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伦理与交易道德环境的优化 ■ 张力学 《社会科学论坛》 2007年第8期 [内容摘要] 佛教伦理富有社会道德内容,若能高扬佛教的去恶从善、平等慈悲和自利利他等伦理准则及相关的道德规范,必将有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谐和诚信的关系,这对于降低交易费用,优化交易环境功不可没。 [关 键 词] 道德资源;道德环境;交易;交易环境 [作者简介] 张力学,河北大学政法学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 当代社会道德的作用不断地在加强,它作为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制约着人们的经济行为、社会行为等。现代经济伦理中将道德称作是“道德资本”,是因为相对于法律的制约成本而言,道德的成本要少得多,当内在于人的道德约束力规范人们的经济活动时,几乎不需任何经济成本,而是源于人的内心信念、内在“良心”的呼唤。所以道德的约束从成本效果的经济分析角度来看,是最合算最有效的保持社会秩序和个人幸福的措施。 一、交易的道德环境存在的必要性 道德资源已被证明是一种可以转化的特殊社会资本。美国著名学者福山在《信任——社会美德与繁荣的创造》中,通过对欧美、日本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信任度差异的实证审察和分析,揭示了诸如诚信一类的“社会美德”在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经济生活中所产生的不同作用和效果。 从现实的交易状况来看,当今社会交易的道德环境已经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危害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这些不仅仅危害到了人们日常的社会生活,并且对人们的经济生活的影响更为严重。正由于此,交易秩序的公平正义本身产生了对伦理正义的内在需求。麦金太尔曾说过正义的原则对于毫无正义之心的人来说其作用是零。可见交易的道德环境必不可少。 二、如何建构一种诚信、公平及和谐的交易环境:佛教伦理作为一种资源的可能性 论证道德的经济功能,是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贡献。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概括为三大要素:一是非正式约束,如价值信念、伦理规范等;二是正式约束,如政治经济规则、契约等;三是实施机制,即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相容而进行实施的机制。其中,道德属于“非正式约束”,但它却具有不可替代的经济功能。当今中国经济伦理研究,“道德”只是世俗伦理规范,宗教伦理(尤其是佛教伦理)尚被排除在外。而在“人间佛教”的实践中,应当更多地发挥世俗伦理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这也是“佛教经济学”的核心所在。 1.对人性的“佛性”假设,克服了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人性假设的片面性,为人际间的交往奠定了和谐、诚信的人性前提。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调是与“经济人假定”相对应的利己主义。佛教伦理以“佛性”为基点,形成了关于人性的认识。大乘佛教认为:不仅诸佛平等、众生平等,而且众生与诸佛也平等,但“生佛平等”是从“因地”讲的,就“果地”而言则是“生佛有别”,故佛菩萨要教化万邦、普度众生,使众生修善显性、离迷得悟。为使众生不再“生死流转”,佛门人士就要“仁求下化”,自度、自觉、自利;另一方面又要“下化众生”,度他、觉他、利他。因此,佛教以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为己任,度人世间一切苦恶。 此外,佛教一直都非常重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众生的相互关系。佛教始终以“普度众生皆成佛”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指出:个人都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密切联系着。 佛教的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及宽容精神,一方面完善自我人格;另一方面有力地化解了当今社会的各种矛盾,缓解了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对完善人格、净化社会起到了巨大作用,为人际间交往奠定了良好的前提。 2.“诚信”的道德规范要求降低了人际间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是交易活动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提高交易效率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降低交易成本,这就涉及到了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交易伦理环境也就是一个社会的体系,其基础在于社会大众所具有大彻大悟诚信。从佛教伦理思想的内涵来看,有关“诚信”的道德规范思想是很丰富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都是诚信的体现。 佛教在强调道德规范的同时,更涉及到尊重国家税收制度和法律制度,遵守世间法律是佛教戒律的内容之一,也就是说触犯法律的行为也必然是触犯戒律的行为,在道德上正直、清白的佛教徒,在社会上也必然是一个守法公民。而法律上未曾规定的事物,却很可能在佛教戒律的规范之内,因此以佛教的戒律精神来看,一个社会的完善的经济秩序和交易伦理必然是一种双重的制约机制,亦即“内在的道义约束”与“外在的法律规范”相辅而行,缺一不可。因此,当一个佛教徒在交易活动中自觉地持守佛教戒律时,将极大地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成本,同时也提高了交易行为的效率,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合理化与合法化。 3.良好的交易环境还必须有交易的公正秩序,这需要有伦理正义的支撑。佛教伦理中一个基本的思想是关于平等的思想,早在创建时期,佛祖就针对古印度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提出了“四姓出家,同一释种”的平等思想。佛教一直把谋求众生平等作为自己伦理思想和行为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认为一切众生都具有人性,应一律平等,并且还应互相尊重。佛教讲平等,离不开慈悲利他。平等是慈悲的思想基础,慈悲是平等的道德体现。 从对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确立可以得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亦应保持平等、利他的精神状态,这要求人们在进行交往、交易过程中,不仅自己要以这种心态去跟别人交往,还需要把它推而广之,形成一种社会氛围即良好的交易环境,这对于规范市场行为、降低交易费用有异常深远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