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法句经卷22—32(中)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原典

  忿怒品第二十五二十有六章

  忿怒品者,见瞋恚害;宽弘慈柔,天祐人爱。

  忿怒不见法,忿怒不知道①;能除忿怒者,福喜常随身。 ㈠

  贪YIN不见法,痴愚意亦然,除YIN去痴者,其福第一尊。㈡

  恚能自制,如止奔车;是为善御,弃冥②入明。 ㈢

  忍辱胜恚,善胜不善③;胜者能施,至诚胜欺④。(四)

  不欺不怒,意不多求,如是三事⑤,死则上天。(五)

  常自摄身,慈心不杀,是生天上,到彼无忧。㈥

  意常觉悟,明暮⑥勤党,漏尽意解,可致泥洹。(七)

  人相谤毁⑦,自古至今,既毁多言,又毁讷诃⑧;亦毁中和;世无不毁(八)。

  欲意非圣,不能制中;一毁一誉,但⑨为利名。(九)

  明智所誉,唯称⑩是贤;慧人守戒,无所讥谤。(十)

  如罗汉净,莫而⑾诬谤;诸天咨嗟⑿,梵释所称。(十一)

  常守⒀慎身,以护祐恚;除身恶行,进修德行。(十二)

  常守惧言,以护瞋恚;除口恶言,诵习法言。(十三)

  常守慎心,以护瞋恚;除意恶念,思惟⒁念道。(十四)

  节身惧言,守摄其心;舍恚行道,忍辱最强。(十五)

  舍恚离慢,避诸爱贪,不著⒂名色,无为⒃灭苦。(十六)

  起而解怒,YIN生自禁,舍不明健⒄,斯皆得安。(十七)

  瞋断卧安,恚灭YIN忧⒅;怒为毒本,輭意梵志⒆;言善得誉,断为⒇无患。(十八)

  同志相近,详(21)为作恶,後别余恚,火自烧恼。 (十九)

  不知惭愧,无戒有怒,为怒所牵,不厌有务。(二十)

  有力近兵(22),无力近輭,夫忍为上,宜常忍羸。(二十一)

  举众(23)轻之,有力者忍;夫忍为上,宜常忍赢。(二十二)

  自我与彼,大畏有三(24),如知彼作,宜灭己中。(二十三)

  俱两行义(25),我为彼教;如知彼作,宜灭己中。(二十四)

  善智胜愚,矗言恶说;欲常胜者,於言宜默。(二十五)

  夫为恶者,怒有怒报;怒不报怒,胜彼鬬负。(二十六)

  注释

  ①不知道:不晓得大道。道,人生最高法则。

  ②冥:昏暗。

  ③善胜不善:善最终会战胜不善。

  ④欺:不诚实、欺骗。

  ⑤三事:指不欺、不怒、不多求。

  ⑥明暮:早晨傍晚。

  ⑦谤毁:诽谤诋毁,相互说坏话。

  ⑧讷韧:不善言辞者为讷,说话迟钝为韧。·

  ⑨但:只。

  ⑩称:相符。

  ⑾莫而:没有什么。

  ⑿诸天咨嗟:诸天,佛教特有概念,认为三界共有二十八天,从四天王天到非有想非无想天,总称诸天。咨嗟,感叹并且赞美之。

  ⒀常守:经常地守戒。

  ⒁思惟:即思维、思想。

  ⒂不著:不执著、不粘著。

  ⒃无为:无所作为。

  ⒄不明健:无明健,即缺乏智慧的强壮有力。

  ⒅恚灭YIN忧:此语颇费解。依上文句法推之,应是恚灭无忧。

  ⒆輭意梵志:輭,通软。輭意与怒相对。软意近乎梵志。

  (20)断为:斩断有为意念之根。

  (21)详:谨惧、小心,不要冒失。

  (22)兵:武器,引伸为战斗。

  (23)举众:所有的凡夫。

  (24)大畏有三:依前文意,三种可畏惧之事物曰痴、曰怒、曰YIN。这三种事物都足以引起灾祸。

  (25)俱两行义:俱,同时拥;两行义,两种相反的价值原则。如同意善,又随顺恶,便是两行义。

  26尘垢品

  译文

  鹿垢品的大意是公开分别清(行)与浊(行)的不同,学习(佛法)应当与白无瑕,不要做出一些污辱之事。

  活著时没做一件好事,死後就会堕入恶道(之中);(生命)迅速地向地狱靠近,一旦堕入地狱就只有受苦受刑。 ㈠

  应当追求智慧,以正确的意(念)安定昼(心):除去污垢勿要污染,可以远离诸种苦相。㈡

  智慧之人渐次地修行,安稳徐缓精进助善;洗除心(念)中污垢,犹如工匠锻链金子一样(使之纯净)。㈢

  恶(念)生於心中,结果还是自坏其身:犹如白铁生銹,反而自己吞食自身。(四)

  不诵(佛经)便是言语污垢(不净),不勤劳(持家)便是家庭污垢(不净)不严格守戒便是身处污垢之中,放纵自己行为便是众多污垢事件之一。(五)

  怪吝便是惠施(品德)之污垢,不善之行便是(人的)品行之污垢:当今之世及後来之世,恶法总为恒常的污垢。 ㈥

  污垢之中的污垢,没有超过痴(意)之污垢了:学习(佛法)应当舍弃恶(念),比丘是没有(任何)污垢的人。(七)

  苟且(偷生)就会没有廉耻,就像鸟儿长了张长嘴(随意诋毁他人);强作(欢)颜忍受屈辱,(这样的人生)可以称之为污秽的人生。(八)

  廉正有耻即使(清)苦,(但於)道义而言则清清白白:避开屈辱不生虚妄(之言),(这样的人生)便可称之为乾净的人生。(九)

  愚合之人喜欢杀生,没有一点诚实品德:不去施与却要妄取,喜欢骚扰他人之妇。(十)

  放纵心意违犯戒律,迷惑於酒(醉)之中:这等人世世代代,都在自我挖掘毁灭生命之根本。(十一)

  人们若能觉悟这种道理,不当再去以恶为念:愚合就十分靠近非法之境,久而久之就自然焚烧毁灭。(十二)

  假如相信布施(行为),是要宣扬自己的名誉:贪婪之人(就会)虚饰其行,并不能够进入清净安定之境。(十三)

  斩断一切欲念,截断妄意之根源,尽夜持守一心,必然进入禅定(的意念)。(十四)

  粘著於欲望便是尘世心态,顺从世俗之习便会生出烦恼:不被世俗所染不为世俗之行,(心意)清净从而远离愚闇。(十五)

  看见人们相互攻伐,常常应当自我反省:意根烦恼就会自我侵伐,烦恼除尽就没有世俗污垢。(十六)

  (即使是)火也比不上YIN欲(之火)躁热,再快的速度比不上怒意(迅速地引发)出横祸:所有的罗网比不上痴意之细密,爱意流淌的速度甚於流淌的河流。(十七)

  (心灵)虚空门外就没有(送往迎来)的大车印痕,沙门之辈(心中)就会除却各种妄念:庸凡众生都以恶(行)为乐,只有佛清净没有污秽。(十八)

  (心灵)虚空门外就没有(送往迎来)的大车印痕,沙门之辈(心中)就会除却各种妄念:世间一切都是无常不定,佛已破除了对我之所有的执著。 (十九)

  原典

  尘垢品第二十六十有九章

  尘垢品者,公别①清浊;学当洁白,无行汙辱②。

  生③无善行,死堕恶道;往疾无问④,到无资用。㈠

  当求智慧,以然意定;去垢勿污,可离苦形⑤。 ㈡

  慧人以渐⑥,安徐精进,洗除心垢,如工链金。 ㈢

  恶生於心,还自坏形,如铁生垢,反食其身。(四)

  不诵为言垢,不勤为家垢,不严为色垢⑦,放逸为事垢。(五)

  悭为惠施垢,不善为行垢,今世亦⑧後世,恶法为常垢。 ㈥

  垢中之垢,莫甚於痴;学当舍恶,比丘无垢。(七)

  苟⑨生无耻,如鸟长喙;强颜耐辱,名曰秽生。(八)

  廉耻虽苦,义取清白,避辱不妄,名日洁生(九)

  愚人好杀,信无诚实,不与而取,好犯人妇。(十)

  逞心犯戒,迷惑於酒;斯人世世,自掘身本。(十一)

  人如觉是⑩,不当念恶;愚近非法,久自烧没。(十二)

  若信布施,欲扬名誉;贪人虚筛,非入净定。(十三)

  一切断欲,截意根源,尽夜守一,必入定意!(十四)

  著欲为尘⑾,从染垄漏⑿;不染不行,净而离愚。(十五)

  见彼自侵⒀,常内自省;行漏自欺,漏尽无垢。(十六)

  火莫熟於侄,捷莫疑⒁於怒;网莫密於痴⒂,爱流駚⒃於河。(十七)

  虚空无辙迹,沙门无外意;众人尽乐恶⒄,唯佛净无秽。(十八)

  虚空无辙迹,沙门无外意;世间皆无常,佛无我所有⒅。(十九)

  注释

  ①公别,《中华大藏经》,宋本《法句经》均写作分别。依文意当作「分别」。

  ②汙辱:即污辱、污秽耻辱。

  ③生:活著的时候。

  ④往疾无间:无间,指犯有五逆罪者,其所作之业导致无间地狱之苦果。堕入地狱称为无间业。

  ⑤苦形:苦态,如老苦、病苦、离别苦、爱不得苦等等形态,简称苦形。

  ⑥渐:慢慢地浸染、熏陶。

  ⑦色垢:指身体处於污秽之中。

  ⑧亦:和;连词。

  ⑨苟:苟且。

  ⑩觉是:对这些有所醒悟。是,这些,指上文所说的道理。

  ⑾著欲为尘:执著於欲望便是尘俗生活。

  ⑿从染尘漏:顺从世俗的各种影响便会有尘世之烦恼。

  ⒀自侵:各自互相残害。与「自寇」意相同。《庄子·人间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⒁疑,《中华大藏经》,宋本《法句经》均写作疾。今依「疾」,全句意通。捷莫疾於怒,意谓愤怒情绪来势敏捷,速度最快,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得上这种心理变化的速度。

  ⒂痴:是意识高度密集,集中关注某一对象,故以纲喻。

  ⒃駃:「快」之异体字。

  ⒄乐恶:以恶为乐。

  ⒅我所有:全称「我所有之观念」,简称我所有。即是我之所有,我之所属意。佛教把自身看著我,自身以外之物皆为我所有。而我与我所则被认为是与一切世俗分别的基本分别,所以为破除的对象。

  27奉持品

  译文

  奉持品的大意是解说大道之精义,告诉人们学习佛法之人要重视品德,不要贪婪奢侈。

  爱好佛法之人,不与他人竞夺利益:不在乎有利还是无利,因为无欲故尔不惑。 ㈠

  常常努力地学习(佛法),端正心念从事修行:怀抱佛教出世的最高智慧,这便称之为修行佛道。 ㈡

  所谓智慧之人,不必以辩才显示(能力);无有恐怖没有畏惧(之事之物),坚守善(的律令)便是智慧之人。㈢

  奉持佛法之人,不以多言(著称):即使平常很少闻听(佛法之言),(只要)身(心)依照佛法修行即可:坚守佛道永远不忘,这样便可以叫著奉持佛法。(四)

  (我们)所说的长老,不必定是年长(之人):(如若只是)外表成熟头发花白而缺乏智慧,这种老者只是愚蠢的匹夫而已。(五)

  (我们只是)称呼那些胸怀真谛佛法,行慈为仁心调顺,明智通达心清净(之人)为长老。 ㈥

  (我们)所讲的端正,并不是外表美如华容:(如果内心)悭吝嫉妒(外表)虚华矫饰,其言其行必然有违(佛法)。(七)

  (我们是)说能够舍弃恶(念),痴瞋贪根已斩断,智慧并且无愤恨,此等之人谓端正。(八)

  (我们)所说的沙门,并不一定是指那些剃发之辈:(虽然剃发,却)随便胡说贪婪摄取,心存欲望如同庸凡之人(亦非沙门)。(九)

  (我们)是指能够止住(心中)恶念,恢宏廓大正道,停息心(中)杂念灭除(诸多)意欲(之人),这(等人)才是真正的沙门。(十)

  (我们)所认为的比丘,并不是指(那些)按时乞讨之辈:(如若此辈)行为邪僻,(那么)便仅仅是拥有比丘的空名而已。(十一)

  (我们)是指能够舍弃罪恶与福报,净心修清净之行,智慧有力破除恶念,这便是真正的比丘。(十二)

  (我们)所说的仁慈明达,并不是指口不言语:(如若)内心并不清净,那仅是外表和顺而已。(十三)

  (我们是)指心念无为(之道),内思出离意清虚,六根清净妄念寂灭,这样才可称之为仁明。(十四)

  (我们)所说的有道(之行),并不是指拯救某一具体的生命:(而是指)普济天下(苍生),无害於万物便是有道。(十五)

  使众人持守戒律勿须多言,我自身行为诚实无欺即可;要想获得禅定意念之人,必须通过关闭?心念)减损意欲开始。(十六)

  心意了悟就可求得人生安乐,切勿学习庸凡之人所为:施给束缚的(意念)没有解悟彻底,(那么)没有谁能在这种人生状态下得以超脱(尘世苦恼)。(十七)

  原典

  奉持品第二十七十有十章

  奉持品者,解说道义,法贵德行,不用贪侈。

  好经道①者,不竞於利。有利无利,无欲不惑。㈠

  常愍好学,正心以行,权怀②宝慧,是谓为道。㈡

  所谓智者,不必辩③言;无恐无惧,守善为智。 ㈢

  奉持法者,不以多言;虽素④少闻,身依法行;守道不忘,可谓奉法。(四)

  所谓长老,不必年耆⑤;形熟髮白,蠢愚而已。(五)

  谓怀谛法,顺调慈仁;明达清洁,是为长老。㈥

  所谓端正,非色如华;悭嫉虚饰⑥,言行有违。(七)

  谓能舍恶,根原⑦已断,慧面无恚,是谓端正。(八)

  所谓沙门⑧,非必除髮;妄语食取,有欲如凡。(九)

  谓能止恶,恢廓弘道⑨,息心灭意,是为沙门。(十)

  所谓比丘,非时⑩乞食;邪行望彼,称名而已。(十一)

  谓舍罪福,净修梵行,慧能破恶,是为比丘。(十二)

  所谓仁明,非口不言;用心不净,外顺而已。(十三)

  谓心无为,内行清虚,此彼寂灭⑾,是为仁明。(十四)

  所谓有道,非救一物,普济天下,无害为道。(十五)

  戒众不言,我行多诚,得定意者,要由闭损⑿。(十六)

  意解求安,莫习凡夫,使给⒀未尽,莫能得脱。(十七)

  注释

  ①经道:即佛之教法。

  ②权怀:《中华大藏经》作拥怀,即拥有之意。

  ③辩:分别、区别、区分。

  ④素:平常、平时。

  ⑤年耆:年高、年龄大。耆:六十岁。

  ⑥悭嫉虚饰:悭吝、嫉妒、虚妄、矫饰。

  ⑦根原:指人的六种根性,这六种根性是产生苦恼、愤怒、痴瞋之根源。

  ⑧沙门:出家僧人谓之沙门。

  ⑨恢廓弘道:心胸宽广,弘大道之精义,向全社张扬大道之威力。弘,拓宽。

  ⑩时:按时。

  ⑾此彼寂灭:此彼,承上文应指心和行。心寂行灭,心无妄念,意根清净,便是仁明之士。

  ⑿要由闭损:由,缠过;闭损,即关闭各种妄意,减少各种欲望。

  ⒀使给:《中华大藏经》、末本《法句经》均作使结。依「使结」之意;使,人生之义务、责任;结,情结;使结,尘世的各种念头。

  28道行品

  译文

  道行品旨在阐述人生的根本要义:在各种解脱的方法中,此品所说的道理最为精妙。

  「八直」是最上等大道,「四谛」是(佛)法之真迹:不YIN是诸行之中至上法宝,布施灯火必然获得光明。 ㈠

  (拥有)这种法则不再有所畏惧,知见已经(清)净便可摆脱世俗羁绊:(拥有)此(道)可以破击魔兵(的攻击),尽力践行(此道)就可以灭除邪恶痛苦。㈡

  我(佛)已经开启了正道,(已经)为(世人)大放异样光明;已经闻听了(此道的人)应当自我践行,践行(此道)便可解脱邪念的捆缚。㈢

  生死(之苦)乃是因为不能永恒而导致的痛苦,能够观察到此种苦(相)便是智慧的人:要想远离一切尘世苦难,力行正道一切苦难均会解除。(四)

  生死(之空)乃是因缘离散无自性,能够看穿(生死空相)便是智慧的人:要想远离一切尘世苦难,只应当勤勉地践行八正道。(五)

  能够从世俗的泥潭中站起来的时候应当立即站起来,不要像愚闇之人深深地掉进深渊:随同堕落与瞻前顾後的人相处相聚,思虑疲惫难以精进走进「道」的境界。㈥

  念与念相应则(品行)端正,念与念不相应则(德行)易邪:(拥有)智慧则不起邪(念):思念八正道则道(行)成功。(七)

  谨慎言语护守意念归於端正,身处不善之境就不行动;能若具有这样三种品行,(我)佛认为这种做法已经得道。(八)

  砍伐树木(若下)掘出树根,树根在地仍然可以再生新苗;清除树根便就不再产生树(苗),比丘(因斩断意念大树之根)便可以进入涅盘境界。(九)

  不能斩断树根,亲戚相互挂念:贪恋之意自然绑缚(人心) ,犹如牛犊贪慕母乳不肯相舍。(十)

  能够斩断意(欲)之根,生死(之期)就会无边无际:这样便是接近大道,迅速进入涅盘境界。 (十一)

  贪婪YIN荡令人速老,瞋怒愤恨令人生病,愚闇痴心令人致死,除去贪、瞋、痴,便可获得八正道。(十二)

  消除以前业障解开以後过结,解脱心中烦恼进入彼岸:一切尘世意念熄灭,不再产生老与死的种种痛苦。(十三)

  人们精心地照料妻子儿女,看不出(万物均将)坏死的趋势:死神突然降临之时,犹如急湍流水突然而至。(十四)

  (命尽)父与子互不能救,其他亲戚又有何指望?生命将尽而想依靠亲人,就像盲人空守灯火(毫无用处)。(十五)

  若能慧解这些道理,即当修习佛教的戒律,勤於修行度脱世人,一切痛苦皆可消除。(十六)

  远离各种烦恼的渊薮:就像大风卷走云朶,如若彻底地熄灭思想,这样便可称著有了知见。(十七)

  智慧是世间第一等重要(价值),安於无所作为的状态:知道接受端正教义,生死(之苦可以)超脱乾尽。(十八)

  知道尘世所作所为皆空幻,这便是智慧之见;厌倦人世间种种苦恼,从此便可消除(世俗之苦的束缚)。(十九)

  知道庸众所为是「苦」,这便是智慧之见;厌倦人世间种种苦恼,从此便可消除(世俗之苦的束缚)。(二十)

  知道庸众所为皆是於身有害,这便是智慧之见:厌倦人世间种种苦恼,从此便可消除(世俗之苦的束缚)。(二十一)

  我告诉你们(佛)法,「爱」是离弦之箭(快利无比);人们应当自我拯救,接受如来的劝说。(二十二)

  我的所有行为都已除去了(世俗的牵挂),来来往往的生死之念消除殆尽:并不是以某种专一的感情(关注)来解脱(世俗的其他杂念),(我所)阐释宣演的都是大道的(关踺)之义。(二十三)

  快速流动的河水注入大海,潘(河)之水荡漾(又会)迅速地涨满,所以向有智慧(之根)的人说法,可以趋奔饮服如同甘露般甜美的佛法(以免生死之苦)。 (二十四)

  前世没有聆听过佛法(的教诲),(今生)迅速地转化为可哀的芸芸众生:因此奉事(佛法)之人,学习(佛法)可以度脱三界的(苦恼)。(二十五)

  三种念头可以善为念的(内容),三种念头也很难不以善为内容:由念开始方才有行(动),熄灭(各种邪念)便是真正的解脱进入涅盘。(二十六)

  「三定」便是转变意念,抛开了倚赖之心其(福)无量:获得「三定」则贪、瞋、痴便可驱除,解开了怨结便可以使意念端正以佛法僧三宝为念。(二十七)

  知道凭依戒律来禁制恶(的倾向),思想只有以智慧保证才能以心念为乐(不为杂念烦恼):既然已经知晓世间成败之道理,熄灭一切妄意所有束缚终将解脱。(二十八)

  原典

  道行品第二十八二十有八章

  道行品者,旨说大要;度脱之道,此为极妙。

  八直①最上道,四谛②为法迹,不YIN行之尊,施灯必得明!㈠)

  是道无复畏,见净乃度世,此能坏魔兵,力行灭邪苦。 ㈡

  我已开正道,为大现异明,已闻当自行,行乃解邪缚。 ㈢

  生死非常苦③,能观见为慧;欲离一切苦,行道一切除。(四)

  生死非常空,能观见为慧;欲离一切苦,但当勤行道。(五)

  起④时当即起,莫如愚覆渊⑤;与堕与瞻聚,计疲不进道。 ㈥

  念应念则正,念不应则邪;慧而不起邪,思正道乃成(七)

  慎言守意正,身不善不行;如是三行⑥除,佛说是得道。(八)

  断树无⑦伐本,根在犹复生;除根乃无树,比丘得泥洹。(九)

  不能断树⑧,亲戚相恋;贪意自缚,如犊⑨慕孔。(十)

  能断意本,生死无疆⑩;是为近道,疾⑾得泥洹。(十一)

  贪YIN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 (十二)

  释前解后⑿,脱中⒀度彼;一切念灭,无复老死。(十三)

  人营⒁妻子,不观病法;死命卒至⒂,如水湍骤。 (十四)

  父子不救,余亲何望?命尽怙亲,如盲守灯。(十五)

  慧解是意,可修经戒;勤行度世,一切除苦。(十六)

  远离诸渊,如风却云;已灭思想,是为知见⒃。(十七)

  智为世长⒄,恢乐无为;知受正孜,生死得尽。(十八)

  知众行空,是为意见;疲厌世苦,从是道除。(十九)

  知众行苦,是为慧见;疲厌世苦,从是道除。(二十)

  众行非身⒅,是为意见;疲厌世苦,从是道除。(二十一)

  吾语汝法,爱箭为射⒆;宜以自勖⒇,受如来言。(二十二)

  吾为都已除,往来生死尽;非一情以解,所演为道眼。(二十三)

  駃流注于海,潘水漾疾满(21),故为智者说,可趣服甘露。(二十四)

  前未闻法轮(22),转为哀众生,於是奉事者,礼之度三有。(二十五)

  三念(23)可念善,三亦难不善,从念而有行,灭之为正断。(二十六)

  三定(24)为转念,弃猗行无量,得三三窟除,解结可应念。(二十七)

  知以戒禁恶,思惟慧乐念,已知世成败,息意一切解。(二十八)

  注释

  ①八直:即八正道。指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②四谛:即苦、集、灭、道,佛教对人生特殊意义之认识。

  ③非常苦:即无常之苦。下文非常空,其义相同。

  ④起:从世俗迷惑之中走出来,这便如人睡而醒,故曰起。

  ⑤覆渊:走进深渊。覆,翻也、栽到。

  ⑥三行:即惧言、守意正、身不善不行三行。

  ⑦无:没有。

  ⑧不能断树:此为譬喻之语,指不能斩断意识之树根,割断对尘世依恋之情根。

  ⑨犊:小牛。

  ⑩无疆:无边、无限。

  ⑾疾:迅速。

  ⑿释前解後:理解前因後果,澈悟人生因与缘之关系。

  ⒀脱中:前句之意,此「中」乃指前与後之间的时间段,即此生、现世。脱中,从现世中解脱出来,从而超度此岸而进入彼岸。

  ⒁营:经营、细心照顾、关照。

  ⒂卒至:即猝至、突然降临。

  ⒃知见: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之见解,曰知见。

  ⒄智为世长:智慧是世间最重要的。长,第一。

  ⒅众行非身:依上文应为知众行非身;非身,否定自我。众行不遵佛法於身有害,而来人不知,故曰众行非身。

  ⒆爱箭为射:被爱箭所射。为,被也。

  ⒇自勖:即自勖、自我勉励。勖,勉励、努力。

  (21)潘水漾疾满:潘水,水名,在今天河南省毁阳境内。漾,古水名。是汉水的源头。

  见《辞海》「漾」字条全句意为:潘水和漾(水)虽然不像一般河流驶入大海,但也常常易於涨满,言下之意说易到极限、边界,与上句意同,生命易尽。

  (22)法轮:即佛法,是佛法的别称。它有两种解释,一是说佛法力量甚大,如轮王之轮宝,能摧毁山岳岩石一般,摧破众生之恶业;一是说佛说法如车轮辗转,不滞留一 处一人而代有传人,处处传人,故称「法轮」。

  (23)三念:即念佛、念法、念僧。

  (24)三定:又译作三昧,是禅定的异称,它意指心体寂静,离於邪乱,称之为三昧。三昧又有有漏、无漏之分,有漏定为三三昧,无漏定为三解脱门。另,又作三等至。其意皆指心体寂静,离於邪乱,不过在性质上有味、净、无漏等三种区别。

  29广衍品

  译文

  广衍品的大意是讲:无论善恶(之行),积小成大,最终都会应证《法句》上所说的道理。

  施舍给(他人的)平安即使很小,但这种施舍的福报却是很大;智慧(之人)从小小的施舍开始,最後得到的却是很大的福报。 ㈠

  施加辛劳给别人,却又希望获得保佑:祸殃罪报反归自身,自然广泛地遭遇怨恨 。 ㈡

  已经做了很多事情,不该做的事也已做了:耽於俳优所奏之乐放纵心意,(丑)恶习惯与日俱增。 ㈢

  日日精进佛法不止,践行正确(法则)舍弃非法行为,修行身心自我觉解(佛法),这便是端正的践行(之道)。(四)

  既然自己悟解了智慧,况且又有广博的学问;渐渐地进於(大道趋向)普遍广大,好像把油酥投入水中(慢慢地水乳交融)。(五)

  自己没有智慧之意,又不喜爱学习请教:(心胸)渐趋凝结紧缩狭窄,就像(煎好的)酪酥投入水(自然沈沦)。 ㈥

  靠近大道声名显赫,犹如高山之雪(远远可见):远离佛道便会愚蒙,犹如黑夜射箭(无人知晓)。(七)

  作为佛门弟子,常常解悟自我的觉醒:昼夜(不停)地念佛,一心以佛法、圣僧为念。(八)

  作为佛门弟子,常常解悟自我的觉醒:白天黑夜以禅定为思,乐於观照自我的专心致志。(九)

  每当生活饱暖无虞之时,就应自觉的减少食量;按照这一方法实践,痛苦与欲望自然减少,节食可以使人长寿。(十)

  学道诚难舍罪亦难,家如火宅居於其中也艰难:合夥谋财更困难,最难莫过有吾身。(十一)

  比丘乞食诚尴尬,何不自勉修佛道?精进不止受供养,最终无须求於人。(十二)

  信仰坚定戒德成,因戒可得出世宝:亦可因此得同道,所到之处皆供养。(十三)

  或坐或卧或行走,心定如石不放逸,专心一志求寂灭,必然乐於住树间。(十四)

 
 
 
前五篇文章

法句经卷22—32(上)

法句经卷11—21(下)

法句经卷11—21(中)

法句经卷11—21(上)

法句经卷1—10(下)

 

后五篇文章

法句经卷22—32(下)

法句经卷33—39(上)

法句经卷33—39(下)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一卷-圆瑛大师(一)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一卷-圆瑛大师(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