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十·六、问答四智心品有漏无漏(注解)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十·六、问答四智心品有漏无漏(注解)

 

  注解

  1 “下明”,《金藏》作“外人”。

  2 如《异部宗轮论》云:

  此中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本宗同义者。谓四部同说:诸佛世尊皆是出世,一切如来无有漏法。

  3 “九”字,《述记》原作六,今改。

  4 如《瑜伽》卷六十九云:

  十力等一切不共佛法智,皆世俗智摄,皆是无漏。在阿罗汉及如来相续中,如其所应尽当知。

  又云:

  十力智在如来相续中,是未曾得﹝藏文作“ma 'dris pa dav/”﹞,唯是无漏,世间智摄。何以故?由此一切种智皆带戏论而现行故﹝藏文作“'di ltar wes pa de dag thams cad ni spros pa dav bcas par rgyu ba yin pa'i phyir ro/”﹞。

  5 卷本论三中云:

  诸大乘经皆顺无我,违数取趣;弃背流转,趣向还灭;赞佛、法、僧,毁诸外道;表蕴等法,遮胜性等。乐大乘者,许能显示无颠倒理契经摄故,如《增壹》等至教量摄。又圣慈氏以七种因证大乘经真是佛说。

  6 “示”字,《金藏》作“所”。

  7 “执教”二字,《金藏》有,余无。

  8 《对法》同为第三。

  9 “色”字,原作“处”。

  10 见《集论》卷二、《对法》卷三,原文作:

  五取蕴、十五界、十处全,及三界、二处少分唯是有漏。

  《对法》卷三复云:

  谓除最后三界、二处少分。圣道眷属,及诸无为,非有漏故。

  11 《金藏》作“是”,余作“并”。

  12 灵泰《抄》牒释作“处”,余同。《金藏》独作“界”。

  13 《金藏》作“云”,余作“言”。

  14 即《集论》。

  15 如《心经》等可证。

  16 《金藏》作“难”,余作“问”。

  17 见《佛地经论》卷一中。如云:

  如是净土为与三界同一处所?为各别耶?

  有义:各别。有处说在净居天上,有处说在西方等故。

  有义:同处。净土周圆无有边际,遍法界故。

  如实义者,实受用土周遍法界无处不有,不可说言离三界处,亦不可说即三界处。若随菩萨所宜现者,或在色界净居天上,或西方等,处所不定。

  作者按:非“无评”,只因无漏界与有漏界不可说定不同处耳。

  18 “两”字,《金藏》有,余无。

  19 一为“第六相应起化用故”,一为“或与第七净识相应”。

  20 即释难。

  21 《金藏》作“穷”,余作“外”。“穷问”即答问意。

  22 以上即初文申宗也。

  23 “色”字,《金藏》有,余无。

  24 “来”字,《金藏》无。

  25 “乱”字,《金藏》有,余无。

  26 以下第二途。

  27 “佛五”二字,《金藏》有,余无。

  28 “缘事”二字,《金藏》有,余无。

  29 即〈菩萨行品〉第十一。“经”字,《金藏》无。

  30 “中”字,灵泰《抄》、《义演》、《金藏》均作“经”,余作“中”。

  灵泰《抄》等云:

  经中明十八不共法,即名“十八不共法”也。非别有经名之为“十八不共法”,即《无垢称经》“一切明十八不共法”者同说。

  31 如《无垢称经》云:

  汝今当知一切如来悉皆平等:所谓最上、周圆、无极形色、威光、诸相随好、族姓、尊贵、清净尸罗、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诸力、无畏、不共佛法。

  又该经〈声闻品〉第三云:

  无垢称言:有佛世尊得真天眼,不舍寂定。见诸佛国,不作二相及种种相。

  32 《异部宗轮论》云:

  此中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本宗同义者,......佛一切时不说名等,常在定故。然诸有情谓说名等欢喜踊跃。

  《对法论》卷十四云:

  不共佛法者,即十八不共佛法﹝藏文作“savs rgyas kyi chos thun mov ma yin pa/”﹞。彼复云何?谓于不共身、语、意业、清净具足中﹝藏文作“sku dav gsuv dav thugs kyi phrin las thun mov ma yin pa yovs su dag pa yav dag par 'byor ba dav/”﹞,于所依,及果、根、未得不退具足中﹝藏文作“de bz/in gwegs pa'i dbav po gnas dav/ 'bras bu dav bcas pa rnams ma thob pa'i yovs su bams pa med pa yav dag par 'byor ba dav/”﹞,于不共业现行具足中﹝藏文作“thun mov ma yin pa'i phrin las mdzad pa yav dag par 'byor ba dav/”﹞,于不共智住具足中,若定、若慧,乃至广说﹝藏文作“ye wes la gnas pa thun mov ma yin pa yav dag par 'byor ba'i tiv ve 'dzin dav/ wes rab gav z/e na sva ma bz/in no/”﹞。

  33 该论解“六种散乱”中,第一云:

  自性散乱者,谓五识身﹝藏文作“rav gi vo bo'i g-yev ba gav/ rnam par wes pa'i tshogs lva'o”﹞。由彼自性于内静定无功能故﹝藏文作“rav bz/in gyi nav du mbam par 'jog par de rnams kyis mi nus pa'i phyir ro/”﹞。

  《辩中边论》卷二〈辨无上乘品〉第七解“六种散乱”中,第一云:

  此中“出定”,由五识身,当知即是自性散乱。

  《显扬圣教论》卷十八〈摄胜决择品〉第十一说“六种心散乱”中,第六云:

  六、自性心散乱,谓五识身。

  “别抄”卷六云:

  问:第二师云:如来根境“妙定生故,法界色摄”,为取定境?为取定果?

  解云:此意由定方便为先,击净第八无漏法处根境种生。若取定境,不应得与非佛五识为本质也。问:既尔,如来身中得有内、外二处根、境不耶?解云:但有根相,非五识依,以前五识性散乱故。

  34 “有”字,《金藏》无。

  35 即为初释作答。

  36 《金藏》作“经”,余作“余”。

  37 即对初释作最后答。

  38 应云:第二师之第一解。

  39 《金藏》作“又”,余作此。即第二师答中第二解。

  40 “差别用”,《金藏》作“用差别”。

  41 灵泰《抄》、《义演》、《金藏》作“即”,余作“能”。

  42 “别抄”卷六末云:

  问:第二师云:成事智与净第七相应,依眼等根,缘色等境,既无五识,此智与谁依眼等识耶?解云:第七同依五根,缘五外境,是非成事﹝智﹞。于根自在,等发识故。

  43 《金藏》作“即”,余作“今”。

  44 “六”字,《金藏》有,余无。

  45 《金藏》作“我”,余作“今”。

  46 见《庄严经论》卷三末,及《摄论·无性释》卷九中。

  47 “第三师说”四字,《金藏》在“此初也”三字之下。

  48 “处、界”,《金藏》作“界、处”。

  49 《金藏》作“十八界等”,余作“界等三法”。即针对“十五界等”。

  50 “以”字,《金藏》无。

  51 《金藏》作“先会初”,余作“初会第一”。

  52 《金藏》作“后”,余作“二”。

  53 “等”,取《对法》第三。

  54 “依粗浅”至“亦有漏者”四十七字,《金藏》有,余无。

  55 灵泰《抄》、《义演》、同作“境体”,《金藏》作“体境”。

  56 “识”字,《金藏》作“境”。

  57 “是”字,灵泰《抄》、《义演》牒文同,《金藏》作“近”。

  58 “执”字,《金藏》有,余无。

  59 见《无垢称经》卷四〈观有情品〉第七初,如云:

  观第七根、观十三处、观十九界、观无色界众色影像、观焦败种所出芽茎、观龟毛等所作衣服......。如是菩萨应正观察一切有情。所以者何?诸法本空,真实无我、无有情故。

  60 “等”字,《金藏》无。

  61 依圣教而计执。

  62 见《涅槃经》卷三〈金刚身品〉第二初云:

  善男子!如来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坏身,金刚之身,非杂食身,即是法身。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如是身,我悉不见,唯见无常、破坏、微尘、杂食等身。何以故?如来当入于涅槃故。

  佛言:迦叶!汝今莫谓如来之身不坚、可坏,如凡夫身。善男子!汝今当知如来之身无量亿劫坚牢、难坏、非天人身、非恐怖身、非杂食身。如来之身非身是身、不生、不灭、不习、不修、无量、无边、无有足迹、无知、无形、毕竟清净、无有动摇、无受、无行、不住、不作、无味、无杂、非是有为、非业、非果、非行、非灭、非心、非数、不可思议、无识、离心亦不离心、其心平等、无有亦有、无有去来、而亦去来、不破、不坏、不断、不绝、不生、不灭,非主亦主、非有非无、非觉、非观、非字非不字、非定非不定、不可见了了见、无处亦处、无宅亦宅、无暗、无明、无有寂静而亦寂静、是无所有、不受、不施、清净无垢、无诤、断诤、住无住处、不取不堕、非法非非法、非福田非不福田、无尽不尽离一切尽、是空离空、虽不常住非念念灭、无有垢浊、无字、离字、非声、非说、亦非修习、非称、非量、非一、非异、非像非相诸相庄严、非勇、非畏、无寂不寂、无热不热、不可睹见、无有相貌、如来度脱一切众生无度脱故、能解众生无有解故、觉了众生无觉了故、如实说法无有二故、不可量、无等等、平如虚空无有形貌同无生性、不断、不常、常行一乘众生见三、不退不转断一切结、不战、不触、非性住性、非合、非散、非长、非短、非圆、非方、非阴入界亦阴入界、非增、非灭、非胜、非负。如来之身,成就如是无量功德无有知者、无不知者,无有见者、无不见者,非有为、非无为,非世、非不世,非作、非不作,非依、非不依,非四大、非不四大,非因、非不因,非众生、非不众生、非沙门、非婆罗门,是师子大师子,非身、非不身,不可宣说,除一法相,不可算数,般涅槃时,不般涅槃。如来法身皆悉成就如无量微妙功德。迦叶!唯有如来乃知是相,非诸声闻缘觉所知。

  63 如《庄严经论》卷三〈菩提品〉第十云:

  复次,一切诸佛悉同常住,由自性常故;一切诸佛自性身常住,毕竟无漏故﹝藏文作“sku gsum po de dag la go rims bz/in du gav gis na de bz/in gwegs pa rnams sku rtag pa'o z/es brjod pa rtag pa bid rnam pa gsum du rig par bya ste/ vo bo bid kyi sku ni rav bz/in gyis rtag pa'i phyir rav bz/in gyis rtag pa bid do/”﹞。由无间常故,一切诸佛食身常住,说法无断绝故﹝藏文作“lovs spyod rdzogs pa'i sku ni rgyun mi 'chad pas te/ chos la lovs spyod rdzogs pa rgyun mi 'chad pa'i phyir ro/”﹞。由相续常故,一切诸佛化身常住,虽于此灭,复彼现故﹝藏文作“sprul pa'i sku ni rgyun gyis te/ mi rnam par byas nas yav dav yav du sprul pa kun te ston ston pa'i phyir ro/”﹞。

  64 见《胜鬘经》卷一〈如来真实功德章〉第一,赞佛等说:

  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藏文作“mvon po khyod kyi sku gzugs dav/ dpal dpe gav na'av yod ma mchis/”﹞。

  65 《金藏》作“彼”,余作“诸”。

  66 “经”字下,余本有“中”字,《金藏》无。

  67 “者”字,《金藏》有,余无。

  68 《金藏》作“知”,余作“解”。

 
 
 
前五篇文章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十·七、佛果不思议为相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十·七、佛果不思议为相(注解)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十·八、法身三相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十·八、法身三相(注解)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十·九、成立唯识

 

后五篇文章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十·六、问答四智心品有漏无漏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十·五、广究竟位(注解)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十·五、广究竟位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十·四、广所转得(注解)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十·四、广所转得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