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述藏族唐卡艺术 唐卡绘画是藏族最具代表性的艺术门类之一。其表现题材广泛,除宗教外,还包括大量的历史和民俗山容,所以唐卡义被称作是了解西藏的"大百科全书"。 唐卡儿藏文音译,即卷轴画。具体是指一种用颜料和其他工艺材料将各种图案绘制在锦缎、布帛、纸面上的卷轴画。这种绘画常用于宣传宗教教义和装饰寺庙佛堂以及信徒积累善业、功德。其画面内容多为藏传佛教中的各位上师,各种教派的本尊,不同变相的佛和千姿百态的菩萨,以及藏族社会的历史、天文地理、藏医藏药、历史人物和吉祥图案等。唐卡的材质多种多杆,多数是以布、绢料和纸料为底进行彩绘,还有许多刺绣、织锦、缂丝和堆绣等织物。唐卡形象逼真,色彩艳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人们视为珍宝。 一、西藏唐卡的历史 西藏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就出土有原始彩陶。公元?世纪,松赞干布统一西藏,揭开了西藏历史新的一页。松赞干布先后与尼泊尔公主、唐朝公主联姻,她们分别从尼泊尔和中原内地带来了大量的佛教经典、营造工艺、旱算历法以及大批工匠,对西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西藏绘画艺术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得到大程度的发展。据五世达赖所著《释迦牟尼佛像记·水晶宝镜》记载,松赞干布曾经用自己的鼻血绘制忿怒相的吉祥天母,说明早在一千多年前西藏就有了"唐卡"这艺术门类。当西藏并未形成固定的寺院,早期的藏民族还处于游牧部落形态,过着没有定居的生活。于是适应游牧生活,不受时空限制,便于悬挂、携带,易于收藏,具有宗教宣传作用的绘画艺术应运而生。这个时期的唐卡绘画艺术,以长期发展起来的传统绘画艺术作为基础,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新的绘画技巧来丰富和完善自己。公元842年,吐蕃末代赞普郎达玛大规模灭佛,佛教进入衰微期,绘画艺术也面临灭顶之灾。从10世纪末开始,佛教在西藏再度兴起。13世纪之后,西藏正式纳入祖国版图,结束了吐蕃王朝崩溃后当地长期的动荡局面,藏传佛教进入一个全面繁荣的时期,佛教艺术也随之出现勃勃生机。明清两代,中央政府为了加强西藏地方的管理,以敕封西藏首领的办法,明封八王,清封达赖、班禅及呼图克图等,起到了巩固政治、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的作用。一些见之于藏籍的著名画师也大量出现在这个时期,他们所创立的各画派都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明清时期西藏的唐卡艺术发展到了新的高峰,一是数量明增多,二是不同风格的绘画流派层出不穷,这是西藏绘画艺术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西藏绘画艺术成熟的表现。 二、西藏唐卡的流派 西藏唐卡艺术兴起于佛教传入西藏之后,伴随着佛教在西藏高原的弘传和外水文化艺术的渗透,得以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它在继承、更新原有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努力吸收印度、尼泊尔和中原等地的艺术精华,成为西藏艺术中别具风格的艺术门类,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绘画风格,使西藏绘画艺术日趋完善和成熟。在各种风格的绘画艺术中,有取自创立人名字命名的,也有以地区取名的。正是上述这些具有不同风格的绘画艺术相继形成,促进了藏传佛教绘画艺术蓬勃发展,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下面简述西藏唐卡主要画派的风格及其特点。 (一)尼泊尔画派 尼泊尔画派主要流行于11世纪至13世纪。在松赞干布时期随同尼泊尔公主进藏的一些杰出的尼泊尔艺术家,把尼泊尔的艺术风格融入于西藏艺术之中,形成了唐卡中的尼泊尔流派。这个流派的绘画以暖色调为主,画面中央的主尊占有很突出的地位,护法诸尊安排在四周整齐的小方格内,造像较为简单,身段僵硬,着衣少而单薄,饰物沉重感强。 (二)齐岗画派 齐岗画派主要流行于13世纪的卫藏地区, 由雅堆·齐乌岗巴活佛创立。雅堆·齐乌岗巴活佛是西藏历史上最著名的画家之一,自幼酷爱绘画,不辞艰辛,云游各地,临摹壁画,后来形成独特的画风,创立了齐岗画派。这个画派的特点是它继承吐蕃时期和分治时期的绘画神韵,吸收了尼泊尔画风的某些特色,把忿怒神像画得身体矮小,头部硕大,腹部隆起,而人物描绘则趋于自然流畅,装饰图案缜密,笔触细腻,服饰富于变化。 (三)勉唐画派 勉唐画派是15世纪以后影响最大的绘画流派,主要流行于卫藏地区。该画派的创始人是勉拉·顿珠嘉措,出生于洛扎勉唐(今山南地区),勉唐画派由此而得名。他曾经拜萨迦一带的画师多巴扎西为师,苦心钻研,在绘画艺术领域取得了很深的造诣。他根据《续部》编写了绘画理论专著《造像画度如意宝》,并创立了勉唐画派。该画派造像法度精严,与传统的块面表现相比,尤其注重线条的运用,线条工整流畅,色调活泼鲜亮,变化丰富。 (四)钦则画派 钦则画派15世纪中期以后流行于后藏和山南地区,创始人是贡嘎岗堆·钦则钦莫。他自幼酷爱美术,他所创立的钦则画派直接承袭l4一15世纪流行于后藏地区的绘画样式并不断创新。钦则画派和勉唐画派的出现,给以前流行于卫藏地区的尼泊尔绘画样式画上了句号。钦则画派在构图上保持了尼泊尔绘画中主尊较大的特点,但在风景表现上开始吸收汉地的绘画风格。这个画派尤其擅长表现具有阳刚之美的忿怒像,坛城的绘制精彩绝伦。 (五)噶赤画派 噶赤画派的创始人是公元16世纪出生在雅堆地区的南喀扎西活佛。南喀扎西活佛从小就拜许多绘画高手为师,其中勉唐派绘画大帅嘎丹夏觉巴·页觉彭德对他的影响尤其显著。南喀扎西活佛的绘画在形体结构上以印度铜佛和勉唐画派为准则,而绘填风景和色彩运用则积极吸收明代工笔画中的某些规律及技法,从而创立了著名的"噶赤派"。其特点是人物造型强调表现个性,线条刚劲流畅,设色偏重青绿,雅逸清丽;画面风景吸取明代重彩工笔画山石瀑布、花乌树木的表现方法,营造出美妙神奇的艺术境界。 总而言之,西藏唐卡艺术,在藏族固有的绘画艺术基础上,通过吸收、借鉴印度、尼泊尔和内地中原等地的艺术营养而逐渐形成独具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著名的《佛画三百幅》、《造像度量如意宝》等绘画经典完全体现了藏族画师们的绘画学与美学观。他们塑造形象时,主要采用藏族传统的装饰手法,把一些绘画颜料加以配增或减弱,删除不必要的细节以强调整体效果,充分发挥了线条的色彩美和运动感。所以,藏族画师们通过奇特的想像,用象征、比喻等艺术手法,绘出喜怒哀乐的神色,有的作品令人心惊目眩:有的令人肃然起敬,有的则情趣盎然。这些作品,以其画风独特、笔调细腻、上色绚丽而名扬中外,它是祖国绘画艺术花苑中的一束奇葩。 参考书目: 1.《西藏唐卡》、文物出版社1985年1月第一版: 2.《西藏历史文化辞典》,浙汁人民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1998年"月第一版。 3. 《西藏布达拉宫修缮工程报告》、文物出版社1994年7月第一版。 4. 丹巴饶旦著、阿旺晋美泽《西藏绘画》。中国藏牛出版社 1996午5月第一版。 5. 《西藏的魅力》, 西藏人民出版社1999年]川第-版。 6.《西藏瑰宝》(吐蕃、分治时期、元、明、清代唐卡精选), 朝华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7.《西藏的手工业和工艺品》、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一版。 8.乃波·噶桑本著、谢热译《藏族佛画艺术》,《西藏研究》lQHH年第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