------------------------------------------------------------------------------------------------- 更多慈法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