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二章 第五节 懈怠 |
 
圆持法师:佛教伦理 第二章 第五节 懈怠 概 述 “懈怠”又名“懒惰”,一般人通常并不将它视为道德问题。佛教则不然,不但将“懈怠”视为重要的道德问题,而且还形成了一套认识的思想理论体系。世间的人们大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懈怠”问题,但因欠缺应有的认识和教育,即使为之烦恼痛苦也往往浑然不觉。佛教对“懈怠”问题的提出与思想理论体系的建立,对提高每个人的道德素质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均有重大意义。 “懈怠”是“烦恼”中“大随烦恼”的一种,有关具体解释可参阅第八篇“烦恼”。 本篇由三章组成,从五个方面对“懈怠”作了阐释。 第一章 懈怠之定义与体业 提 要 本章共由六节组成,依其内容又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至四节属于一个部分,从不同角度对“懈怠”作了界定。其中,第一、二节对“懈怠”作了较为原则性的界定,第三节对“懈怠”作了较为具体的界定。第四节对“懈怠”的“体业”作了界定。第五、六节属于一个部分,对“懈怠”的具体表现作了概括。 第一节 舍精进名懈怠 云何懈怠?舍离精进故名懈怠。 《正法念处经》卷第三十三,《大正藏》第十七卷192页B9行 第二节 无作为名懈怠 夫懈怠者,不以身、口、意发修诸行。 《商主天子所问经》,《大正藏》第十五卷121页B4-5行 第三节 邪精进名懈怠 云何懈怠?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谓懈怠者滋长染故于诸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 《成唯识论》卷第六,《大正藏》第三十一卷34页B11-14行 第四节 懈怠之体业 (一) 懈怠者,谓耽著睡眠、倚卧乐故,怖畏升进、自轻蔑故,心不勉励为体,能障发起正勤为业,乃至增长懈怠为业。 《显扬圣教论》卷第一,《大正藏》第三十一卷482页C18-20行 (二) 懈怠者,谓愚痴分,依著睡眠、倚卧为乐,心不策励为体,障修方便善品为业。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第一,《大正藏》第三十一卷699页B6-7行 第五节 懈怠之特性 懈怠云何?谓不精进性、劣精进性、昧精进性、障碍精进、止息精进、心不勇悍、不已勇悍、不当勇悍,是名懈怠。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卷上,《大正藏》第二十六卷614页C29-615页A2行 第六节 懈怠八种事 八种懈怠事皆亦应除断者,于中有八种懈怠事,所谓:我欲作务即便安卧不发精进,我作务已、我于行路、我行路已、我身疲乏不能修业,我身沉重不能修业,我已生病、我病得起不久即便安卧不发精进。由此等故应得不得,应到不到,应证不证。此等八种懈怠事中,为除断故应发精进。 《菩提资粮论》卷第六,《大正藏》第三十二卷539页C8-15行 略 解 第一节“舍精进名懈怠”。此节说:“云何懈怠?舍离精进故名懈怠。”“精进”在此义指“正精进”,有关具体的解释可参阅第三篇第二章中的“精进”。“懈怠”与“精进”既是两种相对立的人生选择,也是两种决定人是否具有伦理道德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无作为名懈怠”。此节说:“夫懈怠者,不以身、口、意发修诸行。”此说表明,人不能使“身、口、意”的行为功能得到正常发挥,也就无任何人生价值可言。 第三节“邪精进名懈怠”。此节说:“云何懈怠?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谓懈怠者滋长染故于诸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善恶品修断事”又名“正精进”、“四正勤”、“四正断”。“染”又名“染污”,于佛教中是“烦恼”与“恶”的异名词,具体指“十恶业”等。“策勤”又名“精进”。此节对“懈怠”及其“体业”同时作了界定,本节的标题只是取其前一种界定。其对“体业”的界定,研习者宜与第四节相参照。 第四节“懈怠之体业”。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对“懈怠”的“体业”作了精确的界定。其一说:“懈怠者,谓耽著睡眠、倚卧乐故,怖畏升进、自轻蔑故。心不勉励为体,能障发起正勤为业,乃至增长懈怠为业。”此说可分作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属于对“懈怠”的界定,其中“怖畏升进,自轻蔑故”之说,可谓是对懈怠者表现特征的精辟概括,同时也表明了佛教反对“懈怠”的宗旨在于使人积极进取、自尊自重,不可自暴自弃。后一部分属于对懈怠“体业”的界定,其中“心不勉励为体”义指思想上欠缺自我“勉励”的主体精神,相对于“业”而言属于内在的思想问题。“能障发起正勤为业”义指在思想不能自我勉励的情况下,能障碍行为上“发起正勤”,相对于“体”而言属于外在的行为问题。其二说:“懈怠者,谓愚痴分,依著睡眠、倚卧为乐,心不策励为体,障修方便善品为业。”此说与其一的表述结构一样,其中“懈怠者,谓愚痴分”之说,直接将“懈怠”作为愚痴的一部分则是具有新义和启迪意义的。 第五节“懈怠之特性”。此节说:“懈怠云何?谓不精进性、劣精进性、昧精进性、障碍精进、止息精进、心不勇悍、不已勇悍、不当勇悍,是名懈怠。”此说所提出的八个懈怠的具体问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三个问题属于一个部分,指出了作为“懈怠”的三个错误的精进特性。“不精进性”义指不精进的特性,此问题与第一节“舍精进名懈怠”的含义相同;“劣精进性”义指不正确或邪的精进特性,此问题与第三节“邪精进名懈怠”的含义相同;“昧精进性”此精进义指介于前两种“精进”之间的一个精进问题,其与第二节“无作为名懈怠”的含义相同。“昧”义指昏暗不清。中间两个问题属于一个部分,“障碍精进”义指给精进设置障碍,“止息精进”义指使精进停止。后三个问题属于一个部分,提出了懈怠的三个心理问题,“心不勇悍”义指心理上欠缺勇猛坚强的素质,“不已勇悍”义指心理上尚无已形成的勇猛坚强的素质,“不当勇悍”义指心理上尚无即将形成的勇猛坚强的素质。“勇悍”义指勇猛坚强,在此即是“精进”的异名词。此节的标题虽是“懈怠之特性”,但实际上也属于对“懈怠”的界定。 第六节“懈怠八种事”。此节指出了懈怠者的八种具体表现。1、“我欲作务即便安卧不发精进”,指本准备作务但在懈怠的驱使之下而安卧不作;2、“我作务已”,指在勉强作完了一件事后即认为该作的已经作了,而不能鼓足勇气继续努力;3、“我于行路”,指懈怠的人在行路时,会顾虑行路的里程和辛苦等事;4、“我行路已”,指懈怠的人在勉强行完路后,即认为已经走完路了,对于其它应该作的事情而不能积极地去作;5、“我身疲乏不能修业”,指懈怠的人以身体暂时的疲乏为由,而不能振奋精神去作事;6、“我身沉重不能修业”,指懈怠的人以身体“沉重”为由而不能积极地去干事业,“沉重”指笨重;7、“我已生病”,指懈怠的人以身患小的疾病为由而不去作事;8、“我病得起不久即便安卧不发精进”,指懈怠的人以因病渐有起色不久为由又安卧不起了。此节后面概括说:“由此等故,应得不得,应到不到,应证不证。”事实均可说明,懈怠的人应得的东西不能得到,应达到的目的难以达到,应证得的境界无法证得。此节的最后又策励说:“此等八种懈怠事中,为除断故应发精进。”此说表明,消除“八种懈怠事”的唯一方法即是“精进”。总之,此节是佛教对人生问题的洞彻和经验的总结,它也是佛教人间关怀思想的充分反映。 第二章 懈怠之过失与改变之方法 提 要 本章包含了“懈怠之过失”与“改变之方法”两部分内容,共由十六节组成。第一至十四节指出了懈怠的过失;第十五、十六节提出了改变懈怠的方法。第一至十四节又可分作六个部分,第一节属于一个部分,原则性地指出了懈怠是产生各种过患的根本原因;第二、三节具体地指出了懈怠所产生的过失;第四、五节指出了懈怠不生善的过失;第六、七节除指出“懈怠”产生恶的过失之外,还阐明了“懈怠”与“懒恶”、“懒惰”与“恶”的相互关系以及名称的确立原因;第八、九节指出懈怠是毁害各种事业的原因;第十二、十三、十四节分别批评懈怠如盲、如贼、如狗;第十五、十六节分别提出了“精进”、“闻法”消除懈怠的方法。 第一节 懈怠过患本 若乐懈怠者,何能获安乐? 由懈怠一种,诸过患之本。 《诸法集要经》卷第九,《大正藏》第十七卷506页A13-14行 第二节 懈怠之三失 1、懈怠事不成 言懈怠者,所谓不作。何名不作?随所作法发已不作不能究竟。彼如是法精勤不断则能究竟,若是懈怠不精勤者不能究竟。少发起者于世间法、出世间义不具足行。 2、懈怠为人轻 若懈怠者,一切所作皆悉羸劣,为一切人之所轻贱、毁呰嫌薄,自受苦恼,身坏命终堕于恶道生地狱中。如是之人懈怠所坏,如是懈怠应当舍离,如火,如刀,如堕险岸,如恶毒蛇。 3、懈怠者无智 若为懈怠所破坏者则不精勤,无有威德如羊不异。彼则无智,种种所作一切不知,若智、非智,若法、非法,应行、不行,一切不知。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六,《大正藏》第十七卷274页B6-17行 第三节 懈怠之四失 懈怠黑云覆诸明慧,吞灭功德增长不善。 懈怠之人初虽小乐后则大苦,譬如毒食初虽香美久则杀人。 懈怠之心烧诸功德,譬如大火烧诸林野。 懈怠之人失诸功德,譬如被贼无复遗余。 《大智度论》卷第十五,《大正藏》第二十五卷173页A25-29行 第四节 懈怠人不善 懈怠之人是不善人,是退没人。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三,《大正藏》第十七卷257页A25行 第五节 懈怠不生善 若有懈怠者,众善则不生。 《诸法集要经》卷第九,《大正藏》第十七卷506页A16行 第六节 懈怠没懒恶 懈怠者没懒恶处。 《中边分别论》卷下,《大正藏》第三十一卷458页B17行 第七节 懒惰生诸恶 于恶处沉没故称懒惰,又不厌恶恶行故称懒惰,由懒惰故离诸善行生诸恶法,三业恒起过故名恶法。 由灭懒惰故,能除懒惰所生诸恶。 《摄大乘论释》卷第九,《大正藏》第三十一卷217页A19-23行 第八节 懈怠生世苦 如是懈怠则是一切不饶益事,亦是一切恶道之本,生死种子,是故世间一切苦恼由之而生。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三,《大正藏》第十七卷257页B14-16行 第九节 懈怠众生苦 懈怠及放逸,能障一切法, 以此大过故,令众生苦乐。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十九,《大正藏》第十七卷350页C23-24行 第十节 懈怠灭诸业 懈怠法破在家人财利福利,破出家人生天乐、涅槃乐,在家出家名声俱灭,大失大贼无过懈怠。如偈说: 懈怠没善心,痴暗破智明, 妙愿皆为灭,大业亦已失。 《大智度论》卷第五,《大正藏》第二十五卷98页B20-24行 第十一节 懈怠害诸法 夫懈怠者害一切法,随生懈怠转转增长,能坏世间出世间法、现在未来不可称说无量诸法。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十九,《大正藏》第十七卷350页A21-23行 第十二节 懈怠者如盲 智及精进懈怠者无,彼懈怠者如盲不异。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六,《大正藏》第十七卷274页B20-21行 第十三节 懈怠为大贼 一切诸贼中,无过懈怠贼。 《大智度论》卷第十五,《大正藏》第二十五卷173页B18行 第十四节 懈怠者如狗 若求现未乐,应离于懈怠, 放逸懈怠人,如狗等无异。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十九,《大正藏》第十七卷350页C25-26行 第十五节 精进灭懈怠 (一) 以勤精进断于懈怠,譬如光明灭一切暗,以勤精进断除懈怠亦复如是。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十九,《大正藏》第十七卷350页A19-21行 (二) 如是懈怠一切无利,犹如暗冥,一切众生不利益事。是坚固恶,以精进故则能灭之。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十九,《大正藏》第十七卷350页B27-28行 第十六节 闻法除懈怠 第二十七闻法功德,何等功德?所谓智慧,远离懈怠。 以听正法闻懈怠过,以懈怠故,于诸世间、出世间法,义不得成就。 以闻法故舍离懈怠,一切所作常勤精进正念不乱,离懈怠人一切所作方便疾成,如时所作如法所作,一切成就,二世利益。若离懈怠常勤精进,一切所作皆悉究竟,一切发心无不成办。 若本懈怠,闻正法故知懈怠过,速舍离之如舍刀火。 以懈怠故能坏一切世间作业,闻懈怠过,一切义利皆得成就,以闻正法功德力故。 《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十三,《大正藏》第十七卷375页C28-376页A9行 略 解 第一节“懈怠过患本”。此节说:“若乐懈怠者,何能获安乐?由懈怠一种,诸过患之本。”此说前一句表明,喜乐“懈怠”的人是难以获得安乐的。其更深层的含义在于表明,世人往往以“懈怠”为乐,而结果则适得其反。后一句表明,“懈怠”是产生各种过患的根本原因。此节只是较原则性地指出了“懈怠”的过失。 第二节“懈怠之三失”。此节对“懈怠”的过失作了较具体的阐释,概括起来可分为三部分:1、“言懈怠者,所谓不作。何名不作?随所作法发已不作不能究竟。彼如是法精勤不断则能究竟,若是懈怠不精勤者不能究竟。少发起者于世间法、出世间义不具足行。”其中“随所作法发已不作”,义指懈怠的人对准备要作的事而最终不能去作。“发”在此义指所发起的精进不足。此部分的主要含义可概括为“懈怠事不成”。2、“若懈怠者,一切所作皆悉羸劣,为一切人之所轻贱、毁呰嫌薄,自受苦恼……”此部分的主要含义可概括为“懈怠为人轻”。3、“若为懈怠所破坏者则不精勤,无有威德如羊不异。彼则无智,种种所作一切不知……”此部分指出了“懈怠”的人愚蠢无智的过失,可概括为“懈怠者无智”。 第三节“懈怠之四失”。此节说明了懈怠对“功德”与“智慧”的危害。1、“懈怠黑云覆诸明慧,吞灭功德增长不善。”此说先将“懈怠”譬喻为“黑云”,以说明对“明慧”的危害,后面直接指出了“懈怠”对“功德”的危害。2、“懈怠之人初虽小乐后则大苦,譬如毒食初虽香美久则杀人。”此说将“懈怠”譬喻为毒食,以说明“懈怠”先乐后苦的过失。3、“懈怠之心烧诸功德,譬如大火烧诸林野。”此说将“懈怠”譬喻为“大火”,以说明其烧毁“功德”的过失。4、“懈怠之人失诸功德,譬如被贼无复遗余。”此说将“懈怠”譬喻为贼,以说明其丧失“功德”的过失。 第四节“懈怠人不善”。此节说:“懈怠之人是不善人,是退没人。”“不善”特指道德问题,“退没”泛指人生其它“衰退、没落”的问题。此节直接将“懈怠人”称之为“不善人”、“退没人”,非常深刻地揭示了“懈怠”是一切人生道德和事业衰退和没落的重要原因。 第五节“懈怠不生善”。此节说:“若有懈怠者,众善则不生。”此说表明,“懈怠”是不具有任何道德意义的。 第六节“懈怠没懒恶”。此节说:“懈怠者没懒恶处。”“没”义指“沉没”。此节一方面说明了“懈怠”能使人沉没于“懒恶”的苦海中,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懈怠”与“懒恶”的含义是一致的。此节与第七节具有相互注释的作用,研习者宜相参照。 第七节“懒惰生诸恶”。此标题之所以于称谓上不同于其它诸节,在于此节将“懈怠”称之为“懒惰”。此外,于佛教经典中“懈惰”、“懒恶”都是“懈怠”的不同称谓。除第六节说明了“懈怠”即是“懒恶”的道理外,本节更是将“恶”与“懒惰”完全等同。此节所说可以分为5个部分:1、“于恶处沉没故称懒惰。”此说表明,“恶处沉没”即是“懒惰”、“懈怠”。此说进一步明确了第六节的含义。另外,与下面几点相比,此说是以具有恶的实际行为作为确定“懒惰”的标准。2、“又不厌恶恶行故称懒惰。”“不厌恶恶行”属于思想态度问题。此说是以不良的思想态度作为确定“懒惰”标准的。3、“由懒惰故离诸善行生诸恶法。”此说以“懒惰”作为离善生恶的前提。以上三部分相比,第1、2两部分说明了“恶”是产生“懒惰”的根源,第3部分说明了“懒惰”是产生“恶”的根源。总而言之,“恶”与“懒惰”互为因果。4、“三业恒起过故名恶法。”“三业”义指“身、口、意”,“过”义指“过失”,“恶法”泛指违反“五戒”、“十善”等教规以及“法律”等社会行为规范。此部分可谓是对“恶”的界定,更加深了对前三部分内容的理解。5、“由灭懒惰故,能除懒惰所生诸恶。”此说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法。通过“灭懒惰”可消除依“懒惰”所生的恶法,当然,依据第1、2部分所说立足于灭恶亦可消除“懒惰”。 第八节“懈怠生世苦”。此节说:“如是懈怠则是一切不饶益事,亦是一切恶道之本,生死种子,是故世间一切苦恼由之而生。”此说先具体提出了“懈怠”所造成的三个“苦恼”,最后对“懈怠”所造成的世间“苦恼”作了高度概括。就社会实际状况而言,将世间的“苦恼”归结于“懈怠”,既是社会现实的体现,也是正确社会观的反映。此节从社会的角度指出“懈怠”所造成的危害。 第九节“懈怠众生苦”。此节说:“懈怠及放逸,能障一切法,以此大过故,令众生苦乐。”“众生”在此特指“人生”。最后“令众生苦乐”之语所表述的意思是指“懈怠”使人苦恼。“能障一切法”义指“懈怠”能障碍一切有利于人生进步的事业。此节从人生的角度指出了“懈怠”所造成的危害。 第十节“懈怠灭诸业”。此节首先分别从“在家人”和“出家人”的角度上,指出了“懈怠法”对各自利益与名声的破坏。最后归纳说:“懈怠没善心,痴暗破智明,妙愿皆为灭,大业亦已失。”此四句既相互关联,又各自表明不同的意思。“痴暗”在此特指“懈怠”。此四句又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两句属于一个部分,第一句指出“懈怠”覆没“善心”,第二句指出“懈怠”破坏“智明”。后两句属于一个部分,第一句指出“懈怠”能毁灭人生美好的“妙愿”,第二句指出“懈怠”能使人丧失已成功的“大业”。就“在家人”而言,所谓“大业”泛指士农工商一切正当的事业。这些事业,在“懈怠”的影响下,成功的将会失去,未成功的将难以成功。 第十一节“懈怠害诸法”。此节说:“夫懈怠者害一切法,随生懈怠转转增长,能坏世间出世间法、现在未来不可称说无量诸法。”“世间、出世间”以及“法”的含义于前已作解释。“法”在此亦可解释为“事业”。凡人类一切正义的事业,皆会被“懈怠”所毁害。 第十二节“懈怠者如盲”。此节说:“智及精进懈怠者无,彼懈怠者如盲不异。”此说前一句指出了症结,后一句指出了结果。所谓在“懈怠”的情况下,人既无谋求道德和事业的智慧,也无为之努力的精进措施,其结果如同盲人不辨方向难以前进。 第十三节“懈怠为大贼”。此节说:“一切诸贼中,无过懈怠贼。”此说之所以将“懈怠”譬喻为“贼”,是因佛教认为贼抢劫物质财富并不可怕,只要人肯加以精进还可获得,如果自身“懈怠”,一切智慧、道德以及物质财富于根本上即无获得的希望,此“懈怠贼”的危害远远大于抢劫物质的盗贼。第十节也说:“大失大贼,无过懈怠。”此前后两说均表明了佛教积极的人生态度,其譬喻精当,发人深省。 第十四节“懈怠者如狗”。此节说:“若求现未乐,应离于懈怠,放逸懈怠人,如狗等无异。”此说分为两个部分,前两句一个部分,在于鼓励追求现在和未来人生道德与事业进步的人应该远离“懈怠”。后两句一个部分,将“懈怠”的人称之为“狗”,其原因有二:1、对“懈怠”人的人格否定;2、对“懈怠”人存在价值的否定。世间对“懈怠”不求进取的人,也往往斥责为“癞皮狗”。 第十五节“精进灭懈怠”。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其一说:“以勤精进断于懈怠,譬如光明灭一切暗,以勤精进断除懈怠亦复如是。”此说以光明灭暗为譬喻,说明唯有“以勤精进断除懈怠”的道理。其二说:“如是懈怠一切无利,犹如暗冥,一切众生不利益事。是坚固恶,以精进故则能灭之。”此节含义和表述方式与第十四节一致,所不同的是将“懈怠”称之为“坚固恶”,此说指出“懈怠”是恶中较为“坚固”的恶,而此恶唯有以“精进”才能灭除。 第十六节“闻法除懈怠”。此节指出“闻法”对消除“懈怠”的重要意义。“闻”义指接受知识教育的各种方式,“法”义指知识教育的内容。有关“法”的详细道理可参阅第一篇。此节首先原则性地提出“闻法功德”为:“所谓智慧,远离懈怠。”此说义在表明“以智慧远离懈怠”。“智慧”的首要来源在于“闻法”。此节进一步指出“闻法功德”的四点意义。1、“以听正法闻懈怠过,以懈怠故,于诸世间、出世间法,义不得成就。”指通过闻法了知“懈怠”的过失,懈怠之人不能成就世间出世间一切正当的事情。2、“以闻法故舍离懈怠,一切所作常勤精进正念不乱。”此说指出了“闻法”的三个正面意义。其中“正念不乱”义指具有正确和稳固的思想素质。3、“若本懈怠,闻正法故知懈怠过,速舍离之如舍刀火。”此说表明,通过“闻法”知道“懈怠”的过失,从而迅速舍离。4、“以懈怠故能坏一切世间作业,闻懈怠过,一切义利皆得成就,以闻正法功德力故。”此说表明,通过“闻法”,在明白“懈怠”过失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精进,“一切义利皆得成就。”“义”指“正当”或“意义”,“利”泛指各种有益的事业。 第三章 懈怠与精进 提 要 “懈怠”与“精进”作为两个相对的问题,在佛教经典中往往同时提出并加以比较。对这方面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有利于扩大认识问题的视角。 本章共由四节组成。第一节从善恶的角度对“懈怠”与“精进”作了比较;第二节从苦乐的角度对“懈怠”与“精进”作了比较;第三节主要从人生和事业成败的角度对“懈怠”与“精进”作了比较;第四节主要从利弊的角度对“懈怠”与“精进”作了比较。 第一节 懈怠精进与善恶 于退善法中懈怠为最;于修善法中精进为最。 《寂调音所问经》,《大正藏》第二十四卷1084页B5-6行 第二节 懈怠勤策与苦乐 懈怠之人多受众苦,烦恼婴缠作不善法,轮回不息生死无终。 勤策之人多受安乐,发勇猛心断除烦恼修习善法,不舍善轭无休息时。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十二,《大正藏》第二十四卷259页A7-10行 第三节 懈怠精进与成败 懈怠之人势力薄少,人所轻贱。亦复不能修理家业,贫穷下贱。不能营作治生贸易耕田种殖,及以余事悉不能作。不能亲近善友知识。以懈怠故,人所轻贱,皆共指笑不学智慧痴无所知,不知时处。不知自力,不知他力。若依时节应有所作,现在未来一切应作皆不成就。 若人精进,则能断除如是懈怠,众人所爱、众所敬重。初夜后夜心不疲倦,离睡易觉,知时而起、知时而卧、知时相应,思惟而作。坚固精进,精进为伴,以精进水澡懈怠垢,一切所作离垢成就。有所作业,或得衰恼,精进不退,不怯不倦,不间不息。若作大事精进伴故则能成就,而不毁坏。凡所造作不假他人。识好恶人,知自他力。善人所赞,众人供养,或王大臣之所供养。大富大力,一切斗争无敢为敌,诸大力人不能破坏。善友为伴,知识增长。多善友故,有大势力,多受安乐。随所行处,若至异方常得安隐。若游余方善人亲近,随所有人亲近其人,致敬供养以礼待之。离懈怠故,得如是等无量功德。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十九,《大正藏》第十七卷350页A23-B14行 第四节 懈怠精进之利弊 1、懈怠无福善 懈怠少福德,痴能破坏心, 一切亲等薄,善道不可得。 2、懈怠得恶果 懈怠及恶业,或为痴所覆, 妨碍涅槃道,得不善恶果。 3、懈怠无羞惭 无羞无惭愧,动恶知识, 皆是苦恼因,智者则舍离。 4、懈怠妄生慢 邪及慢大慢,如是我慢等, 常舍此一切,受苦恼因缘。 5、懈怠者枉活 若为懈怠覆,不忆念发动, 出气与死等,空得命无果。 6、懈怠生如死 懈怠所患者,有命亦同死, 如是懈怠人,心念死为胜。 7、精进出苦海 若溺懈怠泥,没苦海不出, 若人勤精进,则渡生死海。 8、懈怠生如死 少力懈怠人,如爱饮食羊, 命未尽如死,若死入地狱。 9、懈怠痴苦缘 贫穷痴如羊,或为苦所摄, 若人食他食,懈怠是因缘。 10、懈怠依他活 若有懈怠者,多依他活命, 多贪著美味,心惑常乐欲。 11、懈怠死时悔 彼则不知谛,唯贪著食味, 死时既到已,悔火自烧心。 12、精进得寂静 诸有忍寒热,乃至饥渴等, 如是身受苦,后时得寂静。 13、懈怠则怯弱 莫起懈怠意,懈怠则怯弱, 不能忍生死,不得脱苦恼。 14、懈怠空在世 懈怠空在世,善人中凡鄙, 未来世亦空,不曾得寂静。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三,《大正藏》第十七卷256页C25-257页A23行 略 解 第一节“懈怠精进与善恶”。此节说:“于退善法中懈怠为最;于修善法中精进为最。”此说完全从道德意义上加以比较,将“懈怠”和“精进”作为“退善”与“修善”的最重要决定因素。 第二节“懈怠勤策与苦乐”。此节说:“懈怠之人多受众苦,烦恼婴缠作不善法,轮回不息生死无终。勤策之人多受安乐,发勇猛心断除烦恼修习善法,不舍善轭无休息时。”“勤策”即是“精进”。此节对“懈怠”和“勤策”分别从三个方面作了比较。“懈怠”的三个方面是“多受众苦”、“作不善法”、“轮回不息生死无终”。“勤策”的三个方面是“多受众乐”、“修习善法”、“不舍善轭无休息时”。此节对“懈怠”和“勤策”三个方面的比较中,“苦乐”只是其中的一种。另外,“轮回不息生死无终”和“不舍善轭无休息时”,表面看似乎两者的比较并不对应,其实它表明了佛教对人生价值的选择。在“懈怠”之下“轮回不息生死无终”是无人生价值可言的。相反,在“勤策”之下“不舍善轭无休息时”,不但充分体现出了人生价值,而且使“轮回不息生死无终”也变得有其意义。 第三节“懈怠精进与成败”。此节分两部分,主要从人生成败的角度对“懈怠”和“精进”作了比较。第一部分从七个方面指出了“懈怠”所造成的人生失败。一、“懈怠之人势力薄少,人所轻贱”,指社会影响方面的失败;二、“亦复不能修理家业,贫穷下贱”,指家庭境况方面的失败;三、“不能营作治生贸易耕田种殖,及以余事悉不能作”,指经营生产活动方面的失败;四、“不能亲近善友知识”,指人际社会关系方面的失败;五、“以懈怠故,人所轻贱,皆共指笑不学智慧痴无所知,不知时处”,指不学智慧不识时务和环境;六、“不知自力,不知他力”,指不能知己知彼;七、“若依时节应有所作,现在未来一切应作皆不成就”,指人生方方面面彻底的失败。第二部分指出了“精进”所带来的十三个方面的成就。如第一“若人精进,则能断除如是懈怠”,此句原则性地指出了通过精进获得断除懈怠的成就。其余十二个方面具体地指出了精进所获得的成就,如第五“凡所造作不假他人”,指出了人生通过精进不懈可获得独立的成就;第十“一切斗争无敢为敌,诸大力人不能破坏”,指出“精进”的人勇往直前有所发展,无人敢挡。 通过内容分析可知,本节主要以世俗人生为出发点,对“懈怠”和“精进”作了分析比较,其高度的现实性、积极性、针对性是显而易见的。其对问题的认识能力,即使世俗哲人也难以达到。这种比较并非基于偏狭的“宗教”观,而是立足于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观,它反映了佛教悲切的人间关怀思想。 第四节“懈怠精进之利弊”。此节以偈颂的文体,较为细致和全面地对“懈怠”和“精进”的利弊作了阐释。为了研究的方便,将其分为十四个方面,并加了小标题。其中有十二个方面阐释了“懈怠”之弊,有两方面阐释了“精进”之利。这些内容大体可以归纳为道德、生活、人生价值三大类。如第一“懈怠无福善”说:“懈怠少福德,痴能破坏心,一切亲等薄,善道不可得。”其中“痴能破坏心”,“痴”义指“懈怠”,“破坏心”义指破坏善心。第三“懈怠无羞惭”和第四“懈怠妄生慢”,分别指出了“懈怠”所引发的“无羞惭”、“妄生慢”等道德问题。第九“懈怠痴苦缘”说:“贫穷痴如羊,或为苦所摄,若人食他食,懈怠是因缘。”此处指出了“懈怠”是贫穷、愚痴、痛苦的因素和条件。第十“懈怠依他活”说:“若有懈怠者,多依他活命,多贪著美味,心惑常乐欲。”“心惑”义指内心迷惑。指出了“懈怠”造成了生活的不能自济,从而“依他活命”的问题。第十二“精进得寂静”说:“诸有忍寒热,乃至饥渴等,如是身受苦,后时得寂静。”“寂静”在此义指快乐、安祥、无烦恼等有益的结果,并非指无有声息。 此节通过对“懈怠”和“精进”的利弊对比与剖析,一方面说明了世人在追求现实利益上存在着好逸恶劳的误区,另方面也廓清了人们认识上的迷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