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无意识与阿赖耶识——佛教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之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无意识与阿赖耶识——佛教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之一
  当二十世纪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风靡世界而掀起一阵心理研究热潮,心理学俨然成为二十世纪的显学,弗洛依德的研究成果为人类打开了通往心灵广袤空间的一扇大门,每个人都习以为常的精神现象突然变得神秘莫测。然而,正当科学界沉醉于弗洛依德的崭新理论时,有人却从东方古老的文化中窥视到精神分析学的影子,甚至比弗洛依德走得更远,那是存在几千年之久的佛教,正因为如此,才会使另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对东方古老的佛教发出由衷的惊叹和深深的崇敬。本文无意细数两者理论体系之同异,因为笔者学识肤浅,不堪此大任,而仅是记录点滴心得,杂感断章,以求抛砖引玉之用。
  (一)无意识与阿赖耶识
  精神分析学的大厦,构筑于无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弗洛依德在精神病学研究中发现,人的心理现象之所以神秘到连本人都难以认知,是因为人的精神中存在一个远不为人所知的领域,这就是无意识。弗洛依德进而将人的意识划分为三部分: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意识是人的所知所想所感,这部分意识是人自身所认识的,但弗洛依德认为这部分意识并不能代表人的真正思想与欲望,人的真正欲望深潜于无意识之中。无意识虽深藏不露,但包含着巨大的能量与动力,人类行为、思想最深层次的驱动力就是无意识,但无意识本身却直接为人所认知,以弗洛依德看法,这里存在一个“压抑系统”,压制人对无意识精神的认识,或称为形象比喻成一道“检查机制”,对无意识产生强大压抑作用的,是人的意识中的宗教、道德、伦理。前意识则是无意识与意识之间的桥梁,有一部分无意识通过压抑系统,但并没有直接进入意识之中,而是存在前意识中,这种前意识相当于一个精神缓冲区。
  为了更进一步说明意识三个层次的关系,我借用关于“恋母情结”的例子:按弗洛依德的说法,儿童在无意识中,都存在有一种情结,于男孩是“恋母情结”,于女孩是“恋父情结”。对于“恋母情结”的儿童,对母亲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弗洛依德视此为早期性观念,把父亲看作是与之争夺母爱的敌人。但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断从外界中获得的道德伦理观念,成为压制这种本能意识(无意识)的主要动力,所以一般的儿童在意识中并没有与父亲为敌的想法,而仅是体现为较强的需要母亲亲昵、爱抚的愿望,以及父亲不在时所产生的快感的情感。但对于“恋母情结”较重的儿童,其对父亲的敌对思想会冲破无意识领域,但是道德伦理观念(父子之情、父爱等)使这种敌对思想变得难以接受,于是在前意识中,意识出现了变形,他可能会把父亲的形象变形成另一个人的形象,把对父亲的敌对状态转移到这个新的形象中,但是这个新形象虽然与父亲有着不同的外表,但有着某种较隐蔽的特征,比如与父亲相同的笑容、眼神、走路的姿态等。这种无意识到有意识的思想的变迁,正是一个人在现实与本能之间寻找的平衡点。
  弗洛依德进一步将这种无意识的理论推之到文化领域,用其理论演绎出俄狄浦斯传说的深层意义,俄狄浦斯杀父妻母的故事,在西方家喻户晓。俄狄浦斯的父亲受先知的预言,得知儿子长大后将杀父妻母,由于对预言的恐惧,下令杀死俄狄浦斯,但一切阴差阳错,俄狄浦斯并没有死,长大后,对身世一无所知的俄狄浦斯来到了他父亲的国度,但他在不知情下杀死了父亲,由于俄狄浦斯解答了斯芬克斯之谜,他被拥立为王,并顺理成章地娶了原先国王的妻子,即他的母亲,这样,事情经历一番错综复杂的演变,一切又落入先知的预言中。从故事的一开始,尽管一切努力在为了改变预言,但终究无法改变。弗洛依德并不认为这一切只是偶然的集合,其深层的原因正是精析分析学中的“恋母情结”,而且是表现得非常强烈,所以虽然神话故事中的俄狄浦斯无论是杀父或妻母,似乎都是无意的行为,但这是神话自身的无意识,或者说是编造出神话故事的希腊人的无意识。杀父妻母是“恋母情结”表现最淋漓尽致的例子,但最终俄狄浦斯自刺双眼,又表现出伦理道德对无意识冲动的强烈压抑,也就是说,伦理道德必然对这种无意识冲动的后果负责任。
  弗洛依德在无意识研究上还有很值得一提之处,他认为人的记忆并不曾消失,无论是亲身经历的事,或者是见过的人,看过的书等等,即使是很不经意的一眼。但我们的意识却常常遗忘,即使是五分钟以前的事,说不定也容易忘掉,更不用提起童年的事情。但在无意识中,一切记忆都完好地存在着,没有缺失,但很遗憾大多却不为人所可以记起。精神病学家们非常重视对病人童年时代的分析,因为人的许多心理疾病,往往可以追溯到童年时代,通过催眼引导,有些病人常能诉说童年的遭遇,虽然清醒时他们并不能想起这些往事,但这些往事常是长大后心理疾病的源泉。
  弗洛依德对无意识研究可以称上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果之一,而我们却也能在数千年的古卷中,找到无意识的影子。佛教对心理学的研究,并非用于心理治疗方面,而在于完善佛学理论大厦。为了对比方便,我先列出精神分析学派无意识的几个特点:(1)无意识是人类最深层次的意识。(2)无意识包容人的所有记忆。(3)无意识多数情况下,并不被人所认知。(4)无意识中包含有人的行为的驱动力,或称为本能动力。(5)无意识与意识之间存在一个前意识,作为二者之间的缓冲区。
  我们接下来看看佛教心理学,佛教在心理学上研究集大成者,当属大乘唯识宗,所以这里所引用的佛教心理学的内容,实际上是以唯识论为基础。在唯识论中有“八识”之说,其中前五识属于感觉系统(眼、耳、舌、鼻、身),后三识属于高级心理系统,分别是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这里的意识系统与精神分析学中的意识基本是属于同一概念,即人自身可以认识到的心理活动。而阿赖耶识有类似于无意识之处,但也有许多差别,对照上文列出的无意识的五个特点,可以辨析阿赖耶识的特点:
  (1)与无意识相同,阿赖耶识是最深层次的“识”。佛教又称阿赖耶识为“本识”或“藏识”,其余七识为“转识”,意为阿赖耶识是其他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与先决条件。佛教是典型的唯心论者,而这个唯心论深究到底,是以阿赖耶识为基本(这里仍然是指唯识论者的观点,其他教派观点有所差异),正因为如此,阿赖耶识不仅是人的精神的基础,而且也是物质世界存在的基础,因为物质世界也只不过是阿赖耶识的外现,所以有“一切唯心,万法唯识”之说,这里的“识”,指的就是阿赖耶识,这一方面的内容,本文不详究。
  (2)阿赖耶识在包含人所有的记忆这个特点上,与无意识有相似之处,但阿赖耶识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人的记忆。阿赖耶识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藏”,也就是贮藏的功能,这里阿赖耶识所贮藏的不仅是记忆,而且是事情本身,这里称为“种子”,这个种子包含有过去所作所为的“果”,同时也包含未来的“因”,种子不是固定不变的记忆,而是贯穿于过去、现在、未来的一种动态的因果集合,同样,种子并不完全是心理上的因果,物质存在其实也是种子所转化的表相。与无意识另一个不同是,无意识理论中,人只是在无意识中包含生命以来的所有记忆,而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则不仅是此生,还包括过去诸世,都未尝散失。为说明这个问题,我举个例子,比如说人的语言功能,出生于中国而能听懂汉语;出生于英国而能听懂英语;若自小与动物同群,即可以听懂兽语;这些本能从何而来?以佛教观之,这些种子(语言)均包含在阿赖耶识中。
  (3)无意识多数情况下,并不被人所认知,这点也适用于阿赖耶识。精神分析学说们对无意识的研究,主要针对梦境的分析、催眠术引导、对笔误口误等现象的分析,这些手段,总而言之,是间接的手段。而佛教的阿赖耶识,固然也为常人所不能了知,但对于修行深的人而言,却能在一定程度上洞察阿赖耶识的秘密,这个方法就是修禅入定,照观内心,从中阿赖耶识的种种境象,便一一出现,甚至是前世的种种因果,这种由入定而认识阿赖耶识,是一种直接的心理体验。一些高僧大德,能够在入定中知道自己的前生,甚到对未来也有预知能力,比如在现今的西藏的一些上师,其在这方面的超常能力常令人瞠目结舌。
  (4)无意识中包含有人类本能的原始驱动力,弗洛依德将人类的本能驱动力很大程度上归结到性方面,这种观念遭到后来阿德勒、荣格等人的强烈反对。在佛教唯识论中,人类固然存在有各种各样的欲望,但这都不是人生发展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人生最大的驱动力来自于“业力”。业力的含义,颇为复杂,以沈行如所著《般若与业力》一书,搜罗佛经关于“业”之阐述,共有12方面的含义。但业力的核心思想是因果现象,比始,以前所造的业(略相当于人之所有行为,包括所做所为所思所想所说等,若于宇宙万物说业力,则是万物之所有变化),其将影响作用到现在,而且是非常强的能量。如果说以前的业是因,则现在的报应是果,而现在的果,又成为影响未来的因,这种因果持继不断,正是业力的表现。
  (5)无意识与意识间有一层缓冲带,称前意识,同理,在阿赖耶识与意识之间,也存在另一个意识,称为末那识。但是末那识与前意识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以唯识论者看来,阿赖耶识实际上不属于个体,因为阿赖耶识包罗万象,不仅是思想的源泉、业力的处所,甚至是山河大地的产生者,而个人在这里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从精神分析学来看,无意识是属于个体的,但佛教中的阿赖耶识则不属于个体,个体只是阿赖耶识流中的短暂的一段,尤如大海中涌起的一朵浪花而已,浪花在一瞬间便回归于海水,代之而起的另一朵浪花。人作为个体也是一样,只是转瞬即逝的浪花,回归到阿赖耶识中。但人却拒绝这种短暂的飘逝,认为阿赖耶识是属于自己,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就是末那识。在人的意识中(第六识),也有自我意识,比如别人骂了我,我就勃然大怒,这就是自我意识的表现。但末那识不同于此,末那识产生的最基本原因在于个体自身所认识到的与外界的差异,把自我与外物分别对待;末那识中自我的观念无时无刻不存在着,比如说入睡后,人的意识(思维)基本上停止,如果没有做梦,可以认为意识(第六识)已经停止活动,但末那识与第六识的最大差别是,即使入睡后,末那识仍旧连绵不断地存在着,即末那识对“自我”的执着是与时间共存的,个体不消亡,末那识就始终存在并运作着。
  以上列出了阿赖耶识与无意识之间共同点及其区别,虽然两者有相通之处,但实际意义相差甚远。无意识基本上是以科学,尤其是精神病理学为依据,并有着临床实践的一门严谨的理论,即使在某些方面也不乏主观臆断。而阿赖耶识更多是在于哲学意义上,或者说佛学意义上,其超越心理学的范畴,实际上已经成为宇宙之本体,或佛学所说的“真如”,亦即中国道家思想中的“道”的观念,这个特征使得要从心理学上把握阿赖耶识变得复杂而不清晰。
  同样是俄狄浦斯的故事,用阿赖耶识来解释这个神话也许更有意思。先知的预言其实是洞察生命中的因果,尽管人们尽着努力要改变这种因果,但终究只是徒然的努力,因为业力太强大。从佛学的角度上看,这种业力是可能改变的,即现今的“果”,除了先前的“因”外,也有现今的“因”的综合作用。但我们从神话传说中已无法去判断俄狄浦斯与其父母之先世因缘所产生的业力何以强大到以悲剧故事而收场。

 
 
 
前五篇文章

泰山石刻在石刻史上的地位与意义

《西游记》与泰山关系考论(摘要)

泰山佛教简史

泰山石刻文化

崇圣寺历代重要碑刻概说

 

后五篇文章

原始佛教与心理学

微尘数佛刹世界与宇宙

简述藏族唐卡艺术

指空研究与武定狮子山旅游文化

唐卡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艺术特色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