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镜回天录白话解自序
2014-9-7|290
⊙ 析六朝汉译佛典偈颂之文学特色
2014-9-7|406
⊙ 《一生解脱之路》序
2014-9-7|259
⊙ 焚身护塔--铭记大德良卿方丈
2014-9-7|314
⊙ 蔡老师讲故事
2014-9-7|489
⊙ 研究生读佛经笔记
2014-9-7|397
⊙ 当前禅文学研究的得与失
2014-9-7|183
⊙ 定慧相资歌
2014-9-7|380
⊙ 茗山长老日记(1987.1-1987.)
2014-9-7|722
⊙ 从佛家美学看周梦蝶诗作的体悟
2014-9-7|1471
⊙ 阿含解脱道次第 序文
2014-9-7|310
⊙ 悲愿无尽溢诗篇
2014-9-7|298
⊙ 西晋佛经并列词之内部次序与声调的关系
2014-9-7|611
⊙ 我见世间人——寒山诗别解
2014-9-7|2974
⊙ 会泉法师塔铭
2014-9-7|196
⊙ 太虚大师石塔铭
2014-9-7|230
⊙ 转逢和尚塔铭
2014-9-7|391
⊙ 《生死之歌》静坐导引
2014-9-7|694
⊙ 无忧树、阎浮树及菩提树的故事
2014-9-7|284
⊙ 慈宗弥勒法门的殊胜 自序
2014-9-7|481
⊙ 弥勒在我国的传说
2014-9-7|313
⊙ 释迦氏谱序
2014-9-7|354
⊙ 论序列
2014-9-7|253
⊙ 侍师巡礼印度日记
2014-9-7|280
⊙ 《唐同德寺无名和尚塔铭并序》的发现及其学术价值
2014-9-7|304
⊙ 六祖慧能到黄梅从五祖弘忍求法的传说
2014-9-7|930
⊙ 《楞严经》思想之特色 -- 富有文学与哲学价值
⊙ 佛教与文学的邂逅──佛教文学之研究
2014-9-7|193
⊙ 《丛书佛教文献类编》序
2014-9-7|275
⊙ 达观大师塔铭
2014-9-7|600
⊙ 南懷瑾序普庵禪師傳記
2014-9-7|217
⊙ 致敬与感恩──编者序
2014-9-7|477
⊙ 天下放生池碑铭(并序)
⊙ 当代中国佛教文学研究初步评介以台湾地区为主
2014-9-7|240
⊙ 爱说故事的洋和尚
2014-9-7|311
⊙ 弥勒菩萨与韦驮菩萨
2014-9-7|1099
⊙ 试论中国小说跟佛教的“龙王”传说在华人社会中的相互影响
2014-9-7|792
⊙ 观音之匾联探索
2014-9-7|643
⊙ 唐代深受佛教影响的诗人
2014-9-7|312
⊙ 东魏武定元年铭石造释迦五尊立像略考(1)
⊙ 东魏武定元年铭石造释迦五尊立像略考(2)
2014-9-7|446
⊙ 东魏武定元年铭石造释迦五尊立像略考(3)
2014-9-7|399
⊙ 冲邈上人翠微山居诗研究
2014-9-7|1389
⊙ 贯休与唐五代诗人交往诗浅谈
2014-9-7|1031
⊙ 铭心的追思 无尽的怀念——痛悼恩师上隆下莲法师
2014-9-7|392
⊙ “发菩提心 一向专念”随笔
2014-9-7|797
⊙ 中国佛教文学的起源与发展(下)
2014-9-7|265
⊙ 屈大均之友石濂:一位值得关注的清初岭南诗僧
2014-9-7|575
⊙ 东魏武定元年铭石造释迦五尊立像略考
2014-9-7|883
⊙ 读经笔记(4) 文殊师利诸大愿
2014-9-7|721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www.wmxf.net),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