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 第三十一课 |
 
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 第三十一课
作为一个三宝弟子,本来应该经常供养三宝,但有些人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差。记得很早以前,我就要求道友们,每天在用餐前念一遍供养偈:“无上本师即佛宝,无上救护即法宝,无上引导即僧宝,供养皈处三宝尊”,可是到目前为止,有些道友还不会背这个偈颂,有些发心部门用餐前也没有念这个偈颂。也许我说话分量太低,也许我说的不是佛法,所以有些人把我的话当成耳边风。我没有他心通,不知道这些人有没有内在的证悟,但从学佛的经历看,他们学佛的时间不长,平时也很散乱,所以不一定有很高的境界。如果内心没什么境界,又不重视身语的善法,连一天念一遍供养偈都做不到,这是非常惭愧的事。如果是一些高不可攀的境界,做不到也情有可原,但这么简单的一个偈颂,我强调了不止一次,时间也过去这么久了,除了一些老人之外,再笨的人也不可能背不下来。 我觉得这些人不是智慧有问题,而是学佛的态度有问题。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虽然我根机下劣、智慧浅薄,但有一点自己是问心无愧的——不管哪位上师吩咐的事情,只要符合正法,自己总是尽心尽力去做。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像华智仁波切所说的“舍弃今世琐事如唾涎,苦行修习追随先辈迹”,这一点自己是谈不上的,但至少内心有随学传承上师,老老实实依教奉行的意乐,根本不像有些人那样,上师再怎么讲都不去做。我每天辛辛苦苦地传法,有些人虽然坐在听法的行列中,但只是听一听,从来没有身体力行,没有以所闻之法调正自相续,这样最多有一个闻法的功德,对改变自相续没有多大意义。结果佛法是佛法,相续是相续,佛法和相续南辕北辙,最终会成为佛教油子。这种人就像《水木格言》所说的那样:“多闻若未实修,则于自心无益,百年住于水中,石性干燥而存。”希望每个人好好观察自己:我听了这么长时间佛法,到底有没有依照善知识的教言行持过?我的相续到底有没有改善? 下面我们继续讲意幻供养。 现在介绍轮王七宝。这七宝是转轮圣王拥有的宝物,所以叫“轮王七宝”。转轮王的福报非常大,以前阿私陀仙人为悉达多太子看相后授记:太子若不出家会成为转轮圣王,若出家会成为三界导师。转轮王出世时,以其巨大的福德力感召,会自然出现轮王七宝。轮王七宝有殊胜的功德,它们能满足转轮王的一切所欲,可以出生无量财富和资具,也能顺利成办各种事业。许多佛经中都提到过轮王七宝。《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华严经》、《宝积经》和《佛说轮王七宝经》等经典,《俱舍论》及有关论典中都对轮王七宝有所介绍,在《丹增意吾布美传》[31]中也有轮王七宝的故事,尤其在《正法念处经》中,对轮王七宝介绍得比较细,大家可以翻阅。 有些人可能会想:既然经论中说有轮王七宝,为什么现在我们见不到呢?这是不是佛教的传说呢?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佛经和论典里讲得很清楚,轮王七宝只有在转轮王出世时才出现,现在的五浊恶世没有转轮王出世,因此见不到轮王七宝是很正常的。经论中还说,有些宝物在劫初时有,有些宝物在北俱卢洲有,有些宝物在天界有。所以有些孤陋寡闻的人不要认为:因为我没有见过,所以肯定不存在。这种想法是不符合逻辑的。 以稀有难得的轮王七宝作供养能积累巨大的福德,如今正处于五浊恶世,虽然没有真正的轮王七宝,但我们可以将它们的模型供在佛堂里,并将其观想成真正的轮王七宝作供养,这样也能积累巨大的福德。下面我们依次介绍轮王七宝。 一、金轮宝。昔日,转轮王于十五日清晨沐浴清净,换上洁净的衣服,并受持斋戒,站在皇宫顶层说谛实语。以其福德力所感,东方的虚空中忽然出现自然所成的轮宝。此轮宝具有千辐,光明灿烂,殊胜微妙,以轮宝的威力,其余六宝也随之而至。依靠轮宝,转轮王和眷属能随欲周游四大部洲和天界。依靠轮宝,还可以慑伏一切人民,各地的小国王见到转轮王乘轮宝到来时,都主动献上珍宝以示归顺。 二、如意宝。如意宝的颜色碧蓝,内外毫无瑕疵,它的光芒可照亮八十由旬,其光芒能遣除一切寒热之苦,夏天能遣除酷热,冬天能遣除寒冷。如意宝能遣除众生的贫穷,赐予众生一切饮食,在旷野无水之处能出甘泉,在无有饮食之处能出饮食。如意宝还能遣除百由旬内的一切疾病和横死,而且它所在之处,龙王不会降下恶雨,若降雨都是好雨,并且当地的人众不会互相杀害,甚至连旁生都不会互相残害。总之,如意宝具有许多不可思议的功德。现在虽然没有如意宝,但某些高僧大德出世后,依靠他的威力,给世间带来了种种吉祥,而且在他的道场里,弟子之间很少有嫉妒竞争、打架斗殴的现象,我想这样的高僧大德也是一种如意宝。 三、玉女宝。玉女相貌端庄,令人见而生喜。一般的女人身体没有香气,只有不断在身上喷香水,但这也起不了多大作用,过了一会儿香味就没了,不得不重新喷香水,而玉女的身体能自然发出旃檀妙香,口中能发出青莲花的香气。玉女的身体十分细柔,触摸后可以产生安乐,就像迦陵伽鸟[32]的羽毛一样。玉女的身体夏天凉爽,冬天温暖,能给转轮王带来悦意的感受。佛经中说,玉女远离了不贞良等五种过患,具足随顺转轮王等五种功德,还具有三种特殊功德——口无绮语、心无邪见、不为欲妙左右。此外,一切男人见到玉女都不会产生烦恼,只会生起善良之心,而一般的美女不是这样,男人见到她们会产生烦恼,最后会导致许多痛苦。 玉女与世间的美女表面相似,实则完全不同,佛法中有许多与世间法看似相同、实则完全不同的法。有一个记者曾问一位大德:“世间人讲爱,佛门也讲爱,你怎么看待这两者?”这位大德说:“佛教所谓的爱是在希望对方自由和幸福的前提下喜欢对方,而世间的爱没有这个前提。”我觉得他回答得非常好。世间的爱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控制,其实这不是真正的爱,这是一种自私的占有;而佛门所说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因为它允许对方拥有自由和幸福。 听到玉女的功德后,有些男士不要对自己的妻子产生厌烦心:“哎,如果我能拥有玉女该多好啊!现在这个妻子真该换掉。”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作为一个出家人,虽然我没有在家人的感情经历,但许多居士经常向我倾诉他们的痛苦,所以基本上也了解在家人的状况。许多男女最初接触时有一种好感,但在一起生活的日子久了,就会发现对方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完美,渐渐会对对方产生厌离心,甚至会像仇人一样吵架打架,最后会背着对方做出不负责任的事情。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一个人做事情应该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对父母、孩子负责任,既然能结为夫妻,这也是前世的缘分,无论如何要和睦相处,要尽量接受对方,包括对方的缺点。对于生活和感情方面的痛苦,应该通过学习佛法来化解,我认为这是解决许多家庭危机的最好途径。 四、大臣宝。大臣宝的福报巨大,他的财富犹如多闻天子一样圆满,如果转轮王下令以黄金铺满三千大千世界,他一瞬间就能办到。大臣宝非常随顺转轮王,转轮王有任何想法,他都知道并且会立即去做。此外,大臣宝还具有慷慨博施的贤善品德,他经常对众生作广大的布施,不像现在的有些领导那样只知道贪污受贿、挪用公款。 五、大象宝。大象宝是肤色雪白的大象,它有六颗灰白色的牙齿,头顶有红色的顶髻,身上覆盖着珠宝和璎珞。大象宝身体高大,具有一千头普通大象的力量,像天界的护地大象之子一样威力巨大,能在陆地、水中、空中作战,善于降伏敌人,而且是以不流血的方式降伏敌人。虽然具有如此威力,但大象宝性情温和,妇女和小孩见了也不会产生恐惧心。大象宝非常驯良,转轮王想去哪里,它不需要吩咐就会主动到那里,而且行走时神速无比,一日内能绕南赡部洲三圈。 六、骏马宝。骏马宝的身色湛蓝,就像孔雀颈羽般悦目,它的身体无有任何疾患,发出的嘶鸣声可以传遍整个南赡部洲。骏马宝也能了知转轮王心中所欲,当转轮王需要时,它会立即来到面前。一般的马不是这样,不需要时它整天围着你,需要时连影子都见不到。骏马宝奔跑起来迅疾如风,一日内可绕南赡部洲三圈,就像巴拉哈马王一样。 巴拉哈马王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释迦牟尼佛广传》中记载,往昔佛陀成为桑嘎拉商主时,曾经和众商人到大海中取宝,结果不幸误入罗刹洲,众商人与当地的罗刹女结婚成家。后来,桑嘎拉发现了罗刹女的真面目,准备和众商人逃离罗刹洲。当时观世音菩萨化现为巴拉哈马王,每月十五日到罗刹洲享用自然成熟的庄稼并返回南赡部洲。众商人恳请马王将他们带回南赡部洲,马王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当商人们骑在马王背上即将离开罗刹洲时,罗刹女们带着与商人所生的子女赶来,她们哭哭啼啼地喊道:“诸位大哥,求求你们将我们当作家属,我们没有任何家人,只有你们是我们的怙主、投靠处、亲人。这是你们的饮食、妙衣、右旋海螺……”其他商人由于生起贪执之心,结果全部相继落马,众罗刹女顷刻将他们吃光。只有桑嘎拉商主没有产生任何贪执,乘着马王安然返回南赡部洲。 七、将军宝。将军宝具有坚韧的毅力,擅长武艺,有指挥作战的善巧方便,与他随行的有象马步车四大军队。将军宝如同帕吉波国王[33]那样威风凛凛、势不可挡,不待真正开战,仅以挽弓射箭的表示便令敌军胆战心惊、望而却步。将军宝也能善巧了知转轮王的意图,转轮王怎么想,他就怎么做,从不违背国王的意愿。在行事的过程中,将军宝远离一切非法,总是依正法而行。将军宝在行事时无有任何苦恼,而一般人不是这样,他们在给上师或者领导做事时,经常产生烦恼和痛苦。如果有将军宝那样的下属该多好啊。 以上介绍了轮王七宝,了知它们的功德后,大家应经常观想它们来供养三宝。 许多佛经和论典中都宣说过以观想供养三宝,所以意幻供养不是藏传佛教的发明创造。从一些公案来看,汉地也有高僧大德以意幻作供养。隋朝的时候,五台山有一位解脱和尚,他出家后精进修持佛法,后来在修行的境界中见到文殊菩萨而获得证悟。一次,解脱和尚到代州传戒,回来的路上经过一处旷野,他忽然想要焚香供养诸佛菩萨,但当时身上什么供品都没有。正在此时,空中传来声音:“合掌以为华,身为供养具,善心真实香,赞叹香烟布。”解脱和尚知道这是佛菩萨的开示,就依此作了供养。接着空中又发出声音:“诸佛闻此香,寻声求救度,众等勤精进,终不相疑误。”后来,解脱和尚的事业非常广大,许多高僧大德纷纷向他求法,据说他弘法利生长达五十年之久。 解脱和尚做了五十多年的弘法利生事业,我们不敢说要像他那样,即生中要做五十年利益众生的事情,但内心最起码要有利益众生的愿望。所谓的弘法利生,不一定是给成千上万的人讲经说法,只要在发了利他心之后,能尽心尽力地帮助众生,这就是在弘扬佛法、利益众生。因此各位道友要尽量发大心。 在这个公案里,解脱和尚就是以意幻作供养,他没有任何外在的资具,就是将自己的身、语、意观想为供品供养诸佛菩萨。这是一种殊胜的意幻供养方法,道友们也可以这样供养。 下面我们讲自成供养。 己三、自成供养: 所谓“自成”,是指由人类共同业感所显现的供品,即器世间最初形成时,由众生共业而自然形成的三千大千世界,这其中有百俱胝数的须弥山、日、月等以及五种自然供品。 五种(或六种)自然供品是指东方日月明灯、南方旃檀妙香、西方雪山食子、北方清澈甘泉、下方遍地金花以及上方苍龙妙音(即雷声)。以前上师如意宝在古屋神山给我们传《六中阴引导文》时,曾赞叹那座神山具有六种自然供品。那座神山确实非常殊胜,仔细观察时,东方日月明灯不用说了,南方有一片旃檀林,西方有食子形状的雪山,北方有清澈的甘泉,下方遍地都是美丽的黄花,上方的天空经常传来隆隆的雷声。不仅是古屋神山,藏地的许多圣地都具足这些自然供品。藏地一般建寺院都要选在风水好、有自然供品的地方,汉地的很多寺院周围的风水也很好,也有种种自然供品。 在作自成供养时,首先以心缘取上述种种自成供品,以及上方天界的受用、下方龙宫的受用、地上人间的受用,将这些供养阿弥陀佛及其眷属,内心观想:虽然您们没有接受供养的执著,但为了我和一切众生暂时往生极乐世界、究竟获得佛果,祈请您们以大慈大悲心接受,并且以欢喜心享用。如果有些人无法想象天界、龙宫、人间的所有财富,也可以观想一百万元钱,之后再供养阿弥陀佛,这跟真正拿出一百万元作供养没有差别。今后你们遇到一些上师时可以说:“我供养您一百万元。”他一定会很高兴:“好!好!我接受。”过了一会儿,看你没什么行动,他催问道:“钱在哪里?怎么还不拿来?”你可以回答:“我是观想供养的。”(开玩笑) 自成供养没有任何限制,大家可以自由运用想象力观想广大的财富作供养,像国家金库里的黄金,要把它们拿出来作供养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可以用心将它们“搬出来”作供养,谁也不可能控制我们的心,不允许我们这样观想作供养。不仅是财富,一切悦意的东西,都可以心缘取来供养三宝,我昨天看了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的画片,这些都是冰雪建造的美丽宫殿,这些冰宫也可以供养三宝。 自成供养是一种非常清净的供养,因为供品是由众生的共业形成的,没有执为你的、我的,任何人都可毫无吝啬地供养。如果进行真实供养,本来你想供养五块钱,结果把十块钱抽了出来,想塞回去又不好意思,不得不供养十块钱。这样一来,虽然你供养了十块钱,但在这个过程中掺杂着吝啬心,结果供养就变得不清净了。而如果观想自成供品作供养,这不会有任何吝啬心,由于发心清净,所以供养的功德也较大。 有人可能会怀疑:以观想来作供养,诸佛菩萨到底能不能享用?其实这种怀疑是多余的,只要你有观想的能力,诸佛菩萨绝对有享用的能力。如果你能观想南赡部洲的一切财富供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有接受供养的能力,这与真实供养南赡部洲一切财富的功德没有区别。这样说是有依据的,密宗的续部中有这样的教证,“诸三千界中,所有佛刹土,以欲妙严饰,供养圆佛智”,所以只要能观想一切三千大千世界中遍满种种欲妙和资具,将其供养诸佛菩萨,毫无疑问诸佛菩萨会接受供养,自己会以此而圆满成佛的资粮。 心的运作是最重要的,大家在作供养时,心一定要猛厉虔诚,这样得到的加持和功德才大。莲花生大士说:“令自心变之同时,他心亦变事业成。”意思是,在修行时自己的心要有所转变,这样在自心转变的同时,上师和诸佛菩萨的心也会转变。说得具体一点,在祈祷上师时,如果对上师有强烈的信心,泪水长流或者汗毛竖立,以这样的信心就能引发上师的悲心,一定会得到不共的加持;如果自己的心“如如不动”,一直是平庸的状态,那就很难引发上师的悲心。不管修什么法,自己的心都要有所感觉,如果什么感觉都没有,那肯定不会有成果。讲经说法也是这样,首先自己对所说的道理要有所感悟,然后讲出来的话才会感动别人。出世间的佛法如此,世间法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内心平平,没有任何想法和激情,此人一定是个平庸之辈,在世间也不会做出一番大事业。 在供养时,最好以胜义空性的见解摄持。应当认识到:供品本身是世俗缘起的游舞,仅仅以名称而假有,并非真实存在,因此内心观想的供品和外境的供品在本质上没有差别,对诸佛菩萨来讲这两者是平等的,所以供养如幻的供品可以圆满如幻的资粮。从真实道的角度来说,供养时执著实有是一种过患,《摄集经》(《般若摄颂》)云:“如吃杂毒上等食,佛说缘白法亦尔。”意思是,如同吃了杂毒的上等食品,那么美食也被毒所侵害,佛陀说以实执之想缘白法也与杂毒之食一样。因此,如果在供养时安住于无缘的境界,即供养者、供养的对境和供物都像虚空一样了不可得,这种供养就是最殊胜的供养,能获得超越分别思维的无量智慧,如《大方广宝光明经》云:“了知供谁如虚空,何者无缘亦无执,彼为最胜之供养,尽获超思无量智。” 当然,这个要求比较高,有些人不要说真正做到无缘亦无执,连什么是无缘都搞不懂。佛经中经常出现“无缘”等说法,这本来是指远离实有的执著,可是汉地有些人经常误解这些说法。我看过一篇文章,本来“无缘大悲”是指无有实执的大悲心,但作者却解释说:“要对没有缘分的众生生起大悲心。”这样解释会闹笑话的。所以,真正在远离执著相的境界中作供养,这对一般人来说有一定难度。但我觉得,初学者即使在供养时做不到远离实执,只要能以信心和恭敬心作供养也是可以的,心清净也同样能积累大福德。 这几天我们讲了许多供养的道理,听了这些道理以后,道友们要采取实际行动,要依照这些教言去作供养。如果我嘴皮都磨破了,有些人听后还是无动于衷——大的功德做不来、小的功德又不屑去做,结果临终时什么功德都没有做,那就完全空耗了人身。这种人听再多的法也没有意义。不要说我这样的凡夫,即使佛亲自来也没法度化这种人。因此,听了这些殊胜的教言后,希望道友们不要停留在了解上,要尽量去实践。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