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菩萨的意义(佛成)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菩萨的意义(佛成)

   菩萨的意义

  佛成

  菩萨是印度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凡是发勇猛大心,追求无上大道者,即名为菩萨,其中包括了慈悲、智慧等等,简单地说,菩萨即是发心欲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者。平常我们说到的四圣、六凡的十法界,其中菩萨界也是十法界之一。

  但事实上,菩萨并不属于特定的一类,有时我们会在某寺举行法会时听到维护秩序的法师称某居士谓老菩萨,这也很正常。菩萨就六道众生而言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是各自随其业缘所感的,而菩萨也就示现在此六道之中,或现天,或现人,畜生等。而在小乘法中,小乘的圣人贤人,只属于人道与天道。在其他各自道中是没有的。菩萨随其愿力於一切众生道中显现其身;或现身於鬼趣行菩萨行,或现身于畜生道中行菩萨道……就类别来说,十法界乃是依其功德来划分,六道则是依其业报所感而成。有人天果报的即生人天,有地狱果报的即生地狱,声闻、缘觉只能生於人、天二道中,因此即是他们证到了阿罗汉,在功德上可谓是圣贤了,但在外表上却永远是人、天相;大菩萨随其愿力化度众生,偏摄一切处,不论是善趣,恶趣,皆得往生教化众生,这就是大小乘的不同之处。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在精神上是不同的,大乘重悲心,小乘重自身。比如有菩萨发愿到佛法不兴之地,也许就会有人对他说:“你到了那里,供养少了,还要吃种种苦头,何苦呢”,但这却体现了大乘精神,因为一个好的地方,在你未去之前就已经很好了,那么即使你去了,於有缘众生又能增添多少利益?所以地藏菩萨说,我不入地狱谁,谁入地狱,即是大乘精神财富的充分发挥。在大乘经中表现这种精神的地方,真是太多太多。因此菩萨悲心的表现,我们并不能够以其所现的外相比我们差(如显现畜生、饿鬼等),或者以其所走的路,种种环境际遇等作分别心。在我们看来都不尽理想,我们就怀疑到为什么学佛之后,环境遭遇还是这么糟,没有变好转?就大乘佛法来说,这些都是不一定的事,而修行大乘者,应该让自己到达每一个苦恼角落,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有大乘法的修行。

  菩萨与众生的关系就好比大树与人类的关系一样,一棵大树至少有两种用处:第一是隐蔽用。骄阳似火,天气燥热,此即佛法所说的热恼。行路的人热得一身大汗,跑到树底下休息,这时太阳晒不到,立刻就感觉到凉爽起来,不再热恼,这就说明,凡是菩萨到达了大菩萨的阶段,以慈悲为本,一切为了众生,救济众生,使得大家都能够脱离苦恼。我们平时都知道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这是特别注重其以悲心来度众生的意义,其实任何一位大菩萨都是一样的,无不是寻声救苦,遍一切处,凡是任何众生蒙受其加被,教化乃知感应,都能得到种种利益,使烦恼得以解脱,痛苦得以消除。比如平时的求消灾等,即是较浅的一层功德。而清除烦恼、清除业障乃是引导我们趋向解脱等,是深一层的功德。第二大树为众生之所依止。不论是大鸟、小鸟,都可在树上筑窝、休息。其他尚有许多昆虫与各式各样的众生、有的在树上定居、有的吃它的花粉、果子等得以生存。他们依止隐蔽在树上而得到了平安。一切大菩萨,都是为众生所依止。教化众生,成就众生,而众生则由依止大菩萨的关系,得到了种种利益。

  《大般若经》上说到,因为世界上有了菩萨,所以才有修大乘行、弘扬大乘者,即使是人天福报,也是由菩萨而来。佛出世时,众生可以供养三宝,做种种功德。在佛涅槃后,有许多菩萨,虽然并非现身在佛教中,但是他们却能够以种种身份来领导众生行菩萨道。我们从经典之中,看到菩萨过去生中的种种本生因缘,而发现他们都是为众生之所依止,浅者为众生种下了人天福报,深者令他们得解脱乃至成佛。而从另一方面说,由于有菩萨才有佛,若没有菩萨,则何来成佛者?菩萨是成佛的前因。故菩萨戒又称千佛大戒,而亦必须有菩萨,才有声闻、缘觉。菩萨并非只以大乘法教化众生;我们常说法门无量誓愿学,因为菩萨遇到了小乘根机,便以小乘法来教化他们,所以小乘法也是菩萨所应学的。因菩萨发心,无边众生能得到利益,许多大乘经典,都赞叹发菩提心,行菩萨行。只要一个人发心,将来对众生的利益是不可思量的。小乘行者并非没有功德,但与菩萨相比之下,则差得太多,因为无边众生将依止菩萨,积聚功德而走上解脱成佛之道,所以再多的阿罗汉,还不如有一个真发菩提心者。

 
 
 
前五篇文章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拜读《印光法师文钞》有感(慧如)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试论佛教的孝道思想(智海)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近代高僧常惺法师(范观澜)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人生小语(妙赋)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迷悟之间(荷莲)

 

后五篇文章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佛牙舍利供奉记(演一)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寒山寺(古吴子)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寒山和拾得的传说(智海)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风雪衡山(多吉)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读明旸法师《佛法概要》有感——兼怀明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