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僧肇哲学对生死问题的解决及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2014-9-7|289
⊙ “禅籍俗语言研究”论证报告
2014-9-7|424
⊙ 禅宗对语言与真理的看法 ---- 一个西方哲学的理解进路
2014-9-7|377
⊙ 敦煌变文“一”字的通假与变调的序列
2014-9-7|290
⊙ 佛道争衡与吕洞宾飞剑斩黄龙故事的变迁
2014-9-7|770
⊙ 佛教与宫体诗
2014-9-7|460
⊙ 一部佛典42种语言
2014-9-7|292
⊙ 苏轼诗与《维摩经》
2014-9-7|303
⊙ 儒道语言观与释门文字禅刍议*
2014-9-7|280
⊙ 禅门居士庞蕴及其文学研究
2014-9-7|839
⊙ 佛教故事“延州妇人”在宋元佛教史著述中的书写
2014-9-7|317
⊙ 佛教音乐图像
2014-9-7|411
⊙ 基沉潜研索金针度人——周裕锴先生《禅宗语言》读后
2014-9-7|346
⊙ 印光、谛闲二师文汇序
2014-9-7|167
⊙ 三生石故事考辨
2014-9-7|409
⊙ 禅林规范的与典故
2014-9-7|327
⊙ 峨眉山蒲公传说及其相关问题
2014-9-7|305
⊙ 文字无染觉性直观解脱之道
2014-9-7|539
⊙ 唯识宗语言哲学初探:名言及其意义的生成与消解
2014-9-7|1045
⊙ 研究生读佛笔记
2014-9-7|310
⊙ 《西游记》与佛教的关系
2014-9-7|704
⊙ 明清时期的五台山佛教音乐
2014-9-7|584
⊙ 民国以来的五台山佛教音乐
2014-9-7|1029
⊙ 武夷山扣冰古佛的传说故事
2014-9-7|405
⊙ “金刚座”与“佛迹记碑”铭文题记考
2014-9-7|552
⊙ 从佛教经典到民间传说--李靖、妙善故事之变异(1)
2014-9-7|1156
⊙ 从佛教经典到民间传说--李靖、妙善故事之变异(2)
2014-9-7|1056
⊙ 从思想说诗词
2014-9-7|212
⊙ 童受《喻鬘论》梵文残本跋
2014-9-7|621
⊙ 金粟轩诗话
2014-9-7|262
⊙ 王维山水诗研究
2014-9-7|416
⊙ 《菩提随笔》
2014-9-7|266
⊙ 佛教文化与中国古代语言研究
2014-9-7|322
⊙ 我与佛教音乐及《苏武牧羊》
2014-9-7|348
⊙ 洛阳伽蓝记校注序
2014-9-7|495
⊙ 陈寅恪与中印文学关系
2014-9-7|388
⊙ 台湾佛教水忏仪式音乐研究——以佛光山及万佛寺道场为对象
2014-9-7|594
⊙ 南岳明瓒与《乐道歌》
2014-9-7|587
⊙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自序
2014-9-7|513
⊙ 体验、想象和语言:肉身的放逐及其影响
2014-9-7|315
⊙ 禅宗典故评述
2014-9-7|420
⊙ 宋代僧人诗文
2014-9-7|458
⊙ “流风回雪”与“风雷为古”——试论庐山僧人祖可与善权的诗
⊙ 宋代文人佛教诗文
2014-9-7|1091
⊙ 清及近代僧尼诗文
2014-9-7|381
⊙ 从矛盾的语言里看禅的世界
⊙ 试谈《红楼梦》里的佛教文化
2014-9-7|283
⊙ 回鹘文《玄奘传》的汉语对音
2014-9-7|515
⊙ 峨眉诗人郭沫若
2014-9-7|240
⊙ 飘逸轩文集·禅宗典故评述
2014-9-7|213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www.wmxf.net),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