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十二)~G 三、大会经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十二)~G 三、大会经

 

  三、大会经

  说法地点:释翅提国迦维林中

  参加人员:大比丘众五百罗汉、十方诸神妙天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在于释迦国的迦维林中时,十方的诸神妙天都来集聚于其处,都礼敬佛陀及佛的弟子。这时四净居天也到其处而以偈赞佛。地神和帝释天,及诸神、神的眷属们,也都来集其处。佛陀为了降伏他们的幻伪虚妄之心,而结咒语。因此,八万四千的诸天,都听佛所说,而皈依佛法。

  关于这部经,是由四净居天对佛陀及诸比丘的赞叹颂偈而引起,然后佛陀也说诸神咒以降伏他们的虚幻之心念。至于这些神咒,我就不多说了。我在这里只是想把这些偈颂稍加译解一下。

  一、四净居天的偈颂分别是:

  1、今日大众会,诸天神普集;皆为法故来,欲礼无上众。

  译解:今天在此大会当中,诸天神都皆普集齐到,都是为佛法之故而来的,也都欲来礼拜无上的大众〔无能胜的大僧伽〕之故。

  2、比丘见众秽,端心自防护;欲如海吞流,智者护诸根。

  译解:比丘们都观见一切为秽污的。因此,都端正其心,而自防护。知道欲染乃如大海之吞没诸水流那样,因此之故,有智慧的人,都防护诸根。

  3、断刺平爱坑,及填无明堑;独游清净场,如善象调御。

  译解:断除烦恼刺,也平满爱欲之坑,以及填充无明的堑沟,而独游于清净的道场,犹如善于调御象的人。

  4、诸归依佛者,终不堕恶趣;舍此人中形,受天清净身。

  译解:诸归依佛法的人,终究不会再堕入于恶趣,舍弃此人间中的形体后,会受清净的天身。

  二、佛陀称赞诸天神众的名号而说的偈颂:

  诸依地山谷,隐藏见可畏;身着纯白衣,洁净无垢秽。天人闻此已,皆归于梵天;

  今我称其名,次第无错谬。诸天众今来,比丘汝当知;世间凡人智,百中不见一。

  何由乃能见,鬼神七万众?若见十万鬼,犹不见一边;何况诸鬼神,周遍于天下?

  译解:诸神依止在于大地当中的山谷里的,都隐藏(禅定里)其见,而实在令人可敬畏的。他们的身都穿着纯白之衣,为一洁净而没有垢秽的神祇。天人们听此说后,都归于梵天界。现在我要称说他们的名字,有次第而不会有错谬的。诸天众今天到这里来大集,比丘们!你们应该要晓得!世间的凡夫的智能,一百倍的智能也不能看见其中之一。怎么理由乃能看见七万大众的鬼神呢?假若看见十万的鬼神,犹然看不到其一边〔指十万鬼神为小数〕,更何况诸鬼神乃周遍于天下呢?

  三、佛陀针对于魔众而对大众们所说偈颂是:

  汝今当敬顺,建立于佛法;当灭此魔众,如象坏花藂。

  专念无放逸,具足于净戒;定意自惟念,善护其志意。

  若于正法中,能不放逸者;则度老死地,永尽诸苦本。

  诸弟子闻已,当勤加精进;超度于众欲,一毛不倾动。

  此众为最胜 有大智名闻;弟子皆勇猛,为众之所敬。

  释解:诸位比丘们:你们现在应当要以敬顺之心,来建立于佛法;应当消灭这些魔众,有如大象毁坏花藂那样。要专念而没有放逸,要具足清净之戒;要定意而惟念,要善护其志意。如果在于正法当中,能够不放逸的话,就能度尽老死的大地,而能永尽诸苦之本的。诸位弟子们听后,就应当勤加精进,应该超度于众欲,应该连一支毛也不会被其倾动。这种众生就为之最胜的,是有大智,而名闻的人。弟子们均为是如此的勇猛的人,都为大众所恭敬的!

  在这部《大会经》中,我们又一次见到了魔王波旬的身影,这是倒有点令我意外的。在前面的一些经中,我们可以在《散陀那经》中,佛陀在乌暂婆利梵志女林处说法,到法会结束的时候,佛陀发觉空气中弥漫着魔王的气息,他赶紧带着散陀那居士腾空而去。那么此时佛陀说了这些神咒,而且大众中绝大部分都是具备五通的比丘与天神诸圣众,在这种场合里,波旬也敢跑来闹事?而且,这位魔王见到大家都聚在佛陀的身边,心里觉得很不舒服,就“怀毒害心”,于是他就产生了恶念:“我当将诸鬼兵往坏彼众,围绕尽取,不令有遗”,于是他就“即召四兵,以手拍车,声如霹雳,诸有见者无不惊怖,放大风雨、雷电、霹雳”,杀气腾腾,直奔迦维林而来。

  通过上面的一段经文记述,我似乎产生了这样的幻觉:

  第一,我们常说“降妖伏魔”,释迦成道前也曾与魔王斗法,最终获胜。可是后来佛陀成道后,一直到临近涅槃,我们随时都可以见到魔众的身影。是不是成佛以后,也无法彻底摆脱魔王的纠缠呢?

  第二,魔王似乎是不可以彻底降伏的。倘若可以彻底降伏,那么为什么他仍然可以带领千军万马向迦维林杀奔而来呢?

  第三,魔王势力范围很大,实力也很强劲,就连佛陀也避他三分,在佛位以下的诸位菩萨、辟支佛、罗汉看来不是魔王的对手;那些天神对魔王来说,似乎更是不在话下了。

  第四,这里的魔王,究竟是真实存在,还是虚幻不实的心理障碍因素?我在前面文章中,把这个魔王理解为我们无始以来与生俱起的“心魔”,看来这个观点还是不全面的。我们试想一下,佛陀为大众说法诵咒,目的就是为了驱除我们心中的各种魔障结使,而在这次大会中,有“八万四千诸天”都达到了“远离尘垢,得法眼净”的境界,可是偏偏此时魔王却来捣蛋搞破坏。这二者之间似乎存着令人颇感迷惑的联系。这个“魔”,究竟是实体,还是幻体?

  对于这些问题,我没有办法搞得清清楚楚,还是祈愿方家指点吧。(2008年9月29日)

 
 
 
前五篇文章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十三)~A 一、阿摩昼经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十三)~B 佛陀所阐述的一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十三)~C 师徒二人被度化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十四)~A 二、梵动经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十四)~B 关于“六十二见

 

后五篇文章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十二)~F 戒清净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十二)~E 制法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十二)~D 二、自欢喜经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十二)~C 佛陀住世时的有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十二)~B 佛陀对于“见不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