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十·五、广究竟位(注解)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十·五、广究竟位(注解)

 

  注解

  1 《金藏》作“下释”二字,余作“自下解”三字。

  2 “三”字,《金藏》误作“二”。

  3 “中”字,《金藏》有,余无。

  4 即解颂文之初。

  5 “位”字,《金藏》有,余无。

  6 即“初、正解本颂初句”。

  7 《金藏》作“解”,余作“判”。

  8 即初一科“总解”。

  9 “即”字,《金藏》有,余无。

  10 即“此即无漏界”一句之“此即”二字。

  11 “二”字,《金藏》有,余无。

  12 《金藏》作“究竟位”,余作“解”。

  13 “别抄”卷六云:

  问:究竟对何得名?解云:对二:一、二乘:唯菩萨涅槃最尊胜故。二、对前四位:因位,非究竟也。

  14 《金藏》作“性”,余作“法”。

  15 “位”字,《金藏》有,余无。

  16 “蕴”字,《金藏》无。

  17 《金藏》“性净”,余作“净性”。

  18 《述记》原作“故”,今依义改。

  19 编者按:依作者所引下注,“尚”应作“常”,即颂中之“常”字也。

  20 灵泰《抄》云:

  此中应言“此菩提、涅槃”即是“无漏界”;“此菩提、涅槃”即是“不思议”;“此菩提、涅槃”即是“善”;“此菩提、涅槃”即是“常”;乃至“安乐、解脱身”等,亦然。即“此”字流至于下也。

  义演同。

  “别抄”卷六末云:

  “诸漏永尽”者,离杂彼烦恼;“非漏随增”,离二缚义;“性净”者,简二乘无学善有漏等——唯名离缚,而非性净,是前有漏类故,犹有第七所知障俱,非性净故;“圆”者,异一切二乘有漏、无漏,因未圆故;“明”者,简二乘无学无漏,彼望自乘唯圆,不明也。

  21 《金藏》作“者”,余作“是”。

  22 灵泰《抄》牒文、《金藏》作“乐”,余作“益”。

  23 “作”字,灵泰《抄》牒文、《金藏》有,余无。

  24 见《胜鬘经》、《无上依经》等。如《胜鬘经》〈法身品〉第八云:

  若于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于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

  25 “于”字,泰《抄》牒文、《金藏》有,余无。

  26 泰《抄》牒文、《金藏》作“依于”,余作“约”。

  27 “辨”字下,余本有“法门”二字,《金藏》无。

  28 《金藏》作“同也”,余作“相违”。

 
 
 
前五篇文章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十·六、问答四智心品有漏无漏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十·六、问答四智心品有漏无漏(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十·七、佛果不思议为相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十·七、佛果不思议为相(注解)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十·八、法身三相

 

后五篇文章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十·五、广究竟位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十·四、广所转得(注解)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十·四、广所转得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十·三、广二转依果(注解)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十·三、广二转依果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