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8/13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六百八十八面,倒数第二行,从最后两句开始: 『尊圣敬善,仁慈博爱』,这两句是经文。「憬兴曰:圣通佛僧。善,世出世法,是无上宝,故敬之。此则三宝也。」世出世间最尊最贵称之为宝,无过於是。现在人尊敬的心完全失掉,今天社会这个尊跟敬是有名无实,它是世出世间一切善法的根源,这两个字没有了,也就是说善法断绝了。善没有了,当然恶就生了,所以说恶法在现前兴旺无极。善感得的是祥和、仁慈,恶感得的是灾难、是痛苦,我们这个经上讲的痛烧。我们生在现前这个社会,读这段经文感慨很深!这个世界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这个世界还会能正常吗?天下多少人都有这个疑惑,高层的领导也不例外,似乎对於安定和平的信心都没有了。这个原因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过去社会那么好,诸佛菩萨刹土那么样好,我们有没有认真去思惟观察?冷静认真思惟观察你就看到了。盛世一切美好的第一个因是教学,佛菩萨的极乐世界也是依靠教学而成就的。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教学没有了。许多学校都在教!教的是技术,教的是知识,没有教伦理道德,没有教学会做人的智慧;换句话说,圣贤的教育、与本性相应的教育没有了。用佛法的名词来说,现在的教育是心外求法,心外求法在佛法称为外道。外道可以扰乱,不能恢复正常,这就是今天社会动乱的原因,地球灾变的来由。 如果我们真的知道,真的明白了,那要问,社会能不能恢复正常?地球能不能恢复常态?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你教。为什么?人真正学了,他才明白,他才觉悟,他才肯回头,道理就在此地。如果不认真的教,不认真的学,教的人不认真教,学的人不认真学,这个灾难是决定不能避免。你要问什么原因?这是因果的定律。善因感得善果,恶因必定感恶报,业因果报丝毫不爽,科学也没有办法逃过。认真教的人,像孔子、像释迦,你所教的你全都做到,而且做得很彻底,做得非常究竟,为什么?跟性德圆满的相应。学的人要认真学习,要努力把所学到的东西做出来,这才起感应的作用。就能把这个紊乱的社会恢复正常,乱世恢复和谐,地球上这些灾变,天地灾变也都能恢复正常了。为什么?境随心转,我们可以把佛经上这些教诲完全实现。 所以头一个要紧的,我们有没有尊圣敬善的心?我们中国人古人说尊天信祖,哪一家不相信祖宗?民间中等人家自己有个房子,你看他的堂屋,过去中国人堂屋就是正厅,当中供祖宗。学佛的人供佛,不信佛的人都供祖宗牌位,敬祖,人不忘本。你敬祖,祖宗的教诲你能不听吗?祖宗教诲在哪里?过去每一家有祠堂,每个祠堂有家谱,家谱里头有家训、有家规。那就是祖宗留给后代,希望后人生生世世都遵守,敬祖。现在人怎么样?轻慢圣贤,不敬祖宗,狂妄自大,认为自己的能力超过祖宗太多了,祖宗还有什么值得尊敬的?圣贤都是骗人的。这种概念在妄心里头根深蒂固,所以现在人不好教。许许多多家长见到我,都跟我讲小孩不好教,小孩是真不好教吗?如果说老实话,是你不会教,不是不好教。你怎么不会教?你没有做到。你去想想,你怎么对你的父母?你听父母教诲吗?你不听父母教诲,你儿子会听你的吗?一报还一报,这因果报应。 从前做老人的不一样,做老人不管有没有读过书,这是我们家乡的风俗习惯,读不读书不重要,懂得做人重要。从小,父母就给你做榜样、做模范,你看他是怎么处事待人接物,你天天看,自然就学会了。最根本的是什么东西?就是一个诚、一个敬,里面真诚,外面恭敬。《礼记》第一篇「曲礼」,第一句话「毋不敬」,一切恭敬。人从小学会了,这一生、这一辈子对待一切人事物都是一个诚敬,里面诚,外头敬,他学会了,这是个根本。现在人没有,现在人傲慢自大,对一切人丝毫谦虚都没有,自以为是。这个世界怎么可能有安定和平?这个地球怎么会没有灾难?这是今天教学最严重的一个问题,没有诚敬不能教,学生听不进去,你教是白费工夫,他不得受用。印祖常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他没有诚敬,你苦口婆心去教他,他得不到利益。时间长了还嫌你罗嗦,说些无用的话,不切实际的话,他这么批评你。你教他诚敬,他反过来问你,现在社会上谁诚敬?诚敬的人吃亏,诚敬的人被人欺负。 他认为什么是对的?认为斗争是对的,自私自利是对的,损人利己是对的。这些概念从小就教,从幼稚园就教,教竞争,你要赢人,不能输给别人。从小孩就要拼命去争,争一辈子,最后到阿鼻地狱去了。这是斗争最后的结果,最后的果报是阿鼻地狱。忍让吃亏,中国古人常说,吃亏是福,处处忍让,不与人争,他最后的归宿是天堂,不一样。古人讲的「吃亏是福」,这个话讲得非常正确,吃亏的人到天堂,不肯吃亏的人到地狱。不肯吃亏的人,现前所得到的小福报、小甜头,享受的时间很短。吃亏的人现在很苦,受苦的时间不长,将来到天堂享福的时间长。这都是事实,但是现在人不相信,说这是迷信、这是封建时代骗人的东西。 所以圣贤的教学,佛菩萨的教学,这个现实的难关不容易冲破。所以真正有志好学之士,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耐心,别人不肯做,我们自己做,我们要坚持。无论在怎样困难险阻的环境当中坚定不变,我咬紧牙根,还是做下去。这个世界什么时候才会有安定和平?我们预估大概三代、四代以后。我们这一代怎么辛苦经营,不会看到的,能够留几个种子就不错了。现在虽然说有灾难,灾难没有现前,科学技术里面,媒体的传播这是非常好的工具,我们尽量去用它。一旦灾难来了,这些东西全没有了。往后依靠的是要依靠书本,这些科学的东西全没有了。所以书本还是必要的,现在多印一些书本是好事情,因为将来唯一依靠还是书本。 说到书本,中国古圣先贤的东西,文言文所写的,我们要依靠它。依靠白话文注解靠不住,为什么?白话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人有各人的解释,你看看大家白话文翻得不一样,意思不相同。所以真正要学,不学白话文,学文言文,要原味。原味尝到之后再看看白话文,看他们所理解的,跟我理解的一不一样。然后你会了解他,他理解的深度不够,真的东西他没有理解到,深层的东西他没有理解到。为什么?他诚敬功夫不够。不要忘记印祖的话,十分诚敬就十分利益,百分诚敬就百分利益,你是万分诚敬你就万分利益。这是每一个人学圣贤人他得的东西不一样,这句话要相信,诚敬心不一样,为什么?诚敬心是真心。也就是说,古人的东西,愈是上古时代的,是诚敬心全部流露出来的,像佛菩萨的经典,圆满的诚敬流出来的。你必须有圆满的诚敬,你才能完全理解,这是自性的东西。这道理在此地。不是无理的要求,这是秘诀,学东西秘诀。你就晓得,一百个人学,每个人诚敬心不一样,他得的东西不一样,他写出来心得报告不相同。你要真正得到原味,原汁原味,那你得有一千的诚敬,一万的诚敬,你才能尝到原味。 所以「尊圣敬善,仁慈博爱」这两句话太重要了。我们教人能不能成就是这两句,我们学习能不能接受也在这两句。这两句现在人把它丢得干干净净,对人称尊敬的某某先生,那个尊敬有名无实。有尊圣敬善,后面才有仁慈博爱,前面这一句没有,后头肯定没有。尊圣敬善是里子,仁慈博爱是外表。憬兴曰「圣通佛僧」,佛是圣人,出家修行人是圣人的弟子,他们在学圣人。如果说是打着佛圣的旗号,冒充佛圣的弟子,不是真正学佛的,这个接受别人的供养,罪过很大!你看《地藏经》上,世尊讲得很清楚,你造作五逆十恶的罪,佛都能救你,你盗窃出家人的罪,佛不能救你,没有法子救你。为什么?那个罪太大,比造五逆罪还要重。五逆罪诸位晓得,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地藏经》上讲得很清楚,我在新加坡的时候,居士林把《地藏经》这一段印成单张到处贴,我们随处都能看到。提醒人家,千万不要起恶念去盗常住物。这是十方善信辛辛苦苦、恭恭敬敬来供养三宝,他们是来求福求慧的。你把它拿去自己去用掉,这个罪比盗国家的财物那个罪还重,不知道要重多少。佛菩萨都帮不上忙,你怎么办?无间地狱,阿鼻地狱,够你受的。今天造这个罪的人很多,没有人知道,造罪业的人自己也不知道,没有人讲。刚才说过,你对圣贤没有诚敬,纵然给你讲,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你不相信,你不接受,你说这是骗人的,自以为聪明,骗些愚痴的人。如果这个话从经典上来的,经典是佛说的,佛不会骗人,人会骗人,佛不会骗人,这不能不知道。 出家人的财物,你在迫切需要的时候,出家人也修布施。印光大师当年在世,国家遇到旱灾、水灾这些灾难,他也把供养拿出来布施救灾,这个钱灾民可以用。印光大师做给我们看的,他老人家一生,四众供养全部都是用印经,他为什么这么做?这就是讲经教学、弘法利生的事业。他自己在外面讲经,语言有障碍,他的家乡音太重,一般人听不懂。所以他一生用文字,印这些经论、善书,只要是能够劝化世道人心,帮助大家觉悟,帮助大家回头,这些文字他统统要印,统统流通、流传。所有力量集中起来做这桩事情,这桩事情真是大好事!你要问,在这个世间做哪桩事情是功德第一大,果报第一殊胜?就是印经。劝人转恶为善、转邪为正、转迷为悟,这个东西最善的,没有比这个更善的。盖庙不行,庙盖好了,没有人去讲经,没有人去弘法。烧香,叫人烧香磕头,求升官发财,那叫提倡迷信。你就知道了,释迦牟尼佛一生在世为什么不盖庙?他要盖庙,他的福报大,信徒多、供养多,处处都可以盖庙。佛陀一生盖几百个庙还能成问题吗?不成问题。为什么不做?我们多想想。全部的精神、体力统统用在讲经教学上。佛住世八十年,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都是禅机,都是奥秘。我们听到了、看到了,看到现在文字,经典上记载的,我们去思惟、体会他的真实义,愿解如来真实义,他用意很深,那是真实智慧,真实学问。 这教我们敬三宝,三宝之究竟是自性的三宝,自性觉是佛宝,自性正是法宝,自性清净是僧宝。所以从自性上说就是觉正净,从形相上看是佛法僧。「仁爱慈悲,博济众民」,博是普遍,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济是救济,众民是众生。众生苦,苦从哪里来的?苦从迷失自性来的。怎么救济他?他要明心见性他就不苦了,如何帮助他明心见性,这个要教学。佛家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习的人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个教学就圆满了。学生见性了,他毕业了;没有见性,没有毕业。所以,佛救济一切苦难众生不是用物质,也不是用精神,没有其他的手段,只有一个,教学,就这一个方法,这个方法普度众生。我们再回头看看其他宗教,最初宗教创始人也都是用教学。神通、特异功能,偶尔有时候做一点辅助作用,它不是主修的,主修是教育。 「所谓博爱济众」,爱心是动力,你为什么肯那么辛辛苦苦去帮助别人?那就是爱心。爱心,佛家讲作慈悲。世间人提倡博爱,外国宗教讲博爱,孙中山先生讲博爱,博爱两个字出自於《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所说的,仁慈博爱是他讲的。仁,推己及人,想到自己一定想到别人,这是仁心。慈就是爱,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叫慈,这个爱心充满智慧,不是感情用事。世间人常讲爱,里头有情,所以叫情执,情执太重很麻烦,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以佛家用仁慈,用慈悲,爱讲得很少。这个地方「爱」上面加个「博」,就是慈悲的意思。博是没有条件的,没有情执的,是平等的爱,这跟慈悲的意思就非常接近了。 『当求度世』,世是世间,就是指六道轮回,「自度度他,自觉觉他」,帮助自己成就,同时也帮助别人。我自己天天在求觉悟,同时也觉他。我们今天跟释迦牟尼佛不一样,释迦牟尼佛是已经大彻大悟之后来教学。我们今天,每天把自己学习的心得报告跟大家一起分享,这也是自觉觉他,这也是自度度他。第一个度的是度自己,自己不度怎么能度别人?我自觉自度,每天进展天天向大众报告,要把大众看作自己的老师、自己的父母、自己的监学。他每天督促我,看着我在进步,台上讲的人是学生。我们如果用这种心态,肯定你有进步。古圣先贤,告诉诸位,全是这个心态,没有例外的。如果有例外的,例外的这个人他的成就是世间法,他所得到的是知识,不是智慧。甚至於还拿这个出去赚钱,求点小利,什么呢?我上课要费用,要钟点费的,不交钟点费我不讲。那是一种生意买卖去了,现在这种风气很盛。 我在美国的时候,很多同修告诉我,法师,你讲经每一场要卖票,愈贵人家就愈赞叹!你不收钱,人家说你没东西,你是假的,不是真的。密宗上师在那里灌个顶,好像灌一次顶是五十块美金。我们跟人授皈依不收钱,大概你这个皈依没有什么效果。你如果定一百块钱一次皈依,你比那个灌顶超过了!现在人是这么个心态,真的是古人所说的,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那就没法子了。这些人来找我是好意的,我不能接受,为什么?世尊没有这个做法,祖师大德也没有这个做法,我们不能开这个例子,这决定不是个好方法。他不相信我这个法不要紧,过个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他相信了,那个时候相信,已经没有他的分了,后悔莫及。决定不为名闻利养,决定没有贪瞋痴慢,老老实实的去学,所谓佛度有缘人。不要贪,一生当中能度一个人,不少;能度一百万人,不多,佛家常讲不增不减,要明白这个道理。学佛真的把清净心学出来了,平等心学出来了,这个时候法喜充满,自在快乐,人生最高的享受。「普令一切众生永脱虚妄生死」,这个字用得好,生死不是真的,是虚妄的。了解这一句,我们就不会贪生,不会怕死,为什么?生死是个假相。 『拔断生死众恶之本』,生死的根拔掉了,把它斩断。生死的根是什么?爱欲。佛说得好,「爱不重不生娑婆」,娑婆就是指六道,你爱不重不会到六道来;「念不一不生净土」,你遇到净土法门,你念阿弥陀佛,不是专一你不能往生。阿弥陀佛当中还有第二念,你就去不了,只许可有一念,不许可有二念。众恶的根本就是五毒贪瞋痴慢疑,这是众恶之本,爱欲是生死之本。所以佛教人,「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是如来的正法,勤修戒定慧。我们要记住,《弟子规》是戒律,《感应篇》是戒律,《十善业道》是戒律。佛教学生要循序渐进,不同意去超越,像跳班,这个佛不赞成;也就是说,你一定是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按部就班,一年级、二年级这样去学,这是佛赞叹的。超越,佛不赞成,有没有超越?有,特殊的人,所谓是天才。那是一万人当中找不到一个,亿万人当中也找不到一个。几百年当中可能出现一个,几百年、几千年碰到一个,太稀少了,这不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