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阿姜塔石窟中佛传与本生壁画之研究-以第1、2、16、17号石窟为主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阿姜塔石窟中佛传与本生壁画之研究-以第1、2、16、17号石窟为主
  [ 作者:杨雅兰 转自:硕博文库 已阅:2259 时间:2006-10-7 录入:huanglizhi ]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2000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0年
  【文章标题】阿姜塔石窟中佛传与本生壁画之研究-以第1、2、16、17号石窟为主
  【英文标题】Research into the Biography and Former Lives of the Buddha as depicted the Ajanta Caves: Caves nos.1,2,16,17
  【文章作者】杨雅兰
  【指导教师】蔡耀明
  【论文页数】152 页
  --------------------------------------------------------------------------------
  【中文关键字】阿姜塔|石窟|壁画|印度|佛教艺术
  【英文关键字】Ajanta
  【中文摘要】本论文的研究范围是以阿姜塔第1、2、16、17号石窟中的佛传与本生壁画为主,透过国内外有关阿姜塔论文的资料整理与阿姜塔壁画的图版分析,配合《汉译南传大藏经》第31册到41册的本生经,来了解四窟壁画中有关佛传与本生的风格特色以及壁画的故事主题。
  全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包含研究动机、研究方法与范围以及研究目的。第二章“阿姜塔石窟年代之推论”,主要说明Spink所提出有关阿姜塔石窟的年代推论,其次提出印度学者Karl Khandalavala在The Chronology of Caves 16 、17、19、26、1、2 at Ajanta and the Ghatotkacha Cave 一文中,对于Spink的反驳。第三章“佛传与本生故事在经典中的叙述”,主要以阿姜塔第1、2、16、17号石窟中的佛传与本生故事为主,依据经文的描述比对图版来说明壁画的故事内容。第四章“佛传与本生壁画的制作方法与风格分析”,主要是将目前学界探讨阿姜塔壁画风格的文章以及目前所搜集到的图版,做一综合整理与归纳,依壁画的制作方法、构图模式、区隔景的使用、线条阴影、明度以及情感姿态,分点论述。第五章“阿姜塔壁画与其它佛教遗址的风格特色比较”,主要是以目前所搜集到有关阿姜塔壁画属于完整主题的七幅图版,(一)佛陀下降人间宣言(二)摩耶夫人梦的解析(三)佛陀的诞生(四)魔王的攻击(五)驯服醉象(六)六牙白象本生(七)比豆梨贤者本生等七则故事,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4世纪的佛教遗址,山奇、巴胡特、阿马拉瓦提、龙树窟等地的相关题材浮雕作品,从艺术史的角度作一风格比较,以凸显阿姜塔壁画在这七则故事中的风格特色。
  本论文探讨的议题范围相当广,从年代的争议、故事主题的确认、制作方法与风格分析到其它遗址的浮雕作品之比较,目的就是希望(1)了解目前学界对于阿姜塔年代断定的争议(2)透过经典叙述与图版的比对,确认壁画的故事主题以及了解经典意涵在绘画中的表现(3)透过与阿姜塔壁画风格相关文章的归纳与整理,了解阿姜塔壁画的技法与风格(4)透过与其它佛教遗址相关雕刻题材作品的风格分析,凸显阿姜塔壁画的特色。
  大多数研究阿姜塔年代的学者,对于阿姜塔第二期石窟的年代大致认为是五世纪末六世纪初所建造,完成的时间最迟不超过七世纪。对于阿姜塔石窟年代断定提出新论的学者Walter Spink,依据阿姜塔第二期石窟的风格分析、现存碑铭、铜盘证据以及Dasakumaracarita一书,提出阿姜塔第二期的兴建工程,从动工到完成,主要是在公元462 — 480年Vakataka王朝的国王Harisena在位期间。阿姜塔第二期的兴建工程之所以可以在短短的18年间快速完成,主要的原因是Harisena王以强大的经济与政治支持,才使的整个第二期的阿姜塔兴建工程可以如此快速的完成。所以Spink将阿姜塔第二期的工程称为是“国家的计画”。
  对于Spink的年代推断提出质疑并且提出专论进行驳斥的印度学者Khandalavala,依据现存的三部史书Dasakumaracarita、UchchvasaⅧ、Uttarapithika以及现存的阿姜塔石窟碑铭,对Spink的断代提出6点不同的看法。在这六点中,Spink与Khandalavala二位学者对于阿姜塔第二期石窟的年代推断最大的不同见解在于:Spink认为整个阿姜塔第二期工程是Harisena王以国家建设的力量全力支持,所以才能动用到数百位的艺术家同时从事雕着与绘画的工作,由于财力与政治的稳定,才致使阿姜塔工程在短短的18年间有惊人的成果。而持反对意见的印度学者Khandalavala却认为,Spink是对于印度石窟的工作技法不了解,才导出错误的年代判断。Khandalavala提出,在印度实在没有一个石窟即使是在大量的艺术家努力下,其年代低于15年,更何况是阿姜塔如此繁复的工程,并且在古印度的艺术行会中,参与行会的艺术家是十分有限的,所以不可能出现同时有数百位艺术家参与雕着与彩绘的工程。再者,Khdalavala提出,现存的考古资料中,并没有任何的碑铭或是铜盘证据提出Harisena王本人对于佛教石窟或寺庙的兴建是有兴趣的。
  由于Spink认为,阿姜塔工程是属于国家的整体计画,所以当Harisena王于公元477年去世后,阿姜塔石窟的工程也因此受阻,甚至到了480年,Asmaka王朝征服了Vakataka王朝,阿姜塔的所有建设活动也因而停止。而Khandalavala却认为,阿姜塔石窟是来自个人的捐赠而非国家的计画,即便有官方人士参与捐赠,也纯属私人的意愿与国家或是Harisensa王本人无关,所以即使Harisena王去世,阿姜塔石窟的建造仍然持续一直到6世纪中。
  阿姜塔第1、2、16、17号石窟中,目前已被确认出的佛传与本生故事共有38幅。第1号石窟有6幅、第2号石窟有6幅、第16号石窟有6幅、第17号石窟有20幅。在这38幅壁画中,其中,第16号石窟左墙,描绘一位个子较小的男子正对四位男子说法的画面,相关于此景的其它构图目前已经损坏,所以在图解的判定上较不易。对于这幅景的主题判定目前有二种说法:(1)为Yazdani所判定的残者本生(Jataka of Buddha as a Mute Cripple)、(2)为印度考古调查所判定的大隧道本生(Maha-Ummagga Jataka)。
  除了这个景的判定目前仍有争议外,其它37幅壁画主题,尽管目前学者已达到相同的共识与认可,但是在本论文中,我要特别提出说明的是:在第1号石窟大厅左墙第二到第四小室门上方由Dejejia与Benoy所判定为摩诃伽那迦本生的四个景:(1)摩诃伽那迦在森林中专心聆听修行者的法(2)摩诃伽那迦在宫中,决定弃绝一切的享乐而出家习道,一旁的尸婆罗姬忙着劝诱他(3)尸婆罗姬以种种的人间娱乐想要挽回摩诃伽那迦的心(4)摩诃伽那迦骑着马,毅然决然地离开宫中出家习道,在透过南传本生经典与图版的比对后,我认为二位学者的图版解析与经典有很大的出入。
  根据经典,(1)摩诃伽那迦兴起出家的念头是因看到一颗被蚕食的有实树和一棵光辉挺立的无实树其不同的命运后才兴起出家的念头,并非是因为得到修行者的法味后才决定出家。在经典中,并没有提到摩诃伽那迦曾经入森林求道之一事。(2)在经典中,摩诃伽那迦在看到二颗不同命运的树,体悟到出家的真谛后,回到宫中,他就立刻自落须法,披上袈裟,徒步出城门。他的妻子始终不知道摩诃伽那迦有出家的念头,甚至当他在宫殿前的阶梯上与替度后的摩诃伽那迦相遇,尸婆罗姬还误以为他是辟支佛,向他礼敬。一直到尸婆罗姬来到摩诃伽那迦的寝宫,看到满地的头发与卸下的华服,才警觉到刚才的那位出家者其实是他的丈夫摩诃伽那迦。所以尸婆罗姬根本没有机会在宫中劝诱摩诃伽那迦。(3)在经典中,摩诃伽那迦是徒步出城门,当时的他早已自落须法,披上袈裟而非穿著华服骑着骏马,在众人的随侍下出城门。(4)在经典中,尸婆罗姬知道他的丈夫出家后,就立刻跟随在他的身后,他所使用的劝诱方法并不是以宫中的娱乐来迷惑摩诃伽那迦,而是藉由烧毁房舍以及虚报城中发生奸YIN虏掠的事,来请求摩诃伽那加快点回宫治理。在经典中,有关宫中欢愉一景,是在摩诃伽那迦刚即位时,由于摩诃伽那迦以法治国,全城人民要求礼拜摩诃伽那迦,于是摩诃伽那迦才在宫中设宴招待所有来礼拜的人。
  对于Dejejia与Benoy二位学者将第1号石窟大厅左墙第2到第3小室门上方的四个景判定为摩诃伽那迦本生,在透过与南传本生经典比对后,我认为这四幅图版的故事主题究竟为何,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在阿姜塔壁画中,艺术家为了将经典中所强调的佛陀内在超越性以及佛教慈悲平等的特质透过绘画的方式展现,于是就刻意将佛陀身形比例加大或是以象征物来显现圣者内在超越凡人的特质以及运用六道众生共聚绘画舞台的描绘来表达佛教中慈悲平等的内在意涵。
  根据Francoeur的研究,目前阿姜塔第1、2、16、17号石窟所能辨识的壁画景,依其所呈显的不同风格,约分为八大派。Francoeur推断,之所以呈现八大不同风格的主要原因,来自此四窟壁画是由八个不同的艺术工作群所参与,每个工作群都有一个主事的艺术家所领导,约有三到八个成员。每个成员在构图时,基本上是遵循领导者的风格,但是在描绘的细部技巧上,或多或少也是依于成员自身的技法或是赞助者的要求而有不同。
  某些学者提出,阿姜塔壁画所呈显的不同风格与技法,可视为是不同时期的创作,针对此点,Susan Huntingon认为,不同风格正好说明不同的艺术家运用不同的技法表现在不同的绘画作品上,而非一定要视为是不同时期的创作。
  透过阿姜塔壁画风格相关资料的归纳与整理,阿姜塔第1、2、16、17号石窟中的佛传与本生故事在构图形式上,约分为四类:(1)梗概情节模式(2)网状模式(3)单一情节模式(4)连续情节模式。在区隔景的使用上,约有三类:(1)建筑景的设置(2)人物团体的内部逻辑(3)自然的景致。在线条的使用上也有三种:(1)以相当显著的粗黑线条勾勒外型或是细节部分(2)运用与身体相同色调,但较暗深的颜色作为外型的轮廓线(3)单纯的色调运用,而不强调线条的使用。在增强色调明度的处理上,有二种表现法:(1)在脸部,如鼻子、眉毛或下巴等处涂白,以增强外型制造三维效果(2)在人物身体的局部处,利用淡色调以块状涂抹或晕染,呈现一种似光线照射到身体的透光效果。在情感表现方面,阿姜塔壁画中的人物,可说是风情万种,透过人物的面部表情与身体肢态,丰富的展现他们的喜、怒、哀、愁。
  透过阿姜塔壁画中的七幅作品(1)佛陀下降人间宣言(2)摩耶夫人梦的解析(3)佛陀的诞生(4)魔王的攻击(5)醉象那罗义利攻佛(6)六牙白象本生(7)比豆梨贤者本生,与其它佛教遗址山奇、巴胡特、阿马拉瓦提与龙树窟等地相关雕刻题材的浮雕作品比较后,可以发现阿姜塔七幅图版的描绘各有它独特于其它浮雕作品的地方。
  在“佛陀下降人间宣言”一景中,阿姜塔壁画中的菩萨,不论在装束或是背后的光环、座椅都比其它遗址的作品来的华丽。似乎是想要藉由菩萨高贵的装束与座椅来表现菩萨的尊贵。
  在“摩耶夫人梦的解析”一景中,阿姜塔壁画所展现的是王子将来会舍弃王位出家的担忧与惊愕。透过侍女们聆听的动作、惊愕的表情以及互视的眼神,传达了他们对国王与皇后的关心,透过人物的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展现一种充满同情心与关怀的感情世界。
  在“佛陀诞生”一景中,其它遗址的摩耶夫人是以左手抓枝而右手插腰或自然下摆,四天天王则站在摩耶夫人右手插腰的那一边,新生的太子都是以象征物表现。而阿姜塔壁画中的摩耶夫人则是以右手上举抓住树枝,新生太子以婴儿的形象出现,自然地从夫人的右脥而降,并且由帝释天王双手抱住以及梵天为其撑伞。面对新生的太子,夫人微微地朝右方低下头来,以一种关爱的眼神对着太子微笑,抱着太子的帝释天王也以喜悦的表情响应着夫人的微笑。
  在“魔王攻击”一景中,其它遗址的七幅作品,除了山奇的三幅作品是以象征物表现佛陀外,其它四幅的佛陀,都是呈施无畏印双腿盘坐于金刚座上。对于魔军的溃散、攻击与魔女的引诱,在各作品中的比重不一。而阿姜塔壁画中的佛陀是以指地印,双腿盘坐于金刚座上,表现出其召唤地神为其做开悟的明证。对于魔军的攻击与魔女的引诱,透过其眼神与姿态朝向中心的佛陀而展开构图画面,而魔军的溃散被表现在构图边缘部分,透过魔军与魔女背对着佛陀做逃逸状的姿态来表现魔军的溃败。全幅构图有关佛陀的成道、魔军的攻击与溃败以及魔女的引诱,都是此景表现的重点。
  在阿姜塔“驯服醉象”一景中,醉象的攻击与驯服各占构图的二分之一。透过二边人物一动一静的面部情感与姿态,表现出醉象“攻击”的骚动与“驯服”后的喜悦、平静。
  阿姜塔壁画所描绘的“六牙白象本生”,细腻的情感与姿态表现是甚于其它遗址相关题材的四幅作品。在其它四幅遗址的作品中,透过猎师的动作,观赏者虽然可以掌握到故事的事件,但却看不见故事背后所欲传达的情感,因为面部与肢体情感的表现在四幅作品中是缺乏的。而阿姜塔中的猎师,却生动的透过他三次不同的肢体动作,将象王的慈悲、猎师对象王的感恩以及猎师对国王的忠诚表现出来。
  在“比豆梨贤者本生”一景中,阿马拉瓦提与阿姜塔都是以网状模式的构图形式表现,在繁复的景目中,二者都是利用马的移动来牵引观赏者掌握故事流动的方向。在巴胡特与阿马拉瓦提中,人物常出现一些滑稽与逗趣的动作,而在阿姜塔中则以依兰达提在雪山中吸引布那奇将军到来一景的“浪漫”描绘,将全幅构图带到高潮。
  --------------------------------------------------------------------------------
  【论文目次】
  感谢i
  摘要iii
  表一x
  表二xiii
  第一章 绪论1
  前言1
  研究动机1
  研究方法与范围2
  研究目的3
  第二章 阿姜塔石窟年代之推论 4
  第一节 Spink四窟推论 462 — 480年之说6
  第二节 Khandalavala公元五世纪-六世纪中期之说11
  第三节 小结 17
  第三章 佛传与本生故事在经典中的叙述19
  第一节 第1号石窟 19
  第二节 第2号石窟 25
  第三节 第16号石窟30
  第四节 第17号石窟34
  第五节 主题讨论 51
  第四章 佛传和本生壁画的制作方法与风格分析 57
  第一节 制作方法 57
  第二节 佛传与本生所展现的风格58
  第三节 小结 79
  第五章 阿姜塔壁画与其它佛教遗址的风格特色比较 81
  第一节 相关雕刻题材作品
  -山奇、巴胡特、阿马拉瓦提、龙树窟、阿姜塔 81
  1.佛陀下降人间宣言 82
  2.摩耶夫人梦的解析 87
  3.佛陀的出生87
  4.魔军的攻击94
  5.驯服醉象 101
  6.六牙白象本生 105
  7.比豆梨贤者本生110
  第二节 主题讨论 115
  第三节 小结 120
  第六章 总结论 126
  参考书目130
  彩图 Ⅰ
  附录一ⅩⅦ
  附录二ⅩⅧ
  附录三ⅩⅨ
  附录四ⅩⅩ
  附录五ⅩⅩⅠ
  --------------------------------------------------------------------------------
  【参考文献】
  一 中文书目
  《汉译南传大藏经》第三十一册到四十一册,(1995)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大正藏》第四册,(1998)台北:新文丰。
  李玉民、林保尧、颜娟英合着 《写给大家的佛教艺术》,(1992)台北:东华书局。
  沈以正 《敦煌艺术》,(1989)台北:雄师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高善必 《印度古代文化与文明史物》,(1998)台北:商务印书管。
  佐佐木教悟等合着《印度佛教史概说》,(1989)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高木森 《印度艺术史概论》,(1993)台北:国立编译馆。
  释星云 《释迦牟尼佛传》,(1991)台北: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释法显 《佛国记》(1987),台北:新文丰。
  释玄奘 《大唐西域记》,(1971)台湾商务。
  二 英文书目
  Aryasura Jatakamala — The Marvelous Companion , Life Storied of the Buddha Berkeley CA: Dharma Publishing 1983
  Amina Okada Ajanta New Delhi : Brijbasi Printers Private Ltd 1995
  Edita S.A Lausanne Ajanta Switzerland : Madanjeet Singh1965
  Benoy K.Behl The Ajanta Caves-Artistic Wonder of Ancient Buddhist India New York: Harry N.Abrams,Inc.1998
  Susan L. Huntington The Art of Ancient India New York :Weather hill ,Inc .1999
  Vidya Dehejia Discourse in Early Buddhist Art —Visual Narratives of India New Delhi: Munshiram Manoharlal 1997
  Elizabeth Rosen Stone The Buddhist Art of Nagarjunakonda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94
  Robert Knox Amaravati —Buddhist Sculpture from the Great Stupa
  London :British Museum Press 1992
  Vidya Dehejia Unseen Presence-The Buddha and Sanchi Mumbai:Marg Publications 1996
  Calambur Sivaramamurti The Art of India New York :Harry N .Abrams 1977
  Ranjana sengupta Ajanta & Ellora Hong Kong: Gulmohur Press 1997
  Ratan Parimoo The Art of Ajanta — New Perspectives Vol.1 , 2 .New Delhi: Books & Books 1991
  John D.La Plante Asian Art Dubuque IA:Wm.C.Brown 1992
  Christopher Tadgell The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in India New Delhi:Architecture Design and Technology Press 1998
  Dougles Barrett and Basil Grat Indian Painting Bombay: Pavilion Bundi School 1682
  Pratapaditya Pal Aspects of Indian Art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1970
  Ghulam Yazdani Studies in India Culture Hyderbad : Maulana Abul Kalam Azad Oriental research Institute 1966
  Nagaraja Rao New Interpretation of Indian art & Culture Delhi: Agam Kala Prakashan 1987
  Barbara Stoler Miller The Powers of Art — Patronage in Indian Culture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1992
  三 期刊论文
  翁瑜敏 《经典杂志-古印度的宗教艺术》No.9 台北:慈济文化志业中心 1999
  谢成水 《雄师美术-线歌笔舞》第286期 台北:雄师美术1998
  Susanne francoeur Style and Workshops in Ajanta Paintings Columbia University 1998
  Richard Scott Cohen Setting the Three jewels : The Complex Culture of Buddhism at the Ajanta Cave Michigan University 1995

 
 
 
前五篇文章

二十世纪隋唐五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二)

二十世纪隋唐五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佛塔史小考

敦煌史传变文之叙事艺术研究

生态问题的信息哲学基础

 

后五篇文章

唐代敦煌壁画山水论析——以法华维摩诘观无量寿经变为据

唐代寺院造像的发达

敦煌壁画中飞天之研究

唐代时期/译经的全盛时代

《西林佛教艺术博览丛书》总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