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5 |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5 我讲一个故事好不好?我看《高僧传》,有个圆通法师,当然这不是现代的,在南北朝在高齐,这个北齐的国王姓高,所以叫高齐。在邺州,应该是在现在的河南,河南那地方一个寺庙里面,有个法师叫圆通法师。圆通法师有什么事情呢?就是这一年在结夏四月十五日左右,可能是以前,来了一个出家人,这出家人看上去很高明,这个人,虽然没有说话,就感觉这个人行住坐卧很高明,不是平常人。但是他有病,就是身体发出臭气,这味道很重,所以到了庙上谁都不欢迎。那么后来就是这圆通法师他感觉这个人不是平常人,他就欢喜接待他,就请他到他的寮房,在他寮房住。那么他就同他说话,说什么话呢?说是:你在佛法里面,你欢喜学习那一部经啊?我欢喜学《涅槃经》──《大般涅槃经》。喔!这圆通法师也是学习这部经的,这两个人就是志同道合了,也有欢喜心。有欢喜心,但是常常的读诵这部经的时候,有的地方古德有注解,有的地方古德没有注解,没有注解的就不懂了,有不懂的地方,就是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呢,就引出来请问这位法师。这位法师能解释,解释得他很满意,他更欢喜,这个臭气的事他就不管了。这个不容易,这事也不是容易。他就请医生,给他煎药来照顾他,照顾他,心里很欢喜。很欢喜呀,后来病好了,那么这位法师就要走。这个圆通法师说,说是:你知道吗?我们这个庙是政府负责供养我们的,到自恣解夏的时候,自恣的时候,皇帝会每一位法师会送给你一身的棉袍,冬天冷的时候可以穿棉袍,可以供养的,你不要走,你再等几天就会有个棉袍供养的。 这个法师不是太在意这件事,还是想走,但是这圆通法师很诚恳的就把他留下来了。留下来了呢,那么当然过几天就是得到这一份的供养,得到这一份供养,那当然原来约会好了,拿了这份供养那么他就告辞了。告辞了,他就同圆通法师说,我是在鼓山有个竹林寺,我在那里住的,我是在那边住的,你有时间的时候欢迎你到来,到我们这儿来走一走,那么当然说完这话嘛就走了。走了以后,这个圆通法师是学习《大般涅槃经》很有法喜的,就感觉这位法师对于《大般涅槃经》很有研究,走了以后常想念他,这是前一年的事情。等了第二年过完年以后呢,他就想要到鼓山竹林寺走一走,到那去。到那去的时候,那附近也有个庙,先到那个庙上那住下来,他就和那庙里的出家人说:这个山上,鼓山这个附近有个竹林寺吗?说:这都是传说而已,实在没有这个庙,就这么说。 但是这个圆通法师说,他心里想他对于这个原来接待的这个法师印象非常深刻,不像是说谎话的人,怎么可以说没有呢?这一说呢,那么其它的这些法师也感觉到奇怪,那应该是真实的呀!说那好,那我们大家都到那庙上去看一看。大概有十几个人就是结伴,按照这个道路就去了。 等到那个地方附近的时候,走了一个小山上,到山上一看呢,前面有一个老翁,拿着锄头骂这些人说:你们去年放马过来,伤害了我的田,今天不准你们来,拿着锄头就打这些人,但是就是不驱逐圆通法师。那么这样子圆通法师一个人就走过去了,那些法师都被赶走了。那么这个老翁拿这锄头说:放你到山里喂老虎好了。就对他说这么一句话,他也不管这件事,他就往前走,走、走到一个小山下坡的时候,就是不知道再向那里走了?忽然间那边就有人说话,说是你是圆通法师吗?他一注意一看心里很欢喜,那么两人见面了。见面时候那位法师就说:山那边那个庙上里的法师,都不用功修行,他们到我们这来不合适,就这么解释了一句话。 所以这上面说:「般若波罗蜜不行二法相故。不二法相是般若波罗蜜,不二法相是禅波罗蜜,乃至檀波罗蜜」,你心里面行二法相,有种种的分别,若有一点修行就高慢,没有修行的时候贪瞋痴就活动,就是这种境界。那个圣人啊,那些有道的高僧,就不准他们过来,是这么个意思。 但是到了里面,走了几步看到山门非常高,那个《高僧传》上有两句话「修竹干云,清松蔽日」有这两句话。就是这个竹子也很高、松树也很高,那个山门也很高,两边有喂马的这个槽,喂马的这个槽,有马在那里的痕迹,但是打理得很清洁,有这个境界。那位法师说你先在这里等一等,我到里边向大和尚报告,然后再过来。那么过一会儿这位法师就回来了,就请他进去,进去到一个房子里边,一看见有一个大和尚,有五六十位年轻人围绕这个大和尚,大和尚在法座上高坐,看见那个相貌不像是汉人,就好像是梵僧,不是汉人。说是:你从那里来呀?这个大和尚说话了,说是我从邺州一个庙里过来。喔!你们那里是皇帝供养的地方,什么都是很丰厚的呀,我们这个地方是山野里面的境界,你合适吗?就说这么几句话。然后这位法师就带他离开这里,到其他和其他的法师见见面。那些法师,住那一个房一个房里面的法师都有光明,那些法师完全对他没有礼貌,一见面一拍手:去!就是这态度,使令人很不欢喜。那位法师说:人的思想不同,你不要介意,这样子。最后也就到他的寮房里,安排安下来,安下来当然他很招呼他,也说了一些分离了以后的这些人情的话,他心里稍微好一点。然后住了一宿,第二天又各处参观,哎呀!这地方太好了!他就说:我能不能在这里挂单呢?我可以在你们这里行苦行,给你们扫院子,可以做这件事。说:这件事要大和尚同意才可以,我们去到大和尚那里去请求,看看怎么样? 那么就是到了这个大和尚那个房间里,对大和尚请求。大和尚说:我们出家人要有规矩,不可以在两个地方挂单的,你要回到你的庙上把你在那里挂单的名取消,然后再回到这地方才可以。就说这么一句话,那就还是没准啊,他也就离开了。离开了这位法师就送他到山门就不送了,两个人就道别了。就走了,走了不远的时候,这个圆通法师还回头看看,还是那个样子;走了一百多步以后再回头看,突然间看不见了,一看就是一个山,上面有树有林子只此而已,那位法师也看不见了,这个庙也看不见。然后回到寺庙里面来就议论这件事,有的人就说:那个大和尚是谁?不像是汉人,他说那是宾头胪尊者,可能是宾头胪尊者。宾头胪尊者是佛在世时候的大阿罗汉,宾头胪尊者呀犯了一条规矩,所以佛不准他入涅槃,犯了什么规矩呢?就是有一个大长者一个贵价的钵放在高竿上面,谁能够取到就送给谁。那么这宾头胪尊者是阿罗汉,他一伸手就可以拿到了。拿到了,就这件事佛就是呵斥他:你不应该为这个钵现神通,说不准你入涅槃。说可能是他啊。若是这样说呢,这个宾头胪尊者就是在鼓山竹林寺这里住的大和尚,大家这么推测这件事。但是这个故事里面看出什么事呢?看出来两件事:一件事就是这个比丘有病,然后到这个圆通法师这个寮房里同他结缘,这件事说是一个圣者也可能会有病,会有这件事,这是一件事。第二件事,凡夫不可以到那里去,他不容许你到那挂单的,但是他这个圆通法师欢喜学习《涅槃经》,又尊重圣者,对圣人有恭敬心、同他结缘了,可以到此一游,只此而已,你不可以再来,不行,不可以。 现在这上说「般若波罗蜜不行二法相故,不二法相是般若波罗蜜,不二法相是禅波罗蜜,乃至檀波罗蜜」,这里边我刚才说过,若是能够修止观,就是修般若波罗蜜这个法门,就算是我们没有断烦恼,但是能调伏烦恼,随时的烦恼现起,你随时就会觉悟我现在有烦恼,若是我们不学习佛法,就是学习佛法也不修止观的话,要和人讲道理:你怎么可以说我不对!还要讲道理就是不修止观的原因。你若修止观的不需要说这些话,直接的反省自己,立刻就没有问题,所以人与人能容易和,有这样的好处。 另外一个好处呢,你常常学习般若法门,能够得到圣者的护念。我们读《金刚经》:「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那段文,这个世亲菩萨解释的时候有说一句话,到什么程度,我们佛教徒,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到什么程度能得到佛的善护念、善咐嘱?就是要到内凡位的时候。内凡位是什么?就是学习般若波罗蜜法门修止观的人,能调伏烦恼的人。我们能够有这样的用功修行,佛菩萨会来护念你,会这样做。说我们没到那个程度的时候,佛菩萨不照顾我们吗?佛菩萨也照顾,照顾没有用,没有用,你照样的贪瞋痴在活动,不行!只可以做个梦,梦见观世音菩萨说一句话这可以。因为这样子做一个梦,感觉到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有这么一念清净心,但是照样的贪瞋痴活动,一有不对的地方,这贪瞋痴会出来。但是若到了内凡位用般若法门修止观的时候不同,修止观的时候是不一样,完全不同。 从这里还看见一件事,我们对于佛法的信心也会加强,会加强;就是我们常常的修止观,本身的信心会加强,加上佛菩萨护念的时候,你信心也会更有力量的,会增长、会增上,也有这个事情。我们现在没有这样做的时候,没有修止观的时候,有时后看见一个出家人或者一个现现神通的,这信心也会强一点,也会有这件事。我有点感觉,我们对于神通的尊重也是对的,也没有错,但是有的时候,轻视般若波罗蜜,这是不对的,这是不对的;你重视神通可以,也是可以,但是对于般若波罗蜜不知道尊重,那是错误的,我是有点这个感觉,是这样子。 尔时,佛赞释提桓因言:善哉善哉,憍尸迦!如汝所说,般若波罗蜜不行二法相故,不二法相是般若波罗蜜,不二法相是禅波罗蜜、乃至檀波罗蜜。 「尔时,佛赞释提桓因言:善哉善哉,憍尸迦!如汝所说,般若波罗蜜不行二法相故,不二法相是般若波罗蜜」,这是第四科佛赞成,佛赞成释提桓因。「尔时,佛赞释提桓因言:善哉善哉,憍尸迦!如汝所说,般若波罗蜜不行二法相故」,你刚才这么说「不二法相是般若波罗蜜,不二法相是禅波罗蜜、乃至檀波罗蜜」,前面是赞叹释提桓因,「善哉善哉」,你说的好。 憍尸迦!若人欲得法性二相者,是人为欲得般若波罗蜜二相。何以故?憍尸迦!法性、般若波罗蜜,无二无别,乃至檀波罗蜜亦如是。若人欲得实际、不可思议性二相者,是人为欲得般若波罗蜜二相。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可思议性,无二无别。 「憍尸迦!若人欲得法性二相者,是人为欲得般若波罗蜜二相」,这下边是第二科。佛赞成这一科里分两科,第一科是法说,第二科是譬说。这个法说是正面的说明这个道理;譬说,又说一个譬喻表示这件事。前边「善哉善哉」是第一科;「憍尸迦!若人欲得法性二相者」这是第二科,就是说一个譬喻。「若人欲得法性二相者」,假设这个人他想要得到,就是认识到,法性有两个相貌的话。这个「法性」怎么讲呢?这个「法」有两个解释:第一个是「持」意。受持的持。这个「持」这个话怎么讲呢?就是按照我们普通的境界来解释,就是我们看见这个房子,我昨天看见是这样子,我今天看见也是这样子,我明天看见也是这样子,就是它的相貌能保持住,能保持它的相貌,那叫做持意。我看见这个人,我去年看见是这样子,我今年看见他还是这样子,所以我能认识他叫某某,认识他。它是有个持意,这叫做持。是凡有这样意义的都可以名之为法,这就是法,这是第一个解释。 第二个解释这个法,就是语言文字所表示的完全都叫做法,这是一个解释。这个法呢,就是一切的因缘生法;持也是一切的因缘生法,语言文字所表示这一切也都是因缘生法。这因缘生法里边的道理叫做性,它里面的道理就是毕竟空义,一切因缘生法都是自性空,这空义叫做性,这个体、这个性,就是它的体性不变,毕竟空这个空义是不变的。譬如说这个高山,这个高山是这样子,但是忽然间它有点变化,或者下雨多了或者是下雨少了,这个高山有变化。但是它的毕竟空义不变化,所以叫做性,可以这么解释。 这个法性就是毕竟空义,毕竟空是无差别相的。譬如说是色法,这个草、这个树、这个高山、这个大海,各式各样的这些色法有很多的变化,但是它的空性无差别,所以是没有二相的。说我们这个心法,受想行识这个心法,心法是因缘有它也是自性空,自性空中一切生灭变化都是不可得的,所以就是没有变化。色法的法性、心法的法性、或者凡夫法的法性、或者圣者的四念处这一切法的法性,都是平等无差别的,都是无二相。如果我们不承认这件事,我们认为一切法都是有差别的,「若人欲得法性二相者,是人为欲得般若波罗蜜二相」,那这个人他就是想要执着般若波罗蜜也是有二相的,这件事是不可能的,不可能是这样子。所以用这个来譬喻,譬喻禅是不二相,般若波罗蜜是不二相,檀波罗蜜也是不二相,譬喻这个意思。 「若人欲得法性二相者,是人为欲得般若波罗蜜二相」,这个法性的二相呢,这个法性就是我们凡夫,法性是无相的,但是我们感觉到有相,色法也是有相、心法也是有相,一切因缘生法都是有相,我们认为是有相。但是佛菩萨认为是无相,佛菩萨为什么认为是无相?佛菩萨有智慧,是有智慧的,智慧能认识什么是正、什么是邪?在法性是无分别的,我们认为这个法性是有相的,法性本身不表示意见。我们看见这个灯光,我们观察这个灯是毕竟空寂的,我们说这个灯光,你不亮、你不好!这个灯光他不反对,它本身不会说话。但是般若波罗蜜是圣人的智慧,你若说错了,那他会知道。所以说,「若人欲得法性二相」,你若执着这件事,你搞错了,法性不表示什么;但是你若说般若波罗蜜也是二相,那就困难。「是人为欲得般若波罗蜜二相」,那就是不容易,因为般若波罗蜜会表示意见,会告诉你,你说得不对。所以这句话这么讲,「若人欲得法性二相者,是人为欲得般若波罗蜜二相」,那是不可能是这样子的喔。 这下面要解释这个道理,「何以故?」什么原因呢?「憍尸迦!法性、般若波罗蜜无二无别,乃至檀波罗蜜亦如是」,这是解释这个原因,就招呼憍尸迦,这是佛说的话喔。「法性、般若波罗蜜无二无别」:这个「法性」是无二相,般若波罗蜜也是无二相,它们是无差别的。就是这个般若波罗蜜是通达诸法实相的智慧,但是其中也有深浅的差别。我们初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我们学习般若波罗蜜的时候,一切法是因缘有的,是自性空的,我们这么样学习,这个时候不名为般若波罗蜜;那说什么呢?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是这样讲。但是若得了圣道以后,就名为般若波罗蜜,名为般若智慧,这时候才给你这个名字的。 般若波罗蜜是智慧,这个智慧也可以说有两种:一种是有分别、一种是无分别。在我们学习般若法门的时候,是由有分别入无分别,要这样学习。若是我们说是般若波罗蜜是无二相的,那就不能分别;但是你一开始若这样子,那不能学习般若波罗蜜,你不能学习,你不能够明白这个般若波罗蜜的道理。尤其是我们没得圣道的人,更明显地感觉到「分别」的重要!怎么知道呢?譬如说我们现在学习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因缘所生法它是什么什么道理,是自性空的,所以是无色、无形、无对、一相,布施波罗蜜是无二相,乃至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无二相,我们这么学习了。学习了的时候,等到你把经本子关起来了,遇见事情的时候,你若不分别,你若不用这个智慧来分别的时候,这个贪瞋痴照样活动。你若是遇见什么境界的时候,你也是心里面默然,你去思惟分别,这件事的丑陋的事情,是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按照经论上说的道理这样分别,那你心就清净。你若不分别,你这个贪瞋痴就出来,这是我们学习般若波罗蜜的一个经验。你这样做观的时候,这样思惟的时候,贪心就不起了、瞋心也不生起、其他的邪知邪见都不生起,心就会清净。由做如是观,心就清净。 所以,我们学习般若法门,你不可以无分别,一切都不要分别,不可以这样子!你要分别!要用这样的智慧去观察。而这件事不是我说的,这是佛说的。佛菩萨告诉我们这样做,但是我们的袓师,看话头!不能这样分别,看了老半天,也不明白诸法实相。我们读这《虚云老和尚语录》,很多人看话头,都不开悟。但是,不知道改变,学习般若波罗蜜,这件事对不对?对不对?所以我想啊,我再说我就有口过了,我不要说了,就说到这儿好了。 「憍尸迦!法性、般若波罗蜜无二无别」,一切法性是因缘有,它是自性空的。自性空里面檀波罗蜜不可得,乃至般若波罗蜜都是不可得,都是无分别境界,无差别的。般若波罗蜜,也是因缘生法,所以它也是自相空的,自相空里面般若波罗蜜不可得,和法性,和一切法的法性无差别,所以「无二无别」。所以你不应该执着一切法是二相,有二相,不要这样执着,不可以,你不应该这样执着。你若一定这样执着呢,你就永久地停留在凡夫的境界,停留在那里,你不能得圣道。这件事就有问题了,停留在凡夫那个境界,是苦恼的境界,不能够得大安乐的。 「乃至檀波罗蜜亦如是」,就是法性和檀波罗蜜,也是无二无别;和一切法都是无二无别的。就是我们内心里面有贪瞋痴的时候,你也做如是观的时候,贪瞋痴就无所得,也是毕竟空寂的,那就是与法性是无差别的。所以,《心经》说:「色即是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都是这样子。我们常常这样地去思惟观察,我们有希望可以得圣道的,不可以无分别。 但是可以修奢摩他,修奢摩他,加上毗钵舍那的思惟、正忆念。正忆念加上奢摩他,慢慢地,我们就升级了,就可以得四禅,也可以得无生法忍。古代的佛教徒是这样子,现代的佛教徒亦复如是。但是你若不这样做,就不行。你说我去参加禅七,我就欢喜奢摩他,你不修毗钵舍那,这不行。你不修毗钵舍那,你这个有所得的分别心没有办法调伏;没有办法调伏,你的脾气不能改变,你发脾气的时候,不能改变。你若常常修奢摩他,也修毗钵舍那的时候,这个脾气能转变。你不知不觉地,我今天不发脾气了,会有这件事。不但是一件事,其他的一切的烦恼都是一样,都会受到你的奢摩他、毗钵舍那的影响,改变了,会改变;所以叫做暖、顶、忍、世第一,叫做暖。那个暖是什么意思呢?暖就是温暖。温暖是什么意思呢?得圣道,叫做火,燃烧的火。这个火的最初开始的现象就是暖,就是温暖。你常常这样修止观的时候,能调伏烦恼了,就是圣道的前相,就是火的燃烧的前相,有这样譬喻。所以这个事儿不须要问别人,我现在到什么程度?不用问。你常常做如是观的时候,你就知道,我现在能调伏烦恼,我没有断烦恼,但是能调伏,使令烦恼不生起;就是生起了,能把它降伏住。这是得圣道的前相,这是非常吉祥的事情。但是你有了这个境界的时候,你也应该知道,你和佛菩萨近了,距离得近了一点;你若烦恼常常活动,你和佛菩萨远;不是佛和你远,佛菩萨和我们近,但是我们和佛菩萨远,是这样意思。 所以说「憍尸迦!法性、般若波罗蜜无二无别,乃至檀波罗蜜亦如是」。其实这些文啊,说这个文干什么?是为我们修止观的一个资料,我用这句话,一个资料。我们怎么样修止观呢?就是念这个文,常常这样按照这个文去思惟分别,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们初开始学习佛法,我们不知道怎么修行,不知道。我听人讲了《金刚经》,讲了多少遍了,还不知道怎么修行。其实呢,你是应该知道。譬如说,我们读《金刚经》,从「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到最后,你修行就按照这个次第修行,就是按照这个正忆念,就是这样修行。如果你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是这样修行。也是按照这个文,读这个文,按照这个次第读,然后也是这样思惟。那个时候,你没有成就奢摩他的时候,叫做「正忆念」。当然,我们说是另外写一个法本,给你做个修行的一个方法,也是可以,不用学这个,也是可以,就是按照《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这就是法本,我一方面这样读,然后我就按照这个文的次第,就这样正忆念,就是这样子嘛。这不是也很好吗?并且下文还有,常告诉我们受持、读诵、正忆念。这就是我们初开始学习佛法的次第。 「读诵」,就是读这个文;「受持」,你要不断地温习。说我能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背下来,但是不可以没这个经本子,你还时常地这样,照这个本子念,来温习。看「受持」这句话,有两个意思:有个浅义、有个深义。浅的意思,就是照本温习,我已经背下来了,我由读而诵,但是还不断地温习,叫做受持,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你读《金刚经》,看须菩提尊者那一段,那是圣人的境界,受持《金刚经》是圣人的境界,不是凡夫境界了;那样讲那个受持,是受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里边的义。读诵是文,受持是义。但是这里说的受持、读诵,受持还是文,下面有个正忆念,正忆念就是义了,就是文义的义,仁义道德那个义。正忆念那个义,还应该包括读诵这个经的文,有文也有义,不可以只是思惟里面的义,而不受持文;也不应该只是读诵文,而不正忆念文里边的义,修行次第是这样子,这就是修行次第。这样修行,应该不是太难,就像你打妄想似的,你现在思惟经里面的义,像打妄想那样地想,就是内容不同,打妄想是杂乱的境界,现在思惟经里面的义,就是诸法实相,思惟这个义,初开始就是这样子。初开始这样子啊,但是加上奢摩他,那就有点不同,有点不同了。奢摩他不可以打妄想,那我们可能会感觉到难,感觉难;你叫我心里不要打妄想,好像难一点,但是初开始慢慢地、慢慢地,也就可以成就。 这个成就的什么事情呢?我说出一件事。我初开始我一坐下来,盘腿坐下来的时候,我修奢摩他,可能会有点困难。那个心习惯了打妄想,现在忽然叫它不妄想,可能不习惯,就是控制不住,心就是要打妄想。那么如果有这种情形的话,怎么办呢?念大悲咒。你念大悲咒,不要念二十一遍,念三遍或念七遍,然后再修奢摩他,就可能会容易一点。这个道理是什么呢?有道理的。佛告诉我们做恶法、做善法,然后我们学习佛法,这个次第是这样子。我们做恶,你做恶,然后就去学习佛法,它不次第。你做恶啊,你心里面那个恶的境界常在心里面想,佛法你学不来,就有困难。你以后做善法,不要做恶;做善的时候,做完善的时候心里快乐,然后学习佛法,就容易相应,这个次第是这样子。现在修止观的次第,你如果先修奢摩他的话,有可能就是刚才我说的,我们习惯散乱的境界,你叫它心里不动,它不行,不可以。但是念大悲咒的时候,它就相应了,它就合适。念大悲咒,心里只是念那个音,心里不分别,它和奢摩他为次第,比较容易一点。说是我不欢喜念大悲咒,那也可以,你念《金刚经》念一遍也可以,然后再去修奢摩他,有可能会容易。说我不欢喜念《金刚经》也可以,如果是读这《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你那一段你欢喜,读那一段文,读它一遍,重复地再读一遍、两遍都可以,然后再修奢摩他,它就可能会相应。如果你不用这个方便的话,你还是要修奢摩他,就令你失望,你失望了,不想修了,修不来!可以转变,用毗钵舍那、用正忆念做奢摩他的前方便。你修奢摩他修不来,你就正忆念,然后修奢摩他,它可能就相应了,也可能这样;或者我都不欢喜,你拜大悲忏,拜它一天、两天、三天,或者拜七天,再修奢摩他,就好了。你不要说我奢摩他修不好,我就都放弃了,那你永久也不成功。你用这个方便,就把这个困难过去了,它就能相应。 所以我刚才说这一段文,说这么多话干什么,说一句话就明白了嘛,说那么多做什么?有用!有用的。有什么用?能调伏你的妄想,能令你的清净心容易现前。所以可以读,常常读。读干什么?不如思惟义!不可以只思惟义,还要读它的文的。也读诵它的文,然后又思惟这个义;思惟这个义,也读诵这个文,慢慢慢慢你就可以成为圣人。就是这个方法,没有其他的奇妙,没有!所以你不思惟这个义,你只是读文,那不行;你只是念大悲咒,只是念也有功德,但是想要得无生法忍呢,还要再增加上一点事情,不然不行。所以佛菩萨这大智慧,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的善巧方便,都是能得无生法忍的;把它综合起来,都是可以得无生法忍的。但是我们懈怠就不行。说是我只是念大悲咒,那得无生法忍是将来的事情,你想现在得无生法忍,不行。你要想得无生法忍,得圣道,也念大悲咒、也是读《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修奢摩他、也修毗钵舍那,那就有希望现在得无生法忍!就不是凡夫了。就是我们佛教里面有圣人出世。说我不做这件事情,《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我也不学习、大悲咒也不念,我们永久是个凡夫。所以,圣道是在的,在乎我们自己肯不肯努力。你不努力,不努力这事情就不成。我今天就讲到这里。到点了。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