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学佛网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音乐 文学 声明 其它
 

《枫桥夜泊》诗歌赏析

2014-9-7|258 

《寒山子诗集》序言

2014-9-7|613 

梁译《大乘起信论序》考证

2014-9-7|458 

两种语言:日常语言和法的语言

2014-9-7|436 

两种语言——日常语言和法的语言(四)

2014-9-7|309 

六朝僧人的文学成就

2014-9-7|356 

六朝译经文体所展现的语言风貌

2014-9-7|440 

略谈中国佛教音乐艺术与佛教传播

2014-9-7|220 

振兴汉传佛教庙堂音乐

2014-9-7|239 

《晚明狂禅思潮与文学思想研究》序言

2014-9-7|322 

早于唐僧的西天取经人

2014-9-7|199 

谈“诗佛”--王维

2014-9-7|265 

谈文学中的诗与禅理

2014-9-7|248 

唐诗与佛寺

2014-9-7|293 

陶渊明及其诗歌中的佛教色彩

2014-9-7|268 

从对联谈观音信仰(1)

2014-9-7|386 

从对联谈观音信仰(2)

2014-9-7|1963 

宝藏岩楹联柱联译白(1)

2014-9-7|541 

宝藏岩楹联柱联译白(2)

2014-9-7|559 

梵呗在佛教的现实价值

2014-9-7|739 

了中长老七十初度敬赋长律三十韵奉贺并序

2014-9-7|227 

论李商隐无题诗的感伤情调与佛道意趣

2014-9-7|616 

浅论中国民间佛教传说

2014-9-7|476 

浅谈《维摩诘经》的文学性

2014-9-7|202 

浅谈《西游记》里的佛道思想

2014-9-7|1166 

浅谈杜甫诗中的双峰寺

2014-9-7|269 

浅探佛经翻译对文学用语的影响

2014-9-7|368 

对佛教音乐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2014-9-7|221 

敦煌写卷《维摩诘讲经文》的文学意义

2014-9-7|2270 

东初老人全集序

2014-9-7|317 

梵呗声声永 哀思阵阵长

2014-9-7|553 

梵呗种种

2014-9-7|494 

佛典语言研究的新收获——评梁,晓虹《佛教与汉语词汇》

2014-9-7|1003 

佛典语言研究有三难——读(佛经译词的文化二重奏)有感

2014-9-7|305 

编修年谱要实事求是——评林子青《弘一大师新谱》序

2014-9-7|321 

《西游记》中的佛与道

2014-9-7|458 

《正见:佛陀的证悟》简体中文版序

2014-9-7|341 

佛教与诗

2014-9-7|247 

佛教与中古文学关系研究的精审之作——评普慧《南朝佛教与文学》

2014-9-7|400 

佛教与中国俗文学

2014-9-7|292 

佛教与中国俗文学——记“变文”的起源、发现、形态、类别及其影响

2014-9-7|891 

佛教与中国文学

2014-9-7|204 

佛经音乐史料领域的新拓展——评王昆吾《汉文佛经中的音乐史料》

2014-9-7|301 

佛学与中国文学

2014-9-7|252 

高歌谁和余 空谷清音起——读(人间佛教的展望)有感

2014-9-7|179 

关于佛典的梵文原典原语问题

2014-9-7|575 

关于佛典翻译文学的研究

2014-9-7|624 

汉译佛经用语研究的深入——读朱庆之教授(论佛教对古代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影响)

2014-9-7|994 

憨山大师《费闲歌》赏析

2014-9-7|742 

杭州西湖诗僧

2014-9-7|236 


共139页,当前为122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 尾页|第
 
 
声明栏目文章选读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www.wmxf.net),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