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六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六

 

  第三培植福报。”每日作务勤劳。真心兼管常住。”每天都要任劳任怨,为大众做各种杂务,要管理爱护常住,如同自己的眼睛珠一样。法赖僧弘,佛辛勤证得的正法,是依靠僧团来安住持续发扬光大。如果这个世间没有僧团就没有僧宝,佛法又如何住持世间?初出家不要想着住山洞、小庙,一定要发愿住修行的大道场,僧团就像一个大冶烘炉。众生都是有我执我见的,世间人为什么要易子而教?自己的孩子要别人教,自己教别人的孩子,这样才能把孩子教好的,现在在师父跟前,众生就会有一种执着:这是我的徒弟,这是我的师父。如果大家共住只是群带的法眷属关系,要修道很难。大冶烘炉里最锻练人的。我们小众一定有所偏重的,小众重在培养自己的道心,从事上做起,早睡早起,这应该能做到的,培养好习惯。最初出家能懂得什么?就要好好地忏悔,最好的忏悔就是为大众服务,培我们的福报,消我们的业障。大众师父们仅仅能持过中不食戒,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我们上午做饭她们吃了,下午用功办道,她们越持戒,我们的福报就越大,我们忏悔的机会越多。所以每日要作务勤劳,不要偷懒。如果避懒偷安,能躲就躲,能藏就藏,实际是自己吃亏的,因果的账本上都给记着呢,不会因为你人多就蒙混过关,是你自己失掉培福的机会。”真心兼管常住”,可不是假心假意,把常住管好了,让大众师父好好修行,这有多大功德。大家在大寮里服务,慢慢就要学会爱护常住,养成关心常住的好习惯。道场是安住色身修行办道,长养法身慧命之地,是我们僧格的铸造所,我们怎么能不爱护它呢,绝不能让它有一点点受到损害。

  第四早晚用功。“早晚自己工夫,心静事业好记。莫道终夜不眠,须要更深早起。”小众没有时间,就要插空。老法师告诉我们,当小众,手里就不能拿长念珠甩来甩去,背书用功都是悄悄的,一天只看到在忙,在做事,不能像比丘尼样。你看你们现在有佛堂、教室,还要专门给你们学习的时间。实在是没办法才用这种教育方式,如果是上根利智,好好做事就行了,修行的功夫自己去找时间,不能浪费时间,再没时间,早晚就是自己的功夫,不说一晚上不睡,最起码睡得晚一点,起得早一点,这应该是能做到的。有一些初发心的,好像觉得有精力,一瀑十寒,一夜不睡。到时三天不起。根据我们的报身,只要能按照起床板按时起床,按睡觉板睡觉,这样坚持一年不要请假,天天都是如此,你看看怎么样?

  第五日久受益。”时常日久揩磨,渐渐明通心地。”我们都会想到一下子要怎么样,但我们有没有想过,滴水成河,粒米成箩。功夫是平常点点滴滴积聚锻练来的。世间人说,不能一口吃成胖子。一定要经过天长日久的磨练,功到自然成。现在的人为什么福报很欠缺?大家都急于求成。什么都要快。快里面就要做假,快里面就少了手续。这就有了差别,修行就是要这么天长日久地磨练,慢慢让心透亮。所以,我们要日日揩磨,揩磨就要像一面镜子样,镜子有了污垢不要紧,我们天天给它擦,污垢总有一天会擦掉的,最后镜子的光明会显露出来。我们的心地也是这样,假如我们的心地比喻是明镜,贪嗔痴就是污垢,我们就要揩磨它,拜多少佛,诵多少经,为大众知劳服务,真心兼管常住,哪一样做不到?天天这样做,心中的污垢就一点一点去掉了,这个心通过事情慢慢就转化了。为大众师父知劳服务。业障一点点消除,福报一点点增长,早晚知道诵经拜佛,智慧一天天增长,功夫来至于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后,才能成为有用之材。如果一开始就是理性的,像《华严经》里说,我是毗卢遮那佛,没错!那你怎样来显现你是毗卢遮那佛,是说你的性体与佛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你在凡夫位清净的法身被污垢蒙蔽了,当然就产生不了毗卢遮那佛的用。如果我们单从理上来说,就欠缺了这么日久的揩磨,道理懂但就是人不了道。如果我们次第而走,慢慢就会认识到,原来每天订的功课,每天需要我做的事情,都是一种修行,是在消我们的业障,增我们的福慧。

  每日作务勤劳。自然就有戒在里面了,所以,为什么一定得学戒,不学戒就不知道怎么兼管常住,乱用三宝物、侵损三宝物,会有过失的。住道场要按祖师的话做,也要把佛的教理解了,这只是祖师的体会,但具体落实中,不学戒就会以罪为福,在管理常住的财物时,如果不懂戒,就会把佛的钱用到法上,法的钱用到僧上,这样就互用错了,会有过失。这是说不能急功近利,要天天点点滴滴来做。

-----------------------------------------------------------------------------------------------------------------

更多如瑞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唯识学研究:佛学上的“唯识”与哲学上的“唯心”的区别(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七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八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九

如瑞法师:在家菩萨戒 一

 

后五篇文章

唯识学研究:性相与唯识的关系(常进法师)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五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四

如瑞法师:《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三

正如法师:信愿念佛是往生净土的捷径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